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 Huayan Jing Lun 新華嚴經論
Scroll 3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新華嚴經論卷第三十一長者李通玄撰
如來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0932c12] 將釋此品約分三門。一釋品來意。二釋能說 法主。三隨文釋義。
[0932c14] 一釋品來意者。明前品說自佛三業二智入 不思議際遍周廣大無限饒益眾生。此品約 三業入不思議智中之身故。此品來也。
[0932c17] 二釋能說法主者。明此相海由行報成。普賢 是行。還令行者自說自行報德之果。
[0932c19] 三隨文釋義者。於此一品經。長分為九十九 段。第一初從爾時普賢菩薩已下至所有相 海有一行半經。是初總舉如來身相如海廣
多。第二略說九十七種大人之相。分為九十 七段。最下總說十蓮華藏世界微塵數諸相。 為總結通。初爾時已下都有九十九段經文。
以取十蓮華藏世界微塵數相海莊嚴。號十 身相海品。此一品經大意。明三種業用身語 智廣大無限利益一切眾生善相行上報生福
相。如初舉頂上三十二寶莊嚴大人相。其中 有大人相名光照一切方普放無量大光明 網。一切妙寶以為莊嚴者。初明三十二種寶。
是明三種業用是萬德之總相。二種寶是二 智。明如來三業二智是修眾福之本故。萬善 根海。無不以此三業二智以為體故。故初所
感果以先標為首。又用嚴如來之頭首故。經 云其中有大人相名光照一切方。方者法也。 是根本智成差別智之法故。普放無量大光
明網者。是差別智中隨根設教。濟漉一切。眾 生之所報生。約因名為光網。一切妙寶以為 莊嚴者。一切業果福相報得。皆以此二智為
所莊嚴故。寶髮周遍者。明以智治生周旋普。 覆以此報生。寶髮柔軟密緻者。慈悲柔軟隨 根濟眾報成故。一一咸放摩尼寶光充滿一
切無邊世界悉現佛身色相圓滿者。明於根 本智所生諸差別智。起差別行者純淨無垢 故報得摩尼淨光。悉現佛身。為約此二智純
淨無礙所有報境總成智用故。皆與身同。此 三業上一中報十。三業上三十故。二智上二 十總言三十二種寶用嚴頂髮。通此頂上及
身。略舉有九十七種大人之相者。明且約隨 真俗二智淨三業上行七菩提分十波羅蜜。 能淨一切三界九品煩惱便為智用。以智淨
故所有報果亦淨。以智無礙自在故所有報 果亦自在故。九品煩惱者。欲界一。色界四禪 無色界四禪上二界有八。欲界一共為九品。
有能覺之者。便以二智七覺十波羅蜜方便。 自利及以利生。具普賢行滿。便報成此九十 七相。以十波羅蜜方便發起三界中有自在
行用故。於九品煩惱上各成十波羅蜜行門。 成九十種大人相。以七菩提分上助顯方便 分明故。以成七種通。以此七覺分十波羅蜜
助道方便行。助顯九品煩惱。成真俗二智。令 大悲圓滿。於一品煩惱上成十種行門。報生 十種相。九十配十波羅蜜。七種配七覺分。十
蓮花藏世界微塵數相者。配真俗二智三業 及行普賢行遍普周也。
[0933b07] 問曰。此出何教所配。
[0933b08] 答曰。此經所有法門。但出自教。餘經不能與 此教門相會。
[0933b09] 何者是自教。
[0933b09] 答曰。為普賢是佛 自行。還令自行說自行所報得之相。普賢行 者。不離真俗二智七菩提分十波羅蜜故。但
約名知教。約教知行。約行治惑。惑亡報成。 即知因果所生即為教也。不可引餘權教三 乘行門例此所修因果報得。但准已前諸品
所放光及菩薩名乃至座名數。以次類之可 曉其意也。佛行普賢行者。不離三界九地煩 惱中。而成悲智之門。所有報生因果。還約三
界九品煩惱中。成殊勝智行。出三界自在行 獲過三界殊勝報業故。以此准知可明佛意。 即是經之教也。已下諸相以此三業二智七
覺分十波羅蜜為體。又以七菩提分九波羅 蜜。共成一箇智波羅蜜。以智波羅蜜為佛果。 七菩提分九波羅蜜是行故。報得九十七種
大人之相。十蓮花藏世界微塵數大人之相 者。是差別智大悲圓滿十方世界。以普賢行 報得故。此前後二釋義通其一故。已下諸相。
約根本智起大悲用。隨差別智報生。如文自 明。如經云紺蒲成就者。意明頸文三約嬰節 成就。云西國有紺蒲果。赤色三約文成。以此
比之。彌盧藏雲者。明如來右輔上牙大人相 寶焰高遠如須彌山之狀也。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0933c04] 將釋此品約立四門。一釋品名目。二釋品來 意。三釋說教之主。四隨文釋義。
[0933c06] 一釋品名目者。何故名為隨好光明功德者。 明前品已明十身相海有十蓮花藏世界微塵 數相海莊嚴其身。此品約其佛身相中隨相
無性功德故。以約行報得成大人之相。隨行 法身之理智以成光明故。以立品名故。以隨 行破煩惱之妙理智慧。以成報相之光。
[0933c12] 二釋品來意者。明前品大人之相。約如來行 行生報得故。即令普賢說故。為普賢行是一 切諸佛行故。此隨好光明。法身根本智無性
隨行無體無相功德為光明。能大利物。還以 無形質無體性光照有緣。如無形質天鼓音 聲說法令解脫故。此品須來。然雖理行無二
同為一體。今約感果利物之殊。不可無其次 第。
[0933c20] 三釋說教之主者。明如是妙理之果寶手是 引接義故。表以法身妙慧性光引接一切眾 生故立此品。何故如來自說此品者。明佛果
中二愚。一數法廣大愚。二隨好光明功德愚。 此二法非諸菩薩智所及。至佛果滿方明。以 理智法身但與行作無依之體達妄情之緣。其
行中所感功德之相。即屬普賢行成。則普賢 自行報生。還令普賢自說自行報終之果。阿 僧祇品是數法廣大。隨好光明功德品是法
身智身自體無性無依功德故。此二法皆非 依行作得。不由普賢行之所及故。但與行為 依止故。是當普賢行滿佛果位終之法。是故
如來自說。明當位自說自位法門。令後學者 不惑故。此品明法身智身無相理中功德所 有利物之法。還以光明天鼓無形質物響音
所告。還說法身無相妙理。頓登十地離垢之 功故。非餘下位和會大願智悲萬行之相得 故。以是如來自位自說故。雖行果與智果不
殊。然約法辨位。令法則分明。令發心修行者 解行不惑。意明法身及根本智不屬行所修 生。唯大悲及差別智。須依此根本智。加普賢
大願力。和融迴向修學。常以根本智為無作 之體。此之法身及根本智。雖加十波羅蜜 三十七菩提分法四攝四無量成就饒益眾生
之行。然根本智法身。為無自性可有成壞。但 能與一切諸行願。作無染著無煩惱無三界 業解脫果之體。以此品中明此隨好功德能
隨行用不失自果廣利眾生。此是一切菩薩 行之恒佛果故。故以此如來自說。若無此智 德之果。一切眾行皆無常故。如虛空體全與 諸有情而作全體然虛空不屬修生。
[0934a22] 四隨文釋義者。於此段中長科分為十三段。
[0934a23] 第一爾時世尊已下至而為眷屬有三行經。 明舉光之體用分。
[0934a25] 第二佛子已下至於彼命終來生此天有八 行經。明如來生處兜率天時放法身妙理智 無作淨光地獄獲益天鼓告因分。
[0934a28] 第三佛子菩薩足下千輻輪已下至入無依智 印三昧有四十二行半經。明惡道眾生蒙光 所照捨報生天天鼓說法分。
[0934b02] 第四時諸天子聞是音已下至而不得見有四 行半經。明諸天子興供而往天宮而不得見 毘盧遮那菩薩分。
[0934b05] 第五時有天子已下至摩耶夫人胎可有兩行 經。明天子告諸天眾菩薩所生人間分。
[0934b07] 第六時諸天子以天眼觀已下至悔除所有諸 障過惡有十四行半經。明諸天子欲往人間 供養天鼓音告云毘盧遮那菩薩無體來去并
勸發菩提心悔除過惡分。
[0934b11] 第七時諸天子已下至一切罪惡悉得清淨有 二十七行半經。明天鼓為諸天子說菩薩悔 除罪惡達業無生分。
[0934b14] 第八說此法時已下至猶未現離垢三昧少分 之力有十一行半經。明諸天子天女獲益分。
[0934b16] 第九爾時彼諸天子已下至一恒河沙善根有 十二行經。明諸天子興香花供養及有眾生 聞香。八萬四千煩惱皆清淨。成就香幢雲自
在光明清淨善根。若有眾生見其蓋者。種金 網轉輪王一恒河沙善根分。
[0934b21] 第十佛子菩薩住此轉輪王位已下至教化眾 生有一行半經。明金網轉輪王境位攝化廣 狹分。
[0934b24] 第十一佛子譬如明鏡世界已下至必得往生 彼佛國土有四行經。明舉月智如來喻聞名 獲益分。
[0934b27] 第十二菩薩安住已下至成就如是清淨肉眼 有九行經。明若有遇此金網轉輪王光明即 獲得十地法門分。
[0934c01] 第十三佛子假使有人已下至未有二十一 行經。明此清淨金網轉輪王肉眼所見廣大 境界難量分。
[0934c04] 四隨文釋義者。於此品中十三段文。約立三 門。一說光明所因從何所來。二蒙光觸者以 何因緣。三明天鼓從何所因而能說法。
[0934c07] 第一說光明所因從何所來者。從如來自體 性自清淨法身根本無依住智自性清淨功德 所生。能成相好無所依止。故名隨好光明功
德品。此之光明一切眾生同共有之。為不以 普賢行願助揚顯發。不顯現普賢行願。不以 此光明體。亦不能得成法界無限大用。是故
此經名為覺行互嚴經。至此二行圓滿。遂乃 各各自顯其功。前品大人之相。因普賢行成 還令普賢說故。此品隨好光明。是佛自果無
作法身無依住根本智光。是佛自說。但依教 主以取經意舉光之中其隨好光無量。今依 此品略舉其三。
[0934c19] 一初舉如來應正等覺有隨好名圓滿王者。 都陳根本智無依無性而能普照自在名圓滿 王。別舉此光中隨用。云此隨好中出大光明
名為熾盛。此明隨用能破迷惑七百萬阿僧 祇光明而為眷屬者。此明隨用備根。七百都 數約七菩提分息六道苦。乃為七百者。數之
長也。皆令發起一乘中十地道故。為此光體 是佛果光光所及者。皆依本故。又約八地已 前有行有開發為七百。萬者。萬行。阿僧祇者。
明光體備根遍周。次舉兜率天為菩薩時放 大光明名幢王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地獄 眾生眾苦休息。得十種眼耳鼻舌身意清淨。
捨地獄身生兜率天。聞天鼓音而為說法。得 離垢三昧發十地道。此明光照往因十信解 心修力不固有因放逸生惡道者。遇光苦息
三業復本。此明三生成果。第一生修十信解 心。心不精專作諸惡業。第二生生惡道住地 獄中。第三生蒙光照觸苦息生兜率天。天鼓
響音告法成十地果。此為三生。若也於此教 中依智發心。專求不懈不放逸心。修方便定 入佛智慧。生如來家為佛真子。便名成佛。如
輪王第一夫人所生大子具輪王相雖未當位 是王真種體無差別。如是十住初發心菩薩。 創從信種修方便定。自顯正智生如來家。雖
未有神足通力。當其佛位。然其真智慧種與 佛不殊。從此一生加行修治。隨其正智入變 易生。神通自在。如人一生身語意業修有為
十善。尚得生天報。得天神通。何況正智慧現 前。法身體會無心作惡。專學慈悲。豈可不入 變易生身也。若也直約第一義論。通於生死
總為變化。悟智即佛不約神通。神通是利眾 生之權方便故。若直取覺義智是正覺。自餘 神通降生成佛。總屬行收。今至此品明覺行
圓滿。佛明前之二種光明。一名光幢王者。且 約佛果法身根本智圓明破惑之大用。一切 修道。不會此根本智光無成佛期。
[0935a26] 二舉足下千輻輪光光名圓滿王者。明成菩 薩昇進加行之光為足。表所行行故。常放四 十種光明者。成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地前
四位也。中有一光隨於一切六道種種諸欲 所樂皆令成就乃至阿鼻地獄受無間苦遇斯 光者。皆生兜率天天鼓響音說法及以悔除
諸惑得離垢三昧。或得無依智印定。此一光 是一切六道應根起信之光。餘三是十住十 行十迴向加行成十地道果滿之光。為地前
三賢位。是圓會悲智願行已終。十地但成此 地前十向之功。不別有位。以此但放四十光 明。不放五十也。無功之果。是佛自位不屬行
故。明足下光。是表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願 行之位。十地約法而成。功德滿前願故。
[0935b11] 三舉右手掌中一隨好光明現無量自在神 力者。此表引接光。以手是引接義故。此乃冥 同一切世間三界之方便。非世間天人及三
乘所知故。且舉此三種光明備世諸有以遍。 自餘廣多不論。
[0935b16] 第二蒙光觸者。何因緣者。經意明先世有信 心故。如經云汝往昔親近眾善知識。即明昔 曾有信心之種。雖造惡業生於地獄。為有信
種。光及其身。苦息種存能便發意捨身生天。 若無先世信種。設光照身者。不覺不知。
[0935b21] 第三明天鼓從何所因而能說法者。如經云。 但以毘盧遮那三昧力故。般若波羅蜜威德 力故出音聲。大約三緣而得聞之。一毘盧遮
那菩薩三昧之力。二於無體性三昧中有自 在無作妙慧。三眾生昔曾聞此無性法身大 智慧之種。方堪得聞如是妙聲。迷除得道如
離垢三昧者。是無性妙理自體無中邊。等虛 空性。性自無垢具無限。智慧知見自無我所。 須以方便定發起方明。如法慧菩薩入無量
方便三昧是也。又如善財於妙峯山上得憶 念一切諸佛智慧光明者是也。總是十住初 心創始顯發故。至此品中不離初處滿故。還
向普光明殿說十信心處。說此十一品十一 地及佛果之門。表此意也。不離一念不隔一 時而成果故。方便三昧者。任無作性蕩然自
定不收不攝任心自安。萬惑自淨道自現爾。 方可任用。施為不失其理。然以普賢願行。方 成悲智大用無作法界緣起之門。一如其上
五位進修行者也如經云。於色聲香味觸其 內具有五百煩惱。其外亦有五百煩惱。瞋行 多者二萬一千。貪行多者二萬一千。癡行多
者二萬一千。等分行者二萬一千已上都有八 萬四千。如色聲香味觸各有五蘊。共十使煩 惱。皆意根為主。知是色聲香味觸為外。受想
行識及意為內。如因內外心境成緣皆能成十 使煩惱。色聲香味觸受想行識及意能所互 參。內外各十。如是內外十種煩惱。一一皆能
起十使煩惱。即內外所緣各有五百煩惱。由 迷心境內外相資。由內五蘊成境。由外五境 所起能緣。由此內外能所二緣。十使煩惱因
之不息。乃至八萬四千。如是十使皆因五蘊 所成。一一使中有百以將十使中五蘊以五 蘊成十使。一一蘊中一百。五蘊中有五百。以
五蘊成五塵。一一塵中有五百。以塵蘊為內 外之上共為一千。配七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