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 on the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 瑜伽論記
Scroll 1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瑜伽論記卷第十一 (之上) (論本第四十四至四十五)釋遁倫集撰
[0548c23] 論本第四十四
供養親近無量品
[0548c25] 上來七品明自利利他自分行訖。自下二品 明其勝進。於中初供養品總明自利利他隨 緣造修之行。後菩提分品明其內證之行。今
此品中廣明供養三寶親近善友修四無量故 以題名。文中先問後答。答中初舉頌開三章 門。後依門辯釋即為三段。初解供養文分為
二。初明十種供養。後明六種增上意樂。前中 復二。初明供佛。後類供法僧。前中有三。初問 次答後結。答中先列十門。後依門辨。十門之
內初二一對謂供佛身及以制多。景云。設利 羅者此翻名體。謂供養佛體。迦耶名身。舍利 是稻穀。又佛弟子名舍利子者。應言奢利弗
多。奢利是能言之鳥。母名奢利似其鳥故。弗 多名子。今此奢字難噵。還云舍利子。言制多 者。三藏云積聚。積聚塼石乃至金銀為佛塔
故。由營造此佛塔故。能令自他積聚福業亦 名積聚。於中或安舍利或不安舍利處俱是 佛塔俱名制多。窣堵波者是高顯義。猶當此
處浮圖義也。泰云。設利羅此云身。謂親供養 如來色身。舍利者音訛也。窣堵波者此云供 養處。舊云浮圖者音訛也。梵本云名勃陀。制
多者此云高勝。謂勝上之處也。基云。設利羅 是體即佛體。下文雖言供養色身。意供養真 佛法身故言體。測云。依西方法多是安置佛
舍利處曰制多。若僧祇律云有舍利處名之 為塔。無舍利者名曰支提。次二現前不現前 一對。次二自作教他一即前六種以財敬供
養以為第七。即前七種。於多財事運廣大心 名廣大供養。即前八種。淨心供養名為無染。 上來九種是財供。第十正行是行供養。依門
辨中即分為二。初明前九財供養。後明第十 行供養。前中初明有財行九供養。第二若無 力下次明無財運心供養。前中復二。初別明
九種。第二總明。前中初二可解。就解現不現 前中文分為二。初明現不現供養。後明供養 得果差別。前中有三。一現對佛及現對制多
供養。第二通現不現。第三不現供養。言若一 如來法性即是三世如來法性一制多性即是 一切十方制多法性者。真如理同法身體一。
今時菩薩對一如來及一制多緣其法性興供 養意。即是運心普遍十方如來及制多真如 咸興供養。第三於不現前一切如來一切制 多總對三世佛及制多施設供養者。當運心
時不見佛及制多。總對餘方現在之佛及與 制多。並想過未佛及制多不現供養。下明得 果。得果有二。一成因德。二成果德。因德有
三。一攝梵福廣多功德。二明離過不墮惡道。 三能成勝菩提資糧。文中略明不現前供以 成因德。成果德中。先明現供唯對一佛及一
制多心境少狹唯得大果。次緣不現佛及制 多心境漸寬得大大果。三供現不現前境普 心遍行得最上果。次明自作教他中。初明三
種供養。後明得果不同。言不依懈惰諸逸 處者。舊論無處字。云處者。今謂常所倚臥及 過非之處也。不得依此處而設供養。解財敬
中。若舊論云無盡財勝財。然勘梵本無勝財 語。今云無量財者。已得定自在菩薩所現財 物以用供養養無盡故。三藏云。遠法師無盡
者多也。廣大中景云。初牒前起後。謂上所陳 財敬供養以牒前也。下辯廣相。若多妙者。此 二明物廣。若現不現若自作教他作者。此四
明事廣。若淳淨心下明其心廣。下以向前七 供養善逈求菩提。釋廣大義。基云。七種名上 是多所供養。即奉施無盡財是所妙供養。第
三又即如上所陳財敬供養是總。總言如上 陳若多供養第一妙供養第二。乃至淳淨心 猛利勝解為七。遠師云。若諸菩薩於如來所
為一。制多所二。乃至財供養多妙等三。現 前四。不現前五。自作六。他作七。若淳淨心下 釋上支心。義意有妨。又文意有違。何以為
七者。此中明廣大。意在菩養以及物自求菩 提。而取如來制多者。不然。所供養境故。法 師同此。今大師依第二釋以多財為第一。財
妙為第二。乃至純淨心第七。測同遠師。無染 供養有六者。景云。一不壞輕慢。二不住放 逸懈怠。三不輕棄擲不散漫心無雜染心。四
不詐設供養。五不得雌黃塗於經像以其臭 故。不得蘇灌洗像。六不以局崛羅香者。燒時 大臭故。似此間燒膠臭。遏迦華等臭華香等
而為供養者。此華大如人手。色赤似肉。則是 盤立時縛迦華。泰云。西方人供養諸天及鬼 神形廟。或以雌黃塗酥灌洗。皆是臭物故名
染污供養。菩薩不爾。局崛羅此言安悉香。遏 迦華是赤色華。皆是供養神鬼香華。故不應 供養佛也。基云。言無染有六者。謂有五供養
字為五。於第三供養字中分二。不輕棄擲者。 謂不擲物供養即為一。不散漫不雜染為一。 故有六種。遠師此中全別。測云。一自手供養。
二離輕慢。三離放逸等過。四離輕蔑等。五離 謟詐貪。六離財物染過。上來別明九種供養。 自下總明。於中初明以三種財為前九種供
養。二明自在菩薩化事供養。三種財者。一自 力得。二從他得。三得眾具自在財寶。第二文 中即有四句。初明化眾多身恭敬禮拜。二明
一一化身化出多手持華供養。三明一切化 身出妙音聲歌讚於佛。四明化出諸莊嚴具 供養如來。下云由此菩薩已得證入不退轉
地等者。測云。謂由已入第八地已上。故常在 淨土恒見諸佛他受用身而作供養。又解。不 退有二。一八地已上證得無相無功用故任
運恒有進無退。二初地已上證見真如無分 別等諸見煩惱及諸苦觸所不能動。今於此 中通據一種不動也。上來廣明有財供養。自
下明無財力運心緣彼大千界中所有三品供 具供養如來。上來總是前九財供養訖。下明 第十行之供養。初正明行。二挍量顯勝行。中
景判為六。一修四無量。二修四法。三修習隨 念。嗢拕南此云略義總義。三寶及波羅蜜修 習隨念。四信解離言真如。五修三學。六修六
度四攝。基云。言修無常想苦想無我想者。此 為三法印也。不言空者即無我同。故不說。又 言其涅槃修勝利想者。謂此為誦言常誦也。
伽他為頌。嗢拕南為撮施。此言於其涅槃 修勝利想則常誦也。測云。初明資糧道。二少 時下明方便道。三離言法性下明見道。四何
況下明修道。前中初明四無量。次明四法印。 後明四念。則佛法僧波羅蜜多。如是菩薩於 三寶所下第二明興供養時發起六種增上意
樂。鄔曇妙華者。此間無名可飜。西方大有。此 樹無華。但在葉間有子而出。輪王出時方生 華也。如青蓮華有華無子。與鄔曇鉢樹有子
無華正相違也。自下第二解親近善友。先為 七問。於中前四問善友體相。後三問求法者 相。前中初問成幾功德能為善友。二問幾德
相應能為善友所化不虛。三問成就幾相令 他遠聞極生淨信。四問由幾種相於所化生 為善友事。後三問文可知。下依七問次第解
釋。言勝妙威儀等者。測云。於初句內有四句。 初句久習今成。第二被服祥審。第三三千 威儀都備。第四舉身齊整望之儼然。言四於
善友若正依止於如法義若合若離隨自在轉 等者。基云。謂所依止師說法。若與舊同名合 若別名離。或依經論等名合。若別出見經
不依等名離。並如法之見也。隨師自在而不 傾動。又自性名合差別名離。又合者即令此 義相符。如因明中合等。若離者令此義別。如
因明中離等。一作寶想難得義故者。教法難 得。二作眼想者。由法開導得廣大慧因。如眼 導引能有所得。亦可教法開導能生慧眼。是
眼因故名作眼想。因受果名。三作明想。已得 廣大俱生慧眼者。牒前義也。於一切所知等 照義故者。教所生慧等照名明。因受果名說
教為明。第三解修四無量中文三。初約三緣 修四無量。二對百一十苦偏明修慧。第三結 嘆勝利之相。前中復三。初舉數列名。第二解
釋。第三義門分別。前中將解先釋名體。體者 景云。謂四無量慈悲喜捨。若眾生緣者。依小 乘說唯假想觀。慈悲即用無恚為體。喜是喜
根。捨是無貪。依大乘解通有假實。若初學菩 薩為調心故假想修習。出體如前。若久學自 在與樂拔苦能有實益。即用智慧為體。法緣
無量。即用諸佛菩薩人空觀智以之為體。唯 觀五蘊因緣假有畢竟無人。由此觀智說示 有情令其同得。名為法緣四無量心。故維摩
經說。云何觀眾生。答如燋穀芽。如須陀洹身 見。如阿那含人胎。如阿羅漢三毒。如得忍菩 薩貪恚毀禁。若爾云何名慈。答曰。得此法已
為眾生說。是即真實慈也。無緣四無量者。即 是無分別智。遠離一切分別戲論。由得此智 見平等理利他事成。是故此時名證極愛一
子之地。故無緣慈無分別智以為體性。涅槃 亦云。無緣者。緣於如來無緣法身。如來離分 別故名作無緣。問曰。證智緣理既無分別無
利物相。云何名慈。答曰。如諸菩薩為利有 情求如意寶。得此寶時雖無分別。能隨眾生 福力上下起雲雨寶利益事成。此亦如是。本
為利他於多劫中修習此智。得此智時雖無 分別。而隨眾生福力上下起後智雲施法施 財雨種種寶。一切成辦。雖無分別而是大慈。
若爾云何論中皆判此智名為自利。答曰。差 別二智故作此說。今據後智利他事成皆由 智故說證智是真慈體。基云。慈無癡善根為
性。悲無瞋善根性。喜無貪善根性。捨如捨數。 若依小乘。為除與上相違惑故假以明觀。而 今大乘以所緣三境故實起無量救之。釋其
名。哀怜名慈。惻愴名悲。慶物名喜。亡懷名 捨。並從義得名。此就眾生緣中釋名。若然法 緣無緣慈悲喜捨云何得名。法緣無量是人
空智。無緣無量是其證智。二智起時實無哀 怜惻愴等四行差別。由此智故能起有情緣 中慈悲喜捨別相行解。從果受稱。是故亦立
四種之名。解釋中有二。初舉四無量境。二對 境辨修。初云若諸菩薩於其三聚一切有情安 立以為無苦無樂等者。一邪定聚。謂作五逆
定入地獄故。二正定聚。得忍已去定得涅槃 故。三不定聚。除前二外餘眾生是也。大小共 許此義。今瑜伽約三乘定性眾生名正定。無
三乘性人名為邪定。三乘不定性人名為不 定。菩薩初學於此三聚假想安立以為三種。 一無苦無樂即慈境。慈能與樂。慈不緣苦。緣
苦悲故。慈境無苦。為無樂者。而與之樂故。 無苦樂是慈境。有苦者是悲境。有樂者是喜 境。喜彼樂故。則前三境通是捨境。測云。若麁
分別。四禪已上名無苦無樂。三惡趣名為有 苦。三禪已下乃至欲界人天名為有樂。巨細 分別。於無色界具有三種。故智論云。摩訶衍
義說四無量通緣三界通漏無漏。對境辨修 中。初對初境修三種慈。二如有情緣下類明 對三境修三無量。前中雖不牒無苦樂境。如
有苦等境而言與樂即已解竟。安住無倒者。 測云。但於蘊中假立有情無真實我。故名無 倒有情等。第二類明。言遠離癡瞋貪惑者。景
述兩釋。一者云。捨所緣生無苦樂者多生於 癡。由捨無量令彼捨癡。有苦有情多生於瞋。 由捨力故令其捨瞋。有樂有情多生於貪。由
捨力故令其捨貪。故噵如其次第離癡瞋貪 修捨俱心。二云。一切有情或有一分於菩薩 身不生苦樂。如是之人多生菩薩癡心。或有
一分於菩薩身是怨生苦能生菩薩瞋心。今 時修捨於能生苦有情不起瞋心。一分是親 生菩薩樂。菩薩於彼應起貪心。今時修捨不
起貪心。故云隨其次第離之。基解亦同之。又 云。又令生離惑至聖果位而放捨之名捨。又 怨親平等故名為捨。此亦且約令離三惑。前
三現樂非利益。捨一令離三惑。當來出苦名 利益。此中已下第三義門分別。初辯三緣有 共不共。有情緣者與外道共。道理亦與二乘
共也。法緣共二乘者。二乘亦觀唯法無人。此 法緣者不共外道。以諸外道皆有我執故無 法緣。無緣唯大乘有。次就利樂分別。景云。前
三唯名安樂意以與現在及世間益故。捨名 利益意以與後世及出世益故。泰云。前三無 量正能拔苦與樂名安樂意樂所攝。捨無量
除其違順平等利物名利益意樂所攝。三辨 異名。自下第二對百一十苦偏明修悲。於中 有三。初明對苦修悲。第二因解大悲之義。第
三結嘆修悲勝利。前中復三。初總明對苦修 悲。第二問答廣辯一百十苦。第三釋已總結。 就辯百一十苦中。初就增一門中明五十五
苦。第二別就九苦門中辯五十五苦。如是兩 番如戒經說。前五十五觀眾生苦。後五十五 自觀己苦。前中云無差別流轉苦者。即是苦
諦。復有二苦等者。泰云。言欲為根本苦者。因 欲故貪著內外可愛事。可愛事若變壞時便 生諸苦也。言癡異熟者。由受癡報無黠慧故。
若為增上猛利苦受體所觸之時。即於自身 執我我所。愚癡迷悶極自怨嗟。為身心苦箭 所射不能自明解。若黠慧人雖遭苦觸自開
解無二箭也。景云。凡受苦觸計我怨嗟。必在 盛年已去。故言猛利體受所觸計我我所等。 現所受苦乃是前業所感。遇此報苦不知何
從。故名癡異熟生苦。自逼惱苦謂無繫外道 者。則尼犍子懸頭刺股拔髮類等。一類威儀 多時位者。坐臥立等隨一多住也。後五十五
苦不取根本九苦。但取餘隨生苦。第二門中 有四種苦故。故得成五十五。復有二苦等者。 遠師云。即前二門中苦。謂宿因所生苦即前
癡異熟生苦。現緣所生苦即是前欲為根本 苦。但以義別故來。增九中景云。壞法盡法者。 此據依外依果壞盡所以生苦。泰云。壞法壞
時苦者。可壞時生苦也。盡法盡時苦者。可盡 之法若至盡時便生大苦。前但壞不盡也。八 法中不言苦但言利等三者。即此內明苦故
不言苦也。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