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The Common End of Myriad Good Practices (Wanshan Tonggui Ji) 萬善同歸集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萬善同歸集
杭州慧日永明智覺禪師延壽

[0969a19] 性起菩提真如萬行終日 遍行魔事無行 斷滅故知自心之外無法建立十身具足
四土包含內外法界 有無空中方便不著 殊勝是以
真如體性 妙行不出十度四攝利己 七覺八正四念歸於一實
不出一心嚴淨五根成就五力內外大小身心 並行生法般若境智無二
方便普照塵勞發願 含法界精通十力種智圓成愛語機宜同事隨行
說法利鈍七覺 八正乃至妙行具足七聖秉持三聚圓滿
自然梵行 根源聲聞化城凡夫天界五位菩提三德
三業三輪三受三觀五眼方能遊戲 出入三昧佛國土履踐無閡道場
然後十身遍照法界 四智明燈感應道交不動本際方圓見聞獲益云云
何為無緣大化。 《還源:「全真運行 淨水隨緣。」:「萬行
權智為主德本六度 慈悲為首不二 不思議至若
包乾大千不思議 不同 不思議。」

[0969b26] :「身為道本脫因背道 修道高僧傳小乘貶斥分明 ?」

[0969b28] :「沒命大乘 大乘梵網經:『佛子行好
威儀經律開解義味新學菩薩 千里大乘經如法 苦行
諸佛出家菩薩乃至獅子 餓鬼捨身手足供養然後 一次正法使心開意解不如
。』大乘首楞嚴:『阿難:「 比丘發心決定三摩提 形像之前及於
宿債一時長揖世間無上覺 決定心不為捨身
無為生人宿債 。」』所以小乘大教圓通 。《菩薩善戒經:『聲聞戒菩薩戒
菩薩戒。』:『聲聞持戒菩薩 破戒。』了義諸佛 眾聖歎大褒圓兼利
。」

[0969c20] :「赴火九十六?」

[0969c21] :「《智論:『佛法二種 畢竟分別好惡。』畢竟 凡夫解脫如來提婆達
無二一道是以地獄妙覺 佛果泥犁邪正 善惡分別好惡道者
不等真俗玉石 修行昇降自有正因 甄別不可雷同
抑揚無不對治料簡總是尼乾正真諸佛 藥王顛倒諸佛
是以無益方便 開遮去取內教外人 內教二者他性無法
不見無能 無上菩提人天果報外道二者身見轉增我慢
現在名聞 後世福利剎利求生廣果 所以藥王:『境智不二
能所不二不二不二 不二法界見聞 所以外行赴火不為
有理 善財尼乾 正行不可不可
後學。』《文殊:『菩薩 捨身福德煩惱 清淨譬如浣濯。』
皎然斯文以為。」

[0970a23] :「住相布施無常有為無為 爭如理觀虛空故經云:『佛言
。』堅執觀心達道 ?」

[0970a26] :「觀心寓目皆是達道 菩薩萬行四攝不可
守一。《華嚴經:『攝持。』 邪見不可 陰界造作應須隨機
空有二門不出不在真俗二諦即非圓融無閡大凡諸佛 有助實有理事
悲智雙運內外 魔王一切己見大集經:『二行名為
。』《菩提二道方便 善法智慧不得諸法:『 如如無染如如無垢二心自性
清淨心離垢清淨心究竟。』《 二相平等性 方便
行善。」

[0970b15] :「佛法一乘:『十方薄伽梵 涅槃。』:『一切無閡一道出生。』
差別二法惑亂正宗邪見?」

[0970b18] :「諸佛法門一種一心真如二門則是二諦一乘
無有增減是以 別無 故知
不立不成 一二無閡不二 空有真空。」

[0970b26] :「分位差別惟一湛然性相不同云何無閡?」

[0970b27] :「 隨事 體用不惟
事相事事 故稱隨緣自在無閡法門 諸佛一法十度萬行
入道。《大論:『 寶藏常隨 開示天道善人安隱
命終怖畏一切 能破大將 賢聖福德
涅槃善人 稱譽讚歎功德悔恨善法道行根本種種
林藪富貴安隱福田得道涅槃 。』《六行:『凡夫罪行 福行二乘
體空大菩薩知心妄見離念布施 豈可雷同一時
體用本末據理 理事融通諸佛聖旨校量偏重。』法華經
:『佛言:「發心阿耨多羅 手指乃至供養佛塔 三千大千國土山林河池珍寶
供養。」』《智論:『捨身勝過閻浮 滿珍寶。』全身 保命情深好生三輪
通教取捨淨施圓教含法界不備 菩薩照理
有事 有理斷滅 輪迴
究竟法華經:『菩薩身體 施與求佛智慧。』捨身成佛故知 以此釋迦
捨身證法柔順 無生法忍大凡菩薩無我 不同凡夫
不解因果善惡無性 。」

[0971a13] :「:『恒河沙身命布施不如受持 。』故知般若
勞神可謂!」

[0971a15] : 「理則萬行不可 無閡遍行
是以過去諸佛釋迦無量劫無數身命求法 。《般若:『如來無量劫
捨身攝持正法正法無有邊際 無窮得無三身。』乃至西 菩薩高僧自古不少
釋迦藥王遺風。《高僧傳 南山 :『
自在法身自在在在有利益處護法眾生有為法皆然三界 無常不自在他殺終歸
智者不樂今日。』菩薩 :『一切眾生。』眾人 :『菩薩眾生各自受苦
?』答曰:『猶如一念善根豈非 ?』:『滅度供養病人 諸佛聖人應化
平等恭敬實行。』天台宗滿 一生》,神人現身正定 供養法華經》。智者門人
供養普賢菩薩 眾生門人前後四十八住世教化有情傳記廣明
:『境界示現。』 教網虛設方便 實證示現
後人不可施行大聖不虛是以萬法無非 一念真如自有初心後心生忍
法忍未必以下須知 根力不可美惡強立是非招來且如菩薩二空
利他慳貪藥王 之類忍者智慧 煩惱二空不生身見現行
相應勇猛真實供佛 苦行助道希求 欺誑唐捐我執
因果堅牢不在 眾生根機不同各異故經云:『佛言:「 眾生虛妄得度妄語。」』知事
歸一皆是大慈善權方便 身命法忍一心禪定無生清淨證實不淨觀
遠離七寶房舍聖果 涅槃是以塵沙解脫 教網歸真大聖不虛譬如
為期途中難易故知 不專應須調停陰陽萬物皆是
樂欲便宜取證 入門圓教四門藏教 菩薩所行
廁孔得出不淨 三毒病根三界。《:『之一不可以治國
不可以人為。』是以 一行 因緣一法四等菩提
上根 成滿至寶化城豈可 機緣滅佛方便故云
分權開權顯實權實 二門不自在。《大論:『眾生種種因緣得度不同禪定得度持戒說法得度
光明得度譬如 各別。』般若般若 含靈為首
無非般若故經云:『 般若無邊。』《肇論:『三毒四倒清淨獨尊般若?』取捨
諸佛密意小兒 一切無有決定大菩提不知般若 破著是以
般若萬行萬行般若 。《智論:『帝釋意念:「般若
行人般若?」:「菩薩 六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無所得法和 即是般若波羅蜜般若不行
功德具足不妙譬如愚人不識 飯食便 行者如是般若
邪見不能增進善法波羅蜜和合 功德具足義味調適。」』《楞伽山頂:『菩薩 方便道者因緣般若
寂滅。』是以般若方便無為方便般若幻化二輪一道 權實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