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 on the Vairocana Sutra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Scroll 1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四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密印品第九之餘
[0721b09]次右手舒指。令如鐸形向下垂之。閻羅后印也。
[0721b10]次以左手。握地水指入掌。火風相並而申之其空指如尋常作拳也。此黑夜天印也。閻羅王后也。
[0721b12]次如前印相。但屈頭指。以大指頭捻頭指第二節。嚕捺羅后印也。自在天后印也(更問)。
[0721b14]次以左手。猶如執蓮華形。梵天后印也(謂舒掌以空風相捻其中指屈當掌內圖中直申也)梵天無欲。反如人等
身云何言后耶。此是梵王明妃印相義云妃也。
[0721b17]次左手舒掌。而屈地水二指入掌中。迴風指捻。著火指之背。空指亦稍句屈。即是嬌末離礫底印也(礫底是器物印也圖如之)
此是大自在之子名羯底迦。此嬌末離是其妃名也。
[0721b20]次以左手申地水火三指。令各舒散。以風捻空。此是那羅延后印也(持花印掩胸也今此印向外掘也)。
[0721b22]次以左手作拳。直申空指向上。是閻王七母等印也(以七母皆通用之)。
[0721b24]次舒左手。而令曲如承髑髏之狀。當胸前仰之。是遮文荼印也 左手以空。捻地水甲上。而申火風並竪之。即涅哩底刀印也。
[0721b26]次以左手單舒散之。如前轉法輪印。但單手不相句絞乃為異耳。此是那羅延天印。
[0721b28]次舒散十指覆之。以二空相絞即一切龍印也。因即以右加左上。是難陀龍。迴左加右。是小難陀
也。如前九頭龍印。直申四指分為羽。是金翅印。凡地居多分單手作也。
[0721c04]次舒竪左手。令指頭勿相著。即以空地相捻。捻小指甲也。是商羯羅印也(是骨璅天也)如前印而
並合三指。即是烏忙那印。是商羯羅之后也。二印相似。前頭指少屈。此直竪而散也。左手作半蓮華印一如作觀音印法。此不同但一手作之耳。此是梵天印。
[0721c09]次顯露合掌。乃屈二風指頭。捻火指第三節背上。令與其二水指頭相到也。其二水指亦在中指第三節之
背也。其月天印。一如梵王無異。但想有白色為異耳。
[0721c13]次合掌屈風地入掌聚合。其火水指令團圓。屈如弓。此是日后社耶印風印。如前者。須申左手側掌。屈地水指是也。此是風
幢印。先仰左手當臍。如承把瑟狀。右手風空捻餘散申之。向身運動如彈絃之狀。是妙音天印也。此即攝乾闥婆等。此是天后。亦言乾闥婆類。
[0721c19]次如前羂索印(謂作內相叉拳而申風指鉤屈相捻是也)但以左手作之。即是縛嚕拏龍王印。
[0721c20]次以左手如音樂天印。圖中右手屈風指。加大指甲上。餘皆散舒之而覆當。臨左手之上。阿脩羅印也。其真言曰。
[0721c23]伽囉邏演
[0721c23]伽行也。以行不可得故。囉者是無垢故。邏者離相故。演者無所得故。上有點大空也 乾闥婆作內掌拳。
並舒水指頭相到。是本部三昧耶。若事業印。即單作。謂大指加三指甲上。而直申水指。是乾闥婆印。真言曰。
[0721c28]肥輸(入)馱(清淨也)薩嚩囉(音也)嚩醯儞(平聲。出也義言出清淨音也。皆世間三昧也)
[0721c29]次以左手作拳。屈風如鉤。與空指頭少許不相著。一切夜叉印也(亦可合作)。真言曰。
[0722a02]藥乞叉(藥是乘也。句義是噉食義也)濕嚩囉(自在也於食一切煩惱而得自在故以為名也)
[0722a03]次以左手空指。捻地指甲頭。而申水火。以風指捻大指節上。一切藥叉女印也(亦可合作)。真言曰。
[0722a05]藥乞叉(食也)尾馱(大也反明也。句云藥叉持明也。亦是縛義謂噉食此縛也)
[0722a06]次左手以空指。捻三指甲。即但申中指。一切毘舍遮印也(亦可但如作拳形而申中指即是也)。真言曰。
[0722a08]毘舍遮揭底(揭底趣也。第一義趣不可得故)
[0722a08]次亦准前而稍屈中指。毘舍支女印也。真言曰。
[0722a10]毘只毘只(毘是第一義。遮是離生死義。以知第一義故離於生死。重呼者言極離生死也)
[0722a11]次二手合掌。二空指亦並。與極磔之。令與餘指相離。仡栗何印也(此別是一趣。非人非鬼也。能恐怖人。非人所持者是
也。今非此也是曜)。若近宿。即合取九執為定也。真言。
[0722a14]揭栗係(行也垢也因也)濕嚩里也(自在也)鉢囉補多(得也)乳底(明也諸曜故為明)麼也
(是性義也。於性中而得自在也呼彼名言於此中而得自在也)
[0722a15]次先作三補吒。其二火指二空指皆相交右押左。是一切宿印。真言曰。
[0722a17]那乞叉哆囉(諸宿也)涅那(二合謂聲也)達儞曳(食也謂食諸聲也)
[0722a18]那是空義。乞叉曳是盡義。謂一切除盡也。哆囉如前是垢等義。准言之。謂食諸障垢也。即以清淨之聲普
令流布。所謂無垢聲也。凡如上所說真言。皆以義言稱彼實德。發覺彼而令歡喜也。
[0722a23]次作三補吒。雙屈二水指入掌。餘如常。一切宿印。即是羅剎娑印也。凡上來所說地居天類之印。雙手作或一手作者皆得也。若持誦
作務等因緣不暇兩手結。但左手作即成耳(上來經中云左手圖上兩手者當用此耳)。真言曰。
[0722a27]羅剎娑(羅是垢也。傍有點是阿聲。即是行也乞叉是履空也)提闍多(王也。指其德也。令彼聞已歡喜滿眾生願也)
[0722a28]次舒左手覆掩口。以舌觸掌。即荼吉尼印也。頡[口*履]字離因無垢。上有三昧。傍點示忿也。訶是
因義。上有點亦忿也。此等為首者。如上所說諸印。乃至荼吉尼為後。若廣窮部類眷屬則種類無邊。如大本十萬偈中所辨。今此品所
說。乃是略舉其上首。如提綱舉目眾綱目皆舉耳。祕密主。如是等。佛信解生菩薩摽者。如來已證平等法界。以本所願大悲力故。以神
力加持。而現此方便身密之門。為令一切眾生皆得信解。同入一切智地。是故如是等印。當知從佛信解生也。當知如是印等。是諸菩
薩之摽幟也。謂以此方便示如來內證之德。故云摽也。如印眾多。乃至身分舉動止住皆是印者。若阿闍梨明解瑜伽。深達祕密之趣。
能淨菩提之心。以心淨通達祕密法故。凡有所作。皆為利益調伏眾生。隨所施為。無不隨順佛之威儀。是故一切身所有舉動施為。無
不是印也。何但身業而已。乃至一切所有語言。亦復皆是真言也。以是祕密主。真言門修行菩薩。已發菩提心。當住佛地作漫荼羅。若
謂今末世諸真言行菩薩等。同越三昧耶罪。決定墮惡趣者。謂今末世諸真言行菩薩。已發大心者。當住於佛地。然後造立漫荼羅。若
不如此而檀作者。即為謗佛也。是故上來所說。阿闍梨當可知彼印真言等法。一一善達軌則。又當久修瑜伽之行。淨身口意業。體解
平等三業法門之行。由此瑜伽及真言并身印等所加持故。即是同於諸佛菩薩等身。同於佛位。以此相應三昧事理不相違。而建立
圓壇乃至方所色像等。一一稱理又不錯失善知次第。當知必定獲大利不虛也。若不爾者。即得越三昧耶罪。三昧耶者是自誓也。一
切如來本所立誓願。為欲普為一切眾生開佛知見。令悉如我。以方便故而立此法。是故猶如世間大王之教勅不可過越。為越者必
獲重責也。是故當與菩提心相應。住於佛地而作之。有不順教者。徒費功夫虛棄光景。終無所成。徒招罪咎無所益也。是故行者。當審
求經法。又訪明師開示。勿為自誤耳。已廣說印品竟。
次明字輪品第十
[0722c12]佛復告金剛手者。前者金剛手所問。佛已次第答之。前文有所未周者。今更為說。故告令諦聽也。有法門名遍一切處。彼菩薩
字位住時。一切所作皆得成就者。即此字輪法門。是遍一切處法門也。菩薩若住此字輪法門者。始從發妙菩提心。乃至成佛。於是中
間所有一切自利利他種種事業。由入此法門故。一切皆得成就。無有罣礙也。又上來所說。阿闍梨住於佛地者。義猶未了。謂此中字
門即是也。最初阿字即是菩提之心。若觀此字而與相應。即是同於毘盧遮那法身之體也。謂觀此阿字之輪。猶如孔雀尾輪光明圍繞。行者而住其中。即是住於佛位也
(更問)此字輪。當作三重。於中而置阿字。餘字眷屬在外也(更問)又此阿有五種。阿阿(長)暗噁噁(長)又每
字輪。初先有三重歸命三寶真言之心。謂阿字娑字嚩字。即此三字顯三部義也。阿字是如來部。娑字是蓮華部。嚩字是金剛部。每三
部隨五字輪而轉。隨義相應之相。前言漫荼羅今云輪者。即是漫荼羅義。前者壇法中心是大日如來。即同此中阿字。北邊置蓮華及
諸眷屬。皆在一處。即是此中之娑字。南邊置執金剛及諸眷屬。即是此中之嚩字也。今從阿字而更生四字。即是大悲胎藏之葉也。從
一嚩字轉生多字。故名為輪也。第一阿字。即是菩提心體。次有迦佉哦伽等五音。皆取四字(各除第五聲)次又取也囉乃至乞叉。皆是男聲。
悉入阿字輪也。行者已發菩提之心。當進修如來之行。故次明阿(長)字輪。是行也。其三部者。謂阿沙嚩三字是也。次迦字乃至乞叉。亦
皆傍角加點。用為長聲字輪也。既已具足如來之行。則成菩提。故次明暗糝鑁字輪。此三部也。此阿上有點。是大空義。猶此菩提之心。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成菩提也。次迦字乃至乞叉。皆加上一點為暗字輪也。已成菩提當至何所。謂大涅槃。故次於此中。而明
噁索嗼等字輪也。三部也。如迦乃至乞叉。皆傍加二點。即涅槃輪也。其噁(長聲)字一字是方便輪。所以中無也。此是釋迦佛輪也
(羯磨部遍入一切輪故無別壇。瑜伽云爾)凡字輪大為三分。初阿字即為一分。次迦乃至二十字為第二分。次也字乃至訶字
為第三分。除去乞叉字。由此字已重故也(謂有迦娑二聲故重也)以上皆是智慧字也。次有伊(上)伊鄔(上)烏翳愛惡(多)
奧八字。加此八字即成就三昧。皆是三昧聲也。亦隨五輪而恒轉其義可知。次有俄(魚可)若(而可)吒囊(上)莫(莫可)
此字遍一切處。謂遍於定慧中也。然此五字亦隨五輪而轉謂加傍點或加上圓點或加傍二點等。此五皆成五字也。所謂字輪者。從此輪轉而生諸
字也。輪是生義。如從阿字一字即來生四字。謂阿是菩提心。阿(長)是行。暗是成菩提。噁是大寂涅槃。噁(長)是方便。如阿字者。當知迦字
亦五字。乃至佉等凡二十字。當知亦爾。次有十二字。謂伊(上)伊鄔烏嚕留盧留翳愛烏奧十二字。即同字上之點。謂三昧也。仰壤拏曩莾
亦有五字。即同上頭之點也。其也囉等八字。即同字傍之二點。是除之義也。當知此字輪。即遍一切真言之中。若見阿字。當知菩提心
義。若見長阿字。當知修如來行。若見暗字。當知成三菩提。若見噁字。當知證大涅槃。若見長噁字。當知是方便力也。若見迦等二十字。
亦隨義類而演說之。當知此諸字等。皆是慧也。若見囉等八字。當知即同傍點。亦是隨類相應也(謂囉是無垢等)若見伊等。即顯三昧。若見仰
等五字。當知即大空之點也。大空離一切諸相。即是成佛義也。若行者如是了達。即能入一切陀羅尼義。旋轉無礙。故名為字輪也。如
是祕密主。字道門善法真言道住次第。諸佛神力加持三藐三佛陀道菩薩行舞者。
[0723b22]經云。如是。即指上字輪也。如上來所說定慧空等。即是佛道之門。能成正覺之道也。若了知字義。即能住於真言之道。其中次第法則證入
之相階位差別。亦悉曉知。明達通塞無有疑滯也。然此悉曇字母。乃至世間童子亦常修習。何能頓辦如是事耶。然此諸字。皆是如來
以加持神力。從如來內證體性而流出之。故能有是不思議業用。若人明解此中意趣方便。即是通達三菩提道也。善能通達者。謂達
一切眾生諸根性欲。當以何法而得入道。當從何門而得曉悟。如是等無量無邊皆能了知。而隨眾生受與妙法。皆令得至如來之地
也。舞者如世人舞。而於大眾中。動種種身業屈申俯仰。又出種種微妙巧便之音曲。順眾生之所欲樂。彼大眾或令歡喜。或令悲思或
令恐怖。以一身口所出方便。令諸眾生所益不同。由彼善知去就。能順眾生心故。菩薩亦爾。現種種威儀無不成印。出種種妙法音。
皆是真言。圓應無方皆得大利故。名菩薩舞也。三世如來皆作是說。已說今說當說者。如是字門真言淨道。十方三世諸佛道同。皆如
是普現色身。以種種門開示佛道。同彼舞伎曲順人情也。無彼我者。我以佛眼遍觀三世一切佛剎。同說此門。一切佛與我無異。一切
佛與彼諸如來。亦復如是無有異說。故云無彼我也。此即一切佛教。應當如是修之。若異此者方便即不具也。以是故者。是如來結成
彼義。而告金剛手。若告金剛手。當知即是告一切大會也。謂彼真言行菩薩。若欲速得古佛之法者。應當修學如是遍一切處法門。懃
心聽聞思惟修習。由此之故。或能一生之中。得一切如來種種舞戲歌詠而悅眾生也。初中後相加者。謂阿等五字為初。迦等二十字為
中。囉等八字皆是傍點。此諸字皆是助成字義。故後分也。凡迦遮吒多波等。皆屬阿字門。阿字是菩提心。此中初中後相加者如阿字
單是菩提心。若傍角加畫即是行。此是菩提心并行也。若上加點者。即是菩提心并大空離一切相成菩提也。若阿字傍加二點。即是
菩提心并除一切障得涅槃也。他皆效此。而轉相加。或但一義或二或三義可知也。或有阿字。上雖無點。而其次有字是重字。有其仰
壤拏曩莾等聲。以此連前即是暗字。所以爾者。此仰等是點。用加於前即阿字成暗音也。或阿字無點。其次有重字有也。如迦佉俄伽
重加四字。用於仰字為點也。遮車闍社字用壤字為點也。他效此。囉等聲以配於前。即成噁字也。所以然者也。囉等皆是傍二點。今以連前。阿即成噁聲也
(更審問)夫法體無言離諸分別戲論。復能一切如來。以自在加持神力故。成此字輪故。能作如來事利益群品也。迦遮
吒哆跛。三昧品證菩提心行佛受與并涅槃。此等說字等相加有真言教初中後俱(此是。經文已釋文竟)如是知隨意持誦者。決意一一句用之知
覺。當授與句無上殊勝者。如是知者。即是一切智智名之差別。若行者如是了知字輪之義。即能所欲皆得成就。以要言之。所謂一切
皆隨意成者。謂成如來一切事業也。若成此者。即是同於法王。於一切法中而能自在。亦得隨本所願為一切眾生。開淨知見令得佛
慧也。何人得此利益。謂如理具緣善持誦者。故次云持誦者也。誰得此決定意耶。謂有慧之人。善覺了識知字輪義故。隨於阿等諸字
一一字門隨所修行。決定悉皆得成菩提之果。勿生疑惑也。此中覺知何法。謂如阿字是菩提心。加點即是菩提行。加於大空即成
佛也。若菩提心清淨除一切蓋障。即是大般涅槃。更無他義也。如是等一一通達了知。即是受得無上殊勝之句。無上句即是成菩提
也。此無上菩提之心。即是諸佛自然之智。實無有能授與之者。但行者方便具足善知字輪之義。自然得之。即是授與無上菩提也。如
是一輪。輪轉字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