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asured Instructions of Chan Temples (Chanlin Baoxun) 禪林寶訓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禪林寶訓卷第二東吳沙門淨善重集
[1022b07] 湛堂準和尚初參真淨。常炙燈帳中看讀。真 淨呵曰。所謂學者求治心也。學雖多而心不 治。縱學而奚益。而況百家異學。如山之高海
之深。子若為盡之。今棄本逐末如賤使貴。恐 妨道業。直須杜絕諸緣當求妙悟。他日觀之 如推門入臼。故不難矣。湛堂即時屏去所習
專注禪觀。一日聞衲子讀諸葛孔明出師表。 豁然開悟。凝滯頓釋辯才無礙。在流輩中鮮 有過者。
[1022b16] 湛堂曰。有道德者樂於眾。無道德者樂於身。 樂於眾者長。樂於身者亡。今稱住持者。多以 好惡臨眾。故眾人拂之。求其好而知其惡。惡
而知其好者鮮矣。故曰。與眾同憂樂。同好惡 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孰不歸焉 (二事癩可贅疣集) 。
[1022b21] 湛堂曰。道者古今正權。善弘道者要在變通。 不知變者。拘文執教滯相殢情。此皆不達權 變故。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云。我
在青州做領布衫。重七斤。謂古人不達權變 能若是之酬酢。聖人云。幽谷無私遂至斯響。 洪鐘 簴 受扣無不應。是知通方上士。將返常
合道。不守一而不應變也 (與李商老書) 。
[1022b28] 湛堂曰。學者求友須是可為師者。時中長懷 尊敬。作事取法期有所益。或智識差勝於我。 亦可相從。警所未逮。萬一與我相似則不如 無也
(寶峯實錄) 。
[1022c03] 湛堂曰。祖庭秋晚。林下人不為囂浮者。固自 難得。昔真如住智海。嘗言。在湘西道吾時。眾 雖不多猶有老衲數輩履踐此道。自大溈來
此不下九百僧。無七五人會我說話。予以是 知。得人。不在眾多也 (實錄) 。
[1022c08] 湛堂曰。惟人履行。不可以一詶一詰固能盡 知。蓋口舌辯利者。事或未可信。辭語拙訥者。 理或不可窮。雖窮其辭恐未窮其理。能服其
口恐未服其心。惟人難知。聖人所病。況近世 衲子。聰明不務通物情。視聽多只伺過隙。與 眾違欲與道乖方。相尚以欺相 冐 以詐。使佛
祖之道靡靡而愈薄。殆不可救矣 (答魯直書) 。
[1022c15] 湛堂謂妙喜曰。像季比丘外多狥物內不明 心。縱有弘為皆非究竟。蓋所附卑猥而使然。 如搏牛之虻飛止數步。若附驥尾便有追風
逐日之能。乃依托之勝也。是故學者居必擇 處遊必就士。遂能絕邪僻近中正聞正言也。 昔福嚴雅和尚。每愛真如喆標致可尚。但未
知所附者何人。一日見與大寧寬蔣山元翠 巖真偕行。雅喜不自勝。從容謂喆曰。諸大士 法門龍象。子得從之遊。異日支吾道之傾頹。 彰祖教之利濟。固不在予多囑也
(日涉記) 。
[1022c25] 湛堂謂妙喜曰。參禪須要識慮高遠志氣超 邁。出言行事持信於人。勿隨勢利苟枉自然。 不為朋輩描摸時所上下也 (寶峯記聞) 。
[1022c28] 湛堂曰。予昔同靈源侍晦堂于章江寺。靈源 一日與二僧入城。至晚方歸。晦堂因問。今日 何往。靈源曰。適往大寧來。時死心在旁。厲聲
呵曰。參禪欲脫生死。發言先要誠實。清兄何 得妄語。靈源面熱不敢對。自爾不入城郭。不 妄發言。予固知靈源死心皆良器也 (日涉記) 。
[1023a05] 湛堂曰。靈源好閱經史。食息未嘗少憩。僅能 背諷乃止。晦堂因呵之。靈源曰。嘗聞用力多 者收功遠。故黃太史魯直曰。清兄好學如饑
渴之嗜飲食。視利養紛華若惡臭。蓋其誠心 自然非特爾也 (贅疣集) 。
[1023a10] 靈源清和尚住舒州太平。每見佛眼臨眾周 密不甚失事。因問其要。佛眼曰。用事寧失於 寬勿失於急。寧失於略勿失於詳。急則不可
捄詳則無所容。當持之於中道。待之以含緩。 庶幾為臨眾行事之法也 (拾遺) 。
[1023a15] 靈源謂長靈卓和尚曰。道之行固自有時。昔 慈明放意於荊楚間。含恥忍垢見者忽之。慈 明笑而已。有問其故。對曰。連城與瓦礫相觸。
予固知不勝矣。逮見神鼎後譽播叢林。終起 臨濟之道。嗟乎道與時也苟可強乎 (筆帖) 。
[1023a20] 靈源謂黃太史曰。古人云。抱火措于積薪之 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固以為安。此誠喻安 危之機。死生之理明如杲日間不容 髮 。夫人
平居燕處罕以生死禍患為慮。一旦事出不 測。方頓足扼腕。而捄之終莫能濟矣 (筆帖) 。
[1023a25] 靈源謂佛鑑曰。凡接東山師兄書。未嘗言世 諦事。唯丁寧忘軀弘道。誘掖後來而已。近得 書云。諸莊旱損我總不憂。只憂禪家無眼。今
夏百餘人。室中舉箇狗子無佛性話。無一人 會得。此可為憂。至哉斯言。與憂院門不辦。怕 官人嫌責。慮聲位不揚。恐徒屬不盛者。實霄
壤矣。每念此稱實之言。豈復得聞。吾姪為嫡 嗣。能力振家風。當慰宗屬之望。是所切禱 (蟾侍 者日錄) 。
[1023b05] 靈源曰。磨礱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種樹 蓄養不見其益。有時而大。積德累行不知其 善。有時而用。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
學者果熟計而履踐之。成大器播美名。斯今 古不易之道也 (筆帖) 。
[1023b10] 靈源謂古和尚曰。禍福相倚吉凶同域。惟人 自召安可不思。或專己之喜怒。而隘於含容。 或私心靡費而從人之所欲。皆非住持之急。
茲實恣肆之悠漸。禍害之基源也 (筆帖) 。
[1023b14] 靈源謂伊川先生曰。禍能生福福能生禍。禍 生於福者。緣處災危之際切於思安深於求 理。遂能祇畏敬謹。故福之生也。宜矣。福生於
禍者。緣居安泰之時。縱其奢欲肆其驕怠。尤 多輕忽侮慢。故禍之生也。宜矣。聖人云。多 難成其志。無難喪其身。得乃喪之端。喪乃得
之理。是知福不可屢僥倖。得不可常覬覦。居 福以慮禍。則其福可保。見得而慮喪。則其得 必臻。故君子安不忘危理不忘亂者也 (筆帖) 。
[1023b23] 靈源謂伊川先生曰。夫人有惡其跡可畏其 影却背而走者。然走愈急迹愈多而影愈疾。 不如就陰而止影自滅而迹自絕矣。日用明 此可坐進斯道
(筆帖) 。
[1023b27] 靈源曰。凡住持位過其任者鮮克有終。蓋福 德淺薄量度狹隘。聞見鄙陋又不能從善務 義。以自廣而致然也 (日 錄 ) 。
[1023c01] 靈源聞覺範貶竄嶺海嘆曰。蘭植中塗。必無 經時之翠。桂生幽壑。終抱彌年之丹。古今才 智喪身讒謗罹禍者多。求其與世浮沈能保
其身者少。故聖人言。當世聰明深察而近於 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宏大而危其身者。好 發人之惡也。在覺範有之矣 (章江集) 。
[1023c07] 靈源謂覺範曰。聞在南中時究楞嚴特加箋 釋。非不肖所望。蓋文字之學不能洞當人之 性源。徒與後學障先佛之智眼。病在依他作
解塞自悟門。資口舌則可勝淺聞。廓神機終 難極妙證。故於行解多致參差。而日用見聞 尤增隱昧也 (章江集) 。
[1023c13] 靈源曰。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 悖。承順者未必忠。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
不以意選學者。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 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其間修身勵行聚 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偶一事過差而
叢林棄之。則終身不可立。夫耀乘之珠。不能 無纇。連城之璧。寧免無瑕。凡在有情安得無 咎。夫子聖人也。猶以五十學易無大過為言。
契經則曰。不怕念起惟恐覺遲。況自聖賢以 降孰無過失哉。在善知識曲成。則品物不遺 矣。故曰巧梓順輪桷之用。枉直無廢材。良御
適險易之宜。駑驥無失性。物既如此人亦宜 然。若進退隨愛憎之情。離合繫異同之趣。是 由捨繩墨而裁曲直。棄權衡而較重輕。雖曰 精微不能無謬矣。
[1023c29] 靈源曰。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未嘗私其 心。以眾人耳目為耳目。未嘗弘其耳目。遂能 通眾人之志。盡眾人之情。夫用眾人之心為
心。則我之好惡乃眾人好惡。故好者不邪惡 者不謬。又安用私託腹心而甘服其諂媚哉。 既用眾人耳目為耳目。則眾人聰明皆我聰
明。故明無不鑒聰無不聞。又安用私託耳目 而固招其蔽惑耶。夫布腹心託耳目。惟賢達 之士務求己過。與眾同欲無所偏私。故眾人
莫不歸心。所以道德仁義流布遐遠者。宜其 然也。而愚不肖之意。務求人之過。與眾違欲 溺於偏私。故眾人莫不離心。所以惡名險行
傳播遐遠者。亦宜其然也。是知住持人與眾 同欲。謂之賢哲。與眾違欲。謂之庸流。大率布 腹心託耳目之意有殊。而善惡成敗相返如
此。得非求過之情有異。任人之道不同者哉。
[1024a16] 靈源曰。近世作長老涉二種緣。多見智識不 明。為二風所觸喪於法體。一應逆緣多觸衰 風。二應順緣多觸利風。既為二風所觸。則喜
怒之氣交於心。欝勃之色浮於面。是致取辱 法門譏誚賢達。唯智者善能轉為攝化之方。 美導後來。如瑯瑘和尚。往蘇州看范希文。因
受信施及千餘緡。遂遣人。陰計在城諸寺僧 數皆密送錢。同日為眾檀設齋。其即預辭范 公。是日侵早發船。逮天明眾知已去。有追至
常州而得見者。受法利而迴。觀此老一舉。使 姑蘇道俗悉起信心增深道種。此所謂轉為 攝化之方。與夫竊法位苟利養為一身之謀 者。實霄壤也 (與德和尚書)
。
[1024a29] 文正公謂瑯瑘曰。去年到此。思得林下人可 語者。嘗問一吏。諸山有好僧否。吏稱北寺瑞 光希茂二僧為佳。予曰。此外諸禪律中別無
耶。吏對予曰。儒尊士行僧論德業。如希茂二 人者。三十年蹈不越閫衣惟布素。聲名利養 了無所滯。故邦人高其操履而師敬之。若其
登座說法代佛揚化機辯自在稱善知識者。 非頑吏能曉。逮暇日訪希茂二上人。視其素 行一如吏言。予退思。舊稱蘇秀好風俗。今觀
老吏尚能分君子小人優劣。況其識者耶。瑯 瑘曰。若吏所言誠為高議。請記之以曉未聞 (瑯瑘別錄) 。
[1024b12] 靈源曰。鍾山元和尚平生不交公卿不苟名 利。以卑自牧以道自樂。士大夫初勉其應世。 元曰。苟有良田何憂晚成。第恐乏才具耳。荊
公聞之曰。色斯舉矣翔而後集。在元公得之 矣 (贅疣集) 。
[1024b17] 靈源曰。先哲言學道悟之為難。既悟守之為 難。既守行之為難。今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 守。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惟行
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若心不等 誓不堅。則損益倒置。便墮為流俗阿師。是宜 祇畏。
[1024b23] 靈源曰。東山師兄天資特異語默中度。尋常 出示語句。其理自勝。諸方欲效之不詭俗。則 淫陋終莫能及。求於古人中亦不可得。然猶
謙光導物不啻饑渴。嘗曰。我無法寧克勤諸 子。真法門中罪人矣。
[1024b28] 靈源道學行義純誠厚德。有古人之風。安重 寡言。尤為士大夫尊敬。嘗曰。眾人之所忽。聖 人之所謹。況為叢林主助宣佛化。非行解相
應詎可為之。要在時時檢責。勿使聲名利養 有萌於心。儻法令有所未孚。衲子有所未服。 當退思修德以待方來。未見有身正而叢林
不治者。所謂觀德人之容。使人之意消。誠實 在茲 (記聞) 。
[1024c07] 靈源謂圓悟曰。衲子雖有見道之資。若不深 蓄厚養。發用必峻暴。非特無補教門。將恐有 招禍辱。圓悟禪師曰。學道存乎信。立信在乎
誠。存誠於中。然後俾眾無惑。存信於己。可 以教人無欺。惟信與誠有補無失。是知誠不 一則心莫能保。信不一則言莫能行。古人云。
衣食可去誠信不可失。惟善知識當教人以 誠信。且心既不誠事既不信。稱善知識可乎。 易曰。惟天下至誠遂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
能盡人之性。而自既不能盡於己。欲望盡於 人。眾必紿而不從。自既不誠於前。而曰誠於 後。眾必疑而不信。所謂割髮宜及膚。剪爪宜
侵體。良以誠不至則物不感。損不至則益不 臻。蓋誠與信不可斯須去已也明矣 (與虞察院書) 。
[1024c21] 圓悟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從上 皆稱改過為賢。不以無過為美。故人之行事 多有過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唯智者能改
過遷善。而愚者多蔽過飾非。遷善則其德日 新。是稱君子。飾過則其惡彌著。斯謂小人。是 以聞義能徙常情所難。見善樂從賢德所尚。 望公相忘於言外可也
(與文主簿) 。
[1024c28] 圓悟曰。先師言。做長老有道德感人者。有勢 力服人者。猶如鸞鳳之飛百禽愛之。虎狼之 行百獸畏之。其感服則一。其品類固霄壤矣。
(贅疣集) 。
[1025a03] 圓悟謂隆藏主曰。欲理叢林。而不務得人之 情。則叢林不可理。務得人之情而不勤於接 下。則人情不可得。務勤接下而不辨賢不肖。
則下不可接。務辨賢不肖。而惡言其過悅順 其己。則賢不肖不可辨。惟賢達之士不惡言 過不悅順己。惟道是從。所以得人情而叢林 理矣 (廣錄) 。
[1025a10] 圓悟曰。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恒恐一 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訪納惟善 是求。當問理之是非。詎論事之大小。若理之
是。雖靡費大而作之何傷。若事之非。雖用度 小而除之何害。蓋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 故賢者慎初聖人存戒。涓涓不遏終變桑田。
炎炎靡除卒燎原野。流煽既盛禍災已成。雖 欲救之固無及矣。古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此之謂也 (與佛智書) 。
[1025a19] 圓悟謂元布袋曰。凡稱長老之職助宣佛化。 常思以利濟為心。行之而無矜。則所及者廣 所濟者眾。然一有 矜 己逞能之心。則僥倖之
念起。而不肖之心生矣 (雙林石刻) 。
[1025a23] 圓悟謂妙喜曰。大凡舉措當謹始終。故善作 者必善成。善始者必善終。謹終如始則無敗 事。古云。惜乎。衣未成而轉為裳。行百里之半
於九十。斯皆嘆有始而無終也。故曰。靡不有 初鮮克有終。昔晦堂老叔曰。黃蘗勝和尚亦 奇衲子。但晚年謬耳。觀其始得不謂之賢 (雲門菴集) 。
[1025a29] 圓悟謂佛鑑曰。白雲師翁動用舉措必稽往 古。嘗曰。事不稽古謂之不法。予多識前言往 行遂成其志。然非特好古。蓋今人不足法。先
師每言。師翁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