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 Yuan Zhu Lin 法苑珠林
Scroll 1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苑珠林卷第十三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敬佛篇第六 (此有七部)
* 述意部
* 念佛部
* 觀佛部
* 彌陀部
* 彌 勒部
* 普賢部
* 觀音部
述意部第一
[0381b09] 夫至人應感。茲赴物機。色相光明。振德於 甘露之澤。影留圖像。遣化於日隱之運。所以 忉利暫隔。猶致刻檀之聖容。況堅固長晦。孰
忘疇昔之心哉。是故發源西國。則優填創其 始。移教東域。則漢明肇其初。沿茲而來。匠者 踵武。聿追法身備極珍寶。金石珠玉之飾。土
木繡畫之姿。莫不即心致巧。因茲呈妙。昔 晉代僧眾創造煒絕。宋齊帝王製作日新。 多未記銘。懼或失源。今錄其殊勝。垂範表益 也。
念佛部第二
[0381b20] 夫大聖有平等之相。弟子有稱揚之德。故十 方諸佛。同出於淤泥之濁。三身正覺。俱坐於 蓮臺之上。隨念何相。皆得利益。所謂始從出
家終成正覺。於其中間。道樹降魔。鹿野說法。 相好圓滿。光明炳著。身色清淨。事等鎔金。面 貌端嚴。猶如滿月。齒同珂雪。髮似光螺。目譬
青蓮。眉方翠柳。八音響亮。萬相雍容。五眼洞 明。六通遙颺。懸河寫辯。連注投機。圓三點以 成身。具五分而為體。帶權實以度物。隨真應
以化人。或扇廣大之慈風。灑滂沱之法雨。能 使身田被潤。即吐無上之牙。心樹既榮。便 茂不彫之葉。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為眾
生故。隨緣應現。十方十億並願歷侍。三千大 千俱得親承。長種福田廣興供養。吐邪倒之 根。拔貪嗔之本。修念佛之因。證見佛之果。故 法華經偈云。
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 皆共成佛道
[0381c09] 又譬喻經云。昔有國王。殺父自立。有阿羅漢。 知此國王不久命終。計其餘命不過七日。若 命終後必墮阿鼻地獄一劫受苦。此阿羅漢
尋往化之。勸教至心稱南無佛。七日莫絕。臨 去重告慎莫忘此。王便叉手一心稱說晝夜 不廢。至七日頭便即命終。魂神趣向阿鼻地
獄。乘前念佛。至地獄門知是地獄。即便大 聲稱南無佛。獄中罪人聞稱佛聲。皆共一時 稱南無佛。地獄猛火即時化滅。一切罪人皆
得解脫出生人中。後阿羅漢重為說法得須 陀洹。以是因緣。稱佛名號。所獲功德無量無 邊不可為喻。
[0381c21] 又觀佛三昧經云。昔佛在世時。佛為父王及 諸大眾。說觀佛三昧經。佛有三十二相八十 種好。身真金色光明無量。時座下有五百釋
子。以罪障故。見佛色身。猶如灰人羸婆羅 門。見已號哭自拔頭髮。舉身投地鼻中血出。 佛安慰曰。汝勿號哭。吾為汝說。過去有佛名
毘婆尸。入涅槃後。於像法中有一長者。名 日月德。有五百子。聰明多智無不貫練。其 父長者信敬三寶。常為諸子說佛法義。諸子
邪見都無信心。後時諸子同遇重病。父到兒 前。泣淚合掌語諸子言。汝等邪見不信佛法。 今無常刀切割汝身。為何所怙。有佛世尊。名
毘婆尸。汝可稱名。諸子聞已。敬父言故稱南 無佛。復教稱法及稱僧名。稱已命終。由稱佛 故生四天王天上壽盡以前邪見還墮地獄。
獄卒羅剎。以熱鐵叉刺壞其眼。受是苦時。憶 父教稱念佛因緣。從地獄出來生人中。貧窮 下賤。後式棄佛出。亦得值遇。但聞佛名不
覩佛形。後隨葉佛。拘樓秦佛拘那含佛迦葉 佛。亦皆聞名不見其形。以聞如是六佛名故。 今得與我同生釋種。我身端嚴如閻浮金。汝
見灰色羸婆羅門。皆由前世邪見故爾。汝今 可稱過去佛名。并稱汝父。亦稱我名及彌勒 佛。稱已作禮。及向大眾大德眾僧。五體投地。
發露懺悔邪見之罪。諸人受教懺悔訖已。見 佛金色如須彌山。見已白佛。我今見佛三十 二相八十種好無量光明。作是語已得須陀
洹。求佛出家得阿羅漢。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佛告比丘。我滅度後。若稱我名。南無諸佛。所 獲福德無量無邊。
[0382a22] 又觀佛三昧經云。昔過去久遠有佛出世。號 釋迦牟尼。滅度之後有一王子。名曰金幢。憍 慢邪見不信佛法。有一比丘。名定自在。語王
子言。世有佛像。眾寶嚴飾然為可愛。可暫 入塔觀佛形像。王子即隨共入塔中見像相 好。白比丘言。佛像端嚴猶尚如此。況佛真身。
比丘告言。汝今見像不能禮者。應當合掌稱 南無佛。是時王子。即便合掌稱南無佛。還宮 繫念塔中像故。即於後夜夢見佛像。夢已歡
喜。捨離邪見歸依三寶。由一入塔稱佛善根。 命終得值九百萬億那由他佛。於諸佛所逮 得甚深念佛三昧。得三昧故諸佛現前為其
授記。從是已來經於百萬阿僧祇劫不墮惡 道。乃至今日獲得甚深首楞嚴定。昔王子者。 今財首菩薩是。以是因緣。智者應當如是學 念佛也。
◎
◎觀佛部第三
[0382b10] 竊聞法王法力道濟無疆。大慈大悲聲高有 頂。隨根普雨靉靆密雲。觸類等觀朗同明鏡。 是以金容誕迹。遂致恒星匿彩。月愛舒光。便
使晨曦掩色。八音纔吐。則尼揵轍亂。七辯 暫宣。則富那旗靡。故知威神尊重利益弘深。 隨喜見聞則難遭難遇。勸諸行者。常須觀佛。
心存妙色似對目前。意想光儀如臨咫尺。雖 法身無二隨應說三。逗機弘誘乃有多種。今 且錄經。後述靈驗。餘之不盡。備在廣文。
[0382b19] 又觀佛三昧經云。昔過去久遠無量世時。有 佛出世。號寶威德上王。時有比丘。與九弟子 往詣佛塔。禮拜佛像。有見一寶像。嚴顯可
觀。禮已諦視說偈讚歎。後時命終。悉生東方 寶威德上王佛國。大蓮華中結跏趺坐忽然 化生。從此已後常得值佛。於諸佛所。淨修
梵行。得念佛三昧海。得三昧已佛為授記。於 十方面各得成佛。東方善德佛者。則彼師是。 其九弟子者作九方佛。謂東南方。無優德佛。
南方栴檀德佛。西南方寶施佛。西方無量明 佛。西北方華德佛。北方相德佛。東北方三乘 行佛。上方廣眾德佛。下方明德佛。如是十佛
由因過去禮塔觀像一偈讚歎。今於十方各 得成佛。
[0382c04] 又觀佛三昧經云。昔過去久遠有佛出世。號 曰空王。入涅槃後有四比丘。共為同學習佛 正法。煩惱覆心不能堅持佛法寶藏。多不善
業當墮惡道。空中有聲語比丘言空王如來。 雖復涅槃。汝之所犯謂無救者。汝等今可入 塔觀像。與佛在世時等無有異。聞空聲已。
入塔觀像眉間毫相。即作念言。如來在世光 明色身與此何異。佛大人相願除我罪。作是 語已。如太山崩五體投地懺悔諸罪由入佛
塔觀像毫相懺悔因緣。後八十億阿僧祇劫 不墮惡道。生生常見十方諸佛。於諸佛所受 持甚深念佛三昧。得三昧已。為十方佛現前
授記。今悉成佛。東方有國名曰妙喜。佛號阿 閦。即第一比丘是。南方有國。名曰歡喜。佛號 寶相。即第二比丘是。西方有國。名曰極樂。佛
號無量壽。即第三比丘是。北方有國。名蓮華 壯嚴。佛號微妙聲。即第四比丘是。以是因緣 行者。應當如是數觀佛也。
[0382c22] 又迦葉經云。昔過去久遠。阿僧祇劫。有佛出 世。號曰光明。入涅槃後。有一菩薩。名大精 進。年始十六。婆羅門種。端正無比。有一比
丘。於白 [疊*毛] 上。畫佛形像。持與精進。精進見 像心大歡喜。作如是言。如來形像妙好乃爾。 況復佛身。願我未來亦得成就如是妙身。言
已思念。我若在家此身叵得。即啟父母求哀 出家。父母答言。我今年老。唯汝一子。汝若出 家我等當死。子白父母。若不聽我者。我從
今日不飲不食。不昇床坐亦不言說。作是誓 已。一日不食乃至六日。父母知識八萬四千 諸婇女等。同時悲泣。禮大精進尋聽出家。
既得出家。持像入山。取草為座。在畫像前結 跏趺坐。一心諦觀此畫像不異如來。如來像 者非覺非知。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相離相
體性空寂。作是觀已。經於日夜成就五通。具 足無量得無礙辯。得普光三昧具大光明。以 淨天眼見於東方阿僧祇。佛以淨天耳聞佛
所說悉能聽受。滿足七月。以智為食。一切諸 天散華供養。從山而出來至村落。為人說法。 二萬眾生發菩提心。無量阿僧祇人住於聲
聞緣覺功德。父母親眷皆住不退無上菩提。 佛告迦葉。昔大精進今我身是。由此觀像今 得成佛。若有人能學如此觀。未來必當成無 上道。
感應緣 (略引五十三驗)
[0383a19] 自法移東漢教漸南吳。佛像靈祥充牣區 宇。而群錄互舉。出沒有殊。至於瑞迹蓋無 異也。今依敘列而罕以代分。何者或像陳晉
代。而曆表隋唐。或陶化在人。而迹從倚 伏。故不獲銓次。依緣而辯集之 (此卷一十五緣) 。
* 東漢雒陽晝釋迦像緣
* 南吳建業金像從 地出緣
* 西晉吳郡石像浮江緣
* 西晉泰山 七國金像瑞緣
* 東晉楊都金像出渚緣
* 東 晉襄陽金像游山緣
* 東晉荊州金像遠降緣
* 東晉吳興金像出水緣
* 東晉會稽木像香 瑞緣
* 東晉吳郡金像傳真緣
* 東晉東掖門 金像出地緣
* 東晉廬山文殊金像緣
* 元魏 涼州石像山袈裟出現緣
* 北涼河南王南 崖塑像緣
* 北涼沮渠丈六石像現相緣
[0383b04] 案南齊王琰冥祥記云。漢明帝夢見神人。形 垂二丈。身黃金色項佩日光。以問群臣。或對 曰。西方有神。其號曰佛。形如陛下所夢。得
無是乎。於是發使天竺。寫致經像。表之中夏。 自天子王侯咸敬事之。聞人死精神不滅。莫 不懼然自失。初使者蔡愔將西域沙門迦葉
摩騰等。齎優填王畫釋迦倚像。帝重之。如 夢所見也。乃遣畫工圖之數本。於南宮清涼 臺乃高陽門顯節壽陵上供養。又於白馬寺
壁畫千乘萬騎繞塔三匝之。像如諸傳備載。
[0383b14] 吳時於建鄴後園平地。獲金像一軀。討其本 緣。謂是周初育王所造。鎮於江府也。何以知 然。自秦漢魏未有佛法南達。何得有像埋瘞
于地。孫皓得之。素未有信。不甚尊重。置於廁 處令執屏籌。至四月八日。皓如戲曰。今是八 日浴佛時。遂尿頭上。尋即通腫陰處尤劇。痛
楚號噭忍不可禁。太史占曰。犯大神聖所 致。便遍祀神祇並無効應。宮內伎女素有信 佛者。曰佛為大神。陛下前穢之。今急可請耶。
皓信之。伏枕歸依。懺謝尤懇。有頃便愈。遂以 馬車迎沙門僧會。入宮以香湯洗像。慚悔殷 重。廣修功德於建鄴寺。隱痛漸愈也。
[0383b26] 西晉愍帝建興元年。吳郡吳縣。松江滬瀆口。 漁者萃焉。遙見海中有二人現浮游水上。漁 人疑為海神。延巫祝。備牲牢以迎之。風濤
彌盛駭懼而返。復有奉五斗米道費老之 往曰。斯吾師也。復共往接。風浪如初。有奉 佛居士吳縣朱膺。聞之歎曰。將非大覺之垂
降乎。迺潔齋共東靈寺帛尼及信佛者數人。 至瀆口稽首迎之。風波遂靜。浮江二人隨潮 入浦。漸近漸明。乃知石像。將欲捧接。人力未
展。聊試擎之。飄然而起便輿。還通玄寺。看像 背銘。一名惟衛。二名迦葉。莫測帝代而書 迹分明。舉高七尺。施設法座。欲安二像。人雖
數十而了不動。復重啟請翻然得起。以事表 聞朝廷。士庶歸心者十室而九。沙門釋法開。 來自西域。稱經說。東方有二石像及阿育王 塔。有供養禮覲者。除積劫罪。
[0383c14] 又別傳云。天竺沙門一十二人。送像至郡。像 乃水上不沒不行。以狀奏聞。下勅聽留吳郡 (見高僧傳及旌異記等) 。
[0383c17] 西晉泰山金輿谷朗公寺。昔中原值亂永嘉 失馭。有沙門釋僧朗。所居之山常有雲陰。俗 異其禎。威聲振遠。天下知聞。于時無主英雄
負圖。七國宗廟敬以崇福焉。諸國競送金銅 像并贈寶物。朗恭事盡禮每陳祥瑞。今居一 堂門牖常開。鳥雀不近雜穢不著。遠近嗟異。 其寺至今向三百五十年。
[0383c24] 東晉成帝咸和年中。丹陽尹高悝。往還市闕。 每張侯橋浦有異光現。乃使吏尋之獲金像 一軀。西域古製。光趺並闕。悝下車載像。至
長干巷口。牛不復行。悝止御者任牛所往。遂 徑赴長干寺。因安置之。楊都翕然勸悟者甚 眾。像於中霄。忽放金光。歲餘臨海縣漁人
張孫世。於海上見銅蓮華趺。丹光游泛。乃 馳舟接取。具送上臺。帝令試安像足。恰然 同合。久之有西域五僧。振錫詣悝云。昔游
天竺得阿育王像。至鄴遭亂藏于河濱。王路 既通尋覓失所。近感夢云。吾出江東。為高悝 所得在阿育王寺。故遠來相投欲一禮拜。悝
引至寺。五僧見像歔欷洟泣。像為之放光 照于堂內。及繞像形。僧云。本有圓光。今在遠 處。亦尋當至。五僧即住供養。至咸和元年。南
海交州合浦採珠人董宗之。每見海底有光 浮于水上。尋之得光。以事上聞。簡文帝勅施 此像。孔穴懸同光色無異。凡四十餘年。東
西別處祥感光趺。方乃符合。此像華臺有西 域書。諸道俗來者。多不識之。有三藏法師求 那跋摩。曰此古梵書也。是阿育王第四女所
造。時瓦官寺沙門慧邃。欲求摸寫。寺主僧尚 恐損金色。語邃曰。若能令佛放光迴身西向 者。非余所及。邃至誠祈請。至於中霄。聞有
異聲。開殿見像大放光明轉坐面西。於是乃 許摸之。傳寫數十軀。所在流布。至梁武帝。於 光上加七樂天并二菩薩。至陳永定二年。王
琳屯兵江浦將向金陵。武帝命將泝流。軍發 之時。像身動搖不能自安。因以奏聞。帝撿之 有實。俄而鋒刃未交。琳眾解散。單騎奔北。遂
上流大定。故動容表之。天嘉之中。東南兵起。 帝於像前乞願。凶徒屏退。言訖光照階宇。不 久東陽閩越皆平。沙門慧曉長干領袖。行化
所及。事若風移。乃建重閣。故使藻繢窮奇登 臨極目。至德之始加造方趺。自晉迄陳。五 代王臣。莫不歸敬。亢旱之時。請像入宮。乘以
帝輦。上加油覆。僧為雨調。中途滂澍。常 候不失。有陳運否亟涉訛謠。禎明二年像面 自西。雖正還爾。以狀聞。帝延入太極。設齋行
道。其像先有七寶冠。飾以珠玉。可重三斗。 上加錦帽。至曉寶冠掛于像手。錦帽猶在頭 上。帝聞之燒香祝曰若國有不祥。還脫寶冠
用示徵咎。仍以冠在首。至明脫掛如昨。君臣 失色。及隋滅陳。舉國露首面縛西遷。如所表 焉。隋高祖聞之。勅送入京大內供養。帝躬
立侍。下勅曰。朕年老不堪久立。可令有司造 坐像。形相使同。其立本像送興善寺。像既 初達。殿大不可當陽。乃置北面。及明乃處正
陽。眾雖異之。還移北面。至明還南如初。眾咸 愧謝輕略。今現在圖寫盛矣。
[0384b16] 東晉孝武寧康三年四月八日。襄陽檀溪寺 沙門釋道安。盛德昭彰播聲宇內。於郭西 精舍。鑄造丈八金銅無量壽佛。明年季冬嚴
飾成就。晉鎮軍將軍雍州刺史郗恢之。創莅 襄部贊擊福門。其像夜出西游萬山。遺示一 跡。印文入石。鄉邑道俗一時奔赴。驚嗟迎
接。還本供養。後以其夕出住寺門。眾咸駭異。 恢乃改名金像寺。至梁普通三年四月八日。 下勅於建興苑鑄金銅華趺。高五尺九寸。廣
九尺八寸。莊嚴既訖。泝流送之。以承像足。立 碑頌德。劉孝儀文。蕭子雲書。天下稱最。碑現 在逮周武滅法。建德三年甲午之歲。太原公
王秉為襄州刺史。副鎮將上開府長孫哲。志 不信法。聞有靈感先欲毀除。邑中士女被廢 僧尼。聞欲除滅哀號盈路。哲見道俗歎惜瞋
怒彌盛。逼逐侍從速令摧碎。先令一百人以 繩繫頸挽牽不動。哲謂不用心。杖監事者各 一百。牽之如初。又加三百。不動如故。哲怒逾
壯。又加五百。牽引方倒。聲振地動人皆悚慄。 哲獨喜踴。即令融毀。揚聲唱快。便馳馬欲報 剌史。纔可百步忽然落馬。失瘖直視四支不
舉。至夜便卒。道俗唱快于甚。哲當毀像時。於 腋下倒垂衣內銘云。晉太元十九年歲次甲 午。月朔日。比丘道安。於襄陽郭西造丈
八金像一軀。此像更三周甲子。百八十年當 滅。後計年月。興廢悉符同焉。信知安師聖 人誠無虛記。今本所住名啟法寺。所覆之石 人鑿取現存焉。
[0384c15] 又隋末分崩方隅守固。襄陽留守竇盧褒。攝 據一部屬王世充。有啟法寺憲法師者。為士 俗所重。數諫竇君令投唐國。竇不從。憲與
士俗內外通使。京輔遂發兵至襄陽。竇固 守。三度兵至屠城不陷。後知憲情遂密殺之。 憲臨終語弟子蘇富婁曰。我與汝父。見毀安
師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