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 Di Yi 二諦義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補刻二諦章敘[0077b27] 嘉祥藏大師所撰二諦義章三卷。傳流吾國已來。僅一千年奇矣。寵藏之古名藍之間。而不以廣其傳者也久矣。向者龍寶與公。偶得上下兩通。輒刻木以布海內。譬諸寶鼎之闕一足。不亦恨乎。近有書林某者。幸得古本之全者而來。請余重施國字而傳於千歲之下矣。於是兩本對撿。則與公之本。非但闕中卷。亦於上卷中。脫二十餘紙。況且豕亥鳳風比比有之。余慨然喟言。曾聞其名未得其書。如渴者聞梅。然而雖偶得傳之。闕而未完全者幾許年所。今也幸得見其全書。前之所謂渴云者頓息矣。余既然則人誰不爾乎。今將廣行于天下。此舉豈辭勞乎。是余之所以忘固陋而不敢辭其請也。而今上下兩卷。直用與公之所刻者。不復改彫。其中或文字寫誤者。或兩本相異者。或疑而未決者。或恐此處必脫某字者。則皆標之卷眉。而一處未嘗以私意改易之。務在存古耳。於是乎可謂。寶鼎再得為完器也。何其快哉。其既然則安知。章主大師之不熙怡微咲於那伽定中也。又安知。與公之不忻躍於地下也。是為序。
[0077c19] 寶永七年歲次庚寅孟春日
[0077c20] 洛西五智山沙門慧旭寂謹書於忘慮亭
鐫二諦章敘
[0077c23] 夫不了二諦。則契實之境。照俗之智。不可融徹。境智不融徹。而入薩波若海者。未有之也。宜哉。諸佛說法。常依二諦矣。支桑道學之士。亦恢張真俗。垂統於後昆者不少。且夫二諦二十家往復之族。雖各述其所見。關鍵緊要之處。未甞著工夫。豈非膚立持門戶皮相矜影響之謂乎。吉藏上人。間出隋世。而稟朗公之學。靈知難思。無不克擢其髓。遂廼製諸經玄疏。翼贊教乘者。不知其幾千萬言。就中至如今章辨非有非無而二不二鼠婁栗案苽等。啟沃舊師之未了。發特見之明也。如此其可忽。諸噫嘻中世以隆。其學不傳。其書將泯。余屬日名寺藏中得此之錦本。欣戴捧讀不堪雀躍。率加點挍授書林。于時歲次丁丑元祿十年臘月穀日殺青斯竟。
[0078a09] 東奧仙臺龍寶實養題於洛之陀峯下
二諦義卷上
胡吉藏撰
[0078a14] 叡師中論序云。百論治外以閑邪。斯文祛內 以流滯。大智釋論之淵博。十二門觀之精詣。 尋斯四論者。真若日月在懷無不朗然鑒徹
矣。若通此四論。則佛法可明也。師云。此四 論雖復名部不同。統其大歸。竝為申乎二諦 顯不二之道。若了於二諦。四論則煥然可領。
若於二諦不了。四論則便不明。為是因緣。須 識二諦也。若解二諦。非但四論可明。亦眾經 皆了。何以知然。故論云。諸佛常依二諦說法。
既十方諸佛。常依二諦說法。故眾經莫出二 諦。眾經既不出二諦。二諦若明故眾經皆了 也。然四論皆有二諦之言。今且依中論文以
辨之。論文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 世俗諦。二第一義諦也。然師臨去世之時。登 高座付屬門人。我出山以來。以二諦為正
道。說二諦凡二十餘種勢。或散或束。或分 章段或不分分時。或開為三段。乍作十重。所 以為十重者。正為對開善法師二諦義。彼明
二諦義有十重。對彼十重故明十重。一一重 以辨正之。師唯噵此義有重數。所餘諸義。 普皆不開。若有重數者。非興皇者說也。十
重者。初則二諦大意。最後二諦同異。今第一 明二諦大意也。然師噵二諦義。多依二處。一 依大品經。二依中論。今且依中論明二諦義。
所以依中論噵二諦者。中論以二諦為宗。若 了二諦。中論即便可明。為是義故。依中論說 二諦也。中論四諦品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
說法。此語即難解。若為依二諦說法耶。解云。 二諦是本。說法是末。二諦是所依。說法是能 依。然此語驚耳。非從來所知也。問何以得知
諸佛依二諦說法二諦是所依耶。解云出論。 不假人解。故云。經有論故義即易解。今依論 釋之。論四諦品。前釋二諦。次釋依二諦說法。
前釋二諦云。世俗諦者。一切諸法性空。而世 間顛倒謂有。於世間是實。名為世諦。諸賢聖 真知顛倒性空。於聖人是實。名第一義諦。次
云。諸佛依是二諦。為眾生說法。此則前釋二 諦竟。然後明諸佛依是二諦為眾生說法。故 知。二諦是本。說法是末。二諦是所依。說法是
能依。依此二諦。為眾生說法也。問從來云諸 佛依二諦說法者。為凡說俗。為聖說真。為凡 緣說有。為聖緣說空。名為依二諦說法。既云
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何得言為凡說有為聖 說空為依二諦說法耶。今明。如上有於凡為 實名俗諦。空於聖是實名第一義諦。依此二
諦。為眾生說法也。又且問。諸佛何意依二諦 說法耶。解云。欲明十方諸佛所說皆實故。依 二諦說法。何者。諦是實義。有於凡實。空於聖
實。是二皆實。諸佛依此二實說法。是故諸佛 所說皆實也。外道九十六種所說。何意虛假 不實。以其不依二諦故。所以虛假不實諸佛
依二諦說法故。凡所說法皆實。以諸佛所說 皆實故。所以諸佛。依二諦說法也。又問。若為 依二諦說法。說法皆實耶。解云。諸賢聖。如實
悟諸法性空。如來依彼如實悟而說故。諸佛 所說亦實。此則依第一義諦說法是實。世人 於瓶衣等是實。諸佛隨俗說瓶衣故。所說亦
實。如百論云。佛入舍衛城。隨俗語故無過。此 則依世諦說法是實。依彼二實而說故。諸佛 說法皆實也。前云依凡諦說名依世諦說法。
依聖諦說名依第一義諦說法。依二諦為眾 生說法。此語不可失也。今問。依二諦說法。所 依於諦。為是得為是失。為亦得亦失。教諦亦
作此問。然大師云。於諦是失。教諦是得。何者 言於諦失者。有於凡是實有。空於聖是實空。 此空有於凡聖各實。是故為失也。言教諦得
者。如來誠諦之言。依凡有說有。有不住有。 有表不有。依聖無說無。無不住無。無表不無。 此則有無二。表非有非無不二。二不二不二
二。不二二則是理教。二不二則教理。教理 應教。理教表理。理教二不二因緣。是為得也。 然教諦如此。雖如此而復未可解。何者。汝依
二諦說法。依二諦與說法。皆是教諦不。若皆 是教諦。則違論文。論云。諸法性空。世間顛倒 謂有為世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為第一義
諦。諸佛依此二諦說法。那忽併是教諦耶。今 正此一句。明依二諦說法。所依是於諦說法是 教諦也。問所依二諦為得為失者。論自判。論
云。諸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於凡是諦。諸賢 聖真知顛倒性空無生。於聖是諦。此則開凡 聖二諦異。凡聖雖復不二。不二而二。有凡諦
聖諦。凡諦即是失。聖諦即是得。何者。既云 諸法性空顛倒謂有。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 故知。凡諦失聖諦得。何以故。凡諦是顛倒故
是失。聖諦是不顛倒故是得。此即開凡諦聖 諦倒諦不倒諦也。問若所依二諦有倒不倒者 不可解。何者。佛可依不倒說。云何依顛倒為
眾生說耶。若言二於諦皆不顛倒。則乖論文。 論文云。世間顛倒謂有為世諦。諸賢聖真知 顛倒性空為第一義諦。依是二諦。為眾生說
法。故知。依倒不倒說。若順論文。諸佛菩薩。豈 得依顛倒說法耶。進退難解未釋云云。問前 云所依於二諦有得有失。將不乖師所說耶。
師云二於諦是失。今何得判二於諦有得有失 耶。解云。汝言於諦竝是失。是何處語耶。今明。 於諦皆失者。非是所依於諦皆失。乃是稟教
成於。此於諦皆失。何者。如來說有為表不 有。說無為表不無。說二為表不二。彼聞有作 有解。聞無作無解。聞有作有解有。於凡實名
俗諦。聞無作無解無。於聖實名第一義諦。此 之二諦皆失。問若為失耶。解云。如來說有為 表不有。說無為表不無。說二令識不二。舉指
令得月。而眾生聞有住有。聞無住無。守指忘 月。住教遺理。豈非是失耶。若爾此則有二種 於諦。一者所依於諦。二者迷教於諦。所依於
諦。有得有失。迷教於諦。二皆是失。所依於諦 是本。迷教於諦是末。所依於諦是本者。且約 釋迦一化為論。釋迦未出之前已有此二於
諦。釋迦依此二諦為眾生說法。何者。諸佛說 法無不依二諦。故發趾即依二諦而說。當知。 所依於諦是本也。迷教於諦是末者。眾生稟
如來有無二諦教。作有無解成於故。此於諦 在後也。又有三異。謂前後能所通別。從後釋 之。言通別者。所依於諦則通。迷教於諦則別。
所依於諦通者。世間顛倒謂有。於世間是實 為世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為第一義諦。此 之二諦通一切凡聖。如涅槃經。涅槃經云文
殊問云。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第一義中有 世諦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無者。將非 如來虛妄說耶。佛答云。世諦即第一義諦。隨
眾生故分別說二。世人知者名世諦。出世聖 人知者名第一義諦。此即世出世兩人判於二 諦。中論文正爾。世間顛倒謂有為世諦。此諸
賢聖。真知顛倒性空為第一義諦。故此二於 諦通也。言迷教於諦別者。如來說有無二諦。 為表不二之道。有方便者。聞二悟不二。識理
悟教名教諦。無方便者。聞二住二。不識理迷 教名於諦。於諦但是無方便者。所以是別也。 言能所者。所依於諦則是能化。迷教於諦則
是所化。此一往偏約第一義諦邊說耳。何者。 論云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故是能化。此如 涅槃經。經云。一切世諦。若於如來是第一義
諦。只世諦於如來是第一義故。此第一義諦 是能化。論正爾。凡夫顛倒謂有。諸賢聖唯知 此顛倒性空不生不滅。於聖人是第一義諦。
若爾當知。此第一義諦是能化諦也。迷教於 諦是所化者。稟教成於。雖復是聖。終是稟教。 以稟教故是所化也。言前後者。與本末不異。
所依於諦是本是前。迷教於諦是末是後。發 趾依於諦說。然後眾生稟教。有方便悟理成 教諦。無方便不識理成於諦。故前後為異也。
次更簡一句。前云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於 聖人名第一義諦。如涅槃經。一切世諦。若於 如來是第一義諦。問既云一切世諦於如來
是第一義諦者。亦得言一切第一義諦若於 凡夫是世諦不。解云。如此只出論文。論云。世 諦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間顛倒謂有。於世人
為實。名之為諦。解世諦。前舉一切法性空以 釋之。明一切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於世人 是實名為諦。當知。一切第一義諦。於凡是世
諦也。如大品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有 無所有。如是有於聖人無所有。即世諦為第 一義諦。無所有於凡如是有。第一義諦為世
諦也。問何意開凡聖二諦耶。解云。今開凡聖 得失二諦者。示聖得凡失令轉悟。明此是凡 諦此是聖諦此是倒諦此是不倒諦。示是凡
聖。令捨凡學聖棄倒從不倒。為是義故開凡 聖得失二諦也。何以知然。具出經論。大經云。 欲令眾生深識第一義諦。是故如來宣說世
諦。眾生若不因世諦悟第一義諦。如來終不 說於世諦。說世諦令識第一義諦也。又中論 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
得涅槃。說世諦令得說第一義。說第一義令 得涅槃。故開二諦也。又大品云。般若波羅 蜜。為大事故起。所謂示是道是非道。非道即
是倒。是道即非倒。示是道是非道。令舉非道 從道。亦示倒示不倒。令舉倒從不倒。為是 義故。開二諦示得失。令改悟也。然二諦大判
有三節。一者凡聖就倒不倒判二諦。二者就 聖中自判二諦。三者就凡中自判二諦。就凡 聖判二諦者。凡所解為世諦。聖所解為第一
義諦。此判凡聖者。就知性空不知性空判凡 聖。未知性空為凡。若知性空為聖人。就此 判二諦也。就聖中自判二諦者。聖人了有是
空有空是有空。此之二諦。皆是聖二諦也。何 者。如四諦者。苦集滅道皆名聖諦。二諦亦爾。 真俗兩種。皆是聖諦也。問何處作此說耶。解
云。如般若四攝品末所明。自有時情轉千開。 有時須文義明據。今宜須文義分明也。彼文 云。凡夫若知世諦。應是須陀洹乃至於佛。若
爾凡夫不知世諦第一義諦。唯是聖人知此 二諦。故此二諦皆是聖諦也。大判如此。就聖 中復有無量種。如大經云。我一時與彌勒在
耆闍崛山。共論世諦。五百聲聞不覺不知。何 況甚深第一義諦。約此而論。二乘不知二諦。 唯菩薩知於二諦也。此則從來義壞。何者從
來云。三乘皆會真諦。竝解二諦。聖則真解二 諦。賢則似解二諦。小乘七方便。大乘三十 心相似解。小乘苦忍以上。大乘初地已上。真
解二諦。解世諦通緣似理。解真諦四絕百 非。三乘竝解二諦。若是涅槃經。明五百聲聞 不知二諦。尚不知世諦。況甚深第一義諦。故
從來義不成也。今時得有此義。何者。二乘生 滅斷常心。不行中道。不見佛性。中道是本。既 不識本。豈能知末。既不見理。豈能識教。何
者。彼有不得無。無不得有。有不能無用。無不 能有用。二不能不二用。不二不能二用。橫竪 皆礙。若是菩薩。有為空用。空為有用。二為不
二用。不二為二用。橫竪無礙故也。就凡中自 判二諦者。一切皆是。只從來所釋二諦是也。 彼云。三假七實為世諦。四絕百非為第一義
諦。三假不得四絕。四絕不得三假。亡不得有。 有不得亡。絕不得不絕。不絕不得絕。如此二 諦。皆是凡夫二諦也。何以知爾。大經云眾生
起見凡有二種。一者常見二者斷見。具有有 無斷常二見也。又有於凡實為諦。亦空於凡 實為諦。實有此空故空為諦。所以凡亦有二
諦也。此則皆開三種二諦。從來人二諦。任運 墮凡夫二諦中。何者。我有三種二諦。一凡 聖判二諦。二就聖中自判二諦。三就凡中判
二諦。凡二諦者。三假為凡俗諦。四絕為凡真 諦。汝義若為耶。汝義三假是俗諦。四絕是真 諦。自墮我凡二諦中。非故安處也。如一家理
內外義。汝作義自落我理外中也。論文云諸 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前來略釋依二諦竟。 次釋依二諦為眾生說法。問既云依二諦說
法。為何人說何物法耶。諸人領大師語云。 為凡說有法。為聖說空法。為凡聖兩人說空 有二法。名依二諦說法。問師有此語不。答然
師實有此語。但用此語有處。人唯得此語不 解此意。何者。為凡說有。為聖說空。名依二諦 為眾生說法。此成何物語。諸佛依二諦為眾
生說法。何得言為凡說有為聖說空。名諸佛 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耶。又且豈依凡說有還 為凡說有。依聖說空還為聖說空耶。論文云。
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既知諸法本性空。云 何更為說空耶。今所明者如論釋。論云諸佛 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親噵依二諦為眾生說
法。何時噵為聖說法耶。為凡夫眾生說法。不 為聖人說法也。問此就何義判為眾生說二 諦耶。解云。此就迷悟能所。判為說不為說。明
眾生迷有無未悟有無故。為眾生說有說無。 明此是有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