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ing Sanskrit (Fan Fanyu) 翻梵語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翻梵語[0981a07] 今此書也。全部十卷。飛鳥寺信行之撰集。世所希也。一日余登醍醐山。於光臺院客亭。悉曇字記三教指歸行狀記等講述之日。儻閱此書深賢師之持本。久收箱底。蠧魚甚投。携歸。遂返璧之次借覽。游佛國行漢土之思偏難默止。因茲令宮野常新(即應)謄寫。功了敢正本文字。不分明之趣得而可知耳。況又傳寫之本。虎變為狗之類亦難免。後昆便覽之時。得其意以披見可哉。知不許他出。
[0981a16] 勿忽勿忽
[0981a17] 寬保元醉年八月既望
[0981a18] (東寺定額僧第二席勸修寺淨土院席)僧正賢賀(俗齒五十八法﨟四十九)
翻梵語卷第一
* 佛號第一
* 佛名第二
* 佛功德名第三
* 法名第四
* 外道法名第五
* 雜法名第六
佛號第一
* 多陀阿伽陀 (亦云多薩阿竭亦云怛薩阿竭 論曰如法相解諸佛安隱道來不去也) 大智論第二卷
* 阿羅呵 (亦云阿梨訶 論曰阿羅名賊呵名為殺亦云應供)
* 三藐三佛陀 (亦云三耶三佛 論曰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
* 鞞侈遮羅那三般那 (應云鞞闍遮羅那三般那 論曰明行足也)
* 脩伽陀 (論曰脩言好伽陀名去亦云說)
* 略迦憊 (應云路迦鞞陁 論曰路迦言世憊名知也)
* 阿耨多羅 (論曰 无 上譯曰 无 勝)
* 富樓沙曇藐娑羅提 (論曰富樓沙名丈夫曇藐名可化娑羅提名調御)
* 舍多提婆魔菟舍喃 (論曰舍多名師提婆名天魔菟舍喃名人)
* 佛陀 (論曰知者亦云覺者)
* 路迦那他 (論曰世尊)
佛名第二
* 釋師子 (應云釋迦師子 譯曰釋迦者能也) 大智論第一卷
* 迦葉佛 (譯者曰姓也)
* 瞿曇 (應云瞿多摩亦云瞿曇沙門 譯曰瞿者天也多摩者樂)
* 悉達多 (論曰成利譯曰驗事亦云驗義) 第二卷
* 釋迦文 (亦云釋迦牟尼亦云文尼 譯曰釋迦如上說牟尼者儒亦云身口滿八揵度曰度沃) 第三卷
* 剌那尸棄佛 (譯曰剌那者寶尸棄者大亦云勝也亦最上) 第四卷
* 毘婆尸佛 (亦云毘鉢尸亦云頻婆尸 論曰種見譯曰種種見也亦云勝見)
* 弗沙佛 (譯者曰星名也)
* 阿彌陀佛 (譯曰 无 量光也)
* 須扇多佛 (亦云須那多 譯曰好寂靜也) 第七卷
* 阿閦佛 (譯曰不動) 第八卷
* 尸棄佛 (亦云式語亦云式棄 譯曰尸棄者大亦云勝也) 第九卷
* 鞞恕婆附佛 (論曰一切勝譯曰鞞恕者一切婆附者勝亦云生)
* 憍陳若佛 (譯者曰姓) 第十二卷
* 阿梨沙 (亦云何梨師 譯曰聖主譯曰聖人) 第二十五卷
* 迦那伽牟尼佛 (亦云迦那迦牟尼 論曰金仙人譯曰迦那伽者金牟尼如上說) 第三十三卷
* 阿毘三佛 (亦云阿惟三佛亦云阿毘三佛陀 譯曰大覺) 第三十八卷
* 盧舍那佛 (譯曰勝眼) 華嚴經第一卷
* 那羅延不可破壞佛 (譯曰那羅延者力也)
* 沙門佛 (譯曰息心亦聞說)
* 伊那婆那 (譯曰王林)
* 勝須彌 (譯曰好光)
* 拘那牟尼 (亦云拘那含牟尼 譯曰拘那者樹牟尼如上說)
* 拘樓佛 (譯曰威累)
* 提舍如來 (譯曰提舍者說亦云光也)
* 波頭摩佛 (亦云鉢頭摩 譯曰赤蓮花也)
* 毘樓遮那佛 (亦云毗盧遮那 譯云勝光亦云種種光也) 第四十卷
* 彌勒佛 (譯曰慈氏) 第四十二卷
* 婆羅王佛 (譯曰婆羅者力) 第四十四卷
* 無畏妙德那師子如來 (譯曰那羅者人)
* 無上清淨尸羅山如來 (譯曰尸羅者石)
* 阿私陀佛 (譯曰不白)
* 毘舍佉佛 (譯曰星名)
* 優婆提舍佛 (譯曰論議亦云大說)
* 毘舍浮佛 (應云毘鎖浮 譯曰廣生) 大涅槃經第三十六卷
* 毘舍羅婆 (譯曰有光) 增一阿含第一卷
* 提惒竭羅 (譯曰天殿) 第二十六卷
* 毘舍 (譯曰一切作也) 第三十一卷
* 毘濕波浮 (應云毘鎖婆浮亦云毘舍浮 譯曰一切自在) 雜阿含第十五卷
* 那羅延力 (譯曰力也) 十誦律第五卷
* 毘舍尸 (應云毘舍婆尸 譯曰安靜) 彌沙塞律第二十五卷
* 波頭勿多羅佛 (譯曰蓮華度也) 善見毘婆沙第十三卷
* 悉達阿菟 (應云悉達菟 譯曰成 辦 ) 鞞波沙第四卷
* 寶優鉢華佛 (應云欝鉢羅 譯曰黛色花也) 大方等大集經第一卷
* 迦羅鳩孫陀佛 (亦云拘珊提亦云迦鳩留 譯曰領持) 第十九卷
* 毘尸波佛 (應云毘尸頗 譯曰種種乃也) 出曜經第一卷
* 毘波尸佛 (應云毘婆羅 譯曰淨行種也) 第七卷
* 毘舍毘佛 (譯曰一切生也)
* 毘舍婆佛 (譯曰一切有也) 第九卷
* 彌樓肩佛 (譯曰彌樓者光) 華首經第三卷
* 娑羅王佛 (譯者曰樹名也)
* 娑呵主佛 (譯曰娑呵者能忍也) 第四卷
* 娑伽羅佛 (譯曰娑伽羅者海也) 第五卷
* 娑憐提王佛 (譯者曰樹王也) 大悲蓮花經第四卷
* 閻浮羅提金光 (譯者曰閻浮者樹名那提者江也) 法花經第三卷
* 多摩羅跋栴檀香 (譯曰藿葉香也)
* 毘尼尸佛 (譯曰 无 闇) 摩得勒伽經第一卷
* 拘脩摩 (譯曰華也) 念佛三昧經第六卷
* 頻婆羅 (譯曰謨式) 羅摩伽經第一卷
* 三曼颰陀 (應云三曼多跋陀羅 經曰普賢)
* 摩尼幢佛 (譯曰摩尼者珠) 大通方廣懺罪廣嚴成佛經上卷
* 須摩那華光佛 (譯曰好喜)
* 樓至佛 (譯曰樂也)
* 陀羅尼遊戲佛 (譯曰持也)
* 首楞嚴三昧力王佛 (譯曰首楞嚴者勇三昧者一心)
* 群那羅耶波陂沙如來 (經曰德王明也)
* 摩呵惟授如來 (經曰大嚴)
* 羅陀那吱頭 (經曰寶 英 )
* 茶毘羅耶 (經曰月光明王)
* 首陀尸利佛 (譯曰淨吉)
* 須陀扇 (應云修陀梨舍那 經曰决見佛也譯曰善見)
* 羅陀那 覊 頭 (應云羅多那雞兜 經曰好寶譯曰羅多那者寶雞兜者幢也)
* 閻浮檀金須彌山王佛 (亦云閻浮那陀 譯曰閻浮者樹名那陀者江也) 持世經下卷
* 迦奢羅佛 (譯曰充曜) 盎意經上卷
* 彌樓揵馱佛 (譯曰彌樓者山名揵馱者香也) 菩薩藏經
* 鞞謁俞佛 (經曰離愁) 阿闍世王女阿術達經
* 阿泥羅墮羅佛 (譯曰風門) 興沙經
* 阿闍墮佛 (應云阿闍墮羅 譯曰未生門也)
* 阿栴陀墮佛 (應云阿旃陀墮羅 譯曰不瞋門也)
* 楓摩墮羅佛 (譯曰月門)
* 阿樓羅墮羅佛 (譯曰曉門)
* 梵摩隨羅佛 (譯曰淨門)
* 多摩羅跋栴檀香佛 (譯曰藿葉香也) 十住毘婆沙經
* 多加羅佛 (譯者曰香名也)
* 讖羅耶佛 (應云讖摩耶羅 譯曰忍行) 般舟三昧經
* 賴毘羅耶佛 (譯曰賴毘者月羅耶者行)
* 私訶摩提佛 (譯曰師子意也)
* 薩遮羅摩佛 (譯曰薩遮者實那摩者息)
* 提羅耶佛 (應云提梨夜 譯曰安靜)
* 悉荷陀那佛 (應云私訶那陀 譯曰師子吼也) 無極寶三昧經
* 沙呵樓陀佛 (譯曰沙呵者忍亦云共也樓陀者摩)
* 阿閦鞞佛 (應云阿閦毘夜 譯曰不動) 阿彌陀經
* 阿提彌留佛 (經曰起出須彌) 南方經
* 三曼陀揵提佛 (經曰圍繞香薰)
* 彌嘉揵尼如來 (應云彌多羅耶尼 譯曰彌多羅者慈耶尼者行也)
* 婆梨佛 (譯曰有力) 雜經
* 須彌迦羅佛 (譯曰可愛光也) 長者子制經
* 提惒迦羅佛 (應云提婆迦羅 譯曰天時) 太子刷護經
* 薩婆乾佛 (應云薩婆乾陀 譯曰一切香也) 女人大媖經
* 婆耆羅陀佛 (譯曰功德乘也) 千佛名經
* 羞洹那洹波頭摩 (應云修沷那跋那波頭摩 經曰金色蓮花) 阿閦佛經
佛功德名第三
* 涅槃 (譯曰涅者不亦云定槃者識亦云滅) 大智論第一卷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譯曰阿耨多羅者 无 上三藐者正三菩提者無不知智亦 云無不知道)
* 婆伽婆 (論曰婆伽言德婆言有譯曰大德亦破煩惱)
* 阿娑磨 (應云阿娑磨 論曰 无 等) 第二卷
* 阿娑磨娑摩 (應云阿娑磨沙磨 論曰 无 等等)
* 波羅伽 (論曰度彼岸也)
* 婆檀陀 (論曰大德)
* 尸梨伽那 (論曰厚德譯曰尸梨者吉亦云德也伽那者厚)
* 薩婆若 (論曰一切智也) 第五卷
* 薩婆若多 (論曰菩薩者一切也若者智多者相) 第二十七卷
* 金慕耆婆 (應云金曝耆梨婆 譯曰頸相圓滿)
* 伊 尼 延 (亦云猗尼延 譯曰鹿 � )
* 般泥洹 (應云般梨涅般 譯曰般利者大亦云真也涅槃者如上說) 華嚴經第一卷
法名第四
* 駝摩 (亦云達摩 論曰達摩者法) 大智論第四十八卷
*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譯曰摩訶者大般若者惠波羅者度彼岸也) 第一卷
* 中阿含 (應云阿伽磨 譯曰歸也)
* 破群那經 (譯者曰星名也)
* 阿毘曇 (譯曰阿毘者健亦云近曇法又阿毘曇者 无 漏惠也亦云破法)
* 摩訶衍 (應云摩訶耶那 譯曰摩訶者大耶那者乘也)
* 毘泥 (亦云毘尼 譯曰滅也)
* 阿他婆耆經 (應云阿剌他婆耆 譯曰阿賴他者義婆耆者品)
* 脩妬路 (亦云脩多羅 譯曰法本亦云解義)
* 難陀婆難陀龍王經 (亦云和難 譯曰難陀者歡喜婆難陀者大歡喜) 第三卷
* 難陀迦經 (譯曰歡喜)
* [虫*毘] 盧提迦經 (應云 [虫*毘] 盧斯迦 譯曰眾所宗重)
* 優婆尸難中偈說 (譯曰優波尸者清信女也) 第四卷
* 鞞婆沙 (亦云毘婆沙 譯曰廣說)
* 阿波陀經 (應云阿波陀那亦云阿婆檀那 譯曰譬喻)
* 毘那婆那王經 (譯毘那者 无 婆那者林) 第五卷
* 毘摩羅詰經 (應云毘摩羅詰帝 譯曰毘者 无 也摩羅者垢詰諦者稱) 第九卷
* 蘇陀蘇摩王經(欠譯)
* 頻婆娑羅王迎經 (譯曰頻婆者謨式娑羅者實也) 第十八卷
* 伽陀 (應云伽他 譯曰直說) 第二十五卷
* 優陀那 (亦云嫗陀那亦云憂檀那 譯曰無問自說)
* 一筑多陀 (應云伊帝曰多伽亦云伊譯佛多伽 譯曰如是語也)
* 闍陀為頭離 (應云闍哆頭羅 譯曰闍哆者生頭羅者遠)
* 頗浮達摩 (亦云阿浮陀達摩 譯曰阿浮陀者勝達摩者法)
* 優波提舍 (亦云優婆提舍 譯曰論義亦云大說)
* 祇夜 (亦云偈 譯曰重說)
* 尼陀那 (譯曰因緣)
* 目多迦經 (譯曰勝也)
* 裴佛略 (亦云毘佛略 論曰未曾有譯曰大也)
* 波陀 (應云簸陁論曰句也) 第四十二卷
* 阿差末經 (應云阿差耶末諦 論曰阿者 无 也差耶者盡未諦者意) 第五十三卷
* 抑叉尼呪 (應云伊叉尼 譯曰伊叉尼者見也) 第五十八卷
* 揵陀梨呪 (亦云揵陁羅 譯曰揵者地也陀梨者持)
* 毘摩羅經 (譯曰 无 垢) 第九十二卷
* 婆差經 (應云跋蹉 譯曰犢也) 第九十三卷
* 漚和品 (應云漚波 譯曰大也) 第九十九卷
* 闍阿伽 (亦云闍伽羅 譯曰本生) 大涅槃經第三卷
* 跋地羅帝 (應云跋陀羅帝 譯曰跋陀羅者賢羅帝者意亦云智) 中阿含第四十一卷
* 魔脩多羅 (譯曰不法本也) 雜阿含第四十七卷
* 舍伽羅呪 (應云舍歌羅 譯曰不行) 十誦律書第三卷
* 劬羅呪 (應云波羅 譯曰彼岸) 二誦第三卷
* 狗摩羅偈 (譯曰童也) 第五卷
* 披羅 紗 提伽 (律曰清淨經也)
* 波羅 紗 提伽 (律曰一淨經也)
* 般闍提利劍 (律曰三昧經也)
* 摩那闍藍 (律曰化經)
* 披羅小闍藍 (律曰梵經)
* 摩訶娑摩耆劍 (律曰會經)
* 阿羅伽度波摩 (應云優羅瞿波摩 律曰蛇辟經也)
* 室唳 咆 那殾叉耶時日提 (律曰索滅解脫經也)
* 釋伽羅波羅念柰 (應云釋伽波羅果票車 律曰釋問經也)
* 摩訶尸陀那波梨耶夜 (律曰大因緣經也)
* 頻波婆羅波羅肘伽摩南 (律曰拼沙近經)
* 般闍優波陀那肝提伽 (律曰五受陰却經也)
* 沙陀耶多尼 (應云沙陀耶多那尼 律曰六情部經)
* 尸陀那散猶乞多 (律曰因男部經)
* 波羅延 (亦云波延 律曰過道經也譯曰徃復亦云度彼)
* 阿陀婆耆耶脩妬路 (律曰眾德經也)
* 薩者陀舍修妬路 (應云薩遮陀利舍那 律曰諦見經也譯曰薩遮者諦陀利舍那 者也)
* 波羅延薩遮陀舍脩妬路 (應云波羅延薩遮他梨舍那 記曰波羅延者 度彼薩遮者實陀梨舍那者見)
* 泥利呪 (譯者曰泥梨者地獄名) 尼律第三卷
* 跋陀婆羅經 (應云跋陀羅婆羅 譯曰跋陀羅者賢婆羅者力也) 善誦第一卷
* 波羅耶那經 (亦云般羅延那 譯曰波羅者彼岸耶那者度亦云去) 僧祇第十三卷
* 彌沙塞部 (譯曰大神通亦云能別也) 彌沙塞律第十卷
* 波羅提木叉 (譯曰彼彼解脫)
* 僧祇陀經 (譯曰眾集) 第三十四卷
* 僧耆品 (應云僧耆多 譯曰眾說) 善見律毘婆沙第一卷
* 梵網經 (譯曰淨也)
* 僧述多經 (應云僧育多 譯曰相應)
* 殊掘多羅經 (譯曰可惡)
* 屈陀迦經 (應云屈陀羅迦 譯曰微小)
* 優波陀那偈 (譯曰取也)
* 僧育多阿含 (應云僧育多阿伽摩 譯曰相應歸也)
* 鴦崛多羅阿含 (譯曰鴦崛多羅者分勝)
* 屈陀伽阿含 (應云屈陀羅迦阿伽摩 譯曰小歸)
* 跋子闍品 (譯曰金剛)
* 迦羅羅摩經 (譯曰好也) 第二卷
* 呪羅呵眾譬經 (應云苜羅呵 譯曰勇也)
* 鴦掘經 (譯曰體也) 第七卷
* 波利婆品 (應云波利婆婆 譯曰別住)
* 阿吒那吒 (譯者曰呪鬼神名) 第十一卷
* 羅多那呪 (譯曰寶也)
* 耆婆品 (譯曰壽命) 第十四卷
* 阿能伽那正見經 (譯曰無苦) 第十五卷
* 阿菟摩那經 (譯曰樹相)
* 曇摩羅本生經 (譯曰法除) 第十七卷
* 揵度 (應云娑干度 譯曰體亦云除亦云品) 阿毘曇婆沙第七卷
* 婆伽羅那 (亦云利伽羅那 譯曰受記)
* 檀摩掘部 (應云枬摩掘多 記曰法護) 第二卷
* 摩訶僧祇 (譯曰大眾) 第四卷
* 首盧 (應云首盧伽 譯者曰偈) 第八卷
* 毘舍遮究槃等呪 (譯者曰鬼名也) 第九卷
* 摩羅偈 (譯曰行也) 第十四卷
* 摩訶尼陀那經 (譯曰大因緣也) 第十六卷
* 毘婆耆婆提 (應云毘婆闍婆提 論曰分別論也)
* 育多婆提 (論曰相應論也)
* 薩婆多 (譯曰一切性也) 第四十一卷
* 陀毘羅 (譯曰道德) 第四十四卷
* 跋渠 (譯曰品亦云聚亦云體) 八犍度第一卷
* 跋兜章 (亦云跋肆兜 譯曰聚也) 第七卷
* 阿濕波羅延經 (應云阿濕婆波羅延 譯曰阿濕波者不安隱波羅延者度彼也) 雜阿毘曇第十三卷
* 奢婆羅呪 (記曰勝靜) 出曜經第十卷
* 曇摩毱多 (譯曰法護) 大方等大集經第二十一卷
* 薩婆若帝婆 (應云薩婆若提婆 譯曰薩婆若者一切智提婆者天)
* 迦葉毘部 (應云迦葉維 譯者曰姓)
* 婆蹉富羅 (應云婆蹉不羅 譯曰婆蹉者犢富羅者滿)
* 甄迦羅頻婆羅阿閦婆偈 (譯曰甄迦者何作頻婆羅者謨式阿閦婆者不 動) 法花經第六卷
* 欝陀羅耶契經 (應云欝陀羅耶那 譯曰起) 婆須密菩薩所集聚揵度九卷
* 阿毘達摩 (譯曰此法也) 摩得勒伽經第三卷
* 摩訶鏂波提舍 (譯曰大說)
* 迦盧鏂波提舍 (譯曰時說)
* 舍利弗般泥洹經 (譯者曰舍利者鳥名弗者子般泥槃者大滅度也) 生經第二卷
* 拘薩羅國烏王經 (譯曰拘薩羅者巧也) 第五卷
* 差末經 (應云差磨 譯曰人也) 差末經第一卷
* 毘羅經 (應云毘梨 譯曰勇也) 寶如來經上卷
* 陀摩陀呪 (譯曰伏鬼) 自在王菩薩經第二卷
* 阿耨風經 (譯曰山也)
* 阿闍王女阿術達經 (應云何術達多 譯曰真與) 阿闍王女阿闍達多經
* 郁迦長者經 (應云郁伽羅 譯曰可勇) 郁迦長者經
* 梵摩難王經 (應云梵摩難陀 譯曰淨歡喜) 梵摩王經
* 弗袈裟經 (譯曰蓮華實) 弗袈裟經
* 婆拘盧問答經 (應云薄枸羅 譯者曰比丘名) 婆拘盧答問經
* 佛遺曰摩尼寶經 (譯曰摩尼者珠) 佛遺曰摩尼寶經
* 海陀梨祝術 (譯曰下姓女也) 菩薩受齋經
* 兜沙經 (譯曰歡喜) 兜沙經
* 兜沙陀羅經 (應云兜沙陀毘羅 譯曰兜沙陀者歡喜與梨者精進) 道樹三昧經
* 摩鄧女經 (應云摩登伽 譯曰下姓) 摩鄧女經
* 阿彌陀經 (譯曰 无 量光) 阿彌陀經
* 兜沙陀比羅 (應云兜沙陀毘羅 譯曰兜沙者歡喜陀毘羅者長宿)
* 三曼陀颰陀羅菩薩 (譯曰普賢) 三曼陀颰陀羅經
* 陀隣尼經 (譯曰持也)
* 漚惒拘舍羅經 (譯曰方便)
* 須大拏經 (譯曰好施) 須大拏經
* 甄叔伽經 (譯者曰樹名也) 成實論第一卷
* 路伽偈 (譯曰世間)
* 阿輪羅耶那經 (譯曰馬住處也) 第三卷
* 焰摩伽經 (譯曰雙也)
* 須尸摩經 (譯曰好堺) 第十一卷
* 刪陀迦旃延經 (應云刪剌陀迦旃延 譯曰刪剌陀者信迦旃延者姓) 中論第三卷
外道法名第五
* 韋陀 (應云鞞陀亦云比陀亦云毘陀亦云皮陀 譯曰智也) 大智論第三卷
* 波羅延經 (譯曰度彼岸也亦云專學)
* 陀羅驃 (應云陀﨟 驂 譯曰微也) 第十卷
* 蔽迦蘭那 (譯曰迦薗那者耳也) 第二十五卷
* 僧佉 (譯曰眾也)
* 鴦伽呪 (譯曰體也) 大涅槃經第五卷
* 毘伽羅論 (譯曰毘伽羅者 无 頸亦云 无 屈) 第十二卷
* 求那 (譯曰依也) 第十九卷
* 迦毘羅論 (譯者曰仙人名) 中阿含第三十八卷
* 夜吒 (譯曰徃也)
* 婆摩 (譯曰左顧亦云不直亦云曲也)
* 婆摩提婆 (譯曰不直天也)
* 毘奢 (譯曰一切作也)
* 蜜哆羅 (譯曰周旋)
* 夜婆陀揵尼 (應云剡摩陀耆膩 譯曰剡摩他者持耆膩者火)
* 婆私吒 (亦云婆婆悉吒 譯曰婆私吒者最上也)
* 娑羅婆 (譯曰聞也)
* 阿咤摩 (應云阿私吒摩 譯曰第八) 長阿含第十三卷
* 鼻波密多 (應云毘舍婆密多羅 譯曰一切友也)
* 耶婆提伽 (應云耶摩陀耆尼 譯曰持火)
* 迦葉 (譯曰姓也)
* 阿樓那 (譯曰曉也)
* 瞿曇 (譯曰姓也)
* 首夷婆損陀羅 (應云首脂婆孫陀羅 譯曰首脂婆者淨語孫陀羅者好亦云可愛)
* 彼陀舍 (譯曰彼陀者句舍者一切) 阿僧祇律第十卷
* 阿菟彼陀舍 (應云阿菟彼陀舍 譯曰何菟者逐前也彼陀舍如上說)
* 便闍那 (譯曰分別字也)
* 阿菟便闍那 (應云阿菟便闍那 譯曰逐前分別字也)
* [卄/惡] 叉 (應云惡叉羅 譯曰字字名不流也)
* 阿菟 (應云阿菟惡叉羅 譯曰逐前字不流也)
* 闡陀鞞陀書 (譯曰分別字智) 彌沙塞律第三十三卷
* 揩畫伊底呵寫 (應云醘叔伊底呵私夜 譯曰醘叔者因伊底阿私夜者 无 初) 善見律婆沙第一卷
* 阿塔婆尼耶 (譯者曰外道行法經) 第十一卷
* 羅摩延書 (應云羅摩延那 譯曰王本生也) 阿毘曇婆沙第三十三卷
* 因提書 (應云因陀羅 譯曰天主) 毘婆沙第四卷
* 佉樓書 (譯曰如是) 第十一卷
* 優波伽 (譯曰近行) 雜阿毘曇心第一卷
* 億力毘陀 (譯曰呪願智也) 第九卷
* 耶詡毘陀 (譯曰事火)
* 阿陀毘陀 (應云耶壽毘陀 譯曰施功德事)
* 三摩毘陀 (譯曰平事)
* 路伽耶論 (譯曰世間) 華首經第八卷
* 末伽梨論 (譯曰覓道) 百句譬喻經第三卷
* 俾迦那論 (譯曰碎米) 普曜經第二卷
* 梵佉留 (譯曰淨如是也)
* 弗迦羅書 (譯曰華也)
* 安佉書 (譯曰印也)
* 曼佉書 (譯曰魚印)
* 陀羅書 (譯曰持也)
* 佉沙書 (譯曰