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lement to the Biographies of Eminent Monks 續高僧傳
Scroll 2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二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明律下 正傳九 附見七
[0613c21] 唐京師弘福寺釋智首傳一
[0613c22] 唐京師普光寺釋慧璡傳二 (滿德 真懿 善智 敬道)
[0613c23] 唐相州日光寺釋法礪傳三
[0613c24] 唐京師普光寺釋玄琬傳四
[0613c25] 唐蒲州仁壽寺釋慧蕭傳五
[0613c26] 唐京師普光寺釋慧滿傳六
[0613c27] 唐箕山沙門慧進傳七
[0613c28] 唐并州義興寺釋道亮傳八 (道胄)
[0613c29] 唐蘇州通玄寺釋慧旻傳九
[0614a01] 釋智首。姓皇甫氏。其源即安定玄晏先生之 後也。家世丘園素居物表。隨官流寓徙宅 漳濱。而幼抱貞亮夙標雄傑。髫年離俗馳
譽鄉邦。初投相州雲門寺智旻而出家焉。旻 亦禪府龍驤心學翹望。即稠公之神足也。 以首歲居學稚且略禁科。權示五門擁 其三業。而神慧所指不慕下流。覽屬遺教
戒為師本。定慧眾善自此而繁。義理相符 敢違先誥。所以每值律徒潛聲諮問。隨 聞弘範如說修行。由是五眾分騼。莫不 就而請謁。俄而母氏辭世。復入道門。名為
法施。住於官寺。深修八敬遵重五儀。志欲 預有。制門誓願奉而承則。然尼眾在道。染 附情深戒約是投。率多輕毀。而施割愛從
道履正栖心。威服尼流聲高魏土。自玄 化東被未有斯蹤。以首膝下相親素鍾華 望。施欲早服道味濡沫戒宗。乃啟旻授其 具足。而未之許也。便內惟正檢外訊儕
章。恭附遵修緝諧倫伍。旻察其儀軌默而 識之。知其風骨堅深乃許其受戒。首以緣 成之法事假明賢。恐薄墜行門便有淪道 器。乃周訪鄭衛盛德勝人。不累年期必邀
登訃。時過三載方遂素懷。二十有二方稟 大戒。雖從師授而得否未知。乃於古佛 塔前請祈顯證。蒙降佛摩頂身心安泰。方 知感戒有實。自爾旦夕諮訪挺出恒標。雖
教所未聞。而行儀先備。及尋律部多會其 文。明若夙知更陶神府。其有事義乖滯者。 皆汰澮相融冥逾合契。後聽道洪律席。同
侶七百鋒穎如林。至於尋文比義。自言逈 拔。及玄思勵勇通冠群宗。剛正嚴明風飈 遺緒者。莫尚於首矣。故未至立年頻開 律府。懿德敏行咸共器之。靈裕法師道振
雄伯範超倫等。親管緇屬預在下筵。時共 美之重增榮觀。會隋高造寺遠召禪宗。將 欲廣振律詮流暉帝壤。若不附定通戒。 行學無歸。遂隨師入關止于禪定。解既冥
通聲光三輔。初達天邑具覽篇章便更博 觀。新解潤以前聞。有識悟其玄規。更開 講肆既副本願。登即然之。每日處眾敷弘。
餘時却掃尋閱。於是三藏眾經四年考定。其 有詞旨與律相關者。並對疎條會其前失。 自律部東闡六百許年。傳度歸戒多迷體
相。五部混而未分。二見紛其交雜。海內受 戒。並誦法正之文。至於行護。隨相多委師 資相襲。緩急任其去取。輕重互而裁斷。首
乃銜慨披栝往往發蒙。商略古今具陳人 世。著五部區分鈔二十一卷。所謂高墉崇映 天網遐張。再敞殊文統疎異術。群律見翻
四百餘卷因循講解。由來一亂。今並括其同 異。定其廢立。本疏雲師所撰。今纘兩倍過 之。故得諸部方駕於唐衢。七眾周睇於
貞觀者。首之力矣。但關中專尚素奉僧祇。 洪遵律師創開四分。而兼經通誨。道俗奔 隨。至於傳文律儀蓋蔑如也。首乃播此幽
求便即對開兩設。沈文伏義。亘通古而未 弘。碩難巨疑。抑眾師之不解。皆標宗控 會。釋然大觀。是由理思淹融。故能統詳 決矣。使夫持律之賓日填堂宇。遵亦親於
法座命眾師之。相成之道不忘。弘讚之功 靡替。遂得知歸秦土。莫不宗猷法鏡。始 於隨文末紀。終於大漸之前。三十餘載獨 步京輦無敢抗衡敷演所被成匠非一所
以見迹行徒知名唐世者。皆是首之汲引。 寔由匡弼之功。而復每昇法 宇 規誡學 徒。微涉濫非者為停講坐。或有墮學者
皆召而誨喻。聞者垂泣無不懲革。大業之 始。又追住大禪定道場。今所謂大總持寺是 也。供事轉厚彌所遺削。顧以道穆帝里化
移關表舊土凋喪流神靡依。乃抽撤什物百 有餘段。於相州雲門故墟。今名光嚴山寺。 於出家受戒二所雙建兩塔。鎣以珠寶飾
以丹青。為列代之儀表。亦行學之資據。各 銘景行樹于塔右。貞觀元年。有天竺三藏 大齎梵本擬譯唐文。乃詔所司搜揚英達。
僉議所及遂處翻傳。其有義涉律宗。皆諮 而取正。至于八年。上以聖善早喪遠感難 陳雖化滿天下而罔極之情未展。奉為太 穆皇后。於宮城之西造弘福寺。廣延德望
咸萃其中。恐僥倖時譽妄登位席。以首 道素嚴正不濫邀延。百辟上聞。召為弘福 上座即總綱任採擢僧倫。其有預在徵迎。 莫不諮而趣舍。使夫眾侶雲會等嗅如蘭
不肅成規流芳不絕。自爰初開講誓窮 百遍。必得果心夕死可矣。始於漳表終至 渭濱。隨方陶誘恰窮本願。慶本所念未幾 而終。詳諸物議可為知命以貞觀九年四
月二十二日。宿疹再加。卒于所住。春秋六 十有九。皇上哀悼。下勅令百司供給。喪事 所須務令周備。自隋至唐。僧無國葬。創
開摸揩。時共重之。僕射房玄齡。詹事杜正 倫。並諸公卿。並親盡哀訴崇戒範也。至二 十九日。裝辦方具。時惟炎夏而屍不腐臭。眾
共嗟之。斯持戒力也。諸寺門學競引素幢 充諸街衖。官給地十畝於京城西郊之龍 首原。縣夫三百築土墳之。種柏千株于 今茂矣。慕義門學共立高碑。勒于弘福寺
門。許敬宗為文。初律師弘化終始有聞。博 見之舉通古罕例。自講士交競救習昔 傳。讎勘群宗多乖名實。非夫積因往世。故 得情啟天乘。數百年來收宗始定。兼勤於
聽說重於行事。隨務造儀皆施箴艾。每於 晦望說戒先具法物。花香交飾鎣發堂中。 預在聽徒合掌跪坐一眾兢竦。終於前事 說欲陳淨偏所誡期。每講出罪濯諸沈累。
故持律之士多往參焉。自終世後此事便絕。 余嘗處末座向經十載具觀盛化。不 覺謂之。生常初未之欽遇也。乃發憤關 表具覿異徒。溢目者希將還京輔。忽承即
世行相自崩。返望當時有逾天岸。嗚呼可 悲之深矣。
[0615a25] 釋慧璡。姓吳。楊州江都人也。母懷之時。即 祛 嗜欲。辛腥俗味眇然不顧。識者以為兒之 所致。同身子矣。及年七歲心慕緇徒。道
見沙門尋而忘返。親欣其信仰也。遂放依 榮法師而出家焉。孝謹天然罔由師訓。隨 從奉敬初無乖越。每從榮遊履諸寺。一無 敢出離。便於榮所臥床下席地而伏。斯例
非一。聽榮攝論大悟時倫。即而講說。嗟賞 者眾。談吐清雅妙會物情。於仁壽年中。從 榮被召入於禪定。及具戒後專精律儀。 聽遵律師講凡二十遍。又聽首律師數亦
相及。謙弱成治竪論不言。講揚攝論方敷 律相。時以其寄大乘而弘行範也。大業末 曆郊壘多虞。禪定一眾雅推璡善能御敵。 乃總集諸處人畜。普在昆池一莊。多設戰
樓用以防擬。璡獨號令莫敢當鋒。時司竹 群賊鼓行郊野。所至摧殄無抗拒者。兵臨 莊次。意在誅蕩。璡登樓一望。但見張旗 十里。乃收束弓刀反縛奴僕。大設餚饍
廣開倉廩。身先入陣勞問軍主。引至莊中 命令就坐。既見盛設相與開顏。各執璡 手。健道人也。飽噉而旋。惟取牛十頭擬 勞軍士。牽至中道璡復從乞。以銜前顧
皆用還之。所以義寧之初通莊並潰。惟有禪 定如舊無損。即深明機要善達開遮。一人 而已。加又偏工巧性無施不可。或莊嚴
彩飾。或丹青輪奐。或裁縫服翫。或驅策人 物。眾兼四百通用推賢。至於誦說戒經。清 音流靡。由來怠墮者聞璡說戒皆來坐聽。竦
耳峻坐畏其聲止。貞觀之初任雲花寺上座。 常弘攝論化開律部。晚又下令徵入普光。 綱理僧倫大小清穆。以八年冬終於此寺。
春秋五十餘矣。時又有沙門滿德善智真懿 敬道者。同璡所學慕義朋從。德慧悟天開 談說弘暢。智博解深奧情欣護法。懿導說有
功化行多阻。道抱素自資性存經史。多從 物故。懿獨存焉揚敷京輦。
[0615c04] 釋法礪。俗姓李氏。趙人也。因宦遂家于相 焉。生而牙齒全具。迄于終老中無齓毀。堅 白逾常。登年學位便欣大法。初歸靈裕
法師。即度為弟子。風素翔郁威容都雅。言議 博達欣尚玄奧。受具已後敦慎戒科。從靜洪 津師諮學四分。指撝刑網有歷年所。
振績徽猷譽騰時類。功業既著更師異軌。 又從恒州淵公。聽集大義乃周兩載。統略 支葉窮討根源。當即簙引所聞開講律 要。詞吐簡詣攻難彌堅。故得隣幾獨絕尤稱
今古。末又往江南遊覽十誦。而盛專師 授討擊未資。還返鄴中適緣開導。屬隋煬 道銷岳瀆塵擾。聽徒擁戢諮逮無因。唐運初
基法門重闢。會臨漳令裴師遠。夙承清訓預 展法筵。請礪在縣敷弘相續。綿積累載開 悟極多。四方懷道霄興命駕。解契昇堂行
敦入室。礪以初學舊習委訪莫歸。若不流 于文記是則通心無路。乃開拓素業更委 異聞。旁訊經論為之本疏。時慧休法師道 聲遠被見重世猷。讚擊神理文義相接。故
得符采相照律觀高邈。休有功焉。以貞觀 九年十月。卒于故鄴日光住寺。春秋六十有 七。前後講律四十餘遍。製四分疏十卷。羯
磨疏三卷。捨懺儀輕重敘等。各施卷部見 重於時。時衛州道爍。律學所崇。業駕於 礪。為時所重矣。
[0616a01] 釋玄琬。俗姓揚。弘農華州人也。遠祖因徙 今居雍州之新豐焉。青襟悟道履操沖明。 志在學年方遊法苑。事沙門曇延法師。
延震嶺宏標遺教法主。隋文欽重立寺處 之。具見別傳。而琬位居入室恭恪據懷及 進具後。便隨洪遵律師伏膺四分。冠冤遮 性鎔汰持犯。涉律三載便事敷演。使於後
進樂推前英歎美。乃旋踵本師。涅槃真體。 捃掇新異。妙寫幽微。又欲欽佩唯識包舉 理性。於曇遷禪師稟學攝論。并尋閱眾鋒。
窮其心計。法華大集楞伽勝鬘地論中百等。 並資承茂實。研覈新聞。環循彌討。其際搜 會。擢其玄理。然顧福智相導有若輪馳。慧
業略剖於終。標樹創開於始。永惟延師存 日。願造丈六釋迦。經略未圓奄便物故。誓 志營復克遂先摸。於仁壽二年。提洽有緣
便事鑪錘。寺乃京臯衝要。峙望歸心。故使 至感冥通控引咸遂。當時空色清朗杲日流 輝。上天雨花狀如雲母。滿空飄灑終墜像
前。僚庶嘉其罕逢。法屬慶斯榮瑞及開摸 之後雅相逾圓。即為關輔棟梁。金像之大有 未過也。今在本寺。每於靜夜清朝。飛流八
音之響。而不測其來至。又造經四藏備盡 莊嚴。諸有繕寫皆資本據。又以二月八日 大聖誕沐之晨。追惟舊緒敬崇浴具。每年 此旦建講設齋。通召四眾供含悲敬。辦
羅七物普及僧儔。又常慨運岠象末 有虧歸禁。至於授受遮難滋彰乃鎣飾道 場尋諸懺法。每春於受戒之首。依二十五 佛及千轉神呪。潔齋行道。使彼毀禁之流澄
源返淨。登壇納法明白無疑。並傳嗣于 今住持不絕。從此而求。可謂護法菩薩也。 而重法尊行。晨夕相仍。若值上德異人。必
揖對欣振諮承餘令。雖聞同昔習。而翹仰 如新。斯後已謙光。罕有蹤矣。逮貞觀初 年。以琬戒素成治朝野具瞻。有勅召為皇 太子及諸王等受菩薩戒。故儲宮以下師
禮崇焉。有令造普光寺。召而居之。供事豐 華廣霑會響。又別勅延入為皇后六宮并 妃主等。受戒椒掖問德禁中。授納法財日 逾填委。而欽若自守不顧有餘。 嚫
施所資 悉營功德。尋有別勅。於苑內德業寺。為皇 后寫現在藏經。當即下令。於延興寺更 造藏經。並委其監護。琬以二宮所寄惟谷
其誠。祇奉不難義須弘選。自周季滅法隋 朝再興。傳度法本但存卷秩。至於尋檢文 理。取會多乖。乃結義學沙門讎勘正則。其 有詞旨不通者並諮而取決。故得法寶無
濫於疑偽。迷悟有分於本末。綱領貞明自 琬始也。昔育王再集於周時。今琬定宗於 唐世。彼此誠異。厥致齊焉。然其匠訓於世。
三藏含之。偏以苦節自修德。以律儀馳 譽。言為世範緇素收歸。華夷諸國僧尼從 受具戒者三千餘人。王公僚佐爰及皂隷。 從受歸戒者二十餘萬。左僕射蕭瑀兄弟。人
倫藻鏡久厭時煩。每諮法華會三之旨。龍樹 明中之教。沈吟移景奉 佩 而旋。右僕射杜如 晦。臨終委命。召為歷劫師資。大將軍薜萬
徹毘季。并及母氏。並欽崇戒約蔬素形終。 普光道岳法師。解洞幽關辯開慧府。敬奉 戒香行菩薩道。而汲引亡疲弘務終日。因 之革勵修習者計非恒准。故京輔士庶繼
踵煙隨。禮供相尋日盈厨庫。時有巫覡者 云。每至授戒說法。異類鬼神。諸方屯聚。 如承受相。自非至功冥被孰能致乎。琬以
戒勸之至。物我同欽。義等風行。事符草偃 乃致書皇太子曰。元正告始景福惟新。伏 惟殿下。膺時納祐罄無不宜但琬夙縈沈 痾不獲奉慶。蒙降逮問無任荷戢。感顧
恩隆罔知攸厝。今略經中要務即可詳行 者四條。留意尋檢永綏寶祚。初勸行慈。引 涅槃梵行之文。令起含養之心存兼濟之 救也。二減殺者。引儒禮無故不殺牛羊
者。皆重其生去其濫逸也。又言。王者修 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見其 生不忍其死。聞其聲不食其肉。此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