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 Zheng Lun 辯正論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辯正論卷第三唐沙門釋法琳撰
十代奉佛上篇第三
[0502c09] 儒生曰。信心漸發邪執稍迴。又問曰。漢地君 王奉佛至信。久而彌篤。為福有徵者。可得聞 乎。
[0502c12] 開士喻曰。自項日降靈摩蕂入洛。歸心奉法 不可殫言。今當為子略陳十代君王三公宰 輔通儒博識敬信佛者。以告子也。
* 晉世祖武皇帝 (龍顏奇偉盛明革運大弘佛事廣樹伽藍)
* 晉惠帝 (歸心妙道。契意玄宗。仍於洛下造興聖寺。供養百僧)
* 晉敏帝 (篤意冥感遠降神儀。仍於長安造通靈白馬二寺)
[0502c18] 右西晉二京。合寺一百八十所。譯經一 十三人七十三部。僧尼三千七百餘人
* 晉中宗元皇帝 (文軌大同中興江左。造瓦官龍宮二寺。度丹陽建業千僧)
* 晉肅宗明皇帝 (聰聖玄覽設齋興福。造皇興道場二寺。集義學名稱百僧)
* 晉顯宗成皇帝 (至意冥通聖德遐感。造中興鹿野二寺。集翻經義學千僧)
* 晉孝哀皇帝 (延問侍臣迴心妙理嘉賓切對大啟龍光)
* 晉太宗簡文皇帝 (仁恕溫含。作聖欽明。造像建齋度僧立寺於長干故塔起木浮 圖壯麗殊偉)
* 晉烈宗孝武皇帝 (精心奉法。志念冥符。師子國王欽其懷道。故遣沙門曇摩撮。遠 送玉像以表丹情。召義解僧。造皇泰寺仍捨舊第為本起寺)
* 晉安皇帝 (篤信無怠。福興皇叢於育王塔立大石寺)
[0503a02] 右東晉一百四載。合寺一千七百六十 八所。譯經二十七人二百六十三部。僧 尼二萬四千人。
* 宋高祖武皇帝 (啟聖建元。還淳反朴。口誦梵本手寫戒經。造靈根法王二寺。供招賢聖徧 學千僧也)
* 宋太宗明皇帝 (至治克昌。口誦般若。造丈八金像四軀鑄不成改為丈四。立即圓滿。 莊嚴成就。還高丈八。旦食解齋。爰感舍利。造弘普中寺以召名僧)
* 宋太祖文皇帝 (奉齋不殺。精心慕道。尚之雅對佛戒為宗。坐致太平允如聖旨。欽仰求 那務興大法。造禪雲寺。常供養千僧)
[0503a11] 右宋世合寺一千九百一十三所。譯經 二十三人二百一十部。名僧智士欝。若 稻麻。寶剎金輪森如竹葦。釋教隆盛篤
信倍多。僧尼三萬六千人。
* 齊太祖高皇帝 (手寫法華。口誦般若。四月八日常鑄金像。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養三百 名僧。立陟屺正觀二寺)
* 齊世祖武皇帝 (造招賢遊玄二寺。集義學翻經三百僧。三教格量四年考校)
* 齊高宗明皇帝 (寫一切經。造千金像。口誦般若常轉法花經造歸依寺召習禪僧。身持六 齋。務修十善)
[0503a20] 右齊世合寺二千一十五所。譯經一十 六人七十二部。僧尼三萬二千五百人。
* 梁高祖武皇帝 (性度弘偉。風鑒朗拔。遊心七覺。陶思八禪。制五時論。轉四方等。造光宅同 泰等五寺。集重雲殿講眾千僧國內普持六齋。兆民皆受八戒)
* 梁太宗簡文皇帝 (天姿高朗。風神超邁委心妙法。徧覽玄章。造資敬報恩二寺。刺 血自書般若十部。太后諱日不食而齋。撰法集記二百餘卷。法寶連璧四百許篇)
* 梁中宗孝元皇帝 (體聖多能入微靈悟。造天居天宮二寺。召高名高行千僧。自講法 花每解成實)
[0503b03] 右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譯經 四十二人二百三十八部。僧尼八萬二 千七百餘人。
* 梁孝宣皇帝
* 梁孝明皇帝 (文明在政。中興大寶。後梁社稷光被生民。於荊州造天皇陟屺大明寶光四 望等寺)
[0503b09] 右後梁二帝治在江陵三十五年。寺有 一百八所。山寺有青溪鹿溪覆船龍山 韮山等。並佛事嚴麗堂宇雕奇。覩即發
心見便忘返。僧尼三千二百人。
[0503b13] 陳高祖武皇帝
[0503b14] 膺寶曆以君臨赴會昌而司牧。身長八尺。 鬚長三尺。旋毛覆耳。垂手過膝。以大願力康 濟群生。以大莊嚴戡剪多難。永言沛邑思報
地恩。願使譙都同斯嘉慶。永定二年於楊州 造東安寺。復為家國爰逮群生。於楊都治下 造興皇天居等四寺。皆繡棋雕楹文 [木*((奐-大)/比)] 粉壁。
三階肅而宛轉。千柱赫以玲瓏。長表列於康 衢。高門臨於馳道。美音精舍未或可儔。善德 仁祠。詎能為比。寫一切經一十二藏。造金銅
等身像一百萬軀。度僧尼七千人。修治故寺 三十二所。
[0503b25] 陳世祖文皇帝紹隆三寶。弘化五乘。盛澤比 於慈雲。大明方於慧日。美譽形于四海。仁心 貫於三靈。刁斗無虞。干戈戴戢。修治故寺六
十所。寫一切經五十藏。度僧尼三千人。
[0503b29] 陳高宗孝宣皇帝執玉版而導中麾。乘金輪 而指上國。地居旦奭任總機衡。歲有豐年。民 惟大蓄。域中無事。天下咸康。於揚州禁中
里造太皇寺。然以慎終追遠情切。章陵為 始興昭烈王孝太妃。於太皇寺造七級木浮 圖。金盤將曜靈比色。珠輪與合璧爭暉。又以
漢光禪位。代丕承家。式樹福田造崇皇寺。 太建二年重為始興昭烈王孝太妃。奚逮蒼 生。奉建靈剎高一十五丈。下安佛爪。長二寸。
濶一寸。飾瑩珍龕藏諸寶篋。或光飛五色焰 起一尋。神變不窮。覩者改旦。造金銅像等 二萬軀。修理故像一百三十萬軀。寫一切經
十二藏。修補故寺五十所。度僧尼萬人。
[0503c13] 右陳世五主。合三十四年。寺有一千二百三 十二所。國家新寺一十七所。百官造者六十 八所。郭內大寺三百餘所。輿地圖云。都下舊
有七百餘寺。屬侯景作亂。焚燒蕩盡。有陳大 統國。及細民備皆修造。連甍接棟櫛比皇 居。表塔相望星羅治下。書經造像不可紀言。
無遮大會供僧布施。放生宥罪。弘宣十善汲 引四民。難得稱矣。僧尼三萬二千人。譯經三 人十有一部。此五代君。篤美玄宗廣弘佛事。
立寺造像招集名僧。晉世祖來蘇家給。晉中 宗富有江表。皇明丕丞寶運。孝武光啟德 風。宋高祖殷憂稍移天步猶阻。二年塗鯁四
戰兵勞。百慮暢於胸中。萬機總於襟內。不倦 檀那之業。常持護法之心。崇重大乘瞻仰螺 髻。諷誦龍宮弘聖不疲。清音無輟。宋太祖運
茲日用布此天下太平。每興解網之仁。思反 結繩之政。齊高祖洞真假之玄妙。盡儒墨之 菁華。聿修上善光隆下武。梁高祖邁有德之
前蹤。躡淨名之聖軌。紐地維之既裂。振天網 之云頹。未明求衣坐以待旦。自強不息敦緝 彝倫。至於鷲峯奧典雞園密義。二諦五乘之
旨。三藏九部之文。赤髭之所未詳。青目由來 不釋。並得。文無重覽義弗再思。鄙周孔之俗 謨。譏老莊之名理。能令先儒解體。足使時彥
伏膺。罕入戶庭孰窺牆隩。獨開聖覽逈發天 情。大智閑閑外齋八則。小心翼翼內斂四儀。 臨赤縣而溢慈悲。寄玄扈以孚弘誓。澤周有
頂道被無垠。靈應嘉祥兆符先見。寬仁德孝 史備後書。顯護之所不傳。聶支之所未錄。 並編之金簡。藏諸寶印。覆以珠帳。擎以玉
床。蓮花之臺妙於四柱。師子之座起于九 級。非直軟草之賓。書皮代紙。亦見眾香之客。 灑血淹塵。梁記云。武帝在位四十九年。每以
庭蔭早傾常懷感思恒加。歎曰。雖有四海之 尊。無以得申罔極。故留心釋典。以八部般若 十方諸佛之母。能除罪障善滌煩勞。故採眾
經躬述註解。法輪相繼齋講不絕。藉茲勝福 望展孝心。頻代二皇捨身以祈冥祐。每捨身 時地為震動。於鍾山起愛敬寺。青溪起智度
寺。捨舊茅居為光宅寺。至普通八年。更造 同泰寺。殿臺華綺房廊彩飾。陵雲九級麗魏 永寧。又於宮內立至敬殿。景陽臺起七廟室。
月中再設淨饌。每及宗廟蒸嘗。未曾不流咽 涕泗。預從左右澘欷交懷。雖億兆務殷而卷 不輟手。披閱內外以夜達晨。著通史書苑及
經律異相。三教義類五典文言。數千餘卷。至 於流恩獄市多行慈恕。其有罪不可原者。改 容久之。然後下筆。察姦聽訟。明若通神。自非
享宴不許音樂。後宮侍御皆無羅綺。內殿寢 處衣衾率素。布被莞席草履葛巾。天鑒年來 口味備斷。日唯一食。食止菜蔬。蜀獻芋蒻。
訝其香美似肉。因復出勅禁之。自古帝王莫 能 爾 者 (信不可思議之君父也) 。
[0504b08] 晉齊王大猷 (雅度清簡) 晉秦王弘度 (器局淹和)
[0504b09] 晉安平王 (志節峻舉) 晉義陽王 (理思入神)
[0504b10] 晉下邳王 (篤志經術) 晉高密王 (節儉孤標)
[0504b11] 晉南平王 (信而有徵) 晉建平王 (立身雄勇)
[0504b12] 此等諸王。莫不翼佐勳業廣崇佛教。左右部 落咸使六齋。合第尊卑皆受五戒。
[0504b14] 宋臨川王義慶 宋彭城王義康 宋南譙 王義宣 宋臨川嗣王道規 宋建安王休仁
[0504b16] 右宋世諸王。並懷文藻大習佛經。每月六 齋自持八戒。篤習文雅義慶最優。炙輠不 窮。霞明日朗。懸河無竭雨散煙飛。閤內夫
娘並令修戒。麾下將士咸使誦經。著宣驗記 讚述三寶。
[0504b21] 齊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博覽六經。遊心七籍。 世稱筆海。時號儒宗。迴向桑門。遵崇釋典。講 成實論。誦法華經。著淨住子二十餘卷。國俸
之資悉營功德。冥感雅梵有類陳王。躬說芸 若還同帝釋。金言暫啟已邁前心。玉軸纔披 先燋後焰。褰帷東夏。變越絕之風。擁瑞西河。 改隆中之俗。
[0504b28] 梁昭明太子 梁晉安殿下
[0504c01] 昭明道契生知。晉安德光天縱。邀遊禮樂之 囿。馳騁仁義之場。洛濱之譽。振古莫儔。河曲 之文。於焉靡逮。夏開方而且愧姬誦擬以多
慚。昆季八王。連枝十俊。並學窮百氏。文統九 流。絢氣逸於風雲。好詞光於日月。尊重妙法。 欽敬福門。至如承華旦啟。肅城曉闢。名僧
結侶。通儒總萃。吐納辭理。品藻內外。能令碩 德折談先賢稱疾。無勞擁經入巷。不假羊車 詣門。
[0504c10] 陳鄱陽王 陳豫章王 陳衡陽王 陳 桂陽王 陳義陽王 陳新蔡王
[0504c12] 右六王。並漁獵墳典遊戲篇章。崇奉釋門。研 精妙理。書經造像。受戒持齋。每事悲田。相仍 檀捨。
[0504c14] 晉彭城侯劉遺民 (撰五時教著九想詩) 晉豫章太 守雷次宗 (精心慕法造棲靈寺) 晉臨淮令周續之 (服道日新) 晉
新蔡侯畢穎之 (心期淨域) 晉南陽長宗炳之 (如事懇苦) 。
[0504c17] 右五賢。謝職遺榮。策名神府。從遠師遊憩。意 志隱淪。等布一心。俱履幽極。藉芙蓉於中流。 蔭瓊柯以詠言。飄雲氣於八極。汎香風於百
年。體忘安以彌穆。心超樂以自然。
[0504c21] 晉尚書令何充 (忠素簡質) 晉尚書左僕射 禇 翌 (志操氷霜) 晉尚書右僕射諸葛恢 (履道貞固) 晉尚書憑懷
(不避聲 色) 晉尚書謝廣 (抱誠直諫) 。
[0504c23] 右自桓玄庾氷輔政之 日。共扇邪風嫌僧抗禮。充等五賢與議官博 士等建議云。尋漢魏逮晉不聞異議。尊卑憲
章無或暫替令沙門守戒之篤者。每燒香 呪願。必先國家。欲福祐之。隆情無極已。奉上 崇善出於自然。禮儀之簡蓋由守法。是以先
皇御世因而弗革。所謂因其所利而惠之。賢 愚莫敢不用情。上有天覆地載之施。下有守 一修善之人。宜遵先帝故事僉議為長。眾莫 不允。
[0505a04] 晉司徒公王謐。謐見東掖寺門輒有金光燭 地。因往掘之得一金像。合光七尺。別起精 舍終身供養。又感瑞呈真造東安寺。
[0505a07] 晉護軍將軍王默 晉後將軍劉抑 晉江州刺史庾悅 晉尋陽太守阮侃
[0505a09] 右四賢皆立寺造像歸命釋門。
[0505a10] 晉輔國大將軍何無忌 (崇信克終造枳園寺) 忌以安帝西 還皇運凱泰。道俗同慶。江表會昌。勸帝興啟 釋門修功德。晉雍州刺史史郄恢
(彌陀出遊造金像寺) 晉武昌太守陶侃。侃臨廣州日。有漁人於海 中見神光經旬彌盛。恢以白侃。侃就看乃 是阿育王像。接歸武昌送寒溪寺。感動功德
遠近發心侃之力也。
[0505a17] 晉丹陽尹高悝 (奉福感靈造靈應寺)
[0505a18] 咸和中悝行至張侯橋。望浦內有五色光。出 水上高數尺。悝往看之。乃得金像。無有光趺。 靈顏希世。工製殊常。悝大發心勸。民功德。
[0505a21] 晉清信士張繼世。繼世以捕魚為業。見水上 有光。乃是金像花趺。簡成帝送安悝像。齊 同如一。世遂發心棄其本業。終日策勤。成帝
迴向信佛威靈。
[0505a25] 晉清信士董宗之 宗之本合浦漁人。每見 水底光耀就取。乃得佛光。文帝送安像背。宛 然符合。因爾漸。誠捨惡歸善。終身行道。自
寫大品。月轉一遍。三十許年專意為業。
[0505a29] 晉太常卿朱鷹。鷹在松江滬瀆口。感二石 像水上浮來慜帝奉迎於通玄寺供養。鷹遂 委命法橋。以為自任。
[0505b03] 晉常侍戴安道 (學藝優達造招隱寺。手自刺五夾紵像。竝相好無比。恒放身光) 晉符璽郎李通 (守志一心) 晉彭城侯黃欣
(至信純厚) 晉 太僕卿王珣 (剋意令終造石 澗 寺) 晉豫章太守范寗 (檀捨不倦 結志慧持於鵠嶺山造棲禪寺) 晉太常殷仲堪
(至孝克終靈文為感) 晉東 海何承天 (博覽內外師表嚴公) 晉吳郡張恭 (懇誠奉戒) 晉兗州 刺史王恭 (欽勝重德延敬持公) 晉丞相王導
(緝諧妙理) 晉瑯瑘 王 [王*氏] (直而無侮) 晉太尉庾元規 (淳性不渝) 晉廷尉桓茂 (德及有情) 晉太常謝幼輿 (顯仁藏用)
晉陳郡謝混 (風彩映俗) 晉光祿周伯仁 (特達生崖。清風自扇) 晉中丞郄超 (欽賢重法 託意遠林) 晉右衛將軍 禇 叔度 (風雅通贍)
晉長廣太守 李嶷 (碩信懷道) 晉尚書大原公王濛 (仁厚濟世) 晉陳郡 殷融 (英俊罕匹) 晉尚書衛玠 (敦雅絕倫) 晉尋陽刺史桓伊
(忘己濟物。造東林寺) 晉侍中袁彥伯 (清風通舉) 晉東陽太守 謝安石 (神彩韶邁) 晉尚書殷仲文 (風流儒雅抗志雲霄) 晉會稽
內史王羲之 (文翰驚絕) 晉益州刺史毛璩 (傾慕頂禮託志持公) 晉文學王洽。劉恢。殷浩。許詢。孫綽等。並一
代名流千里駿驥。學無棄日。洛東知其博文。 手不釋卷。傍人懼其為疾。英聲跨俗逸氣超 群。至若彥伯著後漢書嘉讚佛理。玄闕義府 崇慕道林。
[0505b23] 宋尚書宗敬 (懇至感人) 宋中書令沈慶 (傾誠動物) 宋光祿 卿戴顒 (巧思通神。顒手制治丈六金像。相好無比。後放光明)
宋新亭侯劉 紹 (至願冥符) 宋徐州刺史王仲德 (精誠感徹) 宋中書范泰 (博物玄通) 宋御史王弘 (清通邁俗) 宋侍中司空昭公劉勔
(謀佐王室) 宋始興公王恢 (敬重彌至委質嚴師) 宋儀同蕭思 活 (子弟合門剋己護戒) 宋尚書謝莊 (聰悟特達) 齊御史袁敏孫
(奉戒無怠) 齊吏部謝眺 (緣情冠世敬信絕倫) 齊太尉文忠公徐 孝嗣
[0505c05] 齊太尉文憲公王儉
[0505c06] 右二公。文忠有柱石之材。文憲懷伊霍之 量。經綸備舉朝野具瞻。篤信甚於嘉賓。識悟 方之靈運。佛法光顯寔寄其人。
[0505c09] 齊特進張緒 (發心至理) 齊中書令周顒 (解玄蓋世) 齊侍 中左尚書中書令太子中庶子國子祭酒徵
君何胤。右素履忠密風力閑贍。抱玉燭之禎 氣膺大賢之一期。學窮經史。心苞玄奧。和 天變序之樂。后成曲臺之禮。淹淳稷下之
論。歐陽蕭子之書。易剖京施。詩分韓楚。皆 為訓釋靡不必該。請業質疑。虛至實返。聚 徒教授。學治成群。於般若寺立明珠柱。深向
釋氏。雅敦內教。珠柱放光七日七夜。
[0505c18] 梁侍中尚書左僕射中衛將軍特進右光 祿簡肅子徐勉。溫雅夙聞。珪璋早著。明堂曲 臺之典。左夏韓益之書。風飛焱竪之文。淹
中稷下之學。龍宮半珠之道。鷲山華水之卷。 莫不窮源盡奧。遞為留心。
[0505c23] 梁侍中護軍將軍簡子周舍。右岐嶷夙成 珪璋幼發。蒸蒸色難。無勞孟武之問。謇謇敬 勸。不待季康所疑。事顯閨庭。名傳邦邑。九
流百氏之記。六詩五禮之文。皆博窮前古為 准當世。兼以受持佛戒。迴向釋門。絕彼羶腥。 甘茲蔬素。究龍宮之金牒。殫鵠林之玉旨。每
以毘城勝集摩竭微言。折角解頤。獨高時彥。
[0506a02] 梁尚書令沈約 (文苑翰林。獨推江表。學為世範。才蓋時英) 梁尚書僕 射朱异 (弼諧帝道。建立法幢) 梁始興令陸咸
(頴銳出群。傾心正覺) 梁 侍中袁粲 (操履明直。每樹法筵) 梁國子祭酒張充 (碩學鉤深。篤 志玄道) 梁太子侍讀王曄 (絕世無偶)
梁東宮太子庶子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