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 on the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 瑜伽論記
Scroll 1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瑜伽論記卷第十九 (之上) (論本第七十至七十二)釋遁倫集撰
[0732a05] 論本第七十
[0732a06] 次第三明智光明勝利。初辨智光有五勝利。 復辨智光有十五德。前中言與第一樂與第 一趣者。玄云。菩提名第一樂。涅槃名第一趣
也。今解。現得法樂後趣菩提涅槃也。下辨智 德勝外。中言有闇相違者外光起時。仍有微 闇相違法並。智光起時無有相違無明闇並。
言不能隱覆已所開顯能隱覆已所開顯者。 此有兩釋。初釋云。外光不能隱覆已所開顯 法。如火已照所開顯物。日光雖勝不能隱覆
便所照物不現。智光即不爾。上智隱覆下 智已所開顯法。便闇昧不起。第二釋云。俗智 所知已所開顯法。真智觀之俗相下顯名隱
覆已所開顯。外光不爾也。言違害於見不違 害見者。如日光違害眼見。智光唯增慧及增 眼見也。第四明六種三法。中三調善者。一除
遣惡業。二制伏纏。三斷種子隨眠。三梵志 者。一趣向梵者即是四向。二住果即前三學 果。二到究竟即無學果。梵者西國言此翻為
寂靜。謂涅槃也。志是此方語。志求於梵故云 梵志。言沙門者此翻為懃勞。如無礙道懃勞 周力斷諸惑故名懃勞也。亦名息惡。一假名
婆羅門者。如雪山北胡自稱婆羅門等。二種 姓婆羅門者。五印度中四姓中上族婆羅門 種。三正行婆羅門。即四姓出家修世出世正
行。婆羅門此翻淨志也。第五明尸羅壞具。初 明由四緣令尸羅壞。一於無餘罪起毀犯者 犯初聚也。二於有餘罪不悔者後四聚也。後
二可知。次明具足。言助伴淨謂見軌命淨者。 即前加行得。或因緣名為助伴。正見心受戒 名見淨。運動身語離邪見語名軌淨。但為涅
槃而求受戒名命淨。言自性淨謂泰敬隨學 具分隨學者即是受持戒令戒淨。尊重珍敬 婆羅提木叉。如佛住世名泰敬隨學。於所 受中多小皆獲故名具分隨學。言五種不應
行處者。即屠兒家婬女家等。第六明密護根 門了知過失。如文可解。第七明於食知量斷 除八處。言命根壞滅者。非量多食命根壞滅。
飢劣者如不食外道。由食知量即能除斷。第 八明覺悟瑜伽。言虛棄而覺者起染覺故。虛 棄而眠者謂復於時染心為緣而睡眠故。第
九明六出離。但解初二後四易可解。言一趣 不隨順者惡趣身等。二生不隨順者卵濕生 等。三精進不隨順者多懈怠故。四障不隨順
者多障難故。五愛樂不隨順者染愛樂等。言 若教若證者教是阿含。證是證智。隱設此二 隱設闕。第十明由四力生善法欲。如文。十
一明出家圓滿。中言住處圓滿者塚間樹下 等。十二明尸羅圓滿。此即當前不圓滿出離 也。十三明二力四根律儀。言思擇修習力者。
思慧是思擇力。修慧是修習力。四種護者景 云。境界護者對前境自護令心不散。煩惱護 者即於前境不起貪憂。煩惱是總。纏及隨眠
上心種子樂二為別護。煩惱不起即名護纏。 纏不起故不熏成種名護隨眠。亦可煩惱護 者。謂等位行而遊行時於境離貪憂等者。謂
於正定位起加行時。離貪憂等守護眼根。是 名纏護證根護是隨眠護者。於散心位由護 眼根纏不起故。即令惑種緣闕不生故。方證
眼根護是隨眠。泰云。謂等位行等者。等分 煩惱人煩惱可護也。增上者不可護。薄塵者 不須護也。今解。言等位行者與善無記性相
應時。有念防護名平等位也。十四明於食知 量圓滿。中一依止對治者依正思擇故。二遠 離所治者不為倡蕩憍逸等故。三依白作業
者令身安住也。四依處故者為暫支持而修 道故。五分別故者分別有罪無罪等也。此中 已下諸句者。景述三藏言。報受覺於飢渴故
云舊受者飢所起。除報受外治餘受數通於 三性。隨得食時有領受苦用故。苦受者由食 所起者。除報受外諸餘受數通於三性。隨得
食時有領受苦用故。言苦受者由食所起。撫 育者已下消釋經文。言於第一第二第四蓋 中宜坐時者。謂貪瞋掉悔宜坐時對治。第三
蓋中宜行時者睡眠蓋宜行時治。第五蓋中 宜俱時。疑蓋一種行坐二時皆得思量以為 對治。為離師子相似長時極重失念無間睡
者故。師子無畏晝夜多眠故言離波。泰云。 未食之時因飢觸所起身受。名舊受者是飢 觸所起也。飽食過分起苦受者食所起也。依
量而食存養者能增梵行故也。其食力者能害 所治飢所起受等。如量食者現法樂住也。 食已無罪行故者即是施淨福田也。將欲睡
眠時先思惟於後夜分早起想也。十五明正 智不住。中言為令二種所依調適者。一是前 隨受所依身故除遣睡眠。二是前修故教論
議決擇所依身故除遣勞倦。亦善知量。亦可 睡眠及勞倦為二所依身。十六明四支攝八 斷行。言由正念故防護未生止觀隨惑者。定
名止慧名觀。沈掉障定慧名止觀隨惑也。十七 明四法於所得定為增上緣。如文可解。十八 明七法。為欲證得三摩地者應正了知。景云。
一內定退因謂懈怠者。由內心懈怠故起惛沈 睡眠。故懈怠為因。二外定退因謂掉舉者。由 於外境掉舉為因。取於五欲散亂。三內定退
謂惛沈睡眠者。從懈怠生惛沈等正是其退。 是未得退或是已得退。內緣為障名內。四外 定退謂於五欲妙散亂者。由外掉舉取於五
欲亦通二退。外緣為障名外。五內定退及因 對治謂善取相而正觀察者。由善取境界相。 能離懈怠惛沈睡眠。六外定退及因對治謂
即於身觀察不淨者。觀自他身以為不淨能 除掉舉五欲。七彼二對治依持謂光明想者。 初觀境相及不淨觀依光明想。泰云。初二隨
惑緣內緣外起為定退因。次二隨惑亦緣內 外是退定體。第五善取定止舉捨三相對治 第一第二。第六不淨觀對治第二第四。以第
二第四緣外五欲起於舉及散亂故。所以不 淨觀治。第七光明想為方便能起第五第六 對治。故為彼二對治依持也。二釋大同。十
九釋經修念住觀九句。言於有身者。謂於此 身善住其念於真如身者。觀身真如名善住 念。或唯出世間智者。謂由於內奢摩他道者。
智凝靜緣即當於止。或唯出世間見者。謂由 毘鉢舍那道者。見當推求故與毘鉢舍那道 者名。二十明依上施設立五種人。隨順世間
說此五種。並名上行。依此上行建立五人故。 言依上設立五種等。若依理者第二第五是 聖得名為上。第一是凡。第三第四是其外道。
所行顛倒不得名上。初人有三。謂欣樂欲生 喜樂樂欲界。此為一釋也。欣樂有尋有伺 欣樂無尋唯伺合為第二。欣樂無尋無伺此
為第三。欣樂煩惱障斷人於現法樂住未得 已得者。於四根本禪未得已得。除煩惱障方 始得之。名現法樂住。於一切種有想等至未
得已得者。下三空等至。亦由斷下煩惱障已。 方得無色諸等至也。於依止者是四禪。是一 切功德所依止處也。於觀察者四無色無邊
空想等多觀察也。欣樂定障斷人。於一切勝 處未得已得。及於一切遍處未得已得者。此 是障定之亂名為定障。亦名所知障。到究竟
見趣行人。謂於非想非非想處未得已得者。 執悲想以為究竟涅槃。到究竟見迹謂於六 觸處無餘永斷究竟證受者。既舉六內入永
斷六外入亦已永斷。二十一明近事三德。言 能引發同法不同法者智者。有漏智名同法。 無漏智名不同法。又解。同學鄔波索迦名為
同法。餘不同學在家人及出家五眾名不同 法也。二十二明聞法等三法。先總標三法。後 對邪顯正。又外道法是倒說者即邪聞法也。
所有禁戒非可現見等者。外道苦行持戒有 因無果可現見故。是邪行法也。所有等至有 熱惱非究竟等者是邪證法也。翻此名正。二
十三明染淨得捨。先辨五欲得捨次第。後辨 淨法決宗無退。初中先由施戒生在天上受 用五欲名得。後由過患捨於二欲。謂由出離
遠離功德者。出離色等五欲塵欲名捨事欲。 以遠離煩惱故名捨煩惱欲。二十四明由三 緣擯犯戒。如文。二十五明由四因緣令尸羅
深生受樂。一由師教離苦樂二邊。二煩惱微 薄。三得好同住。四不懈怠。二十六明四種 觀察尸羅。一由共住信知是有者。要與共住
知有尸羅。二於厄難信知堅窂者。於厄難或 心堅窂也。三由世務信知無缺者。雖履世務 正信正智而無缺減。四由言論決擇信知無
顧戀見不壞故者。信知於一切法無所戀顧 正見不壞成前戒也。二十七釋三心趣有其 兩番。初番中景云。一者厭憒鬧人心趣遠
離。二者厭遊聚落心趣出離。二者但居寂靜 處有止觀想者心趣涅槃。言奢摩他等者等 取毘鉢舍那。此中第一趣阿練若。第二心趣
出家。第二番中第一為離煩惱故趣練若。第 二欲出生死。故出家受別解脫戒。第三出生 死已入涅槃宮名趣涅槃。涅槃之名略有五
趣。一者受是觸影。一切受滅名為無影。二 者相續是身。身滅名為寂滅。後之三名如 文可解。二十八明由三過不能無倒聽聞。文
相可解。二十九明有五相為聞修器。舉始括 終故言聞修。若具應言聞思修器。三十明五 種師德言善建立法者善說化教也。立所學
者立制教也。三十一明無我見能得出離。三 十二明四善引四樂。如文可解。三十三明 佛法名為善說。有八雙句。以後釋前。言窣堵
波者翻名高勝。亦翻供養處也。由二因緣故 遺形立窣堵波。一由所證堅住故。二有可依 處故也。三十四明四種能障斷法。應知慧眼
於惡作者說名為盲者。於作惡者無慧眼故 名盲。於作福者說名有垢者。若無慧眼作福 不離相故名有垢。於諸外道說名有翳者。無
真慧眼故名有翳。三十五明修法念住。知十 一染即是俱舍有貪無貪等十一對之法也。 四聚五散者即彼論略廣心也。三十六明出
世道用世道為助。厭患朽壞者令種子朽不 能招報。三十七明如來天眼遍行一切境。四 現見無中有死生有情者。景云。欲色二界定
有中有。無色界中各無有中有。云何天眼能 見無色界耶。如來天眼見下二界死有滅處。 無中有起。知生無色。泰云。於欲色界中疾利
業者。亦無中有佛悉見之。又釋無色界眾生 無中有眷屬死生起亦知也。三十八明七漸 次證達諸法。言發勤精進故至障得清淨者。
法是內施財為外施。此內外施不平等心。不 能與定體起處方便。由精進故離此定。起處 方便障得清淨也。三十九為治九種所治修
四念住。初三身念對治。次二受念為治。次 二心念所除。後二法念所除。四十明出家在 家各有五失。言不喜樂過失者。不喜樂自所
學處也。言習近能障諸欲過失者。諸欲障道 名為能障。四十一明愚夫之相有五復次。言 非處歡喜者。不應喜處而生歡喜故也。言決
定艱辛者。惡業招苦決定無爽也。四十二明 生死似海不可飲相似者。如世海鹹陸人不 飲。如是生死大海賢聖不飲。大寶所依者如
世間海多有貴珍。如是生死大海有佛性法 爾無漏種子大寶。四十三明於諸財施法施 為勝有五。四十四應令五心隨己而轉不隨
心轉。四十五明諸惑魅甚於鬼魅。四十六明 立我過失並如文。四十七約三行辨能所治。 欲行者受五欲也。福行即受世福。同居行即
同離住也。依此三行故有六種愛恚。四種依 處五種對治。初六者。一境界貪。二怨增瞋。 三順邪教貪。四增上瞋於他所受增上安樂
不令他得。第五於有德人起貪欲施與拘。第 六於過失人起瞋不欲施與。由此於憎心不 平等。雖行施福而常伺求前田所住。內壞
憂苦不安隱住。四依處。初境界為依處者。即 是第一於境界貪。言餘有情為依處者。餘之 五種於有情處起。又初二依處各起一分雜
染者。第一於境唯貪。第二於怨唯瞋。言所 餘依處各起俱分雜染者。第三順教生貪後 生餘惑。第四雖於增上安樂眾生起瞋。欲令
自得亦生貪等。第五於有功德生貪。後時亦 生餘惑。第六雖於過失生瞋後時亦生貪等。 故言所餘各起俱分。五種對治者不淨等四
倒治前四。第五捨心想治第五第六。後有異 門六種愛恚五種對治。一事貪。二事瞋。三於 三毒生貪。四於三善根生瞋。五於三善根生
貪。六於三毒生瞋。五種對治不淨與慈各治 前二。於三作意中初治第三。第二治第四。第 三作意合治第五第六。文顯可知。四十八明
出家五德。一自依人。由出家故棄捨共財依 不共戒德。二依他不自在人。由出家故獲得 自在德。三已熟解脫分善根人。由出家故若
無餘結得羅漢德。四已熟人出家已後。若有 修斷結得預流果。勉惡趣德。五未熟善根人。 由出家故現脫居家迫迮。後必成熟德。四十
九明三苦九相。前三苦苦相。中三行苦。後三 壞苦也。第五十明眾生四支。初標次釋後結。 釋中四段。各有問解結也。言常為餘四慳所
漂溺復起法慳者。上文中說劫末時。有處慳 家慳利慳敬慳譽慳法慳無不具足。準成實 論有其五慳。謂住處慳家慳施慳講讚慳法
慳。今云餘四及法為五慳者。敬舉二慳合為 一種。當於成實講讚慳也。言依初離染相續 通達八聖支道立第一智等者。此是異生離
邪信聖道智。即生得善也。以此為依修餘三 智即加行善也。下結云。如是四支別分十一 十一與四平等平等者。初支中開五。第二有
四。後二各一。總有十一。然別十一與總四支 體無廣狹句言平等。
[0734c23] 第七十一卷
[0734c24] 下次第五十一明七義及七喜。七支義者景 云。一者欲於蘊等善巧應推求義。二者或自 性攝法。或以財法攝門徒等名應攝義。三者
惡友惡緣。應須避之應應避義。四者定中 功德。應作意引之名應引義。五者應遮諸惡 故名應遮義。六者淨戒等名應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