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Shi Chan Boluomi Cidi Famen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禪波羅蜜

[0475a18] 禪波羅蜜次第禪門目錄大師瓦官寺莊嚴寺禪師大意釋名三明五法六方便修證果報歸趣修證三略修證一世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世間出世間第三出世一對無漏緣理無漏對治九想十想背捨勝處一切處九次第定超越修證豈可大師高座次第禪門一遍章疏五十預示學者始末


修禪波羅蜜大意(第一上下)
禪波羅蜜
三明禪波羅蜜
禪波羅蜜
禪波羅蜜
分別禪波羅蜜前方便
外方便(第二)
內方便
內外善根(第三上下)
二明根性(第四)
禪波羅蜜修證
修證世間
初四(第五)
四無量心(第六)
四無色定
二修世間出世間
初六妙門(第七)
二十六
三通(第八)
三修出世間
對治無漏
(第九)
初九
二八
三十
(第十)
八背捨
八勝處
十一切處

九次第定

師子三昧

超越三昧
緣理無漏()
四修世間出世間
顯示禪波羅蜜果報
禪波羅蜜
禪波羅蜜歸趣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一之上
天台智者大師

弟子

弟子灌頂

[0475c11] (天台山修禪禪師於都講說莊嚴寺 法門深廣
具足三十流通 天台同學爾時 成就更改
學者) 。

[0475c17]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大開不同 修禪波羅蜜大意第一波羅 第二明禪波羅蜜門第禪波羅蜜
次第 第五分別 前方便第六禪波羅蜜修證第七 禪波羅蜜果報第八禪波羅蜜
禪波羅蜜歸趣第十 禪波羅蜜諸佛教法始終理則如來祕藏一切妙法
凡夫至極所有 因果在其中行人禪門意趣自然一切佛法摩訶衍
譬如所以第一 修禪波羅蜜大意菩薩發心所為 菩提淨妙必須簡擇真偽祕要
具足一切諸佛法藏珠玉 是故發意修禪修習知名 不虛
理則不通明禪禪定無由 必須 境智是以
善巧分別 便依法有所修證內心 相應顯示果報
便樹立釋教 法相同歸平等一實 以此相生禪波羅蜜一切
行法可見大品經菩薩禪波羅蜜具足一切 佛法乃至道場一切種智轉法輪
菩薩次第行次次第

修禪波羅蜜大意第一 (從此禪波羅蜜 佛法不該開發行者深信歸宗修行)

[0476a21] 菩薩修禪波羅蜜所為一者二者所為第一行人 修禪不同墮在邪僻禪波羅蜜
何等利養發心修禪 地獄名聞發心 鬼神眷屬發心修禪
畜生嫉妬發心修禪修羅惡道不善 發心修禪人心善心安樂
發心修禪六欲天得勢 自在發心修禪魔羅 發心修禪外道為生
梵天修禪無色界 老病死苦涅槃發心修禪 就此行人善惡
大悲正觀發心邪僻二邊 修行禪定不得禪波羅蜜 法門相應第二菩薩行修禪波羅蜜
大意即為菩薩發心 菩薩修禪所為第一云何菩薩發心 所謂發菩提心菩提心即是菩薩
正觀諸法實相憐愍一切大悲心 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未度者 眾生無邊誓願度未解者煩惱
無數誓願法門無盡 誓願涅槃涅槃無上 誓願四法四諦
苦諦苦諦未解集諦集諦 道諦道諦滅諦滅諦 四法二乘心中緣理
菩薩心弘誓所以者何菩薩四法畢竟空寂 眾生善巧方便四法廣大
慈悲憐愍金剛 退成滿誓願行者具足 四心一切一切即是
一心不得一心一切清淨 因此得名菩薩摩訶衍

初發心  誓願當作
過於世間  供養

[0476c04] 第二菩薩行修禪所為菩薩摩訶 既已發菩提心思惟滿足四弘誓願必須行菩薩道所以者何無行
彼岸不肯船筏常在此岸 不得病者不服病者 不差珍寶
遠行所在菩薩四弘誓四行亦復如是 法門菩薩道滿如此
禪定滿何以 六通四辯何等度眾生六通 修禪定五神通
不智結使 知法一切功德智慧摩訶衍諸佛成道
法輪入般涅槃所有種種功德 菩薩無量義處三昧一心具足萬行 一切無量法門具足無上佛道
禪定不能得色無色界三乘何況 無上菩提無上妙覺必須 金剛三昧諸佛現在菩薩如是
心思禪定滿摩訶衍

智藏  功德福田
清淨  
金剛  煩惱
得無  涅槃分
金剛三昧  摧碎結使
六神通  無量
  大雨
覺觀  禪定

[0477a06] 修禪定滿足問曰菩薩滿足四弘誓願應當遍行波羅 禪定答曰後五
處中所以者何菩薩修禪 具足增上菩薩發心 一切家業內外不惜身命寂然
慳吝復次菩薩修禪 身心不動關閉六情無從 復次菩薩修禪能忍一切
榮辱安忍三昧 名為忍辱復次菩薩修禪一心 專精不退
放逸經年不退為難即是精進 修禪因緣作意
復次菩薩修禪定具足般若波羅蜜 修禪一心知世間 滅法智慧摩訶衍

般若波羅蜜  實法顛倒
  言語
無量  清淨心
如是  般若

[0477a29] 復次具足方便波羅蜜一切方便 見機禪定云何明見 根性方便眾生復次具足
波羅蜜一切自在變現神通力 復次具足波羅蜜 摩訶衍中說菩薩禪定阿修羅
大願成就復次具足波羅蜜 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可見行者修禪即便成就十波羅蜜
滿足萬行一切法是故菩薩一切 波羅蜜修禪定摩訶衍 問曰菩薩度眾生何故
棄捨眾生閑居答曰菩薩身 捨離不捨有病服藥暫息 修業如故菩薩
憐愍閑靜禪定實智 煩惱六神六道廣度 如是種種因緣菩薩摩訶薩發意
禪波羅蜜金剛天魔外道二乘無能

禪波羅蜜第二

[0477b21] 禪波羅蜜略為 翻譯料簡第一不共 一共不共
凡夫外道二乘菩薩諸佛所得禪定 名為不共波羅蜜三字 彼岸菩薩諸佛摩訶衍
菩薩心波羅蜜不共所以者何凡夫外道二乘大悲方便不能 一切禪定是以不得受到彼岸
波羅蜜即是不共復次四禪凡夫外道二乘菩薩諸佛名為波羅蜜 度無極菩薩諸佛通達中道
佛性出生大涅槃凡夫 波羅蜜名為不共 分別所以者何自有不共波羅
不共摩訶衍天竺語波羅蜜第二即為 不共第一
即是 二者解釋第一外國 此間不定摩訶衍
思惟舉例波羅 布施禪波羅蜜故知 阿毘曇用功叢林
第二 思惟何以思惟籌量 專心研習
何以定名靜默行人 既得 功德叢林可通因果功夫
所以功成可以萬行因果功德叢林 功德非一所以然名為
相依名為草叢可以 林木可以 功德叢林因果便第二
因果所以者何思惟 何以靜慮即是思惟名為可以數人
思惟 說定大地心數散心 行者專心守一故知
說定得名功德叢林 成行因之即是功用
寂靜離過神通變化名為 因之與果功德 功德叢林復次經論立義不同
如是 不可偏執第二不共不共 波羅蜜一者二者解釋
第一不同一者經論到彼岸摩訶衍 度無極第二
事理名義 到彼岸生死為此涅槃 煩惱中流菩薩無相妙慧禪定
生死此岸涅槃彼岸故知 波羅蜜究竟即是菩薩大悲 眾生一切滿足摩訶衍菩薩
究竟菩薩心波羅蜜波羅蜜度無極通論事理而言故云度無極
事理滿波羅蜜第二 事理隨緣異名所以者何 無相度生行者
佛性無相慧能 生死究竟 緣理起事究竟
波羅蜜度無極未必一向 無極波羅蜜所以者何諸佛隨緣利物 出沒不定無極
理事互通未必有所 可知波羅蜜第十歸趣 廣明第三料簡摩訶衍問曰
勝處一切處何故波羅蜜 波羅蜜答曰禪波羅蜜一切四禪八背捨八勝處十一
四無量心五神通練禪自在十四 無諍三昧願智首楞嚴三昧諸佛不動二十
諸佛成道轉法輪入涅槃所有勝妙功德一切定則有所 波羅蜜復次四禪
波羅蜜未到地中間 車輪四禪波羅蜜復次波羅
一切所以者何思惟思惟功德 波羅蜜大品波羅蜜
勝處波羅蜜四禪根本 不通問曰明禪三昧 答曰名義
四法名義所以者何根本四禪三昧波羅蜜無色三昧波羅蜜
中間禪定方便 三昧波羅蜜空無相等 三昧禪定波羅蜜背捨勝處
四辯具有禪定三昧三法 三昧波羅蜜九次第定具有三法 名為三昧波羅蜜
師子超越無諍三法三昧 禪定波羅蜜願智具有三法 三昧波羅蜜
首楞嚴四法 即是波羅蜜首楞嚴三法一切波羅蜜波羅蜜一切法
波羅蜜四法分別 善巧隨緣利物解釋 (云云) 。 經論出沒不可
經論波羅蜜根本四禪 一切內行功德皆因四禪 是以波羅蜜問曰
有餘答曰涅槃中說佛性首楞嚴般若中道金剛三昧大涅槃
即是佛性故知種種 妙法名字無量皆是禪波羅蜜異名 摩訶衍

般若一法  佛說種種
諸眾生  
般若  戲論
譬如日出  朝露一時

[0478c29] 以此豈不禪定具足 一切諸法究竟得名波羅蜜 諸法實相首楞嚴及到彼岸
究竟菩薩所行禪定云何波羅蜜 中說隨分頓教發心 畢竟如是眾多菩薩 行禪得名波羅蜜

明禪波羅蜜門第

[0479a08] 行者自知進修 略明禪門即為第一禪門 解釋料簡第一禪門經論
禪門有無根本不過所謂 一色二心摩訶衍

一切諸法  有名
如實  名色
癡心  分別諸法
無有一法  出於名色

[0479a17] 中說甘露 一者不淨觀二者阿那波那 一門中說觀心名為
禪門所謂一世禪門出世間禪門出世間禪門 攝心一者法攝二者滅法
攝心滅法攝心第二解釋 第一 通人有所
禪門攝心通行四禪 四無量心十六通明即是 禪門法攝一往凡夫禪門
禪門不淨觀攝心 通行九想十想背捨勝處一切 次第師子超越三昧即是
世間禪門滅法攝心一往二乘禪門禪門智慧反觀心性 通行法華念佛般舟覺意首楞嚴
三昧自性乃至清淨出世間 禪門滅法攝心一往 菩薩禪門以此三法問曰
無量何故禪門答曰略明 三法一如法相隨便一如法相大集經
三事三識出入息名為 壽命即是火大中心
剎那覺知三法和合 愚夫不了我人眾生 顛倒因緣往來三界
不出三法三法不少 隨便三法修禪 二便禪定無常
二便貪欲虛假 二便一切煩惱悟空 三法禪門根本所以
要說無量 如此非一 慈悲
如此非一 非心非心無量非心
一切非心如是不同亦復 三門一切禪門第七 修證中方可見第二通名三門三法
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等禪門 一如不定屬世禪門何以 得知毘尼聲聞弟子
六行弟子聖道故知 出世間禪門大乘大品 即是菩薩摩訶衍請觀音經約數
章句三乘得道豈可但是世間 色法不得但是二乘所行不通 大乘凡夫外道何以涅槃中說外道
不能弟子故知 凡夫大乘大品中說 菩薩摩訶衍豈可但是出世間
禪門不得菩薩何以外道觀心四十八凡夫 聲聞涅槃弟子
三界出世間禪門 互通用心得道 不同第九禪波羅蜜
分別第三料簡二門問曰若爾 分別答曰一切義理通有教門 不同異說復次了義
未可問曰三門 得證九想八背捨自性答曰不得初學者不得二乘自在
菩薩具足方便波羅蜜隨意無礙問曰何故不得有人九想 念佛慈心云何答曰宿緣不正
修得不成次第 法門內方便中善根分別二門可知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一之上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一

天台智者大師

弟子

弟子灌頂

禪波羅蜜次第

[0480a15] 行者禪門菩薩初發心乃至 修習禪定次第階級 取經次第大品經
菩薩摩訶薩次第行次次第禪定 次第即為一者次第二者 次第次第行人
清淨欲界繫念修習阿那波那 界定欲界未到地如是未到地 獲得初禪乃至四禪色界定
大功德眾生歡喜次第獲得 色界定禪定內外 入定色界行者第四禪
牢獄內外二種一心 得度獲得四空處定無色界十二皆是有漏有漏
無漏行者既得根本禪 見著欲界六妙門所以者何 入定方便
便有漏無漏 欲界未到地四禪具足至上 無色十六四念
欲界乃至地中 無漏說通十六 通明欲界
乃至入滅 根本無漏次第不同一者行次二者行次
行次所謂次第九想無漏之前對治 欲界煩惱九想怖畏
十想法人欲界十想 煩惱八背捨法人對治三界根本定見著八勝處
禪定緣中自在十一切處禪定色心普遍乃至六神 由是鍊禪九次第定
前定二種調心心 次第無間三三昧皆是 即是師子三昧
次第定觀分明純熟 功德修禪修禪即是超越 超越得無自在解脫
是以大品經菩薩摩訶薩般若 禪波羅蜜諸佛三昧一切 聲聞三昧辟支佛三昧菩薩三昧
一切三昧根本定聲聞 三昧三十七品空無相等三三昧四諦 六行辟支佛三昧十二因緣三昧
菩薩三昧自性三昧菩薩 三昧逆順出入八背捨八背捨逆順 九次第定九次第定逆順出入師子
三昧師子三昧逆順出入超越 菩薩三昧諸法相等 二乘滿何以大阿羅漢
超越三昧二明無漏行次 四諦三十七品三解脫門 六行分別四諦十智三無漏根成就
如此聲聞所行無漏十二因緣觀門即是辟支迦羅 無漏菩薩次第成就二乘學無學
所得入空通觀具足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方便 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離欲地
阿羅漢辟支佛地取證 菩薩不共次第自性一切四一善人一切行禪
清淨 大菩提具足十力 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略明菩薩
初發心修禪次第行次次第乃至 佛地大涅槃禪定窟第七 修證第八顯示果報問曰菩薩
大士通達淺深具足一切佛法次第 行次行人 一向依次答曰
淺深一往此次分別 心學欲樂便宜對治泥洹 方便不必一一依次
內方便安心禪門分別 二簡次第問曰菩薩修禪一向次第修禪次第答曰一明次第
二明次第三明次第次第四明 次第次第大品經 次第行次次第次第菩薩
修法一行三昧平等法 次第無量義經直道 留難次第次第大品須菩提
白佛次第般若般若般若 須菩提薩婆若 為生般若般若次第次第
菩提白佛一切諸法無自性云何菩薩 一地一地須菩提諸法 一地一地問曰四句
二乘答曰二乘何以自有聲聞初發心 初禪乃至超越阿羅漢果
次第聲聞聞說善來一時具足 八解脫次第聲聞 善觀次第性空初心
乃至阿羅漢名次次第 初發心修慧發電三昧四果滿足有為功德次第
禪定滿足即是次第次第 第七修證及第顯示果報 分明

禪波羅蜜第五

[0481b05] 中法 明法心中即為二明三分第一
一有無漏法 無漏法非有無漏法一有 十善根本四禪眾生四無量心
所以者何十二不能了斷煩惱無漏法九想 十想背捨勝處一切處次第師子
超越三昧四諦十六行十二因緣 四無量心三十七品三三昧乃至願智 十一三無漏根無漏所以
有對具足 有漏無漏法六妙門十六通明所以者何
對治有漏無漏非有 無漏法法華三昧般舟念佛首楞嚴 百八三昧自性乃至無緣
大悲十波羅蜜四無礙智十八空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所以 二邊非有
問曰何故法華三昧非有 無漏如法華中德藏菩薩無漏 實相通達其次當作佛號
四無畏第二無畏無漏無畏如是 經論無漏何以 是非有漏無漏法答曰諸佛菩薩
中道不共分別凡夫 有漏二乘無漏諸佛菩薩所得 二邊無二是以
無漏何故二邊中道 二邊非有無漏 理性
一切非有無漏法大品經 乃至一切種智 豈不同名
即是非有無漏異名問曰分別定慧四句云何答曰 三歸五戒齋戒沙彌十戒大比丘二百五
十戒菩薩四十八四句 (云云) 。問曰上第四明 第七修證有漏
無漏無漏非有無漏分別 四句何故前後答曰前後修行以為
約言便經論中說 四句 第二明心一有
有漏無漏心非有無漏 一有即是凡夫外道 有漏所以者何凡夫外道修禪定
四時中分不得何等四時 分別一者初發心修禪不能 禪定果報二者修禪
不能返照觀察見著 不知虛誑地中見著四者 禪定結業以是因緣
第二無漏心四時中分 發心二乘初發心修禪 世間不樂果報調心
自然微薄因此無漏二修行者 修禪悉知虛假見著不生結業 禪定真空
煩惱禪定不生見著結業以是因緣無漏心 二心雖是有漏無漏中說
無漏第三有漏無漏心四時 中分發心行人初發心修禪 不定厭離生死不樂
見著愛樂果報生厭結業 增長煩惱修行 不斷善根修禪成就
不得不能結使 善法無漏得證學人真智未盡
有漏無漏乃至退羅漢所以者何無生智有漏盡智 無漏學人禪定
斷惑未盡 斷惑結業無漏第四非有無漏心四時
發心菩薩大士初發意修禪不為 生死不為涅槃二邊修行菩薩修禪波羅蜜福德不住無為
智慧不住有為得證菩薩 無生忍爾時法性 不著生死涅槃菩薩禪定
不依有無二邊以是因緣菩薩 非有無漏心第三料簡 諸佛一切法摩訶衍

般若波羅蜜  譬如大火
四邊不可  邪見火燒

[0482b11] 云何四句分別戲論答曰 不可得諸法不可得 一切佛法十二部經四句
譬如虛空無所有一切長成摩訶衍

諸法  
不信法空  一切違失
  造作
  作者
如是諸法  思量
唯有直心  無依
有無  自然

[0482b23] 開發行人方便知見分別種種法門 句義句義大品經句義菩薩句義四句求解
所以然四句 四句四句四句非有四句 不免四句
四句知了句義無礙 解脫天女 身子文字解脫文字
復次明法合為迴轉 三十六歷法無量 一句通達一切
空無邊際問曰若爾何以約法 答曰諸佛出世教門 摩訶衍中說悉檀一世界
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 有漏即是世界悉檀無漏法 即是對治悉檀有漏無漏法
即是為人悉檀非有無漏法 第一義悉檀可見復次摩訶衍第一義悉檀中分

一切一切不實  一切不實
一切  如是諸法

[0482c18] 如是四句第五四句 可以經論設有 因緣便分別
何等有漏 有漏有漏合時應有
和合答曰不得 不得二法無漏何以即是阿羅漢漏盡
如是所以者何法定聖人 四禪四禪 聖人四禪不生四禪
相應無有云何 即是有漏不獨不獨合時便有漏有漏
譬如仙藥即令 人和便仙藥 仙人因人仙藥
仙人亦復如是 可知阿難比丘 舍利弗

諸法緣生  因緣
法緣  如是說

[0483a12] 復次有漏自有有漏有漏 有漏有漏有漏 有漏有漏不由不由
有漏如此墮邪見所以者何有漏有漏即是自性 若是自性有漏法則應有無窮
自性自性有漏 不能自有有漏即是他性有漏 所以者何有漏有漏自性
有漏有漏豈非他性他性 有漏他性若是有漏有漏 還是有漏無心他性若非有漏
非有有漏故知有漏 有漏有漏有漏有漏 即是共有若是共有他性
有漏若爾一時應有有漏不然故知有漏 有漏有漏有漏即是
有漏因緣有漏不可 因緣有漏廣說 有漏如是如是復次
有漏有漏有漏即是 相續為生為生 離生若是生生即是自生
即是他生生滅共生離生即是因緣生因緣 不可何況因緣生有漏畢竟
不可得無生無生無相 無生相續無有破相續假廣說 止觀有漏如是如是
復次有漏為生不生 為生不生不生生生則是自性不生即是他性
不生即是共生若非不生 即是因緣生因緣生不可何況 因緣生相待有漏
不可得無生無有破相廣說 止觀有漏如是如是有漏相續相待各各
畢竟不可得不可得云何分別 無有有漏有漏 有名有所戲論
智慧有漏如是有漏 三句如是世間名字 名字不在內外中間不常自有
假名問曰若爾云何分別 答曰世間名字分別無有問曰云何名字中分
答曰知法無所有有名 上分 大品經 菩提假名諸法實相復次心數
心王心受色陰 心心相應法相應法色法無為 心法心所能緣
所生心所 心法心心如是等於名字 種種分別分別
取著同歸第十 歸趣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一之下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6 No. 1916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