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 (Mohe Zhi Guan) 摩訶止觀
Scroll 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摩訶止觀卷第五 (上)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0048c28] ◎第七正修止觀者。前六重依修多羅以開 妙解。今依妙解以立正行。膏明相賴目足 更資。行解既勤。三障四魔紛然競起。重昏巨
散翳動定明。不可隨不可畏。隨之將人 向惡道。畏之妨修正法。當以觀觀昏即 昏而朗。以止止散即散而寂。如猪揩金 山眾流入海。薪熾於火風益求羅耳。此金
剛觀割煩惱陣。此牢強足越生死野。慧淨 於行行進於慧。照潤導達交絡瑩飾。一體二 手更互揩摩。非但開拓遮障。內進已道。又
精通經論外啟未聞。自匠匠他兼利具足。 人師國寶非此是誰。而復學佛慈悲無諸 慳悋。說於心觀施於彼者。即是開門傾 藏捨如意珠。此珠放光而復雨寶。照闇豐
乏朗夜濟窮。馳二輪而致遠。翥兩翅以 高飛。玉潤碧鮮可勝言哉。香城粉骨雪嶺 投身。亦何足以報德。快馬見鞭影即著 正路。其癡鈍者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既其不
信則不入手。無聞法鉤故聽不能解。乏 智慧眼不別真偽。舉身痺癩動步不前。不 覺不知大罪聚人何勞為說。設厭世者翫下 劣乘。攀附枝葉狗狎作務。敬獼猴為帝
釋宗瓦礫是明珠。此黑闇人豈可論道。又 一種禪人不達他根性純教乳藥。體心踏 心。和融覺覓。若泯若了斯一轍之意。障難 萬途紛然不識。纔見異相即判是道。自非
法器復闕匠他。盲跛師徒二俱墮落。瞽蹶 夜遊甚可憐愍。不應對上諸人說此止觀。 夫止觀者高尚者高尚。卑劣者卑劣。開止觀
為十。一陰界入。二煩惱。三病患。四業相。五 魔事。六禪定。七諸見。八增上慢。九二乘。十 菩薩。此十境通能覆障。陰在初者二義。一現
前。二依經。大品云。聲聞人依四念處行道。 菩薩初觀色乃至一切種智。章章皆爾故不 違經。又行人受身誰不陰入。重擔現前是
故初觀。後發異相別為次耳。夫五陰與四 大合。若不照察不覺紛馳。如閉舟順水 寧知奔迸。若其迴泝始覺馳流。既觀陰果 則動煩惱因。故次五陰而論四分也。四大
是身病。三毒是心病。以其等故情中不覺。 今大分俱觀衝擊脈藏。故四蛇偏起致有患 生。無量諸業不可稱計。散善微弱不能令
動。今修止觀健病不虧動生死輪。或善萌 故動。惡壞故動。善示受報故動。惡來責報 故動。故次病說業也。以惡動故惡欲滅。 善動故善欲生。魔遽出境作諸留難或
壞其道。故次業說魔。若過魔事則功德生。 或過去習因。或現在行力。諸禪競起。或味或 淨或橫或竪。故次魔說禪。禪有觀支因生
邪慧。逸觀於法僻起諸倒。邪辯猛利。故次 禪說見。若識見為非息其妄著。貪瞋利鈍 二俱不起。無智者謂證涅槃。小乘亦有橫
計四禪為四果。大乘亦有魔來與記。並是 未得謂得增上慢人。故次見說慢。見慢既 靜先世小習因靜而生。身子捨眼即其事也。
大品云。恒沙菩薩發大心。若一若二入菩薩 位多墮二乘。故次慢說二乘。若憶本願故 不墮空者。諸方便道菩薩境界即起也。大品
云。有菩薩不久行六波羅蜜。若聞深法即 起誹謗墮泯犁中。此是六度菩薩耳。通教 方便位亦有謗義入真道不謗也。別教初 心知有深法。是則不謗。此等悉是諸權善
根。故次二乘後說也。此十種境始自凡夫 正報終至聖人方便。陰入一境常自現前。若 發不發恒得為觀。餘九境發可為觀。不發 何所觀。又八境去正道遠。深加防護得
歸正轍。二境去正道近。至此位時不慮 無觀薄修即正。又若不解諸境互發大起 疑網。如在岐道不知所從。先若聞之恣 其變怪心安若空。互發有十。謂次第不次
第。雜不雜。具不具。作意不作意。成不成。益 不益。久不久。難不難。更不更。三障四魔九 雙七隻。次第者有三義。謂法修發。法者。次
第淺深法也。修者。先世已曾研習次第。或此 世次第修也。發者。依次修而次發也。不次亦 三義。謂法修發。發則不定。或前發菩薩境
後發陰入。雖不次第十數宛足。修者。若四 大違返則先修病患。若四分增多則先修煩 惱。如是一一隨強者先修。法者。眼耳鼻舌
陰入界等。皆是寂靜門亦是法界。何須捨此 就彼。出寶篋經 (云云) 。當知法界外更無復 有法而為次第也。煩惱即法界。如無行經
云。貪欲即是道。淨名云。行於非道通達佛 道。佛道既通無復次第也。病患是法界者。 淨名云。今我病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
真非有。以此自調亦度眾生。方丈託疾雙 林病行。即其義也。業相為法界者。業是行 陰。法華云。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微妙
淨法身具相三十二。達業從緣生不自在 故空。此業能破業。若眾生應以此業得度。 示現諸業以此業立業。業與不業縛脫叵 得。普門示現雙照縛脫。故名深達。何啻堪
為方等師耶。魔事為法界者。首楞嚴云。魔 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實際中尚不見 佛。況見有魔耶。設有魔者。良藥塗屣堪 任乘御 (云云)
。禪為法界者。能觀心性名為 上定。即首楞嚴不昧不亂入王三昧。一切 三昧悉入其中。見為法界者。淨名云。以邪 相入正相。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品。又
動修不動修。亦動亦不動修。非動非不動 修三十七品。以見為門以見為侍。慢為法 界者。還是煩惱耳。觀慢。無慢。慢大慢。非慢
非不慢。成祕密藏入大涅槃。二乘為法界 者。若但見於空不見不空 (云云) 。智者見空 及與不空。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聞已諦
思惟得近無上道。菩薩境為法界者。底惡 生死下劣小乘尚即是法界。況菩薩法寧非 佛道。又菩薩方便之權即權而實。亦即非 權非實成祕密藏。入大涅槃。是一一法皆
即法界。是為不次第法相也。雜不雜者。發 一境已更發一境歷歷分明。是為不雜。適 發陰入復起煩惱。煩惱未謝復業復魔禪 見慢等。交橫並沓是為雜發。雖雜不出十
種。具不具者。十數足名具。九去名不具。次 不次雜不雜。皆論具不具。又總具總不具。 別具別不具。十數足是總具。十數不委悉是
總不具。九數欠是別不具。九數中委悉是別 具。又橫具橫不具竪具竪不具。例如發四 禪至非想是竪具。至不用處是竪不具。發 通明背捨等是橫具。止發七背捨是橫不
具。又發初禪至四禪是竪具。三禪來是竪 不具。又初禪九品是竪具。八品來是竪不具。 又一品五支足是橫具。四支已來是橫不具。 其餘例此可知 (云云)
。修不修者。作意修陰 界入。界入開解是修發。不作意陰界入自 發通達色心。是不修發。乃至菩薩境亦如 是。應有四句為根本。句句織成三十六
句。例如下煩惱境中說。成不成者。若發一 境究竟成就。成就已謝更發餘境。餘境亦究 竟成。若發一種作起乍滅。非但品數缺少。
於分分中亦曖昧不明。前具不具止明頭 數。此中論體分始終。益不益者。或發惡法。 於止觀巨益明靜轉深。或發善法於止觀 大損。損其靜照。或增靜損照。或損靜增
照。俱增俱損。難發不難發者。或惡法難易。 或善法難易。俱難俱易。久不久者。自有一 境久久不去。或有一境即起即去 (云云) 。更不
更者。自有一境。一更兩更乃至多多。自有 一境一發即休。後不復發。如是等種種不 同。善識其意莫謬去取。然皆以止觀研之
使無滯也。三障四魔者。普賢觀云。閻浮提 人三障重故。陰入病患是報障。煩惱見慢是 煩惱障。業魔禪二乘菩薩是業障。障止觀 不明靜塞菩提道。令行人不得通至五
品六根清淨位。故名為障。四魔者。陰入正是 陰魔。業禪二乘菩薩等是行陰名為陰魔。煩 惱見慢等是煩惱魔。病患是死因名死魔。魔
事是天子魔。魔名奪者。破觀名奪命。破止 名奪身。又魔名磨訛。磨觀訛令黑闇。磨 止訛令散逸。故名為魔 (云云) 。問。何意互發。
答。皆由二世因緣。昔有漸觀種子。今得修 行之雨即次第發。昔有頓觀種子即不次第 發。昔有不定種子即雜發。昔修時數具即具
發。昔修時數不具即不具發。昔曾證得今發 則成。昔但修不證。今發不成。昔因強今不 修而發。今緣強待修而發。昔因今緣二俱善
巧。迴向上道。今發則益。昔因緣中雜毒是 則致損發所因處弱則不久。發因處強是則 久。麁細住乃至四禪傳傳判強弱 (云云) 。善易
發關遮輕。善難發由遮重。惡難發由根 利。惡易發由根鈍。惡欲滅而告謝。善欲生 而相知則一而不更。善欲滅而求救。惡欲
興而求受。則更更更更。此中皆須口決。用 智慧籌量。不得師心謬判是非。爾其慎之 勤之重之。私料簡者。法若塵沙境何定十。
答。譬如大地一能生種種芽。數方不廣略 令義易明了。故言十耳。問。十境通別云何。 答。受身之始無不有身。諸經說觀多從色
起。故以陰為初耳。以陰本。陰因陰患。陰 主善陰。又陰因別陰等 (云云) 。通言煩惱者。見 慢同煩惱。陰入病是煩惱果。業是煩惱因。禪
是無動業。業即煩惱用。魔即統欲界即煩惱 主。二乘菩薩即別煩惱攝 (云云) 。通稱病患者。 陰界入即病本。煩惱見慢等即是煩惱病。淨
名云。今我病者皆從前世妄想諸煩惱生。業 亦是病。大經云。王今病重即指五逆為病 也。魔能作病。三災為外過患。喘息喜樂是
內過患。禪有喜樂即病患也。二乘菩薩即是 空病。空病亦空。通稱業者。陰入是業果。煩 惱見慢是業本。病是業報。魔是魔業。禪是無
動業。二乘菩薩是無漏業。通稱魔者。陰入即 陰魔。煩惱見慢即煩惱魔。病是死魔。魔即天 子魔。餘者皆是行陰魔攝。通稱禪定者。禪
自是其境。陰入煩惱見慢業等。悉是十大地 中心數定攝。魔是未到地定果。亦是心數定 攝。二乘菩薩淨禪攝。又三定攝之。上定攝 菩薩二乘中下二定攝八境
(云云) 。通稱見者。 陰入即我見眾生見。煩惱具五見。病壽者命 者見。業禪等作者見。亦是戒取見。魔是使作 者使受者使起等攝。又生死即邊見攝。慢即
我見攝。二乘方便菩薩等皆曲見攝。通稱 慢者。陰入我慢攝。煩惱即慢慢攝。病患不如 慢攝。業即憍慢攝。由憍故造業。魔即大慢
攝。禪即憍慢攝。見亦大慢攝。二乘菩薩增上 慢攝。通稱二乘者。四念處四諦法攝九境 也。通稱菩薩境者。以四弘誓攝得九境。
問。境法名俱通者。行人亦通不。答。大經云。 云何未發心而名為菩薩。前九境人亦通 稱菩薩人也。通是二乘則有四種聲聞。增
上慢聲聞攝得下八境人也。佛道聲聞攝得 菩薩人也。問。通是無常不。答。寶性論云菩 薩住無漏界中有無常倒。問。通是有漏不。
答。漏義則通有義小異。問。通是偏真不。答。 偏義則通真義異問。通義可領別復云何。 答。十境不同即別義也。復有亦通亦別。陰
是受身之本。又是觀慧之初。所以別當其首。 此一境亦通亦別。後九境從發異相受名。 但得是通是別。不得是亦通亦別也。若爾
煩惱亦是諸法之本。元為治惑。亦是觀初。 病身四大亦是事本。元為治病。亦是觀初。 何意不得亦通亦別。答。若身因煩惱屬前
世。若今世煩惱由身而有。病不恒起為本 事弱。諸經論不以病為觀首。故不亦通亦 別耳。非通非別者皆不思議。一陰一切陰。非
一非一切。問。九境相起更立別名者。陰入 解起應立別名。答。陰解起時非條然別。還 是陰入攝若執此解即屬見。若約解起愛
恚屬煩惱。招病來魔隨事別判。若解發朗 然無九境相者。此則止觀氣分。但得通別 不得亦通亦別耳。問。十境條然別不。答。四
念處是陰別。觀空聚是入別。無我是界別。 五停心煩惱別。八念病別。十善業別。五繫 魔別。六妙門禪別。道品見別。無常苦空慢別。
四諦十二緣二乘別。六度菩薩別。問。五陰俱 是境。色心外別有觀耶。答。不思議境智即 陰是觀。亦可分別。不善無記陰是境。善五
陰是觀。觀既純熟無惡無無記。唯有善陰。 善陰轉成方便陰。方便陰轉成無漏陰。無漏 陰轉成法性陰。謂無等等陰。豈非陰外別
有觀耶。小乘尚爾。況不思議耶。問。若轉陰 為觀。報陰亦應轉。答。大品云。色淨故受想 行識淨。般若亦淨。法華云。顏色鮮白六根清
淨。即其義也。陰雖轉觀境宛然 (云云) 。問。十境 與五分云何。答。五分判禪十發約境。今當 會之。若次不次一發至後則進分也。齊九
已來住分也。作意矜持護分也。一發即失退 分也。達分可知。若於境境皆作五分者。 可以意推不俟分別。然五分十境皆是法 相。可得互有其義。六即十地行位淺深不
得相類。問。念性離緣性亦離。若無緣無念 亦無數量。云何具十法界耶。答。不可思 議無相而相觀智宛然。他解須彌容芥芥容
須彌。火出蓮華。人能渡海。就希有事解不 思議。今解無心無念無能行無能到。不 思議理理則勝事。問。十法界互相有為因為
果。答。俱相有。而果隔難顯因通易知。如慈 童女以地獄界發佛心。如未得記菩薩輕 得記者。若不生悔無出罪期。更引諸例。凡
聖皆具五陰。不可言聖陰如凡陰。又佛具 五眼。豈可以人天果報釋佛眼。佛具五行。 病行是四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