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ollection of Advise to Initiate the Bodhi Mind 勸發菩提心集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勸發菩提心集
翻經沙門慧沼

[0375a06] 一明菩薩種姓 二明發心因緣 勝負 譬喻讚歎 勸發  立誓發願 發心
修行退不退  菩薩經懺受戒

第一菩薩種姓 (瑜伽三十五)

[0375a12] 菩薩六波羅蜜多種姓由此 了知真是菩薩種姓相者諸菩薩 性樂無間平等無悔
廣大無物 愛悅應供養恭敬無罪利事如理
水火無畏 拔濟 抵拒財寶
不貪何況小利如是種姓 相者諸菩薩本性成就不善 意業有情作惡
常行不生歡喜不以 惱害有情慈愛現前禮拜 和敬善順
遠離問訊報恩 不以如法不以非法不以 喜樂修福
過於自身何況一切如法同事非法惡心 賢善尊重實語使
如是種姓 相者諸菩薩饒益 反報納受
不久如是名為精進相者諸菩薩夙興夜寐不樂睡眠 勇決所為事業堅固究竟
大義輕蔑有力難行 事業無畏義利大事尚無 何況小事如是精進靜慮
相者諸菩薩法義思惟 見聞林邊眾生隨順便愛樂煩惱遠離
極為尋思纏擾 中庸拔濟 能持思念
如是靜慮種姓相者 俱生一切明處境界放逸有力如是種姓
諸菩薩所有種姓如是功德相應 賢善白淨是故難得無上如來 證得乃至白法相違隨煩惱
染污白法相應染污 白法顯現何如白法相違四惑 煩惱猛利長時
第一愚癡不善依附惡友第二尊長夫主 自在迷亂第三資生具有匱乏
顧戀身命第四隨煩惱種姓因緣不能無上菩提何等 諸菩薩值遇諸佛菩薩善知識
顛倒第一諸菩薩 正道顛倒顛倒 修學第二諸菩薩善友
修學加行方便不能勇猛 熾然精進第三諸菩薩善友 正道加行勇猛善根未熟資糧 菩提分法第四

發心因緣

[0375c13] 發菩提心瑜伽發心 二行功德最勝菩薩 初發心諸菩薩所有
攝受其餘是故發心 諸菩薩願心菩提如是如是決定無上菩提
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 如來廣大如是發心希求無上 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希求
行相大菩提有情一切義利 所緣境最初發心一切菩提分法殊勝 善根上首
一切有情處所三業功德相應諸菩薩 初發心一切希求世間出世 妙善最為第一菩薩發心
初四善男子 諸佛諸菩薩不思議神變威力可信如是見聞便
菩提大功德安住修行成就 如是不思議神變功德威力由此見聞增上 大菩提信解發起大菩提 第一
(佛菩薩所能修學證得發心) 。不見 菩薩神通功德菩薩藏聞已深信正法深信如來神變功德
信解如來微妙發菩提心 ( 菩薩神變功德見佛聞已) 。一類
見聞聽說正法一切菩薩藏 便菩薩藏無量眾生住持菩薩藏
菩提心無量眾生護持菩薩 增上如來信解 妙智發菩提心四者一類
覩見正法末世 眾生身心隨煩惱惱亂愚癡無慚憂苦
煩惱惡行放逸懈怠 不信便惡世 隨煩惱惱亂下劣獨覺菩提
無上菩提發心大菩提心惡世無量有情 菩提願惡世發心難得增上
大菩提信解發起大菩提 四緣云何諸菩薩種姓具足第一佛菩薩善友攝受第二
諸眾生悲心第三長時生死 苦難行苦無有第四第一 菩薩種姓二者菩薩善友
具足諸菩薩善友愚鈍聰明 惡見第一善友具足善友放逸授與放逸
第二善友具足善友 惡行授與惡行第三善友 善友增上精進
方便功德勸修下劣功德 大乘二乘福慧 福慧第四善友具足因緣
菩薩諸眾生悲心諸菩薩 無量無邊世界世界眾苦
二種多時種種猛利無間 菩薩種姓仁賢
四境發起無有 間斷因緣諸眾生悲心 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苦難行苦
尚無何況諸菩薩勇健 有力第一聰敏正思惟 第二無上菩提
上品清淨信解第三諸眾生 上品深心第四 (其次) 。 諸菩薩功力無上菩提
愛樂第一功力大菩提 愛樂第二宿大乘相應善法 諸佛菩薩稱揚讚歎
發菩提心神力正法第三於現法親近聽聞正法思惟 修習種種善法由此加行發菩提心
退菩提心因緣菩薩退 提心一種惡友諸眾生 悲心微薄長時生死苦難行苦驚怖



[0376c08]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二種不共世間 希奇何等一者諸眾生眷屬二者眷屬不能眷屬其二
眷屬饒益染污違順如是 菩薩最初發心堅固菩薩諸眾生發起二種善勝意樂一者利益意樂安樂
意樂利益意樂不善拔濟 眾生安置善處安樂意樂 諸眾生染污心種種饒益
發心菩薩菩提善法 善法二種二果 皆是無上菩提因故無上
二乘一切世間因果 菩薩二種發心勝利一者初發心 眾生尊重福田一切眾生應供養亦作
一切眾生父母二者初發心攝受 惱害菩薩成就如是惱害 守護如是
一切魍魎人非人不能 如是攝持 不為長時重病眾生
廣說莊嚴論第二菩薩發心 勇猛弘誓精進甚深長時 方便弘誓方便
精進利益一切 出離無上菩提菩薩發心 乃至何為究竟大悲
利物依止大乘 上乘菩薩戒
為難功德福智 自性出離滿究竟 地勤方便相應世俗發心
聞持發心世俗發心 一者發心善知識隨順過去發心根力
過去行善滿足處處 說法無量眾生發菩提心顯揚第二世俗發心一類智者恭敬
增上發誓長老憶念聖者 憶念如是今日 阿耨菩提饒益有情已往
我所六波羅蜜一切萬行證得 菩提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菩薩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發心教授親近正遍知 隨順福智 分別智發心歡喜地何為
一法平等通達法無我二眾生平 平等平等 自盡四佛平等法界
決定通達第一義發心 一生勇猛一種大法種子
生母般若波羅蜜為生胎藏禪定胎藏乳母大悲長養 乳母大願瑜伽四十五
供養恭敬一切諸佛二受一切 佛法諸如來轉法輪供養 正法四明諸菩薩所行勝行成熟一切
有情般若了知器界有情 一切諸佛國土八不一切菩薩諸佛 利益眾生猶如如意珠
利生休息二乘入涅槃 第一供養一一無餘供養無餘供養衣服供養香華
三修供養恭敬無餘 恭敬迎逆恭敬三修恭敬 十地論第三十地
大願何等所謂眾生界一切 生生二世何處虛空界一切虛空四法界何等法教化法
涅槃界化生涅槃界 出世如來善巧方便 如來八心心緣
佛境界佛境界 世間轉法輪 勇猛不退能行難行永不退
二利菩提利他方便便地方便出離勝者善思地中建立

譬喻讚歎

[0377c03] 發心 寶篋金剛藥王如如 美樂
發心譬如譬如 最初發心亦復如是一切佛法譬如相應發心如是利益安樂
不退譬如新月相應發心如是 善法漸漸譬如相應發心 如是薪火譬如
波羅蜜相應發心如是無盡 譬如寶篋尸羅相應發心如是功德 法寶譬如大海忍波羅蜜相應
如是違逆不動譬如金剛 相應發心如是勇猛堅牢不可壞譬如 山王禪波羅蜜相應發心如是無能
譬如藥王般若相應發心如是能破譬如善友無量相應 如是一切不捨眾生譬如如意
神通相應發心如是成就譬如相應發心如是 眾生譬如美樂相應發心如是
法教眾生譬如國王相應發心 如是正道因故譬如倉庫相應 發心如是福智譬如道路
覺分相應發心如是大聖先行隨行譬如止觀相應發心如是二輪具足 安樂譬如湧泉總持相應發心如是
聞者無盡譬如法印相應 如是求解譬如河流 性相發心如是無生忍自然
作意譬如世間方便相應發心 如是示現八相成道化眾生無盡 意經三十二菩薩利樂
思惟利他方便方便 解義大乘證實證入法無我棄捨眾生寂滅不得菩薩如是
(發心菩薩) 。 發心菩薩大菩提心爾時 眾生善護為此
退墮惡道復次 為此 退失善道因此發心 (善護) 。
自愛利眾生不為不善菩薩過於自愛由此 自身利於不為自利由此
諸眾生惡業不退菩薩 功德作意 園地神通變化如是
四事菩薩二乘既有如是四事 退苦心菩薩大悲 利他地獄遊樂菩薩
如是怖畏因此故而退 諸菩薩大悲闍梨常在心中 受苦自生由此道理自然應作
善友勸發荷負眾生懈怠精進百倍 發心荷負眾生重擔
第一眾生菩薩自若 種種應須精進 百倍聲聞獨覺應作隨順 利行 (六大)
依止大菩提發心 大行發行 無上大菩提初發心一切 忍者發行一切大義
一切眾生成就 五趣 無住處涅槃功德福智
增長四者利物大悲不捨 發菩提心勸發 功德勝行有對利益讚佛菩薩
法僧種種功德發心諸佛 弟子受持佛語眾生說法者 功德眾生聞已發心求佛智慧
發心佛種不斷比丘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夷念佛念法如來行菩薩道 求法阿僧祇劫勤苦念佛
勤苦求法我等如是報佛 發心菩薩行如是 說法乃至一偈菩薩示教利喜
種善根修習佛法無上菩提無量 眾生無始生死苦惱無量身心 大願大方便大慈悲大智
乃至如來無見頂相如是諸佛大法知法無量福德果報無量

勸發

[0378c01] 發心如來諸菩薩最初 發心下劣一念福德果報千萬不能 一日一月乃至
福德果報豈可何以菩薩所行 一切眾生無生法忍得無 諸佛菩薩初始
提心譬如大海 乃至無價如意寶珠住處 大海菩薩發心亦復如是三乘
智慧一切功德所生復次三千 大千世界便二十五有 所有一切眾生悉皆荷負依止處菩薩
一切無量眾生所謂 四生正見邪見修善習惡持戒尊奉 三寶正法外道沙門梵志乃至
一切荷負依止處發心菩提 慈悲為本菩薩慈悲廣說 慈悲喜捨行相境界大地
大海三千乃至十方量等 緣生不可菩薩發心如是 眾生云何諸佛菩提心豈可
菩薩如是說不退 決定菩提假令無量諸佛如來無量劫功德不可何以
菩提心無限發菩提心因緣 諸菩薩親近善知識供養諸佛善根 勝法柔和能忍慈悲淳厚深心 平等信樂
求佛智慧如是 阿耨菩提親近善友莊嚴論第九調阿含
覺真善說退第一 親近善友具足功德親近何謂 調伏戒相調
相應三惑信念 相應煩惱四德戒定慧 利益疲倦六經
多聞七覺實義善說 顛倒希望退一切 恭敬 (親近善友) 。親近
恭敬供養二身隨順三心 身心相應三緣親近善友 迴向親近不為貪著利養
隨順修行親近教授隨順 行為親近何以以此隨順善友 生歡喜親近三乘
親近善友嚴淨云何 所聞眾生相建立 清淨因故依止親近
依止是故親近善友不以財利具足 依止親近善友差別因果差別 過去親近現在現在未來
差別善知識說法 差別修行內外差別親近 親近差別內心
差別親近 遠近差別親近 無間隔世如次云何
親近淨信親近淨信 深心中有一味隨喜希望 廣大心勝利
無染善淨神通虛空藏 三昧親近四方便無分別智 五和大菩薩一切 (行一一應)
四緣思惟諸佛發菩提心一者思惟十方三世諸佛初始 煩惱成正覺無上尊
以此緣故發菩提心二者思惟三世諸佛 勇猛各各無上菩提菩提 應得以此緣故思惟三世諸佛 大明無明
[-+] 建立積集苦行 自拔超出三界如是自拔 事故四者思惟三世諸佛為人度生
煩惱大海丈夫事故五者思惟三世諸佛精進捨身 一切智諸佛事故
過患發菩提心一者我身 五陰四大無量惡業捨離 我身九孔臭穢不淨生厭
我身貪瞋癡無量煩惱燒然 滅除四者我身念念 生滅欲棄五者我身
惡業輪迴五趣無利 勝果發菩提心五事一者諸如來 莊嚴光明清徹二者
諸如來法身常住清淨無染 諸如來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清淨 四者諸如來十力四無畏
大悲五者諸如來一切 憐愍眾生慈悲一切正道慈愍眾生發菩提心五事
諸眾生無明二者諸眾生 眾苦諸眾生不善四者 諸眾生五者諸眾生修正
無明四事一者諸眾生 二見諸眾生不信因果 作惡諸眾生捨離正法信受邪法
諸眾生煩惱眾苦 四事一見諸眾生生老病死求解 造業二見諸眾生憂悲苦惱造作
無有休息諸眾生愛別離苦不覺 方便四者諸眾生怨憎會苦 不善四事一見諸眾
愛欲造作二見諸眾生欲生 不捨眾生欲求具戒四見眾生不樂不息
四事一者眾生犯重憂懼 放逸二見眾生五無間 不生慚愧眾生大乘方等正法
憍慢四見眾生 善根自貢改悔修正 四事一見眾生八難正法不知
修善二見眾生值佛出世聞說正法不能 眾生外道修業永不出離四見眾生修得非非想涅槃
三塗菩薩諸眾生無明造業長夜受苦捨離正法出路 大慈悲菩提一切眾生
拔濟無有諸佛 菩薩緣事發心

立誓發願

[0380a05] 發願立誓菩薩云何發趣菩提業行 菩提發心菩薩乾慧地堅固 攝受一切無量眾生無上菩提
度脫無有究竟無餘涅槃是故 初始發心大悲為首悲心 大正何謂先世
種善根施與一切迴向無上菩提 念念增長生生陀羅尼 迴向大菩提以此善根
供養一切諸佛恒常不生 國土諸佛親近隨侍 左右如影隨形剎那遠離諸佛
得近說法成就菩薩 五通世諦假名流布 正法正法
為生說法示教利喜開解 諸眾生佛神力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聽受正法眾生諸佛
所聞正法隨轉清淨十方世界 眾生我法捨離 煩惱發菩提心一切眾生
菩提常隨無利無量捨身 攝受眾生荷負正法荷負 正法正法所行諸菩薩
正法所行無不化眾生不捨 決定五事堅固制伏煩惱遮放五蓋
勤修六波羅蜜云何立誓有人種種 求索爾時施與乃至不生一念 惡心彈指頃因緣
欺誑十方世界無量諸佛未來世 必定不成無上菩提持戒乃至失命 建立淨心無悔侵害
常生慈心精進 水火師子無水堅固不退修禪外事不得攝心
繫念非法智慧 一切法真實性隨順受持不善有為 無為生死涅槃二見退
想起二見彈指頃精進 欺誑十方世界無量 阿僧祇現在諸佛未來證菩提菩薩
大願正法行六大放逸 精進六波羅蜜無上菩提瑜伽 十五五大大願一發心願
二受生願所行五大 無上菩提最初發心發心諸菩薩當來往生隨順饒益有情
善趣受生諸菩薩 諸法境界無量殊勝善法 行願諸菩薩當來攝受一切菩薩
攝受一切所有功德名為菩薩 大願諸菩薩 當來一切供具供養無量 如來第一諸菩薩
(第十) 。 攝受防護諸佛正法持法第二當來降下
乃至入涅槃第三當來行一 菩薩正行第四當來成熟 一切有情第五當來一切世界
示現第六當來淨修一切 佛土第七當來一切菩薩同一 意樂加行趣入大乘第八當來
所有一切加行唐捐第九 當來無上菩提第十四十 清淨意樂供養最勝
真實福田大師法王是故引發第一大願受持宣說無上正法是故引發 大願勸請未曾有正法輪是故
引發第三大願菩薩行是故 第四大願成熟有情是故引發 第五大諸佛國土如來
供養正法是故引發第六大願淨修 佛國土是故引發第七大願一切 所生不遠諸佛菩薩諸菩薩
同一意樂加行是故引發第八大願 利益一切有情是故引發第九 無上菩提諸佛是故引發 第十大願

發心哀愍

[0380c27] 文殊師利菩提心論一者 令眾生身業清淨令眾生 口業清淨令眾生意業清淨
(遠離身口意業一切惡行精進) 。四者不虛 分別一切諸眾生 (一切眾生不虛分別不著 諸法)
五者一切眾生平等 (遠離 ) 。具足佛智清淨 (平等教化一切 )
清淨國土一切諸佛國土功德 莊嚴 (如實知便相應說法) 。無為滿足不著三界
(證實三界虛妄) 。瑜伽七十 發心世俗發心得法發心 決定發心決定發心不清發心清淨
羸劣發心強盛發心未成發心成果 發心正性離生世俗發心正性 離生得法遠近不決
相違決定 利養發心不清 名為清淨貪瞋癡正法
處於邪行羸劣相違名為強盛 勝解乃至十地未成如來地 瑜伽四十七諸菩薩真實菩薩
成就菩薩何等一者 二者愛語勇猛四者惠施五者 甚深自性
四次哀愍 有情惡行有情放逸有情邪行 有情煩惱隨眠有情三塗八難
律儀惡行一切染污境界放逸妄見修行種種解脫說法 出家名為邪行煩惱可知
有情最初嫌恨菩薩 一切有情加行厭倦哀愍無罪
法樂饒益世尊所得 勝利現身毒藥不加哀愍 憐愍諸菩薩有情深心
憐愍諸菩薩憐愍善意無畏憐愍如理憐愍無求無染廣大平等諸菩薩
有情怖畏故而憐愍現行隨順身語意 利益安樂無畏憐愍 不以非法賢善
有情如理有情其所發起 饒益事業厭倦不待 憐愍饒益無求染心
饒益希望當來 異熟無染一切有情 一切饒益棄捨菩薩自身
不以廣大一切 有情平等平等有情無有 平等憐愍菩薩行相憐愍相應
善意善意七十二復次 有情邪行無有 乞求
樂法乞求四事 求救 來歸四相
妻子 奴婢使朋友兄弟 樂事興盛乖離三苦四解
疲倦樂法樂說 受持讀誦論議決擇教授 教誡樂法隨法行中邪行者於是
加行加行饒益加行 中庸加行

修行退不退

[0381c06] 四十六菩薩無上菩提希奇 有情非有因緣親愛饒益 生死無量煩惱
有情善能調伏方便難解 實義悟入不思議威神 有情平等一者菩薩最初
發心大菩提如是利益一切有情平等心二者有情哀愍平等 有情深心發起平等
一有所有法性即是一切有情 法性平等有情 等心一切有情利益亦復如是
有情平等心 有情現前酬報一者安處有情 二者方便安處無依
四者 供養諸佛如來五者如來正法受持讀誦書寫供養菩薩五處
值佛出世承事諸佛 波羅蜜多菩薩藏一切 有情常有勢力無上菩提
證菩提弟子無諍 諸菩薩隨順退不敬正法 說法師放逸懈怠煩惱親近執著
惡行親近執著菩薩 增上慢上相勝法發菩提心 菩薩修習六波羅蜜無上菩提
七法一者惡知識惡知識所謂 捨離精進二者 女色貪著嗜欲世人俗事
形容守護久保四者瞋恚興起 善心五者放逸憍慢懈怠自恃
輕蔑外道 邪見惡見如是七法遠離如來
不見有餘佛道如此七法 無上菩提七法大意修行文殊經論天子光德文殊
菩薩菩薩行 菩薩行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 大悲諸眾生大悲何為
直心直心何為 一切眾生平等心一切平等 何為無異離異行為
離異何為淨心淨心何為阿耨菩提 阿耨菩提何為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何為方便慧 方便慧何為不放逸 不放逸何為善行
善行何為十善道十善道何為持戒持戒何為憶念
何為正觀正觀 文殊經論菩薩對治十波羅蜜對治
慳貪布施破戒身口意業清淨瞋恚修行清淨大慈悲懈怠 諸佛疲倦不善覺觀心得禪定
自在愚癡決定方便 煩惱道法顛倒 顛倒不自在心法
自在我相諸法無我如次 十度對治可知彌勒菩薩摩訶薩 八法不退轉何等一者大悲
心安智慧四者方便五者不放逸精進善知識 發心菩薩修行
得名不退菩薩何等一者觀察二者 乃至不為自身
失利不下四者 眾生福田不生惡心五者所有財物 一切眾生諸法
不知生歡喜不由 生歡喜平等菩薩 八法不退無上菩提五種法
菩薩無上菩提不退轉何等 諸眾生平等心二者利養不生 乃至身命說法師比丘
過失四者不貪供養恭敬讚歎五者畢竟甚深智慧五法一者不見 自身二者不見不分妄說
四者不見菩提五者不以相見如來 三十二罣礙發菩提心相違 聲聞乘辟支佛乘釋梵
所生淨修梵行五者專一德本我所財寶貪愛 輕易道心專精
以為名聞十一放逸十二馳騁十三十四十五貢高 十六不能清淨心行十七正法
十八背捨十九棄捨二十堅要 十一惡友二十二二十三 助道二十四不善二十五道意
無權方便二十六不以慇懃咨嗟三寶二十 諸菩薩二十八聞法誹謗 十九不覺三十三十一不肯
諸眾生三十二生死發菩提心 十法不退菩提

普賢菩薩經懺受戒

[0382c21] 六根懺悔普賢菩薩六根懺悔 受戒無量眼根因緣貪著諸色 著色貪愛女人世世
諸色恩愛是故 使經歷三界眼根不善 隨順我語歸向諸佛釋迦牟尼
眼根所有諸佛菩薩明法 清淨十方佛釋迦 牟尼大乘經懺悔眼根
重罪障蔽所見願佛大慈哀愍 普賢菩薩大法普度一切十方無量 諸菩薩悔過眼根不善
業障如是五體投地懺悔耳根 行者 合掌五體投地正遍知世尊
方等經典慈悲 多劫乃至耳根因緣 膠著煩惱處處
暫停墮落 始覺世尊發露懺悔鼻根 經文。過患無相釋迦
釋迦分身東方分身諸佛所見一一香華供養供養胡跪合掌種種偈讚諸佛歎佛
十惡懺悔 無量劫香味造作以是因緣無量地獄餓鬼畜生邊地邪見
如此惡業發露歸向諸佛正法 懺悔舌根 諸佛如來慈父
舌根所有過患五體投地十方佛合掌長跪當作過患 無邊惡業舌根正法輪從此
如此惡舌功德多端 讚歎邪見如火猶如傷害 如此罪報不善
墮惡道百劫妄語大地獄 歸向十方諸佛大悲世尊發露誠心 懺悔五體投地復禮諸佛
大悲四無量六和敬行者 身心懺悔不善 十惡五無間猶如猿猴 [-+] 處處
貪著一切六情六根枝條 滿三界二十五有一切增上 無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難無不
應當懺悔如是不善爾時行者 空中何處懺悔 空中釋迦牟尼毘盧舍那
一切處佛住常寂光波羅蜜 我波羅蜜安住波羅蜜有相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不見有無諸法
解脫乃至般若波羅蜜常住 如是應當十方佛十方佛 行者如是語善哉善哉善男子
讀誦大乘十方諸佛懺悔菩薩所行 不斷結使不住使觀心無心顛倒想起如此妄想中風依止處
法相不生何者何者 罪福一切法如是無住如是 懺悔無法不住諸法解脫滅諦
如是相者懺悔莊嚴懺悔 無罪懺悔破壞心識懺悔身心 清淨不住猶如流水念念之中
菩薩十方佛懺悔百萬 億劫阿僧祇生死重罪爾時行者具足 菩薩戒應當合掌空閑處十方佛
懺悔然後十方佛 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業障 方等見佛不了歸依佛釋迦牟尼
遍知世尊和上文殊師利大悲者 智慧清淨諸菩薩彌勒菩薩 憐愍菩薩十方
諸佛大菩薩 眾生我等受持方等經典 捨命地獄無量毀謗諸佛
正法以是因緣功德釋迦牟尼佛 和上文殊師利阿闍梨當來彌勒 我法十方諸佛大德諸菩薩
大乘經甚深歸依佛歸依歸依如是歸依三寶 勤修
梵行 散華供養一切諸佛 大乘方等今日發菩提心
以此功德普度一切頂禮 諸佛諸菩薩方等剎利居士 懺悔

勸發菩提心集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5 No. 1862 勸發菩提心集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