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 Fen Lu Shan Bu Suiji Jiemo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曇無德部四分律刪補隨機 羯磨卷下京兆崇義寺沙門道宣集
衣藥受淨篇第四
[0501c10] 受衣法 (時諸比丘多畜衣服。佛言。當來善男子不忍寒苦。畜二衣足不得過。僧祇云。三衣是沙門賢
聖幖幟故。薩婆多云。為五意故。障寒熱。除無慚愧。入聚落。在道行。生善威儀清淨故。方制三衣。律本云。不得以
犯捨墮物。及邪命得衣作不成受。若以錦衣五大上色不得受。應染作袈裟色。聽以長二肘廣四肘衣作安多會。
長三肘廣五肘作欝多羅僧。僧伽梨亦爾。五分云。肘量長短不定。佛令隨身分量。律云。度身而衣故也。若作新衣
一重。作安陀會欝多羅僧。二重作僧伽梨。若故衣者二重。作安陀會欝多羅僧。四重作僧伽梨。若糞掃衣隨意
多作。應五條不應六條。乃至應十九條不應二十。若過是條數亦應畜。應法稻田畦畔齊整。聽以刀截成沙門衣。
不為怨賊所剝。故薩婆多云。從九條至十三條。下品大衣二長一短。從十五條至十九條。三長一短從二十一條至
二十五條。四長一短名如法作。若互增減成受持著用得罪。律云。應法四周有緣。五條十隔應自浣染。舒張碾治
裁縫大衣。中衣要割截。若少褋葉作若作五納衣亦爾。若下衣得襵葉作。十誦云。若少減量作。若縵作。僧祇
云。葉極廣應四指。極狹如穬麥。律本云。應知此長條此短條。此是葉此是第一縫第二縫。此中縫葉兩向聽葉
作鳥足縫。十誦云。要須却刺前去緣四指施鉤。後八指施紐。薩婆多云。三衣破但緣不斷不失受持。三千威儀
云。令帖四角。律本令褋障垢膩處。若衣壞隨孔大小方圓補。及如二指大。十誦云。護三衣如自皮。著大衣者不得
捷土石草木雜使。若不持三衣入聚落犯罪。僧祇云。當敬如塔想。不著者擗褺舉之入俗人處。不著紐者家家得
罪。五分云。若衣下壞亦令倒著。上下安鉤紐。律中聚落外令反著衣。比丘所行之處。衣鉢恒隨。猶如飛鳥。餘 廣如鈔) 。
[0501c25] 受安陀會法 (佛言。三衣應受持。若疑捨已更受。若有衣不受持者突吉羅。而不出受法。今
准十誦加受持。若以青黃赤白黑五大色及上色染。律論並不成受。若如法衣應云) 大德一心 念。我比丘某甲。此安陀會五條衣。受一長 一短割截衣持
(三說下衣有四種。謂割截襵葉褋葉縵作。就中有正從二品。先明正有三種。
從有二十一種。若作襵葉褋葉。二種衣者加授文時。餘詞同上。但改下襵葉衣持。或褋葉衣持。若從衣受持 者。應如是加云)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此安陀會
二十五條衣。受四長一短割截衣持 (如是三說乃至九條七條 類此取解其欝多羅僧僧伽梨。各有正從。加受差互准上可知。若加縵安陀會。餘文如上應言) 此縵安
陀會受持 (三說若擬作欝多羅僧僧伽梨者。並准安陀會法。唯約衣上下。增減為異) 。
[0502a05] 受欝多羅僧法 (此衣正有二。謂割截褋葉七條也。從有二十。若受割截衣。餘文准上下 文加法云) 此欝多羅僧七條衣。受兩長一短割截衣
持 (三說若褋葉衣若從衣並准改) 。受僧伽梨法 (此衣正有十八種。謂割截褋葉。各有九 品。從有六種。若受割截衣。餘詞如上。准改下云) 。是僧伽梨
(若干) 條衣受 (若干) 長 (若干) 短 (割截褋葉) 。衣持 (三說乃至九條准上例受。若有從衣可例如前) 。
[0502a10] 受縵衣法 (律本云。下三眾離衣宿。得突吉羅。薩婆多云。應持上下二衣。一當安陀會。二當欝多 羅僧。若得如法衣應言)
大德一心念。我沙彌某甲。此縵安 陀會受持 (律雖不出受法。今准十誦。五分律中加法三說故也) 。
[0502a13] 捨衣法 (律本云。有疑聽捨已更受不出捨文。僧祇云。有緣須捨者。具修威儀加云) 大德 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僧伽梨。是我三衣數
先受持今捨 (一說。便止下二衣。乃至尼五衣等。須捨亦爾) 。
[0502a16] 尼受餘二衣法 (時比丘尼露胸膊行。為世人譏慢故白佛。佛言當畜僧祇支覆肩衣。今准僧 祇加云)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僧祇支
如法作。我受持 (三說若准僧祇文。廣四肘長二肘。是祇支本制。今則改變。止可義准。其 覆肩衣廣長亦如祇支法今取所著者。或減量作。不必依文。應准改加法)
大姊一心念。我 比丘尼某甲。此覆肩衣如法作。我受持 (三說若有 換易須捨者。亦准上文。其式叉尼沙彌尼。受四衣。亦准同前) 。
[0502a22] 心念受捨衣法 (五分云。獨住比丘三衣中。須有換易者。應具修威儀。手執衣心生口言 加法云) 我比丘某甲。此僧伽梨若干條。今捨
(三說已然。 後受所長之衣。如前威儀加法) 。我比丘某甲此僧伽梨若干條受 (三說餘二衣等受捨亦爾。所捨長衣如後心念淨施法。餘四眾受捨並准此) 。
[0502a26] 受尼師壇法 (佛言。為身為衣為臥具故制畜之。長周四尺。廣三尺。更增半搩手者。律本善見
云。令於縷際外增之。十誦云。新者二重。故者四重。僧祇云。不得輒爾持故物作。及屈頭縮量水濕量。若乾大
者犯墮受用犯小罪。此是隨坐衣不得淨施。及取薪草盛物雜用。應中牒左肩上而行。至坐處取坐之。若置本處
當中掩之。欲坐徐舒先手按後乃坐。十誦云。不應受單者離宿突吉羅。五分云須揲四角不揲則已。摩得勒伽云。 若離宿不須捨。律論制受闕文。應義加云)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 此尼師壇應量作。今受持 (三說必有餘緣准上捨衣法) 。
[0502b05] 受鉢多羅法 (僧祇云。鉢是出家人器。少欲少事非。俗人所宜。五分云。佛自作鉢坏。以為
法式。律中不得畜雜寶銅鑞木石鉢。大要有二種。泥鐵是也。應熏作黑赤二色。世中時有掍油漆素鋏紵等鉢。
並非佛制。不成受持。諸部唯有熏鉢一色。十誦此律及論云。上鉢受秦斗三斗。毘尼母云。不滿斗半。若過
三斗不成受持。善見云。若穿破失受持。律云。鉢破食入但淨洗食不出者無犯。應謹護不得。乃至足令破。毘尼母
云。當用細澡豆洗。律本云。若葉若汁取令除膩應作囊。若襆盛之繫口外向帶絡肩上挾鉢腋下。五分云。瓦鉢應
近地洗。若非法洗得罪。毘尼母十誦云。鉢是諸佛摽誌。不得惡用。及洗手敬之如目。律中若破以白鑞鉛錫 縵補。律無受法。准十誦云云)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
鉢多羅應量受。常用故 (三說善見云。若無人時獨受持鉢。即准上文。其尼 等四眾亦准此。若捨故受新。並准前上) 。
[0502b14] 受藥法 (佛言。有四種藥。時藥非時藥七日藥盡形壽藥。應手受之。薩婆多云。受食有五義。律本無口受
法。准十誦及論。制令口受時藥手口互塞。餘三藥具兼二受) 。
[0502b16] 受時藥法 (佛言。蒲闍尼有五種。謂飯 麨 乾飯魚肉佉闍尼有五種。謂枝葉花果細末食名為時
藥。謂從旦至中也。若欲受者。先知藥體。後知授受。餘藥並准此法) 。藥無七過 (一非內宿。二
非內煮。三非自煮。四非惡觸。五非殘宿。六非販賣得。七非犯竟殘藥等) 。授有三種 (一分別知是食 非食。二有施心。三者如法授與) 。
[0502b20] 自受三法 (一別知食體與淨人所授之食者。心境相當非錯彼此。二有心自食非為餘事。三如律 手受具二五法無非威儀事者) 。正食五觀
(初計功多少量藥來處。二自知行德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 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苦。五為成道業故。並律論正文。非唯抑度廣相如鈔) 。
[0502b23] 受非時藥法 (佛言。聽以梨棗 [卄/(麩-夫+玉)] 蔗等汁作漿。若不醉人應非時飲亦不應。今日受漿留至明日若
飲如法治。僧祇五分律。開受蜜漿。若諸果汁澄如水色。以水渧淨已義加受法云) 大德一心念。 我比丘某甲。今為渴病因緣。此是蜜漿為欲
經非時服故。今於大德邊受 (三說餘漿准此。若無渴病犯罪) 。
[0502c02] 受七日藥法 (佛言。有酥油生酥蜜石蜜。世人所識。有病因緣聽時非時服。僧祇云。諸脂亦七 日服應義加云)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為熱病因 緣。此酥七日藥為欲經宿服故。今於大德邊 受 (三說律本云。風病服油及五種脂。僧祇律。具有對病設藥法云)
。受盡形壽藥法 (佛言。一切醎苦酢辛不任。為食者有病因緣。聽盡形服乃至灰土。大小便等。亦手受加口法云) 大德 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為病因緣此薑椒盡
形壽藥。為欲共宿長服故。今於大德邊受 (三說 若有餘藥。或白朮散丸湯膏煎等。但不任為食者牒名加法。薩婆多云。如五石丸隨牒一名餘藥通攝) 。
[0502c10] 衣說淨法 (佛言。長衣者。長如來八指廣四指。應淨施。不者犯墮。除波利迦羅衣不現前等。薩
婆多云。不應量者。過十日捨作突吉羅。悔乃至錢寶穀。米等亦爾。佛指面廣二寸也) 。
[0502c12] 請施主法 (佛言。有二種淨法。真實淨。展轉淨法。薩婆多云。應求持戒多聞者而作施主。亦無請 文義加請法)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請大德為 衣藥鉢展轉淨施主。願大德為我作衣藥鉢 展轉淨施主。慈愍故 (三說其真實淨主及錢寶穀米等。俗人為主。並准請之) 。
[0502c16] 正說淨法 (善見云。若衣物眾多段段說之。欲總說者。並縛相著加聖法。云) 大德 一心。念此是我某。甲長衣未作淨今為淨。故
施與大。德為展轉淨故 (彼受淨者言) 長老一心念。 汝有是長衣未作淨。為淨故與我。我今受 之。汝施與誰。 (彼當言) 施與某甲。 (受淨者言)
長老。汝有 是長衣未作淨。為淨故與我。我已受之。汝 與某甲是衣。某甲已有。汝為某甲故善護持 著用隨因緣 (長鉢殘藥文並同准) 。心念說淨法
(五分云。應偏袒右肩 [跍*月] 跪手 捉衣心生口言) 我比丘某甲。此長衣淨施與某甲 (於五眾中隨意 與之) 。隨彼取用
(得至十一日。復如前威儀言) 我某甲此長衣從某 甲取還 (得至十日復如初言) 我某甲此長衣淨。施與某甲。 隨彼取用 (如是捨故受新十日一易)
。
[0503a05] 金粟淨法 (薩婆多云。錢寶穀米並同長衣十日說淨。律本云。當持至可信優婆塞所。若守園人所。如 是告言) 此是我所不應。汝當知之
(論云。除錢及寶等一切長財。並以五 眾為施主。若說淨錢寶市得衣物不須淨施。僧祇云施主若死等不得過十日。更覓施主說淨。毘尼母云。若衣
物未說淨點淨縫衣著。已淨者則名衣和合淨。若色非法。縫著如法者。是名色衣和合淨。更不須別淨) 。
諸說戒法篇第五
[0503a10] (摩得勒伽論云。云何布薩捨諸惡不善法。證得白法。究竟梵行半月自觀犯與不犯清淨身口也。善見云。說戒
法得知正法久住。毘尼母清淨者。名布薩義) 。
[0503a12] 僧說戒法 (佛言。若四人已上當白已說戒。於十四十五十六日說戒聽。上座於布薩日白僧言) 大德僧聽。今白月十五日。布薩白眾僧集某
處說戒 (如是白已。上座應教年少比丘。具淨水燈火舍羅聽作。時若打揵搥。及餘時法。若告言。諸大
德布薩說戒時到。僧集已比座共相撿校。知有來者不來者。其諸莊嚴說戒眾具。廣如鈔中) 。
[0503a16] 僧同犯識罪懺白法 (佛言。若僧集說戒。盡犯罪者。不得說戒。不得聞戒。不得向犯
者懺悔。犯者不得受他懺悔。彼比丘白已當懺悔。應作如是白言) 大德僧聽此一切 眾僧犯罪。若僧時到僧忍聽。此一切僧懺悔 白如是
(如是白已。然後說戒。律本。更不悔本罪) 。
[0503a20] 僧同犯疑罪發露白法 (佛言。若說戒時。一切僧於罪有疑者。應作白言) 大 德僧聽。此一切僧於罪有疑。若僧時到僧忍
聽。此眾僧自說罪。白如是 (然後說戒。此但露罪得聞說戒本罪。乃識 已懺) 。
[0503a24] 尼差人請教授法 (於說戒日。集僧索欲問緣。答云。差人請教授羯磨文言) 大姊 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差比丘尼某甲。為
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白如 是。大姊僧聽。僧今差比丘尼某甲。為比丘 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誰諸大姊
忍僧差比丘尼某甲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 丘僧中求教授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 差比丘尼某甲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 中求教授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律本云。 應白二差一人已彼獨行無護。更差二三人為伴。往僧寺中。至所囑比丘所。義准應差人承受彼囑授尼。應具陳所
請。已至十六日更往僧寺中求可不時。若得略教授已還至本寺。鳴搥集尼眾。不來者說欲已。然後使尼如僧中
所。告者在尼眾中具宣僧勅訖。諸尼合掌頂戴受。律雖無文。准僧祇律文。義如此。若僧尼兩眾各滿五人已
上。方行此法。故律本云。若眾不滿若不和合者。至時但禮拜問訊) 。
[0503b10] 教誡尼法 (佛言。於僧說戒時。上座問言。比丘尼眾遣何人來耶。今但取當時說戒者。問之受囑。 授者即起具修威儀。為白僧言)
大德僧聽。某處比丘尼僧和合。僧 差比丘尼某甲。半月半月頂禮比丘僧足。求 請教授尼人
(三說。已義加云。彼應至上座所云。大德慈濟能教授比丘尼不。若答言不堪者。乃
至二十夏已來一一具問。若無有者還至上座所。白言遍問眾僧無有堪者。上座即應作略教誡法。告囑授人
云。此眾無堪教誡師。明日尼來請可不時。應報言昨夜為尼遍請無有堪者。雖然上座有勅。勅諸尼眾精勤行道。謹 慎莫放逸) 。
[0503b17] 告清淨法 (佛言。若說戒日客來若少者。當告舊比丘清淨。應如是告言) 大德僧聽。 我比丘某甲清淨
(若說戒序竟。方陳此言。必有犯者舉過。告僧已餘者次第聽) 。
[0503b19] 識罪發露法 (佛言。當至一清淨比丘。具威儀說所犯。名種白言) 大德憶念。 我比丘某甲犯某罪今向大德發露。後如 法懺悔
(三說說戒時憶者。須用此法。若餘時中依法懺悔。十誦云。發露比丘不須更發) 。
[0503b22] 疑罪發露法 (律本。比丘犯罪有疑復逼說戒。佛言應發露已得聞戒。義准云) 大德憶 念。我比丘某甲於某處犯生疑。今向大德發
露。須後無疑時如法懺悔 (三說) 。說戒座上憶罪 發露法 (律本。為在座上忽憶本罪。向比座說之。舉眾閙亂。佛令發露心念應。義准云) 我某
甲犯某罪。為逼說戒。恐鬧亂眾故。待竟當懺 悔 (三說疑罪准此) 。
[0503c02] 略說戒法 (佛言。若王賊水火病人非人惡蟲。及有餘緣者。若床座少露濕天雨布薩多夜已久。或 鬪諍說法等。夜久者略說戒。五分僧 祇
。並為多緣。開聽略說。說前方便一如廣法。隨緣緩急廣略說之。律中 具有三五略說。隨緣遠近文非明了。今依毘尼母論云。若說序問清淨訖。應言) 諸大德。是
四波羅夷法僧常聞 (十三僧伽婆尸沙。乃至眾學。並云) 諸大德。是 眾學法僧常聞。諸大德。是七滅諍法。半月半 月說戒經中來
(已下依文廣說。若難卒至應隨到處云。已說至某處。餘者僧常聞。若難 緣逼近不得說序者。僧祇云) 諸大德。今十五日布薩時。各正 身口意莫放逸
(便各各隨意去。律中至布薩日。不得不說。若無人誦者。應差人往比近寺 誦之。還來本處說。若無者。應說法誦經亦得) 。
[0503c11] 對首說戒法 (佛言。若一比丘住處於說戒日。當詣說戒堂掃洒令淨敷坐具。辦澡水瓶然燈火具
舍羅。若客比丘來。若四人以上應白說戒。若有四人應集白說戒。若有二人不得受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