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Gaoli Guo Pu Zhao Chan Shi Xiuxin Jue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1005c21] 三界熱惱猶如火宅淹留 輪迴莫若欲求即是 色身真心
不斷不變故云潰散 蓋天蓋地

[1005c25] 久矣不識 自心真佛不識自性真法欲求 欲求
有法堅執欲求佛道塵劫 寫經一食 乃至轉讀一大藏教種種苦行
自心恒沙法門 故世:「普觀一切 具有如來智慧德。」:「一切眾生種種
幻化如來圓覺妙心。」 過去諸如來只是明心現在 賢聖修心未來修學如是
修道切莫心性無染 圓成如如佛

[1006a09] :「佛性現在 在身凡夫不見 更為消釋開悟。」

[1006a11] :「 十二 色身四緣
無情豈能見聞覺知見聞 知者佛性:『四大不解說法 聽法虛空不解說法聽法目前歷歷
解說聽法。』所謂諸佛法印本來佛性 不信略舉入道
因緣除疑

[1006a20] 「異見婆羅 尊者:『何者?』尊者:『見性。』 :『見性?』尊者:『我見佛性。』:『
何處?』尊者:『作用。』:『作用不見。』尊者:『作用不見。』:『 我有?』尊者:『作用無有不是
。』:『出現?』尊者 :『出現。』:『出現 。』尊者:『處世
談論 一微塵佛性不識喚作精魂。』 開悟

[1006b03] 「歸宗和尚:『如何?』:『 不信。』:『和尚
。』:『。』:『如何?』:『 。』

[1006b06] 「上來 入道因緣明白簡易不妨省力因此公案信解把手。」

[1006b08] :「 見性即是聖人應現神通變化 何故修心無有發現 變化?」

[1006b11] :「不得發狂不分邪正 學道之人真理 退屈分之學道
先後說理不分本末邪見 修學非唯不慎

[1006b15] 「 以要言之不出頓悟 頓悟最上根機過去
多生至於今生 一時
莫不

[1006b21] 「神通 變化發現 :『理即頓悟
次第。』:『 陽氣凡夫 法力水流溉滌
心虛應現。』 變化非一發現 神通達人妖怪
不可一念無量妙用神通變化所謂不知先後不分本末
不知先後本末欲求佛道圓孔 豈非大錯不知方便故作懸崖 退屈佛種不為
既有解悟神通 可悲!」

[1006c08] :「頓悟 頓悟 頓悟二義更為宣說。」

[1006c11] :「頓悟凡夫四大妄想 自性真法不知自己 真佛
波波善知識一念本性性地煩惱 具足諸佛分毫故云
頓悟頓悟本性 功成長養 久久成聖故云比如孩子初生
具足無異 成人。」

[1006c20] :「何方便一念迴機便 ?」

[1006c21] :「自心什麼方便方便 求解比如有人不見 求見既是如何即為
無求不見自己 亦復如是既是自心欲求便 不得不會見性。」

[1006c26] :「 不無疑惑方便 。」

[1006c28] :「不知 言說諸法如夢幻化妄念 本寂諸法
空寂 本來面目三世 諸佛歷代祖師天下善知識密密相傳法印 所謂階梯佛地
三界歸家便人天悲智 具足二利人天供養 如是大丈夫一生能事!」

[1007a07] : 「何者空寂 ?」

[1007a08] :「 空寂 何不返照 直指本心便
淨心言說十二 或是種種 運轉畢竟運轉
色身運轉何故有人一念命終 不能 不動搖
見聞動作本心不是色身 色身四大性空如鏡中像豈能 明明恒沙妙用
:『神通妙用。』入理多端 一門還源?」

[1007a22] :「。」

[1007a22] :「還有許多?」

[1007a22] :「 這裏一切聲一切分別不可得。」

[1007a23] :「 觀音入理:『 一切聲一切分別不可得。』不可得
虛空?」

[1007a26] :「不空明明。」

[1007a26] : 「作麼生不空?」

[1007a27] :「無相不可。」

[1007a28] :「諸佛壽命無相 大小大小還有邊際無邊
內外內外遠近遠近彼此彼此往來往來無生無生古今古今迷悟迷悟
凡聖無染無染是非 一切名言不可得如是一切 一切妄念乃至種種相貌種種名言
豈非本來空寂本來無物諸法 不同無情 空寂 清淨心清淨空寂
三世諸佛明心眾生本源 一如不動解脫 六趣輪迴故云:『一心
六趣法界一心 。』迷悟本源所以 :『眾生心。』空寂
故云:『聖智耀 凡心。』不少佛祖 所以心念
丈夫真正 見解則是修心 解悟階級次第故云
諸佛果德分毫。」

[1007b23] :「階級 ?」

[1007b24] :「 不妨淨心諦聽諦聽凡夫 大劫至於今日流轉五道生來死去
我相妄想顛倒無明成性 今生頓悟自性本來空寂 除斷逆順是非熾然
客塵煩惱無異不以般若 對治無明得到: 『頓悟多生習氣
。』禪師:『往往利根 打發便容易修治 流浪未免輪迴。』豈可一期
便妄念 隨之以至無為究竟。 『天下善知識牧牛
頓悟妄念心性 真修故云: 『修萬行無念。』
:『頓悟煩惱無漏智具足最上 如來清淨。』念念修習
三昧達磨相傳 頓悟二輪

[1007c18] 「或者不知善惡性空不動身心以為修心故云:『聲聞 。』諦觀
便何須所以 :『不怕唯恐。』:『 。』客塵煩惱醍醐
三界卷煙幻化六塵如是念念修習照顧 等持自然淡薄悲智自然
自然斷除自然增進煩惱生死 微細圓覺大智獨存化身十方國中感應
應用無窮有緣眾生快樂無憂大覺世尊。」

[1008a02] :「 等持明了更為宣說引入解脫。」

[1008a04] :「設法入理莫非 定慧綱要自性體用二義 空寂
定則 曹溪 :『心地自性心地無癡自性。』
如是任運無二則是 定慧

[1008a11] 「寂寂 惺惺先後對治調昏亂 所行等持
未免為了本寂 任運曹溪:『自悟修行不在 。』先後即是迷人達人定慧
等持不落功用無為特地 著衣屙屎尿
行住坐臥一切一一如是駕浪流水 心心無知今日騰騰任運
任運騰騰隨順無礙善於不斷質直視聽尋常一塵 作對一念不假

[1008a26] 「無明般若善惡境界未免被動互換恬淡不無功夫:『
隨緣心境俱空 。』定慧所行 對治不可掉舉熾盛
隨緣本寂 慧門觀空 以定動靜
對治念念歸宗 任運如是 可謂定慧等持明見佛性。」

[1008b08] :「定慧等持二種自性 定慧定慧自性任運
無為一塵作對 不假 自性定慧等持
觀空調昏亂無為 所行定慧不無所行自性定慧
然後門對 調昏亂然後自性 自性定慧任運對治
定慧喪德定慧對治功成然後
若一 前後二門定慧如何一時 自性任運
對治二門 優劣皎然云何二種 。」

[1008b28] :「皎然 轉生疑惑得意所行自性定慧
自修自性成佛 道者定慧 對治心心行者
二門所行各異不可

[1008c05] 「 對治 所行方便假道宿而已何故
有機勝者有機不可 行李煩惱淡薄身心輕安不動八風寂然三受自性
任運天真動靜成就自然 門對

[1008c13] 「頓悟煩惱濃厚習氣念念 心心作對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