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ng Jing Lu 宗鏡錄
Scroll 5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宗鏡錄卷第五十七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0742c05] 夫楞伽經所明三種識。謂真識。現識。及分別 事識。此中三識。於八識中。如何分別。
[0742c07] 答。真謂本覺。現謂第八。餘七俱名分別事識。 雖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故。名分別事。真 謂本覺者。即八識之性。經中有明九識。於八
識外。立九識名。即是真識。若約性收。亦不離 八識。以性遍一切處故。
[0742c11] 問。但說賴耶等八 識。俗諦已顯。云何說十一種識。又究竟指歸。 唯一真實性。復云何說廣略等諸識。
[0742c13] 答。因 相顯性。非無所以。攝未歸本。自有端由。攝 大乘論云。若不定明一切法唯有識。真實性
則不得顯現。若不具說十一識。說俗諦不盡。 若止說前五識。唯得俗諦根本。不得俗諦差 別義。若說俗諦不遍。真識則不明了。真不明
了。則遣俗不盡。是故具說十一識。通攝俗諦。 是以了俗無性。即達真空。真空雖空。而不壞 相。俗有雖有。恒常體虛。是知隨緣非有之真
諦。恒不異事而顯現。寂滅非無之俗諦。恒不 異真而成立。上來所引二識。三識。八識。九識。 十一識等。不出一心宗。所以楞伽經云。一切
諸度門。佛心為第一。又云。佛語心為宗。無門 為法門。所言宗者。謂心實處。約其真心之性。 隨其義開體用二門。即同起信立心真如門。
心生滅門。真如是體。生滅是用。然諸識不出 體用二心。一體心。是寂滅心。即九識體。二用 心。是生滅心。即前八識用。體用隱顯。說為二
心。以用即體故。生滅即不生滅。以體即用故。 不生滅即生滅。以生滅無性。用而不多。以寂 滅隨緣。體而非一。非多非一體用常冥。而
一而多。體用恒現。識性是體。識相是用。體用 互成。皆歸宗鏡。唯識疏鈔云。識性識相。無不 歸心。心王心所。皆名唯識者。謂圓成實性。是
識性。依他起性。是識相。皆不離心也。或可諸 無為法。名識性。得等分位。色等所變。是識相。 皆不離心也。識之相應名心所。識之自性名
心王。心王最勝。稱之為主。攝所從心。名歸 心。攝得等分位。兼色等所變。歸於見分等。名 泯相。性相不相離。總名唯識也。
[0743a13] 問。境不離 識。識不離境者。何秖云唯識。不名唯境。
[0743a14] 答。 雖互相生。境從識變。然古釋。境由心分別方 生。由心生故。名唯識。識不由境分別生。不由 境故。不可名唯境。
[0743a17] 問。心是境家增上緣。境假 心生。名唯識。境是心家所緣緣。心假境生。應 名唯境。
[0743a19] 答。離心執境是虛妄。為遮妄心名 唯識。悟心無我出沈淪。不約二緣名唯境。又 有境無境。皆是自心。其心悉生。一若緣有境
生心者。即是自識相分。一切實境。不離能緣 之心。於自識外。實無其境。二若緣無境生心 者。如獨生散意。緣過去未來。空華兔角一切
無法時。心亦起故。如百法鈔云。舊云。緣無不 生慮不正。
[0743a26] 問。何以不正。
[0743a26] 答。如緣空華兔角一 切無法時。心亦起故。何以。言緣無不生慮耶。 故知有獨影境內心相分。此相分望見分。亦
成所緣緣義。若無內心相分。其心即不生。唐 三藏云。境非真慮起。證知唯有識。雖遍計所 執相。雖即非真。而不無內心相分能牽生心
故。由此四句分別。一無影有質。其心不生。二 有影無質。其心得生。三影質俱有。心生可知。 四影質俱無。心亦得起。即根本智。證真如是。
唯識論云。有境牽生心。若真理為境。能牽生 智心。若俗諦為境。能牽生識心。則未有無心 境。曾無無境心。
[0743b08] 問。八識之中。約因位初地已 去。幾識成無漏。
[0743b09] 答。古德釋云。唯六七二識 成無漏。六即第六識。初地門中二十二心。所。 成妙觀察智。七即第七識。二十二心。所。成平
等性智。此二智品相應。俱離障染。故名無漏。 若五八等識。定是有漏。
[0743b13] 問。云何第六得成無 漏耶。
[0743b14] 答。謂初地入無漏心時。斷分別二障種 現習氣。故無漏。
[0743b15] 問。第六能斷惑。斷惑成無漏。 第七不能斷惑。何故亦成無漏。
[0743b16] 答。謂第七識 是第六所依根。第六是能依識。能依識既成 無漏。第七所依亦成無漏。謂第六入生法二
空觀時。第七識中俱生我法二執。現行。伏令 不起故。第七成無漏。
[0743b20] 問。何故第八是有漏耶。
[0743b21] 答。第八是總報主。持種受熏。若因中便成無 漏。即一切有漏雜染種子皆散失故。即便成 佛。何用更二劫修行耶。
[0743b23] 問。前五既非是總報 主。何故不成無漏。
[0743b24] 答。前五根是第八親相分。 能變第八既是有漏。所變五根亦有漏。五根 是所依尚有漏。能依五識。亦成有漏也。如上
依經論分別諸識。開合不同。皆依體用。約體 則無差而差。以全用之體不礙用故。約用則 差而無差。以全體之用不失體故。如舉海成
波不失海。舉波成海不礙波。非有非無。方窮 識性。不一不異。可究心原。如古德云。約諸識 門。雖一多不定。皆是體用緣起。本末相收。本
者九識。末者五識。從本向末。寂而常用。從末 向本。用而常寂。寂而常用。故靜而不結。用而 常寂。故動而不亂。靜而不結。故真如是緣起。
動而不亂。故緣起是真如。真如是緣起故。無 涅槃不生死。即八九為六七。緣起是真如故。 無生死不涅槃。即六七為八九。無生死不涅
槃故。法界皆生死。無涅槃不生死故。法界皆 涅槃。法界皆涅槃。故生死非雜亂。法界皆生 死。故涅槃非寂靜。生死非雜亂。眾生即是佛。
涅槃非寂靜。佛即是眾生。是以法界違故。說 涅槃是生死。即理隨情用。法界順故。說生死 是涅槃。即情隨理用。如此明時。說情非理外。
理非情外。情非理外故。所以即實說六七為 八九。實者。體也。理非情外故。所以即假說八 九為六七。假者。用也。以假實無礙。故人法俱
空。以體用無礙。故空無可空。人法俱空。故說 絕待。空無可空。故言妙用。如斯說者。亦是排 情之言。論其至實者。不可以名相得。至極者。
不可以二諦辯。不可以名相得。故非言像能 詮。不可以二諦辯。故非有無能說。故云至 理無言。賢聖默然。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正可 以神會。不可以心求。
[0743c25] 問。覺海澄源。一心湛 寂。云何最初。起諸識浪。
[0743c26] 答。雖云識浪。起處 無從。無始無生。能窮識性。只謂不覺。忽爾念 生。猶若澄瀾。欻然風起。不出不入。洶涌之洪
浪滔天。非內非外。顛倒之狂心遍境。起信論 云。以不知真法一故。心不相應。忽然念動。名 為無明。此是現根本無明。最極微細。未有能
所王數差別。故云不相應。非同心王心所相 應也。唯此無明為染法之原。最極微細。更 無染法能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無明之
前。無別有法為始集之本。故云無始。則是忽 然義。非約時節以說忽然而起。無初故也。又 釋摩訶衍論云。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
心起者。即是顯示根本不覺之起因緣。根本 不覺。何因緣故。得起而有。因不如故。得起而 有。何等法中而不如耶。謂三法中而不如故。
言不如者。當有何義。謂違逆義故。云何三法。 一者實知一法。二者真如一法。三者一心一 法。是名為三。實知法者。謂一切覺。即能達智。
真如法者。謂平等理。即所達境。一心法者。謂 一法界。即所依體。於此三法皆違逆故。無明 元起。是故說言。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
覺心起。彼三種法。皆守一中。終不離。故通名 一。又論云。以無明熏力。不覺心動。最初成其 業識。因此業識。復生轉識等。論釋云。最初不
覺。稱為第一業相。能見所見。無有差別。心王 念法。不可分析。唯有精動隱流之義。故名為 業。如是動流。只由不覺。第二轉相。以業相念
為所依故。轉作能緣。流成了相。第三現相。以 了別轉為所依。戲論境界。具足現前。所緣相 分圓滿安布。依此見分。現彼相分。又動相者。
動為業識。理極微細。謂本覺心。因無明風。舉 體微動。微動之相。未能外緣。即不覺故。謂從 本覺有不覺生。即為業相。喻如海微波。從靜
微動。而未從此轉移本眾。轉相者。假無明 力。資助業相。轉成能緣。有能見用。向外面起。 即名轉相。雖有轉相。而未能現五塵所緣境
相。喻如海波浪。假於風力。兼資微動。從此 擊波。轉移而起。現相者。從轉相而成現相。方 有色塵山河大地器世間等。仁王般若經云。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問云。復以何相 而住觀察。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觀。以幻化身 而見幻化。正住平等。無有彼我。如是觀察。化
利眾生。然諸有情。於久遠劫。初剎那識。異於 木石。生得染淨。各自能為無量無數染淨識。 本。從初剎那不可說劫。乃至金剛終一剎那。
有不可說不可說識。生諸有情色心二法。色 名色蘊。心名四蘊。皆積聚性。隱覆真實。古釋 云。初剎那識異於木石者。有說。初識。隨於何
趣。續生位中。最初剎那第八識也。識有緣慮。 異於木石。有說初識。如楞伽經云。諸識有三 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言真相者。本覺真
心。不藉妄緣。名自真相。業相者。根本無明。起 靜令動。動為業識。極微細故。轉相者。是能見 相。依前業相。轉成能緣。雖有能緣。而未能顯
所緣境故。現相者。即境界相。依前轉相。能現 境故。又云。頓分別知自心現身。及身安立受 用境界。如次即是根身。外器。色等五境。以一
切時任運現故。此是三細。即本識故。最初業 識。即為初。依生起門。為次第故。又遠劫來時。 無初始。過未。無體。熏習。唯心妄念為初。違真
起故。又從靜起動。名之為業。從內趣外。名之 為轉。真如之性。不可增減。名為真相。亦名真 識。此真識。即業轉現等三性。即神解性。不同
虛空。通名識。亦名自相。不藉他成故。亦名 智相。覺照性故。所以云。本覺真心。不藉妄 緣。以真心之體。即是本覺。非動轉相。是覺性
故。又釋云。初剎那識異於木石者。謂一念識。 有覺受故。異於木石。即顯前念中有末心。所 見赤白二穢。即同外器木石種類。此識生時。攬 彼為身。故異木石。
[0744c08] 問。遠劫無始。何名初識 耶。
[0744c09] 答。過去未來無體。剎那熏習。唯屬現在。 現在正起妄念之時。妄念違真。名為初識。非 是過去有識創起。名為初識也。故知橫該一
切處。竪通無量時。皆是即今現在一心。更無 別理。所以法華經云。我觀久遠。猶若今日。則 三世情消。契無時之正軌。一真道現。證唯識 之圓宗。
[0744c15] 問。經明初剎那識。異於木石。生得染 淨。各自能為無量無數染淨識。本。從初剎那 不可說劫。乃至金剛經一剎那。有不可說不
可說識。生諸有情色心二法者。則有染有淨。 有生有滅。此識約生滅門中。有幾種生滅。
[0744c20] 答。真門順性。妙合無生。世相隨緣。似分起盡。楞 伽經云。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諸識 有幾種生住滅。佛告大慧。識有二種生住滅。
非思量所知。謂流注生住滅。相生住滅。古釋 云。言流注者。唯目第八。三相微隱。種現不斷。 名為流注。由無明緣。初起業識。故說為生。相
續長劫。故名為住。到金剛定。等覺一念。斷本 無明。名流注滅。相生滅住者。謂餘七識。心 境麁顯。故名為相。雖七緣八望六為細。具有
四惑。亦云麁故。依彼現識自種諸境。緣合生 七說為相生。長劫熏習。名為相住。從末向本。 漸伏及斷。至七地滿。名為相滅。依前生滅。立
迷悟依。依後生滅。立染淨依。後短前長。事分 二別。即是流注生住滅。相生住滅。是以海水 得風。變作波濤之相。心水遇境。密成流注之
生。前波引後波。鼓滄溟而不絕。新念續舊念。 騰心海以常興。從此 汩 亂澄源。昏沈覺海。是 知因真起妄。不覺無明之動搖。如從水成波。
全是外風之鼓擊。內外和合。因緣發萌。遂成 能見之心。便現所觀之境。因照而俄生智鑑。 因智而分別妍媸。從此取捨情分。愛憎。心變。
於五塵境。執著堅牢。向六情根。相續不斷。因 茲愛河浪底沈溺無憂。欲火焰中。焚燒罔懼。 甘心受黑城之極苦。不覺不知。沒命貪夢宅
之浮榮。難惺難悟。若能了最初一念。起滅何 從。頓入無生。復本真覺。則塵塵寂滅。六趣之 籠檻難羈。念念虛玄。九結之網羅休絆。猶如
巨海風息。不起微漣。察動相之本空。見緣生 之無體。則窮源濕性。湛爾清冷。萬像森羅煥 然明白。所以賢劫定意經云。了一切空。是曰 一心。
[0745a21] 問。宗鏡搜玄。云何說識。
[0745a21] 答。只為識 性幽玄。難窮本末。唯佛能了。下位莫知。以無 跡無形。為萬有之本。唯深唯妙。作眾聖之原。
如菩薩處胎經五道尋識品云。爾時世尊。將 欲示現識所趣向。道識。俗識。有為識。無為識。 有漏識。無漏識。華識。果識。報識。無報識。天識。
龍識。鬼。神。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人。非人識。上至二十八天識。下至無救地獄 識。爾時世尊。即於胎中。現勾鎖骸骨。遍滿三
千大千世界。佛告阿祈陀。能別此骸骨識耶。 對曰。不別。何以故。未得通徹。行力未至。佛 告彌勒菩薩。汝此天中。未得神通耶。彌勒白
佛言。有成就者。有不成就者。佛告彌勒。汝觀 勾鎖骸骨。令一切眾。知識所趣。分別決了。令 無疑滯。爾時彌勒菩薩即從座起。手執金剛
七寶神杖。攬勾鎖骸骨。聽彼骨聲。即白佛言。 此人命終。瞋恚結多。識墮龍中。次復攪骨。此 人前身。十跡行具。得生天上。次復攪骨。此人
前身。破戒犯律。生地獄中。如是攪骨。有漏無 漏。有為無為。從二十八天。下至無救地獄。知 識所趣。善惡果報。白黑行報。有一全身舍利。
無有缺減。爾時彌勒。以杖攪之。推尋此識。了 不知處。如是三攪。前白佛言。此人神識。了不 可知。將非如來入涅槃耶。佛告彌勒。汝紹佛
位。於當來世。當得作佛。成無上道。何以攪舍 利而不知識處耶。彌勒白佛言。佛不思議。不 可限量。非我等境界。所能籌量。今有狐疑。唯
願世尊。當解說之。五道神識。盡能得知。彼善 惡所趣。不敢有疑。於如來所。今此舍利。無有 缺減。願說此識。令我等知。佛告彌勒。過去未
來現在諸佛。舍利流布。非汝等境界所能分 別。何以故。此舍利。即是吾舍利。何能尋究如 來神識。今當與汝。分別。如來上中下識。至薩
芸然。各各不同。初住菩薩。未立根德力。雖得 神通。二住菩薩。以天眼觀。知識所趣。退不退 地。亦復觀見。欲界色界。無色界者。或復觀見。
生東方無數恒河沙佛剎。供養諸佛。奉律無 礙。亦復知彼受記劫數。一劫二劫。乃至百千 億劫。或有菩薩。於三住地。觀見舍利。知識所
趣。於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然復不見四住所 行。識所趣向。四住菩薩。見一見二三住識法。 然復不見五住舍利識法所趣。乃至唯佛。知
佛神識所念。又偈云。識神無形法。五大以 為家。分別善惡行。去就別真偽。識示善道處。 永到安隱道。識為第六王。餘大最不如。
[0745c07] 問。 心識二名。有何勝劣。
[0745c08] 答。心是如來藏心真 如之性。識是心之所生。無有一法。不從真心 性起。故首楞嚴經云。諸法所生。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