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Zhao Lun 肇論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肇論
招提寺沙門 慧達 

[0150a25] 慧達長安釋僧肇法師》 《末代弘經菩薩彌天大德童壽
創始格致 歷代 名僧傳僧叡
檀越謝靈運八百 正方節文階級名教義理 群賢標本
佛心明末 大乘方等自古自今著筆十二
憲章 不知淵海 挺拔清虛蕭然歸公 不知

[0150b11] 生天 不勝 誓願生生
若是》、《》、《方等深經 :「誠實真諦 莊老。」
欺誣街巷神道 義遠徒然
生生忍心

[0150b20] 二十餘年
深義建言宗旨實相 法道真俗所以二諦佛教 無上般若至極唯有涅槃
眾聖性空 非心行處然則 不生
蕩然一道無言二諦 般若無知無名德興 淵海浩博無涯
法體 連環絕妙好辭莫不 所以童壽:「解空第一。」
蕭然 。《接引問答所以

肇論

後秦長安 釋僧肇 

本義

[0150c15] 實相法性性空 諸法無有
以此故知 現有 性空性空法性法性如是
實相使 不無不如常見邪見斷見 有為無為
觀法可謂法實 然則法相無相聖人 三乘等觀性空得道性空
諸法實相見法實相故云正觀 便二乘不見顛倒 三乘觀法無異大小
般若大慧諸法實相般若 不形化眾生 塵累般若力然則般若觀空
未始不厭觀空觀空一念 權慧一念權慧
可解泥洹而已生死 別有

第一

[0151a09] 生死寒暑物流人之常情不然何者?《放光:「去來
。」不動以求 以求然則動靜
不同使真言 所以何者
無味使中人 下士不可知者 不能自已動靜之際必然

[0151a20] 《道行:「 。」《中觀:「方知去者
。」 所謂至今 所謂至今
不來 然則未嘗所見未嘗 所謂苟得
人情久矣 不來不來 何所
未嘗 故知 自在不從以至
自在不從以至仲尼:「 交臂。」如此往來 往返可動然則
江河野馬 日月不周聖人有言 :「人命。」是以聲聞非常
成道緣覺即真 聖言難測可以神會難以是以
不必閑人不必 :「菩薩之中非常。」《摩訶衍
:「諸法不動去來。」 一會文殊是以 不住
然則 仲尼之所以臨川
是以聖人不同 所見何者少壯同體 不覺是以梵志出家
人見:「昔人?」梵志:「 昔人昔人。」愕然 有力不覺
是以如來方言 真心不一不可聖言
至今流動 古今
是以不必古今不動不必不從不來不來馳騁古今不動一世
百家異說苟得 是以所謂 所謂然則
故經云:「正言?」 何者不住 應有
應有不來 至今 一世去來然則四象
得意毫微是以 萬世百劫成山 至於初步功業
功業不可 湛然故經云:「三災 彌綸行業湛然。」何者
因而因而 不來不滅不來 去留踟蹰動靜之間然則乾坤
無謂洪流滔天無謂 不遠可知

[0151c29] ()

真空第二

[0152a02] 虛無般若妙趣 聖明 之間是以至人無窮
耳目視聽聲色不能豈不 萬物不能神明 是以聖人真心理順不通
一氣順適不通混雜順適如此萬象不能不能
真象真象 是非一氣 談論至於不同
不同 無心 萬物未嘗在於在於
而後
非有 非有 無非何必非有
事實 是以
然則真諦 之外文言不能

[0152a28] 《摩訶衍:「諸法 非有無相。」《中論:「諸法 第一真諦。」不無
滌除萬物杜塞視聽寂寥然後真諦 即真
所謂非有 所謂如此無物故經云:「性空
。」聖人萬物 宰割以求是以 然則三藏
放光:「第一真諦無成無得 俗諦便有成。」即是無得 無得即是
是以未嘗 未嘗未始未始故經云: 「真諦俗諦答曰無異。」
真諦非有俗諦 然則萬物其所 所以不無其所非有
其所不無 不絕非有 即真無不然則有無
童子:「說法不無因緣 。」《瓔珞經:「轉法輪非有 。」眾經何者
邪見常見 邪見非有 見不得然則非有真諦
道行:「不無。」《中觀:「因緣 緣起不無。」所以然 有若常有而後
而後 自有而後故知 不可不無
湛然不動可謂萬物 緣起不無摩訶衍:「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應有一切諸法
因緣應有一切無法一切因緣 一切有法一切因緣應有。」有無 豈直而已應有即是
即是 假有非有 不同其所無異
然則萬法其所不可得其所不無不可得象形
實有然則真空 :「諸法譬如幻化幻化 幻化真人。」
無得 無得是以 不當名實萬物安在中觀
:「彼此。」以此為 以此為為此 必然然則彼此非有
彼此非有 萬物久矣是以 園林如此深遠
不在是以聖人不變 萬物不假 故經云:「世尊不動真際諸法。」
而立即真然則道遠

[0153a06] 真空 ()

般若無知第三

[0153a08] 般若三乘真一 異端久矣天竺 鳩摩羅什大方
異學所以不虛弘始
以來 大秦天王千載之下弘道終日
蒼生釋迦 沙門五百逍遙 方等其所開拓者當時
津梁嘉會以為 然則聖智幽微難測無相無名所得
狂言聖心

[0153a24] 《放光:「般若無所有生滅相。」《道行:「 所知所見。」無相
無知有無不知何者有所有所不知聖心無知 無所不知不知一切故經云:「
所知無所不知。」是以聖人 終日未嘗耀 虛心獨覺
無知 未始
終日所以俯仰順化應接無窮無知所知聖神 不無
不可聖智何者無狀無名 無狀無名
不渝是以 未始形相 :「無心現行。」《放光:「不動等覺
建立諸法。」所以萬端而已 般若真諦 不知自知不為
何為

[0153b19] 聖人真心應接 故知
可知可知不虛不虛 無知
則是聖人無私知會 可謂自有安得無知

[0153b26] 答曰聖人 高二不仁日月 無知而已
神明不可以事相聖人 自有聖人未嘗 聖心何者:「般若
清淨虛空無知無緣。」 無知返照然後無知 三毒四倒
清淨獨尊般若所知般若 般若所知般若未嘗 般若般若清淨
般若體真淨 不可以知名無知無知 無知是以聖人無知般若無相
真諦真諦般若無不所以不差無知無不 知者

[0153c15] 是以 不能聖心無知」,
」。意謂無知未嘗未嘗無知 立言本意 未見何者
聖心無知無知聖心無得

[0153c22] :「般若無名非有 。」無名
所能不能 是以聖人終日未嘗 狂言聖心微妙無相不可
不可不可聖智 名教是以不為 不知不知不為
不為非有故知無知 無知是以無知無知 聖心

[0154a05] 真諦不測聖智 故經云:「不得般若不見真諦。」真諦

[0154a07] 答曰 何者放光:「 不見。」:「五陰清淨般若清淨。」般若
五陰所知所知 所知相與相與相與 相與
不能 不能 因而是以無知所知
何者所知真諦 無相真智所以然所知所知所知所知所知
相生相生緣法緣法 真諦中觀:「因緣不從 因緣即真。」真諦
無物故經云:「不見有法 無緣。」是以真智真諦未嘗所知 所知無知真諦
所知真智 求知

[0154a27] 無知然後 無知聖人夜游 緇素然後


[0154b01] 答曰無知然後能不

[0154b03] 聖心 聖心聖心無所不知

[0154b05] 答曰無不無不 不是無不
:「諸法所見。」

[0154b09] 聖心不能可是 可是是以真諦無相 般若無知般若無有有相
無相無相真諦

[0154b12] 答曰聖人 無相何者無相無相無相即為 不免
是以至人不無 有無不捨有無所以 周旋五趣寂然恬淡 無不

[0154b19] 聖心無知不差是以 不可然則聖心有時 有時

[0154b21] 答曰生滅 聖人無心生滅無心但是 無心但是是以
四時虛無 不可得不可得

[0154b26] 聖智無生何以

[0154b27] 答曰聖智無知 所以何者聖心 無知無知
可謂無知 般若即真是以 般若真諦
無心彼此是以 不可得 不可得何者
萬法萬法不得內外 不能 無知無相內外寂然相與
不能是以諸法 然後無異不異不異故經云:「
世尊無異諸法。」:「般若 諸法不一不異。」

[0154c15] 。」未詳般若 有用

[0154c16] 答曰異名無用 是以
動靜:「不為 。」《寶積:「無心無識無不覺知。」 盡智明文聖心可知

[0154c23] 般若無知 ()

遺民

[0154c25] 遺民和南 如何弟子 常有道人
古人不以是以 悠邈當年至於風味
愛敬行李承問大眾 外國法師上人 想開足以過半
山僧穆穆可樂弟子宿
法師 非道所以

[0155a10] 上人無知》。 殷勤不能
釋手可謂方等 般若
苟非 意謂婉轉窮盡極為精巧間然難以
有餘從容

[0155a20] :「般若非有 不動等覺建立 。」:「神明不可以事相
。」:「。」 聖心是以未始未始
成功有名之中無名高論欲求聖心
心體自然 定慧心體自然
幾乎心數 獨存 應機
不可 」,所以聖心 所以無相
無相無相 無不
無不無不 無不。」無不 所以至當無不所以
真是至當 至當非常真是 所以
復重

[0155b18] 法師法師好相領得 不必
恨不得同時

遺民

[0155b23] 道人去年 二月涼風 如何不住
八月十五釋僧肇

[0155b26] 不二江山所以
方寸一言何嘗不遠林下 悠然自保 行李承問山僧無恙道俗
法師以為欣慰服膺 久矣 遐邇
無由 終日即此 大眾尋常法師王道自然
三寶弘道使 靈鷲 千載津梁西域方等二百
大乘禪師三藏法師 法師法師大石寺出新法藏異聞禪師瓦官寺教習
門徒數百夙夜匪懈邕邕蕭蕭 三藏法師中寺律藏本末 毘婆沙法師石羊寺舍利弗
未及發言新奇貧道 一生釋迦 祇桓不得君子
上人在此數年至於 之際相稱中途相見道人念佛
》,法師三昧〉。作興 清婉可謂 玄關法師文集
法師維摩經》,貧道 以為 注解一本 可取

[0156a01] 難為 貧道無言云云不已何所狂言

[0156a04] 聖心 有名之中無名。」 以此為方寸
足以人情聖心

[0156a07] 寂照定慧心體自然 幾乎。」意謂
可以定慧不可稱 妙用 何者聖人
無不定慧 定慧非我聖心
無不無不 何為且夫 自有聖心
有無有無 聖人不無不無何者影響
攀緣有無影響影響 莫測莫測
在乎
故道 故經云:「聖智無知無所不知
無為無所不為。」無言無相寂滅 而今以定大方
必當是以 有心無知有無 邊見處中何者
不可 名相即真是以聖人
非有非有 所以不捨不捨即真 名相名相非有
無知故經云:「般若諸法 無知無不。」攀緣之外 有無不亦有無
無相聖智 無知太虛無情 無知無知
無知無知無有無有 非有無知所以
使故經云:「般若非有 不可說。」 是非
是非非有非有是以須菩提終日般若 何以君子

[0156c01] 聖心所以 無相?」 無相不一變則無相
然則即真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即是 。」如來一心一心
若一非空若一 然則是以
若非太虛何所 即非不異不異 即為故知無相無相
不同真偽空有是以無相 變動無相
不異未嘗未嘗不無 不動等覺建立諸法」。以此 何謂無相
空有不可 萬有
至人終日推移 聖心可取 」。

[0156c24] 所以真是 所以至當。」如來無心 而是無心
終日終日所以何者真是可是至當名相
生生是以聖人空洞 無識無知動用無為 有名之內寂寥
可以而已真是 至當當之 不然足以
而言有所有所 是以善言不能不能至理
君子 外耳

涅槃無名第四

[0157a13] 姚興

[0157a14] 僧肇君王 治天下伏惟陛下 神會無不弘道
蒼生所以中有四大 涅槃三乘方等 視聽幽致
閑居 有餘眾經殊致 非一涅槃
懷疑 未經不敢 不幸去世以為
目擊 其中方寸玄風一日 無為〉:「何者
所以流轉生死由著 生死無生虛空涅槃涅槃
有名其間!」 非道文殊 宣揚法城使大教
殷勤不能 豈直當時 津梁聖旨淵玄可以
拔高未盡 十翼 涅槃無名》,九折眾經
陛下無名 窮究擬議玄門學徒:「第一義諦空寂
無有聖人以為太甚徑庭不近人情 聖人?」明詔明詔恍惚窈冥其中聖人
學徒莫不躊躇怏怏懷疑 [*] 可謂法輪閻浮道光
重映千載涅槃 無名方外 聖旨
指授僧肇泥曰泥洹涅槃 前後不同涅槃

[0157b27] 九折

第一

[0157b29] 無名有餘涅槃無餘涅槃 滅度無為虛無寂寞 有為滅度超度
鏡像有餘無餘出處假名 嘗試涅槃寂寥不可
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超群 太虛永久隨之 六趣不能
彌綸 不在有無然則
所以釋迦摩竭淨名杜口 須菩提釋梵
不能:「真解脫 寂滅永安無始無終不明
虛空無名。」:「涅槃非有 言語道斷心行。」經論 其所不可得
其所不無不可得何者 五陰幽靈不竭幽靈不竭湛然五陰
湛然 不可
不可然則有無稱謂視聽昏昧九流於是乎眾聖於是乎
太玄有無 神道不亦

第二

[0158a04] 有名名號不虛稱謂 涅槃無餘涅槃神道 有餘如來大覺
始興法身清流七覺 善於曠劫無始三明 光照僧那大悲
仰攀 八正平路六通 安車出生入死
無不無不 妙用無疆耀太虛有餘不盡
業報聖智有餘涅槃:「 獨存。」無餘至人
無餘莫若 然則輪轉
:「桎梏淵默 患難。」所以至人滅智無機
群有太虛同體 無餘涅槃:「五陰
譬如。」然則有餘可以無餘可以 無名無名
先聖有無稱謂 視聽昏昧使 自絕無異耳目
玄象雲霄 至人有無 之外
寄懷所謂 大明聞者

第三

[0158b11] 無名有餘無餘涅槃之外 假名稱謂 題目方圓方圓有所
題目有所可以無名 無形:「有餘無餘 本意如來隱顯
幽致至人 。」正觀維摩詰:「 無始無終六入三界不在
非有無為不可以不可以 無言心行以此 見佛。」《放光:「虛空
無有。」然則聖人 天下虛無 而後幽谷明鏡
其所以來隨之其所以往 變化 無常因應為生
有餘無餘然則有無 無名無名何不是以至人
能人天人所能非人 能人不為因而 因而不為
無名:「菩提不可 無上不可深不可測
天地無間。」然則涅槃不可以有無神變 滅度便有無妄想
足以標榜聖心意謂至人 隱顯同源不為不為佛言:「無生不生不生無形
不形。」不為:「菩薩 無盡三昧見過滅度諸佛。」:「 涅槃般涅槃。」不為不為
不為 所謂非有所謂然則 涅槃有無
:「聖人有身 。」 玄旨:「法身
般若無知。」 有心彼此動靜無心
動靜去來去來不以 不形動靜不以然則 有心出於非我金石
非我日用不動紜紜 何為所以智周萬物 不可不可
見聞規矩 大方至人大聖


第四

[0159a10] 有名萬有既有不得不不無所以高下 有無相生自然於是
非有無非然則有無無不:「有無二法攝一切法。」又稱
無為虛空涅槃:「有無別有妙道 有無涅槃。」妙道果若
果若 無有無有非有
有無之外別有妙道非有無謂 涅槃。」

第五

[0159a25] 無名有無無不無不其所俗諦而已:「真諦涅槃 俗諦有無。」
有無所以無有所以 然則無生有無 無有有無相生高下
然則有無未免 之所以是非之所以 是以神道是以
有無有無六境之內 之內涅槃借出 髣髴絕域得意
非有有無之外別有一有 無為群生
非有非有

第六

[0159b13] 有名涅槃不出有無不在 。」不在有無不可有無不出 有無不可有無便
不無不無所以未嘗不出不在

第七

[0159b20] 無名相生 無名無名:「涅槃 非法非心所知。」
雖然有言:「眾人 無心聽者無言 。」可以淨名:「煩惱
涅槃。」天女:「不出魔界入佛。」然則 在於在於即真即真有無 所以天地
萬物一體有無 會通所以不出不在其間 至人虛心無不六合
胸中有餘萬有方寸 未始靜心 淵默自然所以無不
無不不無 能不有無不在有無然則 無有無有無有
無心無有無數 無數無心彼此寂滅 涅槃涅槃
有無之內有無 之外

第八

[0159c15] 有名涅槃六境之外不出不在獨存盡性究竟 放光:「三乘
皆因無為差別。」佛言:「 名曰儒童然燈佛入涅槃。」儒童 菩薩無生忍進修
應有究竟 升降眾經異說何以

第九

[0159c25] 無名究竟。《法華經:「 大道無有方便怠慢
道分。」三車火宅其事 出生無為不一 而已三乘皆因
差別。」無為無為 放光:「涅槃差別答曰 。」如來聲聞不盡
在於尺寸不在群生萬端不一淺深德行厚薄所以
彼岸升降不同彼岸自我然則眾經

第十

[0160a10] 有名火宅出生 無為彼岸無異自我。」彼岸無為無為請問
無為無為亦即不得 無為無異自我無為 無為無為無為常有
不通然則無為 三乘

第十一

[0160a19] 無名所以 無為無為不一
不可以各異不可 然則
如是三乘 妄想無為無為各異不可以各異無為
不可以無為三乘然則 無為無為無為自我所以 遠近無為
淺深無為無為 無為未盡無為

第十二

[0160b05] 有名妄想妄想 二乘盡智菩薩無生智 結縛結縛無為
無為無餘:「聖智相違不出不在其實俱空。」:「無為大道平等 不二。」無二不容
未盡」,

第十三

[0160b13] 無名無為無二已然可謂 :「中的渡河。」
無異淺深不同三乘眾生緣起四諦 即真無為然則不一
智力不同群有 使身子滿願虛無無涯
:「學者日益道者。」 道者無為無為 以至於
可知

第十四

[0160b26] 有名法身無為不可以 不可以陰入心智寂滅。」
進修積德。」進修積德取捨 取捨損益
陰入心智寂滅之一 指南

第十五

[0160c05] 無名聖人無為無所不為。」無為 無所不為
所以無為無為即為 。《道行:「不無。」
不若有心不無不若無心 何者有心無心太虛妄想太虛豈可
神道聖心是以 聖心不可聖心不無不可 心想不無無不
無不心想功成非我所以應化未嘗有為寂然不動未嘗 :「所行不行。」
無數劫身命無數妄想 無生五華 。」空行菩薩入空解脫門方言
。」然則終日無行是以賢劫,《 不為無緣,《思益
聖旨豈可有為便 有為無為便無為菩薩不盡平等法 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其事以南 領會

第十六

[0161a02] 有名眾生三乘三乘 涅槃先有眾生涅槃涅槃 :「涅槃無始無終
虛空。」涅槃先有復學而後

第十七

[0161a07] 無名至人空洞萬物無非 萬物聖人非理 不理聖者不異
天帝:「般若?」:「般若不可 。」:「緣起 見法見佛。」不異
以至玄機 去來成體古今始終 本極浩然涅槃
:「諸法涅槃。」:「諸法無邊 無邊。」涅槃然則不異不異
無極退終始 其間天女:「解脫如何。」

第十八

[0161a22] 有名:「眾生五陰之內。」: 「涅槃五陰。」然則眾生
五陰之內涅槃 之外眾生涅槃果若 眾生不止五陰
五陰五陰涅槃

第十九

[0161b01] 無名 無名是以 無得
在於無得談論涅槃不可涅槃涅槃 涅槃何者
涅槃常數蕩滌萬有 天人同一不已 未嘗無得:「涅槃眾生不異
眾生。」維摩詰:「 滅度一切 滅度所以者何一切眾生本性常滅不復。」滅度在於然則
眾生眾生涅槃涅槃 ?《放光:「菩提答曰無得答曰有無答曰
有無答曰然則無得答曰云何答曰無所得 得無所得。」無所得不然
然則在於絕域不得 不知大象無形不見
囊括蒼生 梵志:「 佛道汪洋無涯不成
度生。」然則三乘真偽賢聖 無名

[0161b27] 涅槃無名 ()

肇論 ()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5 No. 1858 肇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