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o Wugou Cheng Jing Shu 說無垢稱經疏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說無垢稱經贊卷第三 (本)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顯不思議方便善巧品第二
[1033b08] 於中略以四門分別。一科品次第。二諸方便 攝。三釋品名。四出品體。科品次第者。身 下有十一品。是第二正陳本宗分。一顯不思
議方便善巧品。二聲聞品。三菩薩品。四問疾 品。五不思議品。六觀有情品。七菩提分品。八 不二法門品。九香臺品。十菩薩行品。十一觀
如來品。菩薩地云。一切菩薩。當云何學。謂有 三種。一所學處。二如是學。三能修學者。瑜伽 十七地。攝論十殊勝。皆略為三。一境。二行。
三果。並同菩薩地。謂先要知所學之處。次應 依彼如是而學。然後方成能修學者。若不識 知苦樂善惡。凡聖真妄一切境界。不能發起
厭苦欣樂。修善斷惡。捨凡就聖。證真離妄種 種勝行。行既不修。果何以獲。故先知境。次修 妙行。後得果成。此經正宗。明大乘理。故從方
便。終至香臺。此九品。是菩薩境。次菩薩行 一品。是菩薩行。後觀如來一品。是菩薩果。菩 薩地中。所學處有五。一所化處。此觀有情品
是。一切眾生為所化故。二利行處。方便品。聲 聞品。菩薩品。問疾品是。利他行故。三真實義 處。菩提分品不二法門品是。盡所有性。如所
有情。等道理故。四威力處。不思議品是。神 通威力等故。五菩提處。香臺品是。明佛所有 殊勝德故。菩薩地云。最先應達所化機宜。方
名發起利他勝行。次知實義。可斷可修。於 威力門。修成自利。次於果位無上菩提。愛樂 希求。精勤修證。今此不然。九品境中。菩薩所
修。他利為首。故初五品明利他行。威力門中 通他利故。神通威力唯他利故。恐言他利有 實眾生。今破執真。顯皆非實。唯有情情。以
為所利。故次一品明所化處。他利既周。應修 自利。故次二品明真實義處。此二門中。修自 利。故從於果德愛樂希求。故次一品明菩提
處。他利五品中。初四品。明隱迹利他。後之一 品。明顯迹利他。四品隱迹利他中。初一品總 敘權。後三品別敘權。聲聞菩薩。別敘昔權。問
疾一品。別敘今權。此方便品。總敘權也。又初 九品。所學境中。分之為二。初八品。別明二 利。後香臺一品。總明二利行。別明二利中。
初至觀有情六品。明利他行。後菩提分不二 法門二品。明自利行。利他六品中。初五品。明 能利。後觀有情一品。明所利。能利五品中。初
四品。明密權能利。密為權迹。行利他故。後不 思議一品。明顯權能利。顯為權迹。利行他 故。密權四品中。初一品。總敘密權。後之三
品。別敘密權。聲聞菩薩。敘昔密權。問疾一 品。敘今密權。今此方便。總敘密權。故為首 唱。顯不思議方便善巧品。諸方便攝者。依菩
薩地第三十五卷。菩薩方便善巧。有十二 種。依內修證一切佛法。有其六種。依外成熟 一切有情。亦有六種。依內修證有六種者。一於
有情。悲心俱行。顧戀不捨。二於諸行。如實通 知。三於無上菩提妙智。深心欣樂。四顧戀 有情不捨生死。五知諸行故輪轉生死而心不
染。六欣佛智故熾然精進。依外成熟有六種 者。一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無量果。謂勸有 情。捨微劣物。乃至最下唯二 麨 團示。施鄙
穢田。乃至蠢動傍生之類。迴求無上正等菩 提。此施善根。物田雖下。由迴向力。感無量果 二令有情以少功力引大善根。若信耶齋戒。
為說八支聖齋戒法。乃至為他宣示佛教。令 生淨信。彼但由此一念善信。尚能攝愛廣大 善根。況其相續。能以供具及勸。他以供具供。
養亦能遍喜十方一切諸供養事。常修六念。 音想歸禮十方一切佛法僧寶。願以自身。普 代受苦。有所違犯。想對諸佛。發露悔性。如
是自作。亦觀他為。又得菩薩勝神通者。化作 種種諸變化事。往於十方佛僧所攝大福聚。 常修無量。亦勸他為。三於聖教憎背有情。除
其恚惱。四處中住者。令其趣入。五已趣入者。 令其成熟。六已成就者。令得解脫。為欲成 辨後四種故。復修六種方便善巧。一隨順會
通。二共立要契。三異分意樂。四逼迫所生。五 施恩報恩。六究竟清淨。隨順會通。為通經義。 共立要契。勤行善事。後以資什。方施彼等。彼
若不能速疾修道。後時於彼皆不施與。唯為 利彼。非餘意樂。有不施等。若有家立。應告 家屬。有不知恩犯戒者等。當斷常賜衣服等
物。或當搖打。由是彼怖所為治罸。便勤斷 惡。勤修諸善。彼雖不樂。強逼令修。若於有情 隨力施恩。彼希報德。勸令修善。受報恩者。語
言世事。非以相酬。要當知父母恩。乃至受持 淨戒。乃名大報我之恩德。若住第一地。生覩 史多天。令諸有情念其菩薩當得菩提。願在
所生。常得值遇。令諸有情起此樂故。乃至廣 說。是名六種方便善巧。今此即是後之六種。 依外成熟一切有情方便善巧。上下文中。隨
義皆有。不能繁引。又方便有四。一進趣方 便。如七方便。二施為方便。即方便善巧波羅 密多。三集成方便。諸法同體巧相集成。如
說真如具恒沙德智為門等攝一切法。故十 地云總同成別異壞等。四種巧方便。實無此 事。應物施為。謂三業化等。此中即是第二第
四方便。又解有三。一接下方便。唯為下人。二 顯上方便。唯顯勝妙。三通彰方便。遍在上下。 此乃接下名方便也。現身疾等。因說法故。亦
可顯上。敘其德故。讚歎如來功德勝故。亦通 第三通彰方便。此意本是接下方便。為大居 士現身疾等。因緣妙法。令發心故。又有二
種。一迴向。二拔濟。此拔濟也。釋品名者。利 樂儀軌曰方。應時而濟曰便。順理益生為善。 智用殊妙為巧。然有方便。下位可知。今顯非
彼言境超下位之情。說名不思議。今明此事。 故復名顯。其不思議方便。乃為所顯。教為能 顯。舊經文闕。如初已陳。出品體者。用後得智
為體。諸教云。十度之中。後五皆以擇法為 性。品下亦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相以身 語。而為自體。為大居士現身有疾。是身方便。
因說妙法。勸彼發心。是語方便。下文自顯。故 不引之。發身語本。即是方便。意相難彰。故 經不說。
[1034c03] 經。爾時 (至) 名無垢稱。
[1034c03] 贊曰。此一品中。大文 有三。初標能為善方便者。次已曾供養下。談 其實德。後為欲成熟諸有情故。以善方便下。
彰其權迹。此即初也。於中有四。一住處。廣嚴 城。二行位。大菩薩。三種姓。離咕毘。四名字。 無垢稱。舊經少者。對尋可知。非宗義處。恐 厭繁文。更不對辨。
[1034c10] 經。已曾供養 (至) 深殖善根。
[1034c10] 贊曰。下談實德。 有二十句。分之為二。初十八句。談內實德。後 之二句。諸佛咨嗟等談外實德。舊經雖復前
後不同。句義同此。此中二德。一久值良緣德。 供養諸佛。二先修本行德。深殖善根。此二總 攝四親近行。
[1034c16] 經。得妙辨才 (至) 遊戲神通。
[1034c16] 贊曰。此有四德。 一獲七種辨才德。二成三無生忍德。三得四 總持德。四縱任六通德。如文次第。理義可知。
七辨者。一捷辨。二退辨。三應辨。四疎謬 辨。五無斷盡辨。六凡所演說豐義味辨。七一 切世間最上妙辨。三無生忍等。如前已說。若
准仁王經。有五忍位。一伏忍。在地前。二信 忍。初二三地。三順忍。四五六地。四無生忍。 七八九地。五寂滅忍。十地及佛地。彼約麁位。 今約成滿。不相違也。
[1034c26] 經。護無所畏 (至) 通達方便。
[1034c26] 贊曰。此有四德。 一能摧外道德。獲無畏故。二近佛十力德。 摧魔怨故。三內融真境德。深入法故。四巧濟
群生德。善於智度達方便故。智度者。第十智 波羅密多。成就有情智。所以通達利益方 便。方便善巧波羅密也。
[1035a03] 經。大願成滿 (至) 諸根勝劣。
[1035a03] 贊曰。此有三德。 一欲解皆圓德。大願成滿故。菩薩地說。初發 心時。唯發一願。願得菩提。利樂一切。勝鬘一
願。攝受正法。唯識二願。求菩提願。利樂他 願。勝鬘三願。彌勒上生四弘正願。初地十願。 又復菩薩恒沙別願。有經說是金栗如來故
願皆漏。二善達機器德。善知意樂。意業也。及 行者。身語也。知其心願及其所行。善逗益故。 三善逗機宜德。知根勝劣。說五乘故。此第
三德。舊名心趣。三業是所趣意。亦圓也。
[1035a13] 經。智度成辦 (至) 決定修習。
[1035a13] 贊曰。此中二德。 一一導利無帶德。由智度說法成就故。二 所作無礙德。於一切大乘教理行果決定作
故。然諸菩薩。有四種修作。一決定修作。二委 悉修作。三恒常修作。四無罪修作。菩薩地中 第四十九說。具四修作故。得三十二相。今舉
一修。餘三影顯。亦皆具矣。舊經云決定大乘。 義意難解。
[1035a21] 經。於所作業 (至) 入心慧海。
[1035a21] 贊曰。此有三德。 一三乘智先德。三業所作。由智前導。首思量 故。二果業圓滿德。住佛威儀故。若牛王行如
象王步等。三妙證深廣德。入心慧海故。心 謂真理。勝鬘經說自性清淨心。慧者菩提智。 此二深廣。猶如大海。善能證達。名之為入。舊 曰心大如海。便闕此義。
[1035a28] 經。諸佛咨嗟 (至) 常所禮敬。
[1035a28] 贊曰。上十八句。 別歎內德。此之二句。別歎外德。外德有二。一 諸聖護讚德。諸佛咨嗟稱揚說故。欣其道遠。
所以咨嗟。讚其利弘。由斯稱說。二眾凡歸仰 德。釋梵護世常禮敬故。此中舉勝。且說佛歎。 諸菩薩等亦稱揚故。欲歎智者。眾聖識故。 舉釋梵等。類餘可知。
[1035b06] 經。為欲成熟 (至) 居廣嚴城。
[1035b06] 贊曰。自下第三彰 其權迹。於中有二。初票權意。後顯權事。此 初文也。成就者利樂義。故為有情。以智善巧。
居廣嚴城。機法相符。故發揚此。
[1035b10] 經。具無盡財 (至) 暴嫉楚毒。
[1035b10] 贊曰。下顯權事。 文復有二。初顯昔權。未疾前之權迹故。後 其以方便現身有疾下。顯其今權。顯昔權中。
初別顯昔權。後是無垢稱以如是等不思議 下。總結昔權。別顯昔權中有三。初以有攝無 權。次雖為白衣下。同類益流權。後若在長者
下。為尊誘下權。初以自有六度妙行。攝他六 障無妙行者。次為同類。益彼時流。後為尊大。 廣誘卑下。此以三度攝無三者。一切無財名
貧窮。無所歸趣名無依。無父母等之類是也。 無勢可恃名無怙。受戒而破曰犯。不受為惡 名越。又破性戒名犯。破遮戒名越。暴者凶暴。 急性之流。 [女*剌]
者嫉妬。楚謂苦楚。捶打之類。 毒謂毒害。鴆毒之輩。如其次第。三度別攝。
[1035b24] 經。以大精進 (至) 妄見惡慧。
[1035b24] 贊曰。懈怠者。心 無所進。懶墮者。身語無進。初善不進。後惡 唯增。靜慮者。色界四定。正念者。七種念等。
如前已說。親能引定。故此合說。解脫。八解 脫。以十門分別。一列名字。二顯行相。三出 體。四釋名。五所緣境。六凡聖得。七離障別。
八依身起。九二得巽。十有無漏。今辨初四 門。餘如章中說。列名者。依瑜伽第十二十五 七十三。攝事分第二。對法十三。顯揚第四第
二及第二十。菩薩藏經第四等說。一有色觀 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 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
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 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解脫身作證具足住 顯行相者。俱舍第二十九說。內有色想觀外
色。名初解脫。內未伏除見者色想。觀外諸色。 以為不淨。名觀外色。今則不然。准對法文。初 修業者。身在欲界。已離欲界欲。未依無色定。
伏除見者色想。未離色界欲故。若久習業。已 離色欲見者色想。安立現前。而觀欲界一切 所有內外諸色。作光明想。由前三解脫。引發
勝處遍處等故。即觀勝處所攝少多等色。作 光明想。由除變化障故。作光明想。不除貪欲 故。不作淨想。瑜伽唯云未得無色定。未離色
界染。觀外諸色。是初解脫者。唯依初業說故。 第三解脫。俱舍論說。內已伏除見者色想。 唯觀外境。而為不淨。名內無色想觀外諸色。
大乘不然。准對法云。初習業者。已依無色定。 伏除見者色想。久習業者。或見者無色想。安 立現前。而觀外色。作少多等想。不同於初觀
內外色皆作光明。未自在故。此唯觀彼已離 欲色。作少多等。名觀外色。已離除故。立以 外名。觀心漸勝。故稍略觀。故瑜伽云。又不思
惟彼相。但於外色。而作勝解。即觀少多不作 光明等。若於是處。已得離欲。悅彼為外。故 唯觀彼已離染色。名之為外。又由初解脫觀
色不言外其內有色不言內。其所觀色。亦不 言外。通緣內外根塵等諸色。作光明想故。今 此第二內有色。有根等色故。其觀外色。唯觀
外塵。作少多等。不緣根等作少多等故。瑜伽 又云。無色界定不現在前者。此說觀外色。 不依無色定。無色定不能緣外色故。上二解
脫。初作光明想。後作少多等想。初後寬狹。兩 觀有殊。顯揚二十說。此二解脫。除變化障。為 於變化得自在故。變化既通四靜慮有故。初
二解脫。通依四靜慮。但在根本。非近分地。彼 欣趣修。都無通果。此容預修。有通果故。不同 俱舍初二靜慮。能除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
故。作不淨觀。第三靜慮。俱舍論說。清淨相 轉作淨光鮮行相轉故。唯第四靜慮離八災 患。心證淨故。餘地雖有相似解脫。而不建
立。非增上故。今者大乘。謂如有一已得捨念 圓滿淨白。以此為依。修淨請聖行圓滿。於 內淨不淨諸色。已得展轉相待想。展轉相入
想。展轉一味想。是第三解脫行相。謂待諸淨 色。於餘色中。謂為不淨。非不相待。若唯見一 類。淨與不淨。二覺無故。是名初想。又於淨中
不淨性所隨入。於不淨中淨性所隨入。由於 薄皮所 覆 共謂為淨之中。現有三十六種不 淨物故。是第二想。如是展轉。總一切色。合為
一味清淨想解。是第三想。乃名成就。唯在 第四靜慮地。有捨念淨故。論說超遇諸苦 樂故。一切動亂已寂靜故。善磨瑩故。餘地不
然。故唯第四。此亦內無色想。而觀外色。由前 已說。故略不論。而立異稱。次四無色解脫。俱 舍論說。以四無色定名為性。非無記。染非
解脫故。亦非散善。性微劣故。近分解脫道。亦 得解脫名。無間不然。所緣下故。彼要背下地 方名解脫故。多說根本者。近分非全故。今者
大乘。皆已離自地欲。依自根本地。重觀自境。 思惟勝解。令障更遠。引生勝德。謂如有一。於 彼空處已得離欲。即於虛空。思惟勝解。是名
空處解脫行相。於彼識處。已得離欲。即於是 識。思惟勝解。是名識處解脫行相。於無所有 處。已得離欲。於識無邊處。思惟勝解。是名無
所有處解脫行相。空識二名自地所緣行相 為稱。無所有處。以識無有。為自地名。故於識 處。思惟勝解。於有頂地。已得離染。更不於餘
而作勝解。乃至遍於想可生處。即於是處應 作勝解。無所有處。名想生處。今緣此無所有 心心所。名非想非非想。故遍於此思惟勝解。
至下當知。上說離染。依無學說。故瑜伽言。前 七解脫。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