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Amituo Jing Yi Shu 阿彌陀經義疏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說阿彌陀經義疏 ()
西湖靈芝崇福寺元照

[0356b13] 一乘極唱終歸萬行最勝 躬行 芥子捨身
六度攝化無遺內外隨求必應滿功成一時三身 是以知識火化
善友教八十億劫 重罪十萬遐方羽化

[0356b21] 嗟乎淨業 豈非永劫 一生
無期不遇生死聞持著述 舌相讚揚
諸佛太虛 此道

[0356b29] 義門綱要 義趣初中大覺世尊一代名教大小 不出起行
四法無不

[0356c03] 初中言教大略明教教相

[0356c04] 初中,《大本經:「佛言:『 無量大悲三界所以 道教開示五趣
正生泥洹。』」出世大意 通明經略 令眾生娑婆出離故經云:「
眾生無有眾苦。」佛境界 依正莊嚴攝心安住 三昧:「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清淨: 「顛倒往生 成就菩提:「諸人不退轉
說經正意今文所謂

[0356c17] 教相淨土通明現在十方諸佛即如六方恒沙諸佛廣長舌 下文聞經受持
不退轉阿耨菩提故知一切 教門皆是大乘圓頓成佛

[0356c22] 明理理即教體分為初中一切大乘方等實相方廣平等實相妙理諸法
方廣凡聖平等故知一切 諸法緣生不思議無非實相 大乘彌陀
依正莊嚴不思議功德無相大願無住妙行無得 聖果如理即非無非
實相:「讚歎阿彌陀佛 思議功德」,若非妙理不思議

[0357a03] 行者教宗通明大行不出 無上道六度萬行眾經不復
別論修行淨業淨土一門 出離淨業多種 ,《觀經三福,《大本一日一夜
幡蓋奉持齋戒,《大悲經中一日稱 展轉相勸,《般舟中一繫念現前九十日中,《音聲
,《陀羅尼神呪,《大法鼓經 生意行法不一教門 無不往生持名正是
不可經文 西正立合掌克期一日
專一無退 名下十念往生一日

[0357a19] 一者:「 顛倒往生極樂世界」,
稱佛結業成因 同居淨土二者:「眾生 不退阿耨菩提」,
菩提究竟成佛 清淨法身法性梗概

[0357a27] 釋文 姚秦羅什法師即今大唐 法師各異如下
解釋三家慈恩法師 孤山法師法師疏記異同目見

[0357b03] 釋經釋經初中 經本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護念
」,十六十五 八字依正莊嚴 皆是彌陀威神願力不思議功德
起行專修眾聖 攝持不退直至菩提 本題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異義
大同可見本題六方 :「汝等眾生 五意一則
持名方法標題 機宜彌陀名號標題 包含稱讚護念任運
自攝義存便兼含耳聞從簡後世受持稱道且如 流布大本》,
罕見聖心 。《羅什法師七佛 以來翻經
一字典故二字說教釋迦 三字別號
譯人 故稱佛說

[0357b28] 阿彌陀無量:「 光明無量十方障礙是故 彌陀」,無邊:「壽命及其
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阿彌陀」, 數量佛智以此福智 法身三德如下
修多羅文理連貫如常

[0357c06] 釋經三分至大序分 正宗分三佛
流通分初中發起二序發起,《往生:「十二分教無問自說
嬰兒手足 。」略為他方淨剎 二乘境界有權不知不假
特異諸佛釋迦: 「希有世間難信之法 佛世尊大慈母愛
不能請問深切 :「汝等信受我語諸佛

[0357c20] 阿難結集 六成就解釋
大要如是指法 指正說法契理 聞持信成就阿難自言
傳告聞成就一時會集 始終即時成就釋迦 金口 主成就佛陀
覺者妙覺究竟 之一舍衛說經 舍衛遊化祇園
處成就舍衛人物富庶遠聞 祇陀給孤成佛以為 大比丘道俗四部大眾非我
眾成就聲聞 菩薩人天聲聞常時 威儀在前菩薩隱顯
不拘以次人天

[0358a10] 初中皆是歎德 下列如是總結

[0358a11] 初中大比丘 弟子如下二百眷屬弟子並不 比丘苾芻乞士乞食資身
稟戒定慧 僧伽
一切羯磨凡聖理事 成道三迦葉共有弟子舍利弗目連共有弟子二百五
外道得度常隨最初未必 歎德阿羅漢應供
乞士摧伏魔怨 無生惡果 如下上首人天大眾
故云知識故稱 長老諸位舍利弗翻身 云珠身形聰明眼珠
父母舍利弗摩訶目犍連 同名加大
,《文殊 (蘿蔔) ,真諦:「 胡豆 乃是父母。」
迦葉其先學道 真諦光波上古仙人 餘光使
畢鉢羅迦旃 文飾 拘絺羅 (膝蓋)
舍利弗論義不勝 智人南天竺讀誦眾經無暇 梵志星宿
云室宿父母 和合,《文殊常作有人智論》,宿 小鬼
手足小鬼煩惱不測故云和合心懷疑惑:「我身 ?」眾僧語云:「遺體。」
得道以為周利槃陀伽大路槃陀伽小路 以為難陀歡喜
牧牛牧牛說法得道牧牛難陀跋難陀阿難陀歡喜無染淨飯王太子
成佛歡喜白飯舉國 以為羅睺羅覆障嫡子 故云覆障真諦:「羅睺
能手日月障月佛言:『我法 出家世世故云覆障。』」憍梵 () ,牛王
牛王未盡唼唼 稱為由此人見 天上賓頭盧頗羅墮賓頭盧不動 (其所)
羅墮真諦利根 (根性) ,婆羅門中一 形貌 宿 ()
以為 見佛師家宿比丘 比丘在地比丘 即為說法豁然得道比丘即是
宿 () ,得道 [*] 端正一百六十
殺戒九十一施僧以為 阿那律
梵音如意 九十一 充足以為總結略舉上首十六
不可故云:「如是。」《南山:「 故稱。」

[0358c23] 菩薩 文殊如下總結

[0358c24] 初中 極多略舉故云菩薩,《 :「摩訶菩提質帝薩埵大道
眾生。」:「菩薩覺有情即是 有情即是。」文殊師利 曼殊室利妙吉祥其所
吉祥利物妙德紹隆 法王子,《智論:「法王菩薩 乃至十地法王子。」
諸位阿逸多無能勝悲智 乾陀訶提不休息眾生無盡 無窮已故常精進眾生無量
總結菩薩 莫非補處或是影響故云

[0359a09] 人天釋提桓因釋迦 天帝三十三天帝釋 華梵大梵四王天甚多不復
無量更兼道俗四眾八部故云:「 。」從略流通

[0359a13] 第二正宗分 一處二報莊嚴 不可以專念持名修行
諸佛信受思過

[0359a17] 依正 故云:「爾時」,身子大權智慧第一
便。《彌勒 生經:「大智舍利弗轉法輪佛法 大將。」身子超倫及至
請問盡是如來告之所謂不知 四句依報淨土多種
同居淨土邦國方向遠近 皆是極樂安樂 安養十萬凡情彈指剎那
十方同一心念 不思議,《:「使眾生淨業臨終即是淨土受生動念
淨土。」為此觀經:「彌陀淨土 。」心業不思議一念不須三句正報化主徒眾 故云現在

[0359b06] 舍利依正 莊嚴依報舍利弗 初中略釋名義舍利廣明
初中三句四句眾苦娑婆三界六道苦果 八苦三苦貧困
不得八苦飲酒 惡業苦因苦果 壞苦行苦三苦經論中略名數
忍土一切可樂火宅牢獄 彌陀淨土境界聖賢聞法 悟道壽命永劫不退菩提有餘不能
無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