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lement to Record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Lamp 續傳燈錄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續傳燈錄卷第三大鑑下第十一世
汾陽昭禪師法嗣
[0482a18] 潭州石霜楚圓慈明禪師全州李氏子。少為 書生。年二十二依湘山隱靜寺出家。其母有 賢行使之游方。聞汾陽道望遂往謁焉。陽顧
而默器之。經二年未許入室。每見必罵詬。或 毀詆諸方。及有所訓皆流俗鄙事。一夕訴曰。 自至法席已再夏不蒙指示。但增世俗塵勞
念。歲月飄忽己事不明。失出家之利。語未 卒陽熟視罵曰。是惡知識敢裨販我。怒舉杖 逐之。師擬伸救。陽掩師曰。乃大悟曰。是知臨
濟道出常情。服役七年。辭去依唐明嵩禪師。 嵩謂師曰。楊大年內翰知見高入道穩實。子 不可不見。師乃往見大年。年問曰。對面不相
識。千里却同風。師曰。近奉山門請。年曰。真 箇脫空。師曰。前月離唐明。年曰。適來悔相 問。師曰。作家。年便喝。師曰。恰是。年復喝。師
以手劃一劃。年吐舌曰。真是龍象。師曰。是何 言歟。年喚客司點茶來。元來是屋裏人。師 曰。也不消得。茶罷又問。如何是上座為人一
句。師曰切。年曰。與麼則長裙新婦拕泥走。師 曰。誰得似內翰。年曰。作家作家。師曰。放爾 二十棒。年拊勝曰。這裏是甚麼所在。師拍掌
曰。也不得放過。年大笑。又問。記得唐明當時 悟底因緣麼。師曰。唐明問首山。如何是佛法 的的大意。山曰。楚王城畔汝水東流。年曰。秖
如此語意旨如何。師曰。水上挂燈籠。年曰。與 麼則孤負古人去也。師曰。內翰疑則別參。年 曰。三脚蝦蟇跳上天。師曰。一任 [跳-兆+孛] 跳。年乃大
笑。館于齋中日夕質疑。智證因聞前言往行 恨見之晚。朝中見駙馬都尉李公遵勗曰。近 得一道人。真西河師子。李曰。我以拘文不能
就謁奈何。年默然。歸語師曰。李公佛法中人。 聞道風遠至有願見之心。政以法不得與侍 從過從。師於黎明謁李公。公閱謁使童子問
曰。道得即與上座相見。師曰。今日特來相看。 又令童子曰。碑文刊白字。當道種青松。師曰。 不因今日節。餘日定難逢。童又出曰。都尉言。
與麼則與上座相見去也。師曰。脚頭脚底。公 乃出坐定問曰。我聞西河有金毛師子是否。 師曰。甚麼處得者消息。公便喝。師曰。野干
鳴。公又喝。師曰。恰是。公大笑。師辭。公問。如 何是上座臨行一句。師曰。好將息。公曰。何異 諸方。師曰。都尉又作麼生。公曰。放上座二十
棒。師曰。專為流通。公又喝。師曰瞎。公曰。好 去。師應喏喏。自是往來楊李之門以法為友。 久之辭還河東。年曰。有一語寄與唐明得麼。
師曰。明月照見夜行人。年曰。却不相當。師 曰。更深猶自可。午後更愁人。年曰。開寶寺前 金剛。近日因甚麼汗出。師曰知。年曰。上座臨
行豈無為人底句。師曰。重疊關山路。年曰。與 麼則隨上座去也。師噓一聲。年曰。真師子兒 大師子吼。師曰。放去又收來。年曰。適來失脚
踏倒。又得家童扶起。師曰。有甚麼了期。年大 笑。師還唐明。李公遣兩僧訊師。師於書尾畫 雙足。寫來僧名以寄之。公作偈曰。黑毫千里
餘。金槨示雙趺。天人渾莫測。珍重赤鬚胡。師 以母老南歸。至瑞州首眾於洞山。時聰禪師 居焉。先是汾陽謂師曰。我遍參雲門兒孫。特
以未見聰為恨。故師依止三年乃游仰山。楊 大年以書抵宜春太守黃宗旦。使請師出世 說法。守以南源致師。師不赴。旋特謁守願
行。守問其故。對曰。始為讓今偶欲之耳。守大 賢之。住後上堂。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 三 藐 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乃竪起拄杖曰。
這箇是南源拄杖子。阿那箇是經。良久曰。向 下文長付在來日。喝一喝下座。上堂良久曰。 無為無事人猶是金鎖難。喝一喝下座。問如
何是佛。師曰。水出高原。問如何是南源境。師 曰。黃河九曲水出崑崙。曰如何是境中人。師 曰。隨流人不顧斫手望扶桑上堂。雲收霧捲
杲日當空。不落明暗如何通信。僧問。山深覓 不得時如何。師曰。口能招禍。問如何是佛法 大意。師曰。洞庭湖裏浪滔天。問東涌西沒時
如何。師曰尋。問夜靜獨行時如何。師曰。三把 茆。問寶劍未出匣時如何。師曰響。曰出匣後 如何。師噓一聲。問鬧中取靜時如何。師曰。頭
枕布袋。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堆堆 地。曰見後如何。師曰。堆堆地。問一得永得時 如何。師曰。抱石投河。問仗鏌鋣劍擬取師頭
時如何。師曰。斬將去。僧擬議。師便打。師住 三年棄去。謁神鼎諲禪師。鼎首山高第望尊 一時。衲子非人類精奇。無敢登其門者。住山
三十年。門弟子氣吞諸方。師髮長不剪。弊衣 楚音。通謁稱法姪。一眾大笑。鼎遣童子問。 長老誰之嗣。師仰視屋曰。親見汾陽來。鼎
杖而出顧見頎然問曰。汾州有西河師子是 否。師指其後絕叫曰。屋倒矣。童子返走。鼎回 顧相矍鑠。師地坐脫隻履而視之。鼎老忘所
問。又失師所在。師徐起整衣且行且語曰。見 面不如聞名。遂去。鼎遣人追之。不可。歎曰。 汾州乃有此兒邪。師自是名重叢林。定林沙
門本延有道行。雅為士大夫所信敬。鼎見延 稱師知見可興臨濟。會道吾虛席。延白郡請 以師主之。法令整肅。忘軀為法者集焉。上堂。
先寶應曰。第一句薦得堪與佛祖為師。第二 句薦得堪與人天為師。第三句薦得自救不 了。道吾則不然。第一句薦得和泥合水。第
二句薦得無繩自縛。第三句薦得四稜著地。 所以道。起也海晏河清行人避路。住也乾坤 失色日月無光。汝輩向甚麼處出氣。如今還
有出氣者麼。有即出來對眾出氣看。如無道 吾為汝出氣去也。乃噓一聲。卓拄杖下座。上 堂。道吾打鼓四大部洲同參。拄杖橫也。挑括
乾坤大地。鉢盂覆也。蓋却恒沙世界。且問。諸 人向甚麼處安身立命。若也知得向北俱盧 洲喫粥喫飯。若也不知長連床上喫粥喫飯。
次住石霜。當解夏謂眾曰。昨日作嬰孩。今 朝年已老。未明三八九。難踏古皇道。手鑠黃 河乾。脚踢須彌倒。浮生夢幻身。人命夕難保。
天堂并地獄。皆由心所造。南山北嶺松。北嶺 南山草。一雨潤無邊。根苗壯枯槁。五湖參學 入。但問虛空討。死脫夏天衫。生被冬月襖。分
明無事人。特地生煩惱。喝一喝下座。上堂。一 喝分賓主。照用一時行。要會箇中意。日午打 三更。遂喝一喝曰。且道是賓是主。還有分得
者麼。若也分得朝打三千暮打八百。若也未 能老僧失利。因同道相訪。上堂。颯颯涼風景。 同人訪寂寥。煮茶山上水。燒鼎洞中樵。珍重。
問達磨未來時如何。師曰。長安夜夜家家月。 曰來後如何。師曰。幾處笙歌幾處愁。問一物 不將來時如何。師曰。槐木成林。曰四山火來
時如何。師曰。物逐人興。曰步步登高時如何。 師曰。雲生足下。問古人封白紙意旨如何。師 曰。家貧路富。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三
日風五日雨。上堂。夫宗師者。奪貧子之衣珠。 究達人之見處。若不如是盡是和泥合水漢。 良久曰。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
喝一喝。上堂。我有一言。絕慮忘緣。巧說不 得。秖要心傳。更有一語無過直舉。且作麼生 是直舉一句。良久以拄杖畫一畫喝一喝。問
己事未明以何為驗。師曰。玄沙曾見雪峯來。 曰意旨如何。師曰。一生不出嶺。問祖意教意 是同是別。師曰。馬有垂韁之報。犬有 [馬*展] 草之
恩。曰與麼則不別也。師曰。西天東土。問如何 是學人自己。師曰。打骨出髓。上堂。入水見長 人珍重。上堂。面西行向東。北斗正離宮。道去
何曾去。騎牛臥牧童。珍重。上堂。春生夏長即 不問。爾諸人脚跟下一句作麼生道。良久曰。 華光寺主。便下座。上堂。藥多病甚。網細魚
稠。便下座。示眾。以拄杖擊禪床一下云。大眾 還會麼。不見道。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諸 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香嚴恁麼悟去。分明
悟得如來禪。祖師禪未夢見在。且道祖師禪 有甚長處。若向言中取則誤賺後人。直饒棒 下承當辜負先聖。萬法本閑唯人自鬧。所以
山僧居福嚴。秖見福嚴境界。晏起早眠有時。 雲生碧嶂月落寒潭。音聲鳥飛鳴。般若臺前。 娑羅花香散。祝融峯畔。把瘦笻坐盤石。與五
湖衲子時話玄微。灰頭土面住興化。秖見興 化家風。迎來送去。門連城市車馬駢闐。漁唱 瀟湘猿啼嶽麓。絲竹歌謠時時入耳。復與四
海高人日談禪道。歲月都忘。且道居深山住 城郭。還有優劣也無。試道看。良久云。是處 是慈氏無門無善財。問行脚不逢人時如何。
師曰。釣絲絞水。問尋枝摘葉即不問。如何是 直截根源。師曰。楖栗拄杖。曰意旨如何。師 曰。行即肩挑雲水衲。坐來安在掌中擎。問既
是護法善神。為甚麼張弓架箭。師曰。禮防君 子。問如何是佛。師曰。有錢使錢。上堂。祖師 心印。一印印空。一印印水。一印印泥。如今還
有印不著者麼。試向脚跟下道將一句來。設 爾道得倜儻分明。第一不得行過衲僧門下。 且道衲僧有甚麼長處。良久曰。人王三寸鐵。
遍地是刀鎗。喝一喝。卓拄杖下座。上堂。天已 明鼓已響。聖眾臻齊合掌。如今還有不合掌 者麼。有即尼乾歡喜。無即瞿曇惡發。久立珍
重。問磨礱三尺劍。去化不平人。師意如何。師 曰。好去。僧曰點。師曰。爾看。僧拍手一下歸 眾。師曰了。上堂。北山南南山北。日月雙明天
地黑。大海江河盡放光。逢著觀音問彌勒。珍 重。問有理難伸時如何。師曰苦。曰恁麼則舌 拄上齶也。師噓一聲。僧曰。將謂胡鬚赤。師曰
夢見興化脚跟麼。示徒偈曰。黑黑黑道道道 明明明得得得。師室中插劍一口。以草鞋一 對水一盆置在劍邊。每見入室即曰。看看。有
至劍邊擬議者。師曰。險。喪身失命了也便喝 出。師冬日牓僧堂。作此字
![T51p0484_01.gif](/cb_tripitaka_web/figures/T/T51p0484_01.gif) 二二二三几
[((巨-匚)@一)*(氘-气+田)] [水-?+曲] 。其下注曰。若人識得不離四威儀中。首座 見曰。和尚今日放參。師聞而笑之。寶元戊寅
李都尉遣使邀師曰。海內法友唯師與楊大 年耳。大年棄我而先僕。年來頓覺衰落。忍死 以一見。公仍以書抵潭師敦遣之。師惻然與
侍者舟而東下。舟中作偈曰。長江行不盡。帝 里到何時。既得涼風便。休將 櫓 棹施。至京師 與李公會。月餘而李公果沒。臨終畫一圓相。
又作偈獻師。世界無依。山河匪礙。大海微塵。 須彌納芥。拈起幞頭。解下腰帶。若覓死生。問 取皮袋。師曰。如何是本來佛性。公曰。今日熱
如昨日。隨聲便問師。臨行一句作麼生。師曰。 本來無罣礙。隨處任方圓。公曰晚來困倦更 不答話。師曰。無佛處作佛。公於是泊然而逝。
仁宗皇帝尤留神空宗。聞李公之化與師問 答。加嘆久之。師哭之慟。臨壙而別。有旨賜官 舟南歸。中途謂侍者曰。我忽得風痺疾。視之
口吻已喎斜。侍者以足頓地曰。當奈何平生 呵佛罵祖今乃爾。師曰。無憂為汝正之。以手 整之如故。曰而今而後不鈍置汝。後年正月
五日示寂。壽五十四。臈三十二。銘行實於興 化。塔全身於石霜 (續通鑑則平河東。在太平興國 己 卯。據佛運統紀則師入滅於康
定庚辰。以壽數逆而推之。則雍熙丁亥師始生。僧寶傳所載恐失考證) 。
[0484b14] 滁州琅邪山慧覺廣照禪師西洛人也。父為 衡陽太守。因疾傾喪。師扶櫬歸洛過澧陽藥 山古剎宛若夙居。緣此出家遊方參問。得法
汾陽應緣滁水。與雪竇明覺同時唱道。四方 皆謂二甘露門。逮今淮南遺化如在。僧問。如 何是佛。師曰。銅頭鐵額。曰意旨如何。師曰。
鳥嘴魚腮。上堂。奇哉十方佛元是眼中花。欲 識眼中花元是十方佛。欲識十方佛不是眼 中花。欲識眼中花不是十方佛。於此明得過
在十方佛。於此未明聲聞起舞獨覺臨粧。珍 重。僧問。阿難結集即不問。迦葉微笑事如何。 師曰。剋時剋節。曰自從靈鷲分燈後。直至支
那耀古今。師曰。點朱點漆。問如何是賓中賓。 師曰。手携書劍謁明君。曰如何是賓中主。師 曰。卷起簾來無可覩。曰如何是主中賓。師曰。
三更過孟津。曰如何是主中主。師曰。獨坐鎮 寰宇。問蓮花未出水時如何。師曰。猫兒戴紙 帽。曰出水後如何。師曰。狗子著靴行。問拈
椎竪拂即不問。瞬目揚眉事若何。師曰。趙州 曾見南泉來。曰學人未曉。師曰。今冬多雨雪。 貧家爭奈何。上堂欲知常住身。當觀爛壞體。
欲知常住性。當觀拄杖子。拄杖子吞却須彌。 須彌吞却拄杖子。衲僧到這裏若也擬議。劍 梁落膊輸降欵。鐵作胸襟到海隅。擊禪床下
座。上堂。見聞覺知俱為生死之因。見聞覺知 正是解脫之本。譬如師子反擲。南北東西且 無定止。汝等諸人若也不會。且莫孤負釋迦
老子吽。上堂。山僧今日為諸人說破。明眼衲 僧莫去泥裏打坐。珍重。上堂。天高莫測地厚 寧知。白雲片片嶺頭飛。綠水潺潺 澗 底急。東
涌西沒一句即不問。爾生前殺後一句作麼 生道。良久曰。時寒喫茶去。上堂。呵呵呵是甚 麼。開口是合口過。輕舟短棹泛波心。簑衣箬
笠從他破。咦。上堂。十方諸佛是箇爛木橛。三 賢十聖是箇茅溷頭籌子。汝等諸人來到這 裏作麼生。良久曰。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
來正法輪。上堂。剪除狂寇掃蕩攙搶。猶是 功勛邊事。君臣道合海晏河清。猶是法身邊 事。作麼生是衲僧本分事。良久曰。透網金
鱗猶滯水。回途石馬出紗籠。上堂。承言須會 宗。勿自立規矩。若人下得通方句。我當刎頸 而謝之。上堂。拈起拄杖曰。山僧有時一棒
作箇漫天網打俊鷹快鷂。有時一棒作箇布 絲網摝蜆撈蝦。有時一棒作金毛師子。有時 一棒作蝦蟇蚯蚓。山僧打爾一棒。且作麼生
商量。爾若緇素得出。不妨拄杖頭上眼開照 四天下。若也未然。從教立在古屏畔。待使丹 青入畫圖。上堂。擊水魚頭痛。穿林宿鳥驚。黃
昏不擊鼓。日午打三更。諸禪德。既是日午為 甚却打三更。良久曰。昨見垂楊綠。今逢落葉 黃。上堂。拈起拄杖更無上上。放下拄杖是何
模樣。髑髏峯後即不問。汝諸人馬鐙裏藏身 一句作麼生道。若道不得拄杖子道去也。卓 一下便歸方丈。上堂。進前即死退後即亡。不
進不退又落在無事之鄉。何故。長安雖樂不 是久居。上堂。汝等諸人在我這裏過夏。與爾 點出五般病。一不得向萬里無寸草處去。二
不得孤峯獨宿。三不得張弓架箭。四不得物 外安身。五不得滯於生殺。何故一處有滯自 救難為。五處若通方名導師。汝等諸人。若到
諸方遇明眼作者。與我通箇消息。貴得祖風 不墜。若是常徒即便寢息。何故裸形國裏誇 服飾。想君太殺不知時。上堂。僧因看華嚴金
師子章第九由心回轉善成門。又釋曰。如一 尺之鏡納重重之影象。若然者道有也得。道 無也得。道非亦得。道是亦得。雖然如是。更須
知有拄杖頭上一竅。若也不會。拄杖子穿燈 籠入佛殿。撞著釋迦磕倒彌勒。露拄拊掌呵 呵大笑。爾且道笑箇甚麼卓拄杖下座。上堂。
拈拄杖曰。盤山道向上一路滑。南院道壁立 千仞嶮。臨濟道石火電光鈍。琅邪有定乾坤 底句。各各高著眼高著眼。卓拄杖下座。
[0485a28] 瑞州大愚山守芝禪師。太原王氏子。纔陞座。 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一言出口駟馬 難追。問如何是城裏佛。師曰。十字街頭石幢
子。問不落三寸時如何。師曰。乾三長坤六短。 曰意旨如何。師曰。切忌地盈虛。問昔日靈山 分半座。二師相見事如何。師曰。記得麼。僧良
久。師打禪床一下曰。多年忘却也。乃曰。且住 且住。若向言中取則句裏明機。也似迷頭認 影。若也舉唱宗乘。大似一場寐語。雖然如是。
官不容針私通車馬。放一線道有箇葛藤處。 遂敲禪林一下曰。三世諸佛盡皆頭痛。且道 大眾。還有免得底麼。若一人免得無有是處。
若免不得海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