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g Qingliang Chuan 廣清涼傳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廣清涼傳卷下清涼山大華嚴寺壇長妙濟 大師賜紫沙門延一重編
* 高德僧事跡十九之餘
* 高德尼事跡二十
* 南宋僧俗所覩靈異二十一
* 靈異蘽木二十二
* 大聖文殊師利古今讚頌二十三
高德僧事跡十九之餘
[1118c18] 釋嘉福。俗姓聶氏。代郡雁門人也。年七歲。於 本州總因寺出家。十五受具。後住清涼望臺。 三十餘年。常誦維摩經。菩薩聲聞二本戒文。
涅槃般若二部。多所悟入。并誦諸部經論百 有餘本。十日一周。略無餘暇。及然五指。供養 文殊。臂上燒燈。求生淨土。至開皇二十四年
十二月下旬。倏見白光一道。直至西方。如是 二日。眾人咸覩。奄然而逝。
[1118c26] 釋道宣。俗姓籛氏。吳興人也。蓋彭祖之後。少 誦教文。長親師席。關之東西。河之南北。求訪 宗匠。無憚苦辛。外總九流。內精三學。戒香芬
潔。定水澄漪。存護法城。著述無輟。尤攻律 藏。窮計幽微。七聚五篇。渙然氷釋。感天厨饋 食。備於先記。自梁迄今。曾無儔匹。按華嚴靈
記云。律師常至中臺頂上。見一童子。形貌 異常。律師問其所由。童子曰。弟子天也。帝釋 遣令巡守聖境。律師又問。道宣嘗覽華嚴經
菩薩住處品。文殊師利。住清涼山。宣自到 山。未嘗得見。其理如何。童子曰。師何致疑。 世界初成。此大地踞金輪之上。又於金輪上。
撮骨狼牙。生一小金輪。其輪。至北臺半腹。文 殊菩薩七寶宮殿之所在焉。園林果樹。咸悉 充滿。一萬菩薩之所圍遶。北臺上面。有一水
池。名曰金井。大聖文殊。與諸聖眾。於中出 沒。與金剛窟正相通矣。大聖所都。非凡境界。 師可知之。言終乃隱。律師下山。向眾親說其 事云。
[1119a16] 釋窺基法師。姓尉遲氏。祖諱懿寧國公。父敬 宗。六軍卿胄之職。任松州都督。伯父敬德。即 唐初總管武略□古。聲名蓋代。封鄂國公。唐
書有四傅。孔子有四科。□付有四聖。大唐三 藏。有四弟子。基光昉測。故今疏主即其一焉。 三藏西域取經。既迴。圓教大乘。創流東土。將
圖普利。必藉周材。法苑所推。專歸疏主。至年 十七。遂預緇林。特奉明詔。為三藏弟子。疏主 專受大乘三藏祕訣。三藏以為廣濟群品。莫
大於弘宣。傳付有歸。受命著述。製法華唯識 等疏一百餘部。盛行於世。又於三藏大師終 後數年。來遊五臺山。禮文殊菩薩。於花巖寺
西院安止。法師常月造彌勒像一軀。日誦菩 薩戒一遍願生兜率。求其志也。感通之應。綽 然可觀。又復親書金字般若經畢。有神光瑞
雲。縈拂臺宇。輝耀函笥。曰我無堅志。靈應何 臻。從遊山訖。旋之京師慈恩寺。於永淳二 年蟬蛻去爾。開元二十三年三月十五日。有
清涼寺普觀善師。與同造功德主。沙門法會。 於中臺頂。造玉石釋迦文殊普賢等一部從。 神功妙絕。至開元二十四年功畢。後武宗會
昌五年。拆天下寺宇。例遭除毀。悲矣。
[1119b09] 釋志遠。俗姓宋氏。汝南人也。早喪所天。孤 養於母。承順顏色。晨夕靡倦。母常讀法華經。 精通五卷。師因夙植善本。每念辭榮。年二十
八。乃啟母出家。事師之禮。服勞無替。躬執 僧後。未常違眾。厥後辭師參學。負笈八年。 南北兩宗。大道淵旨。然於天台頓教。無所宗
尚。可謂定慧雙明。惠修兼備。後聞臺山靈異。 乃結侶同遊。就華嚴寺右小院挂錫。演天台 圓頓。僅四十年。眾因目其院。為天台焉。至會
昌五年。忽絕粒數日。而講課之務。未曾暫息。 及二月十七日。告門人曰。吾平生修進。靡欺 心口。今獲二種果報。臥安眠。覺而無痛惱。吾
所著法華疏十卷。本跡二門。三周記別。開近 顯遠。玄門十卷。五義判釋。止觀十卷。其天台 宗疏。務在宣闡。並使傳通。勿令止絕。言訖。
奄然而逝。春秋七十七。僧臘四十八。
[1119b25] 案碑文云。金光照和尚者。其先河南府澠池 縣人也。俗姓李氏。年十三出家。依於新安縣 寶雲寺主靈粲為師。至年十九。入洪陽山。祖
述迦葉和尚。伏勤三年。猶如一日。可謂衣不 帶。布褐遮身。殘形毀容。勤求至道。和尚謂 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佛常無應。而無不
應。守斯守一。勤則居三。雖恒沙異名。隨緣攝 化。而彼岸同體。感物從權。且清涼山者。諸佛 之應化也。眾生緣重。爾可往焉。師既親受言
教。來至汾州。洎寶應中。遇姦臣兇動。戎馬生 郊。師阻難中。未可前路。乃迴入馬頭山。經姑 射山。又轉至檀特山。六年居山。事慧超禪師。
誓願苦身以崇至學。每興重願。以救蒼生。志 在山林。祈無上覺。禪師知其願重。乃命速行 轉至屋黨山夏縣。師於惠悟和尚。諮參至理。
又聞方山純達禪師。德行清高。名譽遠徹。既 至其所。禪師一見乃問。師從何而來。師曰。 從無所來。禪師乃接以微言。豁然啟悟。乃知
眾生即佛。佛即眾生。三界圓通。唯一心耳。遂 住嵩山。經於三載。禪習為務。守戒為常。每自 思曰。臺山之願竟未心。屬我國家。聖德廣運。
日月照臨。功高百王。業濟千古。至唐大歷二 年。方達五臺山。於大華嚴寺萬菩薩院安止。 其日。忽雷電交發。雨雹駛飛。師乃駭心。默念
大聖。俄爾晴霽。倏覩白光。從臺飛下。光中千 佛。嚴麗赫然。師涕泣交流。舉身投地。而為作 禮。比至舉首。忽然其前湧出高樓十丈。有千
葉花座。而以盛之。遂見諸佛舒金色臂。三摩 師頂。告師曰。爾從今已去。應名金光照耳。諸 佛令師誦金剛般若。以為恒式。言訖。忽然不
見。師心內喜躍。感悟良多。翌日禮辭寺眾。遂 詣祕 � 巖。幽居進德。日有所新。後又自西臺。 忽雷風暴震。曳電注雹。良久雲開。谷騰黃霧。
倏忽之間。千變萬化。師一心瞪視。誓求佛果。 應時和風清暢。雲霧競湧。忽見維摩居士。普 賢菩薩。文殊師利。師悲泣禮拜。忽然不見。又
見二童子引師直詣臺頂。見二如來。淨如瑠 璃。內外明徹。紫光蔽日。白氣浮天。遍滿山 林。盡同金色。同行伴侶。罔知厥由。後又詣東
臺那羅延窟。遙見三僧。乘白雲湧出。至前便 隱。又至夜三更已來。忽見窟前。樓閣層峙。天 樂嘹喨。至數日已。却往祕 � 。居止六載。後繁
峙縣令呂才俊。堅請至縣。虔心供養。後代州 都督辛雲晁。聆師之德望。差指使迎。入大雲 寺。居止為首。廣興佛事。後不知其所終云 耳。
[1120a13] 華嚴疏主法諱澄觀。俗姓戴氏。本越州會稽 山陰縣人也。即唐第八帝肅宗皇帝世。年十 三出家。厥後儒典九流。百家子史。莫不詃盡。
具戒之後。節操非常。但有名山必遊。勝友皆 訪。於大歷十一年。來遊五臺。於華嚴寺西般 若院下。疏主至山前後。遊臺四十餘。後至大
華嚴寺。專讀大乘方等之教。華嚴一經。偏所 翫習。以自悟心。慶在朝聞。卷不釋手。其時。 有善住閣院 (隋朝本名東道場也) 僧名賢林。亦不測之人
也。時充華嚴寺主。乃與寺眾。恭請法師。講華 嚴法華等經。前後五載。法師每謂。華嚴舊疏。 旨約文繁。乃自唯曰。竊以大聖文殊師利。表
乎真智。普賢菩薩。旌乎真理。二法混融。即表 毘盧遮那之自體也。理包萬行。事括千門。廣 喻太虛。周齊罔極。大矣。我即華嚴奧旨歟。我
今既措趾文殊聖都。清涼妙域。華嚴大典。豈 得捐乎。於是。旦暮策懷。思惟造疏。即自華嚴 寺。徙住般若院。從容謂眾曰。余來聖地。曠劫
希逢。欲屏交遊。澄心造疏。可能為余建閣一 座。於上造疏可乎。寺主賢林等。僉曰允從。乃 募工起手。不日而成。時有溫州無著。躬自書
梁。羲之筆跡。奇哉可觀。功畢。疏主於上起立 制疏道場。即唐興元元年四月八日也。朝夕 焚祝。心祈瑞應。數日之後。中夜寢。夢一金
人。於疏主前立。師乃以手攬之。從首飡食。至 足而寤。私心喜曰。此必大聖垂祥。是余飡受 華嚴之法味。得其粹旨。示造疏始終之兆也。
乃起盥漱。遽入道場。焚香設禮。慶謝嘉瑞。厥 後。若躬對聖容。援毫灑翰。才思如流。精釋微 言。未嘗疑阻。遂得一部。七處九會之文。渙然
在目。自興元元年。迄正元元年丁卯歲十一 月五日絕筆。法師既造疏已。乃罄資緣。設千 僧會齋。用為顯慶。又欲驗其疏流通之兆。乃
入道場。祈禱冥應。忽於夜寐。夢見自身化為 大龍。首枕南臺。尾枕北臺。騰躍其身。復化 作千箇小龍。分散而去。疏主覺已。喜曰。斯乃
新疏流行之應矣。於是。華嚴寺主賢林。尚座 悟寂。山門十寺都供養主。溫州無著。并闔山 僧眾。又共設大齋。顯慶新疏。正元四年。并州
節度使馬遂。代州都督王朝光。各遣使齎供 施至山。令請疏主。講其新疏。每日可謂座列 千僧。聆宣妙典。所出學徒。前後計及千數。其 餘事疏。具如別傳所云。
[1120b27] 釋常遇。姓陰氏。范陽人也。先從本土安集寺 出家。師。其性淳朴。體貌魁梧。好適林泉。棲 心物外。大中四年。杖錫孤遊禮五臺山。尋訪
聖跡。止華嚴寺菩薩堂。瞻大聖真容。然右手 中指為供養。後遍歷五頂。大覩祥光。不可勝 紀。至西臺。遇古聖跡。名祕 � 巖。師啟目之
際。忽覩金光。燦爛奪目。漸分雉堞。方勢如 城。即古所謂金色世界也。因問寺僧。寺僧 曰。是地。昔有古德住持。名金光照和尚。斯亦
因光立諡。必其祥也。師悲喜交集。誓居此地。 乃結廬住止。滌慮棲神。一入定門。經四十九 日。鳥飛花雨。合卒香雲。揚袂摳衣。歸依如
市。因即創興梵宇。締搆佛宮。十有七年不下 峯頂。禪誦精勤。寸陰無廢。可謂聖力潛通。道 出凡境。至昭宗運季。師亦化不常。有時撫掌
高聲大笑。或復手執二石相磨。只云。併合併 合。人不測其由。至唐莊宗吞併朱梁之後。人 方悟前語。師神異前知如此。時武皇之在河
東也。嚮慕高德。就山致禮。文德元年夏四 月。命憲州刺史馬師素。傳意邀請。師固不受 命。即以其年七月十八日。囑門人已。蟬蛻而
去。春秋七十二。夏臘五十一。
[1120c20] 釋願成。姓宋氏。不知何許人也。家世儒素。 遐邇知名。不務浮華。不趨榮利。初其母陰氏。 夜夢庭中雙樹。盡放繁花。俄頃而謝。唯有一
枝。獨無凋變。結成珍果。覺而有娠。陰氏心 喜。願生男子。既發願已。如期生男。遂名願 成。乃長從師。獨稱小字。師子衿之歲。出就黌
舍。務學明敏。首冠群輩。厥後。棄俗辭親。詣 五臺山。依佛光寺僧正行嚴為師。至大和五 年。受具。誦大小乘戒。法華。金剛。佛頂。大悲
神呪。用為常務也。武宗世。誅剪釋門。師執志 無改。宣宗皇帝即位。重興佛寺。山門再選召 師。為其首。特許修營佛光一寺。功畢。尋頒命
服師號圓相。就加山門都檢校。至光啟三年 六月五日。忽覺氣志衰敗。乃罄捨衣盂。以充 檀施。無幾而卒。後之人。起塔於寺之西北。
[1121a06] 佛光寺乘方禪師者。遺其姓氏鄉里。即解脫 和尚之孫也。身長七尺五寸。古貌稜稜。垂手 過膝。眉長數寸。目有重瞳。禮念六時。行道
無息。紹其高躅。再修梵宮。臺殿橫空。等級相 次。有太原士女。造立大聖一軀。擬送山門。路 經滹沱。河水泛漲。波濤鼓怒。舟楫傾危。禪師
隔岸遙禮。焚香懇啟。水忽絕流。聖像既濟。湍 激如故。厥後忘其年月。示滅於寺。肉身猶在。 有碑。居寺西一里。
[1121a15] 無名和尚。渤海郡人。即先朝高力士之孫也。 幼年慕道。落紺髮於金園。求具尋師。霑戒品 於京洛。心地淵奧。受荷澤之宗。文藻縱橫。出
湯休之句。可謂法苑之梁棟。釋門之標準。至 正元年。示滅之日。澡盥清潔。淩晨一食。告召 寺眾門徒。跏趺而逝。其後十一年。河東節帥
李公頂謁。聞有異香。重修龕室。感神光數丈。 瑞相仍現。方議茶毘。肉隨火化。霜骨端坐。鮮 潔光明。支節鉤連。瑩滑如玉。建塔於寺。刻石 猶在。
[1121a25] 銓律和尚。本代地土居人也。七歲出家。依年 受具。戒珠清瑩。行業芬敷。外習毘尼藏教。內 修大乘因地。他心通照。事必先知。蔬食不過
中。弊衣纔蔽體。不貯粒粟。不畜縷帛。可謂清 苦高行僧也。示滅之日。有綵雲翳空。天樂盈 耳。異香芬馥。遠近襲人。召集寺眾。執手敘
違。付囑門人。跏趺而滅。
[1121b03] 釋法興。本西京人也。七歲出家。與時流不雜。 承侍師長。策勵忘疲。諷妙法蓮華經。暮年成 誦。又念淨名金偈。不盈九旬。二本戒經。僅踰
一月。日常一過。諷味精通。律軌精嚴。秉持無 犯。來禮聖跡。志樂林泉。隸名佛光。遂有終焉 之志。四方供利。身不主持。付囑門人。修彌勒
大閣。凡三層九間。高九十五尺。尊像莊嚴。靡 不周備。已至七十二位聖賢。八大龍王。臺山 諸寺聖象。萬有餘尊。繪塑悉具。僧徒稱讚。眾
口一辭。列上所屬。請充山門都綱。規矩準繩。 為後世法。大和二年正月。聞空中有聲云。入 滅時至。兜率天眾。今即來迎。師乃澡浴焚香。
端坐而滅。建塔在寺西北一里。
[1121b16] 王子燒身寺。必救都綱者。不知何許人也。未 詳其字姓。蓋聞諸古老口相傳授。事多湮廢。 今但傳其梗概。孔聖所謂我愛其禮。斯亦如
之。世傳閻羅王之師舅也。以曾掌僧務。因謂 之都綱。昔清涼府。即今五臺縣之故城也。彼 其縣宰。忘其名氏。夏中獨坐。夜飲於公廡之
下。倏見數人。形質甚偉。持枷鎖。似官中追攝 人者。至前立。其縣宰。詰問厥由。對曰。某閻 羅大王之使卒。大王遣來相追攝爾。公可行
焉。宰於是大駭起立。謂獄使曰。死即古今之 常事。余不罹也。祇緣有寡親在堂。唯憑官俸。 以為恩養。若赴追攝。孝養弗周。若待其百年。
死而無恨。今廣貽金玉。可能捐否。卒曰。此大 王嚴命。某不敢專也。公若要免。五臺山王子 燒身寺。有必救都綱。是大王之外舅。若能往
告。必能相為也。於是。縣宰。遽俾被馬與府 卒。怱怱而發。比至日出。乃得達寺。師房扉尚 掩。眠猶未興。宰躬自敲門。微聲而喚。少頃。
師出。宰即折躬致禮。師曰。山僧愿德。不銷貴 人之禮。宰舊嘗巡山。頗相輕視。此時事逼。致 敬忘勞。曰不識聖人。罪寔深矣。泣淚又拜。師
因問其故。宰具述厥由。師曰。可也。因索紙 筆。具書其事。書畢。付與其宰。宰致拜再三。 陳謝而退。自後至官滿了無他事。師自此傳
名。名既彰矣。師尋亦示滅。有塔。見在寺之東 南。集傳者曰。此大聖化。故化金閣傳云。凡聖 混居。斯其驗矣。
[1121c14] 降龍大師。俗姓李氏。諱誠惠。本蔚州靈丘 縣人也。其親壯而無嗣。聞五臺山文殊靈異。 躬詣祈請。既還。妻即感娠。後月滿生男。鄉閭
嗟異。咸云聖子。及長。風骨爽秀。神智不群。 乃詣臺山。依真容院殿主法順為師。至年二 十。登壇受具。東臺東南。約一百餘里。有池名
龍宮者。耆舊相傳。大師嘗居彼。結廬修道。今 見有叢樹。故基猶在。師於淨瓶中。素畜一龍。 龍曾逃出。入清水河。中有一巨石。上通三穴。
潛隱其。一日凌旦。河上西南。見白氣出。師知 龍潛其下。乃携瓶詣河。向石穴大叱之。龍還 入瓶。携之歸庵。其泉猶有靈異。雖河瀑漲淤
滓混流。獨此泉中。略無纖穢天禧年中。余親 往觀之。今龍泉店。亦因泉得名也。大師。嘗於 西臺東北李牛谷中。亦有結廬誦經之所。嘗
感山神現身聽法。後有王子寺僧湛崇等。率 眾連書。慇請住寺。展師資禮。師不違來。願徙 居彼寺。故得金峯增耀。寶壤騰芳。九州之琛
賮皆來。十寺之樓臺益盛。財施法施。佛田僧 田。由師住持。同霑利澤。後唐莊宗。聞師高 行。同光元年七月。遣使持紫衣師名。勅書賜
之。詔云。誠惠鷲嶺。名流雞園。上哲精守護 鵝之戒。弘宣住雁之談。潛括三乘。深明四 諦。忍草長新於性苑。意花不染於情田。自
隱跡靈峯。棲心勝地。泛慈舟而拯溺。持慧炬 以引迷。五百龍神。皆降懿德。一萬聖眾。盡繼 玄蹤。為法宇之棟梁。作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