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the Avataṃsaka Sūtra 華嚴經問答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華嚴經問答上卷沙門法藏撰
[0598b22] 問。三乘事理。普法事理云何別。答。三乘中 事者心緣色礙等。理者平等真如。雖理事不 同而相即相融不相妨礙。亦不相妨而事義
非理義也。普法中事理者。理即事事即理。理 中事事中理。即中中恣。雖事理不參而冥。無 二隨言全盡。全盡而全不盡。如理事事理亦
爾。以心言一切法而無非心。以色言一切法 而無非色。餘一切人法教義等差別法門皆 爾。所以者何。緣起陀羅尼無障礙法。隨舉一
法盡攝一切。無礙自在故。一無一切無故。三 乘即不爾。廢理但事言一向不雜事。事中不 自在故。一相教門隨情安立不盡理故。
[0598c05] 問。言盡不盡者。約一法者云何爾。答。其一法 若一法是者豈爾。而一乘中一法。即一切法 是一法。一法是一切法。一切法是一法故。一
法言者即一切盡。一法即一切法。是故一法 言不可盡。雖不可盡而一言無殘。雖無殘而 全不盡。
[0598c11] 問。此言盡不盡。但言以是耶。有所盡不盡法 耶。答。亦得云但言以是。言以外何有法乎。亦 得有盡不盡法。盡不盡之言即當法故。法言
能所不參。而冥無二相。隨意得為也。
[0598c15] 問。盡即不盡不盡即盡者。何義耶。答。隨緣生 智之義。謂以盡生智即須之盡。以不盡生智 即須不盡。所以其法不在於盡不盡。即不在
於自故隨須即恣。何物不成乎。其猶虛空無 自相。故一切中無妨。隨至即是。謂尺中至 即是尺。步中至即步。何物非虛空。是所以
無障礙故。緣起之法亦爾。准可思也。
[0598c22] 問。普法中何義事。何義理乎。答。且前方便約 一色中。五尺義事。此無礙義理等。若正觀 中五尺義理。無礙義事。亦得。此反亦得。約
事中礙義是心。緣義是色亦得。此反亦得。隨 須緣恣言。所以正觀智於法得善巧方便。能 見機益故。
[0598c28] 問。若緣義色時中。緣義心壞耶。緣心義不壞 緣義色是耶。答。壞亦得。不壞亦得。所以者 何。緣心義不壞終不得緣色故壞。又心緣義
壞亦即無緣色義。故亦得不壞。壞全不壞。不 壞全壞。非壞不非壞。不非壞非壞。餘一切 亦爾。准思也。
[0599a05] 問。若壞者即不壞義不成。若不壞者壞義不 成。云何得言壞故不壞不壞故壞耶。答。汝壞 言即聞壞不見不壞。壞亦言不壞即聞不壞。
不得聞壞不壞故。自分別情無由息。入理 無日。正聞人即不爾。若聞壞時即能解不 壞。壞聞不壞時即能解壞不壞。由解壞不 壞故得不壞。而不捨壞。由解不壞壞故得
壞而無捨不壞。得壞而無捨不壞故非存壞。 由得不壞而非捨壞故不存不壞。非捨非存 故能入中道。既入中道無所不為。能隨順
於無礙自在法。修諸行德。契會自原聖人 發教意趣。益其爾為也。如色心一雙法爾。 餘一切法界法門亦爾。准思用心也。又夢 喻可解 (云云)
。又疏中釋文前約八教互成。約三 教辨三次第意何耶。答。大意者為顯此經內 一切教義等無不攝故。謂佛始第二七日道 樹中臨大人說大法時。一切虛空法界一切
微塵處。一切微塵處一切十世九世前後時 中。一切五乘三乘一乘無量乘機中。頓應 說一切法門。所臨機眾生各各隨應聞解行 證。如是一切教義等。十十法門頓同時顯
現中。大機人如是法。門見聞解行證。一 處一切處中。一時一切時中。一根一切根。 一行一切行。頓頓修行。乃至三界六道四生
等因果法。皆無所殘此經內在。為顯此義故 疏家先顯八教互成三教逆順次第法門也。
[0599b02] 問。如是三乘一乘教等皆此經內在者。皆 十佛說耶。三身佛說耶。答。亦得皆十佛說。十 佛外無別三身故。三身者十佛用故。三乘即
一乘故。此約一乘說。亦得隨教宗。三乘教三 身說。一乘教十佛說。見機不同故。一處一時 如來善巧無所不應故。
[0599b08] 三途眾生所聞教三途佛說。人天所聞教人 天佛說。小乘所聞教小乘佛說。三乘所聞教 三乘佛說。一乘所聞教一乘佛說。各各能
化所化相當不乖違故。然如是能化所化。能 說所說隨在不動自位。而全全攝無所殘。可 思也。
[0599b14] 問。疏云。五種教體五教云何今當耶。答。初 實音聲等當小乘薩婆多等宗教。第二可似 音聲等初從成實宗至初教始。成實者破薩
婆多因緣實法。以立假用教。而猶不明心似 音等顯現道理。故同小乘教。初教大乘中。因 緣假有法識變似顯現不離識。而但生滅妄
識中明。非真唯識。第三不可以似似音等 者。當初教終空以去所至熟教始。謂初教終 一切法皆空故。熟教始一切法皆虛妄無可
似故。第四唯識音等者。遠者有初教位等正 熟教終以去。一切法但一如來藏真識作故。 第五真如音聲者。熟教終以去極當圓教位。 一切法皆如故。
[0599b27] 問。餘可爾。頓教中一切皆絕為宗。云何唯識 及音聲等乎。答。頓教三乘中極處故。終教中 真識以默為極。現不無法故。又音等者凡此
界佛教以聲為體故。所作佛事默言皆得為 音。不謂發音聲故為音聲。維摩以以默現 不二法門。豈非教。既教亦得從方說為音聲
也。又三乘中以理即事事而無非理。既理即 言默說皆理。理無二故默亦音聲。餘法亦爾。 此義玄可思也。
[0599c07] 問。十佛相貌云何。答。一無著佛經云。安住世 間成正覺故。嚴師釋云。所有功德無住著故。 解云。教義等乃至逆順一切世法門。皆佛功
德無障無礙。離住著義以為無著佛。二願佛 經云。出生故。法師釋云。所有功德隨願皆成 故。解云。一切功德皆隨佛願。隨眾生願無所
不成義為願佛。三業報佛者。經云。信故。釋 云。所有功德隨業應成故。解云。一切功德 法及眾生一切業中果應故。決定能生信。若
違者不決定義故曰信故。四持佛經云。隨順 故。釋云。所有功德住持一切解行故。解云。一 切功德皆一切行者解行中契。若佛以者即
佛隨順德。若眾生以者。即所起解行佛非隨 持。即不得自解行故。如是任持義以為持佛。 故曰隨順故。五涅槃佛經云。永度故。釋云。所
有功德常寂靜故。解云。一切功德寂滅義為 涅槃佛。六法界佛經云。無處不至故。釋云。所 有功德與法性相應無盡故。解云。一切功德
皆與法性相應。即一切法是十方三世一切 處中。無盡義以為法界佛故。七心佛經云。安 住故。釋云。所有功德種種相故。解云。此宗中
心種種義。釋謂。功德一切種種相各各自是。 以不壞義以為心佛。故曰安住故。八三昧佛 經云。無量無著故。釋云。所有功德與定相應
故。解云。一切功德與定相應故。無盡故無量。 亦寂靜無喧動無著。九性佛經云。決定故。釋 云。所有功德即法性故。解云。一切功德即法
性。餘緣不所動。故如其性。譬如印所印法故 決定故。十如意佛經云。普覆故。釋云。所有功 德隨意增微現前故。解云一切功德隨意隨
機。弱強深淺等事皆現前無所不為。故曰普 覆故。如是十皆別義不參一切功德。一一 德每具十義無盡。經第六卷明難品一切 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恐亦
爾。自在功德無所不知故為佛。此十佛即諸 法盡窮之原。十即表無盡。此十亦相即相入 無礙自在。重重無盡義可思也。
[0600a15] 問。此十佛說法其相云何。答。總言三種世間 皆實有三業皆能作利益眾生事。名為十佛 說法。
[0600a18] 問。此十佛成佛經云念念新新斷煩惱成佛。 而不云住學地者。其義云何。答。若三乘教中 三身佛成者。因時中住學地修諸行。至果時
中住無學地無修學。一向果位。一乘中佛自 他竝同成故。已成以去非唯住果地不修因 行。或成佛與一切眾生前前已成。後後亦成。
十世九世無不成時。同一緣起因果故。
[0600a25] 問。三乘教中亦有此義。何故但是十佛乎。答。 三乘教中但約一真如法身一體無二義以說 耳。未明別別相續事事門中如是義。是故分
齊不同也。
[0600a29] 問。若佛與眾生同一緣起者。以佛者全佛無 眾生。以眾生者全眾生無佛。若爾云何有能 化所化之義乎。答。全佛不捨全眾生。全眾生
時不捨全佛義。非全佛無眾生。非全眾生無 佛。雖冥無二而不相參。豈得無能化所化之 義。雖非無能所而非有能所。
[0600b06] 問。佛全覺人。眾生全惑。若佛與眾生一者俱 惑是耳。何有能化佛。以眾生與佛一者俱全 覺人是耳。何有所化乎。答。有二義。全作眾生
故無能化亦得。全佛是故無所化亦得。全全 作二故有能所亦得。無障無礙法不有於一 故隨須皆得。其猶如虛空化虛空。在於聖說 也。莫為緣起法中隨分別情所計見。
[0600b13] 問。佛見惑眾生時中。惑見耶覺見耶。若惑見 者惑不見惑。何能見惑。若覺見者覺非惑。故 即不及見。云何能見眾生乎。答。二俱得。二俱
不得。所以者何。言二俱得者。若非惑不得見 惑故。得以惑見。以他非自知故。既云自惑見 故。見者即非惑。故亦得以覺見。是故佛言我
與汝不異汝自為別此意。佛見眾生全吾身 是。而自佛是汝不知。徒自受諸苦故。永劫 起同體大悲不捨眾生故。同修同成同苦同
樂。暫時無捨離時也。是故經云大悲牛也。此 以疏況親也。
[0600b24] 問。一人修行一切人皆成佛。其義云何。答。 此約緣起之人說故。一人即一切人。一切人 即一人故。修言亦爾。一修一切修。一切修一
修故同云也。
[0600b28] 問。現一人修而餘不修。亦一人非餘人。何得 為爾也。答。汝所見但是遍計耳。不關緣起 之法不足言也。
[0600c02] 問。一人作惡餘人生天者亦何為耶。答。此約 善惡相是之義說。謂此惡非彼善即失。既彼 善即是惡故。得由此惡生天。由善生地獄之
義准可思也。
[0600c06] 問。若爾惡即善是義生天。非善即惡是義生 天耶。答。爾亦得然。爾義不難。而善即惡義 故。惡以生天亦得。
[0600c09] 問。但善惡順生逆生耶。亦不生耶。答。亦得不 生生隨順緣故皆得。為無礙故亦皆不得。以 有著處故也。
[0600c12] 問。解行位至得一法時。一切分別識障減 耶。餘法門未得故。餘障未除耶。答。得一法門 時一切障滅亦得。未得餘法門故餘障未除
亦得。所以者何。此一法門即盡餘法門故。此 一障即餘障故。得一法時無餘門非得。斷一 障時無不斷餘障故。又得一門未得餘門故。
斷一障時未斷餘障故。無量劫中次第新新 斷惑障。新新得法門。而此即一時一門。所以 此一門非彼餘門即無故。此一時無彼無量 劫即無故。
[0600c22] 問。得一法門時中。餘門無非盡者。餘門何須 乎。答。無須何有餘門乎。
[0600c24] 問。若爾得一門時即盡。豈無盡法門乎。答。得 一門故餘門為盡。非得餘門故餘門盡。何得 盡餘門也。
[0600c27] 問。餘門不得者即非得一門。一門即餘故。 答。爾。不得一門以非餘不一門故。然得一門 時餘無殘。何得不得一門也。
[0601a01] 問。何義為爾乎。答。一多相是前後相是相 入故。是故善財者無量劫中。仕無量知識得 無量法門。而不過第二七日一時。可思也。
[0601a04] 問。三乘教中立諸位地令生信解者。不為如 衍立要至自究竟果耶。有要至自究竟果人 耶。答。不定。汎三乘教大意為欲生信解。隨眾
生意安立。受此教人有多重。若利根人始聞 方便教。即知方便之意即入一乘。又有聞教 不知方便之意如教修行人。此中有多品類。
隨根熟處入一乘位。最鈍根人如所聞教至 自究竟果。方迴入一乘見聞位。
[0601a12] 問。見聞位不定位者。其退相云何。答。聞大 法而即不得如聞自在故。細有違教。有墮三 途人也。
[0601a15] 問。以何知是。答如小相品云。以佛小相光照 阿鼻地獄人等。彼光即生兜率天。聞空聲即 得十眼十耳等大功德。若無前大善根云何
能得爾許大功德乎。
[0601a19] 問。此等人可權。往利眾生豈取為退人乎。 答。既空聲中教。汝所受地獄之苦無來去處。 但汝惡業所感。何不為退乎。
[0601a22] 問。若實惡業所受者。凡夫位自所造之業受 地獄苦。由佛光大故令出得大功德。何有取 退大人等乎。答。若爾何人令不出苦。而其中
有限苦者。必有深善根人等令出苦也。
[0601a26] 問。如是退人等住下位中。迴入一乘。有惑業 人等耶。設三乘自究竟果位中。至成佛人等 是耶。答。此義實難解。然教品玄差者自宗中
雖至究竟。而為不聞一乘教。始聞同故。隨位 判竝同有退不退也。
[0601b02] 問。彼上果人既業煩惱盡。豈得有業煩惱為 主以大悲助往惡趣乎。答。自宗雖盡有一乘 障不斷。豈不往乎。
[0601b05] 問。此一乘障前自宗所斷之惑耶。更有別耶。 答。義不定。所障不同故別亦得。又前斷為。 而此乘以者全不斷故。乃至亦得。惑法無
自。隨處故。
[0601b09] 問。前所得智此中障耶不耶。答。亦得障。亦 得不障。何為雖彼宗智而不知一乘無障礙 法故為障。復雖不知而順於一乘進故不障。 可思。
[0601b13] 問。何知三乘極為佛而還入一乘也。答。如法 華經云。既至三車處方又索車故。佛乃與一 車故。彼三車處即三乘果喻故。不可不爾 也。
[0601b17] 問。三乘大乘教中。盛明三淨土。諸眾生令 為不退處。三乘行者等必至八地上者。定生 他受用土。成佛者定在自受用土。豈至不退
處而有退墮惡趣乎。答。自宗如問。然而望一 乘普法法門不關何妨有退也。又彼教中云。 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何八地
上定生淨土乎。十地下位唯在自異熟識所 變果報土。然就增上緣故為淨土耳。斷惑亦 爾。彼經云。至金剛三昧以無想信伏諸煩惱 不斷。唯佛斷也。
[0601b27] 問。若爾彼宗佛既在淨土。亦斷惑。何不入一 乘乎。答。彼教中一乘隱於極處。故作如是說。 若約教分齊。約行分齊者。彼佛亦有自報土。
或復不永斷。以至三車處方便索故。
[0601c02] 問。若爾生淨土得無生忍者。約何無生忍乎。 答。不定。若生變化淨土人聞一乘。根熟聞一 乘法人得一乘中真實無生忍。若乃在三乘
分齊人得自宗定慧相應無生忍。以一乘望 者相似無生忍也。餘二三等土亦爾。又三乘 教所明淨土等者。此一乘教中世界海中攝。
非十佛在十種淨土門攝。種種身等十種淨 土但十佛在處。一切法之本原雖不別而非 餘眾生分齊。竊欲現此義故。仁王經云。唯佛 一人居淨土也。
[0601c12] 問。若十種淨土但佛在不餘分齊者。與三乘 教中自受用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