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 Bu Er Men Zhi Yao Chao 十不二門指要鈔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下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0713a11] 三、修性不二門三:
[0713a11] 初、標。修謂修治造作,即變 造三千,性謂本有不改,即理具三千,今示全 性起修則諸行無作,全修在性則一念圓成,
是則修外無性、性外無修,互泯互融故稱不 二,而就心法妙為門。
[0713a15] 二、性德下,釋二:
[0713a15] 初、修性 雙立三:
[0713a16] 初、修性對論二:
[0713a16] 初、直明性德。言德者 即本具三千,皆常樂我淨故。界如一念,即前 內境具德剎那心也。界如既即空假中,任運
成於三德三軌等,即空是般若清淨義故, 即 假是解脫自在義故,即中是法身究竟義 故,諸三例之。然諸法皆可論於修性,亦為
成觀唯指一念。應知前二門直明依境立觀, 此門及因果不二乃委示前二,令成圓行始 終也。何者?性德豈出色心不二,修德莫非一
心三觀。今示修性互成成妙智行,以此智 行從因至果,則位位無作,方名如夢勤加等, 即自行始終皆妙也。
[0713a27] 二、性雖下,以修對辨 二:
[0713a28] 初、相成者,性雖具足全體在迷,必藉妙智 解了發起圓修,故云性雖本爾藉智起修,由 此智行方能徹照性德。而此智行復由性德
全體而發,若非性發不能照性,若非徹照性 無由顯,故云由修照性、由性發修,此二句正 辨相成之相。
[0713b04] 二、在性下,明互具者,相成之 義雖顯,恐謂修從顯發方有、性德稍異修成, 故今全指修成本來已具。如《止觀》廣辨三千
之相,雖是逆順二修,全為顯於性具,則全修 成性也。又一一行業因果自他,雖假修成,全 是性德三千顯現,故云全性成修也。又雖全
性起修,而未嘗少虧性德,以常不改故,故云 性無所移。雖全修成性,而未始暫闕修德,以 常變造故,故云修常宛爾。然若知修性各論
三千,則諸義皆顯,故荊谿云,諸家不明修性, 蓋不如此明也。
[0713b14] 問:「他云,舊本作藉知曰修,而 以本性靈知用釋知字。若云藉智起修者,蓋 寫者書曰逼知,後人認作智字,既不成句,又
見下句有起修之言,遂輒加起字爾。此復云 何?」
[0713b18] 答:「既許寫曰逼知,遂成智之一字,何妨往 人寫日遠知,誤成知曰二字。必是因脫起字, 復由二字相懸,致使有本作藉知曰修也。故
知寫字添脫,遠近難可定之,魚魯之訛豈今 獨有,須將義定方見是非。何者?他既暗於三法 妙義,尚將一念因心陰識,直作真知解之,況
今有此訛文知字可執,豈不作靈知解邪?且 靈知之名圭峯專用,既非即陰而示,又無修 發之相,正是偏指清淨真如,唯於真心及緣
理斷九之義也。他云,因真教緣示善惡知,即 是真知,乃知諸法唯心,故云藉知曰修。今問: 此之知字,為解為行?若隨闕者則不名修。若
單立知字解行足者,乃玄文智行二妙,《止觀》 妙解正修便為徒設,則天台但傳《禪詮都序》 也。又言示善惡知即真知者,還須先用妙解
即之不?次用妙行即之不?若然者,正是藉智 起修。若不然者,智行二妙全無用也。今云藉 智起修,直是由於智妙起於行妙耳,故後結
文云,如境本來具三,依理生解故名為智。智 解導行,行解契理,三法相符不異而異。然智 行俱修今偏在行者,蓋智從解了發起義彊,
行就進趣修治義彊,故從彊也。又此一句,全 是《釋籤》行妙中文,彼云藉智起行故。他又云, 智名未稱全性成修。若爾,何名智妙?應亦本
是知妙,後人改為智妙乎!」
[0713c13] 二、修又下,明逆順 相返二:
[0713c14] 初、明對逆故二性並存。
[0713c14] 二、明因順故 二心俱泯。初文者,上之全性起修,一往且論 順修,修名既通,有順有逆,今欲雙亡先須對
辨。了性為行者,即藉智起修也。背性成迷 者,始從無間至別教道,皆背性故。逆稱修者, 即修惡之類也。心雖不二等者,隨緣迷了之
處,心性不變,故云不二。逆順二性是全體隨 緣,故即理之事常分,故曰事殊。是則以前稱 圓理修,對今背性,故成二也。二因順故二心
俱泯者,可不可也。由,因也。不可因逆順二事 同一心性,便令迷逆之事作了順邪!此乃責 其不分迷悟也。故正立理云,故須一期迷了
照性成修。言一期者,即與一往之語同類,乃 非終畢之義也。蓋言雖據寂理二修終泯,且 須一期改迷為了,了心若發必照性成修,若
見性修心自然二心俱泯,此義顯然如指諸 掌,人何惑焉?豈非逆修如病、順修如藥,雖知 藥病終須兩亡,一往且須服藥治病,藥力若
効其身必康,身若安康藥病俱泯。法諭如此, 智者思之。
[0714a04] 問:「他云,舊本作此其字,釋意云,豈 可由不移生死涅槃常殊之性事,便任此為 了修乎?是故下句便云,故須一其迷了照性
成修。此復云何?」
[0714a07] 答:「他雖執於舊本,而違現文。 何者?文云,可由事不移心則令迷修成了。文 意唯責執迷為了,何曾雙責迷了為了邪?豈
非彰灼違文乎!故知迷了雙泯功由了修。何 者?迷既背性,故立了修翻之,遂一期事殊也。 了既順理,理無違順,故二心自泯也。是知用
此期字者,既不違文兼得順理。若用此其字, 相違稍多,不能廣破也。」
[0714a14] 三、又了下,明離合本 同二:
[0714a15] 初、約法明離合相異者。復置逆修,但論 順修法相離合。蓋此修性在諸經論不易條 流,若得此離合意,則不迷修性多少。如《金光
明玄義》十種三法,乃是采取經論修性法相, 故具離合兩說。如三德三寶,雖是修德之極, 義必該性;三身三智,文雖約悟,理必通迷;三
識三道,既指事即理,必全性起修。此六豈非 修性各三。三因既以一性對智行二修,三菩 提、三大乘、三涅槃,並以一性對證理起用二
修,此四豈非修二性一。若各三者唯屬於圓, 以各相主對全性起修,故修二性一則兼於 別。直以修二顯於性一,則教道所詮,若知合
九為三,復是圓義。此文多用各三,如云性指 三障,是故具三,修從性成,成三法爾。又云, 一念心因既具三軌,此因成果名三涅槃。若
後結文三法相符,雖似修二性一,乃合九為 三也。修二各三等者,就合各開。如三般若等, 是了因之三;如三菩提等,是緣因之三;共發
三道等,正因之三。既發性三俱云修九者,雖 兼性三,咸為所發,故皆屬修。又凡論修者必 須兼性。九秖是三者,如三般若秖是了因,如
三解脫秖是緣因,如三道等秖是正因。為對 等者,釋前合意。性既唯立正因,為對性以成 三,故修但緣了也。諸合三義,例皆如是。
[0714b09] 問:「十 種三法俱通修性,各可對三德三因。何故三 般若等唯對了因,三菩提等獨對緣因?」
[0714b11] 答:「如 此對之方為圓說。單云了因不少,以具三故, 了三自具三因三德等,故緣正亦然。應知一
德不少、三九不多,至於不可說法門,豈逾於 一邪?」
[0714b15] 二、二與下,約諭明修性體同者。雖明 修性及智行等別,皆不二而二,故約波水橫 竪諭之,仍約合中三法而說,開豈不然?初明
修二如波、性一如水,二而不二波水可知。修 性既然,修中二法,亦二而不二,同乎波水。
[0714b19] 問: 「修二性一已同波水,修尚即性,豈修中二法 更須約諭融之耶?」
[0714b21] 答:「如身兩臂雖與身連,臂 自未合,為防此計,故云亦如波水。有本云,亦 無波水者,既不成諭,此定訛也。」
[0714b23] 二、應知下, 修性俱亡正示不二。性指三障等者,既全理 成事,乃即障名理,是故立性為三。性既非三
立三,修性從成亦非三立三,豈唯各定無 三,抑亦修性體即,如是了達即不動而運,游 於四方直至道場,名一妙乘也。
[0714b28] 問:「性三本具, 那言對障名三?」
[0714b29] 答:「本具妙理若定是三,不能 作一及無量故,故知立則一多宛然,亡則修 性寂矣。今就亡說,豈得將立以難之!」
[0714c02] 三、結門。 從前可解。
[0714c03] 四、因果不二門三:
[0714c03] 初、標。因果名通, 今就開顯唯約圓論。因從博地至等覺還,果 唯妙覺,雖通傳立,約極義彊。三千實相未顯
名因,顯則名果,隱顯雖殊始終常即,故名不 二。門義如前。
[0714c07] 二、眾生下,釋三:
[0714c07] 初、就圓理明因 果暫存三:
[0714c08] 初、明始終理一。眾生一往通於因 果,佛名無上眾生故,二往則局,因對佛立生 故。生雖在因復通一切,唯取心因是今觀體,
體具三軌是果之性,故名為因。此性若顯名 三涅槃,三法體常始終理一。
[0714c12] 二、若爾下,悟迷 事異二:
[0714c13] 初、問意者,求證果位為成功德,因德 既具何須求果?
[0714c14] 二、但由下,答意者,因德雖具 但為在迷,諸法本融執之為實,始從無間終 至金剛皆有此念,若不謂實,鐵床非苦、變易
非遷。此念若盡,即名妙覺,故云各自謂實。若 了所迷之性有何佛果別生,還證因德,故云 住因,而因德顯處自受果名,故約迷悟而分 事殊。
[0714c20] 三、秖緣下,明事極理亡。理顯等者,對隱 名因、稱顯為果,顯已無對,果名豈存?果能稱 實,名尚不存。因既屬權,故宜雙廢。又對因果
事立理融之,所對既泯、能融自亡。
[0714c23] 二、秖由下, 依圓解明修證無得二:初、約法明惑智之體 本虛。言亡智者,即上事理頓亡之智方能圓
斷,故云秖由。圓人始終用絕待智頓亡諸法, 理果尚亡,惑何次第?秖由此智功力微著故 成疎親,由疎親故惑落前後名迷厚薄。智疎
惑厚,智親惑薄,傳傳明之,此乃約智分惑也。 既有厚薄之義,故彊分三惑,又義開六即,名其 亡智淺深。若論亡智了於即理,無一德可修、
無一惑可破,彊名厚薄淺深也。
[0715a03] 二、故如下,約 諭明修證之功不立二:
[0715a04] 初、明修證功亡。他 云,夢空幻像四皆是諭,以對智斷因果。釋 意雖即不顯,對法稍似相當。又云,空下須作
此名,其義甚便。蓋言惑體如空但有名字,故 大乘十諭第四云,虛空者,空但有名而無真 實等。作此冥字,義說雖眾,終恐未親。今秖圖
顯理,豈敢黨情。如予意者,舊文諸字若稍有 理即便遵行,必諸聖眼洞見我心。儻智短言 疎未能稱理,請諸匠碩示以彈訶。然舉此四
諭者,蓋顯圓人妙解,眾德元具萬惑本空,雖 立證修一一無作,故勤修慧行如夢作,為都無 所辨。惑但有名,如空無實,知無即絕。復約智
斷始終以明因果,因無能感故如幻,果非所 克故如像,解既稱實,四皆無作。因果既爾,何 有二邪?
[0715a18] 二、空像下,明德障體異。空惑像果,不 實之義雖同,而空但有名,知無永絕,像雖無 性,色相宛然,故云空虛像實也。像實等者,釋
成體異。果德三千非今方得,故論非果。然稱 本而證,不可泯亡,故云稱理本有。迷即無明, 無明轉故即變為明,迷名永失轉成性明,故
云迷轉成性。他云,須作性成,若云成性則令 果成因也。若爾,後文云,了今無明為法性,豈 亦果為因邪?
[0715a26] 三、是則下,約圓乘明始終不二 二:
[0715a27] 初、翻覆對揚明體一。可解。
[0715a27] 二、所以下,高廣 無減明不二。大乘因果皆是實相,三千皆實 相相宛然,實相在理為染作因,縱具佛法以
未顯故同名無明。三千離障、八倒不生,一一 法門皆成四德,故咸常樂。三千實相皆不變 性,迷悟理一,如演若多失頭得頭,頭未嘗異,
故云無明即明。三千世間一一常住,理具三 千俱名為體,變造三千俱名為用,故云俱體 俱用。此四句中,初二明因果各具三千,三明
因果三千秖一三千,以無改故,四明因果三 千之體俱能起用,則因中三千起於染用,果 上三千起於淨用,此第四句明圓最顯。何者?
夫體用之名本相即之義,故凡言諸法即理 者,全用即體方可言即。《輔行》云,即者,《廣雅》云 合也。若依此釋,仍似二物相合,其理猶疎。今
以義求,體不二故,故名為即 (上皆《輔行》文也) 。今謂全 體之用方名不二。他宗明一理隨緣作差別 法,差別是無明之相,淳一是真如之相,隨緣
時則有差別,不隨緣時則無差別,故知一性 與無明合方有差別,正是合義,非體不二,以 除無明無差別故。今家明三千之體隨緣起
三千之用,不隨緣時三千宛爾,故差別法與 體不二,以除無明有差別故。驗他宗明即,即 義不成,以彼佛果唯一真如,須破九界差別
歸佛界一性故。今家以即離分於圓別,不易 研詳,應知不談理具、單說真如隨緣,仍是離 義。故第一記云,以別教中無性德九,故自他
俱斷九也。若三千世間是性德者,九界無所 破,即佛法故,即義方成、圓理始顯。故《金錍》云 「變義唯二,即是唯圓」,故知具變雙明方名
即是,若隨闕一皆非圓極。荊谿云,他家不明 修性。若以真如一理名性,隨緣差別為修,則 荊谿出時甚有人說也。故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