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lement to Record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Lamp 續傳燈錄
Scroll 2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續傳燈錄卷第二十大鑑下第十四世
東林照覺常總禪師法嗣
[0597c12] 洪州泐潭寶峯應乾禪師。姓彭氏袁州萍鄉 人。遍歷諸方。晚至照覺禪師泐潭法席。久之 未蒙印可。示以鳥窠吹布毛因緣。殊不曉解。
一日豁然悟旨。乃成頌曰。潦倒忘機是鳥窠。 西湖湖上控煙蘿。布毛取出無多子。鐵眼銅 睛不奈何。照覺可之。自此推為上首。照覺受
命東林。遂以師繼法席。僧問。十方薄伽梵一 路涅槃門。未審路頭在什麼處。師曰。踏著石 頭硬似鐵。僧云。還許學人進步也無。師曰。點
滴依前落二三。問得旨忘言歸家穩坐。未審 到家一句作麼生道。師曰。閑看白雲生碧落。 靜聽流水過青山。僧云。玉見火時光轉潤。蓮
花在水葉長乾。師曰。更須高著眼。問孤貧赫 赤一物俱無還識渠麼。師曰。不識。僧云。每日 上來下去為甚不識。師曰。渠無面目。僧云。與
和尚同參去也。師曰。同參事怎生。僧云。學人 到這裏却不會。師曰。直須與麼。因浴佛僧問。 佛身無為不墮諸數。那箇是真佛。師曰。殺好
一問。僧云。銅鐵之象且致。今日浴那箇佛。師 曰。煮煠不爛。問金毛踞地百獸潛蹤。學人上 來乞師指示。師曰。腦裂。僧云。學人未曉。師
曰。猶自不知休。僧云。謝師指示。師曰。大眾 笑爾。問春風拂拂春鳥關關。香嚴竹方翠靈 雲花未殘。正當恁麼時如何。師曰。千峯競秀
萬壑爭流。僧云。時節既彰祖意教意如何顯 異。師曰。基法師鼻孔。僧云。馬駒踏殺天下 人。居士吸盡西江水。師曰。須是具眼。師乃
曰。天上月圓地下月半。吞兮吐兮知君錯算。 昨夜清風落太虛。珠璣迸灑蒼崖面。霰雪交 飛竟若為。少林從此露風規。喝一喝。又曰。金
風振野古佛嘉猷。玉露垂珠道人活計。溪邊 漁父盡唱無生。嶺上石人時敲布鼓。殊不知 月裏麒麟看北斗。楚王城畔水東流。住住是
甚麼。二三四七八九。拈得鼻孔失却口。師於 紹聖三年庚子示疾。沐浴淨髮說偈曰。鋒鋩 點滴休相許。目病空花徒指注。六十三年浮
世人踏翻海嶽重歸去。言畢而逝。
[0598a20] 廬山開先廣鑑行瑛禪師。桂州永福縣人姓 毛氏。本州菩提寺受業。初謁慶閑禪師稍悟 玄旨。次參照覺頓息所疑。出世開先。僧問。如
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君山點破洞庭心。僧 云。意旨如何。師曰。白浪四邊繞紅塵何處來。 問少林面壁意旨如何。師曰。入定。僧云。孤負
古人。師曰。罕遇知音。問法輪工已畢推轉意 如何。師曰。活鱍鱍地。僧云。法不孤起仗境方 生。師曰。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
僧畫一圓相。師曰。爭奈諸聖眼何。問有人問 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口打意旨如何。師曰。 猢猻入布袋鐵筋擊烏龜。僧云。不覩雲中雁
爭知沙塞寒。師曰。千眼大悲觀不得。無言童 子暗嗟噓。僧云。為什麼如此。師曰。秖為如 此。乃曰。談玄說妙譬如畫餅充饑。入聖超凡
大似飛蛾赴火。一向無事敗種蕉芽。更外馳 求水中捉月。乃以拂子拂一拂曰。適來許多 見解拂却了也。作麼生是諸人透脫一句。良
久曰。鐵牛不喫欄邊草。直是須彌頂上眠。擊 禪床下坐。又曰。和風習習春日遲遲。山花灼 灼 澗 草離離。紫燕雙飛大野。黃鶯對語高枝。
衲僧到此如凝滯。無限春光付與誰。喝一喝。 又曰。彎石鞏弓架興化箭。運那羅延力定爍 迦羅眼。不射大雄虎。不射藥山鹿。不射雲巖
師子。不射象骨獼猴。且道射箇什麼。良久曰。 放過一著。又曰。水不洗水金不博金。獨露一 心撥開萬象。一大藏教幾張拭不淨故紙。從
上古佛一隊多知解阿師。自茲截斷眾流。更 不百城遊歷。還有與麼衲僧麼。良久曰。點即 不到。又曰。有一人說得一丈一寸也行不得。
有一人行得一丈一寸也說不得。有一人行 得說得。有一人行不得。說不得。此四人中華 藏欲覓一人為師。明眼衲僧試請揀看。又曰。
登山須到頂。入海須到底。學道須到佛祖道 不得處。若不如是盡是依草附木底精靈。喫 野狐涕唾底鬼子。華藏恁麼道。譬如良藥然 則苦口且要治疾阿 [口*耶]
[口*耶] 。又上堂喝一喝曰。 三月青春強半。溪山雨散雲飛。庭花自開自 落。梁燕雙去雙歸。復云。木中有火不鑽不出。
砂中有金不淘不得。心中有道不學不悟。遊 方行脚喚作道人。還曾悟道麼。良久曰。白日 莫空過青春不再來。師材器廣大果於立事。
任人役物如轉石於千仞之溪無不如意。有 照覺之遺風。在開先幾二十年。初苦痰癖屢 求去而不可。臥病坊者三年。一旦起將梵剎
而鼎新之。迄九年而成。窮極壯麗見者駭歎。 素善黃太史魯直。魯直戲謂師為如來藏中 之說客。菩提場中之游俠云。
[0598c10] 廬山萬杉紹慈禪師。姓趙氏桂州人。十八受 具十九遊方。久參總禪師。一日侍立次。問世 尊付金欄外別傳何物。總舉起拂子。師曰。畢
竟作麼生。總以拂子驀口打。師擬開口。總又 打。師忽然有省。遂奪拂子禮拜。總云。汝見何 道理。師曰。拂子屬某甲了。總云。三十年老
將。今日被小卒折倒。自此名聲藉藉。推為東 林上首。遂出世萬杉。僧問。解接無根樹能挑 海底燈意旨如何。師曰。特地光輝。僧云。兔角
點開千聖眼。龜毛拂盡九衢塵。師曰。寒山拊 掌。僧云。好手手中呈好手。紅心心裏射紅心。 師曰。闍梨還接得也未。僧云。蓮社老師親得
旨。人間天上盡蒙恩。師曰。蹉却話頭。問千聖 共傳無底鉢。曹溪路上許誰同。如何是無底 鉢。師曰。千人趒不出。僧云。萬里游滄海忻逢
倒嶽波。師曰。不是弄潮人。問祖師心印狀似 鐵牛之機。正當恁麼時印即是不印即是。師 曰。看取爐中鐵彈子。僧云。忽然打破又作麼
生。師曰。須知痛痒。僧云。今日得遇和尚。師 曰。語脈裏轉却。乃曰。陽鳥啼春觀音戶啟。清 泉照月毘盧界彰。鶴鳴峯頭聲聲不別。散珠
亭上顆顆圓成。乍隱乍彰不撥自轉。還有收 得者麼。試呈似看。良久曰。可笑猿猴探白月。 不知真箇有蟾蜍。下座。又曰。赤水之珠清江
之月。猿猴競探徙爾迷蹤。罔象無心超然自 得。所謂視之有餘光。攬之不盈手。出沒無窮 往來無際。然雖如是。下坡不走快便難逢。乃
喝一喝拍一拍云。赤水之珠清江之月瓦解 氷消。眾中還有英靈變豹者麼。出來救取一 半。良久曰。可憐此意無人會。却使陶潛暗皺
眉。又示眾曰。玉溪不會禪。秖識諸方病。驀下 霹靂散。轉殺也不定。左丞蔡卞讚師真云。靈 光頭頭顯現。獼猴亦背一面。若人欲識師真。 打破鏡來相見。
[0599a15] 東京褒親佛海有瑞禪師。姓陳氏興化軍仙 遊縣人。幼異塵俗默坐終日。父母奇之捨令 出家。依東京景德寺重全上人為師落髮。受
具。造黃龍南禪師法席南公曰。汝為人事來 為佛法來。師曰。為佛法來。南公曰。若為佛法 來即今便分付。遂打一拂子。師曰。和尚也不
得惱亂人。南公器之。然師終未徹。後依泐潭 總禪師始悟玄奧。給侍久之眾推上首。出世 安州太平旌德。被詔住東京褒親。哲宗皇帝
五七入內。賜大覺師名。百日入內。又賜佛海 禪師號。開堂問答罷。師曰問得亦好不問亦 強。一問若不達翻成戲論法。問若有旨答亦
隨機。為什麼宗乘道著千聖退步。寶杖敲時 三乘失轍。蓋為此事似秦鏡當臺千里邪心 自怖。如鏌鎁在袖百億魔軍碎膽。直得大聖
不說說迦葉絕聞聞。大底秖要諸人回光返 本 斂 念收心。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體 湛寂。妙用恒沙物我混同。有人便於此承當
得。猶屬抱橋柱澡洗及乎。捨之似萬里望鄉 關。執之墮在魔王境界。喚作迷時人逐法悟 後法隨人。蓋無私法要千古同規。一句同機
唯人自鑑。到這裏若會得。便見終始一如古 今齊致。至於趙州庭柏清風長在。若不會得 便見雲門凳子天地懸殊。於是不得已便乃
琉璃殿上日午打更。無景林間秋行春令。何 也。妙體雖然無異妙用。蓋有多門。是故釋主 能仁應迹迦維引悲沙界。神通妙力不可思
議。蓋為群生日用三昧而不覺。業識茫然而 莫返。遂致前境紛紜本原錯雜。繇是金僊久 默斯要。於不二境作大佛事。入寂此土經綸
三界。道洽大千化均百億。言滿法界撈籠群 生。敷玄籍以曉果因。垂天真以育情性。無何 機有大小乘分頓漸。故使資糧者。可以推微
達著尋端見緒。然後為散亂者。誡之以定慧。 耽諸樂者。示之以無常。樂小法者。導之以大 方。計諸見者。諭之以無動。泥名相者。開不二
門。此豈不以因言入道籍教明真。一心皎然 萬德咸著。良為於此。末後却曰。如標月指空 拳諭實。噫如此興慈大似有過無功。未如我
金色頭陀隨身活計瑠璃鉢盂傳來無底。任 是千眼大士莫窺其狀。達磨所有生涯大庾 嶺頭擲下。設有萬夫之勇提之不動。後來風
幡事起捲簟義彰。佛手難藏驢脚自露。所以 兒孫事不獲已。曲順人情放一線道。便有紹 續門風聯輝祖焰。佩無我印開不二門。致得 向上金雞 銜
米一粒遍濟十方。真如厩內良駒 獨出踏殺群魔。所以人人盡道。摩竭令嚴承 當者少。支那玄響應之者稀。大眾若據如斯 見識一何少哉。秖如知滋味識痛痒。聆至音
決勝負。寧無一箇半箇。且道能如此者是什 麼人。良久曰。禪關已得裴公達。祖意寧無謝 守評。下坐。又曰。有佛世界以一塵一毛而作
佛事。令見一法者具足一切法。故權為架閣。 有佛化內以忘言寂默為佛事。使學者離一 切相。即名諸佛故。好與三下火抄。有佛土中
以黃花翠竹而為佛事。令覩相者見色即空 故。且付與彌勒。有佛寶剎以法空為坐而示 佛事。使學人不著佛求故。勘破了勾下。有佛
道場以四事供養而成佛事。使知足者斷異 念故。可與下載。有佛妙域以一切語言三昧 作佛事。令隨機入者不捨動靜故。為渠裝載。
大眾且道。於中還有優劣也無。良久曰。到者 須知是作家。
[0599c20] 廬山圓通可僊禪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騎 牛覓牛。僧云。爭奈學人不會。師曰。參取不會 底。上堂良久曰。恁麼散去早是不著便。那堪
長老鼓兩片皮搖三寸舌。說東道西指南言 北轉沒交涉。何故如此。說則乾坤大地該括 微塵。收則纖芥無差絲毫不露。苟或獨超象
外量等太虛。便乃終日說事不為事所礙。古 今三世儼爾目前。曲直條然是非有辨。能和 光同塵隨邪逐惡。恁麼說話也大無端。忽有
箇傑出叢林烜赫禪者。為眾竭力出來掀倒 禪床喝散大眾。將長老推向階下。也許他有 些氣息。有麼既無。老僧倒行此令。拄杖打禪 床一下。
[0600a04] 臨江軍慧力可昌禪師。僧問。佛力法力即不 問。如何是慧力。師曰。踏倒人我山扶起菩提 樹。僧云。菩提本無樹向什麼處下手。師曰。無
下手處正好著力。僧云。今日得聞於未聞。師 曰。莫把真金喚作鍮石。問一念萬年十方坐 斷。學人特伸請益。師曰。先付德山後與臨濟。
僧云。悔伸一問。師便打。問祖意西來請師舉 唱。師曰。達磨當年無如是事。僧云。和尚莫教 話墮。師曰。却被上人勘破。僧云。爭奈文彩已
彰。師曰。向爾道。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 曰。一點水墨兩處成龍。僧云。恁麼則寒潭浪 靜蒼龍宿。玉葉婆娑彩鳳棲。師曰。先記摩騰
後思盧老。問摩竭正令此日全提。如何是摩 竭正令。師曰。喝散白雲擊破虛空。僧云。恁麼 則衝開法王陣。打破祖師關。師曰。更須著力。
僧云。若然者讓老馬駒初出厩。存師聖箭乍 離弦。師曰。也不消得。僧云。灼然水灑不著。 師曰。誰肯便回頭。師乃曰。法王行處草木生
輝。大海騰波須彌岌峇。玄機未發。秖恐眠雲 不深。大用纔彰。便出白蓮社裏。所謂隨方作 主寧類守株。把住放行自由自在。縱有連天
瀑布。不來耳畔生喧。任他雙劍峯高。免向眼 前為礙。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動靜不失其時 其道光明。大眾且道。那箇是光明底事。良久
曰。禾山打鼓聲猶在。自此廬陵米價低。以拂 子擊禪床。又曰。菩提無相相覆大千。法性無 言言滿天下。所以觀音從聞得道。彌勒因見
悟心。祖師門下有何境界便得動止無礙。良 久曰。國師不見客。侍者出山門。
[0600b04] 黃州柏子山德嵩禪師。僧問。如何是顯露底 法。師曰。高著眼。僧云。法不孤起。師曰。露柱 上薦取。僧云。若不得流水還應過別山。師曰。
知心有幾人。乃曰。天地一指絕諍競之心。萬 物一馬無是非之論。由是魔羅潛迹佛祖興 隆。寒山拊掌欣欣。拾得呵呵大笑。大眾二古
聖笑什麼。良久呵呵大笑曰。曇花一朵再逢 春。
[0600b12] 廬陵禾山甘露志傳禪師上堂曰。牛頭沒馬 頭回。劍輪飛處絕纖埃。南北東西無異路。休 言南嶽與天台。所以未離廬阜。 秖 見五峯勢
險三峽聲雄。自牧庵中隨緣度日。便道涅槃 城裏坐致太平。解脫坑中未可安身立命。及 到禾山也見。凌霄峯上雲自卷舒。羅漢洞前
溪聲浩渺。三門佛殿無異諸方。厨庫僧堂仍 皆奮轍。便好抝折拄杖高挂鉢囊。與諸禪德 跨露地白牛。遊壺中天地物外山川唱村田
樂。且恁麼過時。假使諸佛出興於世。地搖六 震天雨四花。終不能管得。也不疑著渠。且道 山僧有何長處便恁麼道。良久曰。白雲乍可 來青嶂。明月那教下碧天。
[0600b25] 泉州開元真覺志添禪師。姓陳氏本州人。因 遊東林謁總禪師。一日室中示吹布毛因緣。 師於言下開悟。乃呈頌曰。老師曾把布毛吹。
舉處分明第一機。欲識箇中端的處。嶺頭遙 指白雲飛。元祐初游京師。徐國大王聞師道 風。一日遣使召師入宮。小參示眾曰。毘盧遮
那實性與汝等諸人本性無別。從曠劫來輪 轉法界。於受生中無本無末無去無來無性 無相無古無今。纖塵不立毫髮難存。無正法
之可分。何像末之為間。故知法界眾生無成 無壞。自性本源是佛。然雖如是。據衲僧門下 天地懸殊。既有生而有滅。復有去而有來。正
像末法既無差。性相昭然而可覩。於其中間 無有成佛無不成佛。於般若藏無所間然。直 饒三世諸佛六代祖師天下老和尚。神通過
於鶖子。辯智勝於滿慈。到這裏也須結舌亡 鋒。良久曰。國令已傳清宇宙。人人各賀太平 年。王又問。如何是佛法底事。師曰。見性即
是。王曰。如何得見性去。師曰。不離十二時中 行住坐臥。皆是古佛道場。王遂領悟密契宗 風。即命四禪入宮陞坐。復求印可。飯千僧閱
大藏以為慶讚。及奏宣仁皇太后賜師真覺 禪師號。固辭不受。賜磨衲袈裟御筆題金環 絛 [金*匊] 。云賜真覺道者當來同成佛果。諸宮屢
賜紫衣四十餘道回奏遍賜諸方禪律。哲宗 上仙。復於福寧殿陞座。賜真覺大師。
[0600c22] 紹興府象田梵卿禪師。嘉興人姓錢氏。僧問。 大悲菩薩用許多手眼作甚麼。師曰。富嫌千 口少。曰畢竟如何是正眼。師曰。從來共住不
知名。問寒風乍起衲子開爐。忽憶丹霞燒木 佛。因何院主墮眉鬚。師曰。張公喫酒李公醉。 曰為復是逢強即弱。為復是妙用神通。師曰。
堂中聖僧却諳此事。僧問。象田有屠龍之劍。 欲借一觀時如何。師橫按拄杖。僧便喝。師擲 下拄杖。僧無語。師曰。這死蝦蟇。上堂。春已
暮落花紛紛下紅雨。南北行人歸不歸。千林 萬林鳴杜宇。我無家兮何處歸。十方剎土奚 相依。老天有箇真消息。昨夜三更月在池。上
在。佛法到此命若懸絲。異目超宗亦難承紹。 竪起拂子曰。賴有這箇堪作流通。於此覷得 便見三世諸佛向燈籠露柱裏轉大法輪。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