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Weishi Ershi Lun Shu Ji 唯識二十論述記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唯識二十論述記
翻經沙門

[0992a08] 云何如是密意有色

[0992a09] 第一自下第四外境 實有唯有中有初小 論主極微
一實唯識大乘 後方論主無我佛說 云何如是有色

[0992a16] 實有外法各別

[0992a17] 自下外人別有 外法各別 名色
名色

[0992a21] 非一極微和合 極微不成

[0992a22] 自下第二論主中有之一小乘 二種小乘
外道小乘第一句 外道三句小乘小乘第一句 薩婆多毘婆沙經部 正理
和合立宗 極微 不成極微唯識論世親年邁正理論後方

[0992b02] 何所

[0992b02] 自下中有 例如

[0992b05] 實有各別

[0992b06] 外道小乘實有 之外有色能緣各別

[0992b09] 小乘外道自下

[0992b10] 如是外境

[0992b10] 此外 法體

[0992b12] 有分

[0992b12] 論師名勝 緣起
句義句義唯識 一實三業四有同異六和 中有地水火風水火
極微不滅 無生常住眾多 成劫兩極
等於父母他生 如是極微 如是
第七等於微量如是 第十五量等本生父母 十四微量如是展轉三千界三千界
從父二法所生等於父母 乃至 眼見不得風大水火
香味 四大中有 一切有分眼識
名為有分細分 名為

[0992c07] 實有眾多極微各別

[0992c08] 小乘薩婆多 色處眼識 所以者何其一極微實有合成
阿耨阿耨故此以上實有五識 實法緣於阿耨以上和合假色色處眼識其實極微一一各
眼識實體

[0992c16] 極微和合

[0992c16] 薩婆多正理經部師說極微 正理師說極微

[0992c19] 實有眾多極微共和

[0992c20] 經部實有極微 五識無極和合阿耨 以上雖是五識之上
五識一一和合 五識論說實有 和合正理五識
經部陳那五識 中一現量極微
實有發生 相識五識所緣緣極微集成 五識
實有極微五識 實體緣故論說實有眾多極微共和
唯識第一唯識鞞世師薩婆多和合
聚集自知

[0993a11] 外境理應非一

[0993a11] 自下第三 外道小乘 外境理應非一

[0993a14] 非理

[0993a15] 有分分色不可

[0993a15] 有分本極實有 分色不可山地一一即是
分色別有一實有分 有分分色分色不可猶如分色有分分色
不可隨一有分 細分 分色前因許字
不可隨一 立宗 有分分色不可
細分便由此 比量過失

[0993a29]

[0993a29] 小乘第二 薩婆多

[0993b02] 自下

[0993b03] 極微各別不可

[0993b03] 極微一一各五識不然極微 各別五識不可異生
不見極微五識之上如何 極微各別各別極微五識 五識不可眼根故此
極微各別但是有法不可但是同喻所立極微 五識極微各別五識眼根
所緣緣 所緣緣能緣 實體能緣
設有實體五識有緣 眼根 極微五識
無故猶如眼根 唯識論第一論說 極微共和五識
無極極微各別和合五識和合相者 本極實有所緣緣
和合不合極微和合不合極微五識 有別唯識第一

[0993b27] 和合

[0993b27] 正理論

[0993b29] 一實極微不成

[0993b29] 經部極微 一實意識薩婆多一實 處所六識一實極微
不許不成極微和合 經部和合眼識
現相無緣無實錯亂 第二無實不能和合 五識無故猶如第二
成唯識論和合 自體相識不生 和合實有不可說五識
第二五識 極微和合非有 觀所緣緣論正理
實有有緣 極微 極微極微
極微 能緣極微 有別等覺
極微差別 所以者何極微量等 至極成唯識論
不然共和 極微相識共和 一一極微各各
相識一識 一切本極 理實不成種種

[0994a01] 云何不成

[0994a01] 自下極微 中有不成不成申正 總結不成外人
一實不成隨一論主云何 不成

[0994a06] 極微六合一應 極微

[0994a07] 不成總有小乘中有極微 不成之一極微有分不成
分為不成 不成既有分為 不成不成初中
極微極微 極微極微 極微中有極微外邊極微
極微極微 極微相合 便同一處所同一阿耨 各各極微

[0994a20] 若一極微六方極微

[0994a21] 中間極微四方上下極微中間極微

[0994a24] 所以者何

[0994a25] 一處有餘

[0994a25] 中間極微極微無理有餘五方 極微如是乃至中間極微下方極微
五處中間極微中間極微 中間極微一處 有餘
中一極微六合 同喻

[0994b04] 極微極微

[0994b05] 極微相合中間極微六合互相 同一處所中一
阿耨極微增長

[0994b10] 所以者何

[0994b11] 展轉相望不過

[0994b11] 微量展轉相望 極微
微量不過極微 比量極微猶如 無異極微中法
同法喻不違同喻

[0994b19] 不可

[0994b19] 極微不可 不可
猶如極微中說 皆是

[0994b24] 迦濕彌羅國毘婆沙極微有相

[0994b25] 薩婆多極微有相立宗 同一處所
世友極微 大德極微無間 間隙中間
有對異義迦濕彌羅 北印度毘婆沙在此以為 毘婆沙婆沙
三義勝義決定異義 一部異說廣義一一 廣說

[0994c08]

[0994c08] 不合 有方不得 相合前來

[0994c11] 色有相合有方

[0994c11] 以上有相有方 聚合有方
俱舍論和合 名為 和合

[0994c17] 不然

[0994c17]

[0994c18]

[0994c19] 極微相合 不由

[0994c20] 自下極微不成中有 極微極微
無相故知不由 極微不合有方不合

[0994c25] 說理

[0994c25] 先發外人 合理義理意趣
理趣能緣

[0995a01] 極微極微聚合

[0995a02] 初二極微 可言聚合極微極微 聚合
極微 極微 極微猶如

[0995a07] 展轉

[0995a07] 師宗聚合 展轉有無假名
逼近

[0995a11] 極微

[0995a11] 相合 極微極微

[0995a14] 所以者何

[0995a15] 有方不許極微不由

[0995a16] 重顯有方不許相合成立極微不由極微
有方應有有法差別 有法差別隨一不成宗法同喻能立 不成所立不遣所以者何
我所極微 心所差別 無礙有法
非但如是 有法 隨一不成
宗法 有方 同品能立不成有方
有方異品所立不遣 有方有如 無常同品無故同喻之中
不成異法有無所立 為例不然 異法便所立不遣
聲無常異法所立不遣所立不遣 本論善因

[0995b12] 是故一實極微不成

[0995b12] 小乘 不成不成所以 所以一實不成

[0995b15] 極微不合

[0995b15] 極微俱不成自下 極微有分俱不成中有
不成 不成 正生有無
一實極微相合相合 我所不論

[0995b23] 極微有分

[0995b23] 正生有無極微有方

[0995b26] 所以者何

[0995b26] 此外何所

[0995b28] 極微有方 不異無二

[0995b29] 有分 可知 總有無為
第三第四不異極微極微無二
分為初二

[0995c08] 極微六方分異分為云何

[0995c09] 上半有方經部 薩婆多有方 中間六方
既成云何可分故此一有 分為因應極微
有方不合 中間相合 西不成
極微不成西 東非西西若爾不成
東西心心唯識 極微住處上下四方差別便 共和薩婆多薩婆
正理論有方可分便

[0995c26] 若一極微無異

[0995c26] 薩婆多 第三極微極微
無異極微

[0996a01] 日輪光照云何

[0996a02] 第三 日輪自體東邊 一面云何西邊
何所不許

[0996a06] 無餘分光不及

[0996a06] 日照即是西 極微一邊不及西
日照無有東西 虛空等唯識云何和合
不同極微有方現量

[0996a13] 極微

[0996a13] 第三初一字義意即

[0996a16] 云何展轉

[0996a16] 第三二手 云何左右手展轉

[0996a20] 無餘不行展轉

[0996a21] 東非左手即是 西左手不行以西 西二相無相行者
手相 虛空等以為 唯識
不得和合極微故此極微 有方

[0996a29] 極微展轉

[0996a29] 不得 即是極微處所 不成

[0996b04] 諸色同一微量

[0996b04] 色法同一微量不成不成
不可比量不重

[0996b09] 云何不許極微

[0996b09] 外人極微無有便難 云何不許有方 極微極微

[0996b13] 極微

[0996b13] 極微 別有極微

[0996b16]

[0996b16] 此外極微別有

[0996b18] 若爾無二

[0996b18] 論主 若爾 第四不異 無二 不異極微 
極微猶如極微

[0996b22]

[0996b23] 不異極微

[0996b24] 四句上半不異下半無二不異 一實極微極微
即是極微 比量唯識 和合極微故知 極微有方

[0996c01] 差別極微非一

[0996c02] 一實不成之中上來第二 有分不成第三 正義總結不成四句三句申正
第四不成吠世史迦極微 通常無常空劫極微常住成劫所生名為無常大地
地水火風極微色聲香味觸五大順世外道所生
名為本極薩婆多 色處極微阿耨乃至展轉 極微實有五識阿耨以上皆是
五識經部極微何處實有 五識其實極微 意識大乘極微法處
名為極微 唯識大小變作眾多極微合成色有
實體佛說極微諸色實有 極微瑜伽假想色相漸次 不可假說極微極微有方
不可便名為 極微邊際瑜伽第三五十四顯揚第五十六十八
分拆差別極微 慧安 非一實有非我
亦稱極微

[0997a02] 極微未能

[0997a03] 之中第四外境 上來之一小乘外道 其次小乘第五
小乘中有論師 極微論主外人論主外人論主
正量部論主前來極微大乘未能

[0997a12]

[0997a12] 論主 極微極微 諸色極微

[0997a15]

[0997a15] 外人即是現量 五塵顯色青黃
顯現實體 其內五根現量 現量
實有

[0997a23] 實性

[0997a24] 論主經部薩婆多 假若 五境實性


[0997a28]

[0997a28] 此外

[0997b01] 過多非理

[0997b01] 論主若一 極微以下非理
非理

[0997b05] 外人非理

[0997b06] 一應

[0997b07] 小乘小乘 外道小乘有色 一字 外人
無二 一應次第 無有
第三第四 第三業道西域
第三及第四句 不同即是 非唯
不是

[0997b21] 所有所行

[0997b22] 一字 所行即是所有 所行


[0997b26] 前來五處不是色處 一一
最初

[0997c02] 漸次大地一切

[0997c03] 第一可知 世間漸次大地 一切如何
  即此  大地漸次
一切如此論文 比量如是大地 假名大地實地

[0997c12]

[0997c12] 第二且如無有 一法一時之中

[0997c15]

[0997c16] 一時應有

[0997c16] 一時 應有此處
一切世間所以者何且如 如何故知
世間隔斷無有一法

[0997c25] 一方不得間隙

[0997c26] 第三一方 處所其中不得 間隙中間所見空處
名間

[0998a01] 所以者何

[0998a02] 亦即有餘云何差別

[0998a03] 既是 有餘云何  一方處所
住地此地 住地 一方 不得間隙差別

[0998a10] 如何一處中間

[0998a11] 第四如何 中間有空  一處不得中間
第三 非有第四 中間空缺
三句多事第四善惡

[0998a20]

[0998a20] 第五無有

[0998a23] 立宗所以

[0998a24] 同一處所

[0998a24] 既是
論說 不可不等可見
極微六方分異云何  水能 猶如
不難 比量論文思惟施設安立宗因喻
過失不能善因 不須比量道理 不違

[0998b10] 差別不由

[0998b11] 正量部 所行皆是 所以者何
如是 之下東西 不由異義名為
不及遂即故我

[0998b19] 應許差別展轉分拆極微

[0998b20] 第八論主 差別應許差別 物體一者展轉分拆極微
住處名為各異 如是東西方東西方 如是極微是故世間
實有唯一汝等

[0998b28] 極微非一實物 不得

[0998b29] 第四 第三總結不成唯識  極微非一實物極微一實 非有
眼色總結以上極微 根境非有即是五根 不得極微實有

[0998c07] 無言何所

[0998c08] 由此唯有

[0998c08] 唯識 根境故知根境 根境四大 唯識第一

[0998c12] 上來總有十四合為之一 外道四事非理有情無我教
分為初二總有 問答外境無故總是第一四事 徵實自下第二
現量憶持

[0998c19] 諸法刊定有無一切現量

[0998c20] 第二分為 現量憶持 薩婆多為此
諸法刊定後方 諸法即是一切有漏 無漏諸法有無量度
能量 心心諸法 四分見分能量相分自證如是
見分見分自證能量自證 自證自證自證自證 能量即此自證
第三第四第四第三 第四即為緣故陳那 內外大小乘三量現量
比量聖言梵音 非得聖者名為 但是世間可信
至理實事聖言 比量比附量度名為比量 名為比量現量
薩婆多用世 現量顯現 現量法救
能量現量妙音能量法勝現量正量部心所法 心所法現量經部師說
和合假名能量假名現量 句義現量數論師說十一 五根現量歸於自性現量大乘
師說名為色法不能唯心心所能量 心所法正是名為現量
無著以前二分唯一見分 無著以後陳那菩薩三分自證分為現量護法以後見分自證自證
現量安慧隨念 計度分別名為現量無漏現量小乘外道大乘
十一出現顯示陳那以後聖言無故因明世親三量
論說一切現量取現 大小二乘外道共許 現量

[0999b07] 外境現證如是

[0999b08] 世人乃至 無識 如是
覺者心所法異名現量 非唯因明證智心所法 故舊如此證智云何
唯識外境分明現證現量 所得

[0999b16] 論主

[0999b17] 不成

[0999b17] 中有

[0999b19] 外人設問云何不成

[0999b20] 覺如 現量

[0999b21] 第一句正理 外境實有不成三句外境前後
易解一句 經部三句正量部 剎那一切剎那
現量正量部 現量薩婆多大眾部不同
薩婆多第三相違

[0999c03] 如夢外境有如

[0999c04] 初中如夢 諸位經部大乘彼此共許外境非有
以為如夢離心境界 我見

[0999c09] 合法

[0999c10]

[0999c10] 二字起見如是 現量外境覺生
所有 如夢中意實現 現證如是
意識中分現量心所法唯識現量分別 現量自相變故
意識計度 論說不得自相諸法 共相覺者現證如是

[0999c23] 不成

[0999c23] 如夢實有 離心外境實有不成

[0999c26] 若爾現證如是

[0999c27] 三句正量部 第二爾時現證 如是

[1000a01]

[1000a02] 爾時

[1000a02] 第三 量等六識 五識實現過去現在

[1000a06] 所以者何

[1000a07] 在意分別

[1000a08] 見識現在非有彼此 共許第六三分方能分別 五識分別不能
在意 五識過去非有先見後方 正見實現
此時現量外境 現量內法 不成正量部心所法鈴聲
念念生滅法滅外緣 長短一期後方如是現量眼識不住過去一期
所見此時 非有  現量散心無故散心緣於
過去一期論說

[1000a24] 剎那

[1000a24] 薩婆多 心心念念剎那 第二

[1000a27] 已滅

[1000a27] 第三六識 在意能緣
已滅即此所有現在 不及已滅不成 現量散心無故
散心過去大眾部 六識不同

[1000b06] 如何此時現量

[1000b06] 雙結 第四正量部 此時現量外境薩婆多
如何此時現量 外境不成 六識所見
現量如何五識 現量不同 五識相續
不假意識意識同時剎那過失 覺生

[1000b18] 意識是故決定

[1000b19] 憶持外人 過去五識意識方能
是故決定過去 五識

[1000b24] 現量外境實有

[1000b25] 明了五識 追憶意識彼此 現量現量方能故此
定心外法追憶現量 故知外境實有外境 現量云何憶持 外境實有

[1000c03] 此外論主

[1000c04] 如是外境不成

[1000c05] 如是 現量實有以此 離心外境不成

[1000c08] 何以

[1000c08] 外人為何 不成

[1000c10] 論主

[1000c11] 從此憶念

[1000c11] 分為如今 一處相違申正憶持
後生憶持離心外境憶持

[1000c16] 外境眼識外境

[1000c17] 離心之外 識從自種生境相似外境現外境
五識似外境現

[1000c21] 從此相應分別意識

[1000c22] 憶持過去 五識此後別境相應有緣 分別意識五識所緣境 
離心五識從此相應一意五識離心

[1000c27]

[1000c27] 意識現在名為憶持 所以者何五識同時
種子相續 名為憶持五識 有意識

[1001a04] 以後所見實有外境不成

[1001a05] 道理 五識所見實有不成 無異
第八識上來 異常難解

[1001a10] 如夢無實識得

[1001a11] 自下第三小乘外道難以後方 論主唯識
論主前來說理夢中 二識

[1001a17] 自下

[1001a18] 自知夢境非有何不自知

[1001a19] 二識自知夢境 非有自知無有 何不非有


[1001a23] 自知非有如夢

[1001a24] 不知 非有 自知無異故知實有
真智 相符極成亂真隨一 不成生死大乘五識不行
便大乘真智外境大乘真智 不成為此

[1001b04] 自下

[1001b05]

[1001b05]

[1001b06] 自下

[1001b07] 不能所見非有

[1001b07] 真智不能自知生死所見實有正理
自知心所實有 即此二義
梵本上下 如是

[1001b15] 不知夢境實有

[1001b16] 舉世方知 非有彼此共許以為

[1001b18] 如是世間虛妄分別夢中

[1001b19] 理解生死 虛妄無始數數 名為覆蔽稱之為
無明聖智不生猶如世間 生死
異名生死世間生死

[1001b27] 有所實有

[1001b27] 生死真智故此 實有顛倒虛妄顯現生死
實有夢境極成

[1001c03] 真覺不能自知

[1001c03] 虛妄真智不生如何 得知生死夢境不實顯現如夢
生死不能 極成  自知如今非有極成 自知真覺世間差別隨一
世間彼此 名為極成生死不許外人 生死不能如實自知真覺得知非有

[1001c14] 出世對治無分別智真覺

[1001c15] 二乘見道真覺不知 加行唯識菩薩見道無漏 世間名為出世生死稱為
離世分別分別無分別 間道對治世間真如無分別智 不虛如實
真覺異生夢境非有假名真覺

[1001c25] 此後所得世間淨智現在如實了知 平等

[1001c26] 見道 無分別智有緣世間無漏現在 方能如實了知生死
後得智世間名為世間有漏 世間淨名 如實知無分別如理真覺此後
世間如實知 真覺無分別無分別智 生死自知真覺無分別
真覺不能實有後得智緣理二智 平等無二
夢境實有生死真智出世 先生夢境真實相似無二 相似不知
生死夢境實有但是覺得真覺 了知攝大乘論唯識

[1002a15] 有情自相轉變差別 不由外境緣生

[1002a16] 自下第四二識決定外境小乘 如是有情自身中心相續
自證轉變自體差別在內 外境不由外境 種子轉變差別
不由外境緣生

[1002a23] 外人論主共許後方

[1002a24] 有情善惡正邪二識決定

[1002a25] 共許能緣一切 有情善友聞說正法惡友聞說 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正性
決定聽者 惡友邪定能所二識 決定善惡二種
二識決定能所二識決定邪正二識決定
任情取捨

[1002b06] 云何

[1002b06] 為難 無心外法理即便善惡 正邪二法聽者
二識決定云何外境云何 二識決定

[1002b11] 不得

[1002b11] 不得

[1002b13] 展轉增上二識決定

[1002b13] 能所展轉增上緣 聽者正邪二識決定增上能所 識得決定

[1002b17] 有情相續展轉增上

[1002b18] 有情聽者各各相續展轉 增上緣意即親緣名為
唯識有情外人心緣 法親他人不然能所展轉增上緣
相續識不能說法 展轉增上緣 緣故

[1002b27] 其所二識決定

[1002b27] 其所 不定增上緣善友聽聞正法自相 中正決定惡友聽聞邪法自相
中邪決定善惡展轉增上 說法者正邪聽法正邪 二識決定二識決定

[1002c05] 相續識差別相續差別 決定不由外境

[1002c06] 增上 相續見相 正邪差別增上緣聽者相續
差別見相識得能所二識各各 決定聽者正邪二識決定 外境決定即由增上緣識得
決定決定故知 不是親緣由於外境增上緣 外境

[1002c15] 如夢無實識得

[1002c16] 自下第五 無異差失外人論主之中後方為難
猶如夢中無實

[1002c20] 善惡愛果不同

[1002c21] 何故苦楚 如夢
人定現在現在 他人未來不同他人他人一切此外人質 論主

[1002c28] 睡眠不同

[1002c28] 論主不同 善惡睡眠不同

[1003a02] 睡眠勢力羸劣覺心

[1003a03] 不定睡眠心所 有情身分沈重為此 不分勢力羸劣
明了勢力增強不同 壞心羸劣 如夢

[1003a09] 行當異熟不同外境

[1003a10] 壞心故此 善惡異熟 外境不同 外人
覺心何不 便由此  既是實有
有無不等  薩婆多行當不同何妨 有別
無窮厭煩綱要

[1003a21] 唯有無身云何

[1003a22] 自下第六 唯有
便無身語業云何他人外法今世多生論文

[1003a28] 不由云何殺生

[1003a29] 第二不由 他人世間云何 殺生殺心
云何得罪

[1003b05] 轉變殺害事業 失念

[1003b06] 增上緣 殺害轉變殺害
殺生意念 有情有失

[1003b11] 意念勢力有情失念

[1003b12] 下半世間惱亂有情意念有情正念 發狂 
瞿波天神龍神夜叉 仙人中子憂惱 欲樂

[1003b18] 失念

[1003b19] 變異

[1003b19] 勢力變異 意念增上緣便

[1003b23] 失念二事

[1003b24] 神通意念勢力夢中種種

[1003b25] 中等

[1003b26] 指事

[1003b27] 迦多衍那意願勢力 夢見異事

[1003b28] 在世摩訶迦旃延 如常
娑羅流轉即由神通 意願中阿含經
娑羅國主容貌 無雙求覓好人殊勝有人 王舍城迦旃延形容
無比迦旃延不及 所以 容貌大德宿因答曰
出家乞兒乞食 掃地以此 業因生人天中報端
弟子國中 修道別處坐禪 宮人入山遊戲宮人形貌圍遶
娑羅 娑羅阿羅漢答言次第 一一三果答言離欲
答言若爾何故 中看婇女 本處延見
同學療治娑羅 還本集軍 修道
一宿延安 夢見集軍破敗身為手足
夢中恐怖叫呼失聲 歸依壽命神力手指 問言何故
何處語言必當破敗 所見一切
諸法譬如國土假名無實 乃至廣說至於 實事
預流果獲得阿羅漢果故知

[1004a11] 阿練若仙人勢力 夢見異事

[1004a12] 第三阿練若阿蘭若曠野阿練若仙人阿練若仙人
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天帝釋夫人 仙人阿修羅王夢見異事
恐怖不同中阿含經七百 仙人阿練若天帝釋下風 諸天恭敬帝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
變為 仙人上風不敬 憤恨汝等何故帝釋
諸仙諸仙不已不受 諸仙心念應時毘摩質多羅 困苦等心
論說阿修羅大同此前增上 他事

[1004b01] 如是轉變害命

[1004b02] 上半如是增上緣 殺害轉變 命根意念勢力
失念比量

[1004b06] 死者眾同分變異相續斷滅

[1004b07] 知命未知重顯 唯識有情身心相似分位 建立眾同分生趣
阿賴耶識即此相續一類 增上眾同分 即便變異舊時
便斷滅 死者總有二時一者名為 即是現在觸處所立
支應過去二者 名為如今識相斷滅即是過去故此 說死但是

[1004b19] 復次云何忿 云何

[1004b20] 上半 不許云何忿下半云何由此
前後二林

[1004b25] 不許轉變增上有情

[1004b26] 我所 轉變增上緣有情 不許身故
有情不許此前

[1004c01] 云何世尊長者

[1004c02] 自下三業 為人呵責未來 三業校量
長者鄔波離 親近 朝庭執事阿羅漢持律上首親近太子
鄔波離中阿含經尼犍多羅弟子名為 三業之中
反問瞿曇 佛言 提問瞿曇
讚歎 無異瞿曇提取 弟子不從長者
尼乾使破佛立義 不可瞿曇容貌辯才過人 兼有幻術人心無量眾生其弟
寧可降伏不信長者長者 破佛立義身為 後心瞿曇云何世尊
日方行一 國人長者答曰大能一月仙人
答曰一時國人一百二百三百布施有人 禪定何者有人多時持戒
一時無漏何者長者答言 無漏功德大勝佛言長者云何 長者弟子乃至
自立誓言我所住處供養三寶一切 尼乾不得我家長者得道還本 遣人長者家人不許入舍
不測長者莊嚴高座 法用如此 長者今人昔人
佛弟子不然瞿曇弟子不得 譬喻譬如有人婆羅
令人處處求覓求覓不得自拔 男根不得婆羅自失如是 求覓瞿曇不得男根長者
答言譬如有人愚癡 婚姻以後遂便應須 獼猴
浣洗云何 若是可作三事獼猴不然云何
皮肉形相亦復 不堪兒戲
不可受持不可不可修行不可 云何受持修學於是婆沙第二十

[1005a28] 因緣空閑

[1005a29] 真諦 罪人其內中阿含
婦人婆羅門 容貌仙人摩登伽山中營辦入山 逢見何人有人答言
仙人離欲 食時不來 借問人為
殷勤求覓不肯仙人何須 婦人便不還仙人 一心念今夜
國土破壞仙人時雨 國人一切俄頃成山一心 不死山中王國
成山人物 空寂諸仙空寂  迦陵伽憍逸仙人
梵本赴火仙人醜陋世間修得五通 坐禪
入山醜陋 不祥不祥 不吉不祥吉祥
糞穢不淨澆灌仙人仙人 不生瞋恨婆羅門 國師
不吉吉祥國師 忍受弟子婆羅門 其後國師吉事
國師不吉仙人 吉祥山中 仙人得勝稱心
仙人不復能忍 王人 之間成山
云和去聲 摩登伽仙人 有子國師摩登伽旃陀羅
不得白王仙人
情欲決不仙人 處處尋求求知 恒河
河神須臾之間 河神於是 須臾王人山林
摩登伽舊國變成 空寂

[1005c21] 長者白佛喬答摩

[1005c22] 喬答摩瞿曇甘蔗 牛糞 答摩長者不見仙人
變成所以空寂由此 仙人三國有情變成故知轉變增上有情
仙人 三國

[1006a01] 敬重仙人有情 不但

[1006a02] 不能殺業有情仙人鬼神 敬重有情
有情

[1006a07] 云何成立罪性過於

[1006a08] 下半鬼神云何世尊反問長者成立罪性過於由於在身
俱舍 五無間破僧偏見邪見 故知無量眾生破僧破僧
虛誑語若爾論說破僧無間一劫異熟果中意如何大乘中說 無量劫無間過於破僧
業道五無間重者 破僧不能罪性俱舍說破有情
善根邪見 後感一劫破僧無間 不可多生無間不同

[1006a24] 由此忿有情成立

[1006a25] 佛說 忿三國眾生殺死變成 成立為重敬重
 亦即轉變 有情唯識 外境說死

[1006b02] 唯有他心智

[1006b02] 第七解釋智識 不成中有
問言 唯有所有 心智

[1006b08]

[1006b08] 論主

[1006b10] 不能何謂他心智

[1006b10] 外人論主 一切
心智不能云何 便他心智他心智不能 親緣等智

[1006b16] 知者唯識不成

[1006b16] 第二他心智能緣 唯識理應不成
他心智非唯 外境便同喻他心智了知心所法
不能了知 能緣不了所緣境知者便 自心自心自心有緣有緣自心
便 前後緣故大乘一剎那自心能緣能緣何不
一念自心自證見分 不許一念見分自證見分一念 見分能緣若爾自身
自證應得一念他心智 一念見分不許 自證自證
身心心所法能緣 自證他心智因位 等心

[1006c08] 不如

[1006c08] 論主 他心智不如唯識論主 菩薩他心智所以者何
心智不能如實 親緣不如

[1006c14] 他心智云何不如自心 不知佛境

[1006c15] 所以者何 他心智云何 如實此外 自心論主
自心云何不如外人  第四不知二字論主不知無知無知不能自知不知
二智如實知梵本不知 無知不知無知不知 如實不知

[1006c25] 他心智云何如實知

[1006c25] 此外上半 他心智云何如實知
論文非有難解不能 學者

[1007a01] 自心

[1007a01] 論主第三 他心智 他心智自心所有
本質不如 自心見分前後變相緣故 名為自心如實知無異解故

[1007a07] 心智云何如實知

[1007a07] 外人他心智自心智者 自心云何自心如實知

[1007a10] 無知

[1007a10] 論主 二字菩薩無始 無知心境自心
如實他心智法執自心 如實

[1007a15] 二智無知覆蔽不知 淨智所行不可

[1007a16] 心智如實知無知 菩薩自心二種
名為二智現行法執無明 法執種子無明無知覆蔽覆障隱蔽覆障所知法性
自心如來淨智法執所行 真俗圓成二種體性思議 有為他心智
如實如實知諸菩薩 他心智不知自心不如故此
菩薩二智無知不能了知 所行有為無為不如

[1007b02] 如實知外境虛妄顯現

[1007b03] 不如實義佛智 他心智自心有法外境虛妄 不實顛倒是故不如
第一義不如

[1007b07] 取分

[1007b07] 第二 不如實義自身中法分別 如實知
他心智通有無漏有漏 安慧有漏唯有 無相見分如此唯識中說
皆是相貌生起本質自心不變相分 等心有法自證
相生體性非有自體 他心智護法唯識無異唯識護法
有漏依他性三分 內識實有
無實作用 外境似外境現 契經
無有小法自心實心增上緣 本質自心相分本物
見分為了他心智此前有漏 若是無漏他心智唯識後得智二分
有漏佛地論無漏心有相 無相後得智 二乘無漏心有法佛地論
取現見相見相 無法能所 無處正說二等自證
依他性無有 他心智有漏 有相  無相不同二乘無漏心
見分他心智 故此論說以外他心智 顯現取分
不知淨智後得智 智品有分聖智 執著第二佛地論
不能有漏便 變相不知淨智所行 無相不如無漏
自身有法 諸法可言不如 無漏不知
淨智所行不可 若爾 不變外境唯識 唯識 據有心所妄執實有由此
唯識外法外法 唯識唯識 無漏心即非唯識三界
無漏唯心比量深密 無漏二義 後得智二分思惟真如
不見真實真如乃至廣說 自體等智 所緣緣無緣
佛地論亦作後得智有分 所緣境有漏境相 分明如是境相無漏心無漏
有相有漏非有有漏無漏無漏唯識 心所法所緣緣
真如能緣不異 不可為例引證有漏 教理後得智無漏心
有相見分無漏 法執有漏虛妄不知 淨智所行不可無漏他心智
他心智變為名為如實 他心智變為 不如不知
法體以外 他心智不如 名為如實唯識
便說理教相唯識略為褒貶無漏心
無相有法不須唯識 無二佛地論廣破相分所緣緣然後二師無漏
佛心影像許親云何 無法無法無體所緣緣 所緣緣
無法 經部不定無法 無不
亦復相違外法得名唯識 外法比量相違不定 如下第三
不知相分有法 凡夫由此故知皆是
無分別影像所以 影像佛地論唯識
瑜伽論心所法四緣緣於 便聖教比量 凡夫凡夫變為
影像相分智識 以為色聲 執心名為名為
無法不能所緣緣影像有法所緣緣不違 凡夫執心顯現凡夫
即是所緣緣不能 無體眼識 得法自相意識
變為影像不知影像 影像 執心有法影像
有法有理 凡夫所行無法所緣緣
五識有法有緣  因論圓成實性 凡夫心緣可心不能聖人
變作影像親緣依他起性凡聖 親緣
圓成實性聖人 圓成實性 加行聞說圓成
不知非有差別相違 親疎無漏心不能 不知不然諸法
無非緣中 本質增上變為相似 凡夫二法
凡夫名為 無為相分佛地論心所 真如圓成
非有若非二攝何所 說理護法 猶自有法凡夫
不如 無法此前四事 現量
憶持 二識決定外境覺心 不異差失無罪
智識不成

[1009a04] 總是第二廣破 立論唯識 總是第一自下


[1009a08] 唯識理趣無邊決擇品類差別難度甚深

[1009a09] 之中 道理
無際決擇了簡 邪見邪見 智慧邪見所行境界
決擇品類等流差別 寬廣難度無底甚深中意唯識理趣決擇品類有無差別
無底甚深有無深廣理趣

[1009a19] 決擇

[1009a19] 唯識理趣無邊深廣以外 決擇決擇

[1009a22] 唯識中一 難思所行

[1009a23] 成立唯識義理後半唯識以外一切
思議所知

[1009a27] 唯識理趣品類無邊成立

[1009a28] 上半唯識所有理趣 差別無量無邊甚深所見 成立分之

[1009b02] 一切所思

[1009b02] 下半 唯識我所一切甚深 所思非我一切 差別

[1009b06] 所以者何

[1009b07] 尋思所行

[1009b07] 思議尋思有分別有 唯識要得無漏真智方能
世親處在 尋思不能如實唯識 所思唯識尋思以上 難思

[1009b14] 如是理趣所行

[1009b14] 以下 所行如是尋思所行圓滿 現證所知

[1009b17] 何所所能

[1009b18] 諸佛世尊一切一切種智無礙

[1009b19] 一切諸法共相一切智 一切諸法自相一切種智 智者 如理二智梵本一切
一智能緣佛世 所有二智無障礙唯識一切了知二障
有漏長時智圓滿所以不能 圓滿理趣故我且說唯識 諸菩薩性相資糧深信
加行位引發通達如實通達修習所見 修習究竟
未來有情悟入唯識 無著菩薩住地加行位增上慈氏所有
初地世親世親菩薩住地 迴向無著彌勒 加行煗位聖者相傳
所以逗留為此 十迴向第二迴向世親住地 唯識唯識真實道理
不為菩薩 執筆指麾 其間文義有所 學者

二十唯識論第二

[1009c16] () 七月二十八一乘院長 談義 (五十四)

[1009c18] 年長會談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3 No. 1834 唯識二十論述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