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 Yuan Zhu Lin 法苑珠林
Scroll 4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苑珠林卷第四十一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 供養篇第三十八
* 受請篇第三十九
供養篇 (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
[0605a29] 夫三寶平等曠若虛空。理無怨親事絕貴賤。 是以隨力虔誠普供內外。務存遣相冀興普 遍。故昔毘舍佉母別請羅漢五百。如來譏訶
顯說平等。故知心無限極則遍及十方。財無 多少則心周法界也。
引證部第二
[0605b06] 如地持論云。菩薩供養如來。略說十種。一身 供養。二支提供養。三現前供養。四不現前供 養。五自作供養。六他作供養。七財物供養。八
勝供養。九不染污供養。十至處道供養。若菩 薩於佛色身而設供養。是名身供養。若菩薩 為如來故若供養偷婆。若窟若舍若故。若新。
是名支提供養。若菩薩面見佛身及支提而 設供養。是名現前供養。若菩薩於如來及支 提。悕望心但歡喜心俱現前供養。如一如
來三世亦然。及現前供養如來支提。三世十 方無量世界。若新若故。是名菩薩共現前供 養。
[0605b18] 若菩薩於不現前如來及支提及以涅槃後。 以佛舍利起偷婆。若一若二乃至億百千萬。 隨力所能。是名廣不現前供養。以是因緣得
無量大果。常攝梵福。於無量大劫不墮惡趣 無上菩提眾具滿足。若菩薩現前供養得大 功德。不現前供養得大功德。共現前不現前 供養得最大大功德。
[0605b25] 若菩薩於如來及支提。手自供養不依懈墮 令他施作。是名菩薩自作供養。
[0605b27] 若菩薩於如來及支提不獨供養。普令親屬 在家出家悉共供養。是名自他共供養。若菩 薩有少許物。以慈悲心施彼貧苦薄福眾生。
令供養如來及支提。令得安樂而不自為。是 名他作供養。自作供養者得大果報。他作供 養者。得大大果報。自作他作供養者。得最大 大果報。
[0605c05] 若菩薩於如來及支提。以衣食雜寶種種供 養者。是名財物供養。
[0605c07] 若菩薩久來以財物供養。若多若少。現前不 現前。自作他作。淳淨信心而作供養。以是善 根迴向無上菩提。是名勝供養。
[0605c10] 若菩薩自手供養如來及支提不輕他人。不 放逸。不懈怠。至心恭敬。不染污心。不於信心 勝人所現諂曲求財。亦不以諸不淨物等供
養。是名無染供養。
[0605c14] 若菩薩殊勝不染財物。供養如來及支提。若 自力得。若從他求。若如意得財。若化作身。若 二若三乃至百千萬億身。悉禮如來。彼一一
身化作百千手。彼一一手以種種華香供養 如來及支提。彼一切身悉讚歎如來真實功 德。饒益眾生。如是等名為如意自在力供養。
不待如來出現于世。何以故。住不退轉地菩 薩。於一切佛剎未曾障礙故。
[0605c22] 若菩薩不自力得財。亦不從他求而為供養。 然於他眾生。乃至十方無量世界。上中下心 所作供養。菩薩於彼一切供養。以淨信心勝
妙解心周遍隨喜。是菩薩以少方便興大供 養。攝大菩提。乃至於 [穀-禾+牛] 牛頃。於一切眾生 修四無量心等。是名至處道供養。如來第一
最上。比前財物供養。百倍千倍乃至算數譬 喻不得為比。
[0606a01] 如是十事名菩薩一切種供養如來。法僧亦 爾。當知於此三寶作十種供養。菩薩於如來 所起六種淨心。謂福田無上心。恩德無上心。
於一切眾生無上心。如優曇鉢華難遇心。於 三千大千世界獨一心。於世間出世間法一 切具足依義心。以此六心少想供養如法僧 獲無量功德。何況多。
[0606a08] 又瑜伽論云。何菩薩於如來所供養如來。當 知供養略有十種。一設利羅供養。二制多供 養。三現前供養。四不現前供養。五自作供養。
六教他供養七財敬供養。八廣大供養。九 無染供養。十正行供養 (釋文大同) 。
[0606a13] 又優婆塞戒經云。佛言。善男子。在家菩薩若 欲受持優婆塞戒。先當次第供養六方。言東 方者即是父母。若有人能供養父母。衣服飲
食臥具湯藥房舍財寶。恭敬禮拜讚歎尊重。 是人則能供養東方父母。是父母還以五事 報之。一至心愛念。二終不欺誑。三捨財與之。
四為娉上族。五教以世事。南方者即是師長。 若有人能供養師長。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尊 重讚歎恭敬禮拜。早起晚臥受行善教。是人
則能供養南方師長。是師復以五事報之。一 速教不令失時。二盡教不令不盡。三勝己不 生嫉妬四將付嚴師善友。五臨終捨財與之。
[0606a25] 西方者即是妻。子若有人能供給妻子。衣服 飲食臥具湯藥。瓔珞服飾嚴身之具。是人則 能供養西方妻子。是妻子復以十四事報之。
一所作盡心營之。二常作終不懈慢。三所作 必令終竟。四疾作不令失時。五常為瞻視賓 客。六淨其房舍臥具。七愛敬言則柔軟。八僮
使軟言教詔。九善能守護財物。十晨起夜寐。 十一能設淨食。十二能忍教誨。十三能覆惡 事。十四能瞻病苦。
[0606b05] 北方者即是善知識。若有人能供養善友。任 力與之。恭教柔言禮拜讚歎。是人則能供養 北方善知識。是善知識復以四事而還報之。
一教修善法。二令離惡法。三有恐怖時能為 救解。四放逸之時能令除捨。
[0606b10] 下方者即是奴婢。若有人能供給奴婢。衣食 病瘦醫藥。不罵不打。是人則能供給下方奴 婢。是奴婢復以十事報之。一不作罪過。二不
待教作。三作必令竟。四疾作不令失時。五主 雖貧窮終不捨離。六早起。七守物。八少恩多 報。九至心敬念。十善覆惡事。
[0606b16] 上方者即是沙門婆羅門等。若有供養上方 沙門婆羅門。衣服飲食房舍臥具病瘦醫藥。 悑時能救。飢饉世施食。聞惡能遮。禮拜恭
敬尊重讚歎。是人則能供養上方沙門等。是 出家人復以五事報之。一能今生信。二教修 智慧。三教令行施。四教令持戒。五教令多
聞。若有供養是六方者。是人則能增長財命。 能得受持優婆塞戒。
[0606b24] 又智度論云。諸佛恭敬法故供養於法。以法 為師。何以故。三世諸佛皆以諸法實相為師。 問曰。如佛不求福德。何故供養。答曰。佛從無
量劫中修諸功德。常行諸善不但求報。敬功 德故而作供養。如 佛在 世時。阿那律未得天 眼前。盲無所見。而以手縫衣。時針衽脫。便
言。誰愛福德為我衽針。是時佛到其所語比 丘言。我是愛福德人。為汝衽來。是比丘識 佛聲。疾起著衣禮佛足。白佛言。佛功德已滿。
云何言愛福德。佛報言。我雖功德已滿。我深 知功德恩報力故。令我於一切眾生中得最 第一。由此功德又為欲教化弟子故語之言。
我尚作功德。汝云何不作。如伎家百歲老翁 而舞。有人訶之言。老翁年已百歲。何用是 舞。老翁答曰。我不須舞但欲教子孫故耳。
佛亦如是。功德雖滿。為教弟子作功。德故而 作供養。故佛乳母大愛道亡。四天王輿床送。 佛在前擎香鑪燒香供養。為報恩故。雖不求
果而行等供養。唯佛應供養佛。餘人不知佛 德。如說偈言。
智人能敬智 智論則智善
智人能知智 如蛇知蛇足
[0606c17] 又頻毘娑羅王詣佛供養經云。爾時摩竭國 頻毘 (此云顏色) 娑羅 (此云端正) 往詣佛所白世尊。我典
此國界所有資財。能有所辦。欲盡形壽供養 如來及比丘眾。衣被飲食床榻臥具病瘦醫 藥。亦當勸率臣民使得蒙度得離三塗永處 安隱。佛受請已。便說偈言。
祠大最為首 詩頌亦為首
王為人中首 眾流海為首
眾星月為首 光明日為首
上下及四方 諸所生品物
天上及世間 佛最無有上
欲求種德者 當求於三佛
[0606c29] 又雜寶藏經云。佛告諸比丘言。有八種人應 決定施不復生疑。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 五遠來之人。六遠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 者。
[0607a04] 又智度論云。諸菩薩無量無盡功德成就。以 一食供養十方諸佛及僧。皆悉充足而亦不 盡。譬如涌泉出而不竭。如文殊師利。以一鉢
歡喜丸供養八萬四千僧。皆悉充足而亦不 盡。復次菩薩於此以一鉢食供養十方諸佛。 而十方佛前飲食之具具足而出。譬如鬼神 得人一口之食而千萬倍出。
[0607a11] 又舊雜譬喻經云。昔有梵志。年百二十。少小 不娶妻無婬泆之情。處在深山無人之處。以 茅為廬。蓬 [葶-丁+呆]
為席。以水果為食。不積財寶。 國王聘之不往赴意。靜處無為於山數年與 禽獸相娛絕於人路。山有四獸。一名狐。二 名獼猴。三名獺。四名兔。此之四獸日於道人
所聽經說戒。如是積久。食諸果苽皆悉訖盡。 後道人意欲徙去。四獸大愁憂情不樂。共相 議言。我曹各行求索供養道人。獼猴去至他
山得甘果來。以上道人。願止莫去。野狐行化 作人。求得一囊飯 麨 來。以上道人。可給一 月糧。願止莫去。水獺亦復入水取得大魚。以
上道人。給一月糧。願止莫去。兔自思念。我當 用何等供養道人。即念當持身供養。便取樵 以燃火作炭。往白道人言。今我為兔。請入
火中作炙。以身奉上道人。可給一日糧。便自 投火中。火為不然。道人見兔。感其仁義。哀愍 傷之。則自止留。佛言。爾時梵志者今提和竭
佛是。爾時兔者今我身是。爾時獼猴者今舍 利弗是。爾時野狐者今阿難是爾時水獺者 今目連是也。
[0607b03] 又僧祇律云。佛住梨耆闍河邊。時世尊鉢比 丘鉢共在露處。時有獼猴。行見樹中有無蜂 熟蜜。來取世尊鉢。諸比丘遮。佛言。莫遮。此
無惡意。便持鉢取蜜奉獻。世尊不受。須待水 淨。獼猴不解佛意。謂呼有蟲。轉看見鉢邊 有流蜜。乃到水邊洗鉢。水湔鉢中持還奉
佛。佛即受取。佛受已獼猴大歡喜。却行而舞。 墮坑命終。即生三十三天。時諸比丘即說偈 言。
十力世雄在榛林 佛鉢僧鉢在露處
野獸殖德有情智 見好成熟無蜂蜜
直前往取世尊鉢 比丘欲遮佛不聽
得鉢盛蜜來獻佛 如來慈愍為受之
心悅歡喜却行舞 脚趺墮岸而命終
即生三十三天上 下生出家成羅漢
[0607b18] 又文殊師利問經云。菩薩為供養佛法僧及 父母兄弟。得畜財物。為起寺舍造像為布施。 若有此因緣得受金銀財物。無有罪過。
[0607b21] 頌曰。
眇眇長津 遙遙遐轡 煩籠幽閉
難成出離 自非廌上 乘何高位
供養三寶 果超十地
受請篇第三十九 (此有九部)
* 述意部
* 請僧部
* 聖僧部
* 施食部
* 食 時部
* 食法部
* 食訖部
* 呪願部
* 施福 部
述意部第一
[0607c01] 夫供會之法以不限為本。無適無莫乃應檀 心。故冥懷遣相。與空際而為極。任時隨緣。 共法界而等量。因既不窮則果亦無盡也。且
俗儉財貧限物為施。物既有限心亦拘執。或 計人以擬供。或選德而後請。有涯之福未捨。 無邊之報未霑夫愚法施者。雖物周而施寡。
善權惠者。使物寡而施周。是以外國設齋率 廣無遮。運心十方該羅法界也。
請僧部第二
[0607c10] 如賢愚經云。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佛已 出家。手自紡織預作一端金色之 [疊*毛] (織成大衣) 奉
上如來。佛令持此往奉眾僧。姨母思念。規心 俟佛。唯願垂愍為我受之。佛知母專心欲用 施我。然恩愛之心福不弘廣。若施眾僧獲
報彌多。我知此事是以相勸。若有檀越於十 六種具足別請。雖獲福報亦未為多。何謂十 六。比丘比丘尼各有八輩。不如漫請四人所
得功德。福多於彼。十六分中未及其一。將來 末世法垂盡時。正使比丘畜妻挾子。四人 已上名字眾僧。應當敬視如舍利弗目揵連
等。時波闍波提心乃開解。即以其衣奉施眾 僧。僧中次行無欲取者。到彌勒前尋為受之。 爾時彌勒問眾僧言。若有檀越請一持戒清
淨沙門就舍供養。所得盈利何如有人得千 萬錢。時憍陳如尋即說言。假使有人得百車 珍寶。計其福利。不如請一淨戒沙門就舍供
養得利弘多。舍利弗言。假令有人得一閻浮 提滿中珍寶。猶不如請一淨戒者就舍供養 獲利彌多。目揵連言。正使有人得二天下滿
中七寶。猶不如請一清淨沙門就舍供養得 利彌多。其餘比丘如是各各引於方喻。比格 其利。皆悉多彼。時阿那律復自說言。正令
得滿四天下寶。其利猶復不如請一清淨沙 門詣舍供養得利殊倍。所以然者。我是其證。 自念過去世。毘婆尸佛般涅槃後。法滅盡時。
有一長者名阿淚吒。家貧焦煎。復值歲儉人 飢食穀不繼。日往取薪賣糴稗子。共家婦兒 以自供活。見一辟支佛乞食不得。請到其家
分稗子糜。躬自持施。辟支語言。汝亦飢渴當 共分噉。阿淚吒言。我曹俗人食無時節。尊 日一食。但願為受。即受食訖。感其至心令發
大願。時辟支佛還歸所止。時阿淚吒即還入 澤取薪。時見一兔意欲捕取。以鎌遙擲。即時 墮地。適欲前取化為死人。上其背上急抱其
頭。盡力推却不能令却。心懷恐悑慞惶苦 惱。意欲入城共婦解却。復恐人見令不聽入。 留待日暮以衣用覆。擔負往舍。已到舍內。
自然墮地。變成一聚閻浮檀金。光明晃昱并 照比舍。展轉談之。響徹於王。王自來看。見是 死人形漸欲臭。即問淚吒。汝見是何。答言。
看實是金。即取少計用奉於王。王見金色。敬 之未有。問其所由何緣得此。由施辟支。王聞 歎善。即更賜與。拜為大臣。如是諸尊。彼阿
淚吒者即我身是。我於彼世以少稗糜施辟 支佛。緣是以來九十一劫。生天人中無所乏 少。
[0608a28] 又像法決疑經云。若檀越設食召請眾僧。遣 人防門遮障比丘及諸老病貧窮乞人。不聽 入會。徒喪飲食了無善分。
[0608b02] 又普廣經云。四輩弟子若行齋戒。心當存想 請十方僧。不擇善惡持戒毀戒高下之行。到 諸塔寺請僧之時。僧次供養無別異想。其福
最多無量無邊。若值羅漢四道果人及大心 者。緣此功德受福無窮。一聞說法可得至道 無上涅槃。
[0608b08] 又十誦律云。鹿子母別請五百羅漢。佛言。無 智不善。若於僧中次請一人者。得大功德果 報利益。勝別請五百羅漢。一切遠近無不悉
聞。又請僧福田經及仁王經。種種訶責不許 別請。若別請者。是外道法。非七佛法。
[0608b13] 又梵網經云。若有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利 養分。僧房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而先住僧 獨受請而不差客僧。房主得無量罪。畜生無
異。非沙門非釋種姓。犯輕垢罪。
[0608b17]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己。而此利 養屬十方僧。而別受請。即取十方僧物。入己 用者。犯輕垢罪。
[0608b20] 若有出家在家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願之 時。應入僧房問知事人。今欲次第請者。即得 十方賢聖僧。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
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 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若故別請僧者。犯 輕垢罪。
[0608b26] 又智度論云。如有一富貴長者。信樂眾僧。白 僧執事。我次第請僧於舍食。日日次請乃至 沙彌。執事不聽沙彌受請。諸沙彌言。以何意
故不聽沙彌。答言。以檀越不喜請年少故。便 說偈言。
鬚髮白如雪 齒落皮肉皺
僂步形體羸 樂請如是事
[0608c04] 諸沙彌等皆是大阿羅漢。如打子師子頭欻 然從座起。而說偈言。
檀越無智人 見形不取德
捨是耆年相 但取老瘦黑
[0608c08] 上尊耆年之相者。如佛說偈云。
所謂長老相 不必以年耆
形瘦鬚髮白 空老內無德
能捨罪福果 精進行梵行
已離一切法 是名為長老
[0608c13] 是時沙彌復作是念。我等不應坐觀檀越量 僧好惡。即說偈言。
讚歎訶罵中 我等心雖一
是人毀佛法 不應不教誨
當疾到其舍 以法教語之
我等不度者 是則為棄物
[0608c19] 即時諸沙彌。自變其身。皆成老年。
鬚髮白如雪 秀盾垂覆眼
皮皺如波浪 其脊曲如弓
兩手負杖行 次第而受請
舉身皆振掉 行止不自安
譬如白楊樹 隨風而動搖
檀越見此輩 歡喜迎入坐
[0608c26] 坐已須臾頃還復年少形。檀越驚悑言。
如是耆老相 還變成少身
如服還年藥 是事何由然
[0608c29] 諸沙彌言。汝莫生疑。平量是事。甚可傷愍。故 現是化。汝當深識之。聖眾不可量。如偈說 曰。
譬如以蚊嘴 猶可測海底
一切天與人 無能量僧者
僧以功德貴 猶尚不分別
而汝以年歲 稱量諸大德
大小生於智 不在於老少
有智勤精進 雖少而是老
懈怠無智慧 雖老而是少
[0609a10] 汝今平量僧。是則為大失。如欲以一指測知 大海底。為智者之所笑。汝不聞佛說。四事雖 小而不可輕。太子雖小當為國王。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