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on the Treatise o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āyāna 起信論疏筆削記
Scroll 2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二十長水沙門子 璿 錄
[0403c22] ◎觀中論心沈沒者。以真如無相。向即心絕 分別不起。故云沈沒。此如二乘取空為證也。 由沈寂故遂成二失。如下列釋。論或起下正 顯失。
[0403c26] 疏初觀即法相觀。於中復有苦無常無我不 淨之異。以見不淨故不可愛。苦故不可忍。無 我故不自在。無常故不可保。由是深厭世間
而求出離。樂修眾善以備將來。夙興夜寐無 敢怠墮。第四即精進觀勝心既發。念念精勤。 敏則有功故能成辦。第二即大悲觀。謂見諸
眾生漂沈苦海無有福慧。不知苦本。耽樂生 死不求出離。故起大悲哀愍之意。故法華云。 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相續
苦不斷。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為是眾生 故而起大悲心。第三即大願觀悲心既發。以 願要期不擇怨親勝劣。皆令脫苦逮得涅槃。
眾生界盡我願方盡。故能成矣。疏四非常者。 謂非斥彼常情所執之四境故。
[0404a11] 無常中。論一切有為者。除六無為外餘之。四 位。並是有為。無得久停者。諸法既生。生已即 滅。如露如電不可久留。故戒經云。壯色不停
猶如奔馬。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 亦難保。無常經云。假使妙高山劫盡皆散壞。 大海深無底亦復有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 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0404a18] 苦觀中。論一切心行等。如經中說。一念有九 十剎那。一剎那中九百生滅。既速生速滅誠 為苦也。故前云。動則有苦果不離因。然苦者。
逼迫為義。五苦八苦種種不同。略而論之。不 離三種。謂苦苦壞苦行苦。三苦之內行苦最 通。不唯五趣皆有。抑亦三乘悉具。今就通義 故標一也。
[0404a25] 無我中論恍忽如夢者。念過去法恍恍忽 忽。似有而無如存若亡。徒有言說實不可得。 故云如夢。何啻過去現在亦然。故淨名云。是
身如夢虛妄見也。疏難追者。非謂有體而求 之不易。故曰難追。以全體自空但有言說。故 云無體也。論如電光者。應念諸法。前屬過去
後屬未來。於二中間無體可住。終不可取。故 云如電。故淨名云。是身如電念念不住也。疏 剎那者。時之邊際也。不住者。經云。初生即有
滅不為愚者說。又經云。剎那剎那念念之間 不得停住。論如雲等者。雲起晴空。何曾有本 法生真界。寧見所從。以生時無有來處故。滅
時亦無去處。淨名云。是身如雲須臾變滅也。 疏緣集等者。兼能集之緣。亦無來處並同於 雲。然此段文正是空觀。今科云無我者。以要
對破常等四倒。故三世既空則無有法。法尚 不可得。豈更存乎我耶。故曰無我。
[0404b13] 四中論不淨等者。淨名云。是身不淨穢惡充 滿。然有五種。一種子不淨。父精母血之所成 故。二住處不淨。生熟二藏中間住故。三自體
不淨。三十六物共和合故。三十六者。外相三 四醜。謂髮毛爪齒睇淚涕唾垢汗便利。身器 二六成。謂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中
含十二穢。謂脾腎心肺肝膽腸胃赤痰白痰 生熟二藏。四自相不淨。九孔常流諸穢惡故。 五究竟不淨。身壞命終不可堪故。形骸若斯。
復何可樂。疏除四倒者。常樂我淨是凡夫所 執。四種顛倒故。今以無常等四觀。一一對治。 如以四藥治於四病。
[0404b25] 大悲中。論如是等者。以悟自身非常既爾。當 念眾生亦復如是。無明迷故。不自覺知故。起 大悲也。三界九類故云一切。從無始下窮其
苦源。蓋是無明所作故。前文云。以有無明染 法因故。則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乃 至造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已受下明三世
皆苦也。難捨等者。無明未盡已前不能免故。 故法華云。一切眾生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之所燒煮。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又以
貪著追求故。現受眾苦。後受地獄餓鬼畜生 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間貧窮困苦。愛別離 苦。怨憎會苦。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
中。歡喜游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亦不生厭 不求解脫。疏無心厭背等者。反知厭背苦。則 有邊故。前文說染法得佛後則有斷故。十地
經云。有無數身已滅今滅。如是生滅不能於 身而生厭離。轉更增長機關苦事。隨生死流 不能還反。深發悲心者。眾生與己性無二源。
真樂本有而背之不求。妄苦本空而愛之不 捨。迷頭認影枉此艱辛。行者觀之。必生悲 濟。
[0404c17] 大願中。疏因悲立願者。思惟眾生三世之苦 難捨離故。猛立希欲要結之心。樂具德行濟 度彼苦。願體者。若有分別則不能普度永度。
便成顛倒不稱法性。以法性離分別故。然此 亦是不顛倒心也。長時心者。於中初之三句 且是內修德本。若自無德行焉以化人。先利
其器必善其事也。故華嚴疏云。川有殊而不 枯。山有玉而增潤。內無德本外豈能談。又淨 名云。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
縛必能解縛也。後之一句正是長時。廣大心 者。文云。一切則九類四生無不攝盡。故成廣 大。初句即是能度方便。若無方便則焉令發
心。故以漚和善巧。令悉從化也。第一心者。高 出人天二乘之境。更無過此故。稱第一也。今 詳文中具有四願。謂離分別即誓斷煩惱。遍
修諸行即誓學法門。盡未來等即誓。度眾生。 令得涅槃即誓成佛道。既令彼得功歸於己。 即是自希證也。
[0405a06] 精進中論以起等者。既發如是希欲之心。應 行是事而無怠墮。斯則以思無益不如於學。 故一切善法勤而行之。苟能無處不修。無時
不作。勤勇匪懈心不厭捨。則自然成就自利 利他也。
[0405a11] 結觀中。論若餘等者。謂燕坐則唯專於止。若 從坐起。餘諸威儀當應思察利害之事。念欲 去取也。疏順理者。一切善法順真如理。前文
云。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 以諸善行。外違妄染內順真如。故云順理。即 作持門也。違理者。一切惡法諸不律儀內與
法性相違。外能招報諸苦。故不應作。即止持 門也。
[0405a19] 總標中。論若行等者。此約四儀六緣之中。皆 須止觀雙修定慧俱運。疏動靜別修者。雖云 別修。應須習其雙運以前文云。雖先止後觀。
次第別辨。然至修時。豈得相離。以文不累書。 故成前後。今此文中說俱者。亦是重辨前文。 恐人修時各自習故。故勸皆應止觀俱行也。
以因時俱行果方雙運。如有足無目有目無 足。皆不到清涼池。獨輪之車豈免覆轍。故經 云。因地心與果地覺無二無別。方曰始終不 相離也。
[0405a29] 即止中。論自性不生者。故中論曰。諸法不自 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今 舉四中之一。故云自性。此即無我無造無受
者也。下即善惡之業亦不亡。非有義者。遍計 全空故言非有。依他不泯故不言無。若言無 者。則墮斷過以非同兔角畢竟無。故論即念
因緣等者。故經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又云。因緣和合虛妄有生等。疏非無義者。依 他宛然。故言非無遍計全空故不言有。若言
有者。即墮常過以非同妄情有所得故。此二 者。性相有殊。不二者。體用常俱。此順等者。 有二義。一順教。即此所引是佛聖言。二順理。
謂不動真際是性不變。建立諸法即性隨緣。 一法二義。故云即也。故前疏云。不變性而緣 起染淨常殊。良以等者。經云。法身流轉五道
名為眾生。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也。故能等者。約境修心以成觀行。境既即亡 而存。心亦即止成觀也。然前段即真如門。後
段即生滅門。二門不二但是一心。故得止觀 雙運。
[0405b20] 即觀中。論雖念因緣等者。即前非無義也。而 亦下即前非有義也。疏不分配者。以前影後 故。
[0405b23] 疏文二。初正釋文旨。故疏序云。不捨緣而即 真凡聖致一。此乃即隨緣而不變故。良以等 者。經云。一切眾生皆如也。前文云。以一切法
即真實性故。故能下亦同前文。約境修心以 成止行。境既即存而亡。心亦即觀成止也。配 歸二門反前可見。
[0405b29] 說時下。二通示用心。說有前後等者。文不累 書。言不頓發故。觀之與止前後而辨。若在行 人修心之際。須止觀融鎔無前無後。謂即止
而修觀寂而常照也。即觀而修止照而常寂 也。寂照之體即是一心。一心名為實性。故云。 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此中不唯止
觀不二。抑亦心境一如。謂以無緣智緣無相 境。以無相境相無緣智。境智一如。如水與水。 唯一實相更無別法。方名圓頓止。觀真如三 昧。
[0405c10] 對障中。疏治二過等者。凡夫不知諸法自性 無生。見有人法而起貪愛。樂住世間。今修止 道令知法本。不然今則無滅。自然見三界虛
妄。如虛空華不樂住著也。二乘得之。見法無 我於苦不怖。豈欲速取寂滅涅槃耶。以止下 釋所以可知。正治二乘者。以二乘一向沈空。
以空為證怖懼生死。但求自利不起利他。不 成佛法。今修觀道。知一切法因緣和合虛妄 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知病識藥即起諸
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此則自然 離於陜劣之見。而起大悲普能救濟也。若凡 夫得之。則能知無常苦空無我不淨。而修諸
善行以修觀門。不壞緣法能除此障。
[0405c23] 總結。疏非不樂世間者。意云。不樂世間方能 修善。斯則止成於觀。非不怖等者。意云。不怖 生死方能起悲。此乃觀成於止。猶如合繩乍
似相違。究竟相順也。故雜阿含說。佛在瞿師 國。阿難問上座。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 惟。當以何法專精修習。上座云。當以二法。所
謂止觀。阿難曰。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上座曰。 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終成於止。止 觀俱修得諸解脫。阿難復問。五百比丘亦作
是說。阿難歡喜問佛。佛深印可。止觀相須等 者。亦如於繩合之方用。故涅槃經說。二乘菩 薩修不均故。不見佛性。無明邪見自此而生。
無上菩提由之難入。如能具足修習不相捨 離。則能疾到薩婆若海。故涅槃云。定慧等 學明見佛性。法華亦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
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由是菩薩行 門雖多。總攝不過定慧。故華嚴云。譬如有力 王率土咸戴仰。定慧亦如是。菩薩所依賴。天
台宗於止觀深意在此。故彼云。涅槃真法入 乃多塗。論其急要不過止觀。止乃伏結之初 門。觀乃斷惑之正要。止乃養心識之善資。觀
則照神解之妙術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 乃自利利人。法無不備也。今之學流焉可偏 習。如天台說。若行者如是修止觀時。即能了
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故空。 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相貌。爾時上 不見佛果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是名從假
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 若住此觀。即墮聲聞辟支佛地。故法華中諸 聲聞等自歎言。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
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 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 生喜樂。當知若見無為入正位者。終不能發
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見佛性。若菩 薩為度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故。不應取 著無為。爾時應修從空入假觀。即當諦觀心
性。雖空對緣之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猶如 幻化雖無實體。亦有見聞覺知等相差別不 同。行者如是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
能於空中修種種行。如空中種樹。亦能分別 眾生諸根性欲。性欲無量故則說法無量。若 能成就無量辯才。即能利益五道眾生。是名
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 種智。住此觀中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 了。菩薩雖復成就如此二觀。猶是方便非是
正觀。故纓絡云。前二觀為方便。因二空觀得 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 然流入薩婆若海。菩薩欲於一念中具足一
切法者。應修中道正觀。若能諦觀心性非空 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即於 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二諦。若能於自心見中
道二諦。即見一切諸法中道二諦。亦不取中 道二諦。以決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觀。 如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
假名。亦是中道義。此偈非唯是分別正觀。 亦是兼明前二種方便觀門。當知中道正觀 即是佛眼。即是一切種智。若住此觀即是定
慧力等。了了見於佛性。即是安住大乘。行步 平正其疾如風。入薩婆若海。即行如來行。入 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以如來莊嚴而
自莊嚴。獲得六根清淨。入佛境界。於一切法 無所染著。即一切諸佛皆現在前。成就念佛 三昧。安住首楞嚴定。普現色身。能入十方佛
土。教化眾生。嚴淨一切佛剎。供養十方諸佛。 受持一切諸佛法藏。具足一切諸波羅蜜。即 入頓悟大菩薩位。即與普賢文殊共為等侶。
即常住法性身中。為十方諸佛稱歎。授記能 八相成道。於十方國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 應二身。是名初發心住菩薩。然上所說依經
明其三觀行相。似成別異。若在行人。即須三 智一心中得。不縱橫並別。方是圓修也天台 空觀即此止門。假觀即觀門。中觀即俱運也。 大約如此。
[0406c09] 防退中。論眾生者。十信初心之上品也。怯弱 等者。謂於生死中創起覺悟。惑業則無始積 集。善行則方將修學境強心弱障重力微。在
於觀心寧無恐劣。娑婆者。此云堪忍。具足五 濁實不可居。故經云。此濁惡世地獄餓鬼畜 生充滿。多不善聚。唯佛如來堪忍住。故亦可
修忍。勝餘方故。不能常值等者。以穢土之中 雖有佛出。然不久住即入滅度。動經多劫空 過無佛。行者或生佛前。或生佛後皆不得值。
以不值故不能供養親近承受聖旨。懼謂等 者。其猶孤子未及成人。便失恃怙寧不憂勞。 將無所損。行人亦爾。無佛為勝緣內心又微
弱。況茲穢境五濁混然。期心上求實為難進。 擬退聖道。
[0406c23] 聖意中。論勝方便者。即念佛三昧十六觀門。 及佛願力等。隨願下如隨願往生經所說。十 方皆有淨土。若欲生者隨願往生。
[0406c26] 引經中。論修多羅等者。即阿彌陀無量壽瑞 相。及觀經等。如小彌陀經說。從是西方過十 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樂事極。故名為
極樂。有佛號阿彌陀。阿彌陀者。此云無量。光 明壽命弟子國土莊嚴悉無量。故其國土莊 嚴佛身功德微妙殊絕。難可思議。廣在經文。
不能具述。然凡往生者。都有九品。因行有勝 劣。往生有升降。華開有遲速。成道有前後。上 上品者。發三種心。謂志誠心深心迴向心。具
足戒行讀誦大乘。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佛及菩薩親來迎接。觀音菩薩執金剛臺等。 至行者前。其人乘此隨佛之後。如彈指頃即
生彼國。生已見佛聞法開悟。經須臾頃遍至 十方。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 百千陀羅尼門。乃至下下品者。五逆十惡具
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