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Preface to Collection of Various Writings on the Chan Source 禪源諸詮集都序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0397b05] 不能假人不同未嘗不同不同不足以為仲尼之一老聃無為釋氏空寂異道禪教出於佛心有心自相矛盾奈何聖時師承各異明暗詆毀非但抑且簡冊世道日下何如禪師教禪著述章句旨意相符名曰使家學一佛無二無異南方尤甚安得舊習新興至此未嘗總統大師有所流傳千里相國自視何人然而平生愛慕其間大德七月崑山大序



[0397b29] 禪師法界入微非有非空實相言語真詮空寂異門統一道本於是修心破相顯性泯絕顯示真心明心江漢同歸智海調禪味至於空宗莫不指歸開示正覺末學行為頓覺成佛不覺由於聖凡心法真妄藏識不覺歷劫輪迴頓覺歸真隨順解脫雖然學者真如標月指了知畢竟智通般若證菩提南岳天台達磨宗旨無有差別大中相國手書延昌玄契吳越國朝至元十二世祖殿禪教要義帝師二十大德癸卯嗣法禪師奉旨五臺大同禪師益加考訂禪師顯正化導永久利益稱量方外隨喜讚歎次序說書閏月翰林文字同知國史院編修西



[0398a06] 禪師智識行解圓通樂施一日學佛如來妄執空有大小紛紛數百使受病一二同志恨不能博雅切當患者所以然圖示真實三大無明諸相證入提綱至元十二正月世祖皇帝延請帝師太保耆宿禪教先師西公等宸衷當時先師其弟流行參問興國一本萬壽方丈遼朝天皇太后頒行天下文士永久一言先師遺志憂世斯文學者不生古人所謂其一參學能不二師弘法利人盡心般若登彼岸翰林大夫

[0398b04] 國史

禪源諸詮集都序

綿刺史裴休

[0398b10] 禪師河東裴休未曾有自如現世隨機菩薩一代時教深淺三門真淨性相馬龍調空性二師傳達荷澤直指知見江西一切天台三觀牛頭無有一法其他空有真妄天竺中夏投機不得一同證悟盡是正真宗門十年師法戶牖各自開張經論干戈互相攻擊。(孟子豈不函人函人唯恐傷人唯恐傷人學者彼此[*]鎧甲周禮函人古字孟子)人我高低是非辨析向者世尊菩薩教宗足以後人煩惱利益大師此時不可以(仲尼詩書禮樂不得已而為之聖人久修佛法和會不得已正當和會)於是如來教義禪宗法門釵釧酥酪醍醐一味綱領(荀子五指不可勝數)會要來者(平聲周易會要六合圓教百家)學者本末真妄和合空性隱顯法義異同權實深淺是非(敘述丁寧)莫不告之(毛詩當時修德荒亂不對面向丁寧)指掌(論語之於天下也夫子手掌弟子分明)(慈悲赤子)。佛種(少善根闡提)。(毛詩慈母回頭)。水火(水火)(既有善根五欲大乘)牢固大明不能長夜慈母不能保身之子(悲智然後慈悲然後)委曲佛心大悲世尊本末遠近可謂一代時教能事(世尊至今能事)。自如未嘗大都一旦不守關防祕藏答曰法華涅槃一味不覺涅槃經迦葉菩薩諸佛密語世尊如來開發顯露清淨愚人不解祕藏智者王道佛道諸法總持(涅槃圓教和會諸法外道)不當攘臂其間嗚呼學者取信取信於人取證取證。(佛語法照丁寧深信)如是劬勞(哀哀父母劬勞過於不生無異保重)。

禪源諸詮集都序之一(禪那)
沙門宗密

[0399a16] 禪門 道理文字後代故都 天竺禪那中華
思惟靜慮定慧通稱 一切眾生本覺真性佛性心地定慧通稱禪那
本源故云禪那行者 本源忘情故云
真性 華竺 真性別有眾生
方名禪定本性即非 非唯禪門萬法
眾生迷悟如來藏藏識 ( ) 諸佛佛性 (涅槃) 萬行心地
(梵網經心地法門諸佛本源菩薩道 根本大眾諸佛根本) 萬行不出六波羅蜜禪門但是 之一第五豈可真性
禪定一行最為神妙發起無漏 智慧一切妙用萬行乃至神通光 三乘學人欲求聖道必須修禪
無門至於念佛求生淨土 十六觀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真性 不垢不淨凡聖階級
外道正信因果凡夫 小乘我法二空 真理大乘
() 頓悟自心本來清淨煩惱無漏智 具足畢竟無異
最上乘如來清淨一行三昧真如三昧一切三昧根本 修習自然三昧達摩展轉
相傳達摩古來 皆是四禪八定高僧功用南岳天台三諦三觀教義
趣入門戶次第只是 行相達摩 難得成聖
塗炭先祖故且 後代有所 經論學人
佛說頓教漸教二教 二門相符 相逢胡越宗密不知宿
未解 神情 (淨名自有無有欲罷不能宿世)
為人 論疏大開戒定慧頓悟 師說本末浩博
名相 疲勞未見佛說 愛見 入山前後十年
(前後中間) 微細起滅差別法義羅列 空心日光擾擾潭水
昭昭 自心 修心虔誠教義
諸佛菩薩經論 佛經開張大千八部 禪偈就此一類
簡約理應 多義文中諸佛說經 (法體) (義理)
(三賢十地三十七品十波羅蜜) (妙用) () ( ) () (證果) 世界各異化儀不同
所立無不華嚴 世界 不見始終
得名佛教佛出世 事體各別佛教萬代 在即度脫使
意地 信解修證不為自然成就經律自然修道
求解成佛 凡夫臨終安心本來 如是用心如是
而言但是當時應當時機 法名阿耨菩提摩訶般若 所為所生
真信真修不了自心 欲求佛道豈不現見識字 釋義阿難多聞總持
聖果反照暫時無生 文字得意何必
一有 不決善知識處處
為人見聞 善巧答問教授 一方
禪教非但 使合於 不易藏經大小乘權實了義
不了義印定禪門旨趣 藏經禪門言教 (在下) 配對相符
經論所以須知經論權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