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Sheng Ji 往生集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往生集序[0126b26] 世尊始成正覺。為諸有情普演佛乘。既而機難盡投。由是於一乘中示三乘法。而復於三乘中出淨土一門。今去佛日遠情塵日滋。進之不能發神解超聖階。退之倀倀乎有淪墜之險。而匪仗此門。其何從疾脫生死。大矣哉。可謂起末世沈疴必効之靈藥也。顧古之効多今之効尠。其咎安在。則亦口淨土心娑婆。而堅勇明悟不及前輩云爾。聞昔有傳往生者。歲久滅沒不可復覩。而斷章遺跡班班。互載於內外百家之書。予隨所見輒附筆剳。仍摘其因果昭灼者。日積之成編。殆存十一於千百而已。今甲申竊比中峯廛居。掩關於上方。乃取而從其類後先之。又證之以諸聖同歸。足之以生存感應。計百六十有六條。而間為之贊。以發其隱義。題曰往生集。俾緇素之流觀於是書將指而曰。某也以如是解脫而生。某也以如是純一而生。某也以如是精誠之極感格而生。某也以如是大悲大願而生。某也以如是改過不吝轉業於將墮也而生。某如是上生。某如是中生下生。庶幾乎考古驗今為淨業者左券。而客有過我者。閱未數傳。勃然曰。淨土唯心。心外無土。往生淨土寓言也。子以為真生乎哉。寧不乖於無生之旨。予俟其色定。徐而謂曰。談何容易。如以無生而已矣。一切斷滅不應尚有唯心。果悟無生則生亦奚礙。生既本無故終日生而未甞生也。且爾已盡漏心否乎。對曰不能。噫漏心未盡則生緣未休。生緣未休則托質有所。茫茫三界大苦海中。不生淨土而生何土。六道之匍匐。九品之逍遙。利與害天淵矣。抑未之思歟。飾虛論而爭高。吾亦能之。所以弗為者。夫亦懼生於識法耳行矣。爾誠不以予言為非。即淨土而之佛乘。蓋未甞間隔絲毫。而奚乖之有。客悚然從坐而作。惘然而自失不覺。其汪然泣下而悲且咽也。整衣莊誦之終卷。亟拜亟請梓焉。梓既成。道其始末如此。
[0127a04] 萬曆十二年夏日 杭沙門袾宏識
往生集目錄
第一卷
沙門往生類
第二卷
王臣往生類
處士往生類
尼僧往生類
婦女往生類
惡人往生類
畜生往生類
第三卷
諸聖同歸類
生存感應類
往生集卷之一
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輯
沙門往生類
遠祖師
[0127a26] 晉慧遠。雁門樓煩人。博綜六經。尤善莊老。聞 安法師講般若經。豁然大悟。因剃染事之。太 元六年過潯陽。見廬山閒曠。可以息心。遂感
山神現夢。一夕雷雨。林木自至。刺史桓伊。乃 為建殿。名曰神運。以慧永先住西林。故遠所 居號東林焉。遠住東林。三十年跡不入俗。剋
志西方。高僧鉅儒。凡百四十人。共為淨社。蓮 漏六時禪誦不輟。澄心繫想。三覩聖相而沈 厚不言。後十九年七月晦夕。於般若臺。方從
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無量 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 十四支。洄注上下。演說妙法。佛言。我以本願
力故。來安慰汝。汝七日後。當生我國。又見 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在佛之側。揖 曰。師志在先。何來之晚耶。既知時至。謂門人
曰。吾始居此三覩聖相。今復再見。當生淨土 必矣。至期端坐入寂。時義熙十二年八月六 日也。
[0127b15] 贊曰。晉以前。淨土之旨。雖聞於震旦。而弘闡 力行。俾家喻戶曉。則自遠師始。故萬代而下。 淨業弟子。推師為始祖。可謂。釋迦再說西方。
彌陀現身東土者也。厥功顧不偉歟。予昔遊 廬山。酌虎溪之泉。瞻三咲之堂。徘徊十八賢 之遺跡。見其規模弘遠。足稱萬僧之居。而殿
閣塵埃。鍾鼓閴寂。寥寥然戶異其扃。室殊其 爨矣。哲人云亡。芳躅無繼。嗟夫。
慧永
[0127b24] 晉慧永。河內人。十二出家。既而與遠公。同依 安法師。太元初。駐錫廬山。刺史陶範。捨宅為 西林以居之。絕志塵囂。標心安養。後義熙十
年示疾。忽 斂 衣求屣欲起。眾驚問。答曰。佛 來迎我。言訖而化。異香七日方滅。唐玄宗。追 諡 覺寂大師。
[0127c01] 贊曰。永初入道。與遠師伯仲。而創淨社。以為 萬世法。亦遠祖而永宗矣。至於命終之際。見 佛來迎。先後如出一輒。證往生之瑞。當以二
師為準則焉。
曇順
[0127c06] 晉曇順。黃龍人。幼從羅什法師。講釋群經。什 歎曰。此子奇器也。後入廬山修淨業。時寧蠻 校尉劉遵孝。剏寺江陵。延順經始。盛弘念佛
三昧。宋元嘉二年。別眾坐逝。異香滿室焉。
僧叡
[0127c11] 晉僧叡。冀州人。遊學諸方。遠歷天竺。還關 中。從羅什法師。稟受經義。後預廬山蓮社。宋 元嘉十六年。忽告眾曰。吾將行矣。面西合掌
而化。眾見叡榻前一金蓮花。倏爾而隱。五色 香煙。從其房出。
曇恒
[0127c17] 晉曇恒。河東人。童孺依遠公出家。內外典籍。 無不通貫。自入廬山。專志念佛。義熙十四年。 端坐合掌。厲聲念佛而化。
道昞
[0127c21] 晉道昞。頴川人。幼師遠公。通經律。言與行 合。念佛三昧。究心無間。義熙十四年。豫章太 守王虔。入山謁敬。請紹遠師之席。眾咸宗仰。
元嘉十二年。集眾念佛。就座而化。
[0127c25] 贊曰。言行合一。所謂心口二俱念佛者也。聽 其言則是。稽其行則非。而欲冀往生。將誰 欺乎。
曇詵
[0127c29] 晉曇詵。廣陵人。幼師遠公。勤修淨業。兼善講 說。註維摩經行於世。元嘉十七年。趺坐念佛 而逝。
道敬
[0128a04] 晉道敬。瑯琊人。祖凝之刺江州。因從遠公出 家年十七。博通經論。日記萬言。篤志念佛。蚤 夜弗替。宋永初元年。謂眾曰。先師見命。吾其
行矣。端坐唱佛而化。眾見光明滿室。彌時方 滅。
[0128a09] 贊曰。冲年高才。鮮不自恃。而篤志念佛。非宿 植淨因者乎。今沙彌略涉經論。我慢放逸。白 首而無歸。不得已而談西方晚矣。
佛馱跋陀羅
[0128a13] 晉佛馱跋陀羅。此云覺賢。迦維衛國人。甘露 飯王之裔也。年十六博學群經。深達禪律。姚 秦沙門智嚴至西域。要師達長安。演法東宮。
與羅什法師上下論議。後以懸指海舶遭擯。 入廬山預遠公蓮社。譯出觀佛三昧諸經。宋 元嘉六年。念佛而化。
僧濟
[0128a20] 晉僧濟。入廬山從遠公學。達嘆曰。紹隆大法。 其在爾乎。後疾篤。誠期淨土。遠遺燭一枝曰。 汝可運心安養。濟執燭憑几。停想無亂。又集
眾諷淨土經。五更濟以燭授弟子元弼。令隨 眾行道。頃之。覺自秉一燭。乘空而行。見阿彌 陀佛。接置於掌。遍至十方。歘然而覺。且悲且
慰。自省四大。了無疾苦。明夕。忽起立。目逆 虛空。如有所見。須臾還臥。容色愉悅。謂傍人 曰。吾行矣。右脅而逝。時方炎暑。三日而體不 變。異香郁然。
[0128b01] 贊曰。濟以聖師指示。而生淨土。然則臨終助 念。孰曰無功乎。而留龕溽暑。體發異香。梵行 之精堅驗矣。
慧恭
[0128b05] 晉慧恭。豫章酆城人。與慧蘭僧光等同學。蘭 光繫念淨土。臨終皆有奇應。又五年恭病篤。 雨淚叩頭。誓心安養。念不少間。見阿彌陀佛。
以金臺前迎。恭乘其上。又見蘭等。於臺上光 明中。告曰。長老受生已居上品。吾等不勝喜 慰。恨五濁淹延。相依之晚耳。恭欣然奮迅而 逝。
慧虔
[0128b13] 晉慧虔。少出家戒行精確。義熙年中。投山陰 嘉祥寺。苦身率眾後寢疾。屬想安養。祈誠觀 音。北寺有淨嚴尼者。宿德篤行。夜夢觀音從
西郭門入。清輝妙狀。光映日月。幢幡華蓋。七 寶莊嚴。尼驚異作禮。問大士何往。答云。往嘉 祥迎虔公耳。虔疾雖困。神色如常侍者皆聞 異香。泊然而化。
[0128b20] 贊曰。臨終見佛。或疑純是自己想心。今他人 亦見之何也。當知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慎哉 言乎。
僧顯
[0128b24] 晉竺僧顯。南遊江左。遇疾屬緣西方。虔苦不 替。見阿彌陀佛。光照己身。所患皆愈。即起沐 浴。為傍人說所見。并陳誡因果。辭意剴切。明
晨端坐而化。
[0128b28] 贊曰。懈怠比丘。遇有疾則曰。吾力且憊。待平 復已。然後念佛。不知念佛。為度老病。有疾念 佛。今正是時。而顯以念力。既愈其疾。復得往
生。賢哉。
慧通
[0128c04] 晉慧通。從涼州慧紹禪師。咨受禪法。祈心安 養。微疾。於禪定中。見一人形甚端嚴。語通 云。良時至矣。俄而見阿彌陀佛光明燁然。定
起以告同學。安然而化。異香三日乃歇。
法琳
[0128c09] 晉法琳。臨卭人。專精戒品。止成都靈建寺 修淨業。常持彌陀觀音二經。轉誦之時。輒見 一偉貌沙門。屹然在前。建武二年寢疾。注念
西方。禮懺不息。見諸賢聖皆集空中。合掌而 逝。
[0128c14] 贊曰。琳誦經有沙門現前。蓋誠感耳無足為 異。其生西方。不係乎是。修淨業者。毋取相希 慕焉。
曇鑒
[0128c18] 宋曇鑒。平生片善。迴向西方。誓願見佛。一日 定中。見阿彌陀佛。水洒其面。曰滌汝塵垢。浴 汝心念。及汝身口。皆悉嚴淨。又於瓶中。出蓮
花一枝授之。定起乃與寺僧敘別。夜漸深。獨 步廊下念佛。至五鼓。其聲彌厲及明。弟子 依常問訊。趺坐不動。就而視之。逝矣。
僧柔
[0128c25] 齊僧柔。學方等諸經。惟以淨業為懷。卒之日 見化佛千數。室內外俱聞異香。西向敬禮而 化。
慧光
[0128c29] 齊慧光。居洛陽。著華嚴涅槃十地等疏。妙盡 權實之旨。一日有疾。見天眾來迎。光曰。我所 願歸安養耳。已而淨土化佛。充滿虛空。光曰。
惟願我佛攝受。遂我本願。即彈指罄咳。言氣 俱盡。
[0129a05] 贊曰。天多欲樂。兼有女人非解脫處。古謂。假 饒修到非非想不若。西方歸去來。是以贊淨 土者。謂上品即發彼岸。下生猶勝天宮。今光
於命盡之際。而詳審堅固所願確然。可謂明 且勇矣。
慧進
[0129a11] 齊慧進。居高座寺。誓誦法華。造經百部。願迴 此業得生安養。後聞空中告曰。汝願已足。必 得往生。無病而卒。
道珍
[0129a15] 梁道珍。住廬山修淨業。夢有人乘船海中。問 之。云往彌陀佛國。珍乞隨行。船人云。汝未營 浴室。及誦彌陀經。未可也。覺而浴僧誦經。歷
年不輟。忽房內池面。降白銀臺。因默記其事。 書經函中。命盡之夕。半山以上。如烈火千 炬。交相輝映。邑人遙見。謂是諸王禮覲。及
旦乃聞珍卒。後檢經函。知珍瑞應。宜生淨土 久矣。
[0129a23] 贊曰。遠公三覩聖相而不言。珍公池降銀臺 而默記。古德之厚重類如此。彼淺丈夫者。纔 有少異。曉曉自鳴。小則失其所有。大則增其
魔事矣。可弗慎諸。
神鸞
[0129a28] 後魏曇鸞。少遊五臺。感靈異出家。而性嗜長 生。受陶隱君仙經十卷。後遇菩提流支。乃問 曰。佛有長生不死術乎。支笑曰。長生不死。吾
佛道也。乃授十六觀經曰。學此則三界無復 生。六道無復往。其為壽也。河沙劫石。莫能比 焉。此吾金仙氏之長生也。鸞大喜。遂焚仙經
而修淨業。寒暑疾痛曾無少懈。魏主號為神 鸞。一夕室中見梵僧。謂曰。吾龍樹也。久居 淨土。以汝同志故來相見。鸞自知時至。集眾
教誡曰。勞生役役。其止無日。地獄諸苦。不可 以不懼。九品淨業。不可以不修。因令弟子高 聲念佛。西向稽顙而終。眾聞天樂自西而來。 良久乃已。
[0129b12] 贊曰。黃冠者恒言曰。釋氏有死。神仙長生。今 支公謂佛有長生。仙無長生。此論痛快簡當。 高出千古。鸞法師捨偽歸真。如脫敝屣。豈非
宿有正因者哉。
智者大師
[0129b17] 隋智顗。號智者大師。頴川人。孩幼之時。見像 即禮。逢僧必拜。十八出家於果願寺。後禮南 嶽思大禪師。弘法緣畢。在剡東石城寺。將入
滅謂弟子曰。吾知命在此。不復前進。輟斤絕 弦於今日矣。唱觀無量壽佛經題竟。復曰。四 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
相現。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況戒定熏修。聖 行道力。功不唐捐矣。智朗請云。未審大師證 入何位。沒此何生。師曰。吾不領眾。必淨六
根。損己利人。但登五品。汝問何生者。吾諸師 友。侍從觀音。皆來迎我。言訖唱三寶名。如入 三昧。
[0129b29] 贊曰。大師道德崇重一家教觀。萬代宗仰。而 捨壽之際。惟西方是歸。乃至疏觀經。著十疑 論。恒於此諄諄焉。意可知矣。或曰。疏稱心觀
為宗。淨土其非實歟。噫大師謂。約心觀佛。不 謂無佛。如其無佛。心觀何施。正報既然。依報 亦爾。學台教者審之。
法喜
[0129c07] 隋法喜。常行方等懺法。忽一雉索命。有神人 呵曰。法師當往生淨土。豈償汝命。後於病中。 發願以一生行業。回向西方。至心念佛。即見
佛菩薩來迎。端坐而化。
[0129c11] 贊曰。經稱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 遇時。果報還自受。喜惡得以生淨土不償雉 命。良由一生淨土。永絕輪迴。因緣何從而得
會遇。若其忍悟無生。入塵利物。縱有報償。則 所謂將頭臨白刃。一似斬春風者矣。豈與凡 夫六道等耶。
章安
[0129c18] 隋灌頂。章安人。智者大師弟子也。日以念佛 為事。臨終室有異香。遺誡弟子竟。忽起合掌。 稱阿彌陀佛二大士名。奄然而化。
慧成
[0129c22] 隋慧成。居枝江。誦彌陀經。修西方觀三十年。 常坐不臥。每入定見淨土蓮臺寶樹。臨終之 夕。人夢成坐蓮花。隱隱西去。
道喻
[0129c26] 隋道喻。居開覺寺。念阿彌陀佛。日夜不廢。造 像僅三寸。後於定中。見佛謂曰。汝造我像何 小。喻曰。心大即大。心小即小。言訖見像。身
遍滿虛空。告曰。汝當澡浴清淨明星出時。我 來迎汝。至時果見佛來。光明滿室。遂坐而化。
[0130a02] 贊曰。心大即大。心小即小。然則心穢即穢。心 淨即淨審矣。而喻見一佛遍空。前僧柔慧光。 見多佛遍空。蓋一即多。多即一。非有優劣
也。
智舜
[0130a07] 隋智舜。入廬山踵遠師淨業。大業初。講觀經 畢。即示疾。見鸚鵡孔雀。念佛法僧。出微妙 音。告弟子曰。我今日往生矣。安然而逝。
慧海
[0130a11] 隋慧海。住江都安樂寺。善經論。精誠念佛。 有僧道銓者。至自齊州。齎阿彌陀佛像。微妙 工巧。世所未有。問之則云。此天竺雞頭摩寺
五通菩薩。乘空往彼安樂世界。圖繪而來。海 感慶逢遇虔篤禮敬。乃覩神光炤爍。於是模 寫懇苦。願生彼國。後微疾。夜忽起。依常面西
禮竟。跏趺至曉而逝。儼然如生。
[0130a18] 贊曰。極樂世界過此十萬億佛土。亦非乘空 所可到者。慧海之精誠感佛。彼道銓安知。非 淨土之賢聖乎。
法智
[0130a22] 隋法智。髫年出家。晚歲聞徑直之門。莫如念 佛。乃謂人曰。我聞。經言。犯一吉羅。歷一中 劫。入地獄可信。又言。一稱阿彌陀佛。滅八十
億劫生死重罪。則未之信。有明者示云。汝大 邪見。俱是佛言。何得不信。遂於國清寺兜率 臺。晝夜精勤念佛。忽辭道俗云。某生西方去
也。中夜無疾而化。時有金色光明。照數百里。 江上漁人謂是天曉。遲久方明。始知智之往 生云。
[0130b02] 贊曰。佛云吾言如蜜。中邊皆甜。悉宜信受。 是故信少惡入地獄。而不信一念生西方。此 誠可謂邪見矣。近世喜持呪者。見陀羅尼所
說功德。能易山海役鬼神。滿種種求願。則躍 然而信。見淨土所說功德。能直入聖階。立超 三界。則恬然不介意。其為邪見等耳。可慨也 夫。
善導和尚
[0130b10] 唐善導。貞觀中。見西河綽禪師九品道場。喜 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餘行業。迂僻難成。惟 此法門。速超生死。於是勤篤精苦。晝夜禮誦。
激發四眾。每入室互跪。念佛非力竭不休。出 則為人演說淨土。三十餘年不暫睡眠。好食 送厨。粗惡自奉。凡有 嚫 施。用寫彌陀經十萬
卷。淨土變相三百壁。修營廢墜。燃燈續明。 三衣瓶鉢。不使人持。行不共眾。恐談世事。從 其化者甚眾。有誦彌陀經十萬至五十萬遍
者。有念佛日課萬聲至十萬聲者。得念佛三 昧。往生淨土者。莫能紀述。或問。念佛生淨土 耶。師曰。如汝所念。遂汝所願。乃自念一聲。
有一光明從其口出。十至於百。光亦如之。其 勸世偈曰。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 饒金玉滿堂。豈免衰殘病苦。任汝千般快樂。
無常終是到來。惟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 佛。忽謂人曰。此身可厭。吾將西歸。乃登柳 樹。向西祝曰。願佛接我。菩薩助我。令我不失
正念往生淨土。言已投身而逝。高宗皇帝知 其事。賜寺額曰光明云。
[0130c01] 贊曰。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觀其自行之 精嚴。利生之廣博萬代而下。猶能感發人之 信心。脫非彌陀必觀音普賢之儔也。猗歟大 哉。
智欽
[0130c06] 唐智欽。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