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 on the Fanwang Jing Bodhisattva Precepts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第一魏國西寺沙門法藏撰
[0602a26] 原夫法身虛應。浹有岸以 瓢 形。妙智潛通。 極無邊而照象。至真明理。即事而能理。旋超 視聽之外。冥權會事。即理而能事。逈架筌蹄
之表。故得蓮華藏界懸日月以臨照。菩提樹 王開甘露而濟之。千華千百億盧舍那為本 身。十重四十八輕釋迦文為末化。不可說法
啟心地於毛端。不思議光舉身化於色頂。於 是四十二位大士之所同修。八萬威儀聖賢 以之齊致。況乃恒沙戒品圓三聚而緣收。塵
數嚴科具六位而緣攝。既如因陀羅網。同而 不同。似薩婆若海。異而非異。等摩尼之雨寶 濟洽梨元。譬瓔珞以嚴身功成妙覺。是故五
位菩薩莫不賴此因圓。三世如來無不由此 果滿。既為道場之直路。亦是種覺之良規。大 哉難得而言者也。然則梵約當體。離染為名。
網就喻彰。功能立號。經則貫穿縫綴。體用同 詮。盧舍那則遍照果圓。說則枳機宣唱。菩 薩標因異果。顯能持之人。十重等簡法異人。
顯所持之法。重開二五輕分六八。具防止故 稱為戒。無二軸故云一卷。故言梵網經盧舍 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一卷。
[0602b18] 將釋此經略作十門。一教起所因。二諸藏所 攝。三攝教分齊。四顯所為機。五能詮教體。六 所詮宗趣。七釋經題目。八教起本末。九部類
傳譯。十隨文解釋。
[0602b22] 初教起所因者。何故辨此菩薩戒耶。略由十 因。謂法應爾故。示本行故。攝大機故。授法命 故。勝法被故。令成行故。得諸位故。滅重障
故。顯真性故。得勝果故。初法應爾故者。謂此 菩薩三聚淨戒既為道場直路種覺圓因。是故 一切諸佛出興于世利樂眾生皆依古法。法爾
初時結於菩薩波羅提木叉為宗本之要。如 大王路法爾常規故須說也。是故下云。各坐 菩提樹誦我本師戒。又云。是盧舍那誦。我亦
如是誦。解云。既佛本師戒。復但云誦不言說 者。明則本法非新制也。又云。三世諸佛已說 今說當說。故知同說也。二示本行者。三世諸
佛皆悉往昔同行此戒成最正覺。是故成道 先示此要。令諸菩薩之所修學。下文云。一切 諸佛之本源行菩薩者之根本。又云。一切菩
薩已學今學當學。解云。若無此戒法無一菩 薩得成佛道。三攝大心者。謂如來出世。若 不顯此菩薩毘尼。諸有情初發大菩提心者
而未能知。何等應作。何等不應作。而進行無 依。是故要當制立菩薩學處令知進修。智論 十五云。譬如無足欲行。無翅欲飛。無船求
渡。是不可得。若無戒欲求好果亦復如是。若 人棄捨此戒。雖居山苦行食菓服藥。與禽獸 無異。四授法命者。謂諸眾生若無此戒。法命
不立。與非情及畜生等無有異。瓔珞經下卷 云。佛子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眾生不受菩 薩戒者。不名有情識者。畜生無異。不名為人。
當離三寶海非菩薩。非男非女等。五殊勝益 者。謂以最上菩薩戒霑及眾生。必當令彼成 正覺。瓔珞經云。又復法師能於一切國土中
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薩戒者。是法師其福勝 造八萬四千塔。況復二人三人乃至百千福 果不可稱量。六成諸行者。謂一切菩薩無邊
大行。莫不皆以淨戒為本。智論十五云。譬 如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地而住。戒 亦如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又華嚴經云。譬
如造宮室起基令堅固。施戒亦如是。菩薩眾 行本。此經下云。一切菩薩已學今學當學。七 成諸位者。謂由具足菩薩戒故信行得成。方
乃得入十住等位。瓔珞經云。初發心出家欲 紹菩薩位者。當先受正法戒。戒者是一切行 功德藏根本。正向佛果道。問位以智成。因何
說戒。答戒具三聚。攝善戒中既具大智。理亦 無違。下文中十發趣十長養等皆因此成。又 問以何得知此菩薩戒多是住前菩薩所行戒
耶。答瓔珞經下卷云。我今在此樹下。為十四 億人說住前信想菩薩初受戒法。佛子是信 想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入十住心。此
之謂也。八滅重障者。重障有二。謂惑與業。今 既具防三業。律儀戒中惡無不止。惑業種子 是所除滅。故瓔珞下卷云。受十無盡戒已。其
受者過度四魔越三界苦。從生至生不失此 戒。常隨行人乃至成佛。九顯真性者。謂由具 此菩薩淨戒。遂令障滅行成性離究竟。下云。
佛性常住戒法流通也。十得勝果者。謂此淨 戒因位究竟必獲如來圓明勝果故。華嚴經 云。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此經
下云。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此之謂也。
[0603a22] 第二諸藏所攝者。此有四重。初約二藏有二。 謂大小二乘各有菩薩藏聲聞藏。於此四中 唯大乘內菩薩藏攝。或通大乘聲聞藏攝。以
大中聲聞悉許成佛。於此戒法亦受持故。亦 通收小中菩薩。以彼三十四心成佛等事離 此實戒更無餘故。或亦通彼聲聞藏。以七眾
所持別解脫戒皆是菩薩律儀攝故。是故彼 法亦在此中。二約三藏亦二。一唯是大乘毘 奈耶藏。以具詮顯調伏行故。二或通餘二。以
戒具三聚該於三學。成因五位。必具餘故。三 約十藏亦二。唯戒藏。二或通餘。以三聚中 攝諸行故。四約十二分教亦有二。一是緣起 經攝。二亦通餘。如理應知。
[0603b06] 第三攝教分齊者。聖教塵沙。緣略為二。一 是化教。二是制教。釋此二別略作四門。一約 法異。且化教者。謂如來出世。普為一切說諸
因果理事等法。制教者。謂舉過顯非。立正法 制非理。違法犯結示罪名。辨其持犯輕重篇 聚。二約機異。謂化教普為通內外眾。莫問佛
法內人及佛教外人。通對而說。制教唯對佛 自內眾私祕制說。三約益異。謂化教但令離 諸性惡起信等行。制教令其雙離遮性。以護
譏嫌威儀可軌。以生物信光顯正法自行化 人故。四約主異。謂化教通於五種人說。如智 論云。一佛。二菩薩。三弟子。四神仙。五變化。
制教唯佛自說。以制戒輕重餘無能故。由此 四異。是故二教成差別也。於此二中制教所 攝。然制通大小。仍是大收。
[0603b21] 第四顯所被機有四種。一約種姓。二約遮難。 三約發心。四約現在位。初中有二。先約權教。 五種姓中定姓二乘及無種姓非此所為。以
彼於此非其器故。菩薩種姓正是所為。其不 定性亦兼攝。如瑜伽等說。二約實教。五種 種姓俱此所為。以許佛性皆悉有。以於此身
定入寂故名定性二乘。非謂寂後而不趣向 於大菩提。如法華楞伽寶性論等說。又為謗 大乘人是一闡提因依無量時故說無性。非
謂究竟無清淨性如寶性及佛性論說。又依 佛性論自斷說無佛性為不了教餘如前說。 是故一切眾生皆是所為耳。二約遮難者亦
二。一雖欲發心若具七遮現身非器。二要須 深心懺悔除滅遮難好相相應發心純直方堪 為器。三約發心者亦二。一雖內有種姓若未
能發大菩提心現在前時亦未堪為菩薩戒 器。二要須發心直趣正行不有邪求名利等 過方堪為器是此所為。四約現在位者亦二。
一終二始。終者。如三賢已上法雲已還終位 菩薩。雖亦受持菩薩淨戒。然經生所受不名 新得。具性戒故。非此正為。始者。從初發意十
信已還。於此戒品有受有隨有持有犯。故是 正為。以本業經中十信初心受此十戒。其入 位已去但增修為異故也。
[0603c16] 第五能詮教體者略作十門。一能詮門。謂唯 以名句文為體。以能詮表所詮故。二歸實門。 謂唯以音聲為體。以名等依聲假立無別體
故。經云以音聲為佛事故。三具二門。謂聲及 名等要具此二方成詮表不相離故。十地論 云。說者以此二事說。聽者以此二事聞。四俱
非門。謂聲名即空俱泯。言即無言無言之言 無寄無住。經云。如來常住不說一字。上四門 中前三通小乘。具四唯大乘。是故四句合為
一事。有無俱離可知。五遍通門。謂香光等一 切諸法悉為教體。無不皆有詮理益物故。經 中香光飯等而作佛事。六詮旨門。謂能詮所
合為其性。以不相離故。論云。契經體性略 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七唯 心門。謂名等聲等能詮所詮無不皆是說聽
心識。更互為緣之所顯現。離此心識無別性 故。經云。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八歸真門。 謂名等識等莫不悉皆唯是真如。以諸虛相
本自盡故。真如實體性自顯故。經云。一切法 即如等也。九無礙門。謂即真之相相不礙存。 即無言言言同法界。即相之真真無不顯。
即言之無言言未嘗說。既言無言而無二。則 說無說而俱存無礙鎔融以為教體。十雙泯 門。謂理事無礙性相俱融。則形奪兩亡語默
雙泯。非言非不言。非教非不教。非真非不 真。一切皆離不能辨之也。是謂大乘無礙教 體也。
[0604a14] 第六所詮宗趣者有二。先釋宗後顯趣。問宗 之與趣何別。答語之所表曰宗。宗之所歸曰 趣。又釋宗是言下所尊。趣即標其意致。宗中
亦二。先總後別。總者。以菩薩三聚淨戒為宗。 以是文中正所詮顯。所尊所崇唯此行故。別 中有五。一約受隨。二約止作。三約理事。四約
造修。五約緣收。初者創起大誓要期三聚。 建志成就。納法在心故名為受。受興於前持 心後起順本所受令戒光潔故名為隨。又受
是總發萬行後生。隨是別修順成本誓。要具 此二資成正行故以為宗。二止作者。謂止離 諸惡微過不沾。作修萬善眾德圓修。要具此
二皎潔行成故為宗也。三理事者。謂事防三 業使惡止善行。以理御心令惑滅令智立。智 論云。菩薩亦持理性戒故。又前離業障令福
圓。後除滅惑障成慧滿。此則離二障成二嚴 方為究竟故以為宗。四造修者有四。一法二 受三相四行。謂初是所受戒法。二正受相應。
三辨其戒相。四對緣持犯。所詮雖眾然四門 綩攝故為宗也。五緣收者。謂諸菩薩波羅 密行莫不具足三聚。所謂發三聚心修三種
行成三迴向。菩薩萬行莫過於此故以為宗。 第二趣者意也致也。謂持此三戒增長三學。 成就三賢十聖等位。究竟令得三德三身無
礙佛果。是意趣也。謂一律儀離過顯斷德法 身。二攝善修萬行善以成智德報身。三以攝 眾生戒成恩德化身故也。宗趣竟也。
[0604b12] 第七釋題目者有二。先辨一部都名。後釋當 品別目。初中亦二。先梵網者所詮義也。經者 能詮教也。義中梵者。西國正音云梵覽摩。
傳譯存略故但云梵。此翻為極淨。以淨中之 極故。准此經上下文。梵網之義略有四種。一 約行體用。謂梵者當體為目離染為義。網者
就喻為名勝能為義。此中梵有一義。謂明五 位行體平等圓淨光潔。網有二義。一差別義。 二澇漉義。初喻信等五位相別。後喻五位澇
漉眾生從因至果究竟解脫。此二及梵總有 三義。謂體相用。網中差別是相。此即依體起 用。以梵成網故云梵網。則持業釋也。又亦法
喻雙舉為名也。二約義者。此舉梵上之網喻 所詮之義。俱從喻稱故云梵網。何者。上卷經 云。時佛觀諸大梵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
界猶如網孔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 復如是。解云。以諸梵王持此幢網供佛聽法。 佛因見彼網孔差別交絡無邊參而不雜。遂
以喻彼諸眾生類迷悟己性造善惡業苦樂昇 沈依正交雜而其分齊別別不同。故云世界 猶如網孔。此即梵之網。依主釋。亦是有財釋。
以俱是喻故。問此中梵網與華嚴中因陀羅 網何別。答彼是帝釋網。此是梵王網。彼網在 殿。此網在幢。喻意亦別。彼取寶珠成網互相
影現。辨重重無盡。此取網孔差別不同義故 為異也。三約教者。梵辨教是淨。網顯教有能。 故華嚴之張大教網亘生死海。渡天人龍置
涅槃岸。此之謂也。又上云。猶如網孔等佛教 門亦如是等也。四約戒者。梵有二種。一約位。 在家所持不名梵行。出家五眾方名梵行。二
約實。聲聞小戒不防意惡不破諸見。不名真 梵。諸菩薩等所持三聚具防三業破見入理。 方名實梵。此如華嚴梵行品說。網有三義。一
喻菩薩戒相塵沙微細差別。交雜出沒屈曲 難知如網孔也。二喻此律儀戒功能。遮防有 情令不作惡如網籠羅也。三喻此戒。攝善救
生二種功能澇漉自他俱出離故。是故此中 亦梵亦網持業釋也。問何故不唯存此釋而 通上三耶。答此是一部通名。非唯說戒故須
通辨也。經者。謂以聖言貫穿攝持所應說義 及所化眾生故云經也。二別名中有三義。一 舍那佛者舉教主也。說心地法門品者是一
品通名也。菩薩戒本者品內別目也。梵本經 中皆名毘盧舍那。此云光明遍照。然有二義。 一內以智光照真法界。此約自受用義。二外
以身光照應大機。此約他受用義。何故經首 別標此名。為簡餘經是釋迦化身所說。又梵 網字下標此名者別餘品也。梵網一部大本
之中唯此品等是舍那說。餘品應是釋迦說 故。說者。圓音應機演茲妙理故云說也。菩薩 者備如常解。心者。則是菩薩所起信等五十
心也。地者。即是信等諸位通名地也。十地論 中地前總名信行地。故以俱有生成荷戴通 名地也。無非妙軌云法。通智遊履為門。類
別不同稱品。今於品內別釋如此菩薩戒本 故別標舉。謂防非止惡為戒。標略異廣為 本也。
[0605a11] 第八明教本末者有二。先明此戒後顯餘類。 初此戒來處者。此三世諸佛本戒法界法爾。 非新所制。舍那菩薩修行此戒位滿成佛。於
蓮華臺藏世界之中。為欲利樂諸眾生故。還 自誦出傳授化身。令各就機於閻浮提為諸 眾生方便誦顯。是故得有如斯戒本。若論具
本。什公相傳云。西域有十萬頌六十一品。具 翻應成三百卷。未至此土故不具也。二餘類 戒者。如梁朝攝論戒學中引毘奈耶瞿沙毘
佛略經說。菩薩戒有十萬種差別。如茲大本 未沾此域。又上代諸德相傳云。真諦三藏將 菩薩律藏擬來此土。於南海上船船便欲沒。
省去餘物仍猶不起。唯去律本船方得進。真 諦歎曰。菩薩戒律漢土無緣。深可悲矣。又曇 無讖三藏於西涼洲有沙門法進等求讖受菩
薩戒。并請翻戒本。讖曰。此國人等性多狡猾 又無剛節。豈有堪為菩薩道器。遂不與授。進 等苦請不獲。遂於佛像前立誓。邀期苦節求
戒。七日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