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 Lu Yi Xiang 經律異相
Scroll 1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經律異相卷第十四 (聲聞無學第二僧部第三)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 舍利弗退大乘而向小道一
* 舍利弗從生及出家得道二
* 舍利弗請佛制戒三
* 舍利弗受灌園人浴令生天上四
* 舍利弗化人蟒令生天上五
* 舍利弗入金剛定為鬼所打不能毀傷六
* 舍利弗性憋難求七
* 舍利弗先佛涅槃八
* 舍利弗目連角現神力九
* 目連使阿耆河水漲作寶橋度佛十
* 目連為母造盆十一
* 目連為魔所嬈十二
* 目連勸弟施并示報處十三
* 目連伏菩薩慢十四
* 目連以神力降化梵志十五
* 目連化諸鬼神自說先惡十六
* 目連現二神足力降二龍王十七
* 目連遷無熱池現金翅鳥十八
* 目連三觀不中其心皆實十九
* 目連心實事虛二十
舍利弗退大乘而向小道一
[0069b07] 舍利弗於六十劫中行菩薩道。欲度布施河 時有一人來乞其眼。舍利弗言。眼無所任 何以索之。若須我身及財物者當以相與。答
曰。唯欲得眼。舍利弗出一眼而與之。乞者得 眼唾而脚踏。舍利弗言。如此等人難可度也。 不如自調早伏生死。於是迴向小乘 (出大智度論第十二 卷) 。
舍利弗從生及出家得道二
[0069b15] 南天竺有婆羅門。名曰提舍。為大論議師。其 妻懷妊。夢見一人身披甲冑手執金剛。摧破 諸山在山邊立。提舍聞之曰。汝當生男摧伏
諸論議師。唯不如一人為作弟子。懷妊以 後。母大聰明甚能論議。弟拘郗羅與姊言 談。每事屈滯。知所懷子必大智慧。捨家學
問不暇剪爪。時人呼為長爪梵志。姊生兒七 日。字曰優波提舍 (出曜經云優波替) 時人以母所生。共 為之號名舍利弗。年始八歲誦十八部經。通
解一切書籍。時摩伽陀國有龍王兄弟。一 名吉利。二名阿伽羅。降雨以時國無荒年。 人民感之。常以仲春之月。一切大集。至龍
住處為設大會。作樂談義終此一晨。自古 及今斯集未替。敷四高座。一為國王。二為太 子。三為大臣。四為論士。舍利弗八歲之身。
觀察時人神情囑向。無勝己者。便昇論座結 加趺坐。眾人疑怪。或謂愚小無智。或謂智 量過人。雖復嘉其神異。猶懷矜恥。以其年少
不自與語。皆遣年少弟子傳言問之。答酢 流便辭理超絕。時諸論師歎未曾有。愚智 大小一切皆伏。王大歡喜。即命有司封一聚
落常以給之。國內大小無不慶悅。時吉占師 子名拘律陀。姓大目犍連。舍利弗共為親友。 舍利弗才明見貴。目犍豪爽致知。才智相
比行止必俱。結要終始。後俱厭世出家學道。 作梵志刪闍耶弟子。問於師曰。所求道所 得。師答之曰。自我求道彌歷年歲。不知為道
果無耶。我非其人耶。而亦不得。他日其師寢 疾。舍利弗在頭邊立。大目連在足邊立。喘 喘然其將終。乃愍爾而笑。二人問笑意。師答
之言。世俗無眼為恩愛所侵。我見金地國 王死。其大夫人自投火 [卄/積] 求同一處。而此 二人。行報各異生處殊絕。是時二人筆受
師語。欲以驗其虛實。後有金地商人。遠來 摩伽陀國。二人以疏驗之。果如師語。乃撫 然歎曰。我等非其人耶。為是師隱我耶。二人
相與誓曰。若先得甘露要畢同味。佛度迦 葉兄弟千人。次遊王舍城。時一比丘名阿說 示 (五人之一) 著衣持鉢入城乞食。舍利弗見其容
儀超異諸根靜默。問曰。汝師是誰耶。答曰。釋 種太子。厭老病死苦出家學道得無上菩提。 是我師也。舍利弗言。為我說汝師教授法。
答曰。我年既幼稚。學日又初淺。豈能宣至真。 如來廣大義。又曰。略說其要。答曰。諸法因 緣生。是法因緣滅。舍利弗即得初道 (出曜經云得無著果) 。
還為目連說亦得初道。二師為各與二百五 十弟子俱到佛所。佛遙見之。指舍利弗。是 我弟子中智慧第一。又指目連云。神足第一。
今與其弟子大眾俱來。白佛言。我等願從佛 法出家。佛言。善來比丘。即時鬚髮自落。法 服著身。衣鉢具足。受成就戒。過半月後。聞
佛為長爪梵志說法。即得阿羅漢道 (出大智論第十一卷) 。
舍利弗請佛制戒三
[0070a10] 佛住舍衛城。舍利弗請佛制戒。諸比丘言。 云何未有過而求制戒。佛言。舍利弗不但今 日未有過而請制戒。其往昔時。在一聚落。人
民居士未有過患。亦嘗請我制諸刑罰。時國 名迦尸。城名波羅 㮈 。國王名淨稱。淨稱以法 治化。布施持戒以道汎愛。人民致盛富樂豐
實。村里邑屋雞飛相接。舉國相敬常作諸伎 共相娛樂。時有大臣。名曰陶利。多諸謀策。 白王言。今日境內自然富樂。人民相敬。願
王制立刑罰。莫令樂極生過。王曰。即諸大 臣聰明有智。多有朋黨不可卒制。若一訶責 或生釁咎。王欲薄啟其。乃說偈言。
縱力喜瞋怒 哀愍必治制
化民以正法 令心無怨蔽
[0070a24] 大臣咸喜。亦說偈言。
最勝人中尊 調伏久住世
以道治蒼生 慈陰無極際
[0070a27] 佛言。淨稱者則我身是。大臣者舍利弗是 (出僧 祇律第一卷) 。
舍利弗受灌園人浴令生天上四
[0070b01] 舍利弗。夏盛熱時。遊菴羅園。一客作人汲 井水灌樹。於佛無有大信。見舍利弗發小信 心。喚舍利弗言。大德來。脫衣樹下坐。我以
水澆不失溉灌。兼相利益。舍利弗脫衣受洗。 身得涼樂隨意遊行。此客作人其夜命終。即 生忉利天上。有大威力。次釋提桓因。便自
念言。我何因生此。自觀宿命。信心微薄。因客 作溉灌。汲水洗浴舍利弗身。我若信心純 厚。知必有報故設浴具以為供養。自惟為功
雖少。以遇良田獲報甚多。即詣舍利弗所。散 華供養。舍利弗因其淨信之心。為說法要 得須陀洹道 (出雜藏經) 。
舍利弗化人蟒令生天上五
[0070b14] 昔舍衛國一旦雨血。縱廣四十里。王與群臣 咸大驚怪。即召諸道術及知占候使推為吉 凶。占者對曰。舊記有云。雨血之災。應生人蟒
毒害之物。宜推國內彰別災禍。王曰。何以 別知。占師曰。是為人蟒難可別知。誡勅國 中。有新生小兒悉皆送來。以一空甖使眾
兒唾中。中有一兒唾即成火焰。當知此兒正 是人蟒。議曰。此不可著人間。即徙置閑隱無 人之處。國中有應死者可送與之。人蟒吐
毒殺人如是。前後被毒所殺七萬二千人。後 有師子來出震吼之聲。四千里內人物懾 伏。周流暴害莫能制御。於是國王即募國中
能却師子者。與金千斤封一大縣。無有應者。 眾臣白王。唯當有人蟒能却。勅使往喚人蟒。 人蟒逢見師子至。往住其前毒氣吹。師子即
死國致清寧。後時人蟒年老得病命將欲終。 佛憫其罪重一墮惡道無有出期。告舍利弗。 汝往訓之。使脫重殃。舍利弗便忽往其前。
蟒大隆怒。念曰。吾尚未沒。為人所易無所 開白。徑來我前。便放毒氣謂能害之。舍利 弗。以慈慧攘却。光顏舒懌一毛不動。三放
毒氣而不能害。即知其尊。意解善生。更以慈 心上下七反視舍利弗。舍利弗便還精舍。吸 氣人蟒終于其日。即天地大動。極善能動。
天地極惡。亦能動。時摩竭王。即詣佛所稽 首于地。問世尊曰。人蟒命終當趣何道。佛 言今生第一天上。王聞佛語。怪而更問。佛
言。大罪之人何得生天。佛言。以見舍利弗 慈心七反上下視之。因是之福生第一天。福 盡當生第二天上。至七反以後當得辟支佛
而般涅槃。王白佛言。七萬二千人罪不復 償耶。佛言。末後作辟支佛時身當如紫磨黃 金。時當在道邊樹下坐定意。時當有大軍眾
七萬餘人。遇見辟支佛謂是金人。即取斫破 各各分之。定墮手中視之是肉。皆還聚置而 去。因是般泥洹。今世之罪乃爾薄償便畢。佛
告王。遇善知識者。山積之罪可得消滅。亦可 得道 (出譬喻經第九卷) 。
舍利弗入金剛定為鬼所打不能毀傷六
[0070c24] 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時尊者舍利弗在 耆闍崛山中。入金剛三昧 (雜阿含云新剃鬚髮) 是時有二
鬼。一名伽羅。二名優婆伽羅。毘沙門天王使 遣。至毘留勒叉王所。欲論人天之事。是時 二鬼。從彼虛空而過。遙見舍利弗結加趺坐
繫念在前意寂然定。伽羅鬼謂彼鬼言。我今 堪任以拳打此沙門頭。優婆伽羅鬼語第二 鬼曰。汝勿興此意打沙門頭。所以然者。此沙
門極有神德有大威力。世尊弟子中聰明智 慧最為第一。備於長夜受苦無量。是時彼 鬼再三曰。我能堪任打此沙門頭。優婆伽羅
鬼報曰。汝今不隨我語者。汝便住此。吾捨 汝去。此惡鬼曰。汝畏沙門乎。優婆伽羅曰。 我實畏之設汝以手打此沙門者。地當分為
二分。當暴風疾雨地亦振動。諸天驚怖四 天王已知。我等不安其所。是時惡鬼曰。我 今堪任辱此沙門。善鬼聞已便捨而去。時彼
惡鬼即打舍利弗頭。是時天地大動四面暴 風疾雨尋時來至。地分為二分。惡鬼全身 墮地獄中 (雜阿含云舍利言燒我煮我。伽吒鬼陷地獄中) 。舍利弗從三昧
起。正衣服往詣竹園。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 一面坐。時佛告舍利弗。汝今身體無疾病乎。 舍利弗言。體素無患唯苦頭痛。世尊告曰。有
伽羅鬼手打汝頭。若當彼鬼。以手打須彌山 者。山便為二分。所以然者。彼鬼有大力。今 此鬼受其罪報故全身入阿鼻獄中。爾時世
尊告諸比丘。甚奇甚特金剛三昧力。乃至於 斯由此三昧無所傷害。正使須彌山打頭者 終不能動其毛。所以然者。比丘聽之。於此賢
劫中有佛。名拘樓孫。彼佛有二大聲聞。一 名等壽。二名大智。等壽神足第一。大智智 慧第一。如我今日舍利弗智慧第一。目揵
連神足第一。時等壽大智二比丘。俱得金剛 三昧。等壽一時在閑靜處入於寂定。時牧牛 羊人取薪草人。見各相謂言。此沙門今取無
常。即共集草木積其身上。以火焚燒捨之而 去。是時等壽尋從定起。正衣服入村乞食。諸 取薪人還見比丘。各相謂言。此比丘昨日命
終。我等以火焚燒。今日還活。今當立字號 還活。若比丘得金剛三昧者。入水火刀劍 不能中傷。金剛三昧威德如是。今舍利弗得 此三昧。多遊二處空空三昧金剛三昧
(出增一阿含經 第三十卷) 。
舍利弗性憋難求七
[0071b10] 舍利弗等受六群比丘尼請。設多美飲食。下 座及沙彌。與六十日稻飯胡麻滓合菜煮。佛 問羅睺羅。僧飲食飽足不。具答。又問有誰上
座。又答和上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不淨 食。舍利弗吐去所食。誓盡形壽斷受外請常 行乞食。諸大貴人後欲設僧飯。願得舍利弗。
白佛乞勅。舍利弗還受外請。佛言莫求。其性 惡憋。其過去時有一國王。為毒蛇所螫。能治 毒師作舍伽羅呪收毒蛇來。先作火聚語蛇
言。汝寧入火寧還噏毒。蛇思惟。我已吐竟。 乃投身火中。毒蛇即舍利弗也 (出十誦律序下分又出彌沙塞律第 三十一卷。又出僧祇律第四十卷) 。
舍利弗先佛涅槃八
[0071b23] 佛告阿難。得四神足者。能住壽一劫。如來 今者當壽幾許。如是至三。阿難為魔所迷默 然不對。又告阿難。汝可起去靜處思惟。即起
至林中。時魔波旬來至佛所。白言。世尊。處世 教化度人周訖。蒙脫生死數如恒沙。時年又 老可入涅槃。即告魔言。却後三月當般涅槃。
波旬聞說歡喜而去。阿難睡夢見有大樹普 覆虛空。一切群萌靡不蒙賴。旋風卒起吹激 其樹。滅於力士所住之地。一切群生莫不悲
悼。阿難驚覺怖不自寧。思惟所夢。將無世尊 欲般涅槃。來至佛所而白佛言。我向所夢如 斯之事。將無世尊欲般涅槃。佛告阿難。如汝
所言。吾後三月當般涅槃。我向問汝。若有得 四神足者。能住壽一劫。吾四神足極能修善。 如是滿三而汝不對。魔來勸我當取涅槃。吾
以許之。阿難悲慟不能自持。其諸弟子展轉 相語。各懷悲仰來至佛所。誰得常存。我為汝 等。應作已作。應說已說。汝等但當勤修精進
何為憂慼。舍利弗聞佛涅槃深懷歎感。不 忍見世尊而取滅度。今欲在前而入涅槃。唯 願世尊當見聽許。如是至三。世尊告曰。宜
知是時。一切賢聖皆當寂滅。舍利弗即整衣 服三業供養却行而去。將沙彌均提羅。詣羅 閱祇至本生城。即勅均提。汝往入城及至聚
落。告國王大臣舊故知識諸檀越輩來共取 別。均提宣告。和上舍利弗將般涅槃。諸 欲見者宜可時往。阿闍世王及諸四輩各自
馳奔。舍利弗如是種種廣為諸人隨病投藥。 眾會有得初果乃至三果。或有出家成阿羅 漢者。復有誓心求佛道者。聞說法已作禮而
去。於後夜分。正身正意繫心在前入於初禪。 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如是次第入滅盡定。從 滅定起而般涅槃。時天帝釋與多天眾來至
其所讚歎供養。帝釋又勅毘首羯摩。合集 眾寶莊嚴高車送平博地。勅諸夜叉。往大 海邊取牛頭栴檀積為大 [卄/積] 。安身在上蘇油
灌之放火闍維。火滅之後。均提。拾取舍利盛 著鉢中攝其三衣擔至佛所。阿難悲悼言。法 輪大將軍已取涅槃我何憑怙。佛曰。其雖滅 度五分法身亦不滅也。
[0072a05] 舍利弗過去世時。亦不堪忍見於我死而先 我前死。阿難白佛。不審往昔先前取死其事 云何。佛告阿難。過去久遠不思議劫。此閻
浮提有一國王。名旃陀婆羅脾 (梁言月光) 。王有二 萬夫人婇女。其第一夫人名須摩檀 (梁言華施) 一 萬大臣。其第一者名摩旃陀 (梁言大月)
。王有五百 太子。最大太子。名曰尸羅跋陀 (梁言戒莫) 。王所 住城名跋陀耆婆 (梁言賢壽) 。其城縱廣四百由旬。
周匝凡有百二十門。說大檀施隨眾所須盡 給與之。并復告下八萬四千諸小國土。悉令 開藏給施。一切眾臣如教。即竪金幢擊於金
鼓廣布宣令騰王慈詔。遠近內外咸令聞知。 於時國內沙門婆羅門。貧窮孤老有乏短者。 強弱相扶集如雲雨稱意與之。閻浮提民蒙
王恩澤。有一小國。其王名曰毘摩斯那。聞 月光王美稱高大。心懷嫉妬寢不安席。即 自思惟。月光不除我名不出。當設方便。請諸
道士募求諸人。婆羅門言。王有何憂當見告 語。王言。彼月光王名德遠著一切承風。我獨 卑陋無此美稱。願得除之作何方便。婆羅門
言。月光慈惠澤潤窮厄如民父母。我等何 心從此惡謀。寧自殺身不能為此。即各罷 散不顧供養。時毘摩斯那益增愁憒。即出 廣募周遍宣令。誰能為我得月光頭。分國
半治以女妻之。爾時山脇有婆羅門。名勞 度差。來應王募。王甚歡喜重語之言。苟能成 辦不違信誓。若能去者當以何日。婆羅門曰。
辦我行道糧食所須。却後七日便當發引。 時婆羅門作呪自護。七日已滿。便來辭王。王 給所須進路而去。時月光國豫有變怪。八萬
四千諸小國王。皆夢大王金幢卒折金鼓卒 裂。大月大臣夢鬼奪王金冠。各懷愁憂不能 自寧。時城門神知婆羅門欲乞王頭遮不聽
入。時婆羅門繞城數匝不能得前。首陀會天 知月光王以此頭施於檀得滿。便於夢中而 悟王言。汝誓布施不逆眾心。乞者在門無由
得前。欲為施主事所不然。王覺愕然。即勅 大月。汝往詣門勅勿遮人。大月大臣往到城 門。時城門神即自現形。白大月言。有婆羅門
從他國來。懷俠惡心欲乞王頭是以不聽。大 臣答曰。是為大災。然王有教理不得違。當奈 之何。當作七寶頭各五百枚用貿易之。即
勅令作。時婆羅門徑至殿前高聲唱言。我 在遐方聞王功德。一切布施不逆人意。故涉 遠來欲有所得。王聞歡喜迎為作禮。問訊行
道不疲極耶。隨汝所願。婆羅門言。一切外物 雖用布施非我所須。我故遠來唯乞王頭。若 不孤逆當見施與。王聞是語踊躍無量。婆羅
門言。若施我頭何時當與。王言。却後七日當 與汝頭。
[0072b26] 爾時大臣持七寶頭來。前語婆羅門言。此王 頭者骨肉血合不淨之物用索此為。今持爾 所七寶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