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 Liang Shou Jing Lian Yi Shu Wen Zan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釋璟興撰
[0143a09] 經曰顯現道意無量功德者。述云第二申入 道之教有二。此初修因之教也。顯菩薩發菩 提心之意令得發心。難無量德使修行故。
[0143a12] 經曰授菩薩記成等正覺者。述云此後獲果 之教也。授菩薩記者即論云令得決定心故。 記者識也別也。授者與也。聖說當果令識因
利故云授記。成等覺者即所記之果也。
[0143a16] 經曰示現滅度至殖眾德本者。述云此第九 歸真利物也。如攝論化身滅度有六意。一事 究竟故二為除樂倒故三令捨輕慢故四為生
渴仰故五為身精進故六欲速成就故。今示 滅度意亦在此。拯濟無極者即益廣也。極已 也。除漏殖本者即利備也。漏謂三漏注泄為
義。即生死之因。德謂福智潤益為功。即涅槃 之因。本亦因也。因佛現滅眾生厭有除生死 因忻寂以修涅槃之因。可謂利備故。
[0143a25] 經曰具足功德至普現道教者。述云此第三 雙結也。具德難量者結其實德。遊國顯教者 結權德故。
[0143a28] 經曰其所修行清淨無穢者。述云第二就實以 歎二利有二。初略歎後廣讚。初又有二。此初 別歎又有四。初歎自行淨也。
[0143b02] 經曰譬如幻師至在意所為者。述云此第二歎 化善巧有二。此初喻也。菩薩顯化巧順物宜 可云幻師。所起化相如顯眾像起化之德如
本學明。化法即以習學為本故云本。學之委 善故云學明了。學成起化任意所為故云在 意所為。遠法師云學成起用成在於心故云
在意。任意化故云所為。此恐非也。學未成亦 在心故今不存也。
[0143b10] 經曰此諸菩薩至皆悉普現者。述云此後合 也。諸菩薩者即合幻師也。修學一切化物之 法故云學一切法。即合本學也。貫通也綜集
也縷詮也練陶也。即通穿群典集括事理詮 表玄旨陶委眾疑故云貫綜縷練。即合明了 也。智悲之境是權術所遊故云所住。解心安
境無錯忘故云安諦。即合在意也。靡無也致 運也。於諸感處無不運化故言靡不致化。又 致即感致。令一切眾無不感化故。有經本云
靡不感化其義無違。即合所為也。物宜既萬 品無相不現。故無數佛土皆悉普現。即却合 現眾異像也。
[0143b22] 經曰未曾慢恣者。述云此第三結自行淨也。 於所修行生恭敬故無慢。亦無間故無恣。
[0143b24] 經曰愍傷眾生者。述云此第四結化善巧也。 愍謂慈愍傷謂悲傷。傷愍眾生故無相不現。
[0143b26] 經曰如是之法一切具足者述云此後總結 也。
[0143b28] 經曰菩薩經典至導御十方者。述云第二廣歎 有四。一依菩薩法修自分行。二依如來法修 勝分行。三自分成德。四勝進成德。此初也。典
常也究盡也暢申也通也要要道妙妙法也。 於自分法究盡要道通申妙旨故云究暢要 妙。即自利也。殊德在懷嘉響外流無物不歎 故云名稱普至。導御即利他也。
[0143c06] 經曰無量諸佛至而皆已立者。述云第二修勝 分行有二。此初修內德也。行入佛境故共護 念。念善令生長護惡使殄滅故。有說所住即
真法界。攝論所說十法界也。所立即神通力。 涅槃云能建大義也。此恐不然。能建大義既 大涅槃利物之義必非自利故。有說所住即
空無相理所立即十二分教。此亦不然。世俗 之事應如勝義亦佛所住故。有說所住即證 行所立即教行。法界諸度是佛所立故。此亦
不然。違法華佛自住大乘義故。大乘必通教 理行果。諸度既行應非所立故。今即佛所住 者即二諦之旨。菩薩逐佛而既悟故云已得
住。大聖立者即三藏之詮。大士亦達詮之意 趣故云皆已立。佛與大聖即言異體同故互 稱而已。
[0143c21] 經曰如來道化至開導眾人者。述云此後歎 外化有二。此初化相也。菩薩普為影響助揚 佛事故。道化能宣即說法同佛也。示行佛化
故為菩薩師。即化物同佛也。深禪慧者即化 行同佛。禪止慧觀行雖眾多要在此二故。開 導眾人者即利物同佛。開者令始學導者令 終熟故。
[0143c28] 經曰通諸法性至明了諸國者。述云此後化德 也。有說通諸法性者通法空理。達眾生相者 達人空生真。明了諸國者達器界空非也。離
人法空更無別空故。若有別者亦離二智。應 有別智故。有說通諸法性是智正覺自在行。 通達二諦法性故。達眾生相是眾生世間自
在行。眾生種種體狀皆了達故。明了諸國是 器世間自在行。初云通次言達後言明。言之 左右。此亦不然。眾生外器應非世俗故。若世
俗者通二諦已更無所知故。今即通法性者 即法界無量行。達眾生相者即眾生界無量 行。明了諸國者即世界無量行。所調伏界無
量不攝無種姓故。略不說調伏。方便無量即 前善巧故不亦說。
[0144a13] 經曰供養諸佛至幻化之法者。述云第三自分 成德有四。一修之方便二修之成德三重辨 起修四重申成德。初又有四。此初自利修也。
供養諸佛化如電光者即福行也。善學無畏 曉幻化者即智行也。有說欲供諸佛化現其 身。一念遍至疾如電光。簡邪取正故云善學。
達正過邪故云無畏。統攝諸法故云網。即智 方便也。亦見諸法非定有無其性如幻故云 曉幻化。即智成就也。又於人不怯故學無畏。
於法能知故曉幻化。有說諸法雖非無而非有 故不見一法可畏。攝物不捨故云學無畏網。 雖復非有而非無離有離無故云幻化。有說
如觀世音以無畏施網攝眾生故云無畏網。 三俱不然。善學若方便未達邪正。應非無畏 故。諸法非有不見可畏。既亦非無。可畏故。如
其次第。今即現化供佛雖忽遍至而不住故 如其電光。學無畏網者即達詮之智。曉幻化 法者即悟旨之智。網者教也。即佛備四無畏
故云無畏。若理若事無不如幻故云幻化。菩 薩稱佛教之意以達諸法言說自性不可得故 云善學曉了。
[0144b05] 經曰壞裂魔網解諸纏縛者。述云此第二利 他修也。魔網者即天魔之教。纏縛者即八纏 三縛。有說十纏四縛。於小乘宗雖有此義非
大乘故。即壞魔網令雖惡業。解纏縛而使絕 煩惱故。
[0144b10] 經曰超越聲聞至無願三昧者。述云此第三重 辨自利也。超二乘地者即對餘乘以顯勝。得 空無相無願者即直申行勝。初發大心尚過
二乘況亦久行。故云超越。欲入大涅槃必三 三昧為門故偏說此三。如瑜伽論云。我法無 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不可願求。而有處云
空無願無相者即共二乘行故不相違。有說 前教行此證行故有不同非也。學無畏網雖 可教行而曉幻化應言證故。今即前是菩提 之道後是涅槃之門。故須再解。
[0144b20] 經曰善立方便至而現滅度者。述云此第四復 辨利他也。方便雖多此中方便即巧權之名。 有說善方便即意方便。示現三乘而滅度者
即口方便。善立三乘隨便度物名善方便。說 三乘因及滅度果名顯示現滅故。此必不然。 於下中乘而現滅度既應化相。必不可言說
二乘果。不爾如何言現滅度。而不言說故。有 說善立方便是口方便。示中下乘而現中下 滅皆身方便。此亦不然。示現三乘義已具足。
亦言現滅度應無用故。不爾三乘有何不攝 亦說中下耶。故今即善立方便即意方便。隨 順諸佛尋三乘化故。顯示三乘即口方便。分
別一乘而說三乘。三乘亦即佛方便故。中下 滅度即身方便。緣覺名中聲聞名下。即同法 華中無二三之義。菩薩欲引不定二乘令趣
佛乘故於彼涅槃而現滅度。即同攝論變化 故云意。佛地經曰成所作智起三乘化作四 記論即其事也。
[0144c09] 經曰亦無所作至得平等法者。述云第二修之 成德有二。初自利之德後利他之德。初又有 四。此初所得平等也。有說三乘性空故無所
作。不見別證三乘之果故無所有。達無性真 以解諸法不生滅故不起不滅。非也。決定二 乘既入無餘。不可定言即無別證故。又顯三
乘故非無所作。現滅度故非無所有故。有說 無因可作故無所作。無果可有故無所有。無 淨可起無染可滅故云平等。此亦不然。因有
功能故非無所作。果藉緣有故非無所有故。 今即無作無有者即事平等也。不起不滅者 理平等也。無實作用故無所作。不能自生故
無所有。淨法雖增真不隨增故云無起。染法 雖滅如不隨滅故云不滅。諸法一相所謂無 相故云平等。於是證會故亦云得。
[0144c24] 經曰具足成就至諸根智慧者。述云第二所成 眾多也。有說初習名三昧成就名總持非也。 佛地應無三昧。即違諸教故。今即總持雖通
定慧正是慧性故。百千三昧即總持所依。廣 如地經。有說諸根通即一切善法別即信精 進念定非也。汎言善法皆通有為諸法。有為
善中雖有名根無為必非故。又信精進等名 諸根者不應別說智慧故。既說三昧即定別 目。而有何因亦說定根。故今即諸根者六根
清淨。此諸菩薩位階十地已。得自在六根互 用故。總持雖慧慧未必持故。引導眾行故須 別說。
[0145a07] 經曰廣普寂定至菩薩法藏者述云此第三所 證廣也。法藏者即十萬法蘊。簡二乘藏故云 菩薩。即所證深也。有說普定能證廣。一切法
中不起妄想故。藏所證深。於真法藏能深入 故。若爾即違自許所證深廣名義也。
[0145a12] 經曰得佛華嚴三昧者。述云此第四所成奇勝 也。佛地功德能嚴佛身故云佛華嚴。入此三 昧現見諸方佛及佛土故亦言得。即華嚴云
彼一三昧該攝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也。
[0145a16] 經曰宣揚演說一切經典者。述云此第二利他 之德也。助佛揚化故云宣揚。即簡如來。如來 目演說故。
[0145a19] 經曰住深定門至無不周遍者。述云第三重辨 起修有二。此初起自利修也。有說深定者起 通所依理定。有說一念周遍者入定觀眾生。
二俱不然。通既事德。所依之定必非理定故。 覩無量佛應非一念故。如其次第今即通所 依定無境不觀故云深定。覩諸佛者即天眼
通。一念遍者即神境通。依此深定以發天眼 能見諸佛故攝行廣。亦起神通一念遍至所 覩佛土攝福生智故起行疾。
[0145a28] 經曰濟諸劇難至開化一切者。述云此後起利 他修也。有說二乘於救生即閑菩薩即不閑。 凡夫於修即閑菩薩不閑。二乘凡夫於無上
道即閑菩薩即不閑。此皆不然。若如所言應 說懈怠精進故。閑即閑處必非嬾惰故。有說 劇難有八。惡趣有三即三惡趣也。人間有四。
一盲聾瘖瘂二世智辯聰三佛前佛後四北俱 盧洲。天上有一謂無想天。故八難中三塗為 劇菩薩濟之。人天苦微故云諸閑。菩薩勤化
故云不閑。此亦不然。天上有一。即違餘經說 非想天為第八難故。又人天難言諸閑者有 諸人天非難所攝。應非菩薩之所化故。有說
劇難者即八難也。此中阿鼻受苦無間故言 不閑。餘七名閑菩薩以能救名濟。此亦不然。 應說餘七。說何名七。若說後七難名閑者即
七地獄應非不閑。閑所攝故。若說七地獄名 閑者即八寒獄亦非二攝。菩薩救濟應非遍 故。今即八難名為劇難兼非想天。更有業惑
二種障者名為不閑。若非八難及無二障皆 曰閑。菩薩大悲皆能拔除故亦云濟。真實際 者即所證也。二空真如更無過者故云實際。
菩薩大慈分別其詮開示其旨令證入故云分 別顯示。辯才智者即發說之解。以得如來四 無礙智解諸義故。入眾言音者即起說之言。
以得解語言三昧起諸說故。入者解也。辯才 充內巧言外發無物不化故云開化一切。
[0145b25] 經曰超過世間至度世之道者。述云第四重 申所成有二。此初成自德也。過世間者申斷 德成過二死故。即對法云過世間者總顯煩惱
解脫義也。住度世道者標智德成并二智故。 即唯識云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諦者安也度 者出也。即出世道之別名故。
[0145c02] 經曰於一切萬物至為重擔者。述云此後成化 德也。由成智斷遍於萬物。若變若化皆任意 故名為自在。庶者凡庶類者品類即眾生之
總名。故有經本云眾生類也。宿無道根現無 信樂不知感聖故云不請。於是尚接引況亦 有請者故云不請友。即經云不待時義也。群
生者即勝鬘中四種眾生。所謂無聞非法及 求三乘者。有說於四群中初非法人無感聖 善故云不請非也。後三乘種未必皆有感佛
善故。初無聞人亦應有感聖世善故。華嚴瑜 伽皆有此四。而後三種通定不定。初之一種 無性有情。故人天善根應成就。菩薩荷此四
群生為自重擔而成就故云荷負。作不請友 皆該四群也。
[0145c16] 經曰受持如來至常使不絕者。述云第四重 辨勝分修成德有二。初辨所修行後申所成 德。初又有二。此初自利修也。有說甚深法藏
即如來藏。暗障既除顯在己心故云受持。法 界諸度即佛種性。護使離障起善無間名常 不絕。此恐不然。如來藏性既是真體。必不可
言受持法藏故。既言法藏亦云受持。即知教 法非佛性也。今既受持佛教令久住世有性 之屬依之殖善故常使不絕。即同上生云汝 善受持莫斷佛種也。
[0145c26] 經曰興大悲至施諸黎庶者。述云此後利他 修有三。此初法也。大悲愍眾生者即拔苦行。 演慈辯授法眼者即與樂行。辯者即樂說之
辯。以慈定心而說法故云演慈辯。如說而行 必入聖地得法眼淨故云授法眼。法眼者即 慧眼遂體之名也。悲定說法以拔三塗之苦故
云杜三趣。杜者塞也。演慈辯而令修人天業 故云開善門施諸黎庶事父唯敬於母亦愛。 故慈若敬父樂可尊故。悲如愛母苦可愛故。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者此後合也。若己者意 在如自一子。即涅槃云視諸眾生猶如一子 是也。慈悲怜傷皆如己子故。
[0146a09] 經曰一切善本至不可思議者。述云此第二所 成之德也。善本者即福智之因。度者至也。福 智之行皆至菩提涅槃彼岸故即因成也。獲
佛功德者即福德莊嚴。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者即智慧莊嚴果成是也。
[0146a14] 經曰如是之等至一時來會者。述云此第四 總結也。
[0146a16] 經曰爾時世尊至光顏巍巍。述云此第二說經 因起序也。諸根悅豫者是喜悅相。有色五根 皆顯喜悅以表淨土快樂無間故。豫亦作悆
也。姿色清淨者是無憂惱。色無慘慼以表佛 土無眾苦故。巍巍者即高大之稱。光顏者即 該根色之總言。故重表彼土有樂無苦。姿者
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