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 on Nyāyamukha 因明入正理論疏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0109a14]論。喻有二種。
[0109a14]述曰。自下第三示喻之相。文段有三。一標舉。二列名。三隨釋。此初也。梵云達利瑟致案多。達利瑟致云見。案多云邊。
由此比況。令宗成立究竟名邊。他智解起。照此宗極名之為見。故無著云。立喻者。謂以所見邊。與未所見邊。和合正說。師子覺言。所
見邊者。謂已顯了分。未所見邊者。謂未顯了分。以顯了分顯未顯了分。令義平等。所有正說。是名立喻。今順方言。名之為喻。喻
者。譬也。況也。曉也。由此譬況。曉明所宗。故名為喻。前雖舉因亦曉宗義。未舉譬況令極明了。今由此況宗義明極。故離因立獨明喻名。
[0109a27]論。一者同法二者異法。
[0109a27]述曰。二列名也。同者相似。法謂差別。共許自性名為有法。此上差別所立名法。今與彼所立差別相似名同
法。無彼差別名為異法。異者別也。問何故宗同異名品。因同異名法。答若同異總宗不相離性種類名品。若不同異於總宗。亦不同異
於宗有法。但同異於有法之上所作義者。名之為法。又此所作。非總所立。不得名品。名之為法。宗總所立。遂與品名。能所異故。又因宗
二同異名法。別同異名品。此同異二。故名為法。次下二因同異。及上宗同異。並別同異。故皆名品。
[0109b10]論。同法者若於是處顯因同品決定有性。
[0109b10]述曰。三隨釋有二。一解同。二解異。理門論云。說因宗所隨。宗無因不有。此二名譬喻。餘皆
此相似。解初中有三。一牒名。二總顯。三別指。同法牒名。餘文總顯。處謂處所。即是一切除宗以外有無法處。顯者。說也。若有無法。說
與前陳。因相似品。便決定有宗法。此有無處。即名同法。因者。即是有法之上共許之法。若處有此名因同品。所立之法。是有法上不共
許法。若處有共因。決定有此不共許法。名定有性。以共許法成不共故。理門論云。說因宗所隨。是名同喻。除宗以外有無聚中。有此共
許不共許法。即是同故。以法同故。能所同故。二合同故。此中正取因之同品。由有此故宗法必隨。故亦兼取宗之同品。合名同法。問
顯因同品。宗法必隨。何須復言決定有性。言決定有性。因必在宗。何須復說顯因同品。答唯言因同品。不說定有性。即九句中諸異品
有。除二五八餘六句是。相違不定亦二過攝。異喻亦犯能立不遣。若言定有性。不說因同品。亦即是九句中同品非有。四五六是。相
違不定亦二過攝。同喻亦犯能立不成。若非因同品亦非定有性。即九句中異品非有。二五八是。正因不定二種所攝。同喻亦犯俱不
成過。若顯因同品。亦決定有性。即九句中同品亦有句。除四五六餘六句是。正因不定二種所攝。異品無過。正因所攝。異品有過。不定
所攝。異喻或有一分全分能立不遣。此同異喻所犯諸過。或自或他。或全或一分。隨其所應。皆應思惟。為遮前三句及第四少分所說
過失。顯第四句少分為正。必須雙言顯因同品決定有性。
[0109c13]論。謂若所作見彼無常譬如瓶等。
[0109c13]述曰。別指法也。如立聲無常宗。所作性因。瓶為同喻。此中指法。以相明故。合結總陳。若所作者。即
前總顯因之同品。見彼無常。亦則前顯決定有性。諸有生處。決定有滅。母牛去處。犢子必隨。因有之處。宗必隨逐。此為合也。若有所
作。其立敵證等見彼無常。如瓶等者。舉其喻依有法結也。前宗以聲為有法。無常所作為法。今喻以瓶等為有法所作無常為法。正以
所作無常為喻。兼舉瓶等喻依。合方具矣。等者等取餘盆甖等。理門論云。若爾喻言應非異分。顯因義故。古因明師因外有喻。如勝論
云。聲無常宗。所作性因。同喻如瓶。異喻如空。不舉諸所作者皆無常等貫於二處。故因非喻。瓶為同喻體。空為異喻體。陳那已後。說
因三相即攝二喻。二喻即因。俱顯宗故。所作性等貫二處故。古師難云。若喻亦是因所攝者。喻言應非因外異分。顯因義故。應唯二支何
須二喻。陳那釋云。事雖實爾。然此因言。唯為顯了是宗法性。非為顯了同品異品有性。無性。故須別說同異喻言。意答。喻體實是因。爾
不應別說。然立因言。正唯為顯宗家法性是宗之因。非正為顯同有異無順返。成於所立宗義。故於因外別說二喻。顯因有處。宗必隨
逐。并返成故。令宗義成。彼復難言。若唯因言所詮表義。說名為因。斯有何失。此難意說。如所作言所詮表義。唯名為因。瓶同空異名喻。
非因斯有何失。復問彼言。復有何德。彼古答言。別說喻分是名為德。陳那復難。應如世間所說方便。與其因義都不相應。此難意云。如
世間外道亦說因外別有二喻。汝於因外說喻亦爾。遍宗法性既是正因。所說二喻非是正因。但為方便助成因義。此喻方便既與因別。
則與因義都不相應。古師復云。若爾何失。縱同外道亦何過耶。如外道說有五根識。佛法亦有。非為失故。陳那難云。此說但應類所立
義。無有功能。非能立義。由彼但說所作性故所類同法。不說能立所成立義。此中難意。我亦不說同於外道說極成義名之為失。由同
彼說不極成義有過失故。謂諸古師同外道說。聲無常宗。所作性因。同喻如瓶。異喻如空。不極成義。陳那難云。若說瓶體空體為喻。
但應以瓶類於所立無常之義。既喻不言諸所作者皆是無常。舉瓶證聲無有功能。其喻便非能立之義。由彼舉因。但說所作法。舉瓶
類聲同無常。不說能立諸所作者。及與所立皆是無常。故無功能非能立義。又若以瓶即為喻體。瓶即四塵。可燒可見。聲亦應爾。若我
如說所作者皆是無常。譬如瓶等所作。既為宗正同法。無常隨之亦決定轉。舉瓶喻依以顯其事。便無一切皆相類失。汝既不然。故有
前過。陳那又難。又因喻別。此有所立同法異法。終不能顯因與所立不相離性。是故但有類所立義。然無功能。此意難言。因喻既別。同
喻但有所立無常。異喻無此。汝同喻不說諸所作者皆是無常。異喻不雙無。終不能顯所作性因。與所立無常不相離性。總結之云。是
故但有類所立義。然無功能。非能立義。古師復問。何故無能。陳那難云。以同喻中不必宗法宗義相類。此復餘譬所成立故。應成無窮。
意說因喻無能所以。既汝不言諸所作者皆是無常。故彼同喻不必以因宗法。及無常宗義相類。但云如瓶。他若有問。瓶復如何無常。
復言如燈。如是展轉應成無窮。是無能義。我若喻言諸所作者皆是無常。譬如瓶等。既以宗法宗義相類。總遍一切瓶燈等盡。不須更
問。故非無窮成有能也。復難彼言。又不必定有諸品類。若但瓶體為同喻者。非燒見等一切皆類。便成過失。若如我說彼喻依中。但以
所作無常等類。便無彼過。又難言。若唯宗法是因性者。其有不定應亦成因。此意難言。唯以所作遍宗法性是其因性。同有異無但
喻非因。是故瓶空喻非因者。即不定因應亦成因。但有遍宗法。無後二相故。古返難言。云何具有所立能立及異品法。二種譬喻而有
此失。彼意難言。云何同品瓶上。具有所立無常。能立所作。及異品法。此二喻中有不定失。陳那難云。若於爾時所立異品。非一種類。便
有此失。如初後三各最後喻。謂立量時。所立異品亦有非有。非一種類。汝既但指瓶為同品。空為異喻。雖具二喻。喻若非因。便此不
定。如初三最後喻者。謂九句中。初三第三句同品有異品有非有。後三最後喻者。謂九句中。後三第三句同品有非有異品亦有非有。
此二喻中。若同取有義。異取無義。同喻亦具所立能立及異法喻。然由異品一分有故。因成不定。以汝同喻如瓶異喻如空。喻非因故。
不別簡言謂若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便有不定。若別簡別。喻即是因。便無彼失。簡彼兩三。非正因故。要異遍無。是正因故。彼復結
云。故定三相唯為顯因。由是道理。雖一切分皆能為因顯了所立。然唯一分且說為因。此中故定唯為之聲。彰因三相顯了於宗。二喻
即因。雖俱是因顯了宗義。於三相中遍宗法性。唯此一分且說為因。餘二名喻。據勝偏明。非盡理說。故名為且。前文依此顯了宗義。說
因之三相亦不相違。問何故共許法不共許法分為宗因。同喻上二合為一支。答對敵申宗。不共而為所立。由因成此。共許別立能成。
同喻令義見邊。二俱助成前立。故因宗別說。同喻合故問因陳所作已貫瓶中。同喻再申豈非鄭重。答因雖總說。宗義未明。指事明前。
非為鄭重。古師合云。瓶有所作性。瓶是無常。聲有所作性。聲亦無常。今陳那云。諸所作者皆是無常。顯略除繁。喻宗雙貫。何勞長議。
故改前師。古師結云。是故得知聲是無常。今陳那云。譬如瓶等。顯義已成。何勞重述。故於喻中雙陳因宗二種明矣。至後當知。
[0111a05]論。異法者若於是處說所立無因遍非有。
[0111a05]述曰。下解異有四。一牒名。二總顯。三別指。四釋成。此即初二。處謂處所。除宗已外有無法
處。謂若有體若無體法。但說無前所立之宗。前能立因亦遍非有。即名異品。以法異故。二俱異故。理門頌云。宗無因不有。是名異法。有
解。正取因之異品。由無此故宗必隨無。故亦兼取無宗名異。合名異法。復自難言。若但無因即名異法。同品非有應是異喻者。若爾。聲
無常宗。以電瓶等而為同喻。勤勇之因。於電非有。應成異品。宗定隨無。由此應言同成宗故。因為正同。宗為助同。異品離故。宗為正
異。因為助異。偏取非異。故理門云。宗無因不有。名為異法不云因無宗不有。名為異喻。然此不欲別成異法。故先無宗。後方無因。問何
故所立不言遍無。能立之因言遍非有。答宗不成因。不言遍無。因成宗故言遍非有。因不遍無便成異法。不定相違種種過起。宗之所
立。其法極寬。如聲無我。空等亦有。若異皆無。都無異品。如空等言。便徒施設。故知但無隨應小分因之所立。即是異宗。非謂一切皆遍非有。
[0111a27]問說所立無。因已非有。何須復說因遍無耶。說因遍無。已無所立。何須復說所立宗無。答但言所立無。因不遍非有。即九句中異品有
攝。除二八五餘六句是。異喻亦犯能立不遣。若言因遍非有。不說所立無。即九句中同品非有攝。四六五是。同品亦犯能立不成。若非
說所立無。亦非因遍非有。即九句中同品有句。除中三句餘六句是。異喻亦犯俱不遣過。若說所立無因亦遍非有。即九句中二五八
是。二八為正。第五不定。同喻或犯俱不成過。他句有過故此有過。不爾此句非有過收。此中諸過。或自或他。或全或分。隨其所應准前
思作。第四句小分為正。餘皆有過。為遮此等。必須雙言說所立無因遍非有。
[0111b12]論。謂若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
[0111b12]述曰。別指法也。如無常宗。是常為異。所作性因。非作為異。返顯義言。於常品中既見非作。明所作
者定見無常。同成宗故。先因後宗。異法離前。宗先因後。若異離中因先宗後。如言非作定是常住。翻成本來非諍空常住。非是離前成
於無常之宗義也。若成常住。便犯相符。舊已定宗。今成立故。同既成立先因後宗。異既離前隨宗先後。意欲翻顯前成立義。今者宗無
因既不轉。明因有處宗必定隨。異但說離。離成即得。必先宗無後因無也。故理門云。說因宗所隨。宗無因不有。如空等者。此舉喻依。以
彰喻體。標其所依有法。顯能依之法非有。等者。等取隨所應宗涅槃等法。
[0111b26]論。此中常言表非無常非所作言表無所作。
[0111b27]述曰。下釋成義。顯異無體亦成三相。正因所攝。因明之法。以無為宗。無能成立。有無皆異。即如論云。和合非實。許六句中隨一攝故。
如前五句。前破五句。體非實有。故得為喻。此中以無而成無故。應以有法而為異品。無其體故。還以無法而為異云。諸是實者。非六句
攝。無其異體。若無為宗。有非能成。因無所依。喻無所立。故可有為異。異於無故。以有為宗。有為能成。順成有故。無非能立。因非能
成。喻無所立。故有無並異。皆止濫故。無常之宗既是有體。所作瓶等有為能立。故於異品。若薩婆多立有體空為異。若經部等立以無
體空為異。但止宗因諸濫盡故。不要異喻必有所依。同喻能立。成有必有。成無必無。表詮遮詮二種皆得。異喻不爾。有體無體一向皆
遮。性止濫故。故常言者。遮非無常宗。非所作言。表非所作因。不要常非作別詮二有體。意顯異喻通無體故。理門論云。前是遮詮。後唯
止濫。由合及離比度義故。前之同喻亦遮亦詮。由成無以無。成有以有故。後之異喻一向止濫。遮而不詮。由同喻合比度義故。由異喻
離比度義故。彼復結云。由是雖對不立實有太虛空等。而得顯示無有宗處無因義成。古說聲無常。異喻如虛空。理門難云。非異品中
不顯無性。有所簡別能為譬喻。謂於無常異品。應言謂若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正以常為異品。兼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