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g Hong Ming Ji 廣弘明集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廣弘明集卷第二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歸正篇第一之二
* 元魏書釋老志 齊著作魏收
* 高齊書述佛志 隋著作王邵
魏書釋老志
齊著作魏收
[0101a15] 大人有作司牧生民。結繩以往書契所紀。羲 軒已還至於三代。墳典之迹為秦所焚。漢採 遺籍復若山丘。固使六家七略班馬區異。釋
氏之學聞於前漢武帝。元狩中霍去病獲 昆邪王及金人率長丈餘。帝以為大神。列 於甘泉宮。燒香禮拜。此則佛道流通之漸也。
及開西域。遣張騫使大夏。還云。身毒天竺 國有浮圖之教。哀帝元壽中景憲受大月氏 王口授浮圖經。
[0101a24] 後漢明帝夢金人。項有日光飛行殿庭。傅毅 始以佛對帝。遣郎中蔡愔博士秦景等。使於 天竺寫浮圖遺範。仍與沙門迦攝摩滕竺法
蘭還雒陽。又得經四十二章及釋迦立像。帝 令畫工圖之。置清涼臺及顯節陵上。緘經於 蘭臺石室浮圖。或言佛陀。聲相轉也。譯云淨
覺。言滅穢成明道為聖悟也。凡其經旨。大抵 言生生之類皆因行業而起。有過去當今未 來。歷三世識神常不滅也。凡為善惡必有報
應。漸積勝業陶冶麁鄙。經無數劫藻練神明。 乃致無生而得佛道也。其間階次心行等級 非一。皆緣淺以至深。藉微而為著。率在於積
仁順蠲嗜慾。習虛靜而成通照也。故其始修 心則依佛法僧。謂之三歸。若君子之三異 也。又有五戒。去殺盜婬妄言飲酒。大意與仁
義禮信智同。云奉持之則生天人勝處。虧犯 則墜鬼畜諸苦。又善惡生處凡有六道焉。
[0101b12] 諸服其道者。則剃落鬚髮釋累辭家。結師資 遵律度相與和居。治心修淨行乞以自給。謂 之沙門。或曰桑門。亦聲相近也。其根業各差。
謂之三乘。聲聞緣覺及以大乘。取其可乘運 以至道為名也。上根者修六度進萬行。拯 度億流彌歷長遠。登覺境而號為佛也。本號
釋迦文。此譯能仁。謂德充道備戡濟萬物也。 降於天竺迦維羅衛國王之子。生於四月八 日夜。從母右脇而出。姿相超異者三十二種。
天降嘉瑞亦三十二而應之。以二月十五日 而入涅槃。此云滅度。或言常樂我淨。明無遷 謝及諸苦累也。又云。諸佛有二義。一者真實。
謂至極之體妙絕拘累。不得以方處期。不可 以形量限。有感斯應。體常湛然。二權應者。謂 和光六道同塵萬類。生滅隨時脩短應物。形
由感生體非實有。權形雖謝真體不遷。但時 無妙感。故莫得常見耳。斯則明佛生非實生 滅非實滅也。佛既謝往。香木焚屍靈骨分碎。
大小如粒。擊之不壞。焚亦不燋。而有光明神 驗。謂之舍利。弟子收奉竭香花致敬慕建宮 宇。謂之為塔。猶宗廟也。故時稱為塔廟者是
矣。於後百年。有王阿育者。以神力分佛舍 利。役諸鬼神造八萬四千塔。布於世界。皆同 日而就。今雒陽彭城姑臧臨淄。皆有阿育王
寺。蓋承其遺迹焉。而影迹爪齒留於天竺。中 途來往者。咸言見之。初說教法後皆著錄。綜 覈深致無所漏失。故三藏十二部經。如九流
之異。統其大歸終以三乘為本。後有羅漢菩 薩。相繼著論贊明經義。以破外道。皆傍諸藏 部大義。假立外問而以內法釋之。傳於中國
漸流廣矣。漢初沙門皆衣赤布。後乃易以雜 色。至於微言隱義。未之詳究。有沙門常山衛 道安。性聰敏。日誦萬餘言研求幽旨。慨無
師匠。獨坐靜室十有二年。覃思搆精神悟妙 賾。以前出經多有舛駁。乃正其乖謬。爾後沙 門傳法大著中原。
[0101c19] 魏先建國出於玄朔。風俗淳一與西域殊絕。 故浮圖聲教未之得聞。及神元與魏晉通聘。 文帝在洛陽。昭成在襄國。備究南夏佛法之
事。太祖平中山。經郡國見沙門皆致敬。禁軍 旅無有所犯。有沙門僧朗。與其徒隱于泰山。 帝致書以繒素氈罽鉢錫為禮。今猶號朗
公谷焉。天興元年下詔曰。夫佛法之興其來 遠矣。濟益之功冥及存沒。神蹤遺法信可依 憑。其勅有司。於京城建飾容範修整宮舍。令
信向之徒有所居止。是歲作五級佛圖耆闍 崛山及須彌山殿。加以繢飾別搆講堂禪房 及沙門座。莫不嚴具焉。
[0102a02] 太宗踐位。亦遵先業。京邑四方建立圖像。仍 令沙門敷導民俗。皇始中趙郡沙門法果。戒 行精至開演法籍。太祖詔徵以為沙門統綰
攝僧徒。言多允愜供施甚厚。太宗崇敬彌加 於前。永興中前後授以輔國宜城子忠信侯 安城公之號。皆固辭。帝常親幸其居。以門狹
小不容輿輦。更廣大之。年八十餘。太常中 卒。帝三臨其喪。追贈老壽將軍趙胡靈公。初 果年四十始為沙門。有子曰猛。詔令襲果所 加爵
(云云所述沙門等文多不載) 。
[0102a12] 世祖燾即位。亦遵太祖太宗之業。每引高德 沙門與共談論。四月八日輿諸佛像行於廣 衢。帝親御門樓臨觀散花以致禮敬。世祖平
赫連昌。得沙門惠始。本張氏。清河人。聞羅什 出經。詣長安見之觀習禪定。於白渠北。晝則 入城聽講。夕還處靜三輔。有識者多宗之。劉
裕滅姚泓。留子義真鎮長安。真及僚佐皆敬 重焉。後義真之去長安也。赫連屈局追敗 之。道俗少長咸見坑戮。惠始身被白刃而體
不傷。屈局大怒召始於前。以所佩寶劍自擊 之。又不能害。乃懼而謝罪。後至京都多所訓 導。人莫測其迹。世祖重之。每加禮敬。自初習
禪至於沒世。五十餘年。未嘗寢臥。跣行泥塵 初不污足。色愈鮮白。世號白脚阿練。自知 終期齋潔端坐。僧徒滿側。凝泊而絕。停屍
十日。容色如一。死十餘年開殯改葬。初不傾 壞。舉世異之。送葬者六千餘人。莫不感慟。中 書監高允為傳頌其德迹。冡上立石精舍。圖 像焉存。
[0102b02] 世祖雅好莊老。諷味晨夕。而富於春秋。銳志 武功。雖歸宗佛法敬重沙門。而未覽經教深 求緣報之旨。及得寇謙之道以清靜無為有
仙化之證。遂信行其術。司徒崔浩奉謙之道。 尤不信佛。與帝言數加誹毀。謂虛誕為世 費。帝以其辯博頗信之。會蓋吳反於杏城。
關中騷擾。帝西伐至長安入寺中觀焉。沙門 飲從官酒。入其便室見有財產弓矢及牧守 富人所寄藏物。蓋以萬計。帝先忿沙門非法。
浩時從行。因進其說下詔誅長安沙門。焚破 佛像。勅留臺下。四方一依長安行事。又詔曰。 彼沙門者假西戎虛誕妄生妖 孽 。非所以齊
一政化布淳德於天下也。自王公已下有私 養沙門者。皆送過期不出沙門。身死容者誅 一門。時恭宗為太子監國。素敬佛道。頻表
陳刑殺之濫又非圖像之罪。再三帝不許。乃 下詔曰。昔後漢荒君。信惑邪偽妄假睡夢。信 胡妖鬼以亂天常。自古九州無此也。誇誕大
言不本人情。叔季之世。闇君亂主莫不眩焉。 由是政教不行。禮義大壞。鬼道熾盛。視王者 之法蔑如也。自此已來繼代禍亂天罰極行
生民死盡。五服之內鞠為丘墟。千里蕭條不 見人跡。皆由於此。朕承天緒屬。當窮運之弊。 欲除偽定真。復羲農之政其一切蕩除胡神
滅其蹤迹。庶無謝於風氏矣。自今已後敢有 事胡神。及造其形像泥人銅人者門誅。雖言 胡神問今胡人若有若無皆是前代漢人無賴
子弟劉元真呂伯強之徒接乞胡之誕言。用 老莊之虛假。附而益之。皆非真實。至使王法 廢而不行。蓋大姦之魁也。世有非常之人。能
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歷代之偽物。有 司宣告。在所諸有佛圖形像及胡經皆擊破 焚除。沙門無少長悉坑之。是歲真君七年三
月也。恭宗言雖不用。然猶緩宣詔書。遠近豫 知各得為計。京邑四方沙門多亡匿而免者。 其金銀寶像經論。大得祕藏。至於土木寺塔 聲教所及。皆畢除毀。
[0102c10] 集論者曰。帝本戎馬之鄉。素絕文義之迹。既 參軍事所往誅殄。惟斯為政餘無涉言。故殺 史官恥述過也。屬崔浩密構莫識佞辯。遂行
誅除。時以為一代之快意也。不久癘及。追 悔無由。視崔浩若仇讎。淫刑酷毒為天下同 笑也。
[0102c16] 初浩與寇謙同從。苦與浩爭浩不從。謙 曰。卿今促年壽滅門戶矣。至真君十一年。 浩誅備五刑。時年七十。帝頗悔之。然業已
行難中修復。恭宗潛欲興之。未敢言也。時法 令寬弛。存信之家奉事沙門。竊法服講誦者 殷矣。至十三年二月因癘而崩。子晃讒死。而 孫立焉。
[0102c23] 檢別傳。浩非毀佛法。宗尚天師寇謙之。學仙 道也。妻郭氏敬信釋典。誦金剛般若。浩 取焚之。捐灰於廁。及幽執檻車送于城南。使
衛士十人行溲其上。呼聲嗷嗷聞于行路。浩 曰。斯吾投經之現報也。初浩得肆其佞。誅 夷釋門。深文加謗昌言下詔。以為妖鬼之大
魁也。帝未委之。可謂非常之人。能行非常之 事。信矣。浩門既誅。清河崔氏無遠近。及范陽 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皆浩之親姻也。盡
夷其族。詩云。讒人罔極。交亂四國。驗矣。集 論者曰。自古三公之加刑者。斯最酷也。豈非 恨其飾詐邪佞濫毒仁祠致癘及躬無由自免 顯戮讒構密悔前 愆
。剋己復禮固難則矣。不 自責於闇惑。方乃作虐尤人。終非靜過。畢為 噬臍者所及。昔龍逢之遭夏桀。比于之剖殷 辛。炮烙以樹嚴刑。酒池以悅臣妾。時人豈
謂為正化也。縱而飾非褒而唱善。及後南巢 被放白旗懸首。無有代者身自當之。國除身 喪無所追收。禍不旋踵自貽伊戚。 沿 斯已
後。代代率然禪讓之道。魏文開其實錄。覈於 終古。堯舜其猶病諸。故佛經曰。二儀尚殞。國 有何常。斯至言也。世祖若能撫躬反問本隷
幽都禮義之所不行慈濟。由來莫識。不知昔 乘何業奄有中原。如何恣此昏凶。行茲傲虐。 事不可也。用此自勵追悔絕乎。
[0103a19] 時有沙門玄高者。空門之秀傑也。通靈感眾。 道王河西涼平。東歸太武信重。為太子晃之 師也。晃孝敬自天崇仰佛法。崔寇得倖於帝。
恐晃攝政或見危逐。密讒於帝謂有異圖可 不先慮。帝乃信之。便幽太子於深宮。帝夢其 祖父執劍怒曰。太子仁孝忠誠允著。如何信
讒。帝寤集朝臣以述之。諸雄伯曰。太子無事。 枉見幽辱。帝又信之。以真君五年正月。下 詔曰。朕承祖宗重光之緒。思闡鴻業恢隆萬
代。武功雖昭而文教未暢。非所以崇太平之 治也。今域內安逸百姓富昌。宜定制度為萬 世之法。夫陰陽有往復。四時有代序。授子任
賢安全相付。所以休息疲勞式固長久。古今 不易之令典也。可令皇太子嗣理萬機總統 百揆。更舉賢良以備列職。擇人授任而黜陟
之。其朝士庶民。皆稱臣於太子。云云。崔浩又 譖云。太子前事實有謀心。但結高公道術。故 令先帝降夢。如此物論事迹難明。若不早除
必為巨害。帝又納之。即幽太子死之。又收高 於平城南縊之。即宋元嘉二十一年也。爾夜 門人莫知其死。忽有光明繞塔入房。有聲曰。
吾已逝矣。弟子等奔赴屍所。請告遺訣。高 蹷然起坐曰。大法應化隨緣盛衰。盛衰在迹 理恒湛然。但念汝等不久復當如我耳。汝等
死後法當復興。善自修心無令後悔。言已便 臥而絕。崔浩讒辭既深。能令父猜其子。乃至 幽死。況沙門乎。
[0103b17] 太武以真君十三年二月五日崩。太子先已 幽死。吳王以九日即位。改元永平。十月一日 吳王又崩。帝孫諱濬即位。改元興安。是為文
成帝也。廟號高宗。然佛教遠大光明四海。此 洲萬國無王不奉。魏北雖除南宋彌盛。稱 為真君明主。不亦惑乎。猜子而信賊臣。孰可
悼乎。感癘而自嬰禍。斯酷甚乎。民思返政。 存立非一。
[0103b25] 興安元年高宗踐極。下詔曰。夫為帝王者。必 祇奉明靈顯彰仁道。其能惠著生民濟益群 品者。雖存往古猶序其風烈。是以春秋嘉崇
明之禮。祭典載功施之族。況釋教如來功濟 大千惠流塵境。尋生死者歎其達觀。覽文義 者貴其妙門。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
排撥群邪。開演正覺。故前代已來莫不崇尚。 亦我國家常所尊事也。世祖太武皇帝。開廣 邊荒德澤遐被。沙門道士善行純誠。如惠始
之倫無遠不至。風義相感往往如林。夫山海 之深怪物多有。姦婬之儔得容假託。諸寺之 中致有兇黨。是以先朝因其瑕釁戮其有罪。
有司失旨一切禁斷。景穆皇帝每為慨然。值 軍國多事。未遑修復。朕承鴻緒君臨萬邦。思 述先志以隆斯道。今制諸州城郡縣。於眾居
之所。各聽建佛圖一區。任其財用不制會限。 其有好樂道法欲為沙門。不問長幼。出於良 家性行素篤。鄉里所明者聽出家。率大州五
十。小州三十人。足以化惡就善播揚道教 也。於即天下承風朝不及夕往時所毀圖寺。 並還修復。佛像經論皆得顯出。于時罽賓王
種沙門師賢者。東遊涼城。又遊京下。值罷 佛法。權假醫術而守道不改。於修復日即為 沙門。同輩五人。帝親為下髮。賢為僧統。云 云。
[0103c21] 興光元年勅有司。於五級大寺。為太祖已下 五帝。鑄釋迦文像五軀。各長一丈六尺。用 赤金二十五萬斤。
[0103c24] 沙門曇曜帝禮為師。請帝於京西武州西山 石壁。開窟五所鐫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 六十尺。彫飾奇偉冠於萬代。今時見者傳云。
谷深三十里。東為僧寺。名曰靈巖。西頭尼寺。 各鑿石為龕。容千人。已還者相次櫛比。石 崖中七里極高峻。佛龕相連餘處。時有斷續。
佛像數量孰測其計。有一道人。年八十。禮像 為業。一像一拜至于中龕而死。尸殭伏地。 以石封之。今見存焉。莫測時代。在朔州東三
百里恒安鎮西二十餘里。往往來者述之。誠 不思議之福事也。
[0104a06] 皇興元年高祖孝文誕載。於恒安北臺起永 寧寺七級佛圖。高三百餘尺。基架博敝。為天 下第一。又於天宮寺。造釋迦文像。高四十三
尺。用赤金十萬斤黃金六百斤。又搆三級石 佛圖高十丈。榱棟楣楹上下重結。大小皆石。 鎮固巧密為京華壯觀。
[0104a12] 延興元年顯祖獻文禪位於太子僧蓋一名 宏。即孝文也。年五歲聰聖玄覽。窮神知幾。 既初踐位。顯祖移御北苑崇光宮統習玄籍。
建鹿野佛圖於苑中之西山。去崇光右十里 巖房禪室。禪僧居之。
[0104a17] 承明元年顯祖大上皇崩。造建明寺。爾後建 福度僧立寺非一。
[0104a19] 太和十六年下詔。每年四月八日七月十五 日。聽大州一百人為僧尼。中州五十下州二 十人。著令以為常准。太和十九年常幸徐州
白塔寺。顧諸王侍臣曰。此寺近有名僧嵩法 師者。受成實論於羅什。後授淵法師。淵又授 登紀二法師。朕每翫成實。可以釋人深情。故
至此寺。道登雅有義業。高祖眷賞恒侍講論 於禁內。及卒帝悼惜。施帛千匹。說一切僧齋 京城七日行道。下詔曰。朕師登法師奄至
徂。背痛怛摧慟不能已。已比藥治。慎喪未 容即赴。便准師義哭諸門外。緇素榮之。西域 沙門跋陀者。有深道業。帝所敬重。詔於少室
山陰立少林寺。以居之。公給衣供。
[0104b03] 二十一年五月詔曰。羅什法師可謂神出五 才志入四行者也。今常住寺猶有遺蹤。欽悅 循跡情深遐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