Back to collection

Xin Huayan Jing Lun 新華嚴經論

Scroll 2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新華嚴經論卷第二十
長者李通玄

[0896c16] 一有生死苦發心三乘一乘 自覺聖智佛智自然無師智先覺方能發心發心
二種發心 外道常見先覺轉轉 相承常見古時展轉
古佛自體不可 不可以生死生死 常生眾生
死者生死常生不可得成真 二種斷常一切眾生 無性無生計生生死一切
諸佛無自性菩提涅槃 諸佛菩提涅槃眾生如是 知者名為發心名為諸佛名為見道
一切眾生無明無明諸佛 名為覺者無依無體無性妙智響應色身以此教化眾生
大悲不可得發菩提心如是 提心不為長夜無明
我慢 慢慢我慢增上慢不如 邪慢增長五見六十二
名色由於諸見名色 俱起名色增長五根名色 名色對生
十二輕重飢渴眼色 二十五青黃長短方圓高下 正光塵霧顯色
耳聞十一可意不可相違因 大種不受大種大種 聖言聖言
好惡平等和合俱生變異 二種可意不可相違 和合俱生變異五根所得隨意思量
六十六起意意識 意根取名不捨 增長增長六根
六十六意識五蘊身為 衰變歿 乃至憂愁悲嘆眾苦從此因緣
一行緣生無體生死 如是觀十二眾生 無緣便生死不生
由著十二 我所虛妄便法界大智 自性緣生

[0897b06] 第二中有十行菩薩一切眾生 第一義諦號曰無明作業 依止初心第一義名為
依報依報便有名真相情識受想六根 時而取名識心
為主六根三事和合共生 名色情識能緣隨之 尋思煩憂淨智六根
三事和合因此五蘊對於六根情識之上十二支同時十二 經文如是第一義 五蘊五蘊共生十二

[0897b19] 第三中有三界所有 十二一心隨事貪欲 妄心妄心
迷惑實有名曰無明無明便名色名色六根妄心三事和合相應
取著上心六根 老死一時前後妄作 如來理智本來作者橫生波浪不息

[0897b29] 第四十五無明十二 二種業者無明一切眾生 自性法界無明緣生便
思想緣故故云生起 業者法界來世 心想便故經云起因
二種業者根本智 有相不斷根本普光 所有無名微妙功德名色
生死業報名色名色二種 業者成名名色故云互相 名色六根現相六根
情識六根二種業者 理智別境境界色聲 六根識心相對便
生起二種業者 便現世喜怒 現世當來苦果二種
一切法空領受愛憎 生起緣生 無明理智為首

[0897c21] 第五四行分為一佛 無明緣行行經無明 十一妄心
成分一一緣中十二 一百四十四三世一百 十四總共四百三十二真智
無明無明六根三事 五蘊六根緣生一切意識 根境種種生死業緣乃至
四千一切塵勞從此四千煩惱 名數光明功德 識心根境三事所謂無性
無性普光明智妙用 一切名為種智無明滅 明達無明解脫

[0898a07] 第六三行無明三事不斷煩惱二事不斷業道 名色生老病死憂悲前後
現在三世上前煩惱三世 煩惱我我所生滅猶如 有分相似生滅虛無
蘆葦一一六根 法眼

[0898a15] 第七復次無明緣行三世無明無明緣行過去 過去乃至
現在分別 現在事故乃至未來 未來後方
實有於是以後展轉相續 無明緣行三世苦果相續 不斷無明滅即行十二
十二

[0898a26] 第八十二 三苦無明六根行苦攀緣 不息行苦苦苦
愛憎生苦更加貪戀 更加壞苦十二名色生老病死壞苦
無明滅即行三苦十二

[0898b04] 第九五行斷滅生起 一明無明緣行生起 無明緣行
無明滅繫縛煩惱 解脫大智慧相應無明緣行 隨順無所有生起觀行隨緣十二
自體無所有無明滅十二 無體如是十二無明 十二無故

[0898b13] 第十四行逆順十二 緣起相續一心苦樂 不同差別十二三道
不斷所謂心境無明不斷三苦聚集即行苦苦壞苦無明妙用理智
第三逆順十二

[0898b21] 第四中有 十二諸緣無生便 三解脫門現前三解脫門十二
性空自性畢竟解脫得空解脫門無有無相解脫門 無相二門無餘願求唯有大悲教化
一切眾生畢竟解脫得無解脫門

[0898b29] 第五中有十行菩薩三空 解脫轉增大悲分為一佛 菩薩畢竟五行
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 成就眾生佛子菩薩 如是圓滿六行菩薩
有為法無有自性大悲 般若波羅蜜滿菩提分法得空無相作出菩提
大悲圓滿普賢行自在菩提 一切有為和合情緣 無常轉變理即一切諸法無生
無明緣行無明滅 無常
有為法過患有情所為 老病死苦所行普賢行般若波羅蜜現前
修慧一乘智慧佛智究竟 普光明智利物不為 菩提分法
圓滿正覺菩提初心隨行 十一滿

[0898c23] 第六中有六行空三昧現前 自性空三昧不由 正定何故
作法三度情識 正智現前 何以十一月
十二月正月正月 十二月正月為止門闕
童蒙是故聖者正月 生火為止發起 正智入道啟蒙門闕
童蒙童蒙大智慧日光五蘊正智 便正字一心
一處第一義空三昧一切 有為無常故第一空三昧 聲聞緣覺淨土三乘
十方第一空三昧大空 過世三乘空也 意生身空三昧十方凡聖有情
無情空三昧自在如實 不分空三昧無情示現所見 不捨空三昧示現遠離
空三昧處世蓮華以此 為首空無三三昧 從此

[0899a21] 第七分為一佛 圓滿三行無限 佛子常行不捨四行
菩提不懼入佛三佛 隨順 般若波羅蜜隨順不懼
人天外道三乘入佛 根本智差別二乘道者二乘 煩惱菩薩煩惱智海
佛智煩惱魔無能煩惱魔 生死陰魔死魔生死天魔 菩薩智者一切差別
菩薩現前地般若波羅蜜增上 此地菩薩三界中一諸緣生法 世間出世間智滿
第三順忍五忍第三順忍十忍第二順忍三乘五忍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
三乘地前三賢菩薩伏忍 信忍順忍無生忍十地寂滅忍 忍者。經文如此一乘十波羅蜜
五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 十波羅蜜為主五位之上 五百行門微薄
時日歲月如是猶如重重 多同轉變

[0899b18] 第八中有二十七約分

[0899b19] 佛子明淨行經 願力見佛供養佛法僧

[0899b21] 譬如魔道不能 行經

[0899b23] 菩薩十波羅蜜第六現前地 此地菩薩修法

[0899b25] 菩薩此地一切智智依止 六行菩薩授職堪能教化一切 眾生

[0899b28] 菩薩四行 三昧見佛

[0899c01] 初一佛子宣說四十四 重頌法如

[0899c02] 現前地此地緣生世間出世間 智慧第七遠行地方便波羅蜜成就入世 出世間智

第七遠行地

[0899c07] 此地

[0899c08] 地名何故名為遠行地以此 方便波羅蜜之中三空三昧無量 智慧門無量眾生無量教化
眾生無量世界智慧一切 世間眾生遠行地 世間廣大遠行地

[0899c14] 二明此地行門此地方便波羅蜜出生空無解脫門入世 眾生萬行離世間生死長大
慈悲方便波羅蜜

[0899c18] 三明善財表法善財所見知識 佛會菩提 無相妙慧普賢行
一切眾生無明 第七世間慈悲門 圓滿寶樹樓閣之內
師子之座寶樹依報 寶樹樓閣隨行師子座 妙用無畏善財菩薩廣大歡喜
解脫此地菩薩成就大慈悲 便教化眾生歡喜不居染淨名為 解脫第七地中所行 住處

[0900a02] 四明此地三界解脫此地 一切世間方便利生世法解脫門善財所得菩薩廣大歡喜解脫門
功用滿智慧自在 初地一切佛法願求滿第二 第三轉增長得法光明法
入道第五順世第六 甚深法門第七一切佛法滿 菩提分法初地乃至第七
功用第八乃至十地成就功用 第七功用已去 功用

[0900a14] 釋義二義第一經意地中大眾 二十四分為第一
大眾歡喜瞻仰聞法 十二大眾歡喜第二 時解脫法門
第三爾時金剛藏菩薩五十十法第七 第七第四爾時四十
四行種地同異第五 三昧 第六菩薩十二
初地三業二乘第七 此地遠離有無常行身語意 滅定作證第八十一行經
方便生死一切佛法第九 二十九菩薩願力 授職第十中有四十二 重頌

[0900b04] 第二釋義長行第一五十 約分爾時金剛藏菩薩 第七遠行地十八行經十法
第七佛子菩薩摩訶薩 功用成就圓滿十五行經菩薩 第七二十眾生界一切法門教化 眾生三佛菩薩智慧
圓滿十七菩薩行波羅 四攝四無量三十七道品一切菩提如初修空無相無願三昧慈悲 一切眾生二乘修空已滅
利生淨土菩薩三空已滅 淨土佛教自力穢國 便利穢土淨土二障往來彼此
菩薩娑婆聞法歸本 如此一乘菩薩法名 他方佛剎來集歸本
無二十八行經 三空以為萬行三空 出世圓滿地中三空成行滿足世間
慈悲諸佛平等供養 法身無性平等崇敬 觀空智門
觀空十波羅蜜 三界莊嚴三界三界常生 三界善行教化眾生畢竟寂滅煩惱
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 十使煩惱十使 身見邊見見取戒禁取邪見
三界十使煩惱四諦修道煩惱 二十八煩惱欲界四諦 四諦四十修道根本煩惱
身見邊見以為 欲界煩惱四十六見取戒取邪見 根本上二界
欲界色界四諦共有四十 無色界四諦共有四十一 一百二十八乃至四千煩惱
三乘中斷煩惱身邊邪見戒取 見取以此五見使貪瞋癡 使五利使見諦煩惱使修道
五利使見道諸見現前 使修行隨行數數 入見道貪瞋癡習氣未成
須陀洹斷見煩惱斯陀含阿那含 修道煩惱未盡阿羅漢三界見諦修道 煩惱不生三界三乘菩薩空觀
三界十使煩惱六波羅蜜 淨土色界別有十地菩薩摩醯首羅十地菩薩唯有無明
無慚無愧 忿 使十使生起一乘菩薩
分別心如來十住初心 初地第六第六入寂滅定神通即如十住第六海幢比丘大意
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 次第一切如來不動所有 禪定智力一時
過現未來三世無有短長下文大意一念之際自心有成 未成時分
不成正見如來現前 諸法如夢 隨心作業無量差別無體
眾生心無量差別一切國土 虛空清淨妙行莊嚴佛土 悲智悲智無依相如 諸佛法身本性無身相好莊嚴
明法無相依正 福相光影有無華藏世界 諸佛了知三世一念眾生
意解分別種種種種種種劫數 行者明法三世 一切眾生差別一切差別
生分差別修行即如三祇 三生一生一念六十菩薩 十種方便殊勝第六第七
十法第七名為第七二十法門 文義

[0901a27] 第二長行四十四行經約分爾時解脫滿足 解脫滿足一切菩提分法
金剛藏菩薩第十功用 十行十地解行 差別三佛譬如二世
五行此地菩薩願力 染淨二行不住其中四解菩薩 超過
所行染淨二行五佛菩薩 亦復如是一切超過六行 功用功用 佛子第七三行
此地煩惱煩惱七佛 菩薩第七圓滿 悉達大明四十四
爾時解脫金剛藏菩薩 佛子菩薩第七地中滿足一切 地中滿足 總是如來根本普光大智
自體菩提修行 總有五十菩提隨行差別大體 十地差別菩提以為大體從此
種地菩提菩提以為大體 菩提一空無相菩提普光無依 菩提三大大智大悲利眾生
大悲染淨染淨菩提五智 萬行圓滿菩提菩提覺者普通無上一乘 三乘

[0901b28] 一空無相菩提三乘一乘 大悲願行大悲願行不同大體 同歸無相

[0901c02] 普光無依菩提唯一三乘 一乘菩薩十住 如來智慧以此進修
差別差別淺深安立十波羅蜜五十進階初心所得普光 無體如是
非情發心畢竟如是 二心此地如此 如來普光經法以此發心
一切種種智海萬行 其中

[0901c13] 三大大智大悲利眾生菩提 諸法不自生大願 不從他生明智無自性不共
和合不無智行 故云佛種緣起是故一乘以是 淨土廣大
滿法界虛空界眾生大悲 娑婆得法空無菩提非得 光明三乘菩薩願行多劫
成佛因此剎那菩薩 現前第八波羅蜜本願十方諸佛
發令十迴向中有 大願

[0901c27] 大悲染淨染淨菩提 六波羅蜜得出世間 至此第七出世間世間菩提
入世同一凡夫事業大慈悲使 普賢行圓滿無染處世 無著蓮華恒生
本願處世利生 明智無依無性 大願處於染淨自在 第七法門二乘波羅
厭煩菩薩所知如下六通菩薩 不能漏盡通不能生死 滿大悲生死疲勞 淨土

[0902a12] 五智萬行圓滿菩提相同 不異不異十住初心 十住十行十迴向
如來同體大智如來同體 如來迴向大願悲智圓滿 第六三賢長養成就
得出慈悲一切眾生出世 第七處世蓮華 生死初發心
法爾至此 出世解脫 悲願受生三空
入世方便有無 二種習氣在行開發是故善財表法 知識萬行
普賢行開發第八 第十悲智圓滿利生 第十一利眾生等同法界隨時
色身無生不利不為普光 明智眾生心現形往來 普光明智一切眾生虛妄
一切眾生作業應現 初地中一佛法願求明初 地前三賢安立佛果樣式
自行滿願求菩提滿三乘 佛果樣式十地之後佛果 之前乃至天等總是第二
以上十善法身性戒 第三轉增長得法光 四禪八定理智三界
障礙第九第四入道 三十七品菩提第五 順世法界自體
世間技藝第六甚深 法門智慧方便世間出世間法 不明第七一切佛法第七
入世普賢行普光 明智上位法門第八乃至第十功用成就
第八智慧功用第九功用 說教自在第十功用 滿第七最為殊勝下文
功用滿功用智慧 萬行普賢圓滿十地 果行
入流任運何況不出 遠行地十住第七優婆夷四千那由他眾生
十行第七滿足化身殺害十迴向第七迴向金剛山西觀世音 菩薩第七地中行門一一地前解行
樣式地前解脫十地之中 成德一如地前地前果地上行地前不同三乘佛果三祇
修行佛心 十住因時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 一地五位一時不異
一法智印古今 無不 初發心大悲
第七第七迴向第七 滿佛子譬如二世一處 一處純淨中間
純淨第七染淨 下文菩薩大方便神通願力大悲大智
教化一切究竟大菩提 加行根本智根本智 差別解脫菩薩佛子
菩薩行為淨行金剛藏菩薩 初地第七所行煩惱 分得平等未名煩惱輪王
非有貧窮困苦文具 第六地中三空妙慧根本智 大願自在世法
世事不垢不淨無依不受 無依不能染淨染淨大悲緣起方便 利生行一自在
地方無盡大智普賢 大悲不可是故淨名經三乘 塵勞如來
希有第六 具縛未可 三昧三摩鉢底
正受諸法智相神通解脫正受 諸法智相神通自在名為解脫

[0903a11] 第三長行分為一佛 菩薩此地此地五行三昧菩薩三昧
一行大三超過二乘超過三乘為此三乘 不善超過二乘超過
三乘二乘如此一切世間 群生欲求聲聞緣覺大乘希有大乘能信
此地超過二乘四乘 安置一部前後 三乘種智迷誤聖旨
君子無依超過三乘不可二乘 菩薩此地菩薩善觀三昧菩薩三昧次第色界定
無色界聲聞緣覺三乘一乘三昧簡擇世間出世間 正義最勝三昧一乘佛慧
分別三昧小乘大乘 一乘如實分別三昧如實知諸法 解故堅固三昧無退智慧
神通三昧以此慧能種種神通 法界三昧心境無不 勝利三昧無心三世教化
往來種種三昧 萬法無不達生死涅槃三昧涅槃 寂滅生死生死以為涅槃
無體無我無人智能 群生總結

[0903b11] 第四中有十二約分一佛 菩薩此地法忍光明 此地菩薩無量身語意無相
解脫超過三乘行經 解脫金剛藏菩薩一切 三乘不能二行金剛藏菩薩
譬如自力超過二行 五一菩薩 一切三乘之上三行此地菩薩 自力三乘初地以來大法超過
十二此地菩薩無量 語意自力超過三乘修空六度 菩薩聲聞緣覺折伏煩惱現行不生
生死他方上方別有十地菩薩 淨土如是三乘皆是如來權時 便安立如此發心即此娑婆便
淨國華藏世界虛空一塵 無有彼此往來翻經未詳聖旨二乘學徒從此
初地第六大法願力 超過自力三乘

[0903c03] 第五約分一佛 菩薩此地實際作證 不住無行常行三業涅槃分
解脫入滅一行 金剛藏菩薩 行經及第菩薩 入滅作證菩薩名為成就
思議實際作證行經菩薩三業不思議取證寂滅 譬如有人行經乘船 第六菩薩入滅
上界四禪羅漢 苦修空性悲智不生虛空 乃至不覺頭上不復
自焚變易生死緣覺 空想悲智不生權教 六度猶在願力
淨土在於色界三界 依止淨業所有還有 依止如此一乘十住第六中心海幢
比丘經行結跏趺坐出入息 身分色身剎海約根 普光明智自體無限法界不同
三乘業果依止處 有分如此十地第六守護一切 威力守護心所行
世事同事有用 開發三空起行是故善財 知識三空開發
第六入滅十住第六海幢比丘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 第六入定
海幢海幢大用 涅槃

[0904a08] 第六佛子菩薩如是三昧 一行滅定方便示現過於 不捨樂法隨順佛智
入聲辟支佛地二乘之後其所父母分段胎生 自焚變易生死下文
欲界色界無色界天龍世間 夜叉苦活 乾闥婆食香樂求
阿修羅天趣妙樂迦樓羅悲苦悲苦緊那羅
頭上人見為人非人 神人非人非人帝釋
梵天王初禪欲界 菩薩修學 福智不捨樂法
滿樂法

[0904a28] 第七二十九約分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莊嚴具不能 十二行經遠行地
聞法轉增菩薩第七 一切眾生泥潦五行三乘 不及菩薩十波羅蜜 第七遠行地此地修行
菩薩此地一切智依止 四行菩薩眾生依止 菩薩精進四行 菩薩精進力所得法門
三昧眷屬中一四十二 明淨 第六明淨
戒定慧四念十二緣觀 此地入世方便示現種種眾生 同事教化眾生種種
淨妙智嚴種種莊嚴互相明淨此地普光明智萬行世間利益眾生
不對萬行行者 三乘萬行不得行者有限 人天外道善行

新華嚴經論卷第二十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6 No. 1739 新華嚴經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大德提供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