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rds of the Three Treasures Throughout the Successive Dynasties 歷代三寶紀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歷代三寶紀卷第六 (譯經西晉)開皇十七年翻經學士臣費長房上
[0061b17] 西晉錄者。司馬炎字安世。河內溫人。魏大將 軍侍中錄尚書相國晉王昭之太子。昭薨炎嗣 為王。元帝知歷數有歸。使太保鄭沖奉璽致
位。炎垂拱受禪。是為武帝。稱晉都雒及長安。 舊東西京也。晉武在馭十有五年。到咸寧中 命司馬伷平吳得皓。封歸命侯。自後漢永安
二十四年至晉泰康肇元庚子歲首。於是九州 還一統矣。又吳黃武初。陸績有言曰。從今已 後更六十年。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至是果如
績言。蜀平吳滅將六十年。二十載後至于惠 帝永寧之初。政道虧頹群雄嶽峙。趙王創基 構逆篡立於朝。張軌繼迹弗臣擅收涼土。內
外縻沸仍漸亂階。劉淵所以平陽。李雄因茲 井絡。懷帝蒙塵咸谷。愍帝播越長安。既道 藉時興而兩都板蕩。法由人顯。屬二主栖遑。
萬姓崩離歸信靡託。百官失守釋種無依。時 有沙門竺法護及彊梁婁至等亡身利物誓 志弘宣。匪憚苦辛闡法為務。護於晉世出經
最多。其法欽羅叉聶遠父子竺法蘭等。相繼 度述。所以五十年間。華戎道俗十有三人。 并前失譯諸經戒等。合四百五十一部。七百
一十七卷。集為西晉二京四主五十二年世 錄云爾。
[0061c11] (西晉) 沙門竺法護 二百一十部 (三百九十四卷經戒) 沙門彊梁婁至 一部 (一卷經) 沙門安法欽 五部 (一十二卷經)
沙門無羅叉 一部 (二十卷經) 清信士聶承遠 三部 (四卷經) 沙門竺叔蘭 二部 (五卷經)
[0061c16] 承遠子清信士道真。五十四部六十六卷經 錄目。
[0061c18] 沙門白法祖 二十三部 (二十五卷經) 沙門釋法立 四部 (一十三卷經) 優婆塞衛士度 一部 (二卷經) 沙門支敏度 二部
(一十三卷經) 沙門釋法炬 一百三十二部 (一百四十二卷經) 沙門支法度 四部 (五卷經) 諸失譯經 八部 (一十五卷經)
[0061c25] (西晉) 雜譬喻三百五十首經二十五卷 (見別錄)
[0061c26] 光讚般若經十卷 (太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出。十七品。或十五卷。見道安錄)
[0062a01] 新道行經十卷 (太始年第二出。與漢世竺佛朔譯舊道行全異。亦名小品出光讚般若)
[0062a02] 漸備一切智德經十卷 (元康七年出。是華嚴十地品。或五卷。見聶道真錄)
[0062a03] 閑居經十卷
[0062a04] 正法華經十卷 (太康七年出。清信士張士明張仲正及法獻等筆受。或七卷。見聶道真錄曇
邃誦之日一遍。遂感神請。九十日畢。施白馬一匹白羊五頭絹九十匹)
[0062a06] 普曜經八卷 (永嘉二年。於天水寺出。是第三譯。沙門康殊白法巨等筆受。與蜀普曜及智猛 實雲所出六卷者小異。見聶道真及古緣)
[0062a08] 颰陀劫三昧經七卷
[0062a09] 修行經七卷 (太康五年出。是第二譯。與漢世安世高出六卷者少異。亦云道地經見 寶唱錄)
[0062a11] 大哀經七卷 (元康元年出。或八卷。或六卷。是大集一品。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0062a12] 賢劫經七卷 (元康元年出。趙文龍筆受。或十卷十三卷。舊錄云。永康年出。見聶道真錄)
[0062a13] 小品經七卷 (太始四年三月四日譯。是第二出。或八卷。見聶道真錄。與舊道行經本同。文 小異)
[0062a15] 薩芸分陀利經六卷 (太始元年譯。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0062a16] 持心經六卷 (太康七年出。凡十七品。一名等御諸法經。一名持心梵天所問經。一名莊嚴佛 法經。亦云持心梵天經。見舊錄聶道真錄)
[0062a18] 度世品經六卷 (元康元年四月十三日出。是華嚴經世間品。見聶道真錄)
[0062a19] 密迹金剛力士經五卷 (太康元年十月八日出。或八卷四卷。見支敏度及竺道祖 晉世雜錄)
[0062a21] 樓炭經五卷 (或六卷八卷是長阿含世記句文小異見聶道真錄。道安云。出方等部)
[0062a22] 生經五卷 (太康六年正月十九日譯。或四卷。見聶道真錄)
[0062a23] 如來興顯經五卷 (元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是華嚴經如來性品。亦云興顯如幻經見 聶道真錄)
[0062a25] 阿差末經四卷 (永嘉元年十二月一日譯。是第二出。或五卷七卷。出大集或云阿差末菩薩 經。見聶道真錄及別錄)
[0062b02] 無盡意經四卷 (太始元年第二出。與阿差末同本別譯。出大集。見聶道真錄。或五卷)
[0062b03] 寶女經四卷 (太康八年四月二十七日出。或三卷。亦云寶女三昧經。或云寶女問慧經。出大集見 聶道真錄)
[0062b05] 普超經四卷 (太康七年出。第二譯。與漢世支讖阿闍世王經本同別譯。亦云普超三昧經。亦云文 殊普超三昧經。見竺道祖雜錄)
[0062b07] 海龍王經四卷 (太康六年七月出。或三卷見聶道真錄)
[0062b08] 阿惟越致經四卷 (或云阿惟越致遮經。或云不退轉法輪經四卷。或云廣博嚴淨經六卷。 四經同本別譯。見聶道真錄)
[0062b10] 持人菩薩所問經三卷 (或四卷。與持世經同本別譯)
[0062b11] 等集眾德三昧經三卷 (或云。集一切福德三昧經。或二卷。見聶道真錄)
[0062b12] 超日明三昧經三卷 (太始七年正月譯。初出。或兩卷。或直云超日明經。見聶道 真錄)
[0062b14] 菩薩藏經三卷 諸神呪經三卷
[0062b15] 寶髻菩薩所問經二卷 (泰熙元年七月十四日出。大集一名菩薩淨行經。舊錄云。 寶髻經見聶道真錄)
[0062b17] 須真天子經二卷 (太始二年於長安青門內白馬寺出。安文惠白元信傳語聶承遠 張玄伯孫休達筆受。亦云問四事經。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0062b19]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二卷 (泰熙元年出。或云嚴淨佛土。或云佛土嚴 淨。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0062b21] 弘道廣顯三昧經二卷 (永嘉二年三月出。一云阿耨達。一云阿耨達請佛一云金
剛門定意。或無三昧字。凡四名有十品。一本但有七品少中三品一本正有前五品。見聶道真錄)
[0062b23] 大般泥洹經二卷 (太始五年七月三日出亦云方等泥洹經。見聶道真錄)
[0062b24] 無量壽經二卷 (永嘉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譯。是第四出。與吳世支謙魏世康僧鎧白延等出 本同文異亦云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0062c01] 首楞嚴經二卷 (別有異出首楞嚴云阿難言)
[0062c02] 寶藏經二卷 (太始六年出) 要集經二卷 (亦云諸佛要集經)
[0062c03] 般舟三昧經二卷 (道安云。更出般舟三昧經)
[0062c04] 大善權經二卷 (太康六年六月譯。初出亦云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或云慧上菩薩經。或 善權方便。或方便所度無極。凡五名見聶道真錄)
[0062c06] 順權方便經二卷 (亦云轉女身菩薩經。亦云推權方便經。舊錄云。順權女經。見聶道 真錄)
[0062c08] 隨權女經二卷 (見別錄安錄無)
[0062c09] 如幻三昧經二卷 (或三卷)
[0062c10] 等目菩薩經二卷 (或三卷)
[0062c11] 勇伏定經二卷 (元康元年四月九日出。是第四譯。與支讖支謙白延等所出首楞嚴經本同 名異文少別。見聶真道錄)
[0062c13] 更出阿闍世王經二卷 (第二出)
[0062c14] 賈客經二卷
[0062c15] 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二卷 (亦云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0062c16]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二卷 (太始年出。亦云佛昇忉利天品 經。見聶道真錄)
[0062c18]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或二卷見晉世雜錄)
[0062c19] 普門品經一卷 (太康八年正月出。見聶道真錄)
[0062c20] 月光童子經一卷 (亦云月明童子經。與申日兜失利越等三經。同本異譯)
[0062c21] 金剛 藏 菩薩行經一卷 (元康七年於長安市西寺譯。出華嚴第二十二卷)
[0062c22] 大淨法門經一卷 (建興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出。見聶道真錄)
[0062c23] 離垢施女經一卷 (太康十年二月二日出。見聶道真錄)
[0062c24] 須摩提菩薩經一卷 (亦云須摩提經。亦云須摩經。見聶道真及竺道祖等錄)
[0063a01] 龍施女經一卷 (舊錄云。龍施本起經。第二出)
[0063a02] 大方等頂王經一卷 (初出。亦云頂王經。亦云維摩詰子問經亦云善思童子經。凡四 名見支敏度錄)
[0063a04] 無所悕望經一卷 (亦云象步經亦云象腋經。見聶道真錄)
[0063a05] 魔逆經一卷 (太康十年十二月二日出。見聶道真錄)
[0063a06] 濟諸方等學經一卷 (或無學字。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0063a07]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一卷 (亦云五十緣身行經。亦云菩薩緣身五十事經。見竺 道祖晉世雜錄)
[0063a09]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一卷 (大安二年五月十七日譯。一名彌勒菩薩 本願經。一名彌勒難經。見聶道真錄及竺道祖錄)
[0063a11] 文殊師利淨律經一卷 (太康十年四月八日。護於洛陽白馬寺遇西域沙門寂志
誦出。經後尚有數品悉忘但宣憶者聶道真筆受見竺道祖錄一云淨律經)
[0063a13] 無思議孩童菩薩經一卷 (一云不思議光所問經。亦云名無思議光經)
[0063a14] 彌勒成佛經一卷 (太安二年出。一名彌勒當來下生經見聶道真錄)
[0063a15] 舍利弗目連遊諸國經一卷 (或云舍利弗摩訶目揵連遊諸四衛經)
[0063a16] 瑠璃王經一卷
[0063a17] 寶施女經一卷 (一名須摩提法律三昧經。見聶道真錄)
[0063a18] 佛為菩薩五夢經一卷 (太安二年五月譯。一名佛五夢。一名太子五夢。一名仙 人五夢。見舊錄及聶道真錄)
[0063a20] 摩訶目揵連本經一卷 (一本有訶無揵字)
[0063a21] 太子墓魄經一卷 (第二出)
[0063a22] 四不可得經一卷 (見聶道真及正度等錄)
[0063a23] 菩薩悔過法經一卷 (或無經字。下注云。出龍樹十住論)
[0063a24] 乳光經一卷 (與犢子經本同譯別)
[0063b01] 心明女梵志婦飯汁施經一卷 (亦直云心明經)
[0063b02] 大六向拜經一卷 (太安元年譯。或云尸迦羅越六向拜經。或直云六向拜經見支 敏度及寶唱錄)
[0063b04] 鴦掘魔經一卷 (一名指鬘經或作鴦掘魔羅經。見聶道真錄)
[0063b05] 菩薩十住經一卷 (與菩薩十地經。大同小異)
[0063b06] 摩調王經一卷 (第二出。與吳世支謙譯者大同小異。出六度集)
[0063b07] 照明三昧經一卷
[0063b08] 所欲致患經一卷 (太安三年正月譯。見聶道真及王宗等錄)
[0063b09] 法沒盡經一卷 (或作滅字。一云空寂菩薩所問經。第二譯與吳世支謙出者同)
[0063b10] 菩薩齋法經一卷 (或無經字。一名正齋一名持齋。一名賢首菩薩齋法)
[0063b11] 獨證自誓三昧經一卷 (一名如來自誓三昧經)
[0063b12] 過去佛分衛經一卷 (或云過去見舊錄)
[0063b13] 五蓋疑結失行經一卷 (永寧二年四月十二日出。見聶道真錄)
[0063b14] 總持經一卷 (出生經。或云佛心總持經)
[0063b15] 五福施經一卷 (一名小乘毘尼方等經)
[0063b16] 無憂施經一卷 (阿闍世王女名)
[0063b17] 無極寶三昧經一卷 (永嘉元年三月三日譯。見聶道真錄及別錄)
[0063b18] 寶網童子經一卷 (亦云寶網經。見聶道真錄)
[0063b19] 文殊師利悔過經一卷 (初出亦云文殊師利五體悔過經)
[0063b20] 普法義經一卷 (亦云普義經第二譯與漢世安世高譯者大同小異見聶道真錄)
[0063b21] 滅十方冥經一卷 (光熙元年八月十四日出。一本無滅字。見聶道真錄)
[0063b22] 菩薩十地經一卷 (亦云十地經。亦云大方廣經。出華嚴十地品)
[0063b23] 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 (一名溫室經。見聶道真錄)
[0063b24] 賴吒和羅所問光德太子經一卷 (太始六年九月三十日出。一名 光德太子經。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0063c02] 當來變經一卷 (見聶道真錄)
[0063c03] 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一卷 (太安二年五月譯。舊錄云五百弟子說本末 經。見聶道真錄)
[0063c05] 師子月佛生經一卷 (大安年譯。見聶道真錄)
[0063c06] 迦葉結集傳經一卷 (或云結集戒經。見聶道真錄)
[0063c07] 柰女耆域經一卷 (太安年出。一名柰女經。見聶道真錄)
[0063c08] 胞胎經一卷 (太安二年八月一日譯。或云胞胎受身經。見聶道真錄)
[0063c09] 維摩詰所說法門經一卷 (太安二年四月一日譯。是第三出。與漢世嚴佛調吳 世支謙出者大同小異見聶道真錄)
[0063c11] 郁伽羅越問菩薩行經一卷 (或云郁伽長者經。即大郁伽經。或二卷是 第三出。與魏世康僧鎧吳世支謙譯本同廣略文異。見道安及支敏度等錄)
[0063c13] 幻士仁賢經一卷 (見聶道真錄)
[0063c14] 決總持經一卷 (一云決定總持經)
[0063c15] 首意女經一卷 (一云梵女首意經)
[0063c16] 舍頭諫經一卷 (亦云大子二十八宿經。亦云虎耳意經。與摩登伽經同本異出。第二譯。 與漢世安世高所出者小異。見釋道安錄)
[0063c18] 十二因緣經一卷 (第三出與漢世安世高出。內典亦云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
[0063c19] 六十二見經一卷 (亦云梵網六十二見經見竺道祖錄)
[0063c20] 四自侵經一卷
[0063c21] 無言童子經一卷 (或二卷亦云無言菩薩經。出大集。見聶道真錄)
[0063c22] 聖法印經一卷 (元康四年十二月五日。於酒泉郡出。竺法首筆受。亦直云聖印經。亦云慧 印經。道安云。出雜阿含。見聶道真及寶唱錄)
[0063c24] 移山經一卷 (舊錄云。力士移山經)
[0064a01] 嚴淨定經一卷 (一名序世經) 慧明經一卷
[0064a02] 大迦葉本經一卷
[0064a03] 光世音大勢至受決經一卷 (元康年出。亦直云觀世音受記經。見聶道 真錄)
[0064a05] 諸方佛名功德經一卷
[0064a06] 目連上淨居天經一卷 (一本無天字。出佛本行集經)
[0064a07] 普首童真經一卷 (見聶道真錄)
[0064a08] 十方佛名經一卷
[0064a09] 三品修行經一卷 (亦云三品悔過經。道安云。近代人合大修行經)
[0064a10] 金益長者子經一卷
[0064a11] 眾祐經一卷 觀行不移四事經一卷
[0064a12] 小法沒盡經一卷 四婦喻經一卷
[0064a13] 廬夷亘經一卷 廅羅王經一卷
[0064a14] 檀若經一卷 龍施經一卷
[0064a15] 馬王經一卷 鹿母經一卷
[0064a16] 給孤獨明德經一卷 (亦云給孤獨氏經)
[0064a17] 龍王兄弟施達試王經一卷
[0064a18] 勸化王經一卷 百佛名經一卷 (初出)
[0064a19] 殖眾德本經一卷 沙門果證經一卷
[0064a20] 身觀經一卷 醫王經一卷
[0064a21] 法觀經一卷 意經一卷 降龍經一卷
[0064a22] 應法經一卷 邪見經一卷
[0064a23] 何苦經一卷 受歲經一卷
[0064a24] 貧窮經一卷 灌臘經一卷 (亦云般泥洹後四輩灌臘經)
[0064a25] 密具經一卷 (出生經) 悔過經一卷 (亦云舍利弗悔過)
[0064a26] 犯罪經一卷 法社經一卷 (世注為疑)
[0064a27] 雜讚經一卷 盂蘭經一卷
[0064a28] 分別經一卷 腹使經一卷 (出生經)
[0064b01] 苦應經一卷 閑居經一卷 (出生經)
[0064b02] 四種人經一卷 七寶經一卷
[0064b03] 四未曾有經一卷 (亦云四未有經)
[0064b04] 八陽經一卷
[0064b05] 三十二相因經一卷 (或云菩薩三十二相經。見道安錄)
[0064b06] 四自在神通經一卷 佛悔過經一卷
[0064b07] 三轉月明經一卷 解無常經一卷
[0064b08] 胎藏經一卷 離垢蓋經一卷
[0064b09] 小郁伽經一卷 (與郁伽長者經不同)
[0064b10] 阿闍貰女經一卷 (建武元年出。第二譯。與吳世支謙譯者小異。亦名阿述達經亦 名。阿闍世王女經。亦名阿述達菩薩經。見聶道真及支敏度錄)
[0064b12] 人所從來經一卷 (亦云從所來)
[0064b13] 惑羅云經一卷 雁王經一卷
[0064b14] 十等藏經一卷 雁王五百雁俱經一卷
[0064b15] 誡具經一卷 決道俗經一卷
[0064b16] 猛施經一卷 (亦云猛施道地經。見舊錄) 城喻經一卷
[0064b17] 誡王經一卷
[0064b18] 菩薩齋經一卷 (或云賢首菩薩齋經。已上一百六十一部。三百三十五卷。並是舊錄及三藏記)
[0064b19] 多聞經一卷 (已下四十八部四十八卷。並是見吳錄別錄及晉世別錄)
[0064b20] 彌勒菩薩為女身經一卷 (一本無菩薩字)
[0064b21] 離睡經一卷 (一本有眠字)
[0064b22] 文殊師利菩薩經一卷
[0064b23] 寤 意經一卷
[0064b24] 寶日光明菩薩經一卷 (亦云寶日光菩薩問蓮華國相貌經)
[0064b25] 樂想經一卷 尊上經一卷
[0064b26] 慈仁問八十種好經一卷 (亦直云八十種好經見道安錄)
[0064b27] 夫那羅經一卷
[0064c01] 墮藍本經一卷 (見別錄云。是果出維藍)
[0064c02] 貧女為國王夫人經一卷
[0064c03] 寶女問慧經一卷 (第二譯。與吳世支謙出者同出四卷。寶女經)
[0064c04] 七女本經一卷 (第二譯。與吳世支謙出者同)
[0064c05] 女人慾熾荒迷經一卷 (出出曜經)
[0064c06] 悉鞞梨天子詣佛說偈經一卷 (出雜阿含)
[0064c07] 梵王變身經一卷
[0064c08] 光世音經一卷 (出正法華經)
[0064c09] 惟明二十偈一卷 (第二出與吳世支謙譯者同)
[0064c10] 三品悔過經一卷
[0064c11] 耆闍崛山解一卷 (見祐錄)
[0064c12] 比丘尼戒一卷 (十誦本或有經字。與曇摩持所出小異)
[0064c13] 眾經錄目一卷
[0064c14] 右二百一十部。合三百九十四卷。月支國沙 門曇摩羅察。晉言法護。本姓支。歷遊西域解 三十六國語及書。從天竺國大齎梵本婆羅
門經。來達玉門。因居燉煌。遂稱竺氏。後到 洛陽及往江左。起武帝世太始元年。至懷帝 世永嘉二年。其間在所遇緣便譯經信士聶
承遠執筆助翻。卷軸最多。而高僧傳唯云護 出一百六十五部。僧祐出三藏集記止錄 一百五十四部三百九卷。其中釋道安錄。又
闕四部祐足。安云。遭值亂世錄目星散。更相 錯涉信有是焉。所以雜錄及諸別記。多注竺 法護出。故知今之所獲審是護公翻譯不疑。
故聶承遠子道真與竺法首陳士倫孫伯虎虞 世等。前後並是筆受之人。已見別傳不復委 載。又李廓錄及雜別錄。並云支菩薩譯經六
部一十六卷。僧祐錄云。天竺菩薩譯經。數同 群錄。唯名不同。而祐下注支菩薩共竺法護 譯。檢上翻名曇無羅察。晉言即是法護。然支
菩薩六部經目並入法護錄中。支竺姓乖始 末異耳。言菩薩者蓋美其號。究檢群錄其支 菩薩即竺法護。無別兩人。出三藏記便成二 舉。小非詳審。
[0065a08] 十二遊經一卷
[0065a09] 右一經一卷。武帝世。外國沙門彊梁婁至。晉 言真喜。太始二年於廣州譯。見始興及寶唱 錄。
[0065a12] 大阿育王經五卷 (光熙年出。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0065a13] 道神足無極變化經二卷 (第二譯。或三卷。四卷。即是竺法護所出佛昇 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同本別名。文小異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0065a15] 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二卷 (太安二年出。或三卷。亦云示現寶藏經見竺道祖 晉世雜錄)
[0065a17] 阿闍貰王經二卷 (太康年譯。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0065a18] 阿難目佉經一卷 (與微密持經本同名異。見竺道祖晉世雜錄有作目法字)
[0065a19] 右五部合一十二卷。惠帝世。安息國沙門安 法欽。太康年於雒陽譯。
[0065a21] 放光般若經二十卷 (第三出。與漢世竺佛朔所譯道行及小品並同本異譯別名)
[0065a22] 右一部二十卷。此經元是頴川朱士行。覩其 別本。行在洛陽嘗講道行。披覽竊覺文句隱 質諸未盡善者。每嗟嘆曰。此經實是大乘之
要。而文未周譯理不盡。誓志捐身發心尋取。 行以魏末甘露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