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 Guang Ming Zui Sheng Wang Jing Shu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二 (本)翻經沙門慧沼撰
如來壽量品第二
[0192b06] 如來壽量品略以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 三解難。言來意者略且有五。一令生正解。二 令得菩提。三令得涅槃。四令起妙行。五為機
感。言生正解者。從此品已下至依空滿願品 來九品明經正宗。初二品明果。次五品明行。 後二品明境。又解。初二品總別明果令其欣
樂。次夢懺悔品已下欲令修行。修行之本無 過斷惡修善。懺悔滅障二品斷惡。已下修善。 修善之中初淨修諸地。次蓮華喻讚除疑說
因。金勝陀羅尼令見諸佛使行不退。重顯空 性欲令行契於真。依空滿願證理行圓。今此 一品即是總明菩提涅槃竝別明涅槃。眾若
不聞如來為說菩提涅槃則不能正解。既不 正知何能求習菩提涅槃無上勝果。故此先 果令生解悟。故下文云。為欲利益此諸異生
及眾外道。如是等類令生正解。二令得菩提 者。諸佛出世本欲令生獲菩提果。果不虛得 必藉行因。因託境生行方得立。若不先明其
果不能令起忻心。忻心既生即願修行。既令 修行次明其境。前既陳其由致眾各希渴聞 經。世尊正為陳宗先說如來壽量。欲令聞者
證得菩提。故次下云。為欲利益此諸異生及 眾外道如是等類。令生正解速得成就無上 菩提。故序品後有此品生。三為得涅槃者。下
云。然彼如來欲令眾生見涅槃已生難遭想 等。又攝大乘論云。佛為見如來常不樂涅槃 者故。現涅槃令樂圓寂。故序品後明如來壽
量。四令起妙行者下文云。於佛世尊所說經 教。速當受持讀誦通利。為人解說不生謗毀。 是故如來現斯短壽即令起行。故此品生。五
為機感者。三萬二千天子聞說壽量皆發菩 提心。為機感應聞聞即獲益。餘益準知。言釋 名者。三身諸佛俱號如來。壽即是命。量謂限
量。或謂量度。即量度貶量佛壽之限齊。即如 來之壽量。或如來壽之量。皆依主釋。即任法 性而凝然。隨願緣而相續。應物機而無斷。壽
德難測。即依法性持功德相。決定凝湛是法 身命根。如佛及土性相有異此亦應爾。或即 功德相自凝然能持自體名為壽量。依鏡智
種由大願種力令四智品決定相續盡眾生 界。是報身壽。由大悲種力隨生感緣。現色蘊 身決定分限。是他受變化二身壽。體許假立
故思亦願收。不違唯識。由業所引。三解妨難 者。問。佛有三身今明何身壽命。答。具明三 身。故陳如領解云。法身性常住。修行無差別
諸佛體皆同。所說法亦爾法身也。諸佛無作 者亦復本無生解云。諸無作者非業煩惱作。 亦復本無生不有煩惱生故。天親般若論明
受樂報佛云。遠離於諸漏及有為法故。遠離 諸漏即此本無生。及有為法故即此無作者。 或可。非有漏業作非煩惱生。又云諸佛金剛
體權現於化身即化身也。故通三佛。問。應化 行法由二因感。見可生疑。自性非因生。自 受用身非餘見境。不於彼疑何須說壽。答。自
性雖非因生然由因證。自受雖非餘見說二 欲令欣求。妙幢假化生疑。佛因具說三壽。 問。何故釋迦現居此界不自說壽令他說耶。
答。生宜聞故。彰四德故。除疑勝故。若唯自說 他非決故。問。四佛說壽妙幢解生。何假釋迦 重復陳說。答。菩提涅槃無上妙果。若不三說
餘不能解。故四佛創談釋迦重說。陳如覆問 喜見更彰。四佛即顯四德。三說即為三身。由 此多因不唯一說。問。準文驗理但說菩提。如
何今言亦明圓寂。答。準此經文下。聞壽量時 眾得益。又妙幢云。親於佛前及四如來并二 大士諸天子所。聞說釋迦牟尼如來壽量事
已復從坐起白言。世尊若實如是不般涅槃 無舍利者。云何經中說有涅槃及佛舍利。此 既時眾得益。復云說已。即明佛前聞壽已了。
今更請問說有涅槃。佛復答云。如是應知有 其十法。能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說有 究竟大般涅槃。又準天親菩薩法華經論釋。
壽量品文初說壽量明菩提無上。說醫師喻 明涅槃無上。今此經中初說壽長明菩提也。 後說父母多財等喻明涅槃也。問。若爾何故
二喻不同。答。彼據除惡故喻醫王。此喻生善 故喻父母。又復醫王父母二雖不同。不滅示 現令生慕仰義意相似。問。四佛如來妙幢室
說。爾時慶喜在鷲峯山。如何結集云我聞等。 答。準下文云。妙幢菩薩與無量大眾詣鷲峯 山頂禮佛足。以如上事具白世尊。是故得云
我聞如是。問。文中既有總別不同。涅槃何故 不如三身別品。答。以文少故。事相同故合為 一品。
[0193b03] 經。爾時王舍「大城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妙 幢。
[0193b04] 贊曰。就此品中大文分二。初總說菩提 涅槃。二爾時妙幢菩薩親於佛前已下別明涅 槃。初文有五。一妙幢疑佛壽促。二他佛說命
無窮。三釋迦自陳常安。四喜見重成不滅。五 時眾領解獲益結成。初文有三。一舉念請 人。二明所疑境。三述疑所因。初文又三。一明
住處。二列其名。三略歎德。此初二文。勝智逈 秀獨超群表。假喻立稱名曰妙幢。梵云鴝嚧 只囉。此云妙鷄頭云幢彗星名幢舊云信相。
相者梵云耶瑟致。今既云鴝嚧只囉。鷄頭故 名妙幢。信性是淨。妙義相似。幢者高顯。故謬 云相。
[0193b16] 經。已於過去「無量俱胝那庾多百千佛所承 事供養植諸」善根。
[0193b17] 贊曰。歎德。俱胝者準俱 舍論十億為一俱胝。準華嚴經心王菩薩問 僧祇品。萬萬為億。億億為一 [牛*句] 梨 [牛*句] 梨者
是俱胝。音少訛耳。無量者是數名。以無量 數數俱胝那庾多。準十千為一萬。百千當十 萬。即無量箇俱胝那庾多十萬諸佛。當俱舍
論十萬為一億。大智度論以千萬為億。華嚴 經以萬萬為億。此數有三。謂小中大。俱舍. 智論.華嚴如次依小中大數。今此不定。承事
即親近。供養修十供養。善根即福智。殖謂 種也。
[0193b28] 經。是時妙「幢菩薩獨於靜處作是思惟以何 因緣釋迦牟尼如來壽命短促唯」八十年。
[0193c01] 贊曰。所疑境。
[0193c02] 經。復作「是念如佛所說有二因緣得壽」命長。
[0193c03] 贊曰。述疑所因有三。初牒所疑因。二假為 徵釋。三成前疑意。此即初。
[0193c05] 經。云何「為二一者不害生命二者施他」飲食。
[0193c06] 贊曰。假為徵釋。
[0193c07] 經。然釋迦牟「尼如來曾於無量百千萬億無 數大劫不害生命行十善道常以飲食惠施一 切餓餓眾生乃至己身血肉骨髓亦持施與
令得飽滿」況餘飲食。
[0193c10] 贊曰。此成前疑意。準 此經文及涅槃第三。長壽因緣萬行皆是。得 三身故。但舉施食及不殺生此通。有情壽命
因緣故偏舉問。恐生見佛壽八十年便疑。不 殺及布施食非感長壽。欲令依身長道接物 便宜故也。
[0193c16] 經。時彼菩薩「於世尊所」作是念時。
[0193c16] 贊曰。第 二他佛說壽無窮有六。一他佛現身。二妙幢 喜問。三彼佛為答。四妙幢重問。五佛更為陳。
六說已不現。此即第一他佛現身。文分為八。 一應時節現。二變土淨方。三寶座莊嚴。四 佛身垂降。五放光照境。六光現嘉祥。七光
利群生。八略指總結。此即初也。以佛說法無 罪故。所以應於菩薩念時現故。
[0193c24] 經。以佛威力「其室忽然廣博嚴淨帝青瑠璃 種種眾寶雜彩閒飾如佛淨土有妙香氣過諸 天香芬馥」充滿。
[0193c26] 贊曰。變土淨方有四。一舉 能變人。二明變土量。三所變土相。四明香薰。 問。此何佛變。答。一解是釋迦變。如法華經。
化佛欲集釋迦變故。一解是四佛變。亦如妙 音將至此土預現華座等。二解此正。何以故。 下放光現瑞令生愛樂皆四如來。故知淨土
亦四佛變。言帝青瑠璃者是天帝釋青琉璃 寶。寶中勝故故偏舉之。有漏情局無漏心通。 故廣博淨。由無分別智故有帝青。雖妙幢舍 淨如佛土。具五分香釋文可知。
[0194a07] 經。於其「四面各有上妙師子之座四寶所成以 天寶衣而敷其上復於此座有妙蓮華種種珍 寶以為嚴飾量等如來自然」顯現。
[0194a09] 贊曰。三 變寶座有四。一座體座四者表四生類皆得 成佛故以四寶成。如師子王之所處故。言四
寶者。一金。二銀。三吠琉璃。四頗胝迦。表四 無畏故。以天寶衣等者二明敷設。表其淨命。 復於此座等三莊嚴。表出生死得七覺華。珍
寶為飾亦七聖財之所嚴故。四坐量寶座稱 身故量等如來。不由妙幢之力故云自然顯 現。
[0194a18] 經。於蓮華上「有四如來東方不動南方寶相 西無量壽北天鼓音是四如來各於其座加 趺」而坐。
[0194a20] 贊曰。四如來垂降華坐喻法身。四 佛表四德。何故四方各現一佛表四德耶。答 如經中說。四方喻於生住異滅。此有為相。四
德翻彼不生住異滅故四方現。問。四威儀中 皆得說法。何故要現結加趺坐。答。隨彼機宜 所樂現故。準瑜伽論第三十說五因緣故。一
由身攝歛速發輕安。二由宴坐能經久住。三 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 五由此宴坐佛及弟子共所許故。準智度論
為降魔故。彼論云。見畫結跏坐魔王自驚 怖。何況入道人。端坐不傾動。無著般若論云。 唯寂靜坐者能覺說諸法故。此住定儀坐相
順故。為示能覺諸法能說諸法。要由得定得 定由坐。
[0194b05] 經。放大光明「周遍照曜王舍大城及此三千 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恒河沙等」諸佛國土。
[0194b06] 贊 曰。五放光照境。準伽耶山頂經論。放光有七 義。一令生淨信。知是勝人。二者破闇愚癡 屏蕩。具如本法華疏述。光有三節。一王舍。
二大千。三十方欲顯三身故現三等。又明得 見三身前後。故初見化次見應後覩法。舉恒 河沙有其五意。亦如法華疏。大千界境數量 不定。檢瑜伽鈔。
[0194b14] 經。雨諸天華奏諸天樂。
[0194b14] 贊曰。六光現嘉 祥。雨華五義如法華疏。奏樂表得聞法嘉樂。
[0194b16] 經。爾時於此「瞻部洲中及三千大千世界所 有眾生以佛威力受勝妙樂無」有乏少。
[0194b17] 贊 曰。七光利群生有二。初得樂後離苦。此初也。 問。光燿此界此界覩光得益亦至十方。十方 何不蒙益。答。準應俱益。但略不論。
[0194b21] 經。若身不具「皆蒙具足盲者能視聾者得聞 瘂者能言愚者得智若心亂者得本心若無衣 者得衣服被惡賤者人所敬有垢穢者」身清 潔。
[0194b24] 贊曰。離苦。雖離苦時翻彼得樂且說離 苦。此離九苦。準文可知。準瑜伽論諸佛如來 俱生威力能令有情見得是益。若身不具謂
闕手足。黃門二形等。此等惡果報因可知。然 智度論第八及業報差別等。皆悉廣說。
[0194b29] 經。於此「世間所有利益未曾有事悉皆」顯現。
[0194c01] 贊曰。略指總結。
[0194c02] 經。爾時「妙幢菩薩見四如來及希有事歡喜 踊躍合掌一心瞻仰諸佛殊勝」之相。
[0194c03] 贊曰。 第二妙幢喜問。於中有二。初覩佛情欣。二 請除疑惑。此初也。現淨坐華放光益物竝希 有事。觀四如來大人之相云殊勝相。
[0194c07] 經。亦復「思惟釋迦牟尼如來無量功德唯於 壽命生疑惑心云何如來功德無量壽命短 促」唯八十年。
[0194c09] 贊曰。請除疑惑有二。初心疑 後言請。相好等同諸佛。情不生疑。壽命異彌 陀等。故言唯於壽命生疑。
[0194c12] 經。爾時四佛「告妙幢菩薩言善男子汝今不 應思忖如來壽命長短何以故善男子我等不 見諸天世間梵魔沙門婆羅門等人及非人有
能算知佛之壽量知其」齊限。
[0194c15] 贊曰。第三彼 佛為答有三。初略舉難思。次集眾為釋。後結 成因果勸勿生疑頌後三頌。是此初也。有二。
初餘不能測。後唯佛能知。初中有三。一止非。 二却結。三為釋。
[0194c20] 經。唯除無上正遍知者。
[0194c20] 贊曰。唯佛能知。
[0194c21] 經。時四「如來欲說釋迦牟尼佛所有壽量以 佛威力欲色界天諸龍鬼神健闥婆阿蘇羅揭 路茶緊那羅莫呼洛伽及無量百千億那庾多
菩薩摩訶薩悉來集會入妙幢菩薩淨」妙室 中。
[0194c25] 贊曰。集眾為釋。初集眾後為辨。此集眾。 前雖列有八部之眾然有來不來。今因佛放光 威力加召始能俱集。問。餘經放光。眾覩即
集。何故此眾蒙光不來。答熟。有先後雖蒙光 明初未能來。因佛更加方始能赴。或佛威 力即是光召。
[0195a02] 經。爾時四佛「於大眾中欲顯釋迦牟尼如來 所有壽量」而說頌曰。
[0195a03] 贊曰。為釋有二。初結 集敘。後佛為說。此初也。
[0195a05] 經。一切「諸海水可知其滴數無有能數知釋 迦之壽量析諸妙高山如芥可知數無有能數 知釋迦之壽量一切大地土可知其塵數無有
能算知釋迦之壽量假使量虛空可得盡邊際 無有能數知釋」迦之壽量。
[0195a09] 贊曰。為說也。分 二。初四行過喻分。第五一行過算分。喻四 行中相傳兩釋。一云。四行如次顯淨我樂常
四德。如次能除不信.著我.畏苦.捨心四障。 一云。約佛四身以顯壽量。謂化.應亦應亦化. 非應非化。如次為喻化身此沒彼現故以水
喻。化依應現如水出山。故以山為喻。俱句自 受用如地為山水二依。第四喻法。以無形相 故。
[0195a18] 經。若人「住億劫盡力常算數亦復不能知世 尊」之壽量。
[0195a19] 贊曰。過算分故。
[0195a20] 經。不害「眾生命及施於飲食由斯二種因得 壽命長遠是故大覺尊壽命難知數如劫無邊 際壽量」亦如是。
[0195a22] 贊曰。結成因果勸勿生疑。 此二頌結成二因感長壽果。
[0195a24] 經。妙幢「汝當知不應起疑惑最勝壽無量莫 能」知數者。
[0195a25] 贊曰。勸勿生疑。
[0195a26] 經。爾時妙幢「菩薩聞四如來說釋迦牟尼佛 壽量無限白言世尊云何如來示現如是」短 促壽量。
[0195a28] 贊曰。第四妙幢重請。佛實壽長我 已略解。有何所以現斯短促。前但答長未 釋促壽所以。故今重問。準瑜伽八十一云。釋
難者。若自若他難皆應釋。當知此難略由五 相。一者為未了義得顯了故。如言此文有何 義耶。二者語相違故。言何故先所說異。三者
道理相違故。如有顯示與四道理相違之義。 四者不決定顯示故。如言何故於一種義種 種異門差別顯示。五者究竟非理現見故。如
言內我有何體性。有何色相而言常恒等。於 此五難隨次應釋。謂於不了義難方便顯了。 於語相違難顯示意趣隨順會通。如是於不
決定顯示難。於究竟非現見難。當知亦爾。於 道理相違難。或以黑教而決判。此意不了依 小乘說名為黑教。或依道理。或為增果。或
為增因。此意或隨轉或方便。為斷惡修善。所 有因果說有乖返理實不違。然難雖有五。準 瑜伽釋於一一難各有五意。一者為不解。二
為疑惑。三為試驗。四為輕觸。五為利樂。今五 難中是語相違難。釋迦說短四佛說長。有此 相違故舉為難。五意之中是為利益意故問。
[0195b20] 經。時四世尊「告妙幢菩薩言善男子彼釋迦 牟尼佛於五濁世」出現之時。
[0195b21] 贊曰。第五彼 佛廣陳。文分為三。一標。二釋。三成。善男子 是諸如來下是就初標中有三。一標現短
壽時。二標現促所以。三結標短壽。此標 時也。五濁之義如法華疏辨。亦即總標五 濁。
[0195b27] 經。人壽百年「稟性下劣善根微薄」復無信解。
[0195b28] 贊曰。標現促所以。所以有二。一為滅惡 即捨生死。二為生善即令得菩提。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