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Jin Guang Ming Zui Sheng Wang Jing Shu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三 () (三身)
翻經沙門慧沼

[0219a28] 善男子一切諸佛第一身諸佛同事 第二諸佛同意第三諸佛同體

[0219b01] 第五同異分別分文三佛 化身二乘地前凡夫六通 五識成事八相
諸事同事應身地上菩薩 受法意樂故云同意菩薩 法身如如諸佛無異故云
無性攝論第九諸佛法身 無異依止意樂作業無異無量現等覺說法身受
意樂差別無異 依止差別無量依止差別應知 化身受用法身受用變化
意樂作業知心同異 三身五識因位時事各別
意識果位 五識化身同事第七 同意

[0219b19] 善男子佛身眾生多種 是故

[0219b20] 第六分別 前門異生 異見隨意化身有種
八相現形設若二乘 聖者一分異生所知障故云 化眾生

[0219b26] 第二佛身弟子一意一相是故

[0219b27] 應身地上菩薩弟子平等 一意一相六趣佛身大小差別十地


[0219c02] 第三佛身一切非執境界是故 不一不二

[0219c03] 真如超過一切 去來青黃一切 境界執心唯識
圓成遠離是故不一 不二一二非一故此 現身同異

[0219c09] 善男子第一身應身顯現 二身法身顯現法身真實 無依

[0219c11] 第七 本末差別變化應身受用華嚴經
法身不依 真實受用法身變故 無依法界
性相自受用身應身 緣生莊嚴論第三平等自性身一切諸佛受用身
食身平等應知受用 化身食身自利化身 利他食身 作法

[0219c24] 善男子如是三身故而 無常

[0219c25] 第八無常 故而 三身無常法身
行法根本如如 法身四智無常無常 如如行法煩惱 行法行法

[0220a03] 化身轉法輪處處隨緣方便相續不斷 是故

[0220a05] 三身 無常化身八相一相 法輪利益轉法輪
轉法輪有情 應化各各名為處處隨緣 化緣方便能化方便十二方便
不斷是故相續如常

[0220a13] 具足大用顯現無常

[0220a14] 無常諸法自性身具足 顯現成功利生 薩婆多世尊受用
成佛一時如是 涅槃顯現應身

[0220a19] 應身無始相續不斷

[0220a19] 應身無常應身依法本性
無始大乘應化無始應身無始若爾化身 無始互相受用
相續受用此處

[0220a26] 一切諸佛不共攝持

[0220a26] 法身用力無畏不共應身

[0220a29] 眾生無盡無盡是故

[0220a29] 眾生界無盡無盡由此 常有隨緣無性攝論受用
變化既是無常云何如來身依法等流 化身受用無性
二身雖是無常依法法身 名身異門自性乃至
世間無間 受用身 第三一切諸佛常住自性
一切諸佛自性身常住無間一切 諸佛食身常住相續一切諸佛化身 常住中食受用自利
說法名為食身受用攝論 等同

[0220b17] 具足顯現無常

[0220b18] 無常顯現

[0220b19] 法身行法無有

[0220b19] 初中無異 如如名為法身行法
生滅法身 非有二相行法 有為有漏行法無分別智法身

[0220b25] 根本猶如虛空是故

[0220b25] 常住如如諸法真性根本無形 虛空所以是故常總

[0220b28] 善男子無分別智無勝法如 境界

[0220b29] 分文 展轉總結 何故不以法名法身無分別智
法如法身無分別智 法如無勝是故 名為法身若爾能所如何 法身展轉

[0220c07] 法如如是如如二種如如如如不一 不異

[0220c08] 展轉二種不一不異何以如是境智有為不一 如是不異不是
他性異地水火 故此唯識第八故此 不異無常

[0220c14] 是故法身清淨清淨清淨

[0220c15] 結成證淨 清淨有所證淨清淨是故法身 清淨清淨是故法身
清淨法身

[0220c19] 是故法身具足清淨

[0220c19] 具足 圓滿勝過是故 法身具足清淨

[0220c22] 復次善男子分別三身

[0220c22] 第九四句分別總數解釋

[0220c25] 化身應身應身化身化身 化身應身

[0220c26] 四句

[0220c27] 何者化身應身

[0220c27] 解釋四句 三結

[0220c29] 諸如來般涅槃自在隨緣利益

[0221a01] 四句諸如來一切 般涅槃八相涅槃 宿大悲自在隨機留影
作佛現形不定利益 據實證得涅槃之後成道八相 化身受用平等
色相佛住有餘應化身種種入滅留影 自在遺身
般涅槃但是證得無上

[0221a11] 化身

[0221a11]

[0221a12] 何者應身化身地前

[0221a12] 第二地前所見作佛 地前四善根菩薩所見 梵網經周匝
釋迦千葉釋迦即是 三千大千世界大千界大化由此 三千大千一佛二乘所見
四天下大千地上 應身不論

[0221a21] 何者化身應身有餘涅槃

[0221a21] 第三二乘作人 現成正覺王宮現成 有餘涅槃初地分段
菩薩所見他受用身所見受用

[0221a28] 何者化身應身法身

[0221a28] 第四受用 自性法身法身三身說不定
佛地論唯識區分 攝大乘論自性自性法身他受用身名為應身有人菩薩聲聞
受用等覺菩薩不能 眾生受用地上無聲 佛地論其三第三
迴心楞伽 四善根所見佛身受用何以 得知自受用身自性法身第九
應知法身相應清淨四無量 勝處第十諸佛法界即是 應知受用身
菩薩聲聞諸天種種眾會可見若爾受用自性身色身可見受用無色
唯有名為有色五蘊 自性身三身受用受用自性法身
真如諸佛法界即是法身功德 佛法成實勝義真如 說法自性功德相應差別相應
勝鬘說出法身 功德相應功德因明受用 受用受用
莊嚴論法華經般若經論說三身 相從法華經論說化身 即此應身受用
應身壽量無邊應身法身 他受用身受用受用
受用法身應化身應化身 說法由是性相有相 應知

[0221c06] 善男子法身無所有顯現

[0221c06] 假釋法身如何第一身諸佛同事第二 諸佛同意第三諸佛同體
第一身應身顯現第二 法身顯現法身應化二身如何 世間人各別事業各各不等
日月不得分為 法身即是遠離無二
如如方能顯得諸事 別論日月 自性法顯
無性攝論諸佛法界 應知救濟 如是
自問說法六根云何 見法身為法身見法 大願引發勢力成滿法身次第發起變化
由此資糧引發勢力證得法身任運起用機關歸本 見法結成是故
清淨智慧清淨不可分別無有中間 道本法身如來種種事業 無所有真諦三藏如下無所有
顯現之外顯現 無所有一境 二智無所有
無分別智法身顯現 不明其餘方便大悲 法空法空生空二空

[0222a08] 何者名為無所有

[0222a08]

[0222a09] 法身相處皆是

[0222a09] 無二明智無二無二人我相
人我依法名相成唯識論故人妄想 輪相經論名相
法如遠離唯識 圓成遠離

[0222a17] 非有無非

[0222a18] 非有有無四句一有非有 非一一異
非一第四 分別 無分別超過數量
法攝 不垢不淨設在 由此勝妙
大乘無有無二非有相者 一切法無有無相 自性有為無為無二相者
所為非有示現有為法 自在無為異性無二相者 佛身其一無量依止差別 證得非一無故無二

[0222b05] 如是如如不見相處不見非有 不見非一不見不見

[0222b07] 如如無分別智 不見修道滿

[0222b09] 是故境界清淨智慧清淨不可分別 中間

[0222b10] 結成境智二種 合為法身境智二種非一不可 無有中間彼此差別法身

[0222b13] 滅道法身如來種種事業

[0222b14] 結成法身應化起種 事業清淨滅諦清淨 所以法如如如滅道
應化起種事業大乘略明 故云種種業者救濟災患 救濟惡趣不善
處置善處救濟方便外道 方便求解置於如來聖教 救濟薩迦三界無性
其中偽身見即是三界有漏 出離救濟二乘 菩薩不定種姓聲聞
大乘二乘豈非即是第三

[0222b28] 善男子因緣境界處所難思

[0222b29] 第三修行次第修行 須知次第因次
次第第三異熟 增上愛樂增長如次五果隨順善法異熟得勝以為
增上善法成上品性 善法增上愛樂 先世修善今世善法愛樂
現世修善修善根圓滿如次即是五果 異熟 () 增上果善法成上異熟
增上善法成上增上果等流果即由先世修善今世善法 等流果士用果
圓滿士用果依法 離繫果 差別
後果種姓發心如是 應知以後 即是
最初最初出世間法初地 習果從此學位 (十地) 究竟無學 (佛地) 隨順漸次應知
後果最初 () 離繫果 究竟學無學如次遠離煩惱
殊勝神通殊勝功德九有 菩薩地超出未成無上如來地無餘勝法
四果差別 勸修一身異熟 因緣修善因緣
增上果增上 等流果菩提 勝法愛樂四處
士用果修善菩提 意樂大菩提五果離繫果 離繫果法如難思議 難思二乘

[0223a11] 即是大乘如來如來

[0223a12] 異熟果 因緣增上果三不退地心 士用果善男子如是法身離繫果
境界諸法差別五果 即是大乘增上大乘
如來漸漸 如來無漏真如 如來理性佛性如來藏
異熟果楞伽經中說阿梨耶識 具足熏習無漏法不空如來藏 第八虛妄無漏種子
不空如來藏虛妄具足具足 有漏無漏二種

[0223a26] 初心修行地心顯現

[0223a27] 因緣增上果異熟果增上 便初心修行地心

[0223a29] 不退地一生補處金剛

[0223b01] 士用果士用果中有差別 後果最初習果究竟 無上殊勝
不退地最初初地不退 習果後果佛地

[0223b06] 如來顯現無量無邊如來妙法 顯現

[0223b07] 究竟及第無上

[0223b09] 法身不可思議摩訶三昧顯現 法身一切大智

[0223b10] 究竟 無上應化 四德

[0223b14] 是故二身三昧智慧顯現

[0223b15] 應化

[0223b16] 如此法身自體大三 大智清淨

[0223b17] 總結自體如如 三昧大樂
大三淨德 大乘淨德 不信渾濁因故淨德
淨德 互相

[0223b25] 是故如來常住自在安樂清淨

[0223b25] 自在我德

[0223b27] 大三一切禪定首楞嚴一切念處 大慈大悲

[0223b28] 殊勝分文 中有定品 功德明智殊勝功德
定品定品 大三三昧念處四大慈悲
陀羅尼六神通自在一切法 攝受初四四靜慮四無色 何如禪定次第
首楞嚴大乘光定福德 健行傳言首楞嚴健行 楞伽健行上首無邊
所以禪定首楞嚴一切念處念處四念處六念 六念念法
說法緣法念住第七法念處內法外法內外二種無常佛眼一切道場未曾
乃至不以肉眼天眼 何以無相法眼 一等大慈大悲四無量
拔苦第六三十二 大悲思益經第二三十六大悲

[0223c23] 一切陀羅尼一切神通一切自在一切法 攝受

[0223c24] 第五總持一切神通 第七天眼通功德智慧 十方所有形色乃至菩薩
五道眾生修行無餘乃至 一切自在自在 第七如意自在
自在二者自在三法自在神力 自在隨心隨心作色 威儀眾生一切眾生
悉皆名身自在出世 世法無礙辯眾生正信 自在神力自在神通一切法
平等攝受得法平等眾生平等攝受 一切有情瑜伽四十六有情 平等一者菩薩最初發心大菩提
利益一切有情平等心 有情哀愍平等有情 發起平等一有 有法即是一切有情法性法性平等
有情平等心一有 利益一切有情利益亦復如是有情平等心莊嚴第七
平等法華論及大乘三平等 平等定品一切功德平等 攝受屬下攝受如是佛法 出現由此平等平等攝受

[0224a21] 如是佛法悉皆出現

[0224a21]

[0224a22] 大智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辯

[0224a22] 明智殊勝功德 大智一切智根本十力 一切種智大智即真十力


[0224a27] 一百八不共一切希有不可思議 悉皆顯現

[0224a28] 一百八不共 無上依經阿難百八不共如來殊勝功德三十二相二八
經論略明三十二相大般若經三百八十一一世足下具有 安平二世足下手足
柔軟手定間有手足 圓滿足跟相稱足趺 滿相稱 () 世尊鹿
雙臂 毛孔十二十三 十四金色十五充滿
圓滿十七充實十八世尊 滿十九世尊端嚴二十 量等二十一世尊身上
獅子王二十二常光一尋二十三 四十深密二十四鮮白二十五 五味二十六舌相二十七
梵音二十八紺青齊整 二十九眼睛紺青鮮白皎潔三十滿月三十一眉間毫相
三十二膩沙猶如天蓋 瑜伽開合瑜伽第十八滿 二十三鮮白
二十一第七足趺相稱合十端嚴量等滿月世俗不同有別前列
潤滑滿師子 舌音毫相四十九有情種種惡業現行喜樂
種種現行惡業對治相隨種種 善業對治如是一切三十二 丈夫無有差別淨戒因而
何以諸菩薩淨戒不能 下賤人身何況大丈夫相般若如是善現菩薩摩訶薩般若
二種布施有情希有 一發長時無間無餘寶女經第四
少有差別無上依經第二瑜伽 四十九修行 正業三十二相一者決定瑜伽論
決定二者諦觀 無間恒常四者顛倒 無罪第一足下第二
足下足踝滿手足 細軟五七滿滿 師子第三
脚跟三身顏貌第四瑜伽十住 毘婆沙第六三十二相尼乾
第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相好舌根 諸菩薩種姓地中唯有種子
勝解方便意樂 名為如是相好清淨如來相好善淨無上何故
三十二大丈夫相四十九如是 有色有情了知一切不共佛法得名大丈夫相
大丈夫相大般若經三百八十一云何如來八十隨好善現狹長二手 柔軟手足相間
手足圓滿如意筋脈龍象 威容師子王安平猶如牛王十行
猶如鵝王十一右旋龍象十二支漸次 十三骨節交結 十四妙善堅固圓滿十五
圓滿清淨十六潤滑塵垢不著 怯弱十八堅固稠密 十九安定二十
嚴淨二十一身光周匝照耀 十二方正柔軟二十三右旋 光澤二十四妙好二十
皮膚遠離疥癬二十六手掌充滿 安平二十七深長不斷二十八 色光二十九面門
大小三十舌相赤色三十一 發聲明朗清徹三十二音韻美妙 三十三三十四
方整鮮白三十五光潔 三十六世尊青白分明三十七 青蓮三十八齊整稠密
三十九細軟四十綺靡 四十一如初四十 廣大成就四十三綺麗
離過四十四見者無生四十五 圓滿形相四十六身分上半 四十七紺青稠密四十八
潤澤旋轉四十九齊整 五十堅固不斷不落五十一 塵垢不著五十二身分堅固
十三世尊身體長大五十四世尊 清淨五十五勢力殊勝五十 世尊五十七
滿月五十八顏貌含笑五十九 面貌光澤遠離六十清淨無垢 六十一毛孔中常妙香六十二面門
勝妙六十三首相猶如天蓋六十四紺青孔雀六十五法音 六十六世尊無能見者六十
手足約分六十八 六十九自持傾動七十 七十一高下和悅
七十二隨類隨意樂說七十三一音 演說隨類七十四依次因緣七十五有情七十六所為
威儀善淨七十七世尊相好無能 十八世尊頂骨堅實圓滿七十九 八十手足胸臆瑜伽
十九兩手二十 即為二十兩手 即為六處即為
即為 即為三好 [*]
六十上下。 [*] 圓滿兩頰
頭髮二十 八十略為手足二十八 十二
[*] 六十鬢角頭髮無上 六十八一百八六十
即如大乘十八不共法無有 無妄失念無不定心種種無不無退
無退無退十定無退十一智慧無退十二勝解無退十三一切身業前導 十四語業前導十五
一切意業前導十六過去 無著無礙十七未來世無著無礙十八 現在無著無礙無垢稱經
俱舍十力四無畏大悲念處 十八得法如來 如意自在神通如來得無
邊際變化神通如來得無無盡 如來自在自在 他心通自在無礙天耳神通
無色界眾生種子通達聖眾 智慧明了無有不定 善能答問分別說法無有過失
開化眾生無有十二如來 第一導首十三如來不可十四 如來金剛三昧十五一切諸法
非心相應如來了知十六無礙解 十七三不染法十八斷滅習氣 一切種智二十如來金剛
二十一未曾作意一切二十二 諸相相應明淨具足二十三 記別無有不定二十四勝負
不得見佛二十五一切勝妙法輪二十六荷負眾生重擔二十七 般涅槃二十八如來
圓滿無餘二十九如來圓滿 三十如來利益他事圓滿無餘 十一如來無盡三十二如來
一切法如理三十三 三十三般若取果三十二 滿果德是故唯有百八十法一切
希有不可思議悉皆顯現第三 功德勝過一切希有 瑜伽三十六無上菩提希奇
有情非有因緣親愛饒益 有情生死無量煩惱 有情善能調伏方便難解
真實義悟入不思議威神此等希有不可思議大智顯現

[0226a25] 譬如如意寶珠無量無邊種種珍寶悉皆

[0226a26] 觀佛三昧海經如意 金翅鳥輪王出世以為珠寶 輪王龍王鎮海大智度論
佛舍利變成如意寶珠利益眾生一切大智亦復如是

[0226b02] 如是大三大智慧種種 無邊諸佛妙法

[0226b03] 可知

[0226b04] 善男子如是法身三昧智慧

[0226b04] 離繫果法身三昧 證法解脫 涅槃
法身定慧解脫 三體法身

[0226b10] 一切不著不可分別非常 中道

[0226b11] 一切自體 六塵男女生滅不著相離不可分別非心非常二邊
中有諸相執著非心二邊中道正智正智中道中道中道

[0226b17] 有分無分別三體

[0226b18] 有分無分別 無分別有法三昧智慧差別 非分心緣語境故云無分別
三體一切有法三昧 智慧不增不減非常 非常

[0226b24] 猶如夢幻無能

[0226b24] 不著三昧智慧無能法身 如夢不分所見

[0226b27] 法體如如解脫死生生死

[0226b28] 中道法體如如法身解脫生死 即是解脫死生有漏離苦生死離苦集諦中道

[0226c02] 一切眾生不能修行不能一切諸佛 住處

[0226c03] 勸修 眾生 不得大涅槃諸佛菩薩住處
次第修行次第何故勸修欲生下修行次所以 因果

[0226c09] 善男子譬如有人處處求覓

[0226c10] 五果 有人異熟果 初心增上果處處求覓金礦
等流果修行地心中資依憑 起信自身中有佛性法身理事兩性 金礦金礦

[0226c16] 既得即便

[0226c16] 修行地心加行位漸次唯識

[0226c19] 清淨

[0226c19] 退地心一生補處金剛心如來 地心士用果

[0226c22] 隨意迴轉種種

[0226c23] 涅槃離繫果常樂 失真菩提 士用果一切功德
定慧上來 行相漸深應允 譬喻下屬下修可知 行文自有譬喻不依

[0227a01] 復次善男子善男子善女人勝解

[0227a02] 第三中有 下修次第 三身
次第修行如何 今次修證次第瑜伽三十八 菩薩學處如是
菩提二智菩提最勝 如是即令妙行 修行次第
善友作意資糧 資糧滿便成正覺文中 之中
第一勝解學處 菩提大般涅槃超過二乘名勝解脫 善法加行種姓現行
以為瑜伽三十八勝解 具足成就淨信先決喜樂一者 三寶功德勝解二者佛菩薩威力
真實義四者五者 應得方便善言 勝解決定喜樂唯識論第六
樂欲心淨 心淨樂欲

[0227a26] 如來弟子親近

[0227a26] 分為親近請求勝法 思惟解說善友
善友作業親近善友初二瑜伽四十 親近善友 滿親近善友善友有病隨時
恒常發起愛敬淨信善友隨時 奉迎合掌殷勤和敬供養 善友如法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資身
隨時供養善友依止正法 自在無有傾動如實發作 隨時往詣恭敬承事請問聽受

[0227b09] 白佛世尊何者何者不善何者 得清淨行

[0227b10] 請求勝法瑜伽三十八諸菩薩正法何所云何 求法
所為何所五明求法諸菩薩善說安住猛利 正法聽聞善說假使路由
火熱無餘方便聽聞善說即便發起猛利歡喜何況 善言過於自身資具所有
萬分善說法常聽聞無有勞倦 淨信深厚柔和愛敬 愛敬法師詰難敬重
高慢安立 善根不為利養恭敬因緣雜染遠離 遠離輕慢遠離怯弱應時
恭敬不為損害不為隨順過失 專一攝持聽聞 所聞難得
良藥財物涅槃相好莊嚴 故作煩惱因故良藥
神通因故財物 因故涅槃聞法內明 修行隨法行開示
因明如實了知外道因論惡言 欲降真實淨信 淨信淨信增廣聲明
信樂眾生菩薩身敬信 悟入詁訓求醫眾生種種 饒益一切大眾工巧
利益諸眾生眾生 希奇平等分布饒益攝受 眾生云何為何即是
為此為此 令眾生何者不善 求法何者聽法 何者得清淨行所為

[0227c18] 諸佛如來弟子如是思惟

[0227c19] 善友

[0227c20] 善男子善女人欲求清淨正法即便 開悟

[0227c21] 解說善友 未解

[0227c23] 聞已正念憶持

[0227c23] 第三作意 如理作意正念不捨

[0227c25] 發心修行精進力一切

[0227c26] 第四資糧三大修萬行 資糧五位資糧 發心菩提資糧
資糧中分初地前後 地上地前一發修行 四者滅罪發心修行十住
所以十住發心無上菩提 僧祇僧祇 發心多種善法種姓發心十住
勝解發心初地證得發心 勝解發心精進力第一五力 故此
精進相違據實分別一切 二障苦因一切苦果增上第一一切惡趣八難苦果
不生見道二者 決定成唯識論見道 惡趣業果而今且說煩惱
根本惡趣雜染即是惡趣

[0228a17] 學處尊重初地

[0228a18] 地上十地 由於初地四證淨學處 尊重學處一切名為學處
三寶淨戒得證尊重 分別異生性異生性 一切分別二障
法身理實正斷 在前正斷正入地心
後說

[0228a29] 初地有情

[0228a29] 第二持戒波羅蜜持戒波羅蜜中有 差別饒益有情菩薩行初地滿心 現行饒益
利生邪行

[0228b05] 此地三地

[0228b05] 唯識總持 愚癡 瞋恚
不能不能二諦 愚癡三地

[0228b13] 此地心軟

[0228b13] 心淨菩提分法微細煩惱現行 煩惱煩惱心王 心軟

[0228b17] 此地善方便

[0228b17] 此地差別無分別智 如故真俗生死涅槃 大悲般若不住生死涅槃名為方便
方便根本無分別智起用悲智 下乘般涅槃涅槃 涅槃方便

[0228b25] 此地真俗

[0228b25] 真俗如常之中 且說四諦真俗 真俗相違不能真俗
四諦未能染淨二相染淨相依 真俗根本真俗據實即是 現行染淨相望生滅相染淨
現行起名現行 除入正斷方便 相違地前

[0228c07] 此地行相

[0228c07] 行相現行生滅相 地中緣生染淨相見生滅相 無相不見生滅無相不見生滅
行相即是地中 緣生生死流轉不見有無地中 二相長時無相唯識論
流轉生相 還滅般若心經無明 無明無為不見
無相不見不見 行相 行相即是生滅行相行相

[0228c20] 此地不見

[0228c20] 無相地中 作意勤求未能任運空中勝行 功用無相不見相者無相
非但不見不見二相 自在地中二種無相 功用自在

[0228c28] 此地不見生相九地

[0228c28] 不見生相諸法生相 樂觀寂滅不見有緣生 第八利他
眾生眾生第八諸佛 無相第八不見 九地不見眾生
不見有別眾生以此 初見有別眾生 眾生相名為不見眾生
眾生有情 畢竟唯識利他 九地畢竟

[0229a12] 此地六通十地

[0229a12] 諸法自在自在六神通 法智自在六神通 法智學處尊重
初地所得後果 善根尊重三寶正法 一切自在
天親般若內心修行菩薩 不住不住道者即是初地 初地無著菩薩般若
勝行多生 掉舉以此為初地 初地尊重皆是地前初地
初地三施 有情相違持戒 有情三地三地心軟
心學名為心軟 地中菩提分 便地中
互相隨順相違真俗 地中緣生四諦染淨 無相
緣生生滅相地中任運 無相增減淨法真如煩惱真如
九地九地 有情滿六神通 第十六通第十一第十
滿十地所知障第九 所以不論 何以
名為由此任情 取捨

[0229b16] 此地所知障除根本心如來地

[0229b17] 果位滿佛地 清淨所知障無間道 二障微細習氣菩提所知
除根本心第七 無間道有漏無記相應 心所根本第八六識 唯識第十

[0229b24] 如來地清淨云何 煩惱二者

[0229b25] 清淨煩惱二障習氣 清淨

[0229b29] 譬如塵垢

[0229c01] 初三法如如法 如如現行法身 其三如次初二
因果相從一法 法身般若解脫三義法身 解脫無礙一如
成本 譬如道中 道後

[0229c10] 清淨清淨

[0229c11] 成本此等三身 為了

[0229c15] 譬如清淨

[0229c15]

[0229c17] 水性清淨無水

[0229c17] 成本

[0229c19] 如是法身煩惱苦集餘習 佛性清淨無體

[0229c20]

[0229c22] 譬如虛空塵霧障蔽 空界

[0229c23] 相似 屏除道中空界道後勝鬘經 相似

[0229c26] 如是法身一切眾苦悉皆清淨 無體

[0229c27] 可知

[0229c28] 譬如有人睡夢中見大河水

[0229c29] 法如如來藏 亦即涅槃淨名 智證無始因位
不空如來藏大菩提四智 所生所生 下文清淨善戒經
種姓無始法爾所得六處殊勝 六處六處中意種子 無始法爾所得修行至大
分為中有 行者無明生死四修 中有譬如
修行睡夢中無明 生死因故唯識論契經異生處長無明
見大河水 生死苦果 五趣知覺生厭

[0230a18] 手動彼岸

[0230a18] 妙行三障 金剛滿無間道 菩提未來彼岸

[0230a22] 身心不懈退不見有水 此岸

[0230a23] 因由 大劫三業重修身心語業勤行 作佛決定所以決定精進
退解脫道不見生死 此岸不見涅槃彼岸如如如如 無二平等彼岸一境二教
四行五果到彼岸

[0230b01] 無心生死妄想滅盡清淨

[0230b02] 大意 本來無漏心妄想無明 唯識第五真義
障礙勤修三學妄想 清淨本來自性 無心積集因果
了義

[0230b09] 如是法界一切妄想不復清淨 諸佛其實

[0230b10] 如是法界 通理事故阿毘達磨無始 如理大乘唯識
無始迷悟大乘 流轉法界二種第四唯有無漏第八
通理一切有妄想不生四智 俱起清淨諸佛本無無漏 有漏名實

[0230b19] 復次善男子法身清淨應身 業障清淨化身智障清淨現法

[0230b20] 第四前因告示 前因信解善男子以是 廣明是故諸佛結成勝妙
因果信解初中 出體相依 不異
出體功德 法身煩惱 法身不決根本
煩惱隨煩惱所得煩惱障 造作有漏三業無漏 二智所知障不生名為
智障以為 所知障所知所知不生所知 所知障淨智應身
業障神通自在化身所知障 顯得現法

[0230c09] 譬如如是依法身故 應身應身化身

[0230c10] 起身 法身應化無常電光可知

[0230c13] 現法智慧清淨應身 清淨化身

[0230c14]

[0230c16] 清淨法如不異如如一味如如 如如究竟如如

[0230c17] 三體不異 清淨如如法如
不異如如無漏一味如如 如如證實滿究竟如如

[0230c22] 是故諸佛無有

[0230c22] 不異 如如諸佛不異如同 故云諸佛無有

[0230c25] 善男子善男子善女人如來 大師如是決定深心 如來無有別異

[0230c27] 信解 方便善男子虛空藏菩薩一切男女
如來如來大師決定深心 地前決定如來無異地上菩薩 深心如來

[0231a05] 善男子以是境界不正思惟悉皆 除斷無有二相無分別修行

[0231a07] 廣明前因無異第二如是見者信解 勝行如如不能如如
如如法界滿五一 不異以是標舉 境界所知由於不正思惟
不能修行正思惟無二 分別無二便修行

[0231a15] 如如無有二相修行如是如是 悉皆除滅

[0231a16] 無二故云如如 如是連環

[0231a19] 如如一切如是如是法如如如 清淨

[0231a20] 金剛定無間道如如一切如如 十地如是如是

[0231a23] 如如法界正智清淨如是如是一切自在 攝受成就

[0231a24] 滿解脫道一切自在三身一切功德三身 具足攝受成就

[0231a27] 一切悉皆除滅一切清淨 真如正智真實

[0231a28] 無異 一切一切清淨如如即此 清淨真如正智真實真實 不二

[0231b03] 如是見者名為真實見佛 如實見法真如

[0231b04] 信解分文是故諸佛 諸佛諸如來結成
所以正解聖者見者 即是正解 信解聖者證見見佛 可知

[0231b11] 是故諸佛普見一切如來

[0231b11] 諸佛分為二乘不了凡夫不測如如不二 一切諸佛如來

[0231b15] 何以聲聞獨覺三界真實不能 知見

[0231b16] 二乘不了何以 定性二乘聖者三界種智真實不能不能以後
不能現量不能比量

[0231b20] 如是聖人不知一切凡夫疑惑 分別不能得度

[0231b21] 凡夫不測 愚夫不能 顛倒

[0231b24] 浮海不能所以者何

[0231b25] 大姓唯有有漏智力不能解深密經 凡愚開演分別護法菩薩
無性凡夫二乘 未熟不能法華經 三乘不知圓滿圓滿
不知甚為希有

[0231c03] 凡夫亦復如是不能通達法如如故

[0231c04] 不能後得智 不能

[0231c06] 諸如來無分別一切法得大自在 清淨智慧境界不共

[0231c07] 結成無分別不見二相證法 如故諸法一切法得大自在如如具足智慧由此佛境界
不共金剛般若經如來般若波羅 即非般若波羅蜜多波羅蜜多 菩薩波羅蜜唯獨彼岸波羅
彼岸波羅蜜 彼岸如是

[0231c16] 是故諸佛如來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不惜 身命難行苦行最上無比不可思議 言說寂靜怖畏

[0231c18] 結成 勝妙無量苦行不惜身命 因緣求法雪山童子報恩如法
王子金色師子 救命薩埵王子顯得最上 無比等勝果究竟無上
不思議越語言說 涅槃寂靜生死怖畏 惡道惡名大眾

[0231c27] 善男子如是知見真如無生老死壽命 無限無有睡眠饑渴常在無有

[0231c29] 下品第三勸修分為 信解諸如來 求證善男子二義初中
信解不信有損 一念如是知見真如當得菩提 無生老死遠因必當法華
藥王老不死不久 道場如來 信解所得再三
信解金剛身無生老死 五蓋睡眠魔軍飢渴可知雖然

[0232a12] 如來諍論不能如來

[0232a13] 不信有損諍論不能信解 不能見證三身如來不能

[0232a16] 諸佛利益

[0232a16]

[0232a18] 聽聞無不解脫禽獸惡人惡鬼 相逢聞法果報無盡

[0232a19] 得益涅槃損害無盡般若 為了解脫
果報無盡菩提 法行福聚無量無盡 利他不息聽聞大乘果報二乘大悲
利他不息無盡由此相逢

[0232a26] 諸如來無記一切境界知心

[0232a27] 求證中分所得 得益修學所得 中有無量所得十八不共法
大慈悲自利利他功德十八 不共慈悲初中無記 不明無妄失念四威儀無非
一切境界知心 一切任運不假尋求方能

[0232b06] 生死涅槃無有如來無不決定

[0232b07] 種種三世 說法無不決定一切妙智 諸法決定四無畏
前導決定

[0232b11] 諸佛如來四威儀無非

[0232b11] 身業前導無非

[0232b13] 一切諸法無有不為慈悲無有不為 安樂諸眾生

[0232b14] 所得大慈 利他功德利益拔苦安樂大悲 利益大慈樂安本願
大慈悲無上無非慈悲不共自利慈悲

[0232b20] 善男子善男子善女人金光明經 聽聞信解

[0232b21] 得益修學 分為一明得益初中 聞經信解得益聽聞聞慧思慧
修慧聞慧能信 信解何況勝行

[0232b26] 地獄餓鬼傍生阿蘇羅人天 生下親近諸佛如來聽受正法常生 清淨國土

[0232b28] 得益八難 惡道即為阿蘇羅小乘 大乘天趣邊地生人
惡趣邊地不生下賤 得近前後聽聞正法 離世常生佛國長壽諸天
成實論八難善處中國 三惡趣長壽天邊地善人 生佛前後正見除邪
宿植善根 能信八難威力 菩提

[0232c11] 所以者何

[0232c11] 聞經能信 八難之所以何謂

[0232c13] 甚深

[0232c13] 受持 大乘十功德一成一切善根種子 命終一切喜樂一切處隨意
一切自性所生 大乘成就增上 信根八成增上慧根遠離二障
速得成就無上菩提由此所以遠離

[0232c21] 善男子善女人如來已知當得 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232c22] 信解如來已知名身 色身功德知見不能
何須天親般若經非見願智 現見知者佛見因故
見者願智若爾何須身故 即為記憶當得不退菩提
得當證得不退 不退不退十信第六不退 十住第七不退初地不退

[0233a05] 善男子善女人甚深微妙 如來正法不輕聖眾

[0233a07] 聽受修行 謗三寶增長善根 六度初一常住
究竟決定謗法知能 不壞信因故 輕賤三寶

[0233a13] 一切眾生種善根種善根 增長成熟

[0233a14] 增長善根發心 菩提發心即令種善根發心 勝解僧祇第二僧祇成就
第三僧祇聞經波羅 他人

[0233a19] 一切世界所有眾生勸修六波羅蜜多

[0233a20] 六度 聽聞三事能信 謗佛闡提不信
種善根除外六度聲聞 緣覺捨心既有修行

[0233a25] 爾時虛空藏菩薩四王諸天 偏袒右肩合掌恭敬頂禮佛足

[0233a26] 第四領解分為領解二世我等下發三世
流通初中領解 勝法菩提當作吉祥 偏袒右肩教理合掌尊重 頂禮佛足

[0233b04] 白佛世尊所在講說如是金光明 微妙經典國土利益

[0233b05] 領解 白佛尊號故云世尊解故
如是金光經典利益故云

[0233b09] 何者

[0233b09]

[0233b10] 一者國王強盛無諸怨敵疾病 延長吉祥安樂正法

[0233b11] 即為國王大臣利益 懺悔國土善利一者
病患即此疾病二者 長遠無有障礙即此壽命延長無諸 勇健即此強盛無諸怨敵四者
安穩正法流通即此吉祥安樂正法 懺悔

[0233b20] 二者中宮王子和悅無諍

[0233b21] 第二利益 和悅無諍相親尊重愛念一更 尊重愛念諂佞
諂佞由此嘉名 三王沙門婆羅門大國 尊敬勝者
一切尊敬壽命延長安穩快樂

[0233b28] 沙門婆羅門國人修行正法 安樂枉死福田悉皆

[0233b29] 國人利益修行正法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修行十善尊敬三寶 七難七難藥師經他國
非時風雨人眾疾疫 星宿日月薄蝕強盛 和悅諂佞
安樂顯正無非風雨 死者九橫九橫藥師經 王法誅戮非人
焚燒 惡獸山崖毒藥 飢渴金光明經國內
九橫枉死宿因 今生聞經國王流通正法
和悅諂佞人人修行正行四修福田

[0233c18] 四者三時四大調適諸天增加 慈悲平等傷害諸眾生歸敬三寶 修習菩提

[0233c20] 諸天加護不但加護國王加護 下文我等弘經如是
所在住處利益四者 諸天增加守護三時四大調適 平等傷害文言便後說守護
四大調適屬於諸天 諸眾生歸敬三寶菩提 諸眾生誠心三尊
諸菩薩一切如來尊重名天諸天賢聖守護

[0234a02] 利益

[0234a02]

[0234a03] 世尊我等弘經隨逐如是 所在住處利益

[0234a04] 第二發願 隨逐聞經守護

[0234a06]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

[0234a06] 第三世尊能行利益善哉 正理如是

[0234a09] 汝等應當心流令正

[0234a10] 第四流通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三 ()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三 () (業障)

夢見懺悔品第

[0234a18] 夢見懺悔三門分別一來釋名 來意所得 五品修行分之初二地前
一品十地一品因為釋疑 護法陀羅尼行法不退 故地前行初一方便起行
勝果修行修行一者二者 妙行六門陀羅尼經所有發心
無上覺所有四正勤 二修是故妙行懺悔懺悔難以金鼓說法
下文過去供佛諸佛 威力加護業障故此 發願
名為惡行名為懺悔 業障修善二者勝行三學戒定慧惡道定能
欲界慧能三界 定慧遺教 功德安穩住
苦智懺悔戒學修學 是故三身 法應如次智慧
定能恩德慧能決斷智德 法身斷德根本故此機宜宿善根力
為時聞說懺悔方能覺悟故此 真諦因緣釋名 提舍
提舍 有所故云而言懺悔古人正說懺悔
梵音懺摩 厭離改悔懺悔 正應夢見
見者 夢見聞說未了 中間還家聞說懺除
夢見善緣使還家 如何在座何不 夢中現金
時眾聞說始發宿 聞已懺悔宿緣威力 懺悔何不夢見
展轉 領解夢中聞說懺悔宿願驚覺方能聞說
即是懺悔蓮華 來世無量無邊夢中常見金鼓 懺悔乃至金鼓
懺悔 懺悔何須 業障發心懺悔豈可
之中 懺悔得益陳說覺悟三世 其所四大聞說奉行

[0234c17] 爾時菩薩妙法歡喜 一心思惟本處

[0234c18] 第一 懺悔得益聞法思惟 金鼓懺悔經家
無量一心思惟大悲 方便我等如是願行

[0234c23] 夢中見大金鼓光明猶如日輪

[0234c24] 中有夢見金鼓 三寶說法聞已念持

[0234c26] 十方無量諸佛寶樹 瑠璃無量大眾圍繞說法

[0234c27] 三寶

[0234c29] 婆羅門金鼓音聲演說 微妙伽他懺悔

[0235a01] 說法

[0235a02] 聞已憶持繫念

[0235a02] 念持

[0235a04] 無量大眾圍繞供具 王舍城鷲峰

[0235a05] 陳說 陳說徒眾 供具供養 退初四

[0235a09] 世尊禮佛香華右繞三匝退 一面

[0235a10] 後五

[0235a11] 合掌恭敬瞻仰

[0235a11] 陳說 正說初中

[0235a14] 白佛世尊夢中婆羅門 金鼓音聲演說微妙伽他 憶持

[0235a16] 見聞宣說

[0235a18] 世尊大慈悲我所

[0235a18] 宣說

[0235a20] 昨夜夢見 周遍金光猶如日輪光明 普曜充滿十方諸佛在於寶樹
各處瑠璃無量恭敬圍繞

[0235a23] 正說經家陳說總有一百五十 六行初四四句 二十二合十
三十八九十二 四十六西方 四句一者處中
短句八字 制多處中如是 四句室盧迦三十二
以上成名二十以上成名 成名短句二十六 成名可知梵本
十七一句十五乃至 一句七言短句 五言總有九十九分之
聞見九十五所聞初中 初一二行三句所見 所聞所見三句見佛
一行 夢見金鼓佛說懺悔 大士梵音周遍
能詮性能猶如 能詮一切不善光明 耀一味怨親見佛
大眾僧寶說法即是法寶 三寶

[0235b21] 婆羅門金鼓鼓聲 伽他

[0235b22] 聞法 說法婆羅門 善根
能詮婆羅門見佛俱舍論 沙門婆羅門名為梵輪 知世婆羅門真淨
大悲後得智教法 伽陀諷誦伽陀

[0235c01] 金光明三千大千界

[0235c01] 所聞九十五分為 十一勝利八十四勝利 分為
勝利

[0235c06] 三塗重罪人中苦厄由此 鼓聲威力一切煩惱障斷除怖畏安隱 譬如自在牟尼

[0235c08] 勝利三復初二復次第三復次初四
初二略明勝利第三 勝利離苦 標得離苦中一離苦頌讚
離苦離苦離苦 惡業三塗重罪下品惡業 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