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 Tianzhu Shewei Guo Zhihuan Si Tu Jing 中天竺舍衛國祇洹寺圖經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祇洹圖經序[0882b05] 蓋聞。蒼生敬福之肇歸真之基起立支提。景仰塔像其績實皇矣。至如給孤布黃金於祇陀之園。優填彫栴檀於牟尼之像。建乎爪髮兩塔衣影二臺。竝皆如來在日既見成軌。且夫真身無形因感。故彰感既有差池。形應亦有殊。若乃心路隔絕則真儀無應。至諴精誠則變動天地。昔者平仲憂大旱。自焚火起而雨至。杞婦哭梁殖之屍。莒城為之崩。由是觀之神依物感。豈曰虛哉。釋教東漸咸歸風化。形像塔廟每懸競列。洎乎像末之運。法教衰替人情浮薄製造無範。輕慢於是乎生。禮敬於是乎廢粵。若有覺人號曰南山教主澂照大師。利見震旦應肇律主。天地同其大德。日月合厥重光。玄關幽鍵感而遂通。遠源浚波酌而不竭。龍鬼歸仰天人擎足烏虖。我祖之麗德豈可得稱乎。而汎愛不捨物。恐後世造塔廟無所表彰。竊據靈感製祇洹圖經雙卷矣。叔世懷道之士無有出乎玉關。超乎蒼嶺繫索攀杙之勞。宛然如視聖迹者匪此經之益耶。當大宋之曆雖律風勃興此經既喪矣。我大智律師邂逅遇乎日域將至矣。方今漢地再有斯書。吾國之為也(余)偶雖得乎一本繕脫湮滅書誤絡繹。每披卷未甞不喟然而歎矣。頃載有故移偶乎石清水神宮寺大乘律院。苾芻實長謂余云。經坊之中祇洹圖經舊本全者有焉。京兆書堂未有此經。以命剞劂氏壽梓布遐邇。請安一語於卷首(余)云。吁咈我鄙陋之言何贅乎聖策矣。長云。寶珠觸於按劍良馬羸乎駔闠者為無因而至故也。嗚乎何遜謙之甚哉(余)感斯言遂不得固辭。操翰書焉。 旹
[0882c07] 天和元年龍集辛酉臘朔。久修園律院比丘宗覺(直)謹識。
中天竺舍衛國祇洹寺圖經序
[0882c13] 唐乾封二年季春終。南山釋氏感靈所出。
[0882c14] 夫寺塔之基其源遠矣。自賢劫創啟諸佛告成。引四生而開三聖。引五乘而會一極。莫不以革俗為出有之本。通理為入空之致。故使權圖匪定而義實斯顯。所以道場別住。木石土宇周徼短長。院坊小大僧佛位殊故。設置斯別凡聖性異故。禮供分倫重門洞開啟三七之嘉謂。林池交映引四八之康途。表稱既彰其尊亦穆。故十方清信歸迹雲集。九界靈祇投誠霧結。至於六師異道傾影覆之威奇。四俗懷生得真教之雅趣。斯並古佛之行事故。蟻窟而猶存。流施不窮致來聖。而同襲然即世相不停。陵谷交資能事斯復。故接非常。今則大野丘墟同黍離之永歎。遺基茫昧顧寒露而深淒。自告隱兩河歸真雙樹。法流振旦方聞勝蹤。而法勇法盛之儔。道邃道生之侶憤發精爽。慷慨未聞視死若生。追蹤高軌既達故地。止見遺塵。雅相雖繁終傳往迹。莫若面覩用啟幽心。但以昔緣未絕冥威有從天人及殊聞。義便舉敢以所述。用陳幽鏡遂蒙照示圖而傳之。自大聖入寂以來千六百歲。祇園興廢經二十返。增損備缺事出當機。故使圖傳紛綸藉以定斷。其中高者三度殊絕。自餘締構未足稱言。隋初魏郡靈裕法師名行夙彰。風操貞遠撰述寺誥具引祇洹。然以人代寂寥經籍罕備法律通會緣敘未倫。然則布金留樹重閣層門七日而騰架於千畝。鐘鑌而各聲於百院。語斯大然事[馬*宛]常經。莫非統機之緣天人助其成務。通感之義龍鬼贊其神功。昔聞輪皇建塔一時而興八萬。大士化物大室納於兩儀。豈惟人謀乃[竺-二+兼]玄承草創。今則無從此所傳者。生在初天即南天王之大將八之一也。見始及終止過晦朔。親受遺寄弘護在懷。慈濟無蒙非其視聽。流此圖經傳之後葉。庶或見者知有所歸。輒錄由來無昧宗緒。余以祇洹本寺主久所居二十五年。一期化迹七處八會之鴻業形不從於此園。五部四含之玄藉法多從於斯寺。由是搜採群篇特事通敘。但以出沒不同懷鉛未即。忽於覺悟感此幽靈。積年沈欝霈然頓寫。然夫冥隱微顯。備聞前絕于寶搜神之錄。劉慶幽明之篇。祖台志怪之書。王琰冥祥之記。廣張往往未若指掌。流俗佌璅之儔或生果論。未達通方之臣昌斯傳不足以聞。又有旌異述異之作冥報顯報之書。額敘煩攝光問古今。余即所列事等文宣天王之錄。亦同建安石佛之作。覺夢雖異不足懷疑。恨以八十位年情爽頓絕面藉指授耳。聆曲誨及至修疎十不存一。紬絡圖傳發未聞想。諸同儔恕其梗概之云爾。
祇樹給園圖(敘某園寺伽藍別作精舍。大有因緣致不遑廣引)
[0883b08] 經律大明寺之基趾。八十頃地百二十院准 的。東西近有十里。南北七百餘步。如近有傳 云。昔佛在時須達祇園同共造立經中迹致。
如前所聞經二百年。則當此土周姬第十三 主平王之三十一年也。被燒都盡其故何耶。 祇陀太子保愛此園。須達逼買不辭金費。太
子情悋殷殷重悔。須達志堅確乎不動。太子 見其不悋黃金情欣供養。告長者曰。吾自造 寺不假於卿。須達不許。太子立願。樹金不須
可以供養。後若荒廢願樹還生恰至被燒。屋 宇都盡所立樹者如本不殊。須達昔為凡時。 賣肉得財居賤。出貴常願荒儉。雖獲巨富財
由穢心。以此造寺終遭煨燼。太子力淨心。樹 生業行雖虧不思議也。於後四百年有稱育 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經千百年被賊燒
燼。經十三年有王六師迦者。依前重造屋宇 狀麗皆寶莊嚴。一百年後惡王壞之為殺人 場。四天王及娑竭羅龍王忿之。以大石壓殺
毀者。九十年荒無人物。忉利天王令第二子 下為人正。又依地花造飾嚴好。過佛在時經 百五十年。魔天王燒滅。則當此土漢末獻帝
時二十九年。以事往徵顯宗已。後和安桓靈 之代西域往來行人踵接。則見天王葺搆之 作祇樹載茂之緣。後雖有者脫基至于今日。 荒涼而已寺名祇樹給孤獨園
(依寺誥中凡有十名。一曰寺也。 二曰淨住舍。三曰法同舍。四曰出世舍。五曰精舍。六曰清淨園。七曰金剛淨剎。八曰寂滅道場。九曰遠離處。十 曰親近處也)
。此上十名依經釋相。各有其致如彼誥 中。今依諸經初造此園。其地南北周徼八十 餘頃。東西長列在舍衛城南五六里許 (檢諸傳記里步
或差。良是初起之後造延役不故願。行季者隨見便敘。致令曲士時居。疑因雖有多說定在城南。可通照也) 大院有二。西方大院僧佛所居名曰道場。或
金剛場其基出地別置階陛。四面龕窟竝安 神怪。守護此場院。大牆有三重。高可二丈施 步檐。椓廡相架朱粉相暉。案寺誥云。外面重
院。牆外表三歸依止外護相。內一重院。牆內 表三寶因果歸鏡相。內院高出外院。五尺以 表三寶因果出過五道故也。餘有佛法寶僧
院堂房多少。圖繢相狀類例殊倫。梵王天王 之別座。野鬼餓鬼之殊室。具繕供待常以八 王之與六齊。財施法施隨時少食之與大食 各有其致。廣文如彼。
[0883c20] 此寺大院但列三門於三方。北方不開。案裕 師聖迹記。寺開東北二門。遶祇洹院有十八 寺。又案寺誥云。祇洹一所四門通徹。十字交
過據今上圖。北方無門以事詳之。則前後起 造制度各別隨時聞見。即而列之不足疑怪。 此之圖經最初布金繩之作也。南面三門中
央大門。有五間三重高樓映奪者。祇陀太子 所造。此三重者表三空門。明於佛法三空也。 為本創入佛理衣為初宗。故立三重表三空
也。門外渠水飛橋北跨亦有五道。彫飾之異 特非人有。東西二門三重同上俱有三間。門 外飛橋三道亘入外有林樹。清淨旋繞及至
三邊花樹。接見者發於敬重深心入。大中門 左右院巷門戶當對水樹交加。大院東門對 於中道東西通徹。此門高大出諸院表。上下
重沓一十二重。橫閣布地十七門。莊飾之奇 挺冠空野。四方道俗初來禮覲未敢北面。多 歷此門在。
[0884a08] 院已方乃謁現。案寺誥云。此門 宏壯者表始信入道之處也。其門重閣表裏 素畫作大梵王像天帝釋像。四大天王人王
大鬼王神龍王諸像。所以圖其形相者。表同 影響通護三寶之住持也。大院西門其狀未 聞。行事在於無常故使相量不顯也。大門之
東自分七院。南畔西第一院名他方白衣菩 薩之院。院開北門其內有堂。花樹充滿。每有 他方俗士菩薩遠來朝覲初止此中。後方見 佛其院中有頗梨師子。兜 率
天王手自作之。 形如拳大。至時口出妙音如命命鳥。音中說 八萬波羅蜜。諸菩薩聞法登位地。每至臘月 八日。舍衛城中士女各執香華來聽法音。及
命命鳥金翅鳥子鵷鶵鳳凰皆來相。人及諸 鳥或得初果。及入大乘法眼淨者。次小巷北 一院名他方菩薩之院。門勒南開其內堂房
林樹如前。中有健槌。是散脂大將所造作一 銅龍。屓石蓮花日出花開日沒花合 [門@祚] 。至時 花合 [門@祚] 諸葉皆動猶若風吹。龍即出聲維那
聽音。即鳴揵搥。
[0884a27] 西院之東南畔一院。名比 丘尼來請教授之院。一門北 [門@祚] 對東門街。一 門東 [門@祚]
內有堂樹。如西院中。每月晦望尼來 請教誡時依住於此院。有剎干高三丈許。阿 修羅王所造。其剎干有鳳口衘銅鈴。尼若來
時鈴即自鳴。不如法者鈴即惡鳴。罵詈以醜 詞有精進事。出聲讚嘆又說六度諸法。
[0884b04] 次 以巷北一院名教誡比丘尼院。內有堂樹門 對南開。一門東開如前院相。每月二時受尼 往教誡。
[0884b07] 前西北有一大院。名他方諸佛之 院。為通化故時來此中。內有林池花樹充滿。 東西二門對大街開。大梵天王化作十二方
石。清淨光潔佛坐上。中有摩尼天鼓。時至自 鳴。和修吉龍王所造。其聲遠聞。下至水際上 至有頂。地獄人聞離苦生天亦有入果。小乘
人聞得至大乘。初發心者得入七地。他方佛 院巷北又分二院。西邊一院名佛香庫院。門 向西對大街開。其中天童所執。次東一院名
諸仙之院。門向南闢堂樹充滿。中有一部天 樂三千種。七寶所成一一皆有七寶人擎持 此樂。仙人若集諸樂自鳴奏神仙曲。佛入仙
院為說法時。諸七寶人便奏六度四諦之曲。 諸五通仙我慢山崩。或得三果或入初地不 可具說。其樂聲聞一四天下。維衛佛時香山
中摩利大仙所造。佛去世後文殊持來清冷 山中。釋迦佛出持詣祇洹。如來滅度此樂自 飛往清冷山金剛窟中。上七院者竝在大門
之東東門之西。其中渠流交過通徹清潔。復 廣觀毘傾仰忘告勞疲。南面東門如上三重。 直北跨橋有烏頭門。五道亘入又至五門方 達中街。
[0884b28] 東門之東自分九院。初南西有一 院。名大梵天王之院。東西二門中有天螺一 十二枚。諸梵集時先止此中。解脫衣常裳嚴
飾。欲參佛前螺即自鳴。聲聞三千大千世界。 梵王欲問六度四諦。螺如所會便為吐音。諸 聞聲便集佛所。又院內有玉池。池內有金蓮
花。中復有十三天童。擎螺蘃常含佛至花開。 佛涅槃後大梵天王將歸天上。
[0884c06] 次東一院名 知時之院。其門西開諸院。維那看相觀時在 于斯院。其內曾有漏剋院。中復有黃金須彌
山海水。山中奇事不可述盡。上有金城。白銀 七寶以為樓橧。高三丈餘。大梵天王第三子 所造。四角四樓四面合十二門。四中門上亦
皆有樓。其四樓內各有寶人。時至即出却歒 打一鼓。於斯城上露處已有一十二人。各執 白拂唱午時至。南門即開馬從中出。時過
即縮門便還閉隨十二時。獸之出沒其例亦 爾。夜中別有多人行更一一分明。佛臨涅槃 山動出聲。所作時節並皆不著。寶人涕泣或
有手折。滅度之後經十二年。大梵天王收歸 天。彌勒下生還來本處。二院之北有一大院。 即於此大院更分為四院。初西南畔一院名
魔王施物之院。門向東開。魔天初下先且入 此院中內有一鐘。七楞七角摩尼寶作受三 十萬 斛 。人天大集祇洹之時。馬星比丘令喜
見魔子擊鐘。聲聞大千界魔王聞之。即領八 百億魔天子。下又有百億魔王。亦同時至擎 寶獻佛。地獄者皆即離苦。此鐘器是星宿劫
前古佛所作。佛去世後龍收入海。又次東一 院名大佛像院。門向西闢。於中莊嚴堂宇寶 城花果池林言不能述。兩院北畔復有兩院。
次西一院名龍王之院。門向東闢中有大堂。 又內一瑠璃寶瓶。瓶內善七金雞。龍至便鳴 聲聞三億里。娑竭龍王來時七雞俱鳴。自餘
龍至但一雞鳴。其缾內外映徹。金雞形如此 山雞音如笙聲。諸龍聞者嗔心便歇。如來臨 滅諸雞飛去。迦葉結集二雞還來。阿難涅槃
飛去不返。昔日諸大龍王來覲佛者在先詣 此院中。捨其龍相乃至佛所。又有玉磬三重。 龍大集時富蘭比丘令摩那斯龍子打之。聲
聞大千世界。其中龍王各持寶物來供於佛。 磬是星宿劫中娑竭龍王所作。佛滅度後龍 收入宮。
[0885a12] 又次東一所名 [打-丁+复] 殿之院。其院向 西開門。院內所有花樹如前。次北有一大院 名居士之院。門向南巷開中有一堂。諸居士
俗等初入伽藍。先止此院有四銅鐘。各重三 千斤形如此土周敬王之所鑄者。四邊皆有 白銀隱起之像。又作如來為太子時。槃馬角
力諸像。鐘鼻鑄銅龍形。有仙人騎背上。手執 金槌向下擊鐘。聲聞一閻浮提。四時分音春 如天琴聲。中說聲聞四諦法。夏如天笙聲。中
說菩薩六度及菩薩四諦法。秋冬二時如天 雷聲。中說諸佛初成道法。其鐘大是四大天 王各造一口。祇洹本院地下鬼神藏之有緣。
便現諸居士等聞鐘聲者。即解如來所說法 要。春得三果夏得地前四十心。秋冬證得二 地。居士院北別有兩院。西畔一院名文殊師
利菩薩之院。其門向南巷開。此大菩薩時處 其此中。內有佛堂具足莊嚴。花池林竹天人 集會。弘揚正化度脫有緣。有大鐘臺并有大
鼓銀口金面。文殊為諸菩薩說六度者鼓說 六度。餘法亦爾。其鼓從他化天來此供養。佛 涅槃後還返天上振。聲聞三千大千世界。地
獄聞者離苦解脫。文殊菩薩院東一所名為 僧庫院。門向南巷開。僧家財寶資具並積藏 中 (自上至此。大門之東大巷之南都了) 大門之西又有七院。最南
東邊第一名菩薩四諦之院。內有大堂門向 北巷林池充滿。諸菩薩等詳述四諦。詞理博 約有空縛解。凡聖通塞並集其中。諸院學宗
例此不備廣述。院有金鐘三重。鼻有九龍形。 至時龍口多吐雲氣。鐘即自鳴聲如天琴聞 二十里。和修吉龍王所造施。昔拘樓秦佛因
地時。佛工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