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Six Wonderful Dharma Gates (Liu Miao Fa Men) 六妙法門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六妙法門
天台大師於都瓦官寺法門

[0549a06] 六妙門內行根本三乘得道 釋迦道樹跏趺坐內思安般 因此萬行
降魔成道三乘 正士豈不即是數法 明禪所謂
一行三昧二觀 三三昧所謂四禪 五門禪六妙門
八背捨 九次第定十數如是 乃至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三昧門
約數多少法相莫不眾生不同增減 分別利物即是約數
正意即是滅諦 四行涅槃非常六法
名為泥洹 法寶眾生種種六妙門 大意六妙門大意

[0549a27] 第一六妙門 第二次相生 妙門 第三隨便六妙門 第四對治 妙門 第五六妙門 第六六妙門 第七旋轉六妙門
第八觀心六妙門  六妙門 第十六妙門

[0549b03] 第一禪定六妙門即為一者妙門行者因數出生 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最後非非想
覺知涅槃必定三乘 陰界和合虛誑不實 煩惱成就煩惱
不著心得解脫三乘涅槃 跋陀羅佛教非非想即便獲得 阿羅漢果妙門在於二者
妙門行者出生十六所謂長短 遍身身行心受
心行心作心作十一心作 十二無常十三十四離欲十五十六觀棄捨云何棄捨
所以者何凡夫 無想第一定名 棄捨無想
無想故知即是 弟子觀行是故棄捨 涅槃妙門在此
妙門行者即便次第 一者地輪三昧未到地二者水輪 即是種種禪定善根虛空
三昧五方便覺因無性虛空四者 金沙三昧即是見思解脫無著 五者金剛三昧即是第九無礙道
三界結使無餘盡智無生智入涅 妙門在此四者妙門 出生九想十想
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師子 超越三昧練禪十四變化三明六通八解脫受想入涅槃妙門
在此五者妙門行者 還源即便出生空無 三十七品四諦十二因緣中道正觀
入涅槃妙門在此 妙門行者一切諸法本性清淨即便獲得自性二乘
涅槃若是菩薩十信修行 不止即便出生所謂自性一切 一切善人一切行禪
清淨菩薩大菩提得當妙門

[0549c19] 第二次相生六妙門次第相生 階梯欲界六法第六 成就三乘無漏具足三昧
所以者何二種一者 二者行者調和氣息 安詳攝心
覺心任運不加功力 爾時行者應當
一者二者數法一心出入攝心 無分散意
微細安靜長短遍身任運相依恬然 不樂爾時行者
應當一者二者 諸緣身心入定不見
外相任運不動行者 三昧無為寂靜安隱快樂方便不能破壞生死
因緣陰界法和虛誑 不見不覺應須 分別一者二者
定心分別微細 入息空中皮肉筋骨三十六 芭蕉不實心識無常剎那不住無有我人
身受心法無自性不得人法何所 如是觀出入 心眼開明三十六內外
不淨剎那變易四念處 心緣分別 流動真實爾時應當
一者二者 不會本源應當 觀心觀心從何觀心
觀心觀心 所以者何三法未有從不觀心觀心不滅
不滅二心滅法生滅不能 不滅乃至不滅 不可得觀心不生不生
觀心觀心 境智還源 相者開發不加功力任運能破
還源行者 欲歸境智境智二邊 安心一者
二者證淨妄想分別受想亦復如是妄想 分別
不得 不淨證淨如是 豁然相應無礙方便任運開發
正受無依證淨一者相似 方便相似無漏道二者真實法忍 乃至第九無礙道無漏三界
證淨復次觀眾生名為 法空名為平等名為復次 三昧相應名為無相三昧相應名為
無作三昧相應名為復次一切外觀 名為一切內觀名為一切外觀 名為先尼梵志內觀
外觀內外不無

[0550b26] 第三隨便六妙門行者 智慧乃至實相涅槃安心必須 云何善巧六妙門悉知調伏
隨心便可以常用所以者何 便修治無益是故調心 心觀各各
乃至安心修習 如是數反行者自知心所便宜 便數法安心乃至如是隨便
次第如是安心安息調心靜開明始終專用 隨便轉用
即為可以略明善巧 六妙門便宜用心大意復次行者 安穩有所云何所謂
欲界未到地初禪種種禪定深淺 開發云何進修
身法日月 增進爾時應當細心
中觀陰入 寂然六法 一法增進當即漸進
便進發 止觀五法 漸深
四法漸深觀心 緣生無有自性 善巧
轉入解開 自心所有法相虛誑不實 如夢所見不受反照
經久反觀 便 言語無量清淨
虛空爾時漸深 豁然明朗無漏三乘
六妙門隨便增長功德乃至入涅槃復次行者其中
一一試用即為 中魔病患功用 行者法門善思

[0551a14] 第四對治六妙門三乘行者修道會造作所以者何二乘 四住聖果菩薩
塵沙無明菩提門對內外 修道即是得道云何功用
對治行者應當云何所謂 三障一者即是今世不善散亂 二者煩惱障三毒十使煩惱
業障即是過去現在惡業中間聖道行者坐禪三障法門對治除滅
云何云何對治分別 觀心攀緣暫停浮動攀緣縱橫猿猴
爾時行者應用調心 即真對治佛言覺觀教令二者坐禪
睡眠爾時行者 調心 分散出入無記昏睡
覺觀攀緣坐禪身心 流動爾時行者復次云何
云何對治煩惱一者坐禪 貪欲煩惱障爾時行者觀心 九想背捨勝處不淨對治
二者坐禪瞋恚煩惱障爾時行者 觀心慈悲喜捨對治 坐禪愚癡邪見煩惱障爾時行者
反照十二因緣三空道品 歸本復次云何對治道業 治法一者坐禪
迷失境界黑闇業障 行者方便應身三十二 清淨光明對治二者坐禪忽然
惡念思惟貪欲過去罪業 爾時行者報佛 種智常樂功德對治
有種境界相乃至逼迫 知悉過去今世惡業 行者念法不生不滅
本性清淨對治門對 三障廣說十五復次 坐禪解脫
種種善巧對治 真如實相三明六通自發十力四無所畏一切諸佛菩薩功德行願
現前不由造作故經云諸如來自然 成佛

[0551c05] 第五六妙門六妙門 二種何等一者 自體二者出生
云何自體行者 任運自攝止觀五法所以者何行者調心
攀緣 攝心分別知心數法了了分明 觀門心動攀緣五欲
不受 無有五蓋煩惱身心寂然止觀
一一三十六 上來種種運用不同 分別行人不知六妙門自體
一中復次云何六妙門 行者調心 不分名數靜心
中間乃至 如是覺知成就數法成就復次行者
細心善巧心緣數法 覺觀剎那分別不生 成就復次行者成就
方便生滅 剎那思想陰入法如空無自性不得人法成就
復次行者非但成就觀智 虛假亦復善巧觀照無有 虛誑不實知覺成就
復次行者非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