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Weimo Yi Ji 維摩義記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維摩經

[0421a06] 見天維摩經慧遠智者大師觀經採用維摩經當然欣然不如後方忘本關中嘉祥不得抗衡釋義事理理觀為主而後智者脫誤善本

[0421a15]  

[0421a16] 正德壬辰十月比叡山寶珠沙門

維摩義記卷第一()
沙門慧遠

[0421a23] 聖教唯有其二聲聞藏 菩薩藏聲聞法名聲聞藏菩薩法名 聲聞藏聲聞聲聞
緣覺聲聞聲聞聲聞本來聲聞 常樂觀察四真諦法成聲聞最後 如來四真諦悟道
悟道是故名為聲聞 聲聞聲聞四真諦緣覺聲聞本來緣覺常樂觀察
緣法緣覺最後十二 緣法悟道本緣最後 是故名為緣覺聲聞緣覺
十二緣法據此同期 以是聲聞 法名聲聞藏菩薩藏
頓悟過去大法 退從小 修習小乘
即是菩薩頓悟諸眾 大乘相應善根見佛不由眾生
我身我所 信受如來頓悟菩薩 頓悟菩薩當時
是故菩薩藏聖教不出龍樹佛滅度 阿難王舍城結集三藏聲聞藏文殊 阿難鐵圍山摩訶衍菩薩藏
聲聞菩薩行修多羅結集 聲聞所行聲聞藏 所行菩薩藏十二部經
菩薩藏十一聲聞藏故知 大乘小乘滿 之中
菩薩藏熟人頓教法輪已知 維摩詰所說經不可 思議解脫經部別名所以
明法不思議 解脫標舉不同 多種涅槃經
人為須達拏 稻芉經寶篋 人法勝鬘經 方等大集經華嚴經
人事舍利弗問疾如是 非一人法維摩 不可思議解脫法名
勝鬘彌勒 睒子經
化人玉耶經須摩提 不同佛說 諸天神仙變化
維摩聖弟子差別 佛說第二維摩第三一會 維摩下文佛說
歡喜維摩不思議解脫 標舉維摩詰外國語方正名曰淨名無垢稱
人法身體淨妙 寄名顯德無垢稱淨名 真道權化不同塵俗
名為無垢無垢 淨德出言令人歸趣顯德 無垢稱維摩詰智慧
眾聖無量大悲方便 法化宣德故稱 外國修多羅聖人言說
法如是故 能持相似 古今教義恒定名為
釋經經歷 之一法經 解脫今後
一號不可思議解脫 第十所得無量解脫 維摩詰法界
所得令人 不思議解脫乃是神通 諸佛菩薩證入門神 捨心解脫法門種種神通
如意珠無分別一切 諸佛菩薩所得法門不可思 解脫
妄心不及是故名為不可思議 別有不思議解脫真心 名言心意不及不思議
解脫門法界難以 情分不思議解脫門 而是緣起作用諸佛
菩薩證入其中無量神通毛孔 須彌種種變現情緣莫測不思議 解脫法體前言不思議未知
解脫 亦復 無礙自在故稱解脫分別
心體自體解脫 除淨解脫 妙用所為自在故稱解脫問曰
名為解脫心慧解脫 真識 心慧無為解脫
涅槃中說慧解脫五道明知通用 解脫有為無為解脫 無為寂滅 有為妙用通名

[0422b12] 佛國品 菩薩行 品等菩薩行其後
二者從略如下文中少許 經文觀眾生餘者從略觀眾 如下文中弟子品佛國
應名佛國 別處 亦稱安身國土
同分別稱有身 如來 佛國眾生
法身平等 佛國平等義門 平等法平等 法門相依故云佛國
故云 相從稱為始終
建始故云第一始終四門分別處分分別就義分別 分別一說次第
菴羅樹園維摩詰維摩一世 眾多一說次第別有菴羅二維三重菴羅
維摩一世別無就義 不思議解脫不思議解脫 法界中一
無不無不一切諸法其中眾多二種理法 行法真如異門種種
文中宣說如法實際以為理法 三空二諦無我不二門 法身淨土法身淨土
下文相如 如來淨土因果第三 如來法身因果云何如初
顯示如來不思議力法身 讚歎發心願求法身寶積即是 淨土因果第二入不二門 廣明如來法身因果香積一品顯示如來
因果淨土第三 菩薩行品明法淨土阿閦 明法淨土釋迦
法身妙喜淨土佛言 菩薩清淨佛土無動佛所行 一切清淨土無動佛明知
淨土不思議 莫不不思議解脫門不思議法顯二者所謂諸佛菩薩
據此維摩釋迦下文 釋迦兩會維摩 在內
云何 顯示如來不思議第二 香積顯示維摩不思議第三
大眾菴羅妙喜安置 維摩不思議第三就義分別次第四門分別文中細分八分
之中有序正則 如是我聞其一 以為舍利妙喜不下
其一流通以為 八分流通 進退第一維摩以為
乃至善來文殊不來正宗舍利 不下流通問曰云何
大眾雲集命令問疾 第二一品弟子品 起發相傳
維摩一世正宗 乃至方便現身 故國大臣問疾正宗 維摩一世不思議法令流通
問曰云何前因 大眾雲集如來命令問疾維摩一世 第二歎德
第三通約維摩 正宗 正宗令人流通
第四通約諸佛菩薩不思議以為 乃至大眾毘耶離長者子寶積正宗
不思議解脫流通第五 三分最初如是我聞以為 一時毘耶離
流通文備華嚴相似 最初如是我聞其一一時 摩竭提流通外國
最後 分解之內三門分別 如是我聞如是我聞
正解如是我聞 緣故如是我聞阿難 阿難比丘因緣佛教何故
阿難阿難比丘因緣 因緣阿難憂惱阿難 比丘何故憂惱如來般涅槃
在於北首阿難爾時 繩床啼泣 悲泣阿難傳法何不
未來世阿難對曰 何所阿難四事問世滅度之後諸比丘何為
佛滅諸比丘惡性 云何四問一切經阿難 受教一切
比丘何為波羅提木叉 住世無異木叉比丘 諸比丘四念何謂四念
所謂比丘修身精勤一心 如是觀內外身受心法亦復如是比丘住處四念
境界不為五欲魔境界 惡性比丘云何調 有無不共一切
如是我聞 佛教次第二明 何故如是我聞為生
如是為生如是阿難 佛語 眾生云何阿難
不足不信 故人 上首入佛法要
起信華嚴中說 隨意採取空無入佛 信心隨意採取道法
信心空無所得為生 第三解釋如是我聞如是 以定正解云何
阿難阿難佛語 名為相似如故 世人稱為不妨不得
不同如故 乃是阿難云何得知龍樹 如是如是
不信不如阿難佛語佛語 阿難自信溫室
阿難如是故知 方言不同溫室是故 所聞如是
[-+] 外國人 如是解釋云何如是 阿難法如前事名為說理如理如果。
一切如法常道名為 名為如法稱為約法阿難法如過去佛
不變名為諸佛 涅槃經如來 阿難未來眾生
用具是故 無人何處而言 假名
眾生宣說涅槃 四兵成軍稱言我軍 勇健我軍如是問曰
難得聖人阿難 不同凡夫云何不同我有 凡夫我見我見心中
學人使 使猶在我慢心中稱說流布 無學人見使使
流布所以阿難結集 流布不同問曰無我真諦世諦無我
何不宣說無我眾生 如是得標彼此 是故乃至眾生
上來下次其三 方便品第二菩薩行品第三
之中雲集 維摩以為第三維摩 菴羅二明法義眾多
大約與果 分別兩會娑婆穢土眾生 所行淨土之一
眾香淨土菩薩不盡有為不住 常法分別之中法體 兩會
有無趣入不二第三起用 有為不住無為如是 如何應身
寶積佛樹降魔 第二報身宣說佛身 無量功德第三明法如下
實相觀佛如來 後際如是釋迦淨土第二
香積如來第三如來釋迦明淨第二 如來明淨第三
如來明淨 一向利益之中 得益不定
退如來 通判正說淨土 因果中有一佛雲集毘耶離
寶積現相起發普現十方佛 說淨因果如來 不思議以為大眾
寶積正宗 如來不思議解脫勝鬘經歎佛 正宗中有一明佛化
大比丘徒眾 無量雲集所為中有一時佛化第二化主第三
一時異說 異說如何相傳傳言 阿難先後傳聞成上
故云一時異說如是 引文如何阿難得道 小乘成道即便
爾時猶在懷抱成道 二十出家三十後方侍者
明知一時小乘 不得阿難言說一時云何得知阿難得道
須知阿難因緣阿難 外國語歡喜歡喜因緣 過去因緣中說釋迦過去菩薩
名曰大光過去釋迦文 淨飯摩耶侍者弟子名曰阿難國土眷屬如今發願當來
得佛如今本願成佛 侍者阿難現在因緣阿難比丘面貌 端正世人見者莫不歡喜歡喜是故
讚歎阿難滿月青蓮佛法海水 阿難父母因緣歡喜 何者所謂如來得道如來
出家出家 羸瘦遣人極微 菩薩非道受食欲取
正覺佛道成空境界 官屬十八億萬 菩薩菩薩于時眷屬
顛倒墮落便菩薩 其父遂便往詣淨飯 悉達太子昨夜聞已
良久更為在家輪王出家空無久之菩提樹神 佛道天華慶賀當成天雨
供養淨飯 如是大王地天太子昨夜明星 降魔成佛得道向者
成道何者可信菩提可信向者 菩提樹神得道慶賀
在家輪王今日出家 法輪大王彼此忽聞 重大重大久之
阿難昨夜 對曰成道復生并集歡喜驗定阿難成道
既是得道言說一時 如是成道波羅捺仙人 鹿苑五比丘四諦法名轉法輪佛滅
阿難比丘昇高 自言轉法輪爾時不見如是 展轉波羅捺五比丘四諦
之中傳聞一時明知一時 如此顯正一時 解釋為時一代
時眾是故一時 大有涅槃一時 恒河一時尸首一時
王舍城如是非一一時相似 得知一時所以 得知華嚴大本十地品爾時
龍樹別傳爾時不可成上屬下化主 天竺語二義一者覺察二者
覺悟覺察煩惱障煩惱侵害 覺知不為名為之一 涅槃覺悟無明
一起大悟 無明其二 實性覺知如來藏
無為不動名為二事無知 諸法覺知一切善惡無記 名為故地饒益 饒益平等名為
義利不善不利 無記悉知名為自覺 滿名為自覺凡夫
二乘滿別異菩薩 得名彰化毘耶離 名為廣博菴羅樹園隨處
菴羅菴羅園事實菴羅 以為菴羅中說 相似
菴羅女菴羅園 造立精舍本名菴羅園遊化法身平等
有方是故上來下列 細分十七一聲菩薩 天眾八部十三人眾之中
四部差別十七相從一聲 菩薩鬼神人眾
菩薩何故 分別形相分別分別多少分別分別聲聞
弟子如來菩薩在後 何故聲聞佛菩薩 一聲弟子聖果
佛教是故如來乃至涅槃 制戒聲聞 阿那律與其女人宿
飲酒如是聖果佛教 菩薩道法不假佛教在後二聲弟子
成聖深重聖果 如來供養菩薩攝化 眾生利物事故
分別次第二門分別聲聞 出家執持威儀形相佛世尊敬 菩薩不定
次第三門分別得名 分別龍樹二種顯示 祕密教顯示
羅漢辟支佛漏盡宣說菩薩現行 煩惱不斷菩薩羅漢 上人驚怪以是聲聞菩薩
甚深菩薩在先 須後華嚴經次第四門多少 分別涅槃經一切諸眾聲聞
菩薩眾多是故此後 涅槃文中聲聞菩薩 三義聲聞
比丘身兼 外國語名曰摩訶 眾數非一多人名為大眾
二者勝過異學殊勝 第三比丘外國語
出家心戰 比丘出家魔事 出家之後
境界乞士出家 乞求淨命乞求 正命乞求邪命淨命邪命法如
龍樹說道分別 淨持禁戒 持戒此後
非一八千歎德何故大教漸教 聲聞頓教不由
頓教 別有 總結菩薩
國名菩提薩埵翻譯下去 菩薩眾生菩提薩埵眾生以此內心求道
有道成人眾生若爾聲聞緣覺 求道有道 菩薩賢聖通則涅槃
乃至菩薩求索盡智無生智 名為正覺不共賢聖 隱顯異名等分賢聖何故菩薩
三義願心解釋眾生 大菩提是故眾生故地 決定大菩提菩薩
理解凡夫二乘有無 不會中道是故不得眾生唯有菩薩 有無中道是故得名眾生
分別入佛中有三門二義 行為最勝聲聞 聲聞解故聲聞
解故 緣覺菩薩最上成就自利 利他俱利菩薩故地聲聞
自度菩薩自度眾生三萬 知識如是一切功德
具足菩薩 總結 其所功德其所
功德是故 名為 歎德中文別有
一明顯著知識名聞 寬廣名聞十方名稱高下 其所殊勝名稱高遠
知識大智 知識上人
知識自利護法利他 名為自利利他 歎德自利大智本行成就
建立所以威神 教化建立所以成就成佛 建立大智
佛慧深廣大智本行 菩薩因故本行具名 成就諸佛威神諸佛神力
菩薩成名菩薩建立起名 功德利他受法 師子吼受法利他
方便軌則名為法城 他人毀滅受法護法 涅槃經金剛身
護教佛教書寫讀誦宣說 讀誦自行護持演說護持 證法自證自證護教
行法修行修行攝護 須知受持法稱 所持故云正法師子吼
借喻決定心無性 師子吼寤寐師子 安立師子王師子吼
師子王諸子師子吼 涅槃師子吼十一如來菩薩 不可自下第二名聞
顯德寬廣十方名稱 差別 相如名稱
號令天下 十方眾人不下 自利利他利他
利他明教降伏正中眾人 正名
化眾生無機名為菩薩 因緣化眾生 樂欲不知名為菩薩
化名紹隆三寶使不斷 云何華嚴經明法品 其一令眾生發菩提心是故
佛寶不斷開示演說十二部經深妙 是故法寶不斷受持一切威儀行法是故僧寶不斷第二讚歎大願
佛寶不斷分別顯示十二緣起甚深 是故法寶不斷六和敬是故 僧寶不斷第三佛種眾生
正覺是故佛寶不斷護持正法不惜 身命是故法寶不斷大眾無憂 是故僧寶不斷
下次第三最上佛寶不同第一生發初始 大願起行令人修行
第三佛種化人成行最上化人成行名下佛種

[0427b25] 法寶不同第一 演說十二部經通教第二中分 顯示十二緣起理法第三護持
興建行法行為最勝僧寶 第一受持一切威儀 方便第二六和敬第三
中善大眾下次 以此不息三寶永不斷絕上來外道
胡語害人 四者煩惱魔一切 善法二者陰魔五陰共相
死魔命根四者天魔第六 天上別有魔天好壞初一 中間生死大小
涅槃更加無為 四倒合為無為四倒大乘 正解涅槃中說小乘
以為煩惱 魔法如是通論 降伏何故如是煩惱無為四倒
自行降伏伏法不同煩惱魔小乘 多用諦觀降伏大乘多用降伏陰魔 多用無餘涅槃大乘多用常住
法身無為四倒中正降伏 菩提涅槃降伏天魔一種自行 降伏用法不同自行中正
降伏不從退自行十力 降伏十力不為傾動自行 之中用法不定自身降魔
多用神通降魔多用神呪神通 降伏自身降魔慈心 降魔神呪降伏降魔
利他天魔菩薩多用神通 外道法外外道 制伏隨行用法不同自行
中正降伏正見道理不從自行 無畏降伏外道無德如來 降伏自行如是
降伏四無礙知法 外道上來利他不明 自利斷德
斷德清淨 清淨惡業 清淨煩惱五蓋貪欲 瞋恚睡眠
煩惱通名眾生淨心無慚無愧睡眠忿 一切煩惱
通名眾生 亡故下行中文別有 布施中心
安住無礙解脫空解脫安住一切法 無礙解十地解脫正念不同念佛法僧
心法同法功德 念佛法僧涅槃 龍樹更加二種
一念出入息法門二者 大智摩訶衍更加二種一者涅槃
寂滅起意二者己身無常 空無不淨修行厭離十一 念佛法僧菩薩行菩薩波羅蜜 無畏不共乃至離念
無量菩薩所謂次第 滅盡一切所得三昧 名為十地三昧總持
陀羅尼十地陀羅尼 知法名為 言辭名為念念故云不斷
無間不斷上來第一 地前功德不然地前 功德自下第二初地
十地何故菩薩一地之中 一切功德諸位布施 初地功德持戒功德忍辱
三地功德精進功德禪定 功德智慧功德六度 釋名布施
分布 持戒尸羅方正音名清涼三業 焚燒行人
清涼防止堅守忍辱他人惡名 精進法名
精心以為禪定禪那 名為思惟修習上界 思惟名為功德叢林其所
是故功德叢林智慧 照見六經波羅蜜外國語到彼岸
地持論中說三義一者 種性阿僧祇成滿二者 大菩提三自性清淨
法實三義名為到彼岸龍樹三義捨離 生死此岸無上涅槃彼岸
捨離生死涅槃有相此岸平等無相 自性相似捨離 六度究竟彼岸到彼岸
三義到彼岸 同時初地乃至 方便力無不具足
修習方便慧發起勝行方便力 無不具足無所得法忍功德 無生所得
諸菩薩無得是故名為 無所得法忍無生法忍 無得是故便法忍不見淨法生起
九地功德隨順不退輪 九地中說成就妙法 名為隨順
不退輪三業 佛法名為轉輪 聖王輪寶剛強眾生上昇虛空
法如是眾生不善眾生 佛道名為不退解法 九地成就知眾九地
成就大眾得無十地功德 人眾無所畏利他功德十地 大眾得無功德
功德智慧修心妙德 功德莊嚴智慧智慧莊嚴莊嚴 名字功德
福德福利善能福利行人 名為善行福德 功能利益
名為還是善行功德智慧 毘曇決斷成實 無著知法
慧通 差異相如世諦 第一義以為文言一切法
部分知者波羅蜜第一義 波羅蜜涅槃論證第一義 智者教法
名為莊嚴律儀亦復 菩提莊嚴涅槃行人 莊嚴共相莊嚴
律儀 調名為律令法菩提故云因故
菩提二行修練修心相好 名相愜情 相好報名第一
不假世間所有自下第三 殊勝高遠名稱高遠顯德 殊勝名聞名為高遠高遠如何
過世須彌胡語妙高山 明山高三三十六萬里 眷屬深信
中有一明深入緣起 無有三分深信堅固金剛自利
定名不同 諸佛分為信佛法僧 信佛法僧成實論
信佛法僧以為信佛菩薩 神通種種因果世諦真實義真諦
方便無上菩提名為一切菩薩 學道方便細分無量 猶如金剛
利他法寶普照甘露 普照法教聞思修三慧法名 照曜隨機
名為明心甘露功德世間甘露 善法行人甘露
微妙第一 世俗之中最為第一 深入緣起邪見自利
緣起緣起 十二因緣亦稱緣起諸法因緣緣起
緣起故稱名字 無明乃至老死云何深入因緣 不生不成真妄和合
不定分為統攝 十二因緣妄心起名 以為分為緣起十二
事識所為緣起 十二因緣皆是七識心作如夢所見 三界虛妄一心妄心
緣起統攝十二因緣真心 地中十二因緣 一心真心細分
前事因緣之中別有事相因緣三世 流轉非我我所毘曇虛假因緣十二 因緣皆是虛假有無自性成實
因緣之中 十二因緣皆是 無相無相不但無性
妄想因緣十二因緣妄心 法如但是無法真識 因緣之中因緣如來藏
十二如來藏 其一不善一切 變現即此法界輪轉
五道名曰眾生皆是因緣 如來藏因緣因緣因緣相真實如來藏宣說
因緣以為佛性十二因緣名為見佛 因緣如是諸菩薩 深入邪見正使
五見非一以為法外推求名為邪見有無二邊餘習 因緣非有無性使有無二邊
無餘利他無畏師子 自心其所講說雷震無畏雷震
無畏利他大智菩薩 別有無畏一總無畏不畏 知根無畏明了
違失無畏決不不堪 無畏不懼師子吼 講說利他
法音第三 無有過量自行 無有無量世人算數
過量世人算數名為無量 出世算數過量 利他法寶導師他方便法如
非一法寶人趣法寶導師導師 如是求法化德
成就先知知眾知法 世諦深義真諦知眾 知眾往來過未過去
未來心所 現在心行善惡教化 修法身行無量功德
成就下修淨土之中 法身自利關閉利他 等等名為
佛道名為自在佛智無礙自在十力 無畏十八不共自在十力一處
二者業力定力四者根力五者 道力八宿九天眼力 漏盡四無畏
一切智無畏漏盡無畏 十八不共法 宣說十力四無所畏大悲念處以為
大品經別有名字三業無異想 不定無不初六欲無減精進 念無減智慧解脫無減解脫知見
其中三業三世其後 利他關閉一切惡趣 惡因三塗修羅惡趣業煩惱
人趣惡趣聖道關閉 五道三塗人天 修羅道別有
攝益大醫王療治 自在醫王 藥量
慈心如是 攝受行者 使依法修行淨土自利
功德成就淨土如下無量 佛土嚴淨淨土 自在名為淨滿法界無量
利他見聞無不親近 聞名得益有所唐捐順行 無有順行去世
唐捐上來如是一切具足 菩薩故云
無不故云菩薩 文中五十二菩薩等觀真諦平等法不等
世諦差別不等二諦通觀 定自在王此前 法相約法如是如是菩薩
三萬第五總結聖眾下列 天眾鬼神人眾鬼神 天中
帝釋梵天王 梵王尸棄 頂髻乃是梵王螺髻
天下 四天下上來聽法 帝釋天帝
忉利天名為天帝 會所下列威力 欲界天眾
鬼神畜生具有四生差別 聽法夜叉輕捷乾闥婆天樂鬼道阿修羅
酒神不知是非 修羅依法念經羅睺 阿修羅王師子畜生伽陀
種差修羅 地上相山勢力須彌 大海之下萬一由旬名曰
羅睺統領無量阿脩羅羅睺 萬一由旬阿脩羅名曰勇健勇健 萬一由旬名曰華鬘
五華萬一由旬 毘摩質多統領無量阿脩羅毘摩 天生諸天
洗浴精氣 八千九百九十九百九十九
猶如四千九百九十九 水精 千歲毘摩質多
九十九唯有大於 淤泥如法迦樓羅中有金翅
四生化生四生 三生化生卵生 化生濕生濕生四天
化生迦樓羅名曰正音八千龍王五百小龍四天下 次第命終不復
直下 上來往還七返無處金剛 命終毒氣
龍王跋難陀龍王寶山大雨 車軸唯有 瑠璃輪王珠寶帝釋
緊那羅畜生 形狀極端人見 為人
摩睺羅伽世人相傳下列人眾比丘猶女優婆塞 名為善宿
信士優婆夷猶女上來第二 從眾時下第三徒眾雲集 諸眾圍繞說法何等
文中不知如來 須彌大海在於 大海大海諸眾上來
自下不思議正宗勝鬘 歎佛功德正宗正宗中文別有寶積如來
不思議令人願求二寶 寶積如來宣說淨土因果令人 即是法身因果即是淨土因果 正宗起發
十方說淨因果 得名中有寶積 如來三寶
願求初中爾時菴羅園 毘耶離長者子 名曰寶積名諱五百
方便 供養第二如來 合為一次有所
合一威神不思議 威神通力 通有而言通有一如
自身普遍二者轉變外事三法智通通達諸法自在 樂法苦樂
不樂如是一切隨緣自在 外事何故 施者眾聖滿足合為
四王顯示 不思議力合為三千 世界四天下須彌四大
鐵圍圍繞以為一界之至 名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世界
成壞合為世界至於恒河 世界性至於恒河沙 世界海至於恒河沙 世界之至恒河沙
佛界華嚴如是轉增最後 世界須彌三千現有十方他方
令人他方使 別有 日月星
天龍他方可知自下第三 寶積神變發心 大眾讚歎禮敬爾時大眾
未曾有口業 小令普現諸事未見名為未有 等身觀佛不捨
寶積偈頌 何故一偈要略 多義寶積廣德
偈頌偈言美妙讚歎偈頌寶積讚佛美德偈頌 三十六四句十八
種種以為 行為第二向前法王法力超群生下十三行為第三
世尊四行 向前大聖法王 十五行為第五
稽首就正 分別不同歎德二門分別歎德歎佛
故而六根眼根為首 不論人身最為上頭 人相
二種清白分明 分明
青蓮 青蓮三學 心淨禪定畢竟超出
一切正受淨業無量 佛戒淨業劫劫故云 淨業名稱無量無量
歎佛利人 見佛眾說涅槃真諦人趣
一切世諦如來第一義 眾生第一義世諦第二戒心 四門分別一句歎佛心淨一句
歎佛心淨一對身心分別淨業 一對福智 分別涅槃修身修心修慧
第三歎德歎德四門分別一句讚歎佛身心淨淨業 心淨行體淨業
無量歎佛名稱歎佛 化德故我稽首 下次神變見大神變
向前見佛神通力故云 神變普現向前 他方他方
在後普現十方無量 其中諸佛化主說法者 於是一切見聞普現於是
一切大眾十方無量佛土 自下第三歎佛十三 五行歎佛六行
歎佛歎佛 三行世諦不違第一 第一不違世諦中間
說合末後一行 法王法力超群歎佛殊勝過人 諸法得勝自在法王知法有餘
法力過人超群財施一切 名為 一切第二
善分諸法相者世諦第一義 不違真諦第三諸法自在 中法王法自在
是故稽首法王 真諦不違世諦不違有果 不違說法不無
真諦明法真諦真諦亦復 名為實性不無 真諦
非有因緣諸法不違世諦雖說非有故云 諸法所謂善惡因緣苦樂
無我受者真諦生空 真諦無有我人得名無我 無我無人名為無人
善惡亡者世諦 自下第二 禮法
妙法群生 小乘法化大乘法化 三寶佛寶
佛樹降魔成佛方便 佛樹或稱道樹稱之為 成佛名為佛樹得道
證得菩提菩提樹 故云爾時佛道惱亂菩薩定神降魔
摧伏降魔甘露覺道 成佛甘露明證滅諦世間 甘露滅諦涅槃渴愛是故
甘露化現名為覺道 得道覺者佛道菩提 左右

維摩義記卷第一 ()

維摩義記卷第一 ()

[0433a13] 明法中有邪法二三 正法邪法無心行者 無心便
無心心體 無心意識心意識差別毘曇事識
名義施設心意 思量別知業者知名 未來從未
過去現在 三世境界 三世心體未來過去
施設施設 所謂施設識陰楞伽七識意識
後門之一 不論證實是以行者無妄 無學果無心
無識受者無行 行陰 摧伏外道能破邪執
三轉法輪 四諦以為轉輪 所有輪寶剛強眾生上昇虛空
四諦如是眾生不善眾生 入聖名為 三苦八苦
業煩惱苦集名為 戒定慧道諦如是一切二者
已知 三轉如是何處波羅捺國仙人鹿 憍陳如大千
大千界閻浮同時本來 清淨其所不同 滅道苦集染法云何
淨名法相不同 僧寶天人得道六道聖天
名為得道以此成佛不虛 如來清淨名為上來三寶於是現世
小乘法化大乘 三句二教涅槃化人出生 兩句妙法群生用法
所謂以此大乘妙法濟度群生不退 寂然有益名為道行 堅固不退涅槃寂然老病
大醫王佛化出生 是故名為老病度生 老病死苦
大醫王上來禮法 無邊法名法海 無邊自下第三佛心
以下結成可敬 不為讚嘆如來平等之中有法不動
違順佛心平等不為 苦樂二種
以為 惡罵
苦樂八法在世八風動人如來悉皆不動 須彌不動
不善 不善說明上來可敬如是
尊敬四行 前事世尊 三千界
世界諸天龍神所居 天宮龍神現世所有 須彌鐵圍山十力
十力名為十力 十力哀愍我等希有 大眾佛神力未曾有稽首
三千界尊者歸敬自下第五十五相從歎佛身業 六行歎佛口業歎佛意業
大聖法王歎佛淨心 [/] 歎佛佛身 淨心。 [/] 無不除邪世尊
前者歎佛 過去無心彼此 神力不共得名
故云不共 讚歎如來異說一音演說 發言不異眾生隨類各得解
如來真實法螺 名為一音眾生種種真身 種種異見如來真實聲名法螺
無名聞名 名為 無非中有
一音如來眾生 種種如是約法如來 布施名為一音眾生種種
如是 方言一切眾生種種故云 隨類世尊語者
神力讚歎如來 異說一音說法者發言不異 各各不同如來
眾生說一種法名一音眾生種種 各各起行神力讚歎如來
異說一音說法者發言 恐怖歡喜 一法有人罪過墮惡道
所以恐怖有人善業常生善處 歡喜有人所以厭離有人 聞法所以神力
意中初四歎佛 三行歎佛四行歎佛 智德歎佛斷德之中
利他智德稽首十力精進 佛十力精進得無 無畏故云不共歎佛
八不共法向前文中 稽首文中稽首 左右稽首一切大導師利他
稽首結縛稽首彼岸明證涅槃彼岸 名利前言結縛離生死因
彼岸出生利他度世 度眾生世間出生死因離生 生出生死度生死因有餘離生
得無明德備下悉知眾生 相者明知未來過去 現在明知善於諸法解脫
明知諸法中心著名解脫不著世間蓮華 空寂行者
諸法無罣礙 稽首空無證明妄想平等如是平等
取著至此 起發自下 寶積如來淨土因果中有
乃至心淨佛土以為爾時舍利第二 明淨設使
後段明淨 寶積明淨因之與果後段 舍利疑念中有
寶積如來讚歎三寶聽受四佛初中寶積 白佛世尊
發心所願如來 不思議心願名為發心諸人 故云故云阿耨菩提
外國語無上正真正道 多言名為三復 稱道此道名為發心菩提心義
何故 請辭得佛 國土清淨得佛
正果依果依果 世尊諸菩薩淨土行者敬辭如來說淨
果德 隱顯道理 自下第二如來
宣說中善 諸菩薩 善事無量眾生不能
兩句是故諸菩薩淨土 得佛國土清淨諦聽
善思審諦諦聽 善思堅持文義 於是寶積五百
第三聽受自下第四廣說 淨土然後釋文文中 大悲宣說眾生以為佛土
真心出世菩提直心 佛土中有一總眾生以為佛土 以上眾生佛土為生
以為佛土所以為生佛土初中眾生之類佛土緣中 生起眾生菩薩
眾生佛土無限大悲眾生界 一切眾生之類佛土第二 所以者何所以
眾生佛土菩薩眾生眾生 佛土文中四句地前眾生
地上眾生兩句調 種性信解調種性 善心
名為調伏調離過離過 調伏化生佛土淨土 化人佛土彌陀一生其中
永善不退調眾生淨土調 佛土彌陀一生其中 兩句入佛趣入佛果菩薩
起因莊嚴菩薩 莊嚴文中何國入佛 淨土諸菩薩修慧
佛土初地三世諸佛眾生佛土何國 菩薩淨土
菩薩修福莊嚴佛土菩薩所行 菩薩菩薩行中根 本名菩薩諸眾生不同
各異是故何國菩薩 種種問曰即是 自下
三轉為生佛土所以菩薩所以 觀空破相慧能
為生所以淨土不對菩薩饒益 眾生
眾生為生譬如 如何淨土功德不成眾生淨土
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菩薩淨土宮室修慧 空地不難名為無礙
虛空不能顯德空無 能不菩薩同喻如是眾生合於
不合佛國宮室隨意無礙 不合佛國 不成上第二明出世菩提
行為淨土中有一明行體如是 直心次第前段中有十七一一句
菩薩淨土對上 得佛國土清淨文中菩薩 得佛眾生來生
國土清淨須知文中修善淨土 穢土修善三句分別相從
一起布施起行迴向 轉行果分莊嚴莊嚴二法莊嚴風鈴
法音莊嚴眾生居住其中 文中乃至三十七品淨土 善人來生迴向一句莊嚴
莊嚴下文一切具足功德國土理實通語隱顯 起行別有直心
深心三大大乘心下先嚴菩提 先嚴一種發行中略起行發行直心淨土
說淨淨妙虛心 不得宣說直心直心涅槃自行起行不虛利物
淨土世尊與果 直心以為淨土世人 菩薩成佛眾生來生
得名對上得佛 清淨菩薩成佛得佛眾生來生 由是直心菩薩
使直心眾生來生 直心淨業自然眾生來生 屠殺自然屠殺眾生來生
直心直心眾生見愛親近眾生來生三自眾生 來歸眾生來生
心得淨土 眾生來生第二深心 名曰深心故地深心
菩薩功德眾生 深心以是 眾生來生大乘淨土
大乘 名為名為大乘
大乘菩提心得無由是 淨土可知上來起行 下次心所起行中有一明行體
二三十七下行成道前行六度自利四無量利他自利布施 一切布施
眾生來生持戒菩薩 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 十善十善道戒行滿願
自持十善滿願眾生來生 忍辱。經文不同 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
云何端正菩薩自修 相好未來還有修行忍辱 生來三十二相柔和眾生
來生柔和忍辱別稱 自修忍辱柔和相好未來還有如是 眾生來生三十二相涅槃
精進菩薩 勤修一切精進禪定菩薩攝心禪定
菩薩正定眾生來生 種性正定正定 正定成就自修正定
退還如是眾生來生利他初四無量 利他第二四攝利他行第三方便 利他利他心中四無量心菩薩
慈悲喜捨四無量菩薩 愛憐 利他行
四攝布施愛語利益同事 釋名布施 布施布施
差別同體名為 人從布施名為愛語愛語愛語利益
之中名利 名為利益利行利行 人從名利經論之中
同事同行 中共同名同事名為同行成德共同名為下次第三
同事同行菩薩 解脫眾生四攝攝取 解脫未來還有出世解脫
生來利他中方便善巧 名為方便宣說四無礙方便 宣說無礙眾生來生可知上來
道行 略舉三十七品三十七品菩薩 菩薩
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還是 眾生來生四念身受心法 不生
神足四如意足定慧 五根定慧
五力五根七覺精進 八道正見正思惟正語 正命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定自修
眾生來生上來迴向 轉行迴向行捨有趣 涅槃轉行迴向善法有所
迴向迴向菩提迴向 大菩提二眾迴向善根 實際迴向善根實際
菩薩 名為具足功德上來 莊嚴善人來生 莊嚴具足功德國土莊嚴
諸佛法名具足功德上來修善 離過穢土所得國土無諸 三句離過
中說八難淨土難為何者八難三塗 中有世智
邪見佛法初一第二 第三第四
長壽天無色界在此無有入聖 名為辟支佛修治捨離 何等八難成實天人
八難善處中國對治 三塗長壽天善人佛世對治三自正見
對治世智宿善根對治 對治受持淨戒三塗樂行法施遠離對治修正
信解親近善友佛世對治 中國對治長壽天淨國菩薩
國土無有三惡八難惡果 難以因故淨土 云何通名涅槃經一闡提
積習成就是故 兩句離過自守戒行 淨土出家通過
自守 國土無有犯禁 尚無犯事畢竟
十善道淨土在家涅槃經第四宣說十善道 相似
道義 通暢後果 所謂
聲聞緣覺菩薩十善菩薩 因故通明十善 因果眾生來生殺生
劫盜梵行無邪 誠諦無妄惡口 眷屬兩舌諍訟 兩舌饒益
[*] 無瞋恚正見無邪 自修十善因故眾生來生 此後三句莊嚴行體
次第總結 如是寶積告發如下其事 是故如是種性種性
上心無邪名為發行解行解行出世間發行發行 深心初地初地信樂
深心深心調伏第二地中持戒離過名為調伏 直心宣說調伏調伏
三地三地 行者得佛不可 迴向
修習順忍無生迴向 有方便是修習方便慧名為 便方便還是發起勝行
無量化眾生眾生 眾生佛土修習 國土佛土佛土說法九地
九地辯才為人說法說法說法 智慧十地十地成就波羅蜜 智慧智慧心淨金剛心
心淨一切功德佛果 金剛心得佛一切功德淨土即是 一切上來別論總結
不論是故心淨 得佛一切功德淨土菩薩淨土 心淨佛土
有人宣說心淨不然下文 宣說菩薩豈不不在 上來淨土因果自下第二
何故說淨淨土自身 穢國難信 涅槃佛說菩薩
佛土如來何故淨土自居 相似文中舍利弗疑念起發
嚴淨時下利益初中爾時 舍利弗疑念 秋露子名為提舍舍利
舍利名身多羅 舍利舍利弗秋露子 鳥眼別名
提舍名為聰慧善能從此提舍何故疑念聰慧第一深法起發
疑念下文威神 威德神力 來意加備疑念何故因此疑念
開發起事 疑心 心淨由此所以
世尊他方淨土 是故世尊 欽仰世尊
世尊菩薩豈不 佛土不淨疑事菩薩 不淨淨心
心淨自身不淨菩薩所有心意豈不 佛土不淨淨土
淨心應得淨土今日所得國土不淨 云何眾生 不見不見不淨文中一佛
螺髻如來重顯三相 化主雖說無人 證見難信螺髻所見成佛
螺髻己見舍利如來螺髻以此 如來使
第二螺髻己見信解第三 證見次第
顯示 一如反問舍利舍利所知 不知反問云何
意解意中云何日月 日月豈不其一 所以不定
不見舍利 不見舍利日月不見不淨
其後 過日其日無不 三佛眾生不見
佛國嚴淨如來 其後過於 佛土舍利
是故如來 如來中有不淨 如來中有不淨
不見不見 不見不見心土不淨 第二螺髻雖說無人證見
回信螺髻舍利 螺髻文中 所以螺髻所見
舍利我見舍利 所見螺髻 菩薩所以螺髻
舍利弗 不淨正是自下第二螺髻 所見所以者何所以
佛土不淨我見 我見自在宮 應名中間梵王所居 自在宮何者其中梵王初禪
中間何處初禪之中其三 補天梵眾天三大梵天梵眾 一處民主大梵即是中間梵王云何
得知大梵自在天中說外道 自在天大梵王世界 自在天梵住自在宮螺髻
所居螺髻理實佛土 三界螺髻隨分自下第三舍利 所見惡心
我見土丘坑坎螺髻 第四螺髻菩薩 舍利令人解釋菩薩
所以使修學舍利 高下不依佛慧所以高下 諸眾生分別違順善惡異名
不依佛慧諸法中分染淨 空有不依 不淨明見菩薩
悉皆平等深心清淨所以生平 等慈高下深心清淨妙慧舍利不依佛慧佛土
明見舍利不淨上來第二螺髻 自下第三如來舍利 重現文中一如大眾
三佛舍利觀察舍利 五佛所見初中 現相即時三千珍寶嚴飾
譬如不思議 問曰高下不依佛慧不淨何不改變使
差別變心舍利 自下第二
未有自身蓮華 自下第三如來 不見在於舍利
未可自下第四舍利 唯然世尊奉命觀察敬辭 許可依順佛教觀察
唯然所見不見 佛國土嚴淨 語者殊異大眾未曾有
相似自下第五 如來 佛國土
下劣不淨上人由來問曰 乃是眾生佛事而言
不淨眾生見 其所佛土佛土淨妙無礙 眾生種種相如淨妙種種 佛土隨緣令人異見下劣
不淨諸天土人天福不同 各異不同各別 同一資身名為
不同一種 妙土種種異見各異 異見如是舍利
心淨便功德 人心不淨 不如上來第二
第三利益中有淨利利益聲聞中常 寶積得無
從來無染無染得無四千 菩提願求所以發心 如故得益三萬
離垢法眼淨有為 無常名為見惑 名為離垢見諦明白法眼淨八千比丘
諸法漏盡意解羅漢果 定性不生取名不受當前 名為漏盡當前離垢得無 名為意解當前

[0439c01] 方便品從此第二九品 之中維摩方便發起後說 品名方便品方便
方便進趣見道七方便 方便二智方便智三乘 三施方便十波羅蜜中方便 波羅所為善巧方便集成方便
論說成名方便諸法同體 集成方便 論義第二方便
一身方便現形六道無所不為 方便三乘方便現證 聲聞緣覺煩惱
身業方便下文如是 無量方便饒益眾生化眾生 即是方便方便方便品
之中有序不定進退 維摩現今一會以為正宗 善來
不來正宗分別維摩分別第二維摩分別 維摩分別中分方便品
維摩起發弟子品如來 中文別有維摩 讚歎維摩
方便現身如來 中文維摩詰如來問疾文殊
維摩其所 如來起發以求 通約維摩如是維摩分別
中略分別顯德現相 顯德維摩殊勝 令人敬信聞說樂受中有一直顯德
故國大臣顯德得名顯德弟子品顯德不堪問疾品
顯德如是現相 問疾品起發 得名
問疾品現相如是弟子品問疾品文殊相待相如
正宗 維摩一世正宗 方便現身故國
大臣正宗維摩一世 正行法令中文別有
方便現身初中 長者長者維摩詰名諱
其實 讚歎中有一明 維摩充盈諸佛為人
功德佛道 自利明了生下 利他自利大願成就
滿維摩 一地一切功德諸位 供養無量諸佛善本
功用一一地中供養 名為無量諸佛功德善本 智慧諸佛起行善本
所行得無生忍別有仁王 一者伏忍種性解行煩惱名為二者信忍初二三地無生深信
順忍無生無生忍 九地見法寂滅忍十地 大涅槃得無生忍清淨
無生忍辯才無礙 四無礙辯為生說法無礙遊戲十地遊戲神通十地
難測 神通出入無礙 總持十地陀羅尼
無畏十地智慧二入正智一對實智 方便智一對文中無所畏降魔
無畏四無畏外道 降魔得佛十力魔怨 善根十力堅固
降伏佛德何故十地滿 佛果十地大品經發趣宣說 十力四無畏十地深法
如來藏深法善於其實十地波羅蜜 增上證智通達方便
便知名方便 大願成就滿得名大願自利利他明了眾生心
希望 分別利鈍宿 成說以為根性不同有利
維摩悉知佛德 四句佛道純淑 一句大菩提佛道
維摩精純 純淑決定大乘第二 大人名為大乘深信決定
不疑決定有所善思第三 非一 善思威儀
四句威儀身行 心行歎德為人諸佛咨嗟十方諸佛
弟子釋梵世主為人弟子 為人四部弟子釋梵世主 帝釋梵王世主
四王為此尊敬六趣 資財 如是無量方便饒益生下
現生所為 善方便現生方便 方便第一義善巧
第八地中以為善慧 方便方便有助道行中善 修習方便故地宣說十二巧方便
自利利他方便三不中善中有觀空 名為方便方便慧
發起勝行其事第二染心 方便大涅槃不捨 方便不捨世間
方便自利自利 便方便 不住方便不住
方便智毘耶離現生 中有六度攝取眾生 可知白衣通道
中有一處不同二入法化長者長者初中 十三自利利他初七一對
四一一對自利 利他自利初一道俗分別 奉持沙門清淨居家
不著三界妻子梵行 眷屬常樂遠離資具分別 相好飲食禪悅
一世出世所謂 出世 解脫維摩
禪悅禪定 此前自利博弈 利他六博
第二初二自利 異道正信常樂 二利一切供養
身業維摩見者 名為一切維摩尊敬 一切供養正法
口業正法大小長幼第三自利名作 無貪不以喜悅
便饒益眾生上來第一 不同自下第二法益 正法救護一切王法講論
大乘佛法學堂童蒙法教 酒肆能立兩句行法利生自下第三
十一三天六道 上人所以人中長者 勝法凡是長者勝法
居士貪著居士資產 名為居士在家修道居家道士 名為居士貪財
忍辱剎利王種自在 婆羅門我慢博學 大臣正法 正法王子忠孝
所以 王子忠孝內官 宮女人主宮女法化
庶民薄福 修福天尊梵天 聖道
無常無常生厭 護世眾生四天王防護世間 鬼神害人護世維摩中常
眾生諸天無量上來 無量方便饒益上來 方便現身第三
弘道方便 方便中一方便上來正宗 分別凡聖分別
凡夫二乘菩薩分別維摩顯德分別因果分別 問疾明教凡夫
問疾明教賢聖不堪 問疾品其所一門 凡夫二乘菩薩
凡夫第二一品聲聞菩薩問疾 香積菩薩不堪 法體問疾品
維摩顯德分別菩薩問疾品 維摩問疾品 維摩神變難測
三門因果因果一法因果淨土因果入不二門 明法因果香積一品明淨因果
法身因果之中之中 法身因果常樂佛身法身 功德法身弟子品聲聞
法身因果明法 法身菩薩問疾不二門菩薩 法身因果彌勒菩薩法身先嚴
明法不堪出行 問疾品法身因果 明淨因果之中香積
淨土香積如來香積 明淨如是 問疾明教中有
國王大臣婆羅門問疾 問疾說法長者維摩 說法利益可知第二
說法 中有一說生死生厭佛功德 使生死煩惱
小乘別教 生厭別教 空無不淨佛身六法
諸法開合不定一法一法 分為生死涅槃之外第三 凡聖之外第三分為三自
楞伽所謂緣起自性緣起妄想 生死生死之中無實 緣起心虛妄想涅槃
分為四法印一切 無常一切行苦諸法無我涅槃寂滅 三生死後涅槃問曰無我諸法
何故以為生死不定進退四門 情分生死涅槃無我故世 受生是故在生不生
涅槃一向無我法相相對分別生死 涅槃生死法體無性實用不自在 無我涅槃
生死涅槃云何生死 中有二種我所佛性 二十五有如來藏
佛性一切眾生佛性即是 五陰和合集成我人故經云眾生 佛性六法六法六法五陰
即是生死涅槃如來法身涅槃 真是名為
五陰集成假人第三 因緣破相空理生死涅槃無我 第二是故無我生死涅槃
生死無常無我不淨涅槃法常 分為楞伽五法名相 正智如如五法名相妄想生死
生死無實但是 事相差別妄想生死 正智如如涅槃正智如如
如下迦旃延五法生死宣說無常苦空無我涅槃 合為無我差別
毘曇非我名為無我非我以為 成實眾生法體 無我眾生空觀
十六法空無我 生空名為無我下文眾生道場 無我法空文言一切法道場
諸法分為如此 生死宣說無常苦空無我不淨涅槃合一 分為涅槃生死
無常無我不淨涅槃宣說常樂我淨 生死宣說無常苦空無我 涅槃宣說常樂我淨
十六涅槃涅槃常樂我淨 涅槃生死十六 無量一門且說前生五法
無常觀空 不淨無常無常無常 生分無常
無力故云無力 堅固無常 無常念念不可
總結相如世人不可 如此 苦心
如此智者 諸佛賢聖明智如此
空中別有五陰 聚沫水泡野馬芭蕉 文中聚沫不可
色陰不得 渴愛陽炎浮動 野馬華嚴中說野馬芭蕉
行陰芭蕉 實行如是心數法聚合成行無性顛倒識陰
心識如是依法後五五陰 因緣 身體無常如夢
虛妄見者虛妄 識心如夢七識妄心 從業因明
過去善惡形質影像因緣 虛誑過去煩惱緣生現在父母
飲食緣成兩句 無常浮雲須臾 分段無常空也念念
無常真空無我別有四大無我三句 初四四大
無我一總四大無我 和合以為主宰如是法成
有作用主宰無我如火 自在草木自在 無我眾生如是有作用無我
無壽相續相續 無壽如是相續從此 無壽無人
無人如是有作用 無人不實四大 成身所以不實大為名為上來
大明無我自下三句身為 我我所無我解釋內外分別報名外境我家所有名為我所
總分五陰和合集成假人五陰我家所有名為我所五陰 分別
如是一切云何無我我所分別十六神我名為無我無我 便非我所有無我毘曇
眾生無有名為無我假名無有 定性無我成實第三假名人相 無名無我假名全無所有無我
如下我我所 多義無我自下兩句無我 如草心法無我現見
云何四重二法 事相分別無常諸法 以為破相空名非有
如來藏以為四重其實推求無知云何一念具足四相初生
四相何者 乃至相類使 各別便是四念別知四法一念
具足四相使四相各別四相和合 知者云何不見 四相和合生相
現時未來和合住相現時生相 和合乃至現前 是故進退
法如是推求法相尚無 以求破相不可得 云何
有對是故無相四重 無知現見 無知草木無知
草木不動無知猶如瓦礫作風 色法無我但是 無我如是不淨別有
之一不淨不淨穢惡充滿 不淨一種不淨過去
現在父母住處不淨 之下之上安置三自 不淨三十六集成自相不淨九孔
畢竟不淨火燒 究竟推求 穢惡充滿即是自體不淨不舉
不淨無常無我 無常空無我等不淨 不淨無常不淨其次
不淨末後空無 不淨虛偽無常因緣 無性實名虛偽虛偽無性何為
名性無常衣食磨滅 無常前後無常 云何不淨初三
老病死苦不淨四大 不淨五陰生滅不淨身為病苦
調四大調四百同時 老苦深井滿有身
得名 同喻不定死苦 生苦不論毒蛇
四大譬如之一共相 四大如是一身性相 云何
相反怨賊 五陰生滅何故五陰怨賊 五陰共相違反人情 怨賊旃陀羅
五陰識陰想來 起行行陰 色陰中根生滅相
怨賊如是云何 陰界合成空無不淨 上來別教仁者
生厭煩惱小乘 中有自行佛身小心 得佛生病利他菩提
佛果無量功德 勸修常樂佛身 聲聞求取菩薩
所以者何 法身 有人見佛有為不可
佛身即是法身三義法身報身無量 一切功德法成法身
無量功德 如是無量淨如來身 無量功德
方便眾多 無量中有教行真實 教行別論一切不善
中有一明 三從三十七品十力四無畏道果中文
別有自利戒定慧解脫 知見名為五分法身 三相
解脫心解脫 解脫解脫解脫知見戒定慧三行初一 三通皆是智慧慈悲利他
此前一對布施自利 可解四禪 無色解脫八解脫三昧
三昧多聞智慧理智 上來別論波羅蜜方便 利他方便智一對上來
六通三明六通身通天眼 宿命漏盡三明宿命 天眼漏盡三十七道品
止觀十力無畏十八不共 道果四無畏皆是十地 是故生佛上來
不善一切善法上來 教行明證真實如來藏 真實正因從不放逸
名為放逸證實 不放逸般若不放逸 如來身自行
利他菩提是故得佛 生病阿耨三菩提諸人 問疾說法長者維摩 說法無數發菩提心

維摩義記卷第一 ()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8 No. 1776 維摩義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