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Notes on the Viṁśatikāvṛtti 成唯識論述記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二()
沙門

[0266c05]自下第二小乘中有廣破

[0266c07]如何非有

[0266c07]大乘小乘大乘異心

[0266c10]至理非有

[0266c10]心心大乘故且

[0266c12]極微

[0266c12]廣破中有相應無為心所相近內方
破法之中總有十一薩婆多經量部正量部大眾一說說出上座法藏九部 
之類總結非有 障礙境界有對心所
障礙有對色界不生礙手境界有對十二法界一分 
心所法有所功能為此法境俱舍第二廣說中說
障礙有對有對法處彼此勝定無故

[0267a01]有對實有

[0267a01]有對中有有對 初中有對不成有對不成
有對中有有對極微不成有對不成申正 總結 
經部極微處所眼識和合意識應法假色實法正理
經部法處不許別有非法 薩婆多極微 大乘極微法處假色不能積集 由此應作四句
分別經部大乘世俗薩婆多一說部經部薩婆多極微
有對實有立宗正對薩婆多經部極成有對經部
相符極成有對實有極微實有隨一不成

[0267a26]下文無礙有方

[0267a28]極微

[0267a28]自下薩婆多經部極微實有皆是有對障礙有對有對薩婆多極微
有方薩婆多經部

[0267b05]五根五境無不經部薩婆多

[0267b07]自下

[0267b08]

[0267b08]極微無礙名為無礙薩婆多無礙 極微不能集成無礙色法
無為相應心心無不薩婆多因應不能一一比量論文子細分段可知

[0267b16]極微便實有

[0267b16]極微可分實有有方比量經部
有方無有二十唯識極微有方

[0267b21]

[0267b21]第一極微無光薩婆多極微即是和合和合極微極微
和合和合極微極微 和合 和合不能

[0267b29]日輪光影

[0267b29]日輪西邊

[0267c03]有方

[0267c03]東西不同故知極微有方日照其中極微日照
西邊極微應有和合和合西有方

[0267c09]有方

[0267c09]第二極微申理極微眼見得所不得不見
和合極微極微極微故知極微有方

[0267c17]極微共和

[0267c17]第三極微一應不能薩婆多
薩婆多正理極微不和集成虛空等 經部師說有方便故知
薩婆多不然隨一不成住處上下四方差別東邊西邊有方若非西西便
極微

[0267c28]有方

[0267c28]第四極微不異東西所有極微合為一體便不成二十極微六合一應
極微後半由此極微有方俱舍應有

[0268a06]有對

[0268a06]第五極微有對極微猶如極微 有對
極微極微之外無有極微二十 

[0268a13]若爾便障礙有對

[0268a13]便障礙有對障礙有對心所

[0268a16]是故汝等實有

[0268a16]由此極微有方有方便可分可分實有二十不異無二

[0268a19]有對實有不成

[0268a19]極微實有有對實有不成

[0268a22]上來極微不成有對不成

[0268a24]五識

[0268a24]自下第二有對不成之中小乘問曰無能成實極微
有對大乘五識

[0268a28]申正第二不成第三不成

[0268b01]無色而是

[0268b01]申正顯識不同論主有所
而是變現別有極微

[0268b06]

[0268b06]八識因緣種子第八識五根五塵五識
本質不得色塵之上變作五塵五根二種五塵五識
第八便之中親疎以上申正

[0268b14]

[0268b14]自下第二五根五塵世間現量所得五根現量第八識如來
現量不共散心現量六識現量所得如來如來小乘現量共許不為
功能別有大種功能即是發生五識作用如觀亦作上色功能五根 
體性由此種子二十識從自種生似境相而轉 功能 
不同大眾部不見乃至不覺四大種各別不淨不見清淨
薩婆多別有四大因緣積集離心實有成實論名師數論出家
四塵四大無常四大總得五根經部五色根極微說假部假實各別
一說部唯有無體 順世外道四大 吠世史迦四大風大
眼根耳根鼻根 數論自性大生我執我執五唯
我所受用受用有用十一不能五大五大五唯復生五大五大
十一受用火成無礙無礙
風成心根一說一說五大五大
大乘種子因緣變現行相四大增上緣故此論說 種子功能種子
四大 五根據實分別對法

[0269a04]有對內識變現

[0269a04]薩婆多五塵實體積聚實有經部師說極微五塵說假部積集
五塵五塵通假成實論實有一說部唯有假名無實數論師說五塵
論師無常通常無常無礙順世外道四大

[0269a13]大乘之中過去五識相分五塵現在大種五塵假實二十五顯色響聲
造假四大不見通假有對前已故此但是內識變現
所緣緣

[0269a20]

[0269a20]變作有別但是差別

[0269a24]現行清淨五根諸處四大陳那五識種子名為
五塵種子第四護法五識業種名為五根對法第一眼界現見種子瑜伽決擇分現行種子二法眼根
對法 種子現有 假說現行現行
如下第四現行說淨所生假說現行功能
功能大小實有彼此聖教其實種子五根 如下第四不能
種子陳那二十唯識五色根皆是種子第四現行師說諸處護法通用
既然陳那業種第四二十唯識對法第一不能

[0269b18]上來第二自下第三所緣緣

[0269b19]所緣緣

[0269b19]所緣緣標識所緣緣歸正標識內識
離心所緣緣決定非有外人身心一切外境所緣緣十八部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自心外法非一預流心所法自性第二

[0269b29]至此所緣緣

[0269b29]以上所緣緣共許
所緣緣正量部以外緣法體能無法即非眼根眼識
 若爾二義所緣緣 不然第七四緣廣解大小二乘共許非唯即是行相
大小乘第二不能發生眼識眼識即是行相

[0269c14]非但所緣緣

[0269c14]中有經部薩婆多薩婆多正量部
不立名為吠世史迦薩婆多正量部不許二義即是
所緣緣因緣所緣緣無間增上緣對立眼識
眼識所有因緣眼識所緣緣眼識 所緣緣眼根發生
無似經部因緣種子薩婆多因緣同類並非眼識所緣緣
不定一色作法色處五識五識隨一所緣緣增上緣同類
五識所緣緣因緣所緣緣應知所緣緣小乘共計所緣緣即是
取法此等親疎所緣緣分行第七外法所緣緣即是第八
觀所緣緣論過去五識所緣緣二十唯識如下第四不能

[0270a12]上來第一自下第二經部

[0270a13]五識

[0270a13]經部自下觀所緣緣論實有極微五識五識無極處所眾多極微共和合時名為
和合以上五識和合五識和合五識

[0270a20]和合不生

[0270a20]和合極微實體極微極微相符經部和合
和合實有五識緣故經部和合真實極微自體和合能緣和合相識不生

[0270a27]和合五識

[0270a27]和合假說有相不許無體

[0270b01]第二五識

[0270b01]為難和合色處眼識無實體性第二第二不生五識意識
觀所緣緣論和合五識無故猶如第二 經部第二以為
和合五識有法無故猶如第二和合緣故文中第二
緣故第二瞿波論師意識五識過失
五識有法同喻無有所立有法之中直言和合緣故和合
 第二眼識意識便本質非法
護法有無不須經部五識第二論文之中
不許緣故五識應有不定五識一向觸處
四大分位差別身根所得不同聚集眼識色處明了五識不同命根
緣緣變為他攝和合無法不可為例對法

[0270c04]極微

[0270c04]第三薩婆多毘婆沙師經部極微和合不能發生五識和合一一極微和合發生
實體緣故極微五識不得

[0270c10]無極

[0270c10]極微五識五識極微眼根眼根
五識五識緣故以為二十唯識亦作極微各別不可取觀所緣緣論極微五識相識無故猶如眼根

[0270c17]極微

[0270c17]極微各別之上和合五識和合相者一相用大本極
實有所緣緣無妨極微和合和合本極和合
中意極微別有和合不和合時故此

[0270c25]和合

[0270c25]和合不和極微和合可作

[0270c28]和合五識

[0270c28]如是極微和合五識不和合時極微五識和合極微
和合極微和合五識不和合時極微不和合時極微論文中有可知不和合時和合
知者不和合時極微和合和合極微和合和合不合五識總結

[0271a09]等至為此

[0271a09]第四眾賢論師薩婆多極微五識便五識極微
一分現量極微共和展轉相生極微經部
薩婆多和合五識五識實法各別極微五識一處相近不為一體
即是相近各別實法有力所緣緣理具

[0271a22]不許有相為此不然如觀
比量不能

[0271a26]不然

[0271a26]一二極微不和如何發生五識極微
五識其所極微 極微

[0271b04]

[0271b04]量等極微量等
相識差別極微相似且如俱胝極微極微
二相各別故知不是量等五識俱胝極微俱胝極微差別
俱胝極微如此俱胝極微 心量論文有緣

[0271b16]微量相應不同

[0271b18]共和

[0271b18]乃至廣說共和
一一極微根本極微即是極微 極微
極微團圓本相由此如何極微

[0271b28]相識

[0271b28]行相互通極微極微極微何故極微
即是微細色境
相違緣故

[0271c07]世間相違

[0271c08]

[0271c09]一識一切

[0271c09]五一心緣相違緣故緣於比量應知

[0271c12]極微至真極微

[0271c12]總結如觀徵逐不能

[0271c14]由此所緣緣

[0271c14]自下第三歸正中有顯識所緣緣極微非有實義顯識內識
依他性有體法無法所緣緣

[0271c21]如何

[0271c22]

[0271c22]本質有法無法影像必須既有即是
起名挾帶二義小乘無分別真如無有境相挾帶真如起名所緣緣自證第七體解
所謂真如無相一切諸相共同一相所謂無相 
影像無窮緣故正量部薩婆多極微挾帶相隨
為難我等有相五識過去如此問答

[0272a09]無極大乘如何

[0272a11]合成

[0272a11]自下第二顯色申正相分大小能變
變作眾多極微薩婆多從小至大合成瑜伽第三五十四顯揚第五第十六第十八廣解
中意順世極微常法所生量等名為無常聚集大量薩婆多
極微乃至展轉皆是實有經部極微實有處所大乘
法處所攝色處實有大成極微由此不從
一相一相不同 五識假實經部無緣如何大小

[0272b01]如何假色色處 由此西方五唯五識現量明了自相色處眼識
五識同時意識明了取得長短假色色處境相法處緣故大小
大小眼識大小大小意識大小五識能緣大小即是色處乃至
四大不同經部 第二明了自相自相自相自相
十二處各各自相自相一一各分段各各有別如是現量
現量皆是實法無漏假有無體二相忿但是相待
相待有法經部但是等分其實五識
五識分位瑜伽論第三變色大中 由此難解對法第一


[0272b27]無極何故

[0272b28]實有極微

[0272b28]第三極微非有實義即是實法佛說極微折色極微佛說
所緣緣折色瑜伽論第五十四緣故佛說極微如何

[0272c06]瑜伽假說極微

[0272c06]瑜伽名為相應境相不違一切法自性行相
行相相應安立二諦與果相應無上菩提利生應感
瑜伽法相取與相應禪定相應瑜伽依士釋瑜伽瑜伽有財釋瑜祇
觀行假想色相即是色相漸次不可假說極微不同小乘不可

[0272c19]極微邊際

[0272c19]以此極微即是有方極微有方

[0272c21]二義一方二種即是無有便虛空作色
即非極微極微不可有方有分瑜伽極微有方細分相違以此相與經論
極微邊際邊際窮盡便分別對法第一瑜伽第三五十四五十四天眼實有

[0273a03]由此應知極微

[0273a03]有對第二

[0273a05]

[0273a05]自下第二法處色生起下文實有種類有對前已
心所心所法

[0273a11]有對至真色法

[0273a11]有對外境現在過去現行如下第三第八

[0273a15]無表色豈非實有

[0273a15]自下第三有對中有此外有對
無表色豈非實有世尊

[0273a20]實有

[0273a20]中有外人為難初中一總

[0273a23]所以者何

[0273a23]

[0273a24]表色何為

[0273a24]第三中有 初中破身 申正中有
第一積聚和合差別積聚成身依止眾多依止
身根表示色處表色身故名身依士釋身業動身
動身不能

[0273b07]不可得

[0273b07]第二中有薩婆多實有實有可分前已
表色無故實有形色相待便 外人實有
極微積集成長若爾極微有別雖是便變為
成長不然極微 不成顯色 極微
實有

[0273b22]

[0273b22]正量部身業俱舍十三別有名身
實有實法心所法實有長時滅法有人一期之間中間名
乃至無有一切生法心所
諸法無實心所心所剎那

[0273c06]隨一不成因故

[0273c09]有為法不待因故

[0273c09]不待因故心所故知 剎那有為法
鈴聲鈴聲念念滅法有為念念極成無不薩婆多法滅不待外緣外緣
不可以不待因為隨一 不待無為 不須分別不待破相
有法之中有為不然相符極成

[0273c22]因應

[0273c22]因之因故 因而生生因而自生因而
不待因而展轉連環展轉向上成立不待
既成有為法剎那既成菩薩地四十六因應更生更生因故

[0274a03]極成同喻無不

[0274a05]有色至理不然

[0274a05]別有不是心所動手名身等引非心日出
經部去世一百年中北天竺國有鳩摩邏多九百天竺五大論師日出
世間日出譬喻為此奇事譬喻經部種族經部以此當時未有經部經部四百年中出世
有色心所動手身業不是不然

[0274a18]若是

[0274a18]動手

[0274a21]若是動因應名

[0274a21]若非動因風大風大身業風界動因風大 應名
水火

[0274a26]善惡

[0274a26]善惡善惡觸處如火 
不能草木動因云何善惡善惡不然

[0274b03]香味實有

[0274b03]表色表示應知香積世界表示即非
音聲佛事不許 第二時而自悟善惡
見佛顯色念佛善惡第三實有今後為此解答

[0274b13]外人問曰名身

[0274b14]假名

[0274b14]正義大乘五塵無記隨順小乘表示
內心加行起因隨心善惡念念生滅表示假名善惡身業
薩婆多生滅相正量部動作譬喻 表示體表名表
表示不可名表身業

[0274b25]實有

[0274b25]第二語業正義大乘語業謂語音聲
名為語業持業釋名為 語者能詮實業依士釋

[0274c03]一剎那

[0274c03]一切有部一剎那不能一剎那不能
極微大乘不著一剎那不能有所
應許以是有情語聲一念 一切聲一念表明一念不能一念聲言能詮自言不了
不能 大乘之中豈不一念能詮宗法過失不違
一剎那無實 

[0274c18]相續便

[0274c18]第二剎那能詮不然相續便語聲
能詮相續風鈴 語聲一念一念前已

[0274c24]有對前已

[0274c24]有對表語有對
前已實有

[0274c29]至於

[0274c29]正義 此時語業
經部薩婆多生滅相聲論

[0275a05]表示一切

[0275a06]

[0275a06]第二中有申正無表色實有有對 前已
心所大眾法密部無表色精進等心上座胸中法處

[0275a14]至理

[0275a14]第二申正差別
作善小時善惡時節中有

[0275a20]增長

[0275a20]無表色二種即是殊勝善惡種子增長名為
殊勝語者顯色善惡顯性無記律儀 增長
增長增長善惡種子增長剎那剎那七支即是種子念念無依福業施主
遠處受者施主種子增長增長福業受戒第三羯磨無心種子
現行熏習念念體性倍增心所闍梨以後受戒無心猶如遣使殺生
念念種子有種功能合用增上不用
不及所立 現行如何
戒體何故祈願種子無表色 種子現行
語者意業語者意業遠近名為意業第三業者初二遠近剎那第三近因發言
所以顯揚論說律儀現行建立中善語者決定
差別

[0275b24]假有

[0275b24]中止現行種子隨心現行
種子名為八道正語何為   
  不同二義菩薩如來身
念念增長非一剎那故知 問曰別解脫表示
何故現行意表 答曰不然不能表示 問曰若爾意識現行應名不能表示 答曰
殊勝先有祈願假名隨心不然殊勝
祈願殊勝祈願即是不同大乘乃至祈願
意表現行名表瑜伽第五十三樞要 二種大種
五十四六十六如下第七三業所以佛地第四通明道者無漏

[0275c25]世尊豈不

[0275c25]第二

[0275c27]

[0275c27]

[0275c29]若爾何者名身語業

[0276a01]動身意業

[0276a01]下文出體釋名相應意業依士釋
第三語者語業審慮決定意業五十三意表
自有二種遠近加行差別 問曰語業何者
假名假名現行名為 答曰正業
假實如理 由此應作四句分別
瑜伽意思名為中意二義語業

[0276a20]問曰何故

[0276a21]起身名為

[0276a21]第三有所造作造作名為二義一者
第三即是引發二者當來苦樂異熟非唯
 非唯即是得名道者依止進趣
道中意業異熟道義

[0276b04]業道自性

[0276b04]非但意業二業 業道實體假名業道假道

[0276b08]業道

[0276b08]名為業道第二正解業道造作造作可知

[0276b11]由此應知

[0276b11]自下第三總結申正

[0276b13]相應實有

[0276b13]自下第二相應中有初中一總三量
相應心所相似無為

[0276b18]所以者何

[0276b18]

[0276b19]非得等至

[0276b19]中有實有作用體用實有 初中
有法宗法 非得有法下文實有非得
實有心所畢竟 俱舍現量眼根等比所得
體用無為無為無不擇滅無不

[0276c03]色心作用

[0276c03]作用有別心所作用真如非一過失

[0276c07]由此分位

[0276c07]宗法

[0276c09]

[0276c09]第二相應法相應心所實體
真如不一不異不同相應行一無不異品非一應知

[0276c16]心心實有

[0276c16]第三實有比量第一有法相應實有
無為畢竟 畢竟龜毛瑜伽前言真如不一不異
不舉無為實有宗法無為不定

[0276c24]實法非實有體

[0276c24]有法共許不共許忿相應實有以外實法
顯色心隨一不成相應非有實體忿顯揚十八廣破

[0277a03]如何實體

[0277a03]中有薩婆多十四相應第二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
雞胤部化地部第三成實論正量部增長正理論所立和合性 薩婆多十四相應
中有非得同分命根二無心定無想異熟四相文身 中一
外人外人教理正義異生性退不成無處
非得異生性即非不成而立 文言 

[0277a19]契經無學

[0277a19]外人教理異生聖者

[0277a21]補特伽羅數取趣異生 無學無學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八正正解
正智十法

[0277a25]異生不成煩惱

[0277a25]異生聖者不成異生證得

[0277a28]不成顯得非得

[0277a28]

[0277a29]不成

[0277a29]教理次方不成

[0277b03]輪王非情

[0277b03]下文難得非得 得中教外 初中第一
七寶象寶馬寶女寶有情非情七寶輪王成就七寶
不許非情

[0277b11]假說成就

[0277b11]第二輪王自在假名成就善惡

[0277b14]善惡

[0277b14]何故假說實有異生成就善惡諸法七寶應有契經有成善惡
善惡無實契經有成七寶 善惡自在成就有成七寶 

[0277b21]第三

[0277b22]七寶假說

[0277b22]七寶現在自在名為成就善惡法理不然現在

[0277b25]論主

[0277b26]至理非有

[0277b26]善惡現在非我無為現在現在
非有擇滅真如現在不即不離不可故知唯有現在即可自在成就現實法理非有故知決定不成
真如智證假說無妨非擇滅

[0277c06]第四外人問曰無得無為法永不

[0277c08]現在

[0277c08]現行現在無記諸法種子種子假名成就真如有無緣故

[0277c12]無記真如過失

[0277c13]

[0277c13]自下第二教外中有等於所得

[0277c16]

[0277c16]毘婆沙所得婆沙本意非得此外
諸法法義

[0277c20]無為

[0277c20]論主無為有為

[0277c22]一切非情永不

[0277c22]一切非情永不無得龜毛 不許外法非情過去
未來成就法恒常得法

[0277c27]永不

[0277c27]一切永不永不無能龜毛

[0278a02]俱生

[0278a02]無得俱生俱生起因若爾

[0278a06]論主

[0278a07]便無用

[0278a07]有為相應無用俱生前後大小何所有情數法無用無為法

[0278a11]善惡現前

[0278a11]前後一切三性善心善惡現有
善法 應知和合俱起

[0278a18]得便無用

[0278a18]以前俱舍

[0278a20]

[0278a21]成就

[0278a21]無得不成正理

[0278a23]論主

[0278a24]成法不可得

[0278a24]即是現在真如有情何須成就無法前已不須有情不可得

[0278a28]無用

[0278a28]有情有情無用何須無故無用
有情數法無情法名有情不可說有情即非有情
法名有情無得非情輪王成就七寶非情取得非情現行成就一切法非情現行即非


[0278b11]無故非得

[0278b11]得無非得有用尚無非得無用如何非得非有非得

[0278b14]有情成就

[0278b14]申正非得非情輪王七寶
大乘非情建立受用成就第二不成以為種姓不可自身所有種子現行
非情成法此等成就大乘成就實體瑜伽論五十二云何
成就攝受名為一種成就 成就差別

[0278b27]分位成就

[0278b28]一種成就現行成就

[0278b28]五十二所有染污法無記善法不由功用現行染法奢摩他無記聖道邪見
名為種子成就此等不行成就瑜伽引發勢力自在即是一切煩惱無記任運
所有種子成就無始此等種子修習五十六對法第五種子欲界未離欲
煩惱隨煩惱名為成就此地不成損害現行作用力不成瑜伽無不成就相違對法論
任運一分無記種子中文自在成就一分無記種子成就一分無記
瑜伽對法煩惱說通不成成就瑜伽瑜伽染法治道奢摩他
無漏道對法名為成就無漏道名為對法瑜伽故知成就
種子瑜伽對法論染法無體有用無用不成有用名為成就現行種子成就對法體用有名體用無名不成
欲界染法奢摩他第七識中一六識不成六識之中見道一向修道不成修道我見
不成作用無名不成作用有名無漏道不成有別離欲見道
一向不成修道不成修道第七識一向金剛心六識一向不成我見離欲
不成無記聖道望斷不成成佛不成善法不成邪見
在此地名邪見不生地名不成成佛不成未成對法染法
不成有無對治瑜伽唯有作用不成種子方名無記瑜伽不成無記互相不成
自在成就瑜伽論加行所生善法一分無記種子自在加行自在此時自在此等自在
論說加行善法出世一切功德一分無記工巧處變化威儀得無
染污加行有成不成善根不成成佛不成有漏無記有用
成佛不成無漏有成不成得勝退失現法樂住不成現行無漏現行不成
有成不成種姓不成三乘決定所有姓名無名不成 現行成就對法
不善無記現行現行成就現行不成不成現行
通有無漏法二種大乘樞要 何故分為 現行合而為一 

[0279b11]不成

[0279b11]非得而立別有不成義門
非情自心種子所生非情不同小乘取法差別申正不明
相對薩婆多種別所得有為得道擇滅通有無漏眾同分 
大乘有為法所得擇滅無漏 非擇滅六行所得無為擇滅
世道第八識畢竟非擇滅佛身中邪不生種子有種
種子非心通有無漏法三性對法非得一切一切種子
非得非得唯有屬於通有無漏種子非得義門小乘不能 
不成不成非得

[0279c05]此類異生性

[0279c05]五十二三界種子異生性二障不善無記二法之上施設
異生性五四有情染污異生異生性二義別異生人天趣五趣
異名轉變邪見生類聖人生類名為異生異生依主釋變異異生婆沙廣解名字

[0279c15]聖法未成

[0279c15]其所種子種姓乃至第四如來種姓隨逐所有
二障種子建立種姓見道二障二乘一分一分此等如下第九

[0279c22]如何同分

[0279c22]

[0279c24]契經乃至廣說

[0279c24]外人

[0279c25]論主

[0279c26]不成

[0279c26]別有自體之上天人同分不成

[0279c29]實有

[0279c29]內外相同眾同分四生
無能相似無不

[0280a05]草木應有同分

[0280a05]論主草木別有同分應有
同分人天 天人同分如草 何所不許 
有情無情同分應有對法無法同分俱舍正理 俱舍
業果外法可言同分非唯業果何妨外法同分異熟外法等流外法樂欲同分樂欲無生
有為法相似應有同分同分樂欲同分無故樂欲樂欲無故同分有情同分一切相似
外法不以同分外法相似同分薩婆多有餘 自言同分外法前後
分疎為難故此同分非情救出論文徵逐

[0280a29]同分有別同分

[0280a29]第二能所便別有同分別有同分
同分同分相似法云翻覆四大種大種雖是
不假名為四大無能名為如同相似同分
不然大種功能而是不為同分無有非一何為同分 
同分更為所生同分大大生生
何況同分

[0280b18]云何

[0280b18]同分同分何為

[0280b20]實有

[0280b20]第三宿因正理同分同事

[0280b23]不然同分

[0280b23]若爾事業同分相似同分相似外法
相似同分外相色處應有同分色處色處 如此徵逐無始宿
事業同事同分

[0280c03]有情同分

[0280c03]申正種類婆羅門婆羅門相似能所
同分依士釋不同小乘別有不然不在外法內外 大論
同分外法之上同分而言且說俱舍經部
外法過失有情內法對法樞要

[0280c14]次第命根

[0280c15]如何命根

[0280c15]外人

[0280c16]契經名為

[0280c16]薩婆多等引三法捨身應知命根名為命根解釋
正義在於色心不斷 命者第八識

[0280c21]不成

[0280c21]論主實體證實

[0280c23]命根

[0280c23]第一命根實有三法 色法
中說所立不成一切

[0281a01]命根命根

[0281a01]第二命根命根實有 自命
薩婆多能持能持 經部命根不然無心無物無色界不同分心無漏心便命根
薩婆多能持命根不能非心 眾同分前已無不同分命根不能和合
無心定時無心如何無心無實命根中等無想異熟睡眠
無心死屍樹木故知無心有情有情比量如下可知命根
若爾命根命根異熟命根不能能持
命根間斷不然命根不能非心經部不能
無色阿賴耶識無心不捨能持不可為例

[0281a26]若爾如何三法

[0281a26]下文第三詰難中有外人三法

[0281a29]三法

[0281b01]四正斷

[0281b01]論主但是一識阿賴耶識相分色法身根所得能持
現行三法別有體性有餘不捨無色界三法
但是一體四正斷四正斷未生善二法但是精進

[0281b10]無心

[0281b10]此外即是無心

[0281b13]豈不

[0281b13]論主有餘非我無心無有

[0281b16]如何無心

[0281b16]此外

[0281b17]轉識阿賴耶

[0281b17]論主無心轉識阿賴耶所以

[0281b20]外人問曰

[0281b21]廣說

[0281b21]第三廣說正理命根無色界不同分心無漏心
無心能持無心一體無色三體一應 無色
無心不厭細心所以

[0281b29]命根

[0281b29]五識三界第六異熟第七阿賴耶識
三界一切不斷相續引業異熟果異熟命根真實

[0281c07]外人問曰前言即是命根

[0281c08]依親命根

[0281c08]自體論主異熟因
增上緣親生名言因緣親生種子名言極多不能因緣生不生
親生種子相應法現行第八現行命根非命親生名言先世
差別功能色心決定功能命根現行以此種子業力一期功能差別決定種子功能便
阿賴耶識現行由此能緣住持能持能持現行現行不得無能
由此功能現行持法命根根本不由現行諸法根本決擇二十二命根無所屬
取現屬意何故引種功能命根中意 顯揚第一六處決定命者第六意處種子
無始法爾六處相續第六現行所持所持能持命根命根所持非命六處決定命根現行色心
命根種子種子方能現行現行命根 種子
五根相分相分種子功能雖是一體差別種子同體六處種子命根
六處種子六處種子五處中斷名為五根應有中間功能 命根三界差別
命根非一種子非一相同五根唯一種子如何
正理如下第八增上緣種子無漏

[0282a25]次第無心

[0282a26]如何自性

[0282a26]論主實有

[0282a28]無實

[0282a28]此外有理非但中心實法不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