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Yuan Xing Guan Men Gu Mu 大方廣佛華嚴經願行觀門骨目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願行觀門骨目 下第七重會普光明殿說十一品十三卷
十定 品二十七 (卷四十此十種定以稱理故一一皆從理具而起故凡所入恒具恒空恒在法性即體而用體 用不二六即言之皆可修入)
[1057b18] 爾時世尊存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 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入剎那際諸佛三昧。恒 住一相。所謂無相。與十佛剎塵數菩薩俱。靡
不皆入灌頂之位。具菩薩行等于法界。更列 一百菩薩名等。十佛剎塵數菩薩皆與毘盧 遮那如來同修菩薩行。次普眼菩薩問佛。普
賢菩薩及住普賢所有行願。諸菩薩眾成幾 三昧解脫。而於菩薩諸大三昧或入或出。佛 略讚普眼已告言。普賢菩薩今現在此已能
成就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等。諸菩薩聞普賢 名。得無量三昧。其心寂靜等。普眼白佛。普賢 菩薩今在何處。佛言。今在道場親近我住初
無動移。普眼及諸菩薩觀察不見其身及座。 佛言。普賢菩薩住處甚深不可說故。普賢菩 薩獲無邊智慧門。入師子奮迅定。得無上自
在用。入無礙際。生佛十力。以法界藏為身。於 一念頃悉能證入三世佛智故汝不見。普眼 聞說得十千阿僧祇三昧。以三昧力復更欲
見亦不能覩。佛言。若有得見普賢菩薩承事。 聞名思惟憶念生信。勤觀始趣向正求覓。興 誓願相續不絕。皆獲利益無空過者。佛言。汝
等宜更禮敬。殷勤專至觀察十方。想普賢身 現在其前周遍法界。深心信解厭離一切。誓 與普賢同一行願入真實法。普現世間知眾
生根。若能如是當見普賢。普眼如教。普賢為 現。令諸菩薩皆悉得見。在此眾中坐蓮華座。 亦見從十方來。亦見在彼說法。菩薩見己如
見十方諸佛。以佛威神以菩薩信解普賢本 願力故。自然無量供養。放光照不可說世界。 令不可說菩薩入普賢行。不可說菩薩成普
賢行。不可說菩薩悉得圓滿普賢行願成就 菩提 (從前至此始結得道) 。次普眼讚普賢菩薩。如來印述。 佛告普賢。汝為普眼等說十三昧。列十大三
昧已言。若成就者則名為佛如來十力導師 一切智等 (廣說不思議功能) 。爾時普賢承如來旨觀 普眼等。分別廣說有十種無盡法。住此三昧
超過世間。譬如比丘住不淨觀。菩薩亦爾。觀 察法身見諸世間普入其身。於中明見一切世 間及世間法皆無所著。是名第一普光明三昧。
妙光明三昧者能入大千。微塵大千一一世 界現大千塵身。一一身放大千塵數光。一一光 現大千塵數色。一一色照大千塵數界。一一
界調伏大千塵數眾生。界種不同染淨等 別而無雜亂。譬如日影照諸寶山。其影各各 展轉互入。菩薩住此三昧不壞世界。不住內
外無所分別。而能於諸界長短等相入諸界 中事宛然可見。
十定品 (卷四十一)
[1058a08] 三遍往諸國土神通三昧者。於十方塵界入 此三昧。長短不同剎那乃至不可說劫。若法 若非時法不生分別。四清淨深心行三昧者。
知佛身數等眾生。於諸佛所而作供養。恭敬 尊重頂禮。舉身布地問法稱揚。於一念頃悉 能了知亦不分別。住世涅槃等從定而起憶
持不忘。五知過去莊嚴藏三昧者。能知諸劫 諸剎諸佛說法。佛說中心樂諸根。調伏佛壽 次第不失故。於三昧能入百劫乃至不可說
劫。六智光明藏三昧。能知未來一切諸法。 於一念頃能知一切劫。七了知一切世界佛 莊嚴三昧。悉能次第遍入十方世界。見佛出
興神力眾會。眾會大小等四天下。乃至充 滿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自身在彼 說法。及以一切所作佛事。及見佛身不同。色 量各別得十種速疾十種法印等。
十定品 (卷四十二)
[1058a25] 八一切眾生差別身三昧。能於一切無著。能 於諸身更互起入諸趣身。起入一四天下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塵眾生身。起入一
身多身。更互起入現種種光等。九法界自在 三昧。一一毛孔入此三昧能知一切。
[1058a29] (卷四十三) 十 無礙輪三昧。一切無礙普眼白普賢。得如是 法同於如來。何不名佛何不名十力一切智
等。何故修普賢行願猶未休息。何故不能究 竟法界捨菩薩道。普賢告曰。此菩薩則名為 佛。於如來所修菩薩行無有休息名為菩薩。
如來諸力皆悉已入則名十力。乃至觀察 展轉增勝名為菩薩。雖證普眼境界增長名 為菩薩。於一切佛剎而成正覺。或於一念而
成正覺。或須臾一時一日半月一月。乃至不 可說劫而成正覺。
十通品二十八 (卷四十四定從體立通從用生體用不二准前可知是故理有方能事用事由 於理故六即中名理通具)
[1058b13] 普賢言。一他心通。知不可說佛剎塵界六道 心三乘心八部心難處心等九界。二天眼通 者以無礙清淨天眼智通。見不可說不可說
佛剎塵界中眾生死此生彼善惡趣罪福相乃 至八部皆見無謬。三宿命通者。知過去不可 說不可說佛剎塵劫眾生生處姓族苦樂因緣
品類國土趣生形相行業結使心念等差別。 悉知諸佛名號出興眾會父母侍者弟子城 邑出家成道說法涅槃調伏眾生法住塔廟 己身發心亦復如是。四知盡未來際劫智通。
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塵數界中眾生及界 因果行業善惡。悉知乃至佛名字等 (如前) 。五 無礙清淨天耳。圓滿廣大聰徹。不可說不可 說世界中所有音聲所聞
(如前) 。六住無體性無 動作往一切佛剎智通。凡有所聞一切世界 佛名相貌種種國土等皆悉不動而往。七 分別一切眾生言音智通。不可說不可說佛
剎塵數界中眾生種種言辭聖非聖等皆能了 知。八無數色身智通。入於法界能現其身 作種種色。所謂無邊色無量色清淨色莊嚴
色普遍色具相色文列百例。九一切法智通。 知一切法無有名字無有種姓。無來無去非 異非不異等不可言說。而以方便分別安
立。十一切法滅盡三昧智通。於念念中入一 切法滅盡三昧。亦不退菩薩道不捨菩薩事。 佛子。如此十通餘一切菩薩不能思議。
十忍品二十九 (卷同竝是無生之異名從法從喻從理從用故立十名名下釋義悉從所依忍 名從因地非果故得真因定故立斯號)
[1058c12] 普賢言。菩薩有十種忍。得此忍者到於一切 菩薩無礙忍地。一切佛法無礙無盡。所謂音 聲忍順忍無生法忍如幻忍如焰忍如夢忍如
響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音聲忍者。聞諸 佛法不驚不怖。深信悟解憶念修習。順忍 者。謂於諸法思惟觀察。平等無違正住修習。
無生法忍者。不見少法生滅。若無生滅則無 差別無處。寂靜離欲無作無願無住無去 無來。如幻忍者。知一切法從因緣生已。了達
諸法一多相即。了達諸法法界平等。譬如幻 士幻作種種非有而有。知因緣性無有動轉。 如焰下五義勢大同。住是十忍諸法具足。
阿僧祇品三十 (卷四十五初地已上入佛所知意正為明數非數故名佛所知非數而數下位 不測以由正證非數非非數故遍一切法)
[1058c26] 爾時心王菩薩白佛言。故佛所說阿僧祇無 量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為云何耶。佛言。汝欲 令諸世間入佛所知而問是義。百洛叉為一
俱胝。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 為一那由他。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一百二十 四重。佛為心王菩薩而說頌曰。不可言說不
可說充滿一切。不可說不可言說諸劫中說 不可說。不可盡不可言說諸佛剎。皆悉碎粖 為微塵。一塵中剎不可說。如一一切皆如是。
此不可說諸佛剎一念碎塵。不可說念念碎塵 悉亦然。盡不可說劫恒爾。此塵有剎不可 說。此剎為塵說更難。以此諸塵數諸劫一
塵十方不可說。爾劫稱讚一普賢。無能盡其 功德量。於一微細毛端處有不可說諸普賢。 一切毛端悉亦爾。如是乃至遍法界。一毛端
處所有剎。其數無量不可說盡虛空量。諸毛 端一一處剎悉如是。國土佛名佛身佛色光 明。光中華華中葉。葉中色色中葉。葉中光
光中色。色中光光中月。月中光光中日。日 中色色中光。光中座座中嚴。嚴中具具中光。 光中色色中淨光。光中妙光此光復現種
種光。光中妙寶如須彌。一一光中復現寶。 寶現眾剎。一剎為塵。一塵色相一一皆云不 可說。又約所說利生等三百餘重不可說。最
後云。如是三世無有邊。菩薩一切皆明見。
壽量品三十一 (卷同由證非量非無量故得能量能無量今此且從迹量邊故以諸量為其目)
[1059a23] 爾時心王菩薩告諸菩薩言。娑婆一劫為極 樂一日一夜。袈裟幢等更有九重。如是以劫 而為一日一夜。最後云。乃至過百萬阿僧
祇界。最後世界一劫於勝蓮華界賢勝佛 剎為一日一夜。普賢等諸同行大菩薩充滿 其中 (竝語佛剎末云已曾成佛) 。
諸菩薩住處品三十二 (卷同竝是法身示迹之處或是古佛現作因人令末代人 斯心有在覩迹慕本發意修行)
[1059b02] 爾時心王菩薩告諸菩薩。東方有處名仙人 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 名金剛勝。與其眷屬三百人俱。常在其中而
演說法。南方勝峯山法慧菩薩。與五百人俱。 西方金剛焰山菩薩。名精進無畏行。與三百 人俱。北方香積山菩薩名香象。與三千人俱。
東北方清涼山菩薩。名文殊師利。與一萬人 俱。海中有金剛山。菩薩名法起。與千二百人 俱。東南方支提山菩薩名天冠。與一千人俱。
西南方光明山菩薩名賢勝。與三千人俱。西 北方香風山菩薩名香光。與五千人俱 (廣如初文) 。大 海中有莊嚴窟。從昔已來諸菩薩住。毘舍離
南有住處。名善住根。摩度羅城有滿足窟。俱 珍那城住處名法座清淨。彼岸城有目真隣 陀窟。摩蘭陀國住處名無礙。龍王建立。薩遮
國住處名出生慈。震旦國有那羅延窟。疏勒 國有牛頭山。迦葉彌羅國住處名次第增長。 歡喜城有尊者窟。菴浮梨摩國住處名見億
藏光明。乾陀羅國名苫婆羅窟。一一皆 云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住止 (九處有人十三處不出人) 。
佛不思議法品三十三 (卷四十六前因人土為所依今舉果德法為所託依止不 二身土何殊不二而二以分能所)
[1059b24] 爾時大會中諸菩薩念諸佛國土。云何不思 議諸佛本願種性出現佛身音聲智慧自在 無礙解脫 (如初句) 。爾時如來加青蓮華藏菩薩。
令滿普賢大願。知見一切佛法。告蓮華藏菩 薩言。諸佛世尊有無量住處。所謂常住大悲 住等。又有十種普遍法界。所謂一切諸佛有
無邊際身。色相清淨普入諸趣而無染著。無 障礙眼於一切法悉能明見。無障礙耳悉能 解了一切音聲。有無邊際鼻能到諸佛自在
彼岸。有廣長舌出妙音聲。周遍法界身應 眾生心咸令得見。意住於平等法身無礙解 脫。示現無盡大神力。清淨世界隨所樂見。菩 薩行願圓滿 (如初句)
。諸佛又有十種念念出生 智。又有十種不失時。謂成正覺成熟緣記菩 薩隨心現等。又有十無比十種智十普入法 十難信十大功德十究竟。
[1059c10] (卷四十七) 十佛事乃至 更有二十餘重十。皆是如來之妙德也。
如來十身相海品三十四 (卷四十八前辨所依土法今明所現身相土法即身 能所何別身即是法相即無相)
[1059c14] 爾時普賢告諸菩薩。今為汝說如來相海。佛 子如來頂上有三十二大人相。一一皆悉周 遍十方。如是乃至左足指端第九十七一一
皆云周遍法界。毘盧遮那有如是等十華藏 世界海微塵數大人相。一一皆以妙相莊嚴。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三十五 (卷同相之眷屬麁細無非法界故爾)
[1059c20] 爾時佛告寶手菩薩言。如來有隨好名圓滿 王。出大光明名為熾盛。七百萬阿僧祇光明 而為眷屬。我在兜率時。放大光明名光幢王。
照十佛剎塵界。彼界地獄遇光息苦。得十種 清淨六根咸生兜率。彼天有鼓名甚可愛樂。 彼天生已此鼓發聲。汝以心不放逸於如來
所。種諸善根昔近善友。遮邪威力於彼生 此。次足下千輻輪名光明普照王 (亦如前) 。
普賢行品三十六 (卷四十九果滿由行感果示因皆由計我能治行生行雖眾多不出二種 差及無差一切相入)
[1060a01] 爾時普賢告諸菩薩。如向所演但隨眾生根 器。以諸眾生無智計我 (廣說諸障) 。明諸障已次明修
行十法。謂不棄眾生等。即得具足十種清淨。 謂通達甚深法清淨等。次得十種廣大智。謂 知一切眾生心行等。次得十種普入。毛道與
一切世界。一切眾生身與一身。不可說劫與 一念。一切佛法與一法。不可說處與一處。一 切根與一根。一切根與非根。一切想與一想。
一切音與一音。一切三世與一世。皆更互相 入。次十種勝妙心。次得十種善巧智等。
如來出現品三十七 (卷五十稱理而現故引願力)
[1060a12] 爾時世尊放白毫光。名如來出現。無量百千 億那由他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其光遍照 十方盡虛空法界。作佛事已入如來性起妙
德菩薩頂。此菩薩一心向佛而說偈讚佛。於 口放光名無礙無畏。入普賢口。菩薩身座過 於本時百倍。次性起問現相意。普賢答。偈云。
法性無作無變易。猶如虛空本清淨。諸佛性 淨亦如是。本性非性離有無。法性不在於言 論。無說離說恒寂滅。十方境界性亦然。一
切文辭莫能辨。普賢言。於無量處見如來身。 何以故。不應於一法一事一身一土一眾生 見如來身。應遍一切見如來身。譬如虛空遍
至一切色非色處。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虛空 無身故。佛身亦爾。遍一切處一切眾生一切 國土一切法。非至非不至。身無身故為眾生
故示現其身。是名佛身第一相。次廣說譬喻。 如虛空日輪等。又云譬如月輪有四奇特。一 者映蔽一切星宿光明。二者隨時示現虧盈。
三者多處現影。四者見者皆對目前。如來 亦爾。映蔽一切聲聞緣覺。隨其所宜示現壽 命。淨心眾生菩提器中影無不現。眾生皆謂 唯現我前。
[1060b04] (卷五十一品同) 普賢說如來音聲十種相。次 說如來心十種相。
[1060b05] (卷五十二品同) 普賢云。如大海水皆 從龍王心念所起。如來亦爾。一切智海皆從 大願之所起也。又南洲二千五百河。西洲五
千河。東洲七千五百河。北洲一萬河。其水多 不。答言。甚多。普賢言。復有八十億諸大龍 王。一一展轉。其水倍倍於前。皆流入海。又娑
竭太子宮殿中水出復倍於前。娑竭龍王宮 中水涌出入海復倍於前。其水紺琉璃色涌 出有時。是故大海潮不失時。如來智海復過
於是。譬如金翅鳥王飛行虛空。以清淨眼觀 察海內諸龍宮殿。以左右翅鼓揚海水。悉令 兩闢知龍男女命將盡者而搏取之。如來亦
爾。知諸眾生根已熟者。以止觀翅鼓生死海 而撮取之。乃至文中一一廣釋。皆云云何知。 應正等覺音聲心意識境界行成正覺轉法輪 般涅槃見聞親近所種善根
(如初) 。於十方界現 大神通。十方各八十億佛剎微塵同名諸佛 同說此法等。皆遮那本願之力。
第八再會普光明殿說一品七卷
離世間品 三十八 (卷五十三世間不同故辨雜行)
[1060b25] 爾時如來在菩提場普光明殿。坐師子座妙 悟皆滿 (始成異名) 。二行永絕等。與不可說百千億 那由他佛剎塵數菩薩皆住一生。從他方來
稱歎佛德。爾時普賢入佛華莊嚴三昧。從三 昧起。普慧菩薩問。何等為菩薩依。何等為奇 特想。何等為善知識。行勤精進心得安隱。何
等戒。何等成就眾生入界入劫等二百問。普 賢廣答皆有深義。答奇特想中云。於一切行 生自行想。願亦如是。答心安隱中有十種。皆
以自行令他得之心則安隱。答戒中有十種 戒。全是利他。所謂不捨菩提心戒。遠離二乘 地戒。觀察利益眾生戒等。有十種自知受記。
所謂以殊勝解發菩提心。永不厭捨諸菩薩 行。住一切劫行菩薩行。修一切佛法。於一 切佛教一向深信。修一切善根。皆令成就。置
一切眾生於佛菩提。於善知識和合無二。於 善知識起如來想。恒勤守護菩提本願 (句下皆有 自知受記) 。十種入入諸菩薩。十種入入諸如來。十種
入眾生行。十種入世界。十種入劫乃至十種 佛。謂成正覺佛願業報住持涅槃法界心三 昧本性隨樂十種發菩提心因緣。竝以眾生 為首。
[1060c17] (卷五十四) 有十種園林。生死是菩薩園林無 厭捨故。化物不疲住劫攝行。淨土住止魔宮 降他。思法觀理行行紹繼。一切佛法轉法輪
行一念成道。
[1060c20] (卷五十五) 有十種發無量無邊廣大 心。於一切佛所觀一切眾生界。觀一切剎一 切世一切法界。觀察一切法皆如虛空。一切
菩薩廣大行。正念三世一切佛。觀不思議諸 業果報。嚴淨一切佛剎。遍入一切諸佛大會。 觀察一切如來妙音 (皆云發廣大心) 。
[1060c25] ○ (卷五十六) 菩薩有十 種無礙用。所謂眾生無礙用。國土法身願境 界智神通神力力 (如初句) 。於身無礙用有十。以
一切眾生身入己身。無礙用己身入一切眾 生身。一切佛身入一佛身。一佛身入一切佛 身。一切剎入己身。以一身示現三世眾生。一
身示現無邊身。入三昧一身示現等眾生數 身。成正覺於一眾生身現一切眾生身。於一 切眾生身現一眾生身。一切眾生現法身。法 身現一切眾生身 (如初句)
。
[1061a05] ○ (卷五十七) 菩薩有十種習 氣。菩提心習氣善根化生見佛受生行願諸 度思惟平等法境界差別。十種眼。肉眼見諸
色故。天眼見眾生心故。慧眼見眾生根故。法 眼見實相故。佛眼見佛十力故。智眼見諸法 故。光明眼見佛光明故。出生死眼見涅槃故。
無礙眼所見無障故。一切智眼見普門法界 故。十種耳。聞讚聲不貪著。聞毀聲不瞋恚。聞 說二乘不求不著。聞菩薩道歡喜踊躍。聞地
獄苦起大悲心。聞說人天知其無常。聞讚諸 佛加行圓滿。聞說六度四攝發心修行。聞十 方音聲達深妙義。初心後心常聞正法不捨
眾生。有十種鼻。聞臭不嫌。聞香不著。聞香及 臭其心平等。聞非香臭安住於捨。聞眾生依 正知其業行。聞諸伏藏皆能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