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ations from Chan Master Dahui Pujue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Scroll 3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慧普覺禪師書卷第三十宋徑山能仁禪院住持嗣法 慧日禪師臣蘊聞 上進
◎
答榮侍郎 (茂實)
[0939a28] 承。留心欲究竟此一段大事因緣。既辦此心。 第一不要急。急則轉遲矣。又不得緩。緩則怠 墮矣。如調琴之法。緊緩要得中。方成曲調。但
向日用應緣處。時時覷捕。我這箇能與人 決斷是非曲直底。承誰恩力。畢竟從甚麼處 流出。覷捕來覷捕去。平昔生處路頭自熟。生
處既熟則熟處却生矣。那箇是熟處。五陰六 入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無明業識思量 計較心識。晝夜熠熠如野馬無暫停息底是。
這一絡索。使得人流浪生死。使得人做不好 事。這一絡索既生。則菩提涅槃真如佛性便 現前矣。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故古德契
證了便解道。應眼時若千日。萬象不能逃影 質。應耳時若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如此等 事。不假他求。不借他力。自然向應緣處活鱍
鱍地。未得如此。且將這思量世間塵勞底心。 回在思量不及處。試思量看。那箇是思量不 及處。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
無。只這一字。儘爾有甚麼伎倆。請安排看。請 計較看。思量計較安排。無處可以頓放。只覺 得肚裏悶心頭煩惱時。正是好底時節。第八
識相次不行矣。覺得如此時。莫要放却。只就 這無字上提撕。提撕來提撕去。生處自熱。熱 處自生矣。近年以來。叢林中有一種唱邪說
為宗師者。謂學者曰。但只管守靜。不知守者 是何物。靜者是何人。却言靜底是基本。却不 信有悟底。謂悟底是枝葉。更引僧問仰山曰。
今時人還假悟也無。仰山曰。悟則不無。爭奈 落在第二頭。癡人面前不得說夢。便作實法 會。謂悟是落第二頭。殊不知。溈山自有警覺
學者之言。直是痛切。曰研窮至理。以悟為則。 此語又向甚處著。不可溈山疑誤後人要教 落在第二頭也。曹閣使亦留心此事。恐其被
邪師輩所誤。比亦如此書。忉忉怛怛寫。與 此公聰明識見。有大過人處。決不到錯認方 便語作實法會。但某未得與之目擊。私憂過
計耳。聞老居士亦與之是道友。因筆不覺葛 藤。無事相見時。試問渠取書一看。方知妙喜 相期。不在眼底。彼此氣義相投。又非勢利之
交。寫了一紙。紙盡又添一紙。不暇更事形迹。 此書亦如是。前書託是箇中人。故曰。切不可 道老老大大著甚來由。若如此則好事在面
前。定放過矣。寫時雖似率易。然亦機感相 投。亦不覺書在紙上。荷公信得妙喜及便把 做事。日用應緣處。便恢張此箇法門。以報
聖主求賢安天下之意。真不負其所知也。願 種種堪忍。始終只如今日做將去。佛法世法 打作一片。且耕且戰。久久純熟。一舉而兩得
之。豈非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乎。
[0939c19] 又。
[0939c20] 示諭。鐘鳴漏盡之譏。為君上盡誠。而下安百 姓。自有聞絃賞音者。願公凡事堅忍。當逆順 境。政好著力。所謂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
為報佛恩。平昔學道。只要於逆順界中受 用。逆順現前而生苦惱。大似平昔不曾向箇 中用心。祖師曰。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
若不彊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 遍知。請於逆順境中。常作是觀。則久久自不 生苦惱。苦惱既不生。則可以驅魔王作護法
善神矣。前此老老大大著甚來由之說。言猶 在耳。豈忘之耶。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 以居士前十餘載閑。自有閑時時節。今日仕
權在手。便有忙底時節。當念閑時是誰閑。忙 時是誰忙。須信忙時却有閑時道理。閑時却 有忙時道理。正在忙中。當體主上起公之意。
頃刻不可暫忘。自警自察。何以報之。若常作 是念。則鑊湯鑪炭刀山劍樹上。亦須著向前。 況目前些小逆順境界耶。與公以此道相契。 故不留情。盡淨吐露。
答黃門司節夫
[0940a11] 收書并許多葛藤。不意便解如此拈弄。直是 弄得來。活鱍鱍地。真是自證自得者。可喜可 喜。但只如此。從教人道這官人不依本分亂
說亂道。他家自有通人愛。除是曾證曾悟者 方知。若是聽響之流。一任他鑽龜打瓦。更批 判得如來禪祖師禪好。儘喫得妙喜拄杖也。
且道。是賞伊罰伊。一任諸方更疑三十年。
答孫知縣
[0940a19] 蒙以所修金剛經相示。幸得隨喜一遍。近世 士大夫。肯如左右留心內典者。實為希有。不 得意趣。則不能如是信得及。不具看經眼。則
不能窺測經中深妙之義。真火中蓮也。詳味 久之。不能無疑耳。左右詆諸聖師翻譯失真。 而 汩 亂本真。文句增減。違背佛意。又云。
自始持誦。即悟其非。欲求定本是正舛差。而 習偽已久。雷同一律。暨得京師藏本。始有據 依。復考繹天親無著論頌。其義脗合。遂泮然
無疑。又以長水孤山二師。皆依句而違義。不 識左右敢如是批判。則定甞見六朝所譯梵 本。盡得諸師翻譯錯謬。方始泮然無疑。既無
梵本。便以臆見刊削聖意。則且未論招因帶 果毀謗聖教墮無間獄。恐有識者見之。却如 左右檢點諸師之過。還著於本人矣。古人有
言。交淺而言深。招尤之道也。某與左右素 昧平生。左右以此經求印證。欲流布萬世於 眾生界中種佛種子。此是第一等好事。而又
以某為箇中人。以箇中消息。相期於形器之 外。故不敢不上稟。昔清涼國師造華嚴疏。欲 正譯師訛舛。而不得梵本。但書之于經尾而
已。如佛不思議法品中所謂。一切佛有無邊 際身。色相清淨普入諸趣。而無染著。清涼但 云。佛不思議法品上卷。第三葉第十行。一切
諸佛舊脫諸字。其餘經本脫落。皆註之于經 尾。清涼亦聖師也。非不能添入及減削。止敢 書之。于經尾者。識法者懼也。又經中有大瑠
璃寶。清涼曰。恐是吠瑠璃。舊本錯寫。亦不 敢改。亦只如此註之經尾耳。六朝翻譯諸師。 皆非淺識之士。翻譯場有譯語者。有譯義者。
有潤文者。有證梵語者有正義者。有唐梵相 校者。而左右尚以為錯譯聖意。左右既不得 梵本。便妄加刊削。却要後人諦信。不亦難
乎。如論長水依句而違義。無梵本證。如何 便決定。以其為非。此公雖是講人。與他講人 不同。甞參瑯瑘廣照禪師。因請益瑯瑘。首楞
嚴中。富樓那問佛。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 大地之義。瑯瑘遂抗聲云。清淨本然云何忽 生山河大地。長水於言下大悟。後方披襟自
稱座主。蓋座主多是尋行數墨。左右所謂依 句而不依義。長水非無見識。亦非尋行數墨 者。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菩提。經文大段分
明。此文至淺至近。自是左右求奇太過要立 異解求人從己耳。左右引無著論云。以法身 應見如來。非以相具足故。若爾如來雖不應
以相具足見。應相具足為因得阿耨菩提。為 離此著故。經言。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 相成就得阿耨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等者。
此義明相具足體非菩提。亦不以相具足為 因也。以相是色自性故。此論大段分明。自 是左右錯見錯解爾。色是相緣起。相是法界
緣起。梁昭明太子謂。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 足相故得阿耨菩提。二十二分中。以此分 為無斷無滅分。恐須菩提不以具足相則緣
起滅矣。蓋須菩提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多不 住緣起相。後引功德施菩薩論末後。若相成 就是真實有。此相滅時即名為斷。何以故。以
生故有斷。又怕人不會。又云。何以故。一切法 是無生性。所以遠離斷常二邊。遠離二邊。是 法界相。不說性而言相。謂法界是性之緣起
故也。相是法界緣起故。不說性而言相。梁昭 明所謂無斷無滅是也。此段更分明。又是左 右求奇太過。彊生節目爾。若金剛經可以刊
削。則一太藏教凡有看者。各隨臆解。都可 刊削也。如韓退之指論語中畫字為畫字。謂 舊本差錯。以退之之見識。便可改了。而只
如此論在書中何也。亦是識法者懼爾。圭峯 密禪師。造圓覺疏鈔。密於圓覺有證悟處。方 敢下筆。以圓覺經中一切眾生皆證圓覺。圭
峯改證為具。謂譯者之訛。而不見梵本。亦只 如此論在疏中。不敢便改正經也。後來泐潭 真淨和尚。撰皆證論。論內痛罵圭峯。謂之破
凡夫臊臭漢。若一切眾生皆具圓覺。而不證 者。畜生永作畜生。餓鬼永作餓鬼。盡十方世 界。都盧是箇無孔鐵鎚。更無一人發真歸元。
凡夫亦不須求解脫。何以故。一切眾生皆已 具圓覺。亦不須求證故。左右以京師藏經本 為是。遂以京本為據。若京師藏本。從外州
府納入。如徑山兩藏經。皆是朝廷全盛時賜 到。亦是外州府經生所寫。萬一有錯。又却如 何改正。左右若無人我。定以妙喜之言為至
誠。不必泥在古今一大錯。上若執己見為是。 決欲改削要一切人唾罵。一任刊版印行。妙 喜也只得隨喜讚歎而已。公既得得遣人。以
經來求印可。雖不相識。以法為親。故不覺忉 忉怛怛相觸忤。見公至誠。所以更不留情。左 右決欲窮教乘造奧義。當尋一名行講師一
心一意與之參詳。教徹頭徹尾。一等是留心 教網也。若以無常迅速生死事大己事未明。 當一心一意。尋一本分作家。能破人生死窠
窟者。與伊著死工夫廝崖忽然打破漆桶。便 是徹頭處也。若只是要資談柄。道我博極群 書無不通達。禪我也會。教我也會。又能檢點
得前輩諸譯主講師不到處。逞我能我解。則 三教聖人。都可檢點。亦不必更求人印可。然 後放行也。如何如何。
答張舍人狀元 (安國)
[0941a29] 左右決欲究竟此事。但常令方寸虛豁豁地。 物來即應。如人學射久久中的矣。不見達磨 謂二祖曰。汝但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
牆壁。可以入道。如今人纔聞此說。便差排。向 頑然無知處。硬自遏捺。要得心如牆壁去。祖 師所謂。錯認何會解方便者也。巖頭云。纔
恁麼便不恁麼。是句亦剗。非句亦剗。這箇便 是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底樣子也。縱未得啐 地折嚗地破。亦不被語言所轉矣。見月休觀
指。歸家罷問程。情識未破。則心火熠熠地。正 當恁麼時。但只以所疑底話頭提管。如僧 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只管提
撕舉覺。左來也不是。右來也不是。又不得將 心等悟。又不得向舉起處承當。又不得作玄 妙領略。又不得作有無商量。又不得作真無
之無卜度。又不得坐在無事甲裏。又不得向 擊石火閃電光處會。直得無所用心。心無所 之時。莫怕落空。這裏却是好處。驀然老鼠入
牛角。便見倒斷也。此事非難非易。除是夙曾 種得般若種智之深。曾於無始曠大劫來。承 事真善知識。熏習得正知正見。在靈識中。觸
境遇緣。於現行處。築著磕著。如在萬人叢裏 認得自家父母相似。當恁麼時。不著問人。自 然求覓底心不馳散矣。雲門云。不可說時即
有。不說時便無也。不可商量時便有。不商量 時便無也。又自提起云。且道不商量時。是箇 甚麼。又怕人不會。又自云。更是甚麼。近年
以來。禪有多途。或以一問一答末後多一句 為禪者。或以古人入道因緣。聚頭商搉云。這 裏是虛。那裏是實。這語玄那語妙。或代或
別。為禪者。或以眼見耳聞和會。在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上。為禪者。或以無言無說。坐在黑 山下鬼窟裏。閉眉合眼。謂之威音王那畔父
母未生時消息。亦謂之默而常照。為禪者。如 此等輩。不求妙悟。以悟為落在第二頭。以悟 為誑謼人。以悟為建立。自既不曾悟。亦不信
有悟底。妙喜常謂衲子輩說。世間工巧技藝。 若無悟處。尚不得其妙。況欲脫生死。而只以 口頭說靜。便要收殺。大似埋頭向東走欲取
西邊物。轉求轉遠。轉急轉遲。此輩名為可憐 愍者。教中謂之謗大般若斷佛慧命人。千佛 出世。不通懺悔。雖是善因。返招惡果。寧以
此身碎如微塵。終不以佛法當人情。決要敵 生死。須是打破這漆桶始得。切忌被邪師順 摩捋。將冬瓜印子印定。便謂我千了百當。如 此之輩。如稻麻竹
[竺-二+韋] 。左右聰明有識見。必不 受這般惡毒。然亦恐用心之切。要求速效。不 覺不知。遭他染污。故信筆葛藤如許。被明眼
人覷見。一場敗闕。千萬相聽。只以趙州一箇 無字。日用應緣處提撕。不要間斷。古德有言。 研窮至理。以悟為則。若說得天華亂墜。不悟
總是癡狂外邊走耳。勉之不可忽。
答湯丞相 (進之)
[0941c24] 丞相既存心此段大事因緣。缺減界中虛妄 不實。或逆或順。一一皆是發機時節。但常 令方寸虛豁豁地。日用合做底事。隨分撥遣。
觸境逢緣。時時以話頭提撕。莫求速效。研窮 至理。以悟為則。然第一不得存心等悟。若存 心等悟。則被所等之心障却道眼。轉急轉遲
矣。但只提撕話頭。驀然向提撕處。生死心 絕。則是歸家穩坐之處。得到恁麼處了。自然 透得古人種種方便。種種異解自不生矣。教
中所謂。絕心生死。伐心稠林。浣心垢濁。解 心執著。於執著處。使心動轉。當動轉時。亦 無動轉底道理。自然頭頭上明。物物上顯。日
用應緣處。或淨或穢。或喜或怒。或順或逆。如 珠走盤。不撥而自轉矣。得到這箇時節。拈出 呈似人不得。如人飲水冷煖自知。南陽忠國
師有言。說法有所得。是為野干鳴。此事如青 天白日一見便見。真實自見得底。邪師走作 不得。前日亦甞面言。此事無傳授。纔說有奇
特玄妙。六耳不同謀之說。即是相欺。便好拽 住劈面便唾。書生做到宰相。是世間法中最 尊最貴者。若不向此事上了却。即是虛來南
閻浮提。打一遭收因結果時。帶得一身惡業 去。教中說。作癡福是第三生冤。何謂第三生 冤。第一生。作癡福不見性。第二生。受癡福
無慚愧。不做好事。一向作業。第三生。受癡福 盡不做好事。脫却殼漏子時。入地獄如箭射。 人身難得。佛法難逢。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
何生度此身。學此道須有決定志。若無決定 志。則如聽聲卜者見人說東。便隨人向東走。 說西便隨人向西走。若有決定志。則把得住
作得主宰。懶融所謂。設有一法過於涅槃。吾 說亦如夢幻。況世間虛幻不實之法。更有甚 麼心情。與之打交涉也。願公堅此志。以得入
手。為決定義。則縱使大地有情盡作魔王。欲 來惱亂。無有得其便處。般若上無虛棄底工 夫。若存心在上面。縱今生未了。亦種得種子
深。臨命終時亦不被業識所牽墮諸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