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 Tu Wang Sheng Chuan 淨土往生傳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淨土往生傳卷下本傳十七人 (附見三人)
* 唐并州釋僧衒 (啟芳圓果附)
* 唐朔方釋辯才
* 唐五臺釋法照
* 唐鎮州釋自覺
* 唐台州釋懷玉
* 唐吳郡釋齊翰
* 唐吳郡釋神皓
* 唐睦州釋少康
* 唐彭州釋知玄
* 唐汾州釋僧藏
* 唐兗州釋大行
* 唐荊州釋惟恭 (靈巋附)
* 後唐溫州釋鴻莒
* 石晉鳳翔釋志通
* 大宋錢塘釋紹巖
* 大宋東京釋守真
* 大宋餘杭釋晤恩
[0120c19] 釋僧衒。并州壽陽人。少念慈氏。期生于內院。 至年九十。遇道綽禪師。以淨土誘掖。未悟始 迴心焉。衒以迫其頹暮。積累之功不大。於是
早暮。禮佛常千拜。念佛之號常萬遍。寤寐勤 策。兢兢而不懈者三年。真元九年有疾。至于 大漸謂弟子曰。吾有漏人。方茲有疾詎意。阿
彌陀佛授我香衣。觀音勢至示我寶手。由此 以西皆淨土境。吾其從佛去矣遂終。終之既 七日。異香不散。并汾之人。因於淨土發信焉。
時汾西悟真寺。有啟芳圓果二法師。昔甞以 老敬衒。加又目擊其事。乃於觀音像前。懺露 往咎。仍折楊枝。置觀音手。誓曰。芳等若於淨
土果有緣耶。當使楊枝七日不萎。至期而楊 枝益茂。芳果慶抃。以夕兼晝。不捨觀念。後數 月。一夕於觀念中忽覺。自臨七寶大池。池間
有大寶帳。身入其中。且見觀音勢至坐寶華 臺。臺下蓮華彌滿千萬。阿彌陀佛。由西而來。 坐一最大蓮華。華出光明。互相輝映。芳等前
禮問曰。閻浮眾生。依經念佛得生此耶。佛告 芳曰。如念我名。皆生我國。無有一念而不生 者。又見其國。地平如掌。寶幢珠網。上下間
錯。又見一僧御一寶車逐。逐而來謂芳等曰。 吾法藏也。以夙願因故來迎汝。芳等乘車前 邁。又覺其身坐寶蓮華。又聞釋迦如來與文
殊菩薩。以梵音聲稱讚淨土。其前又有大殿。 殿有三道寶階。第一道上純是白衣。第二道 上僧俗相半。其第三道惟僧無俗。佛指道上
僧俗。謂芳曰。此皆閻浮念佛之人。遂生矣。汝 奚不自勉也。芳果既寤。歷與其儔言之。之五 日二人無病。遽聞鐘聲。問之傍僧。咸曰不聞。
芳果曰。鐘聲乃我事。非爾有矣。不頃刻二人 同終焉。
[0121a22] 釋辯才。俗姓李襄陽人。母氏懷之。倏惡葷茹。 至其誕夕。香氣盈室。七歲依峴山寂禪師出 家。十六落髮。隷本州大雲寺。次乃周遊列郡。
博窮經籍。後聞長安安國寺懷威律師法門。 具瞻身就請業。遂有大成。唐天寶十四年。玄 宗皇帝。以北方之人稟。氣剛毅積成風俗。列
剎之中。多習騎射詔。才為教誡。臨壇以調習 之。至德初肅宗即位。宰臣杜鴻漸等。奏住龍 興寺。詔加朔方管內教授。俾其訓勵。以革訛
風。祿山干紀血腥河洛。才乃託疾。絕音不語 凡三年。祿山兵敗。肅宗疊降璽書。以形褒美。 大曆三載。詔充章信寺大德。時府帥虢國常
公。與護戎任公。雖仰才名未揖。其實及親道 論。彌加心服。才於淨土。潛修密進二十許年。 未甞言於人。及交任公乃曰。才以幻身。已及
頹齡。齡盡身死。必生淨土。期遂所生非十年 耶。十三年秋有疾。至于暮冬八日。謂弟子 曰。汝詣任公言之。向之所期已及十年。公無
忘焉。弟子以其言白之。公曰。豈師之別我耶。 驟約常公省問之。二公及門。或報之曰。任公 至也。才曰。至則吾其去矣。乃自趺坐。湛然云
滅。時邑子石顒。從役城上聞其音樂西來合 奏。又聞諸妙香氣。由西散下至清于旦。益又 盛之。
[0121b17] 釋法照。不知何許人。唐大曆二年。棲于衡州 雲峯寺。慈忍戒定為時所歸。一旦於僧堂食。 鉢中覩五色雲。雲中有寺。寺之東北有大山。
山有 澗 。 澗 北有石門。門去可五里。復有一寺。 金牓題曰。大聖竹林寺照。雖目覩。而其心也 尚懷隕穫。他日食時。復於鉢中見五色雲。雲
現數寺。無有山林穢惡。鈍金色界。池臺樓觀。 眾寶間錯。萬菩薩眾。而處其中。中有諸佛嚴 淨國土種種勝相。照欣所見。因訪問之。有嘉
延曇暉二僧曰。聖神變化。不可以凡情測。若 論山川面勢。乃五臺爾。四年夏。照於衡州湖 東寺。啟五會念佛道場。其年六月二日。五色
祥雲彌覆其寺。雲中亦有樓閣。閣上有數梵 僧。身可丈餘。執錫行道。又見阿彌陀佛與二 菩薩。其身高大等虛空界。日既暮矣。照於道
場之外。遇老人曰。汝先發願。於金色界禮覲 大聖。今何輒止。照曰。時難路艱。不止如何。 老人曰。但能亟去。則去之何其艱也。照未暇
對老人失焉。照以所見勝異。重發願曰。願以 此身奉覲大聖。雖復火聚氷河。終無退惰。其 年八月十三日。與同志數人。由南嶽前去。果
無艱險。五年四月五日。至五臺縣遙見寺。南 有數道光。六日達佛光寺。一如鉢中所見。略 無差脫。是夜四更。復有異光。北來射照。照不
知所裁。乃問曰。此何祥也。吉凶焉。在僧云。 此大聖不思議光。攝汝身心。何乃問也。照聞 之即具威儀。前詣一寺。寺之東北可五里。果 有山。山有 澗 。
澗 北有石門。門傍有二青衣。纔 八九歲。顏貌端正。一稱善財。一稱難陀。引 照入門。北行幾五里。見一金門。門上有樓。其
樓之側復有一寺。寺門有大金牓。題曰大聖 竹林寺。寺之方圓可二十里。一百餘院。院院 皆有寶塔。黃金為地。華臺玉樹充滿其中。照
入寺之講堂。見文殊在西普賢在東。皆據師 子高座。說法之音。歷歷在耳。文殊左右菩薩 萬數。普賢亦諸菩薩。以相圍繞。照於二菩薩
前。作禮問曰。末代凡夫。智識淺劣。佛性心 地。無由顯現。未審修行於何法門。最為其要。 惟願大聖。斷我疑網。文殊曰。汝所請問。今正
是時。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於過去劫中。 因念佛故得於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 波羅蜜多甚深禪定。乃至諸佛正遍知海。皆
從念佛而生。照曰。當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 西有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 令無間斷。命終之後決定往生。說是語時。二
大菩薩。舒金色臂。以摩照頂與授記曰。汝以 念佛不思議故。畢竟證無上覺。若善男女。願 疾出離。應當念佛。時二菩薩。互說伽陀。照得
聞已益加踊躍。文殊又曰。汝可往詣諸菩薩 院。巡禮以承教授。照如其言。歷請教授。次至 七寶華園。從其園出於大聖前。作禮辭退。且
見向者。善財難陀二青衣。送至門外。照復作 禮舉頭俱失。至十三日。照與五十餘僧。往金 剛窟。無著見大聖處。忽見其地。廣博嚴淨。琉
璃眾寶。以成宮殿。文殊普賢可萬菩薩。佛陀 波利亦在其中。照得見已。隨眾歸寺。其夜三 更。於華嚴院之西樓又見寺。東巖壑之半有
五枝燈。大方尺餘。照曰。願分百燈。以歸一面。 燈分如願。重願分為千炬。炬亦如之。行行相 當。光光相涉。光中殊異。遍於山野。照又前詣
金剛窟。願見大聖。殆其三更。見一梵僧。自稱 佛陀波利。引之入寺。至十二月朔日。於華嚴 院。入念佛道場。於道場中。載念文殊普賢二
菩薩。謂我畢竟證無上覺。又復記我念彌陀 佛決定往生。於是一心念佛。正念佛時。倏見 前來梵僧。入道場云。汝之淨土華臺生矣。後
三年華開。汝其至矣。然汝所見竹林諸寺。何 為不使群生共知。照聞之憶念昔者所見。因 得命匠刻石。兼於所見竹林寺處。特建一寺。
號竹林焉。寺之云畢。照曰。吾事已矣。吾豈久 滯於此哉。不累日而卒焉。逆而推之。向聞梵 僧之說果三年。
[0122b02] 釋自覺。博陵望都人。十歲事本郡開元寺知 欽。為弟子。欽觀其志不群。命名曰自覺。因 戲之曰。聞名思義得無益乎。覺曰。佛種從緣
起。安忘明誨哉。唐至德二年受具。北詣靈壽 禪法寺。習諸經律大小之乘。條然分辯。久而 念曰。人事紛紛。日新萬端。若入泰山。得一盤
石之上結茅。以居足矣。大曆元年。得平山之 西重林院。覺曰。空山無人煩慮不生。以煩慮 不生之地。豈宜佛教無聞乎。固有鬼神之道
在焉。於是為諸幽陰。晨夕講貫者三年。五年 天其大旱。群盜蜂起。加又林麓蒙翳。虎狼交 跡。覺採果實。日充一食。恒陽節度使張昭。
以時亢旱。聞覺精苦屢有祥感。躬自入山。請 曰。昭無政術禍累百姓。三年亢陽。涓澤不 下。引咎自責。良無補矣。又曰。昭聞。龍王依
師聽法。與諸儔類。忘其施雨願哀蒸黎。以起 大悲。則昭之誠無患矣。覺乃焚香。遙望潭洞 而祝曰。惟龍之為雨澤其滋。不滋不澤。龍孰
為德。不頃刻雲霧四起。甘澤大下。是歲恒陽 之人。為之有年。覺自入法以來。甞發四十九 願。其一願者。願由大悲菩薩接見彌陀。於是
鳩率檀度。鑄大悲像。高四十九尺。造寺居之。 及寺之成。盛陳佛事。於大悲前俯伏泣曰。聖 相已就。梵宇已成。願承聖力。早登安養。其夜
三更。忽有祥光二道。作中金色。光中阿彌陀 佛。乘雲而下。觀音勢至左右隨之。佛垂金臂。 桉覺首曰。守願勿悛。利物為先。寶池生處。孰
不如願。俄而光收雲斂。杳無眹迹。後十一年 七月望夕。復見一人於雲間現半身。有若毘 沙門狀。俯謂覺曰。安養之期於斯至矣。即日
覺以所見告弟子。訓其精勤。勇猛於如來法。 無生懈惰。既而於大悲前。跏趺化識。弟子欲 奉靈龕。以歸舊山。州人苦留。遂於大悲寺南 遷塔焉。
[0122c07] 釋懷玉。俗姓高丹丘人。 � 想淨業。僅四十年。 日誦彌陀佛號五萬遍。通誦諸經三百萬卷。 唐天寶元年六月九日。玉之念佛。忽見西方
聖眾數若。河沙中有一人。手擎銀臺。前而示 玉。玉曰。如懷玉者。本望金臺。何為銀臺至 耶。言發臺隱。人亦失之。玉於是後。彌加精
苦。既三七日。向之擎銀臺者。復來告曰。法 師以精苦故。得陞上品。又曰。上品往生必先 見佛。可宜趺坐以俟佛也。未旋踵間。異光照
室。玉乃以手約人曰。不宜觸此光明。吾欲蹈 之而去。又三日異光再發。弟子疑其謝世。環 繞問之。玉曰。非其時也。又曰。汝徒若聞異
香。我報即盡。次日弟子慧命曰。此報必盡。復 於何國以受生也。玉不答。惟書六句偈云。清 淨皎潔無塵垢。蓮華化生為父母。我經十劫
修道來出。示閻浮厭眾苦。一生苦行超十劫。 永離娑婆歸淨土。偈畢香氣四來。弟子中有 以見佛與二菩薩共御金臺。臺傍千百化佛
西下迎玉。玉恭恭合掌。含笑長歸。
[0122c26] 釋齊翰。字等至。吳興沈氏子。高祖陳國子祭 酒。曾祖隋魏州司馬。祖考不仕翰。少時遊寺。 蹈高靜無塵之地。惻然有宿命之知。往之生
處炳如目覩。因捨家焉。唐天寶八年。隸本州 永定寺。九年躋五分壇于開元寺。大曆三年。 轉隸武丘兩州。道俗日至歸奉。然翰性不徇
時。善不近名。每處一室寂如無人。惟其苦學 不棄寸陰。通法華。諸經與諸律部。精敏無儗。 推明勝業。梯引後進。甞謂吳興皎然曰。盡我
所見。資彼所聞。一毫之善。並歸淨土。十年遘 疾。入流水念佛道場。淨土境象。一念頓現。翰 出道場作偈曰。流水動兮波漣漪。芙蕖相照
兮寶光隨。乘光以邁分偕者誰。是日終于虎 丘之東寺。春秋六十八。法臘三十六。初翰出 道場。作偈畢謂弟子曰。善不可捨時不可失。
汝曹能固安養之善乎。弟子曰。孰敢忘之。翰 曰。佛道不忘。汝德由昌。或曰。和尚捨生。何 乃病耶。翰曰。必謝之期雖聖未免。況吾哉。於
是回瞻聖像。倏然而絕。
[0123a16] 釋神皓。字常慶。俗姓徐其先北齊人。曾祖事 陳。因家于吳。皓器宇軒豁風采朗邁。少事道 場懷一師。天寶六年詔下。每郡度僧三人。推
其名節。道業出人者薦之。皓於本郡為薦首。 尋依會稽曇一師。精窮律部。已而歎曰。律部 所防。蓋繩諸己。今之僧徒。捐本逐末。能繩己
者。未始有聞。吾誰區區。取譏眾人哉。乃歸包 山福願寺。逍遙自得士人。高其志尚樂從之 游。以故一時之聲大振。唐乾元元年。詔天下。
二十七寺。各奏大德僧七人。長講戒律。皓承 詔書。僶俛從命。奉戒弟子。開州刺史陸向 給事中嚴 涗 服道弟子禮部侍郎劉太真大理
評事張象廉使李筠。皆欽風德若不迨焉。末 年締結西方法社。以發道俗。其間不能遺塵 慮。以淨六根者多。引退之時。人以為栴檀
林中常材自枯焉。真元六年十月遘疾。十二 月五日。囑弟子惟亮曰。吾於今夕亡之必矣。 所願生者淨土也。汝宜班列。九品為我前導。
其夕淨土兆眹。密現于前。皓乃澡身易衣。以 終其報。報盡之三日。所居之室香氣存焉。
[0123b07] 釋少康。俗姓周縉雲仙都人。母羅氏。初懷之。 夢遊鼎湖峯。得玉女捧青蓮華授之。且曰此 華吉祥。授之於汝。當生貴子。及生康日。青光
滿室。香似芙蕖。襁褓之間。眼碧脣朱。與群兒 異。又復生來絕然不語。相者曰。此子之奇不 可量也。但其不語吾不知矣。七歲母入本郡
靈山寺。陞之殿上。因指殿佛戲之曰。汝敬佛 否。康遽對曰。我佛釋迦其誰不敬。聞者怪之。 以其生來未甞言也。父母由是捨其出家。年
十有五。誦法華楞嚴等經五部。尋於越州嘉 祥寺。學究毘尼。後之上元龍興寺。聽華嚴及 瑜伽諸論。真元初至洛下白馬寺。見殿內文
字累放光明。康不能測。前而探取之。乃善導 昔為西方化導文也。康曰。若於淨土有緣。當 使此文光明再發。所願未已。果重閃爍。康
曰。劫石可移。而我之願無易矣。遂之長安善 導影堂。大陳薦獻。方薦獻時。倏見善導遺像。 昇於空中。謂康曰。汝依吾事利樂有情。則汝
之功同生安養。康聞其語如有所證。南適江 陵果願寺。路逢一僧。謂曰。汝欲化人。當往 新定。言訖而隱。洎到睦郡。睦人尚無識者。未
從其化。康乃丐錢。誘掖小兒與之。約曰。阿彌 陀佛實汝良導。能念一聲與汝一錢。小兒務 其得錢也。隨亦念之。後經月餘。孩孺念佛俟
錢者比比。而是康以俟錢者眾又曰。可念十 聲乃購錢。爾市 廛 小兒。亦如其約。如是一年。 男女無長少貴賤。凡見康者。則曰阿彌陀佛。
以故睦城之人。相與念佛盈道路焉。真元十 年。康於烏龍山。建淨土道場。築壇三級。聚人 午夜行道。每道場時。康自登座。令男女望康
面門。賡聲高唱阿彌陀佛已。又賡聲和之。至 康唱時。眾見一佛從其口出。連唱十聲則有 十佛。若聯珠狀。康曰。汝見佛否。如見佛者。
決生淨土。其禮佛人數千。亦有竟不見者。真 元二十一年十月三日。囑累道俗。當於安養 起增進心。於閻浮提生厭離心。又曰。汝曹此
時能見光明。真我弟子。遂放異光數道棄世 焉。其為墳塔。附于州東臺子巖。漢乾祐三年。 天台德韶禪師重新之。今之人多指其塔。為 後善導焉。
[0123c18] 釋知玄。字後覺。俗姓陳眉州洪雅人。母魏氏。 夢月入懷。因而載誕。乳哺之間。見佛輒喜。五 歲祖令詠華。應聲而就。七歲遇泰法師在寧
夷寺講涅槃經。玄入講肆若覩前。因是夕夢 佛手案其頂。遂出家焉。十一落髮。詣唐興西 安寺。傳大經四十二卷遠公義疏 辯 師圓旨
一百二十五萬言。指擿緇徒。動露老成。時丞 相杜元潁作鎮西蜀。聞玄之名。命講于大慈 寺普賢閣下。黑白之眾。日合萬數。注聽傾心。
駭歎無已。其後蜀人。不敢指認其名。乃本俗 姓。號陳菩薩焉。玄於淨眾寺。聽毘尼通俱舍。 復從其師。下三峽歷荊襄。抵于神京資聖寺。
此寺四海三學之人會要之地。玄敷演經論。 僧俗仰觀。堂外之屨。日其多矣。文宗皇帝聞 之。宣入顧問。甚愜皇情。後學唯識論於安國
信法師。至若外典經籍。百家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