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hronicle of Buddhism in China 佛祖統紀
Scroll 4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祖統紀卷第四十二宋咸淳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法運通塞志十七之九
穆宗 (恒憲宗第三子)
[0384b07] 長慶元年。上親製南山律師讚曰。代有覺 人為如來使。龍鬼歸降天人奉事。聲飛五 天辭驚萬里。金烏西沈佛日東舉。稽首歸依 肇律宗主
(至今律宗。修忌之日。用以稱讚) ○幽州節度使劉總 上表請出家。帝不許。總乃以印付留。後自 剃髮為僧。以私第為寺。帝乃從其志。封
為大覺師。賜僧臘五十。寺名報恩○河東 節度使裴度奏。五臺佛光寺慶雲見。文殊大 士乘師子於空中。從者萬眾。上遣使供萬 菩薩。是日復有慶雲見於寺中 勅龍興
寺沙門惟英。充翰林待詔兩街僧統。
[0384b18] 二年。汾陽無業禪師 (見馬祖) 凡學者致問必答 之曰。莫妄想。憲宗屢遣使召。皆辭以疾。上 即位思一瞻禮。至是遣兩街靈阜。齎詔迎
請。師笑謂眾曰。吾從別道去矣。中夜集眾 說法。端坐而逝。勅諡大達國師○中書舍 人白居易知杭州。往問道於鳥窠禪師。師
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居易曰。三歲孩兒也 恁麼道。師曰。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 不得。居易服其言。作禮而退 (師名道林見徑山欽禪師) 。
[0384b27] 四年。沙門惠皎於杭州西湖孤山鐫石壁法 華經。刺史白居易。九人助其功。宰相元稹 (音軫) 為之記有云。佛法之奧妙。僧當為余
言。余不當為僧言○白居易至廬山見歸 宗常禪師值師泥壁。問曰。君子儒小人儒。 居易曰。君子儒。師打泥杇一下。居易遂過
泥。師接得便用。良久云。莫便是快俊底白 侍郎麼。居易云。不敢。師云。秖有過泥分 ○中書令王智興。請於泗州建方等戒壇。
遇聖誕之日許以度僧。制可。浙西觀察使 李德裕上書。以為所度無算。江淮失丁男 數十萬。帝不納。
敬宗 (湛穆宗長子)
[0384c11] 寶歷元年。勅兩街建方等戒壇。左街安國 寺。右街興福寺。以中護軍劉規充左右街 功德使。擇戒行者為大德。令試童子能背
誦經百五十紙。女童誦百紙者。許與剃度。
[0384c15] 二年。勅沙門道士四百餘人。於大明宮談 論設齋○上幸興福寺。觀沙門文敘講經。 上稱善○白居易述華嚴經社記云。杭州龍
興寺沙門南操。因靈隱道峯法師講華嚴世 界品。遂發願。勸黑白十萬人持華嚴經一 部。十萬人復勸千人諷華嚴經一卷。每歲 四季眾會具齋。操捧香跪啟於佛曰。願於
未來世華嚴藏世界大香水海上寶蓮金輪中 毘盧遮那佛前。與十萬人俱。乃於眾中率 財置田千頃以給齋用。來求記於予。曰予 即十萬人中一人也。
文宗 (昂穆宗次子)
[0384c27] 大和元年十月。誕節詔祕書監白居易。安 國寺引駕大師義林。上清宮道士楊弘元。於 麟德殿談論三教 (樂天文集具有問答)
○沙門善信大 師學於馬祖悟佛法大意。後往五臺修無 礙供。久之見老父謂曰。師之大緣當在隨 洪。師依教至大洪山。適居人以牲物禱雨
於山之龍池。師止之曰。勿殺而牲。吾當為 汝禱。乃登山宴坐甘雨霈然。有張武陵父 子。率眾禮謝。為建道場。至是年忽示眾
曰。種種供養不若以身供養。乃以利刃斷 左右足置几上。白乳流涌。門人哀號奪去 其刃。師不起於座遂入涅槃。張氏父子 侍立左右。脫然解化。人服靈相。謂之大聖
二聖云。山南節度使崔公。遣官修供。以金 泥傳其身。上聞之。賜所居號幽濟院。自 是諸郡有禱。靈響如答。
[0385a14] 二年。江西觀察使沈傳師。請於洪州建方 等戒壇。以聖誕度僧。制答曰。此因國事暫 免度僧。勅命已下而傳師違禁。申請宜罰。
奉一月以示不允。
[0385a18] 三年。沙門清晃等於姑蘇法華院刊石壁法 華經等八部。郡刺史白居易為之記。
[0385a20] 四年。祠部請令天下僧尼非正度者。許具 名申省給牒。時入申者七十萬人○引駕大 師義林奏修慈恩塔。開冡之日異香襲人。
真身側臥甎臺。具四十齒。容相如生甎上 金色苔厚二寸。如瑞芝狀○修法師於天台 禪林寺。為物外法師說止觀法門。
[0385a26] 五年勅天下州郡造僧尼籍。
[0385a27] 八年十二月。池州南泉普願禪師亡 (見馬祖) 師居 南泉三十年。觀察使陸亘。請入郡伸弟子 禮亘曰。弟子亦薄會佛法。師曰。大夫十二
時中作麼生。亘曰。寸絲不挂。師曰。猶是階 下漢。陸亘見人雙陸拈起骰子云。恁麼不 恁麼。祇恁麼信彩去時如何。師拈起云。臭骨
頭花十八。亘曰。肇法師甚奇怪解道。天地 同根萬物一體。師指庭前牡丹花云。人見 此一株花如夢相似○澧州藥山惟儼禪師 亡。諡弘道大師 (見石頭) 。
[0385b08] 九年。岐山法門寺佛骨塔慶雲見○四月翰 林學士李訓。請罷長生殿內道場。沙汰僧尼 偽濫者。是日大內靈像夜大風含元殿四鴟
吻皆震墜。拔殿前樹者三。壞金吾仗館舍 內外標觀城門數十所。光化門西城俱壞。士 民震恐。帝以訓所請忤天意。亟下勅停前 沙汰。復立大內儀像。風始息
(舊史五行志) 七月李 訓請令天下僧尼試經業不中格者罷之。 十一月李訓坐謀誅宦官。斬首於昆明池。 勅免僧尼試經○八月詔沙門宗密 (號圭峯六祖旁出第
六世) 入內殿問佛法。賜紫方服。
[0385b19] 開成元年正月。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 引駕大師。悟達法師端甫。右脇而滅荼毘得 舍利三百粒。師表率清眾。十有一年。弟子
傳業者千餘人。史館修撰裴休撰碑銘○ 勅沙門雲端充左右街僧錄○上嘗謂近 臣曰。天下有無補教化而蠹食於國者。 卿等可悉言之。有對者曰。祖宗已來廣行
佛教。緇徒益多。茲為蠹物耳。上即勅中外 罷緇徒講說佛經。會尚食厨羞御膳烹鷄 子。忽聞鼎中有聲極微。聽之乃群卵呼
觀世音菩薩。悽愴之甚。監宰以聞。帝遣驗之 果然。帝歎曰。吾不知佛道神力乃能若是。 勅自今不得用鷄子。又一日食蛤蜊。有擘
不開者。焚香禱之。俄變為大士形。帝召終 南山惟政禪師問之。師曰。夫物無虛應。此 蓋廣陛下信心耳。經云。應以此身得度
者。即現此身而為說法。帝曰。大士以現 未聞說法。師曰。陛下覩此。為常為非常。 為信為非信。帝曰。希有之事焉得不信。
師曰。已說法竟。帝大悅。即詔天下寺院 立觀音像。勅師住聖壽寺。至武宗即位。乃 入終南山隱居。人問其故答曰。吾避仇耳 (五祖旁出) 。
[0385c13] 三年三月。清涼國師澄觀示寂。上輟朝三 日。重臣縞素勅葬終南山石室。師歷九朝 為七帝門師。身長九尺四寸。手垂過膝。才
供二筆日記萬言。宿不離衣。盡形一食。宰 相裴休奉勅撰碑。
[0385c18] 四年。中書奏。誕節令宰臣百僚詣寺設千 僧齋。詔許之。時名僧俱會。士民縱觀莫不 傾敬。
[0385c21] 五年正月。圭峯禪師宗密亡。宰相裴休撰 碑。
武宗 (炎穆宗第五子)
[0385c24] 會昌三年。上欲芟夷釋氏。詔令兩街述有 佛以來興廢之際有何徵應法寶大師玄暢。 撰三寶五運圖以上○勅天下末尼寺並令
廢罷。京城女末尼七十人皆死。在回紇者 流之諸道。死者大半。
[0385c29] 四年正月。上以齋月斷屠出自釋教嫌之。 勅今後唯禁歲旦三元日國忌日。
[0386a02] 五年正月。趙歸真請與釋氏辨論。詔僧道 會麟德殿。上手付老子。論治大國若烹 小鮮義。知玄法師登論座。大陳帝王理道
教化根本。辯說精壯道流不能屈。因為上 言。神仙羽化山林匹夫獨善之事。非帝王所 宜留神。帝色不平放還桑梓。帝作望仙臺
於南郊。歸真乘寵排毀佛道。非中國所當 奉。宜從除削。臣僚皆言。歸真姦邪不宜親 信。歸真自以已涉物論。乃薦引羅浮鄧元
超等。同力膠固謀毀佛法。四月詔檢校天 下寺院僧尼數。五月勅兩都左右街。留寺四 所僧各三十人。天下州郡各留一寺。上寺二
十人。中寺十人。下寺五人。八月勅諸寺立期 毀拆。括天下寺四千六百所蘭若四萬所。 寺材以葺廨驛。金銀像以付度支。鐵像以
鑄農器。銅像鐘磬以鑄錢。收良田數千萬 頃奴婢十五萬人。僧尼歸俗者二十六萬五 百人。穆護火祓並勒還俗凡二千餘人。宰 相李德裕。率百官上表稱賀○五臺諸僧多
亡奔。幽州李德裕謂進奏官曰。歸白本使 毋聽遊僧入境。節度使張仲武奉其命。主 客郎中韋博謂德裕曰。沙汰之法不宜太 過。德裕怒出博武陵判官。
[0386a25] 六年。長安有人夜行。經周穆王陵。見人 從空中下。朱衣執版。宣言冡尉何在。二吏 從墓出曰。在此。朱衣曰。錄西海君使者何
時當至。吏曰。計程可十八日。朱衣曰。何稽 留若此。吏曰。李炎坐毀佛教奪壽去位。 當與西海君同錄其魂。有賈客鈴聲東來。 朱衣二吏忽不見。後數日上果病崩
(太平廣記) ○ 太子賓客盧貞有子。嘗為僧。因沙汰授光 王府參軍。一夕夢前師至其家。盧告曰。卑官 屑屑非所願也。再思披緇未知何日。師曰。
興復在即汝宜堅志。俄見旌斾萬騎傳呼 而至云。迎光王為天子 (通紀) ○五月勅楊欽 義充兩街功德使。令兩街各增八寺。所
度僧尼仍令祠部給牒○勅列聖忌辰並 詣僧寺。行香一如舊典。以道士惑亂先朝 毀除佛教。勅功德使楊欽義。捕趙歸真劉 元清鄧元超等十二人。並集朝堂誅之。陳
其屍首。
宣宗 (忱憲宗十三子)
[0386b15] 大中元年三月。勅會昌季年并省寺院。釐革 過當。其靈山聖境。如有宿舊名僧能修創者。 所司不得禁止○李德裕專權日久。帝惡
之貶潮州司馬。頃之再貶崖州司戶。惡疾 而卒。初是有僧通宿世事。謂德裕曰。公當 萬里南行平生食萬羊。今九千五百矣。羊未
盡猶有還日。德裕曰。吾嘗夢行晉山。見山 上盡目皆羊。牧人曰。此公平生所食也。後 旬日振武節度使李暨饋羊四百。僧曰。萬羊 將滿。公其不還。後果卒於朱崖。
[0386b25] 述曰。自古人君之毀佛者。必有臣佐以 濟其事。故魏太武以崔浩。周武以張賓 衛元嵩。唐武以李德裕趙歸真。卒使大法
被辱君臣俱蒙惡報。何彼此之不幸歟。至 若舉行沙汰。如桓玄之在晉世。傅奕之 在唐朝。姚崇之在明皇。李訓之在文宗。 然皆牽於時事既行而復厄。以故一時
小厄不若三武為禍之酷也。若周世宗天 性毀佛。而不得其佐。韓愈歐陽修天性 排佛。而不逢其君。使世宗得崔浩。則 案誅沙門當有甚於太武之虐。使韓歐
逢三武。則毀像滅僧。當不減於崔李之 酷。崔浩腰斬。德裕竄死。不令之終亦足為 報。魯直謂。退之見大顛排佛為沮。祖 秀謂。永叔見圓通排斥內銷。維韓與歐
獲善於後。亦由知識道力有以回之 耳。
[0386c13] 統左禁軍楊漢公。以策定功請復佛教。乞 訪求知玄法師。於是復僧。入居寶應寺。屬 壽昌節講讚署三教首座。帝以舊邸造法
乾寺。命師居之○白居易卒。贈尚書左僕 射。居易晚節尚佛經月不葷。施所居為香 山寺。自稱香山居士。嘗述讚曰。十方世界。
天上天下。我今盡知。無如佛者。巍巍堂堂。 為人天師。故我禮足。讚歎歸依。會昌初有 客舟遭風漂至大山。一道士曰。此蓬萊山。
一院扃鑰甚固。曰此白樂天所居。在中國 未來耳。樂天聞之為詩曰。吾學真空不學 仙。恐君此語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
即須歸兜率天。樂天嘗立願曰。吾勸一百 四十八人同為一志。結上生會行念慈氏 名。坐想慈氏容。願當來世必生兜率。晚歲
風痺。命工畫西方淨土一部。晝夜供養。為 之讚曰。極樂世界清淨土。無諸惡道及眾 苦。願如我身老病者。同生無量壽佛所。一 夕念佛。倏然而化。
[0387a03] 二年。勅上都東都荊揚汴益等州。建寺立方 等戒壇。為僧尼再度者重受戒法。五臺山 建五寺。各度僧五十人。
[0387a06] 述曰。案僧史略云。取大乘方等不拘根 闕緣差但發大心並皆得受。會昌沙汰 僧尼在俗。寧無諸過。先令懺罪後增戒 品。自非方等豈容重受。
[0387a10] 宣州刺史裴休言。天下寺觀多為官僚寄客 蹂踐。今後不得在寺居止。違者重罰。制可 ○安國寺沙門修會。以能詩應制。嘗從上
乞紫衣。上曰。不於汝吝。但汝相有闕故耳。 及賜一夕暴亡。
[0387a15] 三年正月齋日。四明道俗八千人。於阿育王 寺供養佛舍利塔。感天華紛墜有如雪色。 至手即融。入夜放五色光明。大眾喜躍。明
年有新羅僧夜盜塔手擎。遶亭而行。不離 本處。為眾所覺。勅沙門靈晏為左右街僧 錄○壽昌誕節勅諫議李貽孫法師知玄。同 道士於麟德殿談論三教。玄奏宜大復天
下廢寺。帝素重師德。命圖形置禁中。
[0387a23] 四年。勅杭州鹽官齊安禪師院。賜名齊豐 寺。初帝為光王。武宗忌之。拘於後苑。將見 殺。中官仇士良詐稱光王墜馬死。因脫身
遁去。至香嚴閑禪師會下。剃髮作沙彌。同 遊廬山。閑師題瀑布云。穿雲透石不辭 勞。遠地方知出處高。閑方停思。沙彌續之 云。溪 澗
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閑 始知非常人。後至鹽官海昌見齊安禪師。 自稱有光。安奇之。即命為書記。時黃檗運 禪師為首座。一日拜佛光。問之曰。不著佛
求用禮何為。運便掌。又問。不著佛求常 作如是事。運又掌。光曰。太粗生。運又掌。曰 者裏說恁麼粗細。安師一朝謂之曰。時節至
矣。毋滯蟠泥。乃以佛法為囑。未幾武宗 崩。百官迎王即位。屢遣使以師禮召安。安 力辭。及終勅諡悟空禪師。上賜黃檗為粗 行禪師。裴休奏改為斷際
(雪竇頌黃檗云大中天子曾輕觸。三度親 遭弄爪牙。是也) ○日本國遣沙門常曉。入中國求 釋迦密教。
[0387b13] 五年。勅天下州郡國忌行香。不得携酒肉 入寺○召京兆薦福寺弘辨入見。上問曰。 何為頓見何名漸修。對曰頓明自性與佛
同儔。然有無始染習故假漸修對治。令順 性起用。如人喫飯不因一口便飽。帝說。 賜號圓智禪師○六月京城進士孫樵上書 言。百姓男耕女織不自溫飽。而群僧安坐華
屋美食有餘。率以十戶不能養一僧。武 宗憤其然。髮二十七萬僧。則天下二百七十 萬人。始得蘇息。陛下縱不能如武宗除積 弊。柰何興之於已廢之後乎。願詔僧未復
者勿復。寺未修者勿修。帝怒不納○九月 婺州女子。曾志願開雙林大士塔。見頂足連 環齒牙不壞。迎出塔供養四十九日。復藏 於塔。
[0387b28] 六年。詔重建廬山東林寺。追諡遠法師曰 辯覺。會昌毀寺二僧負文殊像。藏之錦繡谷 之峯頂。至是寺復訪之不獲。二僧相疑以
為匿去。忽見圓光瑞相涌於空表。自是峯 頂佛手巖天池常見光相。云天池者崇峻尤 甚。去東林三十里。夜間見空中聖鐙自遠
而至。初明一炬。頃之至百千萬鐙。或雲中 見文殊大士。出沒無常。至心禮叩必見聖 相○宰臣言。度僧不精則戒法墮壞。造寺無
節則費財過多。乞今後勝地名山許令修建。 復舊宮度僧尼。仰本州律師精擇有道性 者。制可。
[0387c11] 七年。潭州溈山靈祐禪師示寂。諡大圓禪 師 (見百丈) 。
[0387c13] 八年勅三教首座辯章充左街僧錄。沙門僧 徹充右街僧錄○潭州岳麓寺沙門疏言 (疎同) 往太原求大藏經。河東節度使司空盧鈞。
副使韋宙。以經施之。節度巡官李節為之 記曰。儒學之人喜排釋氏。其論必曰。禹湯 文武周孔之代皆無有釋。釋氏之興源於漢。
流於晉。瀰漫於宋魏齊梁陳隋唐。此衰世之 所奉也。宜一掃絕之使不得滋。論者之言 粗矣。吾請精而言之。昔有一夫膚腯而色
和。神清而氣烈。怡然保順。醫與禱無用也 (粗倉胡切腯音突肥也) 復一夫而有風濕之痾。背癃而足 躄。耳聵而目瞑。於是用攻熨焉事禳禬焉。
是二夫者胡相反耶病不病異耳 (躄音壁。不能行。聵五怪切。 耳聾。瞑莫定切。目閉也) 嗚呼三代之前世康矣。三代之季
世病矣。三代之前禹湯文武。德義播之。周公 孔子。典教持之。道風雖微猶有漸漬。以故 詐不勝信。而惡知避善也。暨三代之季。風
俗大敗。詐力相乘。廢井田則唯務兼并。貪 土宅則日事戰爭。姦邪於是肆其志。賢士 不能容其身。以故上下相仇。而激為怨俗
也。釋氏之教以清淨自居。柔和自抑。則怨爭 可得而息也。以因果為言。窮達為分。則 貴賤可得而安也。怨爭息則干戈盜賊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