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heng Yi Zhang 大乘義章
Scroll 1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乘義章卷第十四遠法師撰
[0738b15] 淨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二十一門 (十想義 十一 切入義 十聖處義 十種慰喻義 十願義 十種供養 義 十無盡藏義 信等十行義 十明義
十忍義 十 無生忍義 十住義 十行義 十迴向義 十地義 十 功德義 見性十法義 涅槃十因義 菩薩十力義 菩 薩十無畏義 三乘共十地義) 。
十想義五門分別 (釋名辨相一 體性二 就 處分別三 就人分別四 約受分別五)
[0738b23] 初釋名辨相。觀心於法取相名想。想別不同 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無常想。二苦想。三無 我想。四厭食想。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死
想。七不淨想。八斷想。九離想。十滅想。亦名 盡想。無常想者。觀有為法遷流非恒。故曰無 常。無常有三。一分段無常。六道果報三世
分異。於中有二。一者有餘身死名在。二者 無餘身死名滅。二念無常。有為念念四相遷 變。三者自性不成實無常。有為之法因緣虛
集。無有定性。生即無生。滅即無滅。如龍樹 說。見身盡滅。即是第一分段無常。新新生滅。 是念無常。生時無來。滅時無去。是其自性不
成實無常。以此三觀能滅煩惱。問曰。有人由 見無常更增煩惱。懼盛年不久。深起染著。今 云何言無常之想能滅煩惱。龍樹釋言。如是
見者名少分見。不名具足。若具見者則破煩 惱。云何具足。如佛昔告舍利弗言。當具修習 無常之想。無常故空。得空之時無常亦無。生
住滅等不可得故。見生住滅不可得時名為 究竟自性無常。性既無常。何樂可貪。問曰。若 言得空之時無常亦無。何故佛說無常之義
為苦諦實。論言。佛為邪見之人謂世間常。故 說無常為苦諦實。不為無常是實故說。言苦 想者。觀有為法無常故苦。苦有三種。所謂苦
苦壞苦行苦。是義如前四諦章中具廣分別。 問曰。若言法皆是苦者。云何得有苦樂及捨 三受差別。如涅槃說凡夫苦中妄生樂想。理
實是苦。問曰。若法無常故苦。聖道無常體是 苦不。龍樹釋言。無常故苦。為於有漏五受 陰說。不為聖道。所以然者。道能破苦與空無
我實義相應。故雖無常而非是苦。問曰。聖人 五陰無常。五陰壞時聖人苦不。龍樹釋言。 有著心者法壞則苦。聖人無著故雖無常而
不生苦。問曰。若言聖無苦者。如經中說舍利 弗患風病苦。畢陵伽婆蹉患眼病苦。羅婆那 比丘患痔病苦。云何言無。論言。聖人但無
心苦。非無身苦。問曰。聖人若無心苦何故滅 智而取滅度。釋言。無者但無追變敗壞之苦。 非無苦苦厭行之苦。無我想者。有為之法無
常苦故不得自在。故無有我。又一切法皆無 定性。故無有我。無我有二。一眾生無我。二法 無我。此義如前無我章中具廣分別。問曰。現
見有所為作。云何無我。論言。但是五陰和 合因緣起作。實無有我。問曰。無常苦與無 我為一為異。體若是一不應說三。體若是異
佛不應說無常即苦苦即無我。論言。事一隨 義分三。五義分之。一隨觀分三。為無常行。 所觀察者說為無常。苦行觀者說之為苦。無
我行觀名為無我。二所為分三。修無常想為 不入三界。修習苦想為知三界過。修無我想 為捨三界。三治見說三。修無常想對治常見。
修習苦想對治樂見。修無我想對治我見。四 除障說三。修無常想斷除愛心。修習苦想斷 除慢高。修無我想斷除諸見。五本末分三。論
說。五陰是其無常。無常是苦。苦是無我。以此 諸義故分三種。厭食想者。觀所食物多從不 淨因緣而生。如肉從於精血而生。乳酪之屬
從於血生。餘食多為虫鼠垢污。種種污穢至 其口中。胸涎流下與唾和合。入腹成糞。無可 貪樂。又觀所食多功力得。為求是食受種種
苦。故應厭離。復應觀察食貪罪過。生地獄中 吞鐵飲銅。生餓鬼中受飢渴苦。生畜生中食 諸糞穢。如是一切無量諸苦多由食生。故應
生厭。一切世間不可樂者。觀諸世間皆無常 苦。無可貪樂。此世間中有其二種。一眾生世 間。二器世間。眾生世間有五種事。不可貪樂。
一具八苦故不可樂。二具無量煩惱結使故 不可樂。三具諸惡業故不可樂。四難具好事 故不可樂。或有行善而身苦惱。或身安樂而
行不是。或好施而貧。或有富而慳。或柔濡 而貪。或少欲而多瞋。如是一切難可具備。五 難稱可故不可樂。或見卑下而謂諂曲。或見
端直而謂慢高。或見親附而謂貪求。或見疎 遠而謂憎嫌。如是一切眾生世間有是五事 不可貪樂。器世間中亦有多種不可貪樂。或
熱或寒或水或旱或厄或嶮或增不善或多恐 怖。如是一切故不可樂。問曰。前說無常苦等 即是叵樂。何須別說一切世間不可樂乎。論
言。觀行有總有別。前無常苦是其總觀。此是 別觀。又復前說無常苦等為呵法過。此不可 樂觀眾生過。又前有漏此是無漏。又前見
道。此是修道。故復說之。言死想者。觀察是 身。不久摩滅。當為無量狐狼野干之所食噉。 不淨想者。觀察是身五種不淨。一種子不淨。
是身過去業煩惱等以為種子。現以父母精 血為種。二住處不淨。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 藏之上安置己身。三自體不淨。三十六物集
成己體。四自相不淨。九孔常流。五終竟不淨。 是身死已埋則成土。燒則為灰。虫食成糞。竟 無一淨。斷離滅想釋有通別。所言通者如成
實說。斷一切行。名之為斷。離一切行。說之為 離。滅一切行。目之為滅。此等同體隨義分 三。龍樹亦言。緣涅槃法斷諸結使。名之為
斷。離諸結使。說之為離。滅諸結使。名之為 滅。同體義分如苦無常無我法等同體義分。 所言別者如成實中。五義辨之。一懃斷已生
未生之惡。名之為斷。斷惡業也。令其欲盡更 不重生說之為離。離煩惱也。以斷因故五陰 不生。名之為滅。二斷無明漏。名之為斷。離欲
漏有漏。說之為離。滅此二果。稱之為滅。三斷 無明得慧解脫。名之為斷。除離貪愛得心解 脫。名之為離。斷除離貪愛得心解脫。名之
為離。得俱解脫滅盡癡愛。說以為滅。四以聖 道斷諸煩惱。名之為斷。得有餘涅槃。說以為 離。得無餘涅槃。稱之為滅。五得盡智。名之為
斷。得無生智。說以為離。身智俱亡。說以為 滅。依大智論三義辨異。一斷三毒。名之為 斷。斷三塗因。離愛名離。離人天因。苦盡名
滅。滅五趣果。二修四現忍遠離煩惱。名之為 離。修無漏道斷諸煩惱。說之為斷。入涅槃時 滅盡諸苦。說名為滅。三得有餘涅槃斷諸煩
惱。名之為斷。得無餘涅槃滅盡諸苦。說之為 滅。此二方便說名為離 (此一門竟) 。
[0739c19] 次辨體性。於中 有二。一就心法分別。如論中說。此十是其智 慧自性。問曰。若此是智慧性何故名想。釋有
三義。一心心法更相受名。如四念處。體實是 慧而名為念。此亦如是。體實是慧而名為想。 二從伴為名。慧與想俱故名為想。故論釋言。
與觀無常慧相應之想名無常想。餘亦如是。 第三義者隨時受名。行有三時。初習善法受 法不失。名之為念。修行之次轉相轉心。說之
為想。言轉相者轉昔凡時所取定相。言轉心 者轉先凡時定計之心。行修終成。於諸法中 決定無疑。名為智慧。二就有漏無漏分別。論
自釋言。初三後三通漏無漏。初學有漏終成 無漏。中間四種一向有漏 (此二門竟) 。
[0740a03] 次就處論。處 別有二。一禪地處。初三後三。若有漏者在十 一地。謂欲界地八禪未來中間。若無漏者諸
宗不同。毘曇法中唯在九地。根本四禪未來 中間及三無色。成實法中在七依處及欲界 電光。大乘法中在十一地。與有漏同。大乘
欲界及非想地有無漏故。中間四種是有漏 故。在十一地。二境界處。厭食不淨唯緣欲界。 餘通三界。三道位處。如龍樹說。初三見道。次
四修道。後三無學。處別如是 (此三門竟) 。
[0740a12] 次就人 論。如龍樹說。凡聖通起 (此四門竟) 。
[0740a13] 次約五受分 別十想。如龍樹說。初三後三若無漏者喜樂 及捨三根相應。在初二禪喜根相應。在第三
禪樂根相應。在餘禪中捨根相應。自餘一切 四根相應。除一切苦根。十想如是。
十一切入義四門分別 (一釋名辨相 二體性 三就處分別 四約對餘門辨定優劣)
[0740a20] 初釋名辨相。一切入者。經中亦名一切處 也。入者猶是處之別稱。定心自在。能令所緣 相無不在。名一切處。處別不同一門說十。十
名是何。一青二黃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 八風九空十識。若依涅槃去火一切。加無所 有令以為十。行者初先繫意。安靜於己身分
取少青相。極令明了如明鏡中見諸色像。以 漸廣之。周滿世界。同為一青。名青一切處。黃 赤白等類亦同然。此青黃等。由四大造故次
觀之。始於自身觀少地相。極令明了。以漸廣 之。周滿世界。悉為一地。名一切處。水火風 等類亦同然。患色多過。次捨色相緣無邊虛
空。先緣咽喉鼻口等空。極令明了。以漸廣之。 見一切界。同為一空。名空一切處。患彼空觀 外緣之惱。次捨空相緣無邊識。始觀一識。極
令明了。所謂觀於緣一空識。以漸廣之。緣無 邊識。皆令明了。名識一切處。問曰。心識云何 無邊。論言。以其空無邊故。緣空之識亦復無
邊。問曰。何故不觀受等。成實釋言。取於地等 其唯心識。故偏觀識。又識是主。故偏觀識。問 曰。何故偏說空識。為一切處。不說非想及無
所有。為一切處。雜心釋言。行者先入前三 解脫。不能勝進。次入八勝。雖入勝處不能無 邊。故入青等四一切處。此青黃等何所依止。
依四大造。故觀地等四一切處。云何於此而 得勝進。所謂覺知知無邊空。此知依何。謂。 依心識。識復何依。便無所依。故上不立。龍
樹釋言。虛空廣多。佛說虛空無量無邊。故 說虛空。為一切處。向前九種一切觀中。皆有 心識。心識能緣一切諸法。一切法中皆見有
識。故說心識。為一切處。無所有中。略去多 識。唯緣一識。一識不廣。是故不說為一切 處。非想地中。心志微細。而復精純。難得取
相。難可令廣。故亦不說為一切處。又復空處 方便道中。能緣下地無邊之色。就之觀空。識 處方便能緣下地無邊色空。就之觀識。故此
二地名一切處。上不如是。為是不立。涅槃 何故除火一切。立無所有。為一切處。如增集 論釋。彼為事火婆羅門。故作如是說。若當宣
說火一切處。增彼耶見。是以去之。無所有處。 雖無多識非無少識。為成十數。故通說之。為 一切處 (此一門竟) 。
[0740c03] 次辨體性。於中有二。一心法分 別。隨相別分。前之八種是無貪性。貪欲治故。 後二想性。通則十種皆想自性。假想觀故。成
實亦云。十皆慧性。以觀法故。二就有漏無漏 分別。此十有漏。意解觀故 (此二門竟) 。
[0740c07] 次就處論。 處中有三。一禪地處。十中前八依第四禪。空 處識處皆當地說。彼前八種依第四禪解脫
道起。為防過故。後二是其空處識處方便道 攝。方便道中能廣緣故。二境界處。依阿毘曇 及大智論。前八欲界淨色為境。為防欲界貪
欲過故。成實前八欲色界中色法為境。故彼 成實一切入品云。若緣欲界色界之色復有 何咎。後二皆緣當地之法。問曰。所緣為虛為
實。論言。初實後則虛假。意解見故。問曰。所 見與彼神通所作何別。釋言。神通所作色像 能令他見。此但自見。又通所作得實受用。此
但意解不得實用。有斯異耳。三人位處。凡夫 聖人皆得修起 (此二門竟) 。
[0740c20] 次對餘門辨定優劣。於 中以初八一切處對八勝處及八解中初三解 脫辨定優劣。依如成實一切處下。一向有漏。
起在外凡。八勝為中。初學有漏。終成無漏。起 在內凡。解脫最上。一向無漏。起在修道。若依 毘曇前三解脫總相觀。故說為最下。八勝次
廣。說以為中。一切八入者最為廣觀。說為 上。大智論中亦同此說。故彼文言。下品之 行名為背捨。中品行名為勝處。上品之行
名一切處。是義云何。始修背捨。五欲事中不 須喜樂。未盡漏故。中間生結。愛著淨色。復 懃精進斷此著心。知此淨色從心想生。譬如
幻師見於幻事不生著心。是時背捨轉名勝 處。然此雖勝未能寬廣。是時行者。還取淨 相。以漸廣之。周遍虛空。悉見青黃赤白等
相。及見地水火風等相。是時勝處。轉名一切 處。十一切處。辨之略爾。
十聖處義
[0741a09] 十聖處義如成實說。生聖之處名為聖處。又 聖依處亦名聖處。聖處不同一門說十。十名 是何。一斷五法。二成六法。三守一法。四依四
法。五捨偽諦。六捨諸求。七不濁思惟。八離身 行。九善得心解脫。十善得慧解脫。斷五法者。 斷五上分結。得阿羅漢。五上結義如前廣釋。
成六法者。成六妙行。廣如前解。守一法者。繫 念觀身無常苦等。依四法者。依四聖種。盡形 乞食。乃至有病服陳棄藥。捨偽諦者。能達實
相。斷一切見。證得初果。捨諸求者。如彼論 說。求有三種。一者欲求。求欲界法。二者有 求。求上二界。三梵行求。求於學道。捨此
三求。得無學果。名捨諸求。不濁思惟者。滅欲 界中修道煩惱。得前三果。離身行者。除欲界 結。獲得四禪。心解脫者。謂得盡智。慧解脫
者。得無生智。十中前二從阿那含。得阿羅漢。 次四聖處。從外凡夫次第增進得阿羅漢。後 四聖處。從須陀果終得羅漢。十聖處義略之 云爾。
十種慰喻義
[0741a29] 十種慰喻出中阿含舍利弗教化病經。彼有 長者。名須達多。身遇重病。遂便遣使問訊世 尊。并請舍利弗。願垂一顧。舍利遂往。須達遙
見。即欲下床。舍利止之。別坐一床。慰喻之 曰。長者莫怖莫怖。所以者何。愚癡凡夫成就 不信。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長者今
日無有不信。唯有上信。因上信故。或滅苦痛。 生極快樂。或得斯陀。或得那含。長者先得須 陀洹果。為是不說。此初慰喻。具足善戒以為
第二。多聞第三。惠施第四。善慧第五。正見第 六。正志第七。正解第八。正脫第九。正智第 十。一一之中。慰喻之法與初相似。十中前五。
是世間善。後五出世。就出世中正見正志是 無礙道。慧名正見。正思惟者名為正志。正解 正脫是解脫道。慧名正解。餘心心法名為正
脫。學等見者名為正智。學人重觀四諦之理。 名學等見。十種慰喻。釋之麁爾。
十願義五門分別 (一釋名義 二據修分別 三就行分別 四行位分別 五因果分別)
[0741b19] 第一釋名十願之義出十地經。隨求義名之 為願。願別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供養 佛願。亦名攝功德願。二護正法願。亦名攝智
慧願。三攝法上首願。四增長眾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