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Mo Jing Yi Shu 維摩經義疏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維摩經義疏卷第二胡吉藏撰
[0924a08] 佛國品末 方便品
[0924a09] 爾時毘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 者子俱持七寶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各以其 蓋共供養佛。序分為二章。證信已竟。今是發
起序也。證信亦名通序。通是同義。如是六事。 眾經大同。故名通。發起序。亦名別序。眾經各 別。如勝鬘則父母遣書。此經明長者献蓋。由
斯各異。故名別序。又名通序。亦名經後序。當 說經時。猶未安之。將入涅槃。方後始立。別 序。亦名經前序。將說經前。有斯由致。名經前
序。又經後序。亦名未來序。為令未來經生 信。經前序。亦名現在序。為利現在故。動地雨 華。然實含四義。但隨寄一名也。別序之內。開
為三章。一長者獻蓋。二如來納受。三時眾喜 敬。問何故。餘眾遠而先來。寶積近而後至。 答。大士進止。必利有緣。故將都集。然後方
至。又寶積。實以先來。但聞法歡喜。奉蓋供 養。兼欲起發淨土。故序之。二意之中。後意為 正。何以知之。前已列寶積菩薩竟。故知前已
來也。但聞法喜悟。設供開宗。故後序之耳。而 奉蓋者。彼國貴人。持寶蓋而行故。即捨所珍。 以供養佛。又因此獻財。發淨土之法。則福慧
具足。自他兼利。佛之威神下。第二如來納受。 神通有四。一如意通。轉變自身。大音遍至。二 如幻通。改變外物。三法智通。通達諸法。四聖
如意通。能於六塵自在。不隨緣變。今之威神。 即前二也。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 世界。羅什云。現此神變。其旨有二。一者現神
變無量。顯智慧必深。二者寶積。獻其所珍。必 獲可重之報。明因小而果大矣。吉藏謂。合蓋 為一。有五因緣。一即事受用。如合四鉢成於
一鉢故也。二者合成一蓋。現諸佛國。因此 得說淨土法門。三者欲開不思議宗。蓋不闊 而覆大千。土不狹而現其內。釋迦略闡於前。
淨名廣敷於後。利成之道既彰。信解之心 彌固。四者。欲明諸法無決定相。多非定多。多 可為一。一非定一。一可為多。令悟實相。未曾
多一。第五表諸長者現在同悟無生。未來同 成一法身果。如蓋之普覆。而此世界廣長之 相悉於中現。上明蓋覆大千。此辨土現其內。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雪山目真隣陀 山摩訶目真隣陀山香山寶山金山黑山鐵圍 山大鐵圍山此明世界諸山。現於寶蓋。大
山有十。須彌最高。處在其間。餘九漸小。圍遶 之。大海江河川流泉源。泉岳既是仁智所 欣。故次山序水。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
神宮悉現於寶蓋中。山水明其地處。此文次 序天宮。日月星辰。所謂三光。諸尊神宮。八部 住處。又十方諸佛諸天說法亦現於寶蓋中。
自上已來。但序娑婆一界。從此已下。普現 十方佛土。諸長者子。雖發道心。而未修淨土。 欲說供養之情。啟淨國之志。故因其蓋。普
現十方淨穢佛土。令捨穢心而修淨土行也。 三千為一世界。如是數至恒沙。為一世界。恒 沙一世界。為一世界海。恒沙世界海。為一世
界種。恒沙世界種。為一佛世。爾時一切大 眾覩佛神力嘆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尊顏目 不暫捨。此下第三時眾喜嘆。以信樂之誠發
內。故瞻嘆之相現於外也。長者子寶積即於 佛前以偈頌曰。上通序大眾歡喜。此別明寶 積稱嘆而說偈。凡有二意。一以略言攝佛眾
德。二令辭巧聞者悅心。莫問言數少多。要備 四句。方乃成偈。偈是梵音。頌是此說。兩合 明也。所以偈嘆者。有四因緣。一者奉蓋。為明
財供。說偈讚嘆。辨法供也。二者上以身業恭 敬。今以口業供養。三者前明形敬。不足以寫 心。今以心思妙言。詠之於口。則具三業。四者
如來說法現通。大眾雖復喜敬交集。而未達 其所由。故說偈讚釋。令時會領悟。偈有五 章。一嘆本德。二美迹用。三重嘆本。四重美
迹。五總結嘆。目淨修廣如青蓮。此句嘆佛形 也。形有五相。目為其首。就初而嘆。又世俗 常云。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
如一寸之眼。故頭為一身之最。目為一面之 標。就勝而嘆。又佛以慈眼。等視眾生。慈為德 本。故就本而嘆。又寶積瞻顏作頌。故嘆眼也。
智度論云。陸生須曼為最。水生青蓮第一。天 竺有青蓮花。其葉脩而曠。青白分明。有大人 眼相。故借以喻焉。心淨已度諸禪定。目淨所
以嘆形。心淨所以嘆德。目為五情之初。心為 萬德之本。故嘆心也。又心淨則目明。舉心以 證目。禪定深曠。喻如大海。唯佛淨心。乃窮其
岸。故稱為度久積淨業稱無量。形德所以俱 妙者。必由久淨三業。此舉因行。釋果德也。因 果既妙。則十號外聞。故云稱無量也。
[0925a05] 導眾 以寂故稽首。以德樹名流。故能導物。導眾 之法。謂寂滅無為。如法華云。究竟涅槃。常寂
滅相。蓋是諸法實體。故偏說之。此一嘆訖。所 以稽首。又上口業。今身業敬也。此偈始終。合 有五對。謂形心。因果。德名。自他。讚敬也。既
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其中諸佛演 說法於是一切悉見聞。此第二歎迹。以形德 為本。神通之用為迹。故初歎德本。今美迹用。
正觀論云。聖有三種。一外道五通。二羅漢緣 覺。三法身大士。佛於三聖獨尊。故稱為大。不 測為神。改質稱變。既見合蓋之神變。而復現
十方國土。及以諸佛等演教門。此三為應。 眾會見聞。即是感也。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 法財施一切。此第三重嘆本德。就此文內。凡
有五嘆。一法王嘆。二法海嘆。三山王嘆。四虛 空嘆。五人寶嘆。法王嘆者。前嘆神通。今美說 法。神通令物殖福。說法使其生慧。又神
通發其信心。說法生其慧解。俗王以俗力勝 民。故能澤及一國。法王以法力超眾。故能 道濟無疆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
動。上標法王。今釋之也。法乃無窮。而不 離二諦。故就二諦。以釋法王。善分別俗。而 不違真。稱為不動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
首此法王。嘆法王三門。初標次釋。今是結 也。俗王則自在於民。法王則自在於法。以法 無定相。隨物辨之。而普順理應機。故稱自
在。又即上說俗不動真。談真不乖俗。即是 自在也。二句嘆訖。所以稽首。說法不有 亦不無。前嘆說俗不違真。此明言會中
道。有三。一即上二諦。合為中道。以俗諦故。 不可為無。真諦故。不可為有。如來立二諦。為 破有無二見。故論主。釋大品。菩薩住二諦中。
為眾生說法。為著有者說無。為著無者說有。 即其事也。二者以有無二諦。為明非有無中 道。如華嚴 (五卷) 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也。
三者單就二諦。各明中道。俗諦是因緣假有。 假有不可定有。假無不可定無。非有非無。即 是中道。真諦亦爾。假有不可定有。假無不可
定無。即是中道。今言說法不有亦不無。含此 諸意也。釋僧肇云。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 其無。緣會則形。會形非謂無。非無非謂有。故
云說法不有亦不無。肇公又云。且有有故有 無。無有何所無。有無故有有。若無無何所有。 然則自有則不有。自無則不無。此法王之正
說也。詳肇其。意。前就二諦。明非有無。後之 一通。雙泯真俗。吉藏謂。若據斥病。通此文 者。僧佉執因內定有果。衛世執因內無果。
毘曇明三世實有。成論辨三世實無。如此內 外。並非正說。如來所演。離斯有無。故云說法 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既離定有無。
即是因緣生也。離定有無。所謂破邪。因緣所 生。名為顯正。文約義周。無我無造無受者善 惡之業亦不亡。前單就法。明非有非無。此合
就人法。辨非有無也。以無我人。是故非有。 而不失因果。所以非無。問。若無真我人。亦無 定性因果。既有因緣因果。亦有假名我人。有
則俱有。無則雙無。今何故無人而有於法。答。 實如來問。但今為破斷常。顯示中道。故明無 人而有於法。所以然者。以無人故。破其定常。
以有法故。非是斷滅。故遠離二邊。稱為中道 也。問。我造受者。此三何異。答。我為真宰之 主。此為體也。能造善惡之因。受禍福之報。此
二為用。是故異也。始在佛樹力降魔。此第二 就法海嘆。自上以來。嘆佛在菴薗演於大法。 從此已下。追序往昔說小乘教。若次第而言。
應前序小。後述於大。但據即事而嘆。故初大 次小。問。何故嘆小耶。答。欲明道門。未曾大 小。如來趣大小緣。故有大小方便也。二者
此文未必是小。但寶積是始終遍嘆。故有此 章來也。道力之所制。非魔兵之能敵。故言始 在佛樹力降魔也。得甘露滅覺道成。前明降
魔。此辨成佛。寂滅之法。喻如甘露。得斯法 故。大覺道成。已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 外道。吉藏曾見。僧叡義疏。述什公意云。此
句應在降魔之前。初出家時。受學外道。行眾 苦行。爾時無悕道之心受學之意。欲示難行 能伏諸外道。故言以無心意無受行。然後降
眾魔。成正覺。轉法輪。現三寶。是為次第。而 在後列者。但成佛已後。正悟既彰。則示前苦 行。伏邪義顯也。有人言。無心者。無識陰也。
無受行者。無受想行三心也。以無心而伏故。 無不伏。三轉法輪於大千。言三轉者。一示轉。 謂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二勸轉。
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三證轉。苦 我已知。不復更知。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滅我 已證。不復更證。道我已修。不復更修。一轉生
眼知明覺四心。三轉生十二心。名十二行法 輪也。依毘曇義。約三根人故。有十二行。依成 論師。初轉生聞慧。次轉生思慧。三轉生修慧。
其輪木來常清淨。初在鹿苑。雖復三轉。而 實無所轉。故云常淨。叡公云。法論無漏無 相。體無增損。有佛則轉。無佛則癈。用捨在
人。而性相不異。天人得道此為證。天謂炎魔 天子。八萬天也。人即陳如五人。聞轉法輪。證 初道也。吉藏依毘婆娑。五人之內。但陳如一
人。得初道。餘四人。爾時住四善根。至夏初。 方乃得道。三寶於是現世間。覺道既成。佛寶 也。法輪既轉法寶也。五人出家得道。僧寶也。
於是言其始也。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 常寂然。前辨天人成聖。此句簡異外道。九十 六種。道之上者。亦能斷結。生無色天。但其道
不真。要還墜三塗。佛以四諦妙法。濟三乘眾 生。無有既受而還墜生死者。故曰一受不退。 永畢無為。常寂然也。度老病死大醫王。老病
死淵。深曠難越。唯佛能令彼我皆度。稱大醫 王當禮法海德無邊。法輪淵曠。喻之如海。流 潤無崖。謂德無邊。此一嘆訖。故復稱禮。毀譽
不動如須彌。此第三山王嘆也。既處世說法。 必有八風。故按前文。生此嘆也。利衰毀譽 稱譏苦樂八法之風。不動於佛。猶如四風之
吹須彌莫能傾搖。利衰約財也。榮潤已為利。 侵奪已為衰。毀譽稱譏。此四約口。罵辱為毀。 過分讚嘆為譽。當善噵善為稱。當惡噵惡為
譏也。苦樂就身。損身命為苦。益身命為樂。然 利等四。能生貪心。衰等四。能生瞋心。既有貪 瞋。必有癡使。佛三毒已斷。故八風不搖。於善
不善等以慈。截手不慼。捧足不欣。善惡自彼。 慈覆不二。心行平等如虛空。第四虛空歎。所 以善惡不動者。由心行如空。釋上義也。夫有
心則有封。有封則不普。以聖心非心。故平 若虛空。孰聞人寶不敬承。此第五人寶嘆也。 以心行如空。則越於人外。故為人之寶。在天
為天寶。在人為人寶。寶於天人者。豈天人之 所能。故物莫不敬。今奉世尊此微蓋於此現 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闥婆等及夜叉
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眾觀希 有皆嘆佛今我稽首三界尊。此第四重嘆迹 用。就文為兩。初嘆恩深難報。次美三密難思。
前有四句。初自陳所奉至微。次辨所現至大。 三明慈哀所現。四稱嘆稽首。大聖法王眾所 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
力不共法。此第二嘆三密難思。初嘆身密。次 嘆口密。依智度論。身密有二。一者止現一身。 遠近之眾。各見於佛對面在前。如一月昇天。
影現百水。二者如來隨現一身。能令萬類各 見己佛。如天見佛為天。人則覩佛為人。佛以 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
語斯則神力不共法。此嘆口密。就文為三。初 明隨吐一音。萬類異解。次辨止說一法。而隨 義普行。後明說事是同。而欣憂兼發。問。以何
為一音。答。有人言。一法身也。以法身不二。 故名為一。從一法身出音。名為一音。有人言。 一時之中。竝出眾音。各不相知。故云一音。有
人言。五音之中。隨吐一音。而萬類各解。毘婆 娑云。佛身為天竺之身。音為天竺之音。故初 轉法輪。依天竺語。說於四諦。人則聞於人語。
天則聞於天語。異類亦然。今用此釋。而稱不 共者。二乘但能以一音為一。多音為多。不能 隨吐一言萬類同解。故稱不共。佛以一音演
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 神力不共法。此明止說一法隨義普行。而好 施者聞施。好戒者聞戒。各蒙利益。佛以一音
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 則神力不共法。此明說事是同。欣憂兼發。叡 公云。如說一苦法。生四種心。有人聞苦。生怖
畏。有人聞苦。識苦為苦。則生歡喜。有人聞 苦。厭患生死。有人聞苦。知實是苦。斷疑網 心。有人言。聞於異法。生四種心。聞三塗苦則
怖畏。聞人天妙樂則歡喜。聞不淨則厭離。聞 因果則斷疑。稽首十力大精進稽首已得無 所畏稽首住於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導師。此
第五總嘆。望前身口。即是意密。就文為二。初 得離門歎。次就空有門嘆。此就所得嘆也。嘆 所得事二句。初嘆自德。大導師下。歎化他。原
令出三界。謂小導師。令絕出三界內外。至於 佛道。大導師也。稽首能斷眾結縛稽首已到 於彼岸稽首能度諸世間稽首永離生死道。
此嘆所離也。歎所離中亦二。一歎自離。能度 諸世間。歎能令他離。他離中。離果患。自離。 總離因果也。悉知眾生去來相。就相就空有
門嘆。初據有門。眾生業行。往來於六趣。心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