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Jin Guang Ming Zui Sheng Wang Jing Shu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二 ()
翻經沙門慧沼

如來壽量品第二

[0192b06] 如來壽量品三門分別一來釋名解難來意正解 菩提涅槃妙行
正解從此滿願 九品正宗初二五品初二
懺悔修行修行本無 修善懺悔下修修善之中淨修蓮華除疑
陀羅尼諸佛使不退重顯 性欲滿願 一品即是菩提涅槃涅槃
如來菩提涅槃不能正解 正知菩提涅槃無上勝果故此 解悟下文利益異生
外道如是正解菩提 諸佛出世菩提不虛
不能修行 修行 世尊如來壽量聞者
證得菩提利益異生 外道如是正解速得成就無上 菩提涅槃
如來令眾生涅槃 攝大乘論如來不樂涅槃 涅槃圓寂如來
妙行下文佛世尊說經 受持讀誦通利為人解說不生是故如來即令起行故此
三萬天子聞說壽量 提心感應獲益 三身諸佛如來即是
量度量度即如 壽量如來依主釋 凝然相續
難測依法功德決定 身命性相 功德凝然能持自體名為壽量
大願四智決定相續眾生 報身大悲色蘊 決定變化二身
不違唯識 三身壽命 領解法身常住修行差別
諸佛說法法身諸佛 亦復本無作者業煩惱亦復本無煩惱天親般若
報佛遠離有為法遠離 即此本無有為法即此作者非有煩惱諸佛金剛
化身化身三佛應化 行法自性 受用身何須
見說 化生何故釋迦自說
四德除疑自說 四佛假釋 陳說菩提涅槃無上妙果
不能四佛釋迦 四佛四德即為三身 唯一菩提
圓寂經文壽量 得益如來 大士諸天聞說釋迦牟尼如來壽量
白言世尊如是般涅槃 舍利云何中說涅槃佛舍利 時眾得益
請問涅槃如是應知 十法如來正等覺真實理趣 究竟大般涅槃天親菩薩法華經
壽量品壽量菩提無上醫師 涅槃無上菩提後說父母涅槃若爾何故
不同醫王 父母醫王父母不同不滅 相似四佛如來
爾時慶喜鷲峯山如何結集下文菩薩無量大眾鷲峯 山頂禮佛世尊是故
聞如是文中既有不同涅槃何故 不如三身事相合為 一品

[0193b03] 爾時王舍大城菩薩摩訶薩名曰

[0193b04] 就此菩提 涅槃爾時菩薩前已 初文佛說
無窮釋迦自陳不滅 時眾領解獲益結成初文一舉 二明初文一明
住處三略歎德初二 超群名曰 彗星
相者 相似

[0193b16] 過去無量俱胝那庾多千佛 供養善根

[0193b17] 歎德俱胝 十億俱胝華嚴經心王菩薩 僧祇萬萬 [*] [*]
俱胝無量無量 數數俱胝那庾多 無量俱胝那庾多十萬諸佛俱舍
十萬大智度論千萬華嚴 萬萬俱舍智論華嚴如次大數不定承事
親近供養十供養善根福智

[0193b28] 菩薩思惟 因緣釋迦牟尼如來壽命短促八十

[0193c01]

[0193c02] 因緣

[0193c03]

[0193c05] 云何一者不害生命二者飲食

[0193c06]

[0193c07] 釋迦如來無量千萬億 大劫不害生命十善道飲食惠施 眾生乃至己身血肉骨髓施與
飽滿飲食

[0193c10] 經文涅槃第三長壽因緣萬行皆是 三身施食不殺生有情壽命
因緣見佛八十便 布施長壽身長接物 便宜

[0193c16] 菩薩世尊

[0193c16] 佛說無窮現身 五佛更為
第一現身分為一應時節淨方三寶莊嚴 佛身放光嘉祥
群生總結佛說 所以菩薩

[0193c24] 威力忽然廣博嚴淨瑠璃 種種淨土妙香 充滿

[0193c26] 淨方一舉 能變二明四明香薰釋迦法華經
化佛釋迦變故四佛 將至何以下放愛樂如來故知淨土
四佛瑠璃天帝釋琉璃 有漏無漏心廣博無分別智 佛土五分釋文可知

[0194a07] 四面師子之座 天寶蓮華種種 以為嚴飾量等如來自然顯現

[0194a09] 寶座四者四生 成佛師子王
琉璃 無畏天寶二明敷設淨命莊嚴出生七覺
七聖財寶座 身故量等如來不由故云自然

[0194a18] 蓮華如來東方不動南方寶相 西無量壽天鼓如來

[0194a20] 如來法身 四德何故四方一佛四德 中說四方生住異滅有為
生住異滅四方四威儀 說法何故結加趺坐機宜 瑜伽論第三十因緣
輕安宴坐經久 由此宴坐不共由此宴坐形相端嚴由此宴坐弟子智度論
降魔跏坐魔王 何況入道人端坐傾動無著般若寂靜諸法
諸法諸法

[0194b05] 放大光明周遍照曜王舍大城三千 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恒河沙諸佛國土

[0194b06] 放光伽耶山頂經放光 淨信勝人二者愚癡 法華王舍
大千三十三身三等 三身前後初見 河沙五意如法大千界數量 不定瑜伽

[0194b14] 諸天諸天

[0194b14] 如法奏樂聞法

[0194b16]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 眾生威力勝妙

[0194b17] 群生離苦得益十方十方 何不不論

[0194b21] 具足 本心 衣服

[0194b24] 離苦離苦且說 可知瑜伽論諸佛如來 俱生威力有情見得
手足黃門此等惡果可知 智度論第八業報差別廣說

[0194b29] 世間所有利益未曾有悉皆顯現

[0194c01] 總結

[0194c02] 爾時菩薩如來希有歡喜 踊躍合掌一心瞻仰諸佛殊勝

[0194c03] 第二中有 除疑放光 有事如來大人殊勝

[0194c07] 亦復思惟釋迦牟尼如來無量功德 壽命疑惑云何如來功德無量壽命 八十

[0194c09] 除疑初心 相好等同諸佛不生壽命 壽命

[0194c12] 爾時四佛菩薩善男子 思忖如來壽命長短何以善男子我等 諸天世間沙門婆羅門等人非人
壽量

[0194c15] 第三 略舉難思 成因
不能初中

[0194c20] 無上正遍知

[0194c20]

[0194c21] 如來釋迦牟尼佛所有壽量 威力色界天鬼神阿蘇羅 緊那羅莫呼洛伽無量千億那庾多
菩薩摩訶薩來集會入菩薩

[0194c25] 八部不來放光 威力放光
何故不來先後 明初未能更加 即是

[0195a02] 爾時四佛大眾釋迦牟尼如來 所有壽量

[0195a03]

[0195a05] 一切海水可知無有 壽量妙高山可知無有 釋迦壽量一切大地可知塵數無有
釋迦壽量假使虛空邊際 無有壽量

[0195a09] 初四第五一行 相傳四行如次
四德如次不信捨心壽量如次化身
應現出山 受用山水第四無形

[0195a18] 億劫盡力算數亦復不能知世 壽量

[0195a19]

[0195a20] 不害眾生飲食二種 壽命長遠是故大覺尊壽命無邊 壽量如是

[0195a22] 結成因果結成長壽

[0195a24] 疑惑最勝無量

[0195a25]

[0195a26] 爾時菩薩如來釋迦牟尼佛 壽量無限白言世尊云何如來示現如是 壽量

[0195a28] 第四 何所短促 所以瑜伽八十一
自若 一者未了 二者相違何故
道理相違顯示道理相違四者不決顯示何故一種 異門差別顯示五者究竟非理現見
我有體性色相而言恒等 不了義方便相違顯示意趣隨順會通如是
決定顯示究竟現見 道理相違不了 小乘名為道理
隨轉方便修善 因果理實不違 瑜伽一一五意一者不解
疑惑試驗利樂 相違釋迦四佛 相違為難五意之中利益

[0195b20] 世尊菩薩善男子釋迦 牟尼五濁出現

[0195b21] 第五 分為善男子 諸如來中有
所以三結 五濁如法亦即

[0195b27] 百年稟性下劣善根微薄信解

[0195b28] 所以所以 生死為生即令菩提五濁中舉命濁
百年有情有情中有 稟性下劣宿福慧善根 信解

[0195c05] 眾生我見人見眾生養育 邪見我我所斷常

[0195c06] 見濁經論我見不同唯識 廣說我見瑜伽八十
總有我見 我我所現前 我所見別異瑜伽
我見無我我所人見有情賢聖 如實了知唯有無餘愛著 眾生見數取趣數數
厭足羅什我人眾生 瑜伽命者和合現存 命者天親菩薩般若眾生命者
五蘊差別一一如是妄取 我見總計三世五蘊差別我見 相續不斷眾生五蘊從前
不斷眾生命根不斷 現在現有命根後生六道未來生壽五蘊
別異養育者養育現在士夫 增長邪見五見中邪 我我所五蘊十五斷常
即是邊見斷滅 見惑隨煩惱劫濁其外不舉

[0196a01] 異生外道如是 正解速得成就菩提

[0196a02] 菩提異生外道所為 地大菩薩初地見長

[0196a05] 是故牟尼如來示現如是短促壽命

[0196a06]

[0196a07] 如來眾生見涅槃 憂苦

[0196a08] 第二 一法三結說中 解釋
修習法華經住眾不能想起渴仰
涅槃般若最勝天王 有情圓寂涅槃法華 大乘善根增上慢
對治醫師示現如來般涅槃無性 攝論因故如來化身究竟 華嚴經究竟佛事示現
大涅槃一明一切無常二明一切有 安穩三明涅槃安穩四明 遠離一切怖畏諸人天樂著色
色身無常磨滅淨法 攝論第二無常力強不可 有為法不自在三界
堅牢般涅槃最為真實 般涅槃遠離生死起滅 示現涅槃經文總有
正解速得成就無上菩提 諸佛佛教 修行釋文具有
善根信解斷除邪見五者 骨身舍利供養 佛舍利乃至
般涅槃權方便舍利有情 供養供養未來世遠離八難 諸佛善知識善心福報無邊
有情得證圓寂出離不為 纏縛大乘 涅槃

[0196b12] 佛世尊說經受持讀誦通利 為人解說不生

[0196b13] 十法略舉受持 諷誦四解初三自利利他行
十法各各 隨喜隨喜 隨喜

[0196b19] 是故如來

[0196b19]

[0196b20] 何以

[0196b20] 何以見佛涅槃想起持法等心

[0196b22] 眾生如來般涅槃不生恭敬

[0196b23]

[0196b24] 如來甚深經典受持讀誦通利 為人宣說

[0196b25] 持法

[0196b26] 所以者何

[0196b26] 如來 涅槃持法所以者何

[0196b29] 常見尊重

[0196b29] 見佛 便常在不生希有供養心尊重
尊重說法不謂 修行

[0196c05] 善男子譬如有人其父財產 寶豐便於財物不生希有

[0196c06] 初中中有 有人異生外道父母
生長福智身故財產 豐盈不能 不能

[0196c14] 所以者何

[0196c14]

[0196c15] 財物

[0196c15] 財物二義不生

[0196c19] 善男子諸眾生亦復如是如來 入涅槃不生希有所以者何

[0196c21]

[0196c23] 善男子譬如有人父母貧窮資財

[0196c24] 愛敬 求學

[0196c27] 王家大臣倉庫 種種悉皆盈滿希有

[0196c29] 救護異生外道心下善根 王家覺悟世尊
逢見國王大臣大菩薩壽命 為生覺悟

[0197a05] 人為欲求方便

[0197a06] 求學

[0197a07] 所以何為貧窮安樂

[0197a07] 可知

[0197a09] 善男子諸眾生亦復如是如來 涅槃乃至

[0197a10]

[0197a12] 無量劫諸佛如來出現 諸眾生希有 如來敬信

[0197a14] 其三

[0197a16] 聞說正法實語所有經典悉皆受持 不生毀謗

[0197a17] 求學

[0197a18] 善男子以是因緣佛世尊不久住世入涅槃

[0197a19]

[0197a20] 善男子諸如來如是善巧方便 眾生

[0197a21]

[0197a22] 爾時四佛忽然

[0197a22] 總是佛說無窮

[0197a24] 爾時菩薩摩訶薩無量菩薩 無量那庾多眾生往詣鷲峯山 釋迦牟尼如來正遍知頂禮佛足

[0197a27] 釋迦自陳 所聞四佛釋迦

[0197b01] 菩薩世尊

[0197b01] 所聞

[0197b03] 如來鷲峯釋迦牟尼佛

[0197b04] 四佛分為 初四遣使陳請使者四佛忽然
四佛如何 釋迦何故四佛 靈山釋迦不測
所以四佛釋迦

[0197b11] 侍者菩薩善男子釋迦 所為起居安樂

[0197b13] 遣使陳請通問 隨喜

[0197b15] 善哉善哉釋迦牟尼如來 演說金光明經甚深法要饒益一切眾生 除去饑饉安樂隨喜

[0197b17] 陳請 隨喜

[0197b19] 侍者釋迦牟尼佛頂禮雙足 一面白佛天人師無量 起居安樂行不復善哉善哉
釋迦牟尼如來演說金光明經甚深法要 利益一切眾生除去饑饉安樂

[0197b23] 使者

[0197b25] 爾時釋迦牟尼如來正等覺侍者 諸菩薩善哉善哉如來諸眾生 饒益安樂勸請宣揚正法

[0197b27] 釋迦 分為

[0197b29] 爾時世尊常在鷲山宣說 成就眾生示現涅槃

[0197c01] 分文靈山

[0197c04] 凡夫邪見不信我所成就 般涅槃

[0197c05] 一行成化所為 大菩薩

[0197c07] 大會婆羅門憍陳如名曰法師 授記無量婆羅門供養

[0197c08] 第四不滅分為 如來方便默然三佛舍利修福六陳
不可得 問答說法大方等無相 第四人名
一切眾生宿緣來生 名字爾時請願世尊 中有梨車名曰一切眾生
如來默然問言供養如來舍利芥子福報 忉利天梨車如來十二
多羅僧伽梨兔角 假使
假使周遍三千假使舟船 須彌山大海爾時中有天女 問世如是從何
演說佛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爾時佛號 同性廣博八千由旬 八千大城爾時大城名曰即是
王舍城同性佛說大雲經城中 精進龍王夫人名曰護法 大臣大臣白佛如來舍利
世尊爾時大王正法 舍利弟子摩訶男 世尊讚歎歡喜發願當來
釋迦正法出家正法不惜 大臣釋迦法大國如來夫人釋迦法邪見摩訶男
大弟子告天如是 重任不但今日未來 護持正法天女爾時大臣婆羅
婆羅門滅度二十閻浮 羅城 轉輪王所有福德二分之一王夫人
天女 王國轉輪王四分 教化所屬受持五戒正法外道爾時
一切眾生梨車正法 護法摩訶男即今 菩薩真身二分之一報恩
正法深義初文 入滅悲哀佛功德 之所以初文二明姓名
三明同類供養法師授記法師 與其授記第十 迴向得法授記故此靈山
化佛對機在地十地 真諦佛身如是如如如是如來分別真實
舍利開方便門利樂故居供養莊嚴論 大願一切供養一切諸佛供養一一
無餘供養無餘恭敬無餘供養供養衣服供養香華三修 供養瑜伽菩薩地
供養無餘恭敬迎送恭敬三修恭敬供養 三義一佛一切

[0198b11] 世尊入般涅槃涕淚交流

[0198b11] 入滅悲哀示現般涅槃般涅槃流淚涅槃經第一 悲苦兩相
交流

[0198b16] 佛足白言世尊如來諸眾生 大慈悲憐愍利益安樂猶如父母 無等者

[0198b18] 佛功德所以 中分誠敬請願心願禮佛誠敬
請法中有一明世尊 利益二明世尊三德所以陳請 一法大慈
瑜伽四十七哀愍 一有有情惡行有情放逸 邪行有情煩惱隨眠有情八難
律儀惡行境界放逸 說法出家邪行煩惱可知 慈悲無性攝論第九福智資糧
圓滿三苦行相有情 緣故有情平等決定無有 由此利益安樂利益安樂即世
其所 十利憐愍無畏 如理無求無染廣大
不為憐愍依正法教如理 饒益不待憐愍無求 染心無染有情
不以廣大有情界無有 平等憐愍猶如父母莊嚴論第十二 饒益善友
闍梨和上譬如 慈母饒益懷胎出生 五教菩薩饒益眾生
一等眾生聖地長養 防護惡作五教多聞譬如慈父 饒益一下種子二教工巧
善友菩薩 起信以為聖體種子增上 以為工巧解脫喜樂以為
法喜勸請諸佛以為善友 以為由此無有

[0198c25] 世間歸依淨滿

[0198c25] 三德斷德涅槃經三昧 清涼尸羅清涼清涼涅槃
清涼涅槃因故名為清涼月喻 斷德法歸分別涅槃十地 世間歸依即是 涅槃涅槃斷德

[0199a03] 智慧照明

[0199a03] 智德智能如初日出

[0199a05] 普觀眾生

[0199a05] 恩德

[0199a07] 世尊

[0199a07] 佛心 慈悲三德滿

[0199a09] 爾時世尊默然

[0199a09] 方便默然 五意稱讚 相違前言入涅槃
入涅槃相違佛德弟子 如來除疑

[0199a14] 威力中有梨車童子 眾生

[0199a15] 三佛文中 二明族類見問 初三

[0199a18] 婆羅憍陳如婆羅門

[0199a19]

[0199a20] 婆羅門童子供養無上世尊 如來舍利芥子

[0199a21] 舍利希求舍利初文分為假設所以

[0199a25] 何以聞說善男子善女人得佛 舍利芥子恭敬供養三十三天 帝釋

[0199a27] 欲望 當得菩薩處胎經 密迹力士西域舍利多少 功德

[0199b02] 童子婆羅門三十三 應當至心金光明最勝

[0199b04] 即為長行 答理長行其三 其所

[0199b07] 最為殊勝難解入聲獨覺不能

[0199b08] 其所二乘 不知不能 天親菩薩般若論說
為了有為 為生能詮起行 證法

[0199b14] 無量無邊福德果報乃至無上菩提

[0199b15] 果報 王因菩提三身勝果

[0199b18] 其事

[0199b18]

[0199b19] 婆羅門善哉童子金光明甚深最上 難解入聲獨覺不能

[0199b20] 方便分文深妙勝者 不知我等不能舍利 菩提涅槃二空甚深二障
無上凡夫比智難解二乘 不能不能

[0199b26] 何況我等邊鄙智慧

[0199b27] 我等不能

[0199b28] 是故佛舍利芥子還本 函中恭敬供養命終之後帝釋安樂

[0199c01] 舍利 云何不為 舍利

[0199c04] 云何不能明行足

[0199c05] 云何不為乞佛 舍利供養常樂

[0199c07] 爾時童子即為婆羅門恒河 流水白蓮華

[0199c08] 不可得 大意因緣唯識無相真如觀門 舍利三無性舍利
舍利三身約法 菩提涅槃 四德三身
有漏猶如身骨 無常道理 安樂本意十四
分之初三有漏三相 舍利三行涅槃三德舍利 四行不得真實舍利
真實具足四德舍利 明法無生恒河真理涅槃經 河水真如駛流
無有自性解脫自性智慧有為諸法舍利猶如駛流不生蓮華 自受用身大悲般若猶如駛流
未來際剎那相續舍利不同有漏 生滅身骨自然 無漏非有因故不得
血肉等身白蓮華 優鉢羅華. [*] 如次青黃 [*]
白蓮華不生 文言便生物駛流不得無為無漏染法舍利

[0200a06]

[0200a06] 舍利 [*] 此間
西方鴿色蘊 三界分段無漏 三界變易無漏 二老舍利

[0200a13] 假使多羅

[0200a14] 明法身等 大海 極大亦復下海
瑜伽論無熱池 多羅樹 狹長貝多羅葉西國樹葉
小子甘美西國 菴羅 ()
生滅尚無此類 云何無為法舍利 自性法身般若三相異體

[0200a27] 轉變世尊舍利 不可得

[0200a28] 有為轉變 故云不定如來法身無生 舍利化身可知

[0200b02] 假使龜毛成上 佛舍利

[0200b03] 三行三德 舍利初一般若真實虛妄龜毛 無喻實性般若無有
勝行當得 真身實有有漏身分修得
自性般若據實舍利血肉 筋骨集成法身龜毛集成衣服用以 禦寒舍利前生

[0200b12] 假使使成樓觀堅固搖動 佛舍利

[0200b13] 法身真實微細 有為血肉舍利

[0200b15] 假使長大 舍利

[0200b16] 解脫自性不可得 血肉繫縛 地前
真如客塵不生故經云不生不滅 真如澄淨不異故經云 不增不減功德隨煩惱
道後解脫舍利三行生無自性性三行無自性 勝義無自性如次 圓成三性觀行

[0200b26] 假使兔角上天 舍利

[0200b27] 四行不得 四德意即明法常樂 法身常作無常想天宮
涅槃常德無常想入涅槃無有由此故知無有舍利 求法舍利畢竟不得緣覺捨心
由此世尊無常想捨心大涅槃 不得故知法身無常無常 昇天必定不得二乘
方便勝鬘經涅槃界 涅槃不得使大悲 捨心常德依法
無常骨肉舍利供養法身 昇天不可 不得法身常德
佛舍利不得舍利修行

[0200c15] 除去阿蘇羅空中 舍利

[0200c16] 聲聞聲聞 觀佛法身有漏依法樂德 兔角
大涅槃兔角上天必定 不得聲聞兔角樂德 有無
骨肉舍利樂德兔角阿修羅障月月喻涅槃 不得證得 樂德

[0200c26] 飲酒周行 舍利

[0200c27] 除外世尊 有漏顛倒 便不能十地
法如擇滅涅槃樂德 外道舍利子 粳米山地草木
外道有漏不空有相 無為不得造作造詣 妄執般若
如來涅槃大我外道 捨身世尊 舍利既是顛倒舍利

[0201a10] 使歌舞 舍利

[0201a11] 闡提不信不信 法身四德不信 如來涅槃不可
闡提不信不可得法身之上 淨德證得 因而修行次第
四德捨心歌舞 說法利他自利經文 第四真諦作下
凡夫無能能行 不能如來四德 不能修行定性二乘 闡提外道不定有種
四德四德 第四

[0201a27] 鵂鶹一處彼此順從 舍利

[0201a28] 真實法身具足四德 舍利分為無常 虛妄舍利無常不得常德
舍利不可得不可

[0201b03] 假使波羅傘蓋大雨 舍利

[0201b04] 大樂 波羅波羅三道不可 大雨大雨變易聲聞不能
變易四魔大雨二乘無常 常樂

[0201b09] 假使大船滿財寶陸地 舍利

[0201b10] 大我法身 船舶恒沙滿財陸地外道 我見外道我見不能
外道我見陸地心行

[0201b14] 假使鷦鷯香山隨處遊行 舍利

[0201b15] 淨德外道不信涅槃 淨德涅槃真淨鷦鷯 不能香山香山大涅槃淨德
外道不信佛說真淨決定 真法不無無我不淨明知舍利 不可得舍利供養安樂
成本不可得應觀三相 滿

[0201b23] 爾時法師授記婆羅門 一切眾生童子

[0201b24] 第八 領解常住經家

[0201b27] 善哉童子吉祥善巧方便心得 無上

[0201b28] 領解初二 歎德四行一行 初文初一
說法以前 無染四德今生
善哉功德一相發願 善巧五方便攝受童子
七大性相應無著菩薩般若菩薩七大性相應名為童子初地生如來家名為
童子即真佛子一種 種子生母般若為生胎藏 禪定胎藏乳母大悲長養
乳母吉祥大願大願 弘願善巧善巧地方便方便心方便二利
菩提利他方便得佛記者攝受諸如來攝受記分

[0201c19] 如來大威德救護世間至心 次第

[0201c20] 歎佛大威德 智德神通救護利益 今次
三身無性攝論應知法身 轉依白法無二 常住五不可思議

[0201c27] 諸佛難思世間法身常住 差別

[0201c28] 四行初二 常住二行舍利常住即是 諸佛難思
不可思議世間轉依法身 常住常住修行差別白法諸佛同一無二如是
諸法迷悟不思議 轉依轉依得法 常住白法
不知同異無二 次第諸佛境界難思議 第五真如清淨自內證
尋思所行尋思信解 思議難思議世間第一 轉依一切雜染依他起性
解脫一切自在現前清淨 依他起性轉依滿世間 常住第四常住
真如清淨本願應作 無性真如成佛 法身變易即非真如是故常住
本願應化修行 差別第二白法成為 圓滿自在自在

[0202a24] 諸佛說法諸佛作者 本無

[0202a25] 第三無二 無二一有無二無為無二一切 無二無二諸佛即是
有無無二諸佛無二 無二一切法無所有 身上無故非有自性
無相諸佛作者無為無二亦復 無生應化身有為無為無二業煩惱所為作者煩惱
故云無生自性法身 新生說法說法 諸佛如來同事
救護世間若非說法救護故此 多云流布世間中有多利

[0202b10] 世尊金剛化身是故佛舍利 芥子血肉云何舍利

[0202b11] 二行舍利初一領解後半行解 三義無有舍利堅固 金剛破壞權化化生
尚無現身舍利芥子血肉舍利云何 調達出身大方等無相大雲經
問世如來身無有提婆達多不能出血 如來亦復如是出血 即是善權方便不可思議

[0202b22] 方便身骨眾生

[0202b22] 神通智力善巧方便舍利利益眾生

[0202b24] 法身正覺法界即如真身 如是

[0202b25] 第三佛身功德 積聚名為法身三身 正覺諸法諸法法界
真身二義一對舍利三身 應化非真如是佛說

[0202c02] 爾時三萬天子聞說如來壽命 長遠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歡喜 未曾有

[0202c04] 時眾領解獲益分文 長行聞法獲益偈頌領解初文 一舉獲益三萬天子所聞
聞說如來壽量得勝發菩提心四心 歡喜發菩提心經論不同 分別一發因緣發心分位發心
發心發心差別發心勝利 發心譬喻因緣 四緣瑜伽三十五發心
分位莊嚴論第二顯揚第二 世俗發心勝義發心瑜伽七十二 發心世俗發心得法發心不決
決定發心不清發心清淨發心羸劣 強盛發心未成發心成果發心 一地地上退不退
無染因果退 不退不退 不退不退有為
發心相違 頂位第一 不為名勝十地未成佛地
成果儀軌瑜伽如是如是 決定無上菩提儀軌 行相顯揚第二如是
智者恭敬增上發誓長老 憶念聖者憶念 今日始發阿耨菩提饒益
有情今日以往我所六波羅蜜 萬行證得無上菩提 摩訶薩和合出家世尊
第二第三亦復如是世俗發心儀軌不見出世發心儀軌發心莊嚴論 第一義發心教授親近
遍知福智 無分別智一生 一種
大法種子生母般若為生 胎藏禪定胎藏乳母 大悲長養乳母大願
發心差別金剛般若經 云何 () 云何修行 (即為修行) 云何 降伏其心 (即為修行)
應當發起如是 瑜伽三十五自性二行 功德最勝 菩提涅槃希求有情
希求行相大菩提有情 最初發心一切菩提分法殊勝 上首功德相應最初希求
出世間妙善最為第一莊嚴論 菩薩發心何為根本乃至何為 總有十一大悲根本利物依止
大乘種智 無上菩薩戒
功德福智自性出離 滿究竟地勤方便相應文殊菩提心一身
三業清淨不虛 一切眾生一切生平具足佛智清淨清淨國土
一切諸佛國土莊嚴八教化眾生一切煩惱除法 成就說法無為滿
不著三界發菩提心 發心思惟諸佛發菩提心二觀過患 慈愍眾生最勝
勝利譬喻二門莊嚴 經論發菩提心經論發心四緣 之中第一見聞佛菩薩神通功德
因之初二種性佛菩薩善友 之中種子功能勢力 宿大乘親近善友
歡喜踊躍文殊經論 歡喜奉行一說清淨諸法自在 清淨如實知清淨法體
初中後相應說法 清淨境界教證

[0203b24] 同音般涅槃正法 不滅利眾生示現滅盡世尊不思議 無異利眾生種種莊嚴

[0203b26] 一行常住一行諸相

[0203b28] 爾時菩薩如來 大士諸天所聞釋迦牟尼如來壽量

[0203c01] 自下第二涅槃分為 解釋領悟得益 所聞

[0203c04] 合掌恭敬白佛世尊 諸佛如來般涅槃舍利

[0203c05] 請法所聞 初二

[0203c08] 云何中說涅槃佛舍利諸人 恭敬供養過去諸佛現有身骨流布世人 供養無邊

[0203c10] 涅槃云何云何 舍利世間世間
過去諸佛現有舍利

[0203c14] 疑惑世尊哀愍我等 分別

[0203c15]

[0203c16] 爾時菩薩大眾汝等 般涅槃舍利密意如是一心

[0203c18] 解釋分為 解釋如是妙行汝等勤修 舍利密意
雜集論第十二祕密二相 對治轉變對治 懈怠少善根
慢行惡行八不定性 懈怠二種般涅槃 名為密意一心聽者 攝持三慧

[0203c28]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應知十法 如來正等覺真實理趣究竟 涅槃

[0204a01] 解釋涅槃入涅槃 所以何故涅槃
明體三事涅槃不同二乘名為涅槃明相大悲 不同二乘希有明體
初一三事涅槃展轉 涅槃 分別釋名二者出體得人
問答釋名 泥洹經名為泥洹泥曰 梵語波利抳縛南圓寂
滅度清淨彼岸涅槃經無生無為歸依 解脫轉依別名不共
論斷果分無住涅槃經中說 涅槃大能證人涅槃經中說 二種小二二乘所得涅槃大乘
得名大涅槃相對十地論中說 二種涅槃三乘煩惱因果勝鬘經
二種有餘無餘依 二種攝論自性 初一方便不共
即此有無無住 三乘攝論唯識 自性清淨有餘無餘依
住處釋名波利抳縛南 圓寂圓滿功德滿 寂靜自體
能所功德果位滿 凝然 圓寂圓寂名為圓寂
圓寂依主釋功德 持業唯識真如涅槃
涅槃經三事 大涅槃解脫圓寂持業 中說不一不異通假實性
圓寂持業解脫般若 法身名為三事般若 依主持業涅槃持業釋滅度
即是二義真如本來清淨彼岸名為維摩經一切眾生 涅槃不復
依主釋 能所涅槃涅槃大涅槃三事
因緣無生無為造業別名不由 本體無染自性清淨涅槃自性
清淨涅槃持業釋苦諦不無現身 行苦有餘涅槃有餘
有餘涅槃依主釋 名為無餘無餘非有 四智無餘依無餘
涅槃依主釋有餘 名為涅槃 有餘涅槃無餘涅槃
持業釋二乘無餘依不能大乘 依主 不住涅槃不住生死
通達不住無住涅槃 真如生死涅槃無著涅槃 真如猶如自性法身與其真如
性別屬性無住涅槃依主釋 無住無住涅槃唯識 論說涅槃持業
第二出體古者 法師曇無讖法師河西道朗法師涅槃常樂我淨究竟
涅槃明體真諦 涅槃道果非道 般若大悲涅槃道果初地
無分別智涅槃悲智 涅槃經涅槃 所得涅槃
涅槃 真如法界二者三障 功德寂滅四者
眾生無常初三 即是擇滅 古人擇滅事識
即非涅槃大般涅槃古人如是般若 般若三事 大涅槃般若所以
究竟出體四門性相 性相實體假實 性相別論成唯識論涅槃
真如有為自性 即真擇滅智障 無住擇滅雖是
得名得體三事 性相般若 解脫真如涅槃涅槃經三事
唯一 雜集論滅諦相者真如聖道煩惱 不生滅諦
滅諦般若 解脫擇滅即真真如有漏不生名為滅諦
相從實體 真如施設即是清淨 法界涅槃假實
唯識論涅槃即真據實 擇滅擇滅無住擇滅三假一實涅槃唯識第二
無為真如涅槃 無為通識無為 自性清淨即真
深密經唯識 可通涅槃

[0205a27] 涅槃有無 有別分為二種煩惱 煩惱有餘煩惱無餘
小乘所得有餘大乘所得無餘勝鬘經阿羅漢有餘有餘 分段有餘變易無餘
滿不滿菩薩所得有餘如來 所得無餘勝鬘經後身菩薩無明有餘有餘涅槃
三身相對應化二身 法身無餘經論 法華唯識
無住大涅槃攝論果斷法集經第一菩薩菩薩 十法如來十法如來十法
涅槃三復 復次十法如來第二 三復涅槃第一
第四不息休息 不知餘者十法 十法譬喻相等復次
對機菩薩對機二乘涅槃大乘 大涅槃十法究竟
涅槃小乘所得涅槃稱為文言 涅槃如是 涅槃大意涅槃性相涅槃
菩提菩提菩提涅槃經三事 涅槃唯識涅槃真如四智 品名菩提性相別論十法即為 復次

[0205b29] 云何

[0205b29]

[0205c01] 一者諸佛如來究竟煩惱障所知 名為涅槃二者諸佛如來善能有情 無性無性名為涅槃轉身
名為涅槃四者有情任運休息 因緣名為涅槃五者證得真實差別 法身名為涅槃了知生死涅槃
無二名為涅槃一切法根本 清淨名為涅槃一切法無生無滅 修行名為涅槃真如法界實際平等
正智名為涅槃諸法涅槃 得無差別名為涅槃十法涅槃

[0205c12] 初三三事究竟煩惱所知 解脫有情無性般若轉身 法身三事非一異名
第八流轉還滅即真迷悟 由此藏識法身第八 涅槃第四示現無餘
休息八相無餘法集經 休息有餘涅槃第五無餘證得 第四同法集經第五或是
實相真實自性清淨涅槃差別 唯識論真如凡夫不能證得諸佛第六無住涅槃了知生死
涅槃無二即真由此不住生死涅槃第七三性 一切法根本清淨
云何根本真實三自 清淨智能圓成 清淨第八一切法無生無滅
深密經一切法無生無滅 轉正法輪無能修行 無漏正智依他起性
涅槃名為涅槃涅槃第十其二得無差別所得 證得差別圓成實性 涅槃

[0206a08]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應知 十法如來正等覺真實理趣 大般涅槃

[0206a10] 第二復次展轉

[0206a12] 云何

[0206a12]

[0206a13] 一者一切煩惱樂欲樂欲 佛世尊樂欲名為涅槃二者諸如來 樂欲一法
名為涅槃去來 不生不滅無生名為涅槃四者無生 宣言名為涅槃五者無有
生滅轉依名為涅槃煩惱 皆是客塵法性了知 涅槃真如虛妄實性
真如真如即是如來名為涅槃 無有戲論唯獨如來證實戲論 名為涅槃無生虛妄愚癡
生死如來無有虛妄名為涅槃 不實緣生真實不從緣起 法身真實名為涅槃善男子十法 涅槃

[0206a28] 一切煩惱樂欲 涅槃經染淨善法 根本染法
名為涅槃取法即由 一切不生愛著愛著 不還生來
五蘊名為 有漏滅盡真如功德名為 法身勝鬘經如來藏
去來無有色蘊 顯正涅槃涅槃 名為涅槃言詮即是轉依
無我無有生滅 法無我所以者何無著般若法執 隨即我執理論轉依名為
轉依二執生滅 去來真如常住無生去來了知證得轉依轉依顛倒
虛妄故稱 真如體性即是法身如來轉依 真如法身即是實際
戲論證實戲論名為涅槃 轉依戲論無生無生 愚夫虛妄生死如來
名為涅槃廣大有為不實 緣生法身實體不從緣生涅槃 成實一切法歸趣

[0206b26]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應知 十法如來正等覺真實理趣究竟 大般涅槃云何一者如來
無我我所不正分別除滅名為 涅槃二者如來無我我所 不正分別除滅名為涅槃如來
無我我所不正分別 除滅名為涅槃四者如來 無我我所不正分別除滅名為
涅槃五者如來無我我所 不正分別除滅名為涅槃如來 無我我所不正分別
除滅名為涅槃諸佛如來善能了知 一切有情非有情一切諸法無性不正分別 除滅名為涅槃自愛便追求
追求受眾苦惱諸佛如來自愛 追求追求名為涅槃有為 數量無為法數量皆除有為無為法
無數名為涅槃如來了知有情 體性非有空性即是真法身故名為 涅槃善男子十法涅槃

[0206c17] 三復十度 滿大般涅槃初六六度修行 最勝便
最勝三輪清淨涅槃 涅槃施物 有果報恩等流異熟
我法不正分別能所 我執施物我所此等 六度涅槃涅槃
第七拔濟方便有情一切法無實 三輪清淨無分別無染拔濟 身為菩提追求即是
苦惱三輪空無自身 追求滿有為法 數量生滅段數無為
無能所思故云無為法無數 了知有情成熟有情了知 成熟佛法非有 理即法身名為涅槃

[0207a08] 復次善男子如來般涅槃 希有如來云何

[0207a10] 涅槃涅槃 入涅槃次復 下標所以徵文可知

[0207a13] 一者生死過失涅槃寂靜由於生死 涅槃平等不處流轉不住涅槃有情 不生如來

[0207a15] 第一不住 二邊明證生死涅槃平等不處 流轉不住二邊有情不捨
有情二乘人見生死過失涅槃寂靜便 涅槃

[0207a20] 二者眾生愚夫 倒見煩惱開悟

[0207a22] 有情觀空 方便發起般若經無有 滅度

[0207a25] 往昔慈善根力有情根性 意樂勝解分別任運濟度示教利喜 無有窮盡如來

[0207a27] 利他願力滿變化人種種事業如如 種種智力種種
意樂智力意樂勝解總是勝解 智力無分別示教利喜顯揚十二 瑜伽八十一離欲即是
過失示現道理三教教誡 退利益進而 慶喜未來常度

[0207b07] 演說十二分教利益有情

[0207b08] 不見空也

[0207b09] 往昔慈善根力有情廣說乃至 未來際無有窮盡如來

[0207b10] 猶如天鼓種種廣說乃至 有情根性意樂勝解分別任運 示教利喜未來際

[0207b14] 四者城邑聚落 大臣婆羅門剎帝利戍達羅

[0207b16] 乞食觀空

[0207b17] 往昔身語意任運 利益行乞如來

[0207b18] 瑜伽八十六十因緣如來乞食一者 杜多功德二者一分乞食 一分四者
未來眾生大明麁弊 勝解外道 妙色寂靜威儀驚歎迴向
處中眾生 放逸小功大福 眾生種種災患
即是見者獲益瑜伽威力無量無邊廣大威德諸天隨從 如來不為

[0207c03] 五者如來無有饑渴便利 行乞無分別

[0207c04] 資身空行 () 。

[0207c06] 任運利益有情如來

[0207c07] 攝大乘論示現 依止

[0207c09] 諸眾生 說法

[0207c10] 說法不見 觀空

[0207c12] 世尊無有分別器量善應機緣 說法如來

[0207c13]

[0207c14] 此類有情不恭 我所不能言論有情 恭敬我所共相讚歎 言說

[0207c17] 善惡 空也

[0207c19] 如來慈悲心平等無二如來

[0207c20] 念處

[0207c21] 諸佛如來無有愛憎憍慢 煩惱然而如來常樂寂靜讚歎少欲 如來

[0207c23] 無染杜多

[0207c24] 如來無有一法不知不善通達 處境現前無有分別然而如來有情 事業方便誘引得出

[0207c27] 任運利益一法不知一法不通任運 隨意根性意樂前後方便引誘 出生

[0208a03] 如來一分有情不生 歡喜憂慼然而如來有情 修習正行無礙大慈自然有情修習
邪行無礙大悲自然如來

[0208a06] 拔苦引文可知

[0208a08] 善男子如是如來正等覺有如 無邊正行汝等涅槃真實

[0208a10]

[0208a11] 般涅槃權方便舍利

[0208a12] 舍利 舍利所以涅槃 舍利而言見者舍利
眾生心 西

[0208a17] 有情恭敬供養皆是如來慈善根力

[0208a18] 所以所為得益

[0208a19] 未來世遠離八難諸佛 善知識善心福報無邊出離不為 生死纏縛

[0208a21] 得益得益 八難善友善心 福報涅槃解脫

[0208a24] 如是妙行汝等勤修放逸

[0208a24] 勸修

[0208a26] 爾時菩薩般涅槃 合掌恭敬白言如來大師 涅槃舍利眾生身心未曾

[0208a29] 第三領悟得益領悟

[0208b01] 如來壽量品無量無數無邊眾生 等等阿耨多羅菩提心

[0208b02] 得益

[0208b04] 如來忽然菩薩禮佛 本處

[0208b05] 品第四大 散席四佛不論 一舉上首
釋迦如來 餘者猶在何以三身 如何虛空藏大眾
云何菩薩未了發起懺悔不歸如何 金鼓何不 先兆機緣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二 ()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二 (〔〕)

三藏法師義淨 

分別三身品第

[0208b22] ◎三身三門分別來意品名 來意壽量品菩提 二果未能別知壽量品涅槃
分別菩提分別三身 差別有別因而虛空藏 世尊云何菩薩諸如來甚深祕密
修行甚深祕密三身如法修行 因故第二來意圓寂 智慧無性
獲得無垢無罣礙 殊勝無間殊勝 第三來意機宜慈悲
利樂諸佛如來四威儀無非 一切諸法無有不為慈悲無有不為 利益安樂諸眾生即是八難
下文聽聞信解地獄餓鬼傍生 修羅道四惡道天人邊地 不生下賤離生親近諸佛 ()
聽受正法 (離世) 常生諸佛清淨 (長壽諸天) 乃至國土利益故此釋名分段
分段三身分析記別積聚成唯識論 第十真實義攝論名實
名實相續名身三世諸佛 不異其所自性法身通體三義 名身應化得名
名為自性法身 不得名實三身帶數釋分別 三身分別分別三身分別
三身分別三身分別依主釋 分別三身廣明諸佛三身 名分三身三身
有為 自性身生滅自性 身體即真未名法身恒沙
功德 法身恒沙功德名為 勝鬘經如來藏法身
成唯識論牟尼法身 牟尼名為法身應化 有果新生極成引證
三身同一 各別自性法身應得應得 即真如是應化二身加行圓滿
發心加行圓滿六度有別云何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