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Mo Jing Xuan Shu 維摩經玄疏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維摩經玄疏卷第六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撰
[0554b25] 前明此經玄義大段開為五重。第一大段釋 名略竟。今次第二大段辨此經之正意。如國 必有王。教必有主也。就此略用七意解釋。
[0554b28] 第一正辨體 第二簡偽顯真 第三入實相門 第四一法異門 第五為眾經體 第六約觀心 第七通釋此經
[0554c03] 第一正辨經體者。此經以不思議真性解脫為 體也。真性解脫義如前廣辨。就此略為二意。 一者正辨此經體。二明須知經體。一正明不
思議真性為此經體者。若他明此經多用權 實為體。體即是宗。今但以不思議真性解脫 為體者。如天無二日國無兩主。若權實為體
者。權實既是二法。是則一教便有兩體。今但 用不思議真性解脫為體者。真性即是一實 之理。若用一實之理為體。即無兩體之過也。
所言真性解脫者。此經云淫怒癡性即是解 脫。今言淫怒癡性即是真性。真性即是實相 一實諦之異名也。大涅槃經明一實諦即是真
法。若法非真不名實諦。問曰。上說真諦即是 思議解脫之理。今何故說真實之性即是不 思議解脫之理。答曰。上是偏真之真。今依大
涅槃經以明實諦。實諦者即是不思議圓真。 圓真法性即是真性解脫。真性解脫即無八 倒。無八倒者即是真性解脫。真性解脫無
有虛妄。無虛妄者即是真性解脫。真性解 脫即是大乘。大乘即是真性解脫。真性解 脫即非八魔。非八魔即是真性解脫。真性 解脫即是一道清淨。一道清淨即是真性解
脫。真性解脫即是常樂我淨。常樂我淨即是 不可思議真性解脫。不可思議真性解脫即 是此經之正體也。如此真性豈同偏真哉。二
明須知經體者。若尋經失旨事同調達。雖讀 六萬法藏不免現身墮大地獄。槃特但誦一 偈成羅漢道。如大智論說聲聞經有三法印。
無常無我寂滅涅槃印。小乘經有此印。即是 小乘了義經。行人稟教能得道也。若無三法 印即是不了義經。聞者未必出離生死。一切
大乘經但有一法印。所謂諸法實相。若大乘 經有實相印。即是大乘了義經。聞者乃可得 菩薩道。若無諸法實相印即是不了義經。聞
者多墮二邊不能得無生忍也。復次若無實 相印。雖說種種願行猶濫魔之所說。所以者 何。魔王亦能說種種願行。但不能說諸法實
相。故大智論云。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 魔事。諸法實相即是真性解脫之異名也。問 曰。聲聞經何故但用三法印。摩訶衍教何故
但用一實相印。答曰。聲聞根鈍著重故。須說 三法印令厭生死苦欣涅槃樂。菩薩大悲根利 易悟。生死即涅槃相能不捨生死不取涅槃
入不二法門。故佛但說諸法實相印也。問曰。 若言國無二主。大乘經但用一法體。聲聞經 遂以三為體。豈非三主之過。答曰。如君強不
須輔相。君弱則輔相共治國。聲聞經法相理 弱故須三印治。破愛觀無常。破見觀無我。若 入苦忍真明俱得寂滅也。第二明簡偽顯真
者即為三意。一者正明簡偽顯真。二約共不 共教簡別同異。三約諦明去取。一明簡偽顯真 者。實理幽微真偽難別。但凡夫所習若教若
行莫不各以為真。故尋學之徒必須自以智 力研覈真偽。就此即為二意。一簡非實相。二 顯正實相。一簡非實相者即為三。一世俗經
書所明非實相。二外人經書所明非實相。三 聲聞經教所明非實相。一世間經書所明非 實相者。世間經書所明但為安國治家賞善
罰惡。仁義禮智誠信孝敬養生養性之道。皆 是愛論。乃至釋提桓因種種善論。諸梵天王 說出欲論。五通之人神仙之論。亦皆是屬愛
之戲論。戲論破慧眼不見於真實。是故皆非 實相也。二明外人經書所明非實相者。外道 多起身邊邪見。或計神及世間常是事實餘
妄語。乃至或計神及世間非常非無常是事 實餘妄語。如是墮十四難生六十二見。雖各 謂是實非實相也。以其各各因見起諸煩惱
作種種行業流轉生死。是故諸有言教皆是 屬見戲論。戲論破慧眼不見於真實。故非諸 法實相也。三明聲聞經教非實相者。聲聞經
多明無常無我破壞諸法說盡苦涅槃。且聲 聞人厭畏生死觀無常。斷結即身欲入涅槃。 不能深求諸法實相。故不明實相也。二顯真
實相者。摩訶衍教所明為利根菩薩如法相 說。多明第一義悉檀。菩薩大悲為眾生故求 無上道。不計劫數深觀諸法。不滯二邊一心
常寂。如水澄清珠相自現。得諸法實相。故摩 訶衍經教所明有真諸法實相。真諸法實相 者即不思議真性解脫。此經之體也。二約共
不共教簡別同異者。就此即為二。一約共二 乘說般若。明法性實相有同有異。二約不共 二乘說般若。明法性實相但異非同。一約共
般若明法性實相為大乘經體有同有異者即 為三意。一約通教。二約別教。三約圓教。一 約通教明同異者。所言同者。即是同入偏真
之法性也。所言異者。三乘雖同入法性。而不 無深淺之異。但斷正使侵習習盡。如前通教 分別。聲聞入淺但斷正使。緣覺小深侵除習
氣。菩薩能窮法性之底習氣都盡也。譬如三 獸渡河。水雖是一兔馬象脚有短長。故入水 不無淺深之別。水雖是一而深淺有異也。二約
共說般若別教明空不空辨法性同異者。涅 槃經云。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智者見空及與 不空。聲聞辟支佛但見於空不見不空。聲聞
菩薩同見於空。是則法性理一名之為同。菩 薩能見不空。不空即是智慧之性名見佛性即 是異也。譬如三獸渡河。二獸浮渡但知水軟。
若象浮渡出沒到底。浮知水軟。到底著地知 非軟也。問曰。不空為當有故名見不空。為無 空故名不空也。答曰。具有二意。有故是不空
者。智慧性故非空也。無故說不空者。真諦法 性之理即是空。此空畢竟不可得故故言不 空。言不空者即是非真諦法性之空也。故大
智論云。空有二種。一者但空二者不可得空。 聲聞唯得但空。智慧猶如螢光。菩薩得但空 得不可得空。智慧猶如日光。二乘同得但空
故名為同。菩薩得不可得空名為異也。譬如 掘土。除土至泥。除泥若圓至水也。三約共說 般若教明不思議法性實相有同異者。聲聞
入法性唯見法性。如虛空無所有。菩薩諸佛 入法性實相亦見法性如虛空。能於如虛空 法性中開佛知見。圓照法界一切法也。同入
如虛空法性無所有故名之為同。諸佛菩薩 能於如虛空法性中圓照一切法界。即是不 思議法性故名為異也。故身子領解云。同共
一法中而不得此事。嗚呼深自責。云何而自 欺。是則略明共般若共二乘說。而上中下根 利鈍不同。故於一法性通別圓三種之異也。
譬如石有金性。有人破石得金。而不能作種 種 釵 璫環釧。有人得金能用作種種 釵 璫環 釧而不能變金為丹。有人能變金成丹。服之
得仙五通無閡也。金性是一。而得者三種不 同也。二約不共說般若明法性實相為大乘 經體一向異者。二乘所見偏真不得言同也。
就此為二意。一別教二圓教。一約不共般若 別教明法性實相。斷除二障離生死涅槃二 邊。別以不空之理自性清淨心如來藏理為
法性實相。是則聲聞在座如聾如瘂也。譬如 破鑛得真金異頗梨也。真金不可破壞。隨意 作種種器。頗梨易破。不得迴轉作種種器也。
二約不共般若圓教明法性實相為大乘經體 者。一切諸法即是佛性涅槃如來藏也。是則 二乘在座如聾如瘂。譬若如意寶珠非頗梨
珠。豈可言同也。三約諦分別者。明法性實相 之理不出諦也。故須約諦分別。但諦有三種。 一者三諦。二者二諦。三者一諦。一約三諦分
別法性實相為此經體者即為二意。一略明 三諦。二明去取。一略明三諦者。一俗諦二真 諦三中道第一義諦。三諦義略如前四教所
詮分別。二去取者。俗諦但是凡人所見之理 故非此經體也。真諦即是二乘所見之理亦 非此經體也。中道第一義諦即是法性實相。
即此經之正體。二明約二諦分別法性實相 為此經之體者亦為二意。一者略明二諦相。 二者去取。一略明二諦相者。二諦有二種。一
者理外二諦。二者理內二諦。一理外二諦者。 不約佛性以明二諦也。即是猶處門外止宿 草菴。今明此理外二諦即有三種。一者隨情
二諦。二者情智二諦。三者隨智二諦。一明隨 情二諦者。如諸論師撰二諦義。集古今乃有 數十家明二諦義不同。又尋諸經論明二諦
之相。亦有種種不同也。但二諦既是審實之 理。何得異說不同。若一家為是。眾家併非。孰 能判其是也。今作三種二諦通釋眾家所明
二諦。若有文證則皆可用諸經論異說皆無 滯也。故云諸佛常依二諦說法。但二諦之理 不應有異。而諸師及眾經論異說不同者。皆
是隨情之二諦也。隨世界為人對治第一義 四悉檀所辨之根情也。眾生根情種種不同。 佛教所明二諦何止數十家之異。乃有無量
不同。故涅槃經云。分別二諦有無量相。我於 彼經竟不說之此何謂也。而末代各明一種 二諦不受眾家異說。將非大失乎。二明隨情
智二諦者。如上所明種種二諦。隨世界為人 對治之情。聞說未悟者。皆束為世諦。若種種 異說二諦為向道之人。聞說即悟發真慧眼
見第一義。即是隨智之真諦也。是則情智合 辨有二諦之殊。故涅槃經云。如世人心所見 者名為世諦。出世人心所見名為第一義諦。
三隨智二諦者。二乘聖人發真無漏。法眼慧 眼所見二諦之理也。若為凡說如示盲者白 相。故妙勝定經明。文殊釋迦因地諍二諦義
墮三惡道。見迦葉佛說二諦。即是顯隨智二 諦不可以情求也。若以情求執諍。則同釋迦 文殊因地執隨情二諦之過非也。問曰。二諦
為定是理為定是教。答曰。有師言並是理。有 師言二諦並是教。有師言俗諦是教真諦是 理。故經云。皆以世諦名字故說非第一義。今
詳此三家明義互有得失也。應四句分別。若 約隨情二諦。二諦並是教。是則二諦皆可說 也。故有種種二諦。諸師所用不同。經論所明
各別。若就隨情智二諦。即俗諦是教真諦是 理。是則俗是可說真不可說也。若就隨智二 諦。二諦皆是理。是則二諦皆不可說也。若約
隨智世諦。隨情真諦是則俗是不可說也。是 以迦葉如來之所證見尚非釋迦文殊因地情 之所知。況復末代凡夫之所能解。今略明此
三種二諦。言雖不多意則靡所不該。佛法義 學坐禪之人若不信此。疑諍豈息也。二次明 理內二諦者。約中道佛性以明二諦也。就此
得有三種。一者中道合真明二諦。二者真諦 合俗明二諦。三不思議二諦。此三種二諦亦 各有隨情情智隨智三種也。一中道佛性合
真諦為二諦者。猶是通教之二諦也。非祇通 二乘。亦通別通圓也。所言中道合真為第一 義諦者。涅槃經云。言佛性者即是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智者見空及與不空。不 空即是中道。空即是真諦。故知中道佛性合 真諦為第一義諦也。亦有三種二諦。類前可
知。二明真諦合俗諦。但取中道為真諦。明此 真諦者。即是別教之二諦也。所言真諦合俗 諦為世諦者。大涅槃經云。我與彌勒共說俗
諦。五百聲聞皆謂說第一義諦。此即別教二 諦。亦得有三種二諦。類前可知也。三明理內 不思議二諦者。前明理內二種二諦。不二而
二是不思議圓教之二諦。亦有三種二諦。類 前可知也。二明去取者。若理外二諦但非世 諦非此經體真諦亦非也。若理內二諦三種
世諦亦皆不得為此經體也。理內三種真諦 即是法性實相。此經之正體也。問曰。祇應取 圓教不思議真諦為體。何得取理內通別真
諦為體也。答曰。若是法華經正直捨方便。可 得但用圓教一真諦為體。此經猶帶通別二 種方便。理內三種真諦皆得為此經體也。但
有傍正。不思議真諦為正也。三明約一實諦 為此經體者。一實諦義如前分別。但一實諦 即是不思議真性解脫實相之理。即是此經
之正體。事如初重引涅槃經解釋也。第三明 四門入體者。尋真性實相之體。幽微妙絕。一 切世間莫之能契。但以大聖明鑒通理之門
乃於無言之理赴緣起教。以教為門。是以稟 教之徒因門契理。故法華經云。以佛教門出 三界苦。又云。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此經明諸
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即其意也。今略以三 意解釋。一略辨四門相。二正明四門入體。三 明悉檀起四門教。第一略辨四門相者。門以
能通為義。佛教所詮正四句法能通行人至 真性實相之體。故名為門。若外人邪因緣無 因緣說四句。因此四句各見四種邪法之理。
因此生十四難六十二見。起諸結業沈輪生 死。此是邪道四門。今所不述。若佛法四門即 是正因緣四句法能通行人同入第一義涅槃
也。故大智論云。四門入清涼池。又譬般若如 大火炎。四邊不可取。又云。般若波羅蜜有四 種相即四門義。仰尋佛法既有四教不同。今
約教明門各有四別。一三藏四門。二通教四 門。三別教四門。四圓教四門。一明三藏教四 門即為四。一有門。二空門。三有空門。四非有
非空門。一有門者。即三藏教明正因緣生滅 之有。若稟此教能破十六知見。見陰界入一 切有為諸法皆悉無常苦空無我。得世第一
法發真無漏。因有見真有。即第一義諦之門 也。故大集經云。甚深之理不可說。第一實義 無聲字。陳如比丘於諸法獲得真實之知見。
如此即諸阿毘曇論之所申也。二明空門者。 即是三藏教明折正因緣假實法生滅入空。 若稟此教能破假實之惑。見假實空發真無
漏。因空見真空。即第一義之門也。故須菩提 在石室觀生滅無常入空。因空得道名見佛 法身。恐此是成實論之所申也。三明有空門
者。即三藏教明正因緣生滅之有空。若稟此 教能破偏執有無之惑。見因緣有空發真無 漏。因有空見真有空。即第一義之門也。此是
迦旃延因入道故作昆勒論還申此門也。四 非有非無門者。即三藏教明正因緣生滅非 有非空之理。若稟此教能破有無邊邪執。見
因緣非有非無發真無漏。因非有非無見真 非有非無。即第一義之門也。惡口車匿因此 入道。未見論度。有人言。犢子阿毘曇申此意
也。彼論明我在第五不可說藏中我非三世。 即是非有非無法即是非空也。此恐未可定 用。二明通教四門者。即是智度論明。一切實
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 實。佛於此四句廣說第一義悉檀。中論明此 四句皆名諸法之實相。即通教明正因緣法
如夢幻響化水月鏡像體法即空之四句也。 若三乘共稟此教。而根緣不同。各於一句入 第一義。故四句皆名門也。此具如青目注解。
又注云。諸法實相有三種。故知此四門即是 三乘同入此四門見第一義也。三明別教四 門者。若用中論亦名。
[0557c12] 名而辨四門者。即別 教之四門。大智論四句亦得也。此別教四門 意正出大涅槃經。但多散說。約乳明四句譬
即是別教四門也。若明佛性如乳有酪性石 有金性力士額珠即有門。若明石無金性乳 無酪性眾生佛性猶如虛空大涅槃空迦毘羅
城空即是空門也。涅槃又云。佛性亦有亦無 者。云何為有。一切眾生悉皆有故。云何為無。 從善方便而得見故。又譬如乳中亦有酪性
亦無酪性。即是亦有亦無門。若明佛性即是 中道。百非雙遣。故經譬云。乳中非有酪性。非 無酪性。即是非空非有門也。別教菩薩別稟
此四門之教因見佛性住大涅槃。故此四句 之說即是別教之四門也。今一往約涅槃經 文分別別教四門之相。但此經文或可圓教
四門。至下圓教四門自當料簡同異也。問曰。 若別教四門但出涅槃。爾前諸摩訶衍經何 意無別教四門也。答曰。大涅槃經是解前經
教之經。此前諸摩訶衍豈無別教四門。具出 經文事成繁也。四明圓教四門者。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